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ETH Zurich)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关注者
10,401
被浏览
4,971,183

112 个回答

这是最后一次更新。
我的PhD论文获选了ETH Medal Award 2016。这应该算是ETH最高奖章吧,是毕业论文奖章。


鉴于很多知友询问申请ETH的事宜,我想说:
“最权威的咨询方式是直接询问ETH。
博士生申请官网:ethz.ch/en/doctorate.ht
硕士生申请官网:ethz.ch/en/studies/pros
本科生申请官网:ethz.ch/en/studies/pros

所有关于申请的条款细节,这些网页上均有。若还有不清楚的,可以直接通过各自网页上给出的联系方式,直接联系学校的办公室。邮件都会回复。

一个阶段结束了。新的阶段开始了,其迷茫与艰苦不亚于之前。
沙丘的背后是什么,真的,还是沙丘。

祝大家心遂所愿。
晓璐
2016.06.02
-------------------------------------------------------------------------------------------------------------
感谢大家的支持。
我已经顺利通过PhD答辩,20分钟的presentation概括了四年多研究中的所有亮点。
所有的提问也都在我的预想和准备范围内。这大概是我目前最好的一次presentation。
并且我的导师会推荐我的论文参选ETH的Award。

长路漫漫,修远兮,上下求索,共勉之。
-------------------------------------------------------------------------------------------------------------
我在ETH Zurich读PhD,马上快四年了,明年春天准备答辩。

补充一些大家没有提到的。

首先,很重要的一项,关于PhD,就是博士资格考试Qualifying Exams.

这意味着,即使你已经拿到ETH Zurich的录取通知书,你也来到瑞士拿到B Permit,你也已经在学校注册了,但只要你的master学位不是在ETH免考的名录里(据我所知,国内的master应该都不属于这个名录),那么你必须至少在第二学期之内通过两门Advanced Master Course。

不少在ETH Zurich读PhD的学生,硕士也是在ETH读的,所以他们可以至少节省这一学期博士时间。对我来说,第一学期如同炼狱。因为没有后路,必须通过这个Qualifying exams,然后才可以继续博士学习。在这一学期里,没有任何学术研究可言,就是全力以赴通过考试。

但是我来ETH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有这个考试,也低估了难度,并且选了两门以前在国内读本科和硕士时,完全没有学过的课程!!!一个是图论,一个是非线性系统......现在看来这是非常愚蠢的选择,建议从外地申请来ETH读PhD的同学们,一定要选择你学过的并且擅长的两门课来做你的Qualifying Exams。至于这两门课,我非常不建议大家选为Quanliyfing exams。因为图论这门课,当时的通过率班上应该不到50%,我非常幸运地刚好过。然后非线性系统这门课的考试方式是口试。口试的意思是,考试当日角色扮演,你扮演老师,老师扮演学生,他/她可以无限制发问,你必须一一解答....并且要在他/她的干扰下解答三道习题,因为他/她会无限制地问你,“为什么这么解答”,诸如此类。考非线性系统时,我出于很无知,成了班上第一个预约和老师考试的学生。六月初完课,我即预约在六月底,当时大家都不可思议的看着我。结果我第一次考试考到一半,老师说我应该低估了考试难度,让我八月底,也就是大家普遍预约的时间段,再考一次....所以很幸运,我第二次考试顺利通过了。但回想七八月的复习过程,就是两个字,“炼狱”。很多人考完后,都说这是“很变态”的考试...整个角色扮演时间持续大概45min...

我至今还记得夏日的那天,当我得知我顺利通过Quanlifying Exams,我坐在大街上的电车站,嚎啕大哭.....我是经历了国内比较完整的教育体制(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硕士),但从来没有被这样的考试洗礼过。这可是ETH的“Advanced” Master Course.....我自认为自己智力一般,习惯的努力程度和心智程度都一般,但那段日子真的是日日学习到深夜,找来各种国内的网络教学视频,各种国内的教案,还有国外的相关教学书籍,一一对照,直至烂熟于心再去考试(当然,选择性记忆,现在也忘记了...)

接下来,也许是经过这样的洗礼,身心才彻底准备好迎接在ETH读PhD过程。接下来就是博士委员会要通过你的Research Proposal。可能关于研究内容方面算是我的优势和强项,这一步我很顺利的通过,我觉得这是保证我后续博士学习顺利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你的Proposal里要写学习计划时刻表,大家一定要慎重。因为那之后,我的professor真的是步步紧逼,来核对我的实际进度是否和我当时的计划吻合......但是努力会得到肯定,最近的一篇推荐信里,我的professor为我写道"I may rate her as one of the best PhD students I ever had without any hesitation, and I'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inal results of her work. They will heavily influence the future of XXX." 此时我再也不会像三年半前那样嚎啕大哭,更不会沾沾自喜。大概是经过那样地洗礼,“炼狱”也变成一种习惯,习惯到不再觉得那是炼狱。

最后,可以来到ETH读书,可以从ETH毕业拿到学位,不意味着你就一定会多么地了不起和优秀。
但是,可以来到ETH读书,可以从ETH毕业拿到学位,意味着你有机会来看看那些了不起优秀的人是什么样子的,意味着你有机会了解他们是如何那么优秀的。
就像爬山,走到一个垭口,终于可以看见远处绵延地雪山是何等壮阔美丽。

-----------------------------------分割线--------------------------------------------------------------------
补充一下ETH读PhD比较有意思,特别的一点:校外企业攻读博士。

一般来说,大多的博士生都是作为research assitant留在ETH,就如同其他回答里贴的照片那样,你会在学院里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 (但是大多情况大家都闷头做自己的事情)。

但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选择在校外的企业或者科研机构读博士,我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
也就是说,你的90%科研时间都不是在ETH的一个office或者lab里完成的,而是在一个公司/科研机构里完成的。

当初这样选择的初衷:在国内读完四年本科三年硕士之后,我当时一边等Visa一边在一家外企工作,那时实在是想摆脱自己一直在校园当学生的一种状态。那时(刚满25岁)觉得,是时候进入社会历练了,也担心所学的东西都是纸上谈兵。。。

当初这样选择的前提:是要有一家公司/科研机构愿意接收你作为ETH Doctorate student被雇佣。我当时来瑞士的主要原因,是瑞士当地的一家公司的科研产品我非常感兴趣,和我的课题相关。然后当时也很幸运,这家公司和ETH也有科研合作关系,而且公司的CEO愿意雇佣我,并且做我的co-supervisor。

于是,我的博士科研时间基本上是在校外的公司里完成的。当然,不同的选择都会遇到不同的挑战。选择在校外企业读博士的挑战是,你是否适应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并且,除了你自己的博士课题外,你还要参与这个公司的项目(和你的课题有一定相关性,但不完全相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公司里大家不会关心这是否影响你的学习进程,大家关心的都是这个项目能不能顺利完成。这其中有很多沟通的方式方法需要自己根据具体情况摸索,我认为一个关键点是要好好地计划公司项目里自己要承担的任务,平衡自己的学业。但有时候,如果工作耽误学业进程,也不要想太糟。一个“极坏”的情况,也会变成“不错”的情况。比如去年十月十一月,我被一个公司棘手的项目困住了,没日没夜地和同事想办法解决,最终按时交付客户,并参与了和客户面对面交付展示。整个学业进度为此停滞了两个月,但是这两个月获得了实际的工业项目经验,帮助我进一步改进了自己之前设计的算法。之后和企业导师谈了自己的学习进度问题,于是接下来这一年,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都同意我接下来一年全力以赴写论文,完成课题。

当然,事情都是有得有失。这样的选择,也意味着你会绕开苏黎世的留学生圈子。而且,你会公司学校两头跑(如果相隔比较远,就会出现早上先去上班,接着跑去学校上课,上完课再跑回公司接着工作...我就是这样过的...)。并且,公司的假期肯定比学校少。瑞士一年的年休假是20天,全国的假期,如果碰上周末,是不会像国内一样补上的。因此,瑞士的假期,在欧洲应该是最少的。瑞士每天的工作时间,是8.4小时。我所在的公司,这8.4小时大家都是按照“纯”工作时间来计算的。因此,大家在公司工作的时间大概都是10小时左右......

最后,我觉得,无论PhD之后是继续走学术道路,还是走工业企业道路,在ETH读博士期间尝试读校外企业博士,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和人生体验。

(谢绝转载,留学中介请绕道。)#多图/视频预警#

ETH,一如著名专利局雇员校友A. Einstein一样朴实低调,一如瑞士机械手表一样严谨精美,一如瑞士甲天下的山水一样浑然天成。

(ETH 百年历史的主楼 ETH Foundation 版权照片)

---- 更新 日志 -----
140702 ver1
140703 ver1.1 补充“科研部分”
现在考虑周末前再补充一章节。
140705正在补充第四章,大量照片预警

190531 ver2 补充文化环境章节

Dan 甲午年于苏城。

---- 正文 ----
谢谢邀请。
笔者目前正坐在ETH主楼的机房里面与诸位交流。
数年前从欧洲某大学荣誉学位毕业来来ETH读Master,感觉过程是整个人的蜕变。其中的喜悦、其中的酸楚,都随着苏黎世温婉而阴郁的气候散漫开来……

经历主要以Master课业 为主,以电子机械大类的项目为主。

1.课业。

欧洲理工大学教育制度是3+2(很多年前是5年为一个整体发研究生/工程师 文凭。后来改革后向英美制度靠拢,把5年的学制分成3+2。笔者在意国念的3,转去ETH念的2 。)

选课。本科的选课很有局限性,研究生的选课相对宽松,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吧。

语言。大一基本都是德语授课,大二开始陆续有英语的课。研究生(ME EE CS)大部分是英语授课。
教授都是业界大牛,讲课起来也是十分紧凑。要不是高中在某周总理关怀过的语言类学校进修过,一上来真不适应呢。
然 语言是最大的问题么?Nein……


课程难度!不用说,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没有最变态只有更变态

很多科目每周必须提交一份家庭作业(作业全部交齐并保证一定正确率才准许考试)。
这个作业的难度怎么定义呢? 笔者高中在国内耍了耍小聪明,拿了全国物理竞赛省一等奖,琢磨出了不少理科学习的奇淫技巧。在思维程度上已经自感不虚。来到这里写作业时发现,我的天,如果想100%完成这里家庭作业,需求的思维技巧不输于省一的高度……各种需要顿悟(搞过数理竞赛的自然懂)的知识点……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家庭作业只要求60%正确率即可拿到期末考试资格。

好处是,如果你通晓了这些奇奇怪怪作业的解题思路,基本上你对知识点的把握已经是融会贯通了。所以每次作业答案发下来,我都会很兴奋地观摩出题者的思路,饶有兴致地复盘。颇有琢磨竞赛题的感觉。

上课期间基本上就是赶各个科目作业的deadline……


2. 考试。

与作业一样,没有最变态只有更变态。
难度上,略比作业简单(这考试要是和家庭作业一样难度,真就得全部阵亡了)。
时间上,十分紧凑。感觉和高考一样,就是考察你的熟练程度。这里不禁感叹,德语系国家的大学制度对熟练度的要求真不输国内的高中。学生们的基本数学能力都非常变态(无意黑米国学生,但的确由于去米国念书的国人比较多,带给国内一种印象,外国学生的数学能力很烂[有必要解释一下,由于米国奉行精英教育,在MIT Caltech等学校里面混的学生的数学能力也都是神级别的……]。 我想说至少德语区除外……),解微积分/矩阵运算 手到擒来,不给用计算器。
形式上,除了上文提到的笔试,还有一种口试,多见于研究生课程。 教授与你谈笑风生半小时,一本厚厚的教科书随机考你对数个知识点的理解……你必须对答如流应对自如……这取决于平时你有没有把这本教科书当游戏攻略一样反复查阅……
分数上,很变态。因为这里本科的学制是末位淘汰制(大一、大二 每年淘汰50%),所以很多(本科以及部分研究生的)考试的均分是及格分…… 拿到满分的感觉,和关二爷在万马从中取上将首级的feelings一样……


一个鲜明的例子是,某次考试,考state estimation。2小时做4题,各种复杂数学运算各种坑蒙拐骗的陷阱。 笔者拼尽全力考到虚脱,答了4题里面的3题,答对了2题半的样子。心想我去要挂科了。分数一出来,满分…… 查卷子日环顾四周,众兄弟有很多只完成了一题多一点……

挂科也经历过,挂2次就不给继续考了。每次挂科,心中就想,当年Einstein也挂科于此,顿时鸭梨小很多有没有。

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不言而喻了。这种靠谱的学风,犹如瑞士人靠谱的民族性格一样,深深地印在了ETH的每个角落

------分割线 140703更新-------
3.研究

如上文所述,ETH是一个学术氛围很浓的学校。历史上出过爱因斯坦、泡利、柯劳修斯等等大神。
瑞士人严谨的性格深深地刻在这个学校里面。学术剽窃有着最严厉的处罚。(小到一次家庭作业,大到各个论文,都要签署同意ETH引用协议的承诺。)
这所学校也是一所不差钱的学校,瑞士(800万人口)政府花下血本投入。每年的经费高达15亿法郎(105亿人民币),各个部门有条件购买最好的仪器,聘用最牛的教授。
在今年,学校修改了近20年前的学校宪章,把办学宗旨从“为瑞士培养理工人才以及提供科技支持” 转变为“为全球的创新提供最前沿的研究”。继而继续发展其国际化的道路。

在ETH做研究,自己的自由度是很高的。导师给方向,其他都靠自己了。各种资源都在那里,你需要的就是心无旁骛地搞出最优秀的成果。因为不差钱,你可以搞一些有趣的“玩具”,从中发现很多规律。比如如下这个(笔者导师的项目 Research D'Andrea Flying Machine Arena /*20151115更新: 这个组是ETH- IDSC,笔者现在在ETH- ASL组继续玩无人机。*/):



科研的心得就是,科研是一项需要热情和坚持的活动。
如果你有一颗探求世间规律的心,一颗不为眼前得失而动摇的心,一颗在学术圈施展抱负的心,欢迎来ETH。这里能给你最有挑战的科研项目,最令人发狂的难题,最优秀的同伴,最好的资源。
你需要的是沉下心来,踽踽前行。

ETH 主楼后门的观景台,俯瞰苏黎世全城 (于2015年)

4.课余生活。 (以下照片版权归笔者所有,谢绝转载。)

瑞士山水甲天下,笔者想这个结论应该毫无异议。
瑞士人靠谱的性格,把整个国家布置得井井有条。作为一个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让你可以随时随地放逐心灵于山水之间。

冬天来滑雪吧。

2015 Zermatt 国际(瑞-意)滑雪场 远观马特洪峰

文末有笔者写的另一篇关于滑雪的回答。

春日来远足。

(Zugerberg 2014)


秋日来湖边喂天鹅。

(苏黎世湖 2013)


夏天来雨中林间散布。

(2014 世界杯荷兰生死战 苏黎世豪雨)

苏黎世大学体育联盟ASVZ也有许许多多的课程/活动,你可以在这里强身健体,结交朋友。

就算你已经对这些厌倦了,还可以享受地处欧陆中央地带的优越,随意去四处游玩。

瑞士意大利语区Paradiso 一个名叫天堂的小镇

唯一需要提醒的,德语区瑞士文化有着深深的独立自由主义,故体现集体温暖的活动就不常见了,没有ktv 没有热闹的街市 也没有穿着光鲜的行人。

(时间不早了,笔者要去先忙我的project了,挖坑在此,日后填补。谢谢各位看官捧场。)

5.文化环境(2019年补充)。

ETH的学风秉承瑞士的人文环境:极致的严谨与有条理

这要追溯到它的历史。瑞士在前工业革命时期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山区小国。人们在极寒的雪山上生存,锻炼了坚毅的民族性格。那时候瑞士人多有出国当雇佣兵,且以不怕死最为出名(亦可能是因为真的穷)。现今去梵蒂冈旅游,可以看到教廷的御用卫队依然保留了瑞士人传统,以纪念1527年罗马之劫中为了保护教廷,147/189瑞士卫兵阵亡。

工业革命后,瑞士人建立了ETH,首当其冲的是土木工程专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把瑞士山区活生生改造成铁路公路极其发达的交通枢纽(瑞士坐落于德法意奥四国中央),一下子把自古以来大家都绕着走的山区变成了畅通的十字路口。然后由于缺乏自然资源,瑞士大力发展精密加工业(纺织、机械)和其他第三产业(银行),活脱脱一个“亚洲四小龙的19世纪版本”。再加上保持中立,多语言基础(四种官方语言),于是召开国际会议,兴办国际组织(国联/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FIFA……)。一下子从千年穷国变成富甲一方的沃土。

败也萧何,成也萧何。山区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影响着瑞士人民。例如饮食文化异常缺乏,做事情极其靠谱守时。在瑞士公交体系内,购买一张票可以在“规定时间规定区域内”无限次乘坐任何(铁路/轮船/巴士/电车)交通工具。整个网络连成一体,瑞士国境内点对点公交中途换乘等待时间不超过5分钟,其运营准点率可以精确到1分钟(包括高峰期),如果前车晚点,后车会适当等候。

在这样的氛围里生活:一方面非常贴心,因为实在是处处太靠谱了;另一方面也颇感压抑,因为自己也需要变得和瑞士人一样紧绷神经。

6.结语。

多年过去,依然想念在瑞士的日子。欢迎大家来瑞士转转,来ETH学学。

上文提到的瑞士人民喜闻乐见的冬日滑雪运动,一不小心就玩儿大了:

7.尾声。

自我奋斗固然重要,历史行程也要考虑。笔者在ETH 实在混不下去(科研姿势水平不够高)了,于是遁逃到了英国继续科(hun)研(we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