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的小提琴好在哪里?

顶级的小提琴好在哪里?
关注者
2,982
被浏览
507,103

90 个回答

微信公众号:制琴师的书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做钢弦吉他的,但是最爱的乐器是小提琴,虽然没做过,但是一直也关注也学习小提琴的制作,说点自己的浅见。

先要吐槽一下吉他和小提琴的待遇简直差太多了,小提琴那叫乐器中的皇后,吉他就是乐器中的那啥……小提琴几万一把那叫一般,十几万几十万刚刚开始入门,吉他的价格,哎我就不提了,我说出来可能你们不信,按乐器制作方面来说,完成一把顶级的吉他并不比小提琴简单。。。。

不过实话说,由于小提琴的地位,全世界制作师对小提琴制作的重视,研究,教学,制作要求等要比吉他或其他弦乐器高太多了,也是历史传承吧。比如一些很吊的小作坊,木材都是选用自然干燥30年起步的,吉他用自然干燥3年的都不错了,很多还只是吹出来的。。。

谈点正经的,前面回答里说的一些斧劈料啊,皮胶啊,油漆的用料啊这些,其实仅仅是入门手工琴的基本配备,跟高级都没啥关系,别说顶级,说说我认为顶级琴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先说木头,材料是基本,是前提,GREAT VIOLIN必须用THE BEST WOODS,不错的木头可以做很好的琴,但是伟大的琴必须是用最牛逼的木头!!尤其是经验丰富,手艺精湛的匠人,如果他有制作顶级琴的能力,往往产量很低,一年制作的数量一只手数的过来,那他们是一定不屑于用非顶级木头的。

什么才叫最好的木头?比较漂亮的纹路和完美的声学性能。

可能有人会质疑什么叫“比较”漂亮的纹路,因为首先大师从来不会吧外观当做第一选材要素,那是商业品牌干的事,第二个原因,普遍绝大部分都觉得很好的纹路,比如面板用的云杉来讲的话,又细密又顺直,颜色均匀,往往在干了好久好久的制琴师来看,太BORING!这种品相,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的,看久了会觉得没特色,不亲切,不是独一无二的。第三,特别细密的纹路给人的感觉卖相好,我们知道纹路的产生是因为早材和晚材交替,也就是年轮,早材是天气暖的时候,也就是春夏时节,天气好,雨水多,长得快所以比较白比较宽,但也比较软,而深色的部分也就是晚材,是冬天长得,环境恶劣,长得慢,所以比较实,颜色就深。如果纹路很密,同尺寸下,晚材部分更多,重量会比较明显的重,这样是对声音有直接影响的,由此接下来说木材的声学性能。

声学属性当然是选择木材的重头戏,先说下为什么大师要追求几十年的干燥时间,很多人以为干燥时间越长,就是越干燥嘛,含水率越低,木头就轻,其实这只是部分正确,而且是不太重要的那部分。木材所含的水分分为自由水与结合水两种,自由水很容易蒸发,当一棵树被砍下来时就开始减少自由水,结合水稍微慢一点,是细胞内部的水分,相对需要时间长,木头的含水率不是越干越好,大概在2%~5%是比较适当的,而一英寸厚的木材,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干燥,软木快一些,硬木慢一些。制作小提琴面板的毛坯木料,厚度也就是大概不到2英寸,分分钟就干了,干嘛要好几十年,其实这不是为了“干燥”,是2件更主要的指标,1个是木头内应力的释放和稳定,一个是结晶化。木头很好玩,很有生命力,用来做琴的这块木头,在原本树的当中,是收到很多力的作用的,现在单独出来了,以前的那些力不在了,内部的应力就开始起作用,这块木头就会开始变形,一般性的经验,我们加工木头,美刨削三毫米左右,应力就会起作用发生变化,产生形变,而我们做琴的过程,会把一块原木加工成非常复杂的形状,内应力变化非常非常大,如果处理不当,琴做好后会比较不稳定,如果适当干燥的木头做好了琴,由于琴体结构的固定作用,可能肉眼不容易察觉到木头的变形,但是应力得不到释放,整个琴始终是紧着的,声音就会不够好。干燥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让这块木头完完全全的释放掉内应力,之后再加工,就基本不会再有变形的倾向,整个琴的木头都是放松状态,随着演奏时间越来越长对琴的塑造,声音就会越来越好。

然后说说结晶化,刚砍得木头,是比较韧的,哪怕含水率很低了,他的细胞结构还是很有韧性,但是随着自然存放的时间越长,木头会变得越脆,也就是木头结晶化造成的,结晶之后,会变硬,变脆,这对声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频及超高频,越是这样的木头,高音越圆润,有厚度,高频泛音也越多,越清晰。而我们知道,高频是来自于琴弦震动,他的能量是有限的,所含的高频也是有限的,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的把原始能量的潜力利用起来,琴就相当于一个EQ,发出制琴师希望达到的声音,而提琴这种原声弦乐器,木头对高频甚至更高的泛音能否有足够优秀的响应就是非常关键的了,所以这很重要!!


哎,发现我把这个写成了论文了,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才仅仅是木头的选材都没写完,先这样吧,有人爱看的话再说,没人看就不写了。

继续更

说下怎么选材,鉴于此文要完成恐怕要很长,重点放在工艺上,选材就说下我认为的重点,硬度重量比。也就是要最高的硬度,同时最轻的重量。对于材料的硬度,有一个很关键的原理,就是同尺寸情况,厚度每变化x%,硬度就变化1-x%的立方,也就是指数级变化。举个栗子,一块面板五毫米厚,现在假设他的硬度是10,那么把这块面板打薄1毫米,也就去掉了20%的厚度,那么现在这块板的硬度就是10×80%³,5.12!只去掉了五分之一的厚度和重量,硬度只剩一半了!这个原理非常非常重要,那我说下怎么体现在做琴过程中的。

一块面板,硬度和重量两个指标,决定了他的频率响应,换句话说就是做成琴后是啥声音,越硬的响应频率越高,越轻得响应频率越高,相反同理。同时,我们追求重量越轻越好,因为能量是有限的,越轻能更好的响应,敏感,内部阻抗小,损耗少,效率高,这些是前提。那我们是不是把面板搞的硬硬的,响应频率高高的就好呢??显然也不是。我们希望有一个均衡的,同时是我们追求的好听的声音,从低到高都有很好的反馈。那么一块普通的面板和硬度重量比极佳的有啥区别,在补充一个原理,当硬度或重量线性变化时,频响变化也是线性的,好了,下面说为啥这么选木头,我们在制作面板时,会不断的刨,刮,磨,来修整为最终的形状,他会越来越薄,越来越轻,根据上面说的,这时我们获得了更低的频响,更开放温暖的声音,因为强度低了嘛,同时因为重量也下降了,所以面板会更敏感,然后高频响应也变好了,很完美,嗯!但是,这个过程中,重量是线性降低的,也就是高频响应是线性变好的,硬度根据我开始说的原理,可是指数级下降的!也就是现在声音很不平衡!

就是这么个过程,大体来讲,就是低频断崖式下跌,高频缓慢成长。所以我们需要在一开始就选一块极硬极轻得,这样在加工后还能保持不错的硬度和很轻得质量,获得平衡的,灵敏的,开放的声音。

我知道写的好无聊,说点普通琴用普通木头为啥声音普通吧,普通琴,如果工艺还OK的话,也就是说做出来声音还比较平衡的情况,由于木头不够牛逼,要么做的太硬,低频不够,声音不够放松自然,很紧,同时这样的质量一定不轻,反映迟钝,能量转化效率低。要么做的太薄,声音够开放了,但是高音很薄,相比中低频比较弱,泛音寥寥,没了小提琴应有的音色和力道…最好的情况呢就是很平衡,高中低都不错,该有的都有,但是整体完全没特色,既不够开放温暖,也没有凌厉凄美,给普通人拉拉是可以的,高手绝不会用这种琴,因为还不如一把有特色的琴,然后靠自己的功夫去弥补琴的缺陷。

当然,这些只是以木头一方面来看,其实可以靠工艺来做很多事情,以后再说,今天牛逼先吹到这里

哈哈哈哈,没想到我认为如此枯燥无聊的东西还是有人感兴趣的,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也再一次验证了小提琴比吉他更那啥。。。。

那我再添加点关于木头的东西吧,然后真的要转到工艺上了,不然说不完了,有问题的话可以提出我再回答

其实完美的声木还有很多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手劈料(HAND SPLIT)是必须的,就是上文提到的用个斧子或者劈刀砸开个口,然后用个楔子或者专门的刀顺着木纹打开,这样的木头是完全顺着木纹自然生长方向开料的,好处就是没有RUN OUT,中文实在不好解释,就是整个木头在厚度上的木纹都是和木板表面平行的,这样对强度有好处,加工业容易,不容易呛茬,缺点就是非常的废料,因为绝大部分的木头生长时都是弯弯曲曲的,不可能完美的平直,这样劈出来的料,就有相当多的部分只能浪费掉,给大家看几个图会比较清楚。

劈出来就是这样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批出来这样的纹路,已经算是很好很好的情况了,基本上是比较平直的,大多数情况,是非常弯的。

再来一张图看看

其实手劈料不是比机器切得好,这跟料本身是没关系,而是开料方式,我们手劈的目的是找到木纹方向,而机器切出来的肯定是平整的,你完全无法知道本来是什么样,那就有可能和本来的方向完全不平行,也就是RUN OUT很严重,机器切得是这样的

这样的

所以,手劈料很贵,然而手劈料最后也要把表面加工的平整,所以在你要的长度尺寸里非常平直的手劈料就十分难得了,价钱要贵上几倍吧。

但是好料的要求还没完哦!再说另一个角度的切割方式,有几种,就说最常见的径切和平切,我们肯定都选用径切的QUARTER SAWN,也就是垂直于年轮的切割方法,

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了,再牛逼的方法也是有区别的,一个度的问题,最好的木料当然就要完美的QUARTER,也就是与年轮完全垂直,大概这个意思


这个算是很垂直的了

那下面这种就是比较差的了,在我看来是不能用的,但是大部分工厂琴也就这种


我觉得最差也要用这种,30度之内的偏差吧

而我们在做好的琴上,是很难看出来是不是完美的QUARTER的,因为这两种在表面的纹路都是平直的,完全区分不出来的。我们看到的琴的面板是下图平面的部分


要完美的QUARTER,也是比较废料的,但是这样的切法,硬度是最高的,而且横向的硬度也能最大化,原因就是木头纤维在横向上的连接主要靠木射线,只有垂直切得情况下,在成品面板的横向才是木射线的方向,不然都会是斜的。如果有机会玩玩类似云杉这种木头,你们会发现,在长纹路的方向,是很硬的,也很难弄断,但是横向硬度是成倍数的不如,而且很容易在木纹之间分开,这就为什么要完美径切的原因。木射线或者叫横纹看起来这样

那这些都是一块潜在的好料,我们怎么把他切出来,那最后还是要看声音表现如何才能决定是不是好坯子,这时可以听他的TAP TONE,敲击音。不是听他的音高,因为毛坯料的尺寸各异,拿到手在尺寸大小,厚度,形状都会不完全一样,所以音高肯定不同,主要是听声音的延展够不够宽,低频够丰厚,一直往上延展到很高的频段,并且一定要丰富,这点说起来实在很抽象,没有经受大料的木材很难建立起概念,总之我们要的声音特点是,频谱宽,声音清晰,延音长,声音越丰富越好,越复杂越好。然后再根据要做的琴的风格和类型再来挑选相应特点的木材,比如响应快的还是慢一点柔和一点的,基础音很重很清晰的,还是高频泛音特别多的,偏柔和的还是偏明亮的,这些往往是不能兼得的,所以要根据琴型和风格等来选择。

以上只说了面板,其他比如背侧和琴颈的枫木,指板的乌木等,要求其实是一致的,特别说一下指板的乌木吧,好的乌木材料特别特别难得,除了要乌黑乌黑的,还要在整个指板长度上的木纹特别顺直,并且完美径切,而且没有RUNOUT,因为只有这样,在很长时间内,指板才不会变形,而真正无染色的纯黑,完全笔直的木纹,几乎没有的RUN OUT和完美径切,在当今已经不是价格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难买到的,除了一些放了很久的老料,当然了,符合要求的指板料,是整个琴要求干燥时间最长的一种木头,所以你知道有多烦了。

23日更新

有评论提到人工改变木头细胞结构,来达到自然干燥多年的目的,事实是这个技术近几年已经有了,在一些吉他打牌里在近两三年开始逐步使用。这种木头叫Torrefied wood,我之前也买过一套,感觉在声音上确实比普通的要明显地好,tap tone泛音非常丰富,高频听起来也比较清脆,是风干多年那种路子,然后木头质地脆了很多,第一次买回来不注意很容易就碎了,总之是对的感觉。我倒是不排斥这种技术,但是心里总觉得用这种木头做做特色可以,不过我个人最好的产品是不会用他的,一是因为我有风干很久的原料,而且品质我非常非常满意,对比过声音,感觉还是我自己挑选出来的稍好,第二,是目前用这种技术的木头,本身都不是特别好,也就是达不到我前文提到的那么多要求,最后就是我虽然不确定,但心里还是认定他无论如何也是没办法和真正自然干燥多年的木头一样的。所以,对于我自己的定位,以后肯定会尝试这种,但是高端琴一定不会用,何况用完全自然的木头做的琴,弹的越久,就会越好。

上个之前买的torrefied spruce



对比一个自然风干的

这张面板是06年的,到现在也10年了

第一张那个TORREFIED 是SITKA SPRUCE,是北美的云杉,吉他里很多见,提琴家族很少使用,第二张是意大利云杉,欧洲云杉的一种,这个还不错,但也不是我的最爱。我最喜欢的两种面板材料,一种提琴基本不会用,是ADIRONDACK SPRUCE,也是美国特产,是所有SPRUCE品种里最硬的一种,不过也最硬,钢弦吉他起源于美国,在最开始的时候一直是用这种云杉,所以也奠定了他的经典,因为只产于ADIRONDACK山脉,产量小,硬度又高,在二战时候大量用于军需,基本砍光了,所以战后极其少见了,一直在保育,近些年又可以买的比较好的了,不过价格是贵的一塌糊涂,不过也没办法,经典是不可替代的。

ADIRONDACK SPRUCE


还一种我特别喜欢的是德国云杉,也是欧杉的一种,基本上是提琴,古典吉他还有很多弦乐器,不知道传统欧洲钢琴是否也用这种当做音板,最佳的选择。德衫有着最明亮的高频,和极其极其丰富的泛音,木头质感也比较脆,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对于吉他来说,指弹用琴,偏向旋律性的琴简直是不二的选择,古典吉他也是选他为佳。


-----------------------------------------------------------------------------------------------

终于说到工艺了,越写越冗长

说工艺之前,我要再次交代一下哈,我本人是做吉他的,只是很喜欢小提琴,但是并没有做过!!因为吉他和提琴共通的地方非常多,我平时也比较关注提琴制做这方面,所以思路啊,方法啊,原理啊这些可以说说,但是,,,特别细节的和具体的就不要问我了,毕竟没有做过,肯定是不清楚的。

制作工艺的范围实在是很广,小处说是用什么工具,比如手动工具还是电动工具,同是手动工具,做同一样工序,也可能有不同的实现方法,这里都是有区别的,在排除水平高低的因素后,往往追求效率的方法就要牺牲效果,而有些工作就是需要非常高超的手艺才做的来,这些后面都会有所提及。往大的方面说,就是思路和套路的区别,比如绝大多数制作人,品牌等,都是按尺寸和数据制作,比如面板,背板的形状和厚度地图,每个细小的地方是多厚,可能根据某个名琴或者自己逐渐总结下来的经验来制作,每一把都尽量完美的一样。可以说,工厂琴肯定是这样,甭管多牛逼的牌子都一样,小作坊,不一定,我相信大多数也是这样的。另一种,就是因材施教了,首先,制琴师自己必须要有非常清晰的概念和目标,这把琴我要做成什么风格的,什么样的声音,用这把琴的音乐家的特点和需要的风格是什么,我做好的琴都要满足哪

12345678

点要求。说实话,我不会拉小提琴,并不懂很多演奏风格上的区分,也收不出来琴有多少种流派,但我知道肯定是没有全能的琴,不可能有一把琴可以满足不同演奏家不同的全部需要,哪怕是斯琴和瓜琴也做不到的。所以,一定要在制作前,就想清楚这把琴的所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个来选择制作材料。按我的经验,如果不刻意培养的话,非常多演奏多年乐器的人,也并不能很好的区分出两把同样乐器在声音上的区别,敏感度不是太高,当然了,大多数职业的演奏家是一定有这个能力的。但是在一个有经验的制琴师看来,不同两片木头区别真的太大了。。。

这两种思路的优劣我不说你也知道哪个好,但是后者需要的知识,手活,经验是需要多年的经验和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才能积累起来的。有了声音的目标,有能力挑选出最适合的木材来制作,还要知道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往往每个工序所能产生的结果,是收到很多其他制作步骤的影响的,而且这个结果还会继续影响其他的工序,怎么拿捏的恰到好处,里面需要无数的平衡,我觉得做琴就是一个不断平衡的过程。

由于工艺话题太大,我就想到哪说到哪了,不考虑顺序和结构了,毕竟我不是上课,只是随便聊聊自己的见解。。。

先说下琴桥吧

琴桥是一个绝逼重要的部件,前面我们说了,原声乐器,输入能量是有限的,也是杂乱的,琴的发声,是演奏家运弓,弦产生了震动,然后在弦于琴身的两个连接处,琴桥和弦枕向琴体传递震动能量。这里插入一下,琴颈部分对音色的影响,能量是有限的,传递到琴头NUT处的震动多了,到达琴体的就少了,所以想要传到琴体的震动更多,就要让琴颈,指板,琴头的质量比较大,硬度比较高,NUT的材质比较硬,这样对能量的吸收就会减少,琴桥处获得的能量就多了。往往琴颈琴头等轻结构一些,整体声音是比较轻快鲜活,靓丽一些,相反结构重一些,整体声音就会更实,有力一些。实现方式就是在选材时候,琴颈枫木的重量控制,琴颈厚度形状尺寸,琴头样式变化带来的重量,NUT材质软硬,琴弦从NUT到琴头的入弦角度等来调整。这些是方法,至于度的把握就是做琴人的事了,我就不清楚了。

扯远了再拉回来,接着说琴弦的主要能量现在传递到了琴桥,而琴桥的关键就在于他是链接输入和输出的中转站,他的性能不好,后面都白搭。震动通过琴桥传递到面板带动面板震动,而且整个面板的制作带来了一个EQ的效果,就是把整个琴弦各种频段的所有震动,把我们不喜欢的频率极快的衰减掉,而把好听的部分得以输出,面板的震动扰动周围的空气震动到达耳膜从而使我们听到声音,同时,面板的震动通过音柱传达到了背板,而背板主要的功能是润色,枫木在高频有比较好的反馈,来给整体音色润色,除了音柱,面板的震动还通过琴体内部的空气震动来带动背板的震动,背板震动同时在通过音箱内空气返回到面板,再带动周围空气震动发声,大概就是这么个原理。所以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你拉琴,琴弦震动,这是输入源,琴体部分是调节和输出源,而琴桥就是中转站,如果震动在通过琴桥阶段有损失了,那么到达箱体的未被处理的能量就少了,这属于先天缺陷了,再或者,对琴桥的调音不够到位,使得进入箱体内部的频率成分有缺失或者不是最佳分布,那么箱体也是无能为力的,所以,琴桥是非常关键的要素。打个比方就是一台法拉利,啥都好,但是变速箱给换成个夏利的,你说这还咋愉快的玩耍?所以,各位的琴,一定要找个靠谱的地方给你修整琴桥,自己也多学习一点相关知识,如果你已经有了一把好琴,别的不好随便动,但是琴桥还是可以尽力的调整好一点,会有很大不一样的。

下面就详细说下如何做BRIDGE TUNING

这个部分可能又要展开比较长,我就从我个人理解的和学到去说说,但是不保证绝对正确,同时可能也穿插一下吉他的琴桥。

先说下位置,琴桥比较理想的位置,应该是置于琴体“声学部分”的中心,意思就是面板在整个侧板包起来的部分的中心点,这个中线可不一定是2块面板中间粘合的那条线。同时测量的时候,最好是从镶线的内侧部分开始测量,尤其对于老一些的琴,从琴体边缘测量可能误差比较大。找到箱体的实际ACOUSTIC CENTER,按上面说的测量方法,在LOWER BOUT最宽处找到中心点,然后在C BOUT最窄出也找到中点,两点相连画出中线,然后横向在F孔的中间花个线,两线相交处就是实际的中心了。

琴桥的一脚要坐在低音梁的上方,不然声音会差很多,一般全尺寸的小提琴,琴桥的宽度比较完美的情况应该在41.5—42毫米,不过经常需要妥协的,根据琴颈的角度,保证坐在低音梁上,而且位于声学中心,是可以适当调整琴桥宽度的。

然后可以修正琴桥的厚度了,(至于厚度对声音的影响后面再细说),然后如果是刨的话,一定要留一点点余量给最后砂纸打磨,然后区分琴桥的前后也有影响,你可以看看横纹的方向,一般两面的方向肯定有区别的,把横纹方向向着琴弦更多的那面作为前面比较好。

然后就是修整琴桥的高度,一般来讲,修正时琴桥的脚部和顶部都要修正,来达到一个比较和谐的外观,不能大额头小脚丫,或者大脚丫小脑袋都不好。修整脚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完美的于面板弧度贴合,每一处都要完全接触到,除此之外,还有试试前后是否也完全贴合,是否会晃动。接下来就是高度,琴桥冠部的修整要适应指板的弧度。到这里这些部分其实合格的技师都能帮你搞定,属于功能部分。接下来说下调音,这部分就开始有意思了,就像前面说的,琴桥是频率的过滤和传递装置,他的变化对琴最后的声音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看一下琴弦的一种主要震动方式,就是运弓的方向,入图里箭头所示

可以把琴桥当做一个弹簧负载,从最窄处往下到FEET,可以当做弹簧,上面比较大的部分是负载的质量,根据我前面提到过的乐器制作最重要的原理,质量越轻,高频响应越好,硬度越高,高频响应越好,反之亦然。我们可以把上部的做薄,或者修正高度的时候多修上部来减轻这部分重量,来让高频响应更好,下面可以通过厚度来控制他的硬度,但是这种方式效果有限,因为如果把下面当做弹簧,硬度应该是琴桥的上下方向的硬度,所以更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削琴桥两脚之间的木头来达到改变这部分的硬度。

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如何增加琴桥的高频响应,因为声学是这样的,如果震动通过琴桥传递到琴体,那么所有低于琴桥本身最高震动频率的都会比较完整的传到过去,而高于琴桥震动频率的基本就会很大的损失掉了,相当于一个低通效果器,所以我们希望把合理有效的高频都保留下来,因此要提高琴桥本身的震动频率。但是,这只是简单化的表述,并不是所有低于他的频率都很平均的通过,所以需要经验和实践来指导,同时必须要保证琴桥本身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还有其他功能性要求。

这里为了避免混淆,还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就是物体本身的固有频率,也可以叫共振频率。如果一个物体是一个完美的点,那么他只有一个固有频率,如果是一条给定的弦,那么他有多个固有频率,比如小提琴的弦,根据弦长,粗细,张力等,这些确定了,那么他的频率就确定了,你调好音,不管是拉这根弦,还是用手拨,都是同一个音高对吧,这就是他的固有频率,同时由点变成弦之后,固有频率也从一个变成无数个,也就是这条线整个长度的频率,1/2长度的频率,1/3,1/4........当你拉这根弦的时候他们是同时发声的,只是实际来讲,当弦短到一定程度时候就基本没声音了,所以我们可以说弦有多个频率,也就是泛音啦。那么再复杂一点,就是弦变成板的时候,比如琴桥,他也是有多个固有频率的,并且是非常多的,震动模式又完全变化了,这个以后再继续展开,现在只要知道琴桥是有多个固有频率就好了。其实更复杂的在后面呢,面板就不叫板震动了,是壳震动,更烦。。

所以现在我们知道了,其实对于琴桥我们可以有很多可以做的,对于腰上面的部分,我们可以改变他的厚度,形状,对于腰身和下面可以改变腰的高低,厚度,宽度,脚的形状和结构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很多毛坯琴桥里挑选那些本身属性更好的。

对于实际的调音过程,应该有一种统一的固定的方式来测量到琴桥的最高震动频率,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如果真有人想尝试的话可以自己多试试不同的方案,因为你怎么固定琴桥,敲击哪里,音高都是不同的,所以需要不断尝试来找到最适合的办法,这里可以给一个大概的方案,并且大致琴桥最高响应频率大概在3000HZ左右,如果你找到和这个差不多的了就应该没问题。

这是我看到一些研究者测量的方式,夹住两个脚来测量,可以参考。至于怎么得到音高,也多种方法,我个人因为也需要做吉他琴桥的TUNING和面板等调音,我用的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调音表,很适合干这活。

还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比如用话筒拾音,然后需要一些专业一点的录音软件,都可以看到拾取到的频率。

25日更新

今天说下制琴用胶,这里也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和讲究,做琴用胶最常用的大概分为动物胶和PVC胶,前一种是最传统的,人类用了几千年了,后面这种是化学脚,大概从上世纪60年代之后研发出了有明显提高的性能,现在大行其道,说下他们的区别。

动物胶大概可以分两种,皮胶HIDE GLUE和鱼胶FISH GLUE,HIDE GLUE主流是HOT HIDE GLUE,就是使用前需要自己熬制的,长这样


这种皮胶一般是用猪皮兔皮等来制作的,熬制的时候,胶和水大概是1:2的比例,搅拌均匀之后大概几个小时,胶会完全吸收水分,就变成啫喱状,看起来也挺好吃的样子。然后需要加热熬制一两个小时,变成液体状就可以使用了,不过除此熬制之后,最好放一晚,冷却之后就又凝固了,第二天再重新加热再使用效果更好。

熬制的时候用这东西

这个是专用熬皮胶的,好处下面说

这种HIDE GLUE,强度不同,有从50-400左右的,一般乐器用的强度在100多到200之间,根据情况使用。上面图中的那种强度是164,下图这种事192

皮胶使用起来比较麻烦,除了上面提到的需要提前熬制,前期准备时间长,而且可供粘合操作的时间很短,跟室温有很大关系,大概在几十秒之内。操作时间指的是你把需要粘合的部件准备好了,涂上皮胶,粘合,上夹具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大家可能没有概念,有些工序的粘合是比较复杂的,可能还需要一些辅助工具,几十秒的工作时间真的真的太短,所以需要操作很熟练很精确。皮胶如果超过了有效工作时间,就会由粘稠的液体状开始凝固,只要开始凝固了,粘合力就不行了,所以一定要在上好夹具之前保证胶还是有效的。这也是他麻烦的一点,然后还有,在熬制的过程中,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45华氏度,如果超过了就要破坏掉胶的强度无法使用,我上面那个图里的锅就是能自动控温保证温度不超过这个数值,或者也可以随便弄个电加热的小锅,然后里面放歌温度计,人工监测,就是比较麻烦。至于强度的区别,皮胶强度越高,比如192GRAM的,就会比164GRAM的工作时间短,也就是凝固的更快,所以对于超过200强度的皮胶,乐器制作基本接受不了那么短的操作时间,而且也不需要那么高的强度。然后还有比较重要的室温也要保持比较高的问题,我在上海,冬天的时候,基本上皮胶出锅5S就用不了。。。。。完全不能操作,所以需要全天把空调开到20多度才行。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感觉HIDE GLUE太特么麻烦了?没错确实是这样!所以现在绝大多数都是用PVC胶了,后面再说。那现在说说HHG的优点,这么坑爹的胶,顶级乐器还都用它,一定有替代不了的优势,没错!而且优势还很多!

1.可完美拆开粘合的木头

HHG(HOT HIDE GLUE)的一个很重要特点,就是粘合好之后的部件,当想拆开的时候,比如把提琴面板拿下来,更换BASS BAR等等,只需要加热到相应的温度,胶就能完全融化,不损伤木头的把粘合处打开,这对于乐器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性能。因为一把琴,如果好好演奏和保养,是可以使用很长很长时间的,而随着使用的过程,往往需要一些维修,更换,保养等等,是需要打开接合处的。比如面板开裂了,要把面板拿下来修补,里面粘补丁,重置琴颈了等等。如果是用太棒这种PVC胶,那么是不可能在不损伤木头的情况下做到的,一定会带下来木纤维,这是好的乐器所不能接受的。

2.音色

HHG对音色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当皮胶完全干燥后,他的性状是很硬很硬的结晶状,不会吸收震动的能量,能完美的传导声音,而凡是需要胶水粘合的位置,又都是容易损失能量的地方,比如琴颈和琴体接合处,音梁粘合处,面背板和侧板接合处等等。如果是化学胶,完全干燥凝固后是有一定弹性的,那这样一定会吸收一些震动能量,对音色造成影响。

3.时效性无限

对于顶级琴来讲,这点就比较重要了,假如这把琴是用皮胶制作的,那么一百年或者二百年后,只有粘合处没有受损,那么他的粘合性能是完全不会衰退的,而且当想分开的时候,加热后跟新鲜的皮胶一样,无损伤的打开木头。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完全干燥的皮胶不会受到湿气的影响,哪怕湿度在高,胶合处也不会吸收水分而受到任何影响。试想那些古董琴都被修了无数次了,如果不是用的皮胶早就碎没了。

4.其他

还有一些相对不太重要的好处,比如耐热性好,干燥后的皮胶,比现代胶更耐热,比如在夏天的时候你把琴忘在车里,一般的胶受那么高的温度影响,很容易脱胶,但是皮胶就没事,只要达到更高的融化温度才会变化。在比如粘合的时候非常好清理,当我们上好夹具清理残胶的时候,皮胶已经变成了啫喱状,非常简单的就能清理的非常干净,而太棒这种就麻烦的多,表面清理干净了,等完全干燥后,还是能看到胶痕。还有就是皮胶是纯天然的,无毒无污染。

下面说说鱼胶FISH GLUE

鱼胶的优点是和皮胶一样,可以无损伤打开胶合的木头,但是鱼胶本身不是为了用来粘木头的,据我所知是作为一种乳化剂为主要使用目的。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他跟现代化学胶一样非常好操作,平时储存的形状就是液态,操作时间也很长,很方便。现在我看也有不少卖据说专门给乐器制作使用的鱼胶了。但是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当湿度过高的时候,鱼胶会吸收水分,最后开胶,所以对于顶级琴来讲并不建议使用。

最后就是各种现代胶,太棒这种PVC,还有EPOXY环氧树脂胶为主。

说说太棒这种PVC胶,基本是现在乐器制作,家具制作的主流了,看看太棒1,2,3

现代胶的好处很多,比如操作时间很长,像这种PVC大概可以10分钟都没问题,给了足够的时间调整和夹合,胶合强度高,比动物胶的胶合强度都高,但是这里对于乐器制作来讲没有什么用处。即开即用,需要了开盖就y用,不需要任何前期准备。所以现在99%的工场都是用这种胶。缺点就是对音色有不良影响,需要维修的时候对木头有损伤和操作难度。

环氧树脂胶属于超强的粘合力,和什么都能粘,不管是木头,金属,皮革什么的,太棒搞不定的就他上,但是这种暴力型的胶,你想拆开是没戏的,只能完全破坏,我估计小提琴制作是不需要用到这种胶。

现代胶还有一种比较常用就是CA胶,其实就是我们说的万能胶,像502就属于这种,根据粘稠度不同,操作时间也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好处就是方便,缺点一大堆不多说了。

───────

更新,有个概念误区,手工琴不等于好琴!

现在很多国内外中小品牌打着手工琴的幌子,说自己多么多么牛,也有好多人被误导以为叫个手工琴就很好,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首先要搞清楚,一把琴,不是因为你是人工手做出来的就一定比人家机器线上下来的好的!好不好不在于这活是机器干的还是人干的,如果制造工艺相同,这就只是效率的区别,而且机器还更精确呢。很多牌子打着手工琴的名义,可能仅仅是因为没实力没钱上设备而已,雇了些完全不懂乐器更不会演奏的大妈或小伙,看!我们可都是纯手工制作的!这只能叫生产方式落后而已!

手工和工厂流水线各有优势,机器流水线适合大规模生产,效率高,如果精细化管理,控制生产流程,可以高效低成本生产大量标准化的产品,当今绝大多数的生产模式当然是这样好,比如手机电脑,汽车家具。而什么是更适合手工的,是那些高度复杂,或者不好标准化,或者需要自主判断力的工作,再就是产量太小,不是不能自动化,而是由于复杂度高产量太小,研发和生产成本完全不合算的情况。比如奔驰生产线够高水准了吧,可是Amg的发动机还是工程师全部手工组装的,航天发动机这么需要高精度的东西,也需要人工组装,超高精度的或有特殊需求打磨作业,不论是高端的镜片,金属板材,还都需要又人手来做,爱马仕的皮具,卡地亚的珠宝,凡是需要个性化,复杂工艺又没那么大产量的,都是适合手工制作的。

总结下来,手工制作只适合于复杂的,非标准化的,需要人大量参与评估判断的,或者生产量不足以支持机器规模生产的模式。您那完全人工标准化流水线作业的,效率又低,又没机器准确,质量还不稳定的,只能叫吃苦耐劳,跟高标准的手工艺完全不挨着啊,总不能乡下小厂做的包,非要说跟爱马仕一样都是手工制品吧?

说到顶级的乐器,目前还就只能是手工制作,因为涉及到大量需要经验来判断和取舍,或者机器很难做到的事。比如,选好了一块木头,琴师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他的厚度,形状,这里多一铲子,那里弧度大那么一丢丢,弄完再敲下听听声音有没有向我要的方向发展,就算为了达到一个同样风格和声音的目的,不同的琴每把在制作过程都不太一样,你说这活机器能干的了吗。而机器做的琴,同样型号的琴,不管每片木头有什么特点,都是完全一样的加工,那出来每把琴当然不能保证声音很好。

真正的手工琴,必定是尊重每块木头自身的特点,充分挖掘出她的潜力,而这需要琴师有相应的经验,和娴熟的制作能力,专注于细节,同时又对整把琴有一个完整的把握,不同部件结构互相的影响都要考虑在内。除此之外,如果不懂乐器,不懂音乐,对声音和演奏没有靠谱的概念,不能了解音乐人的需要和期望,怎么能指望他做出一把好琴呢。

所以,希望大家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手工琴,避免被忽悠,也对以后可能的选琴有些自己的判断。那么,你觉得一把经过严格和慎重的选材,由一位有经验的工匠静心打造出来的真正的手工琴,价值应该几何?


评论和私信有问买琴的问题,我真的对小提琴的品牌和价格不了解,类似买什么琴,或者我这样情况买啥价位的琴,真的无法回答…

我就谈下大的方面的想法供参考,很多人迷茫怎么选琴,我觉得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对琴的好坏没有鉴别力,也就是没有判断标准,正是因为不知道好琴是怎么做出来的,所以我这个答案希望能帮大家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就不会完全被商家灌输又不知道对错了。

二是最关键的,没有自己的靠谱的音色观。我觉得你从开始学琴那天,就要逐渐培养自己对声音的感知力,仔细去听,感受不同的声音带给你的感觉,随着时间的积累,就会发展出自己的音色概念和偏好。多和别人交流,有机会多试试更好的琴,多听好的作品,大师的演奏,甚至大师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和背后的故事等等,这句为什么这么处理,为啥我觉得这个人的版本比大多数人都喜欢的另一个版本更好听,卧槽这个揉弦要给我揉哭了,那段好听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还要多听听其他乐器的作品,比如中提大提在同音域里音色的区别等等等等……而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积累,不管对演奏技术的提升,对享受音乐,和理解音乐都有帮助。而专业的器乐学生或者职业演奏家,没人会问我买啥琴,因为他们都对细节有足够的专注,所以非常清楚自己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声音的琴。

Tips:怎么快速排除烂琴,滥竽充数的琴,或者装高端的琴(国内外的品牌都适用,尤其适用于国产),你可以去他们的网站也好,或者搜一些访谈啊推广类的文章,如果只是说我们的琴采用了很好的木材,高端的制造工艺等等,完美的做工blablabla,全是形容词,而又没有具体的令人信服的说明,我感觉基本留可以pass了。而如果你看到这里了,相信肯定也多少了解了一些好琴的该有的要素,多少应该能自行判断,总比把决定权和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好。

论文写不下去了滚来答题换心情。

一把顶级的小提琴,必定是在材料,制作工艺,音色,琴型,保养情况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卓越的水平,才能称之为顶级。而最重要的音色,基本取决于木质和制作工艺。

特别声明:答案里的顶级小提琴并不是专指意大利古董琴,而是包括了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琴。近现代制琴师所制造的品质卓越的琴,当然属于顶级范畴。

我就知道一定有人会拿

【论文故事】双盲实验,小提琴家真的需要一把古董小提琴吗?

这个例子来质疑。

这个实验证明的结果是小提琴家未必需要一把古董小提琴。

这个观点我是支持的,因为提琴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进步。目前造出的琴,在音乐表现方面未必不如流传下来的斯琴瓜琴那些老得不行的琴。

但请大家注意!参加实验的琴,如果都不属于顶级范畴,那么这个实验就是没有意义的。

拿一把斯琴和一把天朝量产琴对比,普通人能够分辨出来。

拿一把斯琴和一把普通现代琴对比,小提琴家能够分辨出来。

拿一把斯琴和一把顶级的现代琴,小提琴家无法分辨出来。

这个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一味认为意大利古琴是最优秀也是演出的最佳选择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但是很多人却因此认为古董琴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从一种偏见奔向另一种偏见。认为所谓顶级小提琴不过尔尔,事实上盲听实验不是告诉你烂琴也能屌丝逆袭好嘛。不是顶级你都不好意思参加实验啊。

说句不相干的话,我宁愿柯南里从未出现过关于小提琴的内容。

----------------------正文--------

那么,一把顶级小提琴是如何诞生的呢?

首先是材料,小提琴的木料通常面板采用云杉木,背板和侧板选用枫木,也有都是枫木的,指板一般为乌木。

木料的珍贵在于,制作之前,起码要在自然状态下风干十年以上,为求精益求精,风干时间越长越好。现在国内批量生产的小提琴,能风干个一年就不错了,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制琴师一般都是年年买木料窖藏起来。

有人说可以用一些现代手段烘干木料,加速自然风干过程,不需要等几十年的时间。

人为烘干的木质绝对没有办法达到自然风干那么稳定,详细的证明就不赘述了,我只用大长今做米的鸡汤例子说明:很多事情,真的没有捷径。也许科学检测烘干一段时间的木材和自然风干几十年的木材含水率是一样的。但是音质会做出最后的评判,所谓经验有时并不是最经济最快捷的方法,但是却是前人经过无数检验之后为求品质可选用的唯一方法。

而且这个风干过程在琴制作完成之后还在继续着,乐器并不是死的,音色也并不是一成不变,保存环境对音色的影响非常大,这是因为木头一直在随着时间缓慢变化着,就像珍藏多年的老酒。

现在的一些古董琴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时间的作用和演奏的保养对音色的塑造是难得且不可复制的,没有什么力量比这更强大。

不过,一瓶珍藏的好酒,一定有一个最佳的饮用年份而不是越老越好,小提琴也是如此。这种变化规律就好像一条抛物线,再过一百年或者几十年,这批古董琴的音色将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比目前一些优秀的新琴音色更好,很难说。

实际上现在长期参与演奏的古董琴已经非常少了,一般这些琴都是收藏家或者集团所有,借给小提琴演奏家使用,而演奏家也会定购几把好琴换着用。其中就有演奏家认为Grerner的琴已经超越了自己手中的斯琴。

其次是制作工艺,这个对音色的影响度会达到90%以上,木质其实只是锦上添花,制作的手法才是一把小提琴的灵魂所在。

主要包括

1.对板材的处理:

面板和背板每个地方的厚薄是不一样的,如何处理板的厚薄递减水平,使木材的振动频率和它对弦振动的反应达到最佳,这是非常非常难的。而且需要反复修改。好的制琴师一听音色,就知道哪里需要再处理一下,接着会将整个小提琴拆开(怎么完整的拆小提琴是独家秘诀我不会告诉你们的哼唧)再修整板和音柱。如此反复,直到满意。

哦对了现在的背板大多都是两块板拼的,这样更容易使共振均衡。而有的琴背板是一整块板,处理难度会更大一点。

此外,琴头也会影响音色,它的大小,弧度,长短,花纹的深浅和排列都是有讲究的,所以也需要像面板和背板那样反复试验反复修改,这边来一刀那边磨一下。

有的人问板材难道不能用仪器测量,只能用耳朵听吗?

答案:是的。

因为小提琴,不是一种有严格量化标准的流水线产品。这里讨论的是顶级的小提琴,流水线作业机器加工的量产琴跟量产的衣服一样,有统一标准但它们算不得上品,更别说顶级啦。

没有两把小提琴的音色是完全一样的,最好的制琴大师,也不能保证每把琴都是不世出的巅峰之作。要是传世名作都能量产了,那它的珍贵就会大打折扣。

实际上也不可能量产,就好比王羲之也再写不出一模一样或是更好的兰亭集序。

顶级制琴师做的,是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发掘它最大的潜力。靠的是手艺和经验,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所以上一把琴板材的数据,并不能完全套用到下一把琴上。

小提琴的主要价值在音色,音色好不好,当然只能耳朵说了算。

目前国外有些优秀的商业琴(注意,这里指完全手工的商业琴而非量产的商业琴),出于商业目的,为使音色更明亮突出,往往会将板材处理得稍薄一点。这些琴一般要卖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民币一把,但是对比国内同样价格的所谓好琴,价格还是很良心的。

这样的琴比起中规中矩的手法做出来的琴,一开始的音色会更好,但演奏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后,低音会慢慢哑掉,也就是说巅峰状态持续的时间不长。

而相同工艺水准下没有打薄处理的手作琴,在演奏几年之后,音色也会煲到和这种商业琴不相上下的程度,而且音色会越拉越好。

当然做这些商业琴的人中,也有非常优秀的。他们偶尔也会花大力气和很长时间做一把非商业目的的琴,只是这种琴一般会卖到天价。

这很好理解,一个手艺人毕竟首先要养活自己。花六分力气马马虎虎就能做出5把能卖10W左右的琴,比花十分力气做出一把能卖50W以上的琴要可行的多,因为能花这么多钱买琴的人实在是少。但中国愿意为此甩个几万到十几万的冤大头,真真遍地都是,所以外国琴商们都喜欢到中国来卖琴。

这种商业琴,尽管有的音色非常好,但只能说是卓越的上品,算不得可传世的顶级之作。

毕竟一把顶级的小提琴,并不是以价格来衡量价值的。虽然,目前只能以价格来衡量。

2.音孔和面板弧度的处理:

音孔当然不用多说。这个面板弧度,其实是最考验制琴师手艺的地方。之前和师父一起逛上海国际乐器展,其中展出的意大利古董琴,我师父一看就连声称赞,说这把琴的面板弧度处理得非常好,堪称艺术精品,用我这种菜鸟的第一眼来看:它明明长得和其他小提琴一模一样嘛!

然后对比了旁边的国产小提琴,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感觉差了十万八千里啊,这个感觉是什么呢,就好像看到普通没整容的韩国平面脸和艾玛沃特森的颜值距离。但这把琴到底多漂亮,我只能形容它面板的弧度立体得很好看。大多数国产琴,面板都快跟背板一样平了。而一些好一点的现代小提琴,背板的弧度可以很好看。而面板,像我在乐展上看到的那样弧度收放自如,造型古典雅致,真是基本没有看到过。有长得类似的,都是跟它一个年龄段的意大利古董琴。这手艺失传就是失传啊,音色也许可以更好,但让琴长得漂亮的工艺真不是随随便便能复原的,要让它保持一定弧度不变形,还要兼顾对音色的影响,这种手艺简直跟不世出的武林秘籍一样让人神往。

不过,在大多数人眼里,它们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成人琴。= =


3.上漆的手法和漆的品种等等。

一句话概括:漆好音色好,刷好音色好。而且不同的漆造成的视觉效果不一样,一把小提琴的皮相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大众津津乐道的虎皮纹,其实是漆的作用使木质的纹理清晰地呈现出来了,换种漆刷也许就不是这套马甲了。而且还有很多国产烂琴以次充好手绘或者喷漆虎皮纹咧,听说有的人买回去一拉白衬衫变虎皮衬衫的。

而更重要的,是油漆对音色的影响。没刷漆的小提琴音色有点木头本身振动的沉闷质感,而漆刷好之后,音色会如金石之声般清透,饱满。

油漆学问之深,可称为是另一个世界的奥秘了,比如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是世界公认的提琴制作大师,而这位大师的提琴油漆直到现在也没有哪位提琴师傅可以复制出来,现在还有人还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失传的痛啊啊啊啊啊)

4. 琴型:这个跟制作水平息息相关,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小提琴没有完全统一的样式,因为每个音域的音色其实是没有办法完全兼顾的。所以不同的制琴师对琴型的选择,决定了这把小提琴的特色。

小提琴琴型不但影响着小提琴的外表美观,对音质的优劣也有直接关系。

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琴型:



马基尼琴型:
特点是,琴头的旋首是四层的,琴板上的饰缘为双道的,有时还将背板饰缘嵌成各种花纹图案,颜色多用浅黄或深棕色。
这种小提琴尺寸宽大,琴身长,琴板较阔,侧板较低,面板做的比背板略厚实,面、背板表面的弧度小而较为坦,由子面板的弧度是从近边缘处开始的,这就扩大了振动面积,增强了音量,所以演秦时,它发音深厚宏亮、传远效果好,音质别有风味。其缺点是琴声带噪,不够细洁,音孔开的直而长,琴头较小,与宽大的琴身不相称,因此外表不太美观。

阿马蒂琴型:
这种小提琴,琴身中部较狭,面板中间较厚而琴角长,面板的弧度中间较高并突然向板边斜下,四边很薄,靠近饰缘处有一道较深的凹槽,使琴板边部也容易振动,这种琴的琴头旋首较大,音孔曲而短,音质较马基尼的甜美,特别是G、D两弦的音色更为优美。其缺点是振动面积较小,发音不够宏亮,传远效果欠佳,只适于在小型演奏厅使用。

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琴型:
标准琴型是,琴箱上部较为窄小,下部较为宽大,中部弯度稍深,不仅轮廓相称,线条也美观。琴板宽大平坦,弧度极微,中间厚、渐而向四周扩张地薄下去,边部近侧板处最薄,由于面板厚薄适度,所以极易振动。斯式琴发音强而有力、声音响宏亮、音色优美、传远效果极好。它的声音比马基尼琴更为有力,比阿马蒂琴更为优美动听,人们常用圆润、含蓄、丰厚和纯净等词句来形容它的音色。

耶稣·瓜尔内里琴型:
这种琴的特点是,琴板弧度不大,较为平坦,面板中间与四周的厚薄相差微小,琴箱的上部和中部比斯式琴宽阔,中部弯度不深,琴角也不像那样凸出,琴身下部较窄,音孔开得较长而式样别致,琴头较大而式样雄壮。因为瓜尔奈里只重视小提琴的发音效果,所以琴的外表就没有琴那样精致美观。但琴板振动强烈有力,发音深厚宏亮。

雅各布·施泰纳琴型:
雅各布小提琴的音质源于琴的特殊结构和技术,他的琴比意大利琴略微短而窄些,用的木料都经过仔细挑选。背板都用拼板,背板和面板的拱狭而高,从琴的水平面位置观察特别明显。共鸣板的中部极厚,但向周围迅速减到极薄,采用极细的低音梁。面板上音孔长度比意大利琴短,中部弯曲,靠琴角处指向外侧,具有增加面板感应性的特殊功能。琴颈的长度与现代琴有些相似,既用胶又用两个钉子固定在首木块上。旋首雕刻精细,常用狮子头或怪物的形状替代。颈是直的,故在指板下配上楔形木块,使指板有个角度,让琴弦在琴马上有必要的高度。这样的结构形成了特有的音色,E弦清亮透彻,A弦轻快活泼音色介于黑管和双簧管之间,D和G弦深沉而又洪亮。但强力演奏时G弦缺乏强度,而且产生背景振动声。由于混有些喉音,使整个音色呈蒙陇状。

知道Stradivari琴为什么这么牛了吧,但是这种琴型相对而言太瘦长了手短够不到啊555555555

没关系反正我也就是YY一下~~

这里我再吐槽几句。中国小提琴相比其他的外国琴有个很微妙的鉴定方法 ̄へ ̄:大多数中国小提琴(包括琴行里号称几万几十万那种,没错我就是开了地图炮!)基本是不懂行的人搞粗来的,面板上有个小工艺被直接忽略掉了,转而使用山寨手法。这个细节就是面板和背板边缘的双股线,它只是装饰,对音色没有影响。99.99%的国产小提琴,都是画上去的,而这装饰手法其实很繁琐,不懂行的人不敢做的因为技术不过关可能把板子凿穿。当然他们也有可能是根本不知道还有这道工艺~~

通过这个小细节,可以鉴定一把琴是不是具有中国护照2333333~~当然也有一些优秀的国产琴没有省掉这道工序啦,只是数量相当少,而且大部分买琴的人都不懂得鉴别。

这些商家还有小提琴自动制作机器呢救命,糟蹋一块好木料然后用这种机器造出来的琴,靠着木质的噱头敢卖十几万软妹币一把,真是人傻钱多速来。


咳咳,最后是保养情况:演奏永远是所有乐器最好的保养方法,没有之一。演奏产生的共振可以防尘,避免微生物的生长,还能像煲一锅老汤那样,使得木质的状态逐渐臻于完美。制琴师造出了它,演奏家则让它升华。归根结底,璞玉是在演奏家的手中打磨出光芒才为人所识的。

此外,由于小提琴浑身都是木头,防火防水防熊孩也是必要的。


一把顶级小提琴,出身揍是如此不凡,当然面对那个价格,我辈也只能意淫了。

在此附上一个相关网站:

小提琴作坊 | 关注小提琴制作和提琴方面的知识博客

感兴趣的盆友可以在这里面发现很多提琴方面的知识和典故,还有大量的制作图纸和模具图纸,由于涉及到版权问题我就不贴图了,大家自己进去找。里面有如何把一把琴做旧的不传之秘2333333以后记得小心别买到做旧的假古董哈~

小贴士:参加乐展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顶级的小提琴哦,有的还能让你锯两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