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松

布列松,全名: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年8月22日-2004年8月3日)法国人,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偏爱黑白摄影…
管理

详细内容

简介

布列松,全名: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年8月22日-2004年8月3日)法国人,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偏爱黑白摄影,喜爱莱卡135旁轴相机与50mm标准镜头,反对裁剪照片与使用闪光灯,认为不应干涉现场光线,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及现代新闻摄影的创立人。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1]

布列松

生平

童年

亨利·卡蒂尔·布列松出生于法国巴黎近郊的Chanteloup-en-Brie。他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老大。他的父亲是个较为富裕的纺织厂主,母亲的家族经营着棉花经销的生意,并且是诺曼底地区的地主。宽松的家庭环境提供了他比同龄人更多的便利,资金的支持培养了他在摄影上的兴趣。布列松形容他的家庭是个“socialist Catholics”。童年的布列松进入了巴黎的 École Fénelon 教会学校。经过了一番并不成功的音乐学习后,他的画家叔父路易斯开始教小布列松学习油画。但学习很快由于路易斯在一战中的去世而告停。

早年

1927年,19岁的布列松进入了一所私立艺术学校和洛特学院(立体主义艺术家安德烈·洛特在巴黎的工作室)。1928到1929年,布列松进入剑桥学习英国艺术和文学。1930年,布列松进入巴黎近郊的 Le Bourget基地开始服兵役。1931年,前往法属殖民地科特迪瓦,在非洲的岁月使他一度患病,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尽管布列松携带了一部小型照相机,但也只有7张照片保存了下来。

1931年回到法国马赛后,布列松的健康状况逐渐好转并恢复。在此期间,他被匈牙利摄影师马丁·芒卡西(Martin Munkácsi)在1930年所拍摄的作品《坦噶尼喀湖的三个男孩》所吸引——类剪影的拍摄了3个赤身非洲男孩跑入坦噶尼喀湖的情景。同时,在马赛期间,他也获得了一部50mm镜头的莱卡相机,并在此后陪伴他多年。

此后他马不停蹄地前往柏林、布鲁塞尔、华沙、布拉格、布达佩斯和马德里。1932年,他的第一个摄影展在纽约 Julien Levy Gallery展出,随后在马德里Ateneo俱乐部展出。1934年他与Manuel Álvarez Bravo共同举办了一次展览。然而,在早期布列松的作品中,有关他的祖国——法国的内容却并不多见,直到多年后才渐渐呈现。

1934年,布列松与波兰裔摄影师大卫·西蒙相识,通过西蒙,又结识了匈牙利裔摄影师罗伯特·卡帕。[2]

布列松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男孩》

二战期间

二战期间,布列松在德国战俘营中度过了35个月。经过3次尝试后,他逃了出来,抵达巴黎并加入了地下抵抗组织。1943年,他挖出了那部他所钟爱的莱卡相机(之前被他埋在孚日省的一块农田里)。1945年他为美国当局导演了纪录片《回归》(The Return),庆祝法国的解放。

战后

组建玛格南:1947年春,布列松和罗伯特·卡帕、大卫·西蒙、乔治·罗杰共同组建了玛格南图片社。按照卡帕的构想,图片社是一个由他的成员共同构建的一个合作型组织。

游历世界:布列松在战后1948年前往印度拍摄的甘地葬礼,以及在此后1949年前往政权更替的中国从事的摄影纪实,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1949年,他分别在国民党统治大陆最后的6个月和共产党取得政权后的6个月内从事了大量拍摄活动,在北京记录下了最后一批太监的影像,并见证了北京新政权的建立。此后又前往荷属东印度,拍摄纪录了印尼的独立。最终,布列松的摄影之路引领着他游历了世界——墨西哥、加拿大、美国、印度、日本等诸多国家和地区。1954年苏联领袖斯大林逝世后,他成为第一个被允许进入苏联的西方摄影记者。1967年,他与前妻Ratna"Elie"离婚,1970年布勒松与比他小30岁的女摄影师Martine Franck结婚,1972年5月,他们的女儿Mélanie出生。

晚年

1970年代,布列松逐渐退出职业摄影行业,1975年后就不再有他的摄影作品出现。相反的,他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私人绘画中。据他所称,他将自己的相机珍藏在家中,几乎不再使用。1975年,他在纽约Carlton Gallery举办了自己的第一个画展。布列松基金在2003年由布列松家庭设立,用以保存和分享他的遗产。

2004年8月3日,布列松在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的Montjustin去世,死因没有对外公布。布列松被葬在Montjustin的一处公墓中。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他逝世后,称他是“法国一位天才的摄影家、一位真正的大师、在他那代人中最具天赋并深受世人尊敬的艺术家之一”。世界各地崇敬他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示了哀思。

个人轶闻

作为一名摄影师,布列松却厌恶被摄,对个人隐私异常重视。有关布列松肖像的公布图片少之又少。甚至在1975年当他接受牛津大学荣誉学位时,上台领奖的他居然用一张白纸遮着自己的脸。然而,在2000年Charlie Rose 的采访中,布列松对此表示他并非纯粹怕被拍,而是由于自己出名后感到非常忸怩。

影响

布列松作为《生活》的签约摄影师为其工作超过30年。他的旅行几乎没有国界,他和他的相机共同见证了20世纪诸多剧变和人类景观——西班牙内战、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瓦解和共产主义的崛起、1968年巴黎学生运动、甘地遇刺、柏林墙、埃及沙漠等等。

尽管他在绘画艺术上也颇有功底,他同时也是知名的玛格南图片社创办者。但却因摄影而闻名世界,尤其是经典的“决定性瞬间”,已经成为纪实摄影的圣经,他的"决定性瞬间"摄影理论影响了无数后继的摄影人。[3]

讨论量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