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络上的争论沟通,最终结果往往是使双方更坚定自己的观点?

如果是在线下面对面沟通,往往更容易最后在某些观点上达成一致,大家「求同存异」的状态也更容易达成,但如果是和陌生人在网络上进行沟通谈话,很容易最后大家各…
关注者
808
被浏览
166,083

124 个回答

以下的卡通,翻译自Oatmeal网漫专栏,我自己简单翻译了一下。

原文出处:You're not going to believe what I'm about to tell you - The Oatmeal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

出处:George Washington's false teeth not wooden

The Trouble with Teeth

The Trouble with Teeth

Did George Washington have wooden teeth?


出处:George Washington’s Weakness: His Teeth

Did George Washington’s false teeth come from his slaves?: A look at the evidence, the responses to that evidence, and the limitations of history

FACT CHECK: Did George Washington Have Wooden Teeth?


出处:books.google.com.sg/boo

Forget Napoleon - Height Rules


出处:Thomas Crapper: Inventor of the Flush Toilet?

content.time.com/time/s

出处:web.archive.org/web/201

Housefly - Wikipedia

出处:webcitation.org/68Aef3g

Exploding Body in Vacuum


出处:ucg.org/the-good-news/b

When Was Jesus Born?

Date of birth of Jesus

出处:The Pledge of Allegiance

Francis Bellamy - Wikipedia

A socialist wrote the Pledge of Allegiance, which used to be accompanied by Nazi salutes

出处:Roe v. Wade Approved By Republican Appointees

Roe v. Wade - Wikipedia

u-s-history.com/pages/h





译者注:这套卡通是画给美国读者看的,所以举的例子更加具有美国背景。如果换成中国例子可能更合适,译者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不改成中国背景的例子,你们懂的。

逆火效应是人们面对和自己核心理念不符的信息是一种本能的保护机制,生理不能没法抗拒。能够认识到自己心中的逆火效应——常常反省自己的逆火效应——时常提醒自己,都是更理性思考,和更友好讨论的方式。别人还很难帮忙,还是要靠自己。

谢谢 @刘柯 邀请答题……又是一个拖延很久的邀请了,捂脸跑……

这是一个群体互动中很经典的问题了。

不过,我想先反问一下,在线下面对面沟通,真得会更容易在某些观点上达成一致吗?

1969年,社会心理学家Moscovici和Zavalloni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高中生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他们原本对法国总统戴高乐持有的积极态度加强了,而对美国人持有的消极态度也加强了。

研究者将这种现象命名为群体极化 (group polarization)。

来让我们一同瞻仰一下这篇发表在JPSP上的文章,整整50岁了!

群体极化简言之就是加强原本所持有的态度。示意图如下(可以说很精辟了):

不过,上述群体极化现象还是发生在一个群体中,接下来我们看看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

两位社会心理学家 Myers 和 Bishop 于1970年发表在 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探讨了这个问题。他们请有种族偏见和没有种族偏见的两队学生就种族问题展开讨论,结果如下图:

高偏见组的种族偏见更高了,而低偏见群体的种族偏见则更低了。

说好的求同存异呢?说好的批判性思维呢?说好的虚心接受他人观点呢?

大概是忘记求同只记得找异了;大概是指批判对方,忘挑自己毛病了;大概是虚心接受但更加誓死捍卫自己的观点了!

接下来,要放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了——光看书名就觉得很不一般。

这本道德心理学领域的科普读物来自于乔纳森·海特,他将多年关于道德判断的研究写入此书。这本书有个副标题完美地诠释了争论的双方都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

无论是网络上的争论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争论,前提是话题必须具有可争论性。那么问题来了,当你面对这样的话题时,你是先收集了必要的资料或者证据再形成观点呢,还是基于情绪或者立场立马做出判断,再去辅以佐证呢?

研究发现,我们往往是后者。更可怕的是,我们还认为自己有批判性思维,因为我们找到了证据。实际上,我们只是充当了证据的过滤器,筛选出有利于我们自己观点的,而那些与自己观点相悖的通通被丢进了回收站。

至此,你就可以想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活生生的人,讨论的结果尚且如此,在网上我们会更好吗?

网络上,彼此匿名,发表言论更加肆无忌惮,而且网络四通八达,真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这里的姻缘是说观点的一致性。我们几乎可以判断,无论一个人有怎样“奇怪”的态度,他总能在网络上找到一个持有相同观点的人。于是,单兵作战变得集团化,规模化。何况,绝大多数情况下,本来就不是单兵……

最近的一些研究也发现了一些其他的变量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一问题。比如,当我们面对持不同意见的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产生去人性化的倾向,然而人声(对比文字和电脑模拟声音)却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这种现象 (Schroeder et al., 2017)。

总之,争论问题的时候,真的还是要心平气和,摆事实,讲道理——虽然听起来听扯的,但真理往往就是这么朴素。

参考文献

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8th)》

乔纳森·海特 《正义之心》

Moscovici, S., & Zavalloni, M. (1969). The group as a polarizer of attitud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2(2), 125.

Myers, D. G., & Bishop, G. D. (1970). Discussion effects on racial attitudes. Science, 169(3947), 778-779.

Schroeder, J., Kardas, M., & Epley, N. (2017). The humanizing voice: speech reveals, and text conceals, a more thoughtful mind in the midst of disagree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0956797617713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