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帝國主義》@圖博館|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008-11-03 06:24:17| 人氣1,803| 回應2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美帝國主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福斯卡斯、格卡伊《新美帝國主義:布什的反恐戰爭和以血換石油》(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新美帝國主義》一書共分爲兩大部分十個章節。
第一部分四章從政治、經濟、軍事、意識形態角度,對“新美帝國主義”和美國二戰以來所構建的實現其新帝國戰略的“輪軸與輻條”體系的曆史演變和現狀進行闡述。
第二部分以里海地區的地緣政治角逐、對南聯盟的戰爭、美國的大中東政策、伊拉克戰爭和美國在烏克蘭等國家發動的“民主運動推翻政權”活動等爲例,證明作者的觀點。
該書使人們認識到,“新美帝國主義”實際上分爲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理解。和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剛剛擠入世界強國行列,與英國、西班牙等老牌帝國主義進行爭奪的時期相比,二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也常常被稱作“新美帝國主義”,但是911事件後,以反恐戰爭爲特征的美國新一輪對外擴張,又具有了一些新特點,被稱作更新的“新美帝國主義”。這個時期的對外擴張與英、法、西等老牌殖民國家的“帝國擴張”行爲相比,具有更爲隱蔽的特點。
美國以建立軍事基地的方式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長期軍事存在,以“國際部隊”的名義推翻一個主權國家的政權,建立親美政府,還有在全球化的外衣下,利用其政治和軍事優勢,對其控制的地區和國家進行經濟掠奪,這些行爲和老牌殖民國家推行的帝國主義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作者認爲,美國新帝國體系的主要政治工具和方法確立于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初,這些政策的基本目標是使所有資本主義國家依賴于美國的決策。這一體系被稱作美國全球新帝國統治的‘輪軸與輻條’體系———華盛頓是輪軸,美國西方盟友和受其控制的國家是輻條,輻條圍繞著輪軸的利益轉動。到目前爲止,美國並沒有確立一個新的戰略思想體系,仍在沿用“輪軸-輻條”體系的思路。冷戰後發生的事情,特別是911事件後發生的事情,應該被看做同一個新帝國統治‘輪軸與輻條’體系的急劇擴張。而其擴張的目的是爲了維護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霸權地位。
作者認爲,與1947年相比,如今美國的經濟地位正受到挑戰,它在世界貿易和生産中所占的份額比冷戰結束前大大減少,同歐盟和亞洲經濟群體相比,美國的經濟實力正在相對弱化。
福斯卡斯博士認爲,這種美國經濟相對衰落的趨勢在越南戰爭時期和“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時就開始了。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迫使歐佩克以美元作爲石油的定價和交易貨幣,使“石油美元”成爲美國經濟霸權地位的又一體現。這些年來,美國一直在掙紮著利用“石油美元”所帶來的各國對美元的依賴維護其在世界經濟體系當中的霸權地位。但是,隨著東亞和西歐經濟的不斷崛起和複蘇,“石油美元”霸權體系已經破碎了,因爲中國、印度、俄羅斯和歐洲已經建立起新的地緣政治經濟格局。現在全世界都把歐元當作一種可替代美元的儲備貨幣,大量用歐元來進行交易、積累資産和資源。
兩位作者在書中寫道,對美國經濟來說,歐元簡直可以被看作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歐元打破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壟斷地位,短短幾年之間,歐元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份額已占到四分之一。歐元區擴大後,60%的歐佩克石油出口到歐盟國家,因此一些歐佩克成員不斷呼籲使用歐元爲石油交易定價。2000年11月伊拉克就曾提出這樣的要求,伊朗、委內瑞拉等國家也有這樣的願望,2006年,伊朗啓用了以歐元爲結算貨幣的國際石油交易所。這使美國利用“石油美元”獲取利益和控制國際重要能源的能力受到重創。
因此,福斯卡斯博士認爲,美國經濟的相對衰落有著深遠的曆史背景,並非偶然。美國目前所面臨的一些經濟問題“是全球經濟體系內部動態變化的結果”。在這個體系裏,“美國政治和經濟精英面對的是美國實力的衰落和維持世界經濟霸權能力的下降”。
兩位作者認爲,布什政府對911事件的反應是美國經濟實力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總體下降的産物。美國近年來不斷使用武力的做法,不僅僅是爲應對冷戰後地緣政治局勢變化所采取的策略,同時也是爲了繼續維護其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霸權地位所采取的應對措施之一。
作者指出:“伊拉克戰爭的確不僅僅爲了石油,更重要的是對石油供應的政治控制,以美元爲貨幣單位、通過穩定的價格進行交易。這首先要求實現四個密切聯系的戰略目標:第一,使歐亞大國,特別是中國、印度和日本依賴于華盛頓;第二,防止或推遲歐佩克國家與歐盟國家和俄羅斯結成貨幣聯盟或經濟聯盟;第三,繼續通過石油美元(以股票、債券、國庫券等形式)縮減美國目前的赤字;第四,進一步從戰略上和軍事上包圍中國和俄羅斯(看看北約的東擴),以迫使他們合作。”
福斯卡斯博士說,“美國的主要目的不是‘反恐’,而是包圍俄羅斯和中國,使歐洲與俄羅斯和中國疏遠。這樣的戰略使我們看到了當今發生的一些事情,包括美國計劃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等。美國試圖通過這些軍事手段,使這些國家在能源等問題上被迫與美國合作,保證石油美元的霸權地位”。
他說,面對歐元的日益強大、亞洲經濟的蓬勃增長和俄羅斯通過石油運輸連接從日本到法國的整個歐亞大陸等各種對美國經濟霸權地位不利的因素,美國試圖“通過戰爭使國際力量平衡向對美國有利的方向發展。但是美國和美國公衆能夠承受多少場戰爭呢?”
美國的新帝國主義者要想避免最壞的噩夢——歐洲、俄羅斯、中國和歐佩克結成戰略和經濟聯盟,最好在對全世界的人類和環境安全造成重大破壞之前,有序地撤回美國的軍事力量。
(楨:美雖衰,但仍能阻威脅其霸權者聯合,更不會從中東撒兵。)
http://book.ce.cn/zzdt/200802/13/t20080213_14505316_3.shtml

作者簡介:
瓦西利斯•福斯卡斯(Vssilis K. Fouskas):國際關系學者,現任教于英國斯特靈大學。他創辦了《南歐與巴爾幹》雜志,並擔任主編。著有《沖突地區:美國在巴爾幹和大中東的外交政策》和《意大利、歐洲與左派》等。
比倫特•格卡伊(Bülent Gökay):國際關系學者,現任教于英國基爾大學。他是《歐亞研究網絡》的主編。著有《裏海石油政治》,並合編了《科索沃:政治錯覺》和《2001年9月11日:戰爭、恐怖和判斷》等。

目錄:
第一部分 新帝國戰略:力量的幻想
第一章 金錢、石油和力量
第二章 控制別國政府
第三章 美國戰爭的新方式
第四章 新帝國主義意思形態
第二部分 夢想成真:“現在我們可以擁有世界了”
第五章 里海石油之戰
第六章 美國爲首的北約對南聯盟的戰爭
第七章 大中東計劃
第八章 伊拉克什葉派填補權利真空
第九章 烏克蘭:美式政權更叠
第十章 披著“助人爲樂”外衣的

新美帝國主義:布什的反恐戰爭和以血換石油

最近,一本名爲《新美帝國主義:布什的反恐戰爭和以血換石油》(以下簡稱《新美帝國主義》)的新書在歐美引起關注。“新美帝國主義”與傳統的帝國主義有什麽不同?會對世界和中國産生什麽樣的影響?日前,本網記者就上述問題對該書的兩位作者之一、英國斯特靈大學國際關系學者瓦西利斯福斯卡斯博士作了專訪,以下是此次專訪的主要內容:

美在全球事務中正式采取帝國姿態

“美國什麽時候才會從伊拉克撤軍?”“美國會打伊朗嗎?”“敘利亞和朝鮮會成爲美國今後的打擊目標嗎?”談到這些問題,福斯卡斯認爲,如果不對“帝國主義”進行深入的探討和思考,就無法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
福斯卡斯認爲,根據權威界定:帝國主義就是一國對別國進行軍事和經濟征服的企圖。1945年以後,美國對全球的文化、經濟和政治影響,經常被當做“新帝國主義”的起源。從2002年9月20日布什向美國國會提交《國家安全戰略》開始,美國政府放棄了以前在全球事務中的多邊政策,正式采取了一種帝國姿態,即基于軍國主義和帝國價值、帶有神權政治弦外之音的所謂的“布什主義”。

那麽如今美國的對外政策是怎樣體現“新帝國主義”特征呢?

福斯卡斯認爲,它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同時也具有延續性。首先,在經濟方面,曆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帝國做到使世界貨幣體系建立在該國貨幣基礎之上,而二戰後,美國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的“美元-黃金本位制”和1971年以後的“美元本位制”做到了這一點。此外,美國還通過與歐佩克達成的“用美元爲石油定價”的協議,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霸權地位,爲“新美帝國主義”打下了重要基礎。
其次,在國際關系領域,1950年以後,美國的政治目標明確提出,要成爲“自由世界的中心”,使世界上的其他重要力量圍繞、依附在美國的周圍,形成一種“輪軸與輻條”的關系。通過北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和與一些國家簽訂的雙邊協定,美國成功地建立了這種對外關系,並且一直延用至今。這與老牌帝國主義通過戰爭“瓜分世界”的政治思維有很大不同。
第三,在意識形態方面,“新美帝國主義”與老牌帝國主義的區別是用誇大威脅來使對外政策“正義化”和“軍事化”。冷戰期間,美國努力使蘇聯被看作是“強大的敵人”,如今,美國用“反恐戰爭”取代“反共戰爭”,把打擊恐怖主義當做美國在新世紀進行全球軍事和政治擴張的萬能理由。

新帝國的殖民地就是軍事基地

然而,一些人,特別是一些美國人,並不認爲美國現行的外交政策是“帝國主義”。因爲在人們的印象中,帝國主義通常使用暴力手段進行擴張,與軍國主義、單邊主義以及侵略、控制、剝削、戰爭等聯系在一起。而美國政府在各種各樣的聲明、宣言和講話中,往往聲稱其采取軍事手段的目的是爲了“維護和平、民主和自由”。
對此,福斯卡斯認爲:“帝國主義往往用華麗的詞藻來掩飾自己……美國對世界‘救世主似的’帝國控制從1945年以後就開始隱含在其外交政策中……但只有在冷戰後,它們才找到機會露骨地表現出來。”
《新美帝國主義》寫道:“曾幾何時,人們可以通過曆數殖民地來跟蹤帝國主義擴張的軌迹。從新帝國的角度來看,殖民地就是軍事基地。”
《新美帝國主義》一書以各種數字和事實闡述了美國目前對全球進行軍事控制的現狀。通過思考上述事實以及美國近年來的所作所爲,特別是“9.11”事件後,布什政府在“反恐戰爭”中所采取的策略,包括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一些人開始認識到,“美帝國主義”並非一個過時的詞彙,它正以一種新面目出現。

美控制石油供應以遏制潛在對手

福斯卡斯認爲,如今美國的經濟地位正受到挑戰,它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份額比冷戰前大大減少,美國的經濟實力相對弱化。因此,美國近年來不斷使用武力的做法,可以看作是對其經濟地位下降作出的反應,而不僅僅是爲應對冷戰後地緣政治局勢所采取的策略。
歐元的誕生對美國經濟實力構成重大沖擊。它打破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壟斷地位。歐元區擴大後,一些歐佩克成員不斷呼籲使用歐元作爲石油交易定價,今年伊朗啓用了以歐元爲結算貨幣的國際石油交易所,這使得美國利用“石油美元”獲取利益和控制國際重要能源的能力受到重創。
爲了應對這種新形勢,美國加大了在中東和歐亞地區進行“新帝國主義”擴張的力度,加大了對裏海和中亞地區的勢力滲透。加強對裏海石油資源的控制,對美國遏制潛在的競爭對手,如俄羅斯和中國的發展非常重要。
福斯卡斯強調,獲取石油並不是美國入侵伊拉克和在大中東地區采取一些其他外交和軍事行動的主要原因。2003年美國從海灣地區進口的石油只占其淨進口總量的22%。美國對加拿大和委內瑞拉等南美國家的石油依賴更大。但是,因爲歐盟、中國、日本大量依賴海灣和裏海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因此對美國來說,更重要的是對石油供應的政治控制,以遏制潛在對手。
“9.11”事件爲美國推行“新帝國主義”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新美帝國主義》寫道:“瞥一眼所謂的恐怖分子避難所和無賴國家分布地圖,你就會發現它簡直就是一幅‘世界主要能源分布地圖’。”福斯卡斯說,“美國真正的敵人不是本?拉丹或‘基地’組織,他們的威脅被誇大了。對美國來說,主要的對手有三個:歐盟、俄羅斯和中國。當美國打阿富汗、打伊拉克,或許將來打其他國家的時候,其長遠目標不是抓獲本拉丹、消滅恐怖組織,而是遏制其三個主要對手”。
福斯卡斯認爲,盡管龐大的軍事實力是支持美利堅帝國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它不能取代經濟霸權和美元作爲全球性儲備貨幣的重要作用,而且美國的強大軍事實力並不能自動爲美國提供一個安全的世界。巴勒斯坦、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例子告訴世人,美國可以大量派遣地面部隊,卻無法控制其人民。因此,福斯卡斯說,那種以爲依靠軍事手段就能夠控制全球的觀點是錯誤的。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junshi/1260583.htm

新帝國主義和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初的殖民形式舊帝國主義或古代的帝國主義(如羅馬帝國、波斯帝國、中華帝國)有所不同,在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初的舊帝國主義,其目的主要是通過爭取海外貿易利益以富裕母國,當時的西方各國會利用殖民地作為貿易給站(如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的作用)或利用殖民地生產貨品,直接轉售給顧客(如荷蘭人直接將香料轉賣予其他歐洲國家)。但新帝國主義是在貿易的基礎上,加上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而產生的,殖民地的作用是作為歐洲工業的原料生產地,原料從殖民地運往母國經過工業加工,再運往他處進行傾銷。其次,舊帝國主義時西方各國和其他國家的地位上大致是平等的,雙方同以農業為基礎,國力相差不遠,有時西方各國甚至要屈從於其他國家的限制,以維持貿易的可能性,如西方國家必須遵守清廷和江戶幕府規管下在華及在日的貿易限制。但新帝國主義時,兩者的關係存在著很大的落差,西方各國以船堅炮利打破其他國家的限制,進行工業傾銷、以有大幅度的領土要求,譬如在1840年代前,英國對華只要求允許自由貿易及平等外交,但數十年後,英國的目標便是獲取經濟特權,對中國進行商品傾銷,以至佔領中國藩屬和劃分勢力範圍以扶助本土工業發展。
大致說來,新帝國主義與舊帝國主義最大的不同在於:舊帝國主義注重經濟的掠奪,而新帝國主義更有領土野心和及政治目的,例如德國、義大利即想藉對外殖民,證明自己已躋身列強之林。

原因
經濟
十九世紀開始,歐洲步入工業革命年代,西方各國的經濟加速發展,並開始令世界的各國發展趨向兩極化,一是工業發達的強國,另外的則是工業落後的弱國。機械的原材料—鐵和鋼—、以及燃料—煤—產量的提高使各個國家能夠加速商品的生產,以令本土市場的需求逐漸不能滿足物品的供應,與此同時,工業生產增加也令原料的需求不斷上升。故此推動工業發達的國家開拓其工業製成品的外銷市場,也加強西方各國著力控制以至爭奪原料產地,而工業落後的弱國正適合成為各工業強國輸出商品的市場和掠奪原料的對象,故此十九世紀中後期至二十世紀初,各大國的商人及企業界皆催促著列強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

政治
經濟的發展推使工業強國藉佔據殖民地來拓展原料供應及市場,使殖民地逐漸成為衡量強國的標準。這解釋了當日一些工業化程度不高的國家,如俄羅斯、義大利、日本(它們本身每每正是他國貨品的傾銷對象)等何以開拓殖民地帝國,它們以開拓殖民地來彰顯己國的民族光榮及國際地位。如在1870年代統一的新興國義大利,在立國統一短短十餘年之間便著意於殖民地開拓(1881年,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很大原因在於意圖擠身強國之林。1890年威廉一世推動殖民地擴張,也是表示德國由歐洲強國晉身至世界強國。法國也借殖民地擴張來提升在普法戰爭後因戰敗大幅下跌的國際地位。

文化
文化上歐洲各國也以所謂「白人的負擔」(The White Man’s Burden)來推動他們的殖民地拓展,他們認為將落後地區歸入殖民地是給予這些地區機會進行文明開化,隨此之外,教會也希望隨歐洲文明的進入向他國宣導耶教思想,這又成為了各列強政府開拓殖民地的一種理據。

一次大戰前夕各國主要的殖民地衝突
1881年法國和義大利之間對立所引發的突尼西亞衝突
1882年英國及法國爭奪埃及所引發的對立
1896年至1902年英國和德國就南非布爾戰爭引發的對立
1898年英國及法國爭奪蘇丹法紹達一地所引發的對立
1905年法國及德國之間對立所引發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法國及德國之間對立所引發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影響
新帝國主義的殖民地爭奪會引致列強彼此間有所衝突,如1881年的突尼西亞、1896年波耳戰爭、1898年法紹達事件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兩次摩洛哥危機,都引致列強關係的僵局,另外,新帝國主義的擴張加劇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軍備競賽,如英德兩國在海軍規模上彼此競爭。殖民地擴張也加劇敵對同盟的形成,如法國侵佔突尼西亞迫使義大利投向德奧同盟,德國進行殖民地擴張也迫使英國投向法俄同盟。故此新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擴張某度上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5%B8%9D%E5%9B%BD%E4%B8%BB%E4%B9%89

新帝國主義時代來臨

從表面上看,迫在眉睫的美國對伊拉克的進攻,是美國要剪除一個困擾了三屆美國政府和布什父子兩代總統的“流氓國家”。然而,即將開始的西方超級大國美國對一個弱小國家的進攻,其性質和影響遠不止于一場以強淩弱的不義戰爭。它很有可能標志著一個時代——新帝國主義時代的來臨。
  在我們這輩人的記憶裏,殖民主義、帝國主義是一些遙遠得已十分陌生的概念。我們只是從書本上讀到,殖民主義、帝國主義是西方列強對非西方世界的侵略、占領、壓迫、搶掠和剝奪。在離我們不太遙遠的上世紀中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舊的殖民主義體系土崩瓦解,“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應當說,從那時起世界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當然並不是進入一個沒有壓迫、剝奪和不平等的時代,而是舊秩序被迫變成了新秩序。
  在新的秩序下,西方列強不能再像過去那樣赤裸裸地靠武力霸占、搶掠,而是要建立起經濟關系,用投資、産品和技術的交換,建立資本的國際大循環,靠不平等交換和價值的轉移,獲取利潤,繼續將世界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人們形象而風趣地形容“帝國主義夾著皮包回來了”。理論家把這個時代、這樣的秩序稱爲“新殖民主義”,意爲殖民主義在其生命曆程中的一個否定階段,即殖民主義的新變種。縱觀殖民主義曆史進程,它出現的政治條件是風靡世界的民族解放運動,而其經濟條件是全球化進程中的産業資本的全球化,西方不必再通過原來的血腥、野蠻的暴力手段直接侵占和搶掠,而是利用“後發國家”工業化的時機,通過資本循環而更有效地占有廉價的資源,以“文明”的方式獲得比野蠻手段更多的利益,這又何樂而不爲呢?
  和任何事物一樣,新殖民主義得以實行也是要有條件的,這就是經濟全球化,就是資本在西方發達國家與非西方的“後發國家”之間自由、順暢的流動。新殖民主義的生命線是資本的國際大循環。風起于青萍之末,自世紀90年代以來,持續了近半個世紀的新殖民主義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與曆史條件發生了變化,資本國際大循環在這時開始出現了障礙。一部分“後發國家”在資本國際循環中被剝削、被壓榨得一光二淨,終于被甩出了資本國際循環圈,譬如一片焦土的非洲國家;還有一部分“後發國家”憑借著種種條件和機遇,在經曆了艱苦的努力之後,初步實現了工業化,與西方國家形成了競爭的態勢。這兩種情況的出現,對西方國家都意味著壞消息,都意味著養肥了它們的新殖民主義秩序正隨著全球化及資本國際大循環的障礙或改變而遭到破壞。怎麽辦?西方列強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它們要繼續維護自己的特權、自己的霸權。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新帝國主義時代悄然而至!
  所謂“新帝國主義”,是對曆史上的老殖民主義、老帝國主義的否定之否定,即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舊秩序的複歸。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列強正在拾起當年殖民主義的老手段,以政治、軍事的手段,強迫“後發國家”,特別是像伊拉克這樣的不肯聽命的“流氓國家”就範,強迫它們接受西方的剝奪和壓榨,變成西方廉價資源與産品的供應地,剩余商品的消納場和西方的垃圾站。新帝國主義的再殖民化正在開始,美國對伊拉克長達十多年的制裁,仍不能讓伊拉克政府和人民就範,也沒能全部困死、餓死伊拉克人民。于是,對富藏石油的伊拉克的直接的入侵和占領即將到來。
  當然,任何戰爭都要訴諸于冠冕堂皇的理由,這次,美國拿出的是伊拉克無視國際社會規則的借口。爲此,美國可能作出多方面的努力,比如說,率先制定好一個真正強制性的全面核查機制的詳細計劃,該計劃可能對于伊拉克是非常苛刻的。伊拉克當然會拒絕如此苛刻的檢查。這可能就是一個借口。
  伊拉克的厲兵秣馬,美國的磨刀霍霍,標志著從1492年肇端的劍與火的曆史即將重演!
http://www.81club.cn/history/ArticleShow.asp-ArticleID=710.htm

“新帝國主義論”及其理論先導>王占宇 王志中 

“帝國主義”是一個久違的話題。在我們熟悉的“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的歌聲中,在第三世界風起雲湧般民族解放運動的沖擊下,“帝國主義”成了過街老鼠。“帝國主義”這個概念,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被排斥在資本主義世界主流政治話語體系之外。然而今天,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成爲事實上惟一的超級大國,再加上“ 9•11”恐怖襲擊的發生,“帝國主義”又換了一套行頭,以“新帝國主義”的面目粉墨登場了,不僅在西方主流媒體和學術刊物上頻頻出現,還成爲美國事實上的國家政策。
“新帝國主義”如同一個幽靈,在全世界熱愛和平、期盼自由的人民頭上徘徊。

一、“新帝國主義論”

“新帝國主義”這一術語早在霍布森的《帝國主義》中就有提及,在此之後,凡是要把一種新的帝國主義理論與此前的帝國主義理論相區別,都要在這種帝國主義前貫以“新”字,如“依附理論”就曾被稱爲“新帝國主義”理論。而這裏所講的“新帝國主義”,還是一個相當新鮮的概念,這一概念還沒有相關的專門論著,它的出籠,最初是個別人的言談流露,此後發展到政要的公開鼓吹,直至付諸具體行動,成爲美國的一種安全戰略。
此外,這裏的新帝國主義國家,與傳統的帝國主義不同,不是泛指原來意義的處于帝國主義階段的資本主義國家,而是特指當前實力最爲強大的超帝國——美國,換句話說,“新帝國主義”就是美國的帝國主義。
識別“新帝國主義”比指出它的概念容易得多。國外有學者認爲,“新帝國主義”就是與世界各國和世界人民爲敵的經濟權力和軍事權力,它的目的是將全世界都置于跨國企業的控制和統治之下。還有人認爲,所謂“新帝國主義”是指一種價值帝國主義,即建立在西方普遍認可的自由民主價值觀之上的帝國主義。
國內還有一種觀點認爲,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是一種新的帝國主義。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王立強副研究員就指出,以“經濟市場化”、“金融自由化”、“企業私有化”和“政治西方化”爲特征的新自由主義,肢解了民族國家的內部整合系統,掃蕩了民族國家的國家主權,把美國的管轄權隨同商品延伸到全球,通過“華盛頓共識”把民族國家變成了帝國主義的新的“殖民地”,從而建立新的帝國秩序。
筆者認爲,“新帝國主義論”應該是以上各種定義的綜合,即它是一種建立在西方普遍認可的自由、民主價值觀念之上的,鼓吹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萬能的,以跨國公司爲馬前卒和代理人、資本主義國家爲後盾的,目的是把全世界都納入資本主義體系和控制之下的,必要時不惜發動侵略戰爭與世界人民爲敵的理論思潮、思想體系和政策主張。
這種“新帝國主義”,正如有的學者所說的“是對曆史上的老殖民主義、老帝國主義的否定之否定,即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舊秩序的複歸。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列強正在撿起當年殖民主義的老手段,以政治、軍事的手段,強迫‘後發國家’,特別是像伊拉克這樣的不肯聽命的‘流氓國家’就範,強迫它們接受西方的剝削和壓榨,把它們變成西方廉價資源和産品的供應地,剩余産品的銷售市場和西方的垃圾站。”而之所以稱其爲“新帝國主義”,就是因爲它與原來意義上的帝國主義相比,更崇尚武力、更加肆無忌憚、變本加厲、更加赤裸裸地使用武力,同時還要輸出民主、自由價值觀。

二、“新帝國主義論”的理論先導

其一,霸權穩定論是其現實理論根基。國內學者朱琨認爲,“新帝國主義論”的理論根基是“霸權穩定論”。
首先,“霸權穩定論”認爲,一個單一的具有超強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的國家的存在,可以支配國際體系,這對維護國際經濟秩序、發展國際公益是必要的。並指認出三個“霸權穩定”的範例,分別是“羅馬治下的和平”、“不列顛治下的和平”和“美國治下的和平”。該理論還認爲,國際霸權體系和國際秩序穩定之間存在著一種因果關系,一個強大的並且有霸權實力的行爲體有利于國際體系的穩定和公益的實現。它提出了兩個中心命題:一是世界秩序由一個主導國家創立,二是國際秩序的維持需要霸權國的持續存在。“新帝國主義論”者由此認爲,帝國本身就是一種霸權,並進而得出帝國內部和帝國的強盛意味著秩序和穩定,而帝國外部及帝國的衰弱期則意味著無序與動蕩,因此要有絕對的和至高無上的霸權來産生和平與秩序,這也是“新帝國主義”的政治邏輯。
其次,霸權穩定論與“新帝國主義論”的經濟邏輯是一致的,即認爲霸主或新帝國的利益緣于設計與己有利的國際機制和發行國際貨幣的鑄幣利差,即“新帝國主義論”者所謂的“帝國的利潤”。其中,國際機制是一種使他人自願臣服的軟權力,是通過價值觀和文化的滲透與同化維持霸權和帝國秩序;後者則是純粹的經濟利益,2000年大約爲2958億美元,很接近當年美國維持帝國的額外支出,即美國所負擔的軍費2944億美元。
最後,霸權穩定論提出“霸權護持模式”,即霸權國家要具有和使用充分的軍事力量去阻止和扼住其他國家可能侵犯它所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企圖,打壓系統中的挑戰國和潛在的挑戰國。在此基礎上,“新帝國主義論”者更前進了一步,主張對侵犯帝國秩序的所謂“失敗國家”發動先發制人式的軍事打擊,這也是“新帝國主義論”的軍事邏輯。
其二,新保守主義是其哲學淵源。在如今美國政府中,對外交大權影響力最大的勢力是新保守主義,在外交政策方面,新保守主義是主流。甚至有人認爲布什總統已經被新保守主義分子所控制,成爲他們的“傀儡”。新保守主義者是一些這樣的人:“他們是喜歡轟炸、喜歡帝國的重量級知識分子。他們都好戰,但從來沒有在部隊裏打過仗”。他們是“一種特別的鷹派,主張把美國的力量和文明使命聯系起來,他們喜歡一支強大的軍隊;他們愛民主、軍隊和秩序,憎恨基辛格(他主張美國團結一切能增進美國權勢的力量,而這樣的現實主義對新保守主義者來說是最讓人討厭的東西)、共産主義和聯合國,他們厭惡實用主義、孤立主義和外交官,喜歡裏根、杜魯門和托克維爾;他們把美國的價值觀和它的世界使命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的外交政策十分簡單:大大增強美國的軍事實力,並以此爲基礎,按資本主義的模式來重塑世界。
他們有四個特點:強調政治制度的重要性、推崇積極進取的民主制度、對美國價值觀近乎宗教般的贊美和堅定地反對暴政。”新保守主義的“教父”列奧•施特勞斯指出:政治不應受到道德和法律的束縛,不同民族和文化之爭不再是多元性之爭,而是高尚與卑鄙、美好與醜惡、文明與野蠻之爭。這也奠定了新保守主義的理論基調。
新保守主義者有兩個信條:其一是自由民主跟專制水火不容,民主國家應挺身而出反對暴政:其二是美國及其價值觀至高無上,美國應該擔負起它的“世界使命”。新保守主義者追求帝國目標,但他們認爲,中東和亞洲這兩種文明有可能對西方文明提出挑戰。所以他們認爲作爲阿拉伯文明代表的伊拉克必須打,打伊拉克對阿拉伯世界的震動最大,“擒賊先擒王”,這樣伊拉克戰爭也就不可避免了,這樣美國只需要找個借口就可以對伊拉克動手了。其三,新自由主義是其重要理論支撐。美國經濟是一種消費—擴張模式。然而工業在全球的普及使發展中國家也産生了對消費市場的需求,它們也需要定單才能發展。但世界市場的容量畢竟是有限的,因此,消費市場成爲新世紀最爲短缺的資源。美國的消費—擴張型發展模式要繼續發展,就必須滿足這樣一個前提:美國能夠自由地使用世界各國的自然資源和消費資源,而資源的分布是世界性的,是受到主權國家支配的。因此,摧毀其他國家的主權屏障,擴大資本自由的空間就是美國根本利益所在。
美國如何才能掃蕩民族國家的主權呢?首先用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轟開主權國家的大門。新自由主義把國家視爲萬惡之源,主張弱化國家功能,因此極力鼓吹市場經濟,反對國家幹預。在經濟領域,通過所謂的“企業私有化”,主張“有恒産才有恒心”,瓦解一切能與外國企業競爭的大企業,國營企業和私人大企業都是需要瓦解的對象;“市場化”就是鼓勵各國放開消費市場,而開放市場的通常手段就是降低關稅、減少非關稅壁壘,取消金融管制,加上已經私有化了的企業,結果使弱勢國家的市場資源徹底服務于發達國家的經濟擴張和持續發展。從微觀的角度來看,任何企業要保證自己的不斷發展都要不斷開拓銷售市場;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國家要保證社會不斷發展都要保護自己的市場規模,並盡力使其不斷擴大。和內部的瓦解滲透相配合的是外部強權的使用,如果這些辦法都無法奏效的話,美國就要武力解決了,即美國的角色類似于19世紀的大英帝國,高壓和使用武力通常將成爲最後的手段。
也就是說,國際金融市場、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全球機制將爲確保美國利益而工作,而軍事作爲自由市場這只手套中裝有鐵甲的拳頭,在必要時爲確保紀律而發生作用。這就是美國不僅保持了強大的軍事力量,還經常動用軍事力量來辦一些其他力量無法辦到的事情,如設法維護和擴大“北約”,通過“北約”控制歐洲,使其“無害化”;以“反恐”爲借口,軍事占領了布熱津斯基所稱謂的地緣要害國家,在遠西是波蘭和德國,在遠東戰線有韓國和菲律賓,在西南戰線是伊朗或者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伊拉克戰爭之後,美國牢牢地控制了世界主要石油産地。歐亞大陸上的三個世界制造基地,沒有一個能夠在缺乏石油的情況下維持正常生産,我們就不難理解美國爲什麽發動伊拉克戰爭,從而不難理解“新帝國主義論”産生的這層經濟背景。(《環球視野》摘自2007年第6期《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0802/32950.html

美善的《帝國》

昨天看到南美洲的阿根廷萬人抗議美國總統小布希去參加美洲高峰會,加上連日巴黎街頭的暴動,早上醒來突然想到<全球化與帝國>。

那就臨時更題改評《帝國》一書吧!

帝國主義還有分醜惡與美善的嗎?

這年頭啥都可分美醜善惡,連大便都可分了,更何況事關整個人類命運的《帝國》(商周,2002)。

你也別老是讀書不求甚解,作者不是明白的指出「帝國」與「帝國主義」的不同嗎,後者是現代之前以民族為中心向外不斷殖民的「帝國主義」,而前者是後現代「去中心」追求世界和平的美善「帝國」。

原來如此,作者之一的哈德不愧是專研後現代文學的學者,很会玩弄語言遊戲,一字之差便善惡立判。

你又誤解了,後現代主義者怎會用善惡二分來區分別人呢?

要不,美國右派保守主義者會大加贊賞《帝國》一書將美國視為善霸的「帝國」。
別忘了,另一作者納格利可是義大利有實際戰功的左派,他寧可回義服刑、怎會奉承美帝,書中不是充滿樂觀地認為可透過各式各樣、多種的無中心的抗爭,便可「去帝国化」嗎?

原來如此,啥年代了還幻想烏托邦,而且還是個被拔掉爪牙的虛無主義者,真愧對他的祖師巴枯寧和葛藺姆西。

你們再哈拉啥米「中心」「去中心」的,我只知想用「去中心」的抗爭來瓦解無中心「帝國」,就好比在土石流中丟入一團爛泥巴,我們原住民永遠是中共「泥石流」用語中的高山族,只能在山上泡泥巴。

這麼說來,「帝國」無所不在了,不只是美國老大哥,連國際孤兒台灣也想當「帝國」?

那當然,只要那兒有人想當皇帝老大,那兒就存在「帝國」現象。

不會吧,台灣河洛人只不過想當家做主、愛台灣而已。

是啊,美國老大還希望世界和平呢,只不過是羅馬帝國「羅馬和平」的後現代版。

依福山的《歷史的終結》和杭廷頓的《文明的衝突》來看,老美確實有資格替天行道,誰叫各垃圾文明不依歷史上最終的美國資本主義文明行事。

真是天佑小布希、天佑美國上帝選民,祂派卡崔娜颶風來考驗美國人對衪的信心。

台灣也有九二一大地震啊!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905/20050929094849

台長: 阿楨
人氣(1,803) | 回應(2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時評國際 |
此分類下一篇:《美國實力的衰落》
此分類上一篇:《塞浦路斯卷》

美國應該在亞洲扮演和平捍衛者
2011/01/21 石文傑
美軍近來一再到西太平洋及亞洲地區進行軍事演習,似乎在宣示:老大哥仍然存在,仍舊寶刀未老,隨時可以出鞘。誠如報章日前的報導,參加關島軍演的「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指揮官勞斯曼上校所宣稱:美國絕不退出西太平洋水域。
其實吾人更期盼美國在此地區扮演一個積極的和平捍衛者角色;但不要「項莊舞劍,志在沛公」,想以制衡正大國崛起的中國為藉口,卻跑到人家的大門耀武揚威、舞槍弄棒,給人「武力的挑釁者,而非和平的捍衛者」的印象。千萬別再重蹈歷史覆轍,成為動亂的製造者;過去的越戰、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何嘗不是如此?其中只有韓戰和波斯灣戰爭,勉強稱得上「正義之師」;其他大多是師出無名,不但不能制止動亂,反而治絲愈棼,剪不斷理還亂!
孫中山在一次大戰之後,面對日本國力日增,參與國際事務愈加積極,曾奉勸日本「要做王道的干城,莫作霸道的鷹犬」;可惜這一席話日本人聽不進去,一步一步地向外侵略,侵略中國和東南亞,最後走上敗亡的命運。戰後迄今,美軍長駐日本領土、占用日本軍港,美其名曰「安保協防」;然而對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毋寧是一大諷刺;難怪日本少數具有反省能力的人士提出懷疑:日本是一個真正具有獨立國格的正常國家嗎?
如今美國亦面臨相同的抉擇。美國四處介入各國的紛爭,可是到處「顧人怨」:「美帝滾回去!」「打倒美國帝國主義!」…等口號甚囂塵上,響徹雲霄。想當年美國總統發表《門羅宣言》挺身捍衛拉丁美洲的獨立建國,何等氣壯山河、何其令人感佩!曾幾何時,拉丁美洲竟變成美國的後花園,成為其禁臠。拉丁美洲不斷出現反美英雄如卡斯楚、切格瓦拉、查莫洛…等等,拉丁美洲幾乎無人不反美、無處不排美。拉丁美洲當年建國三傑所擘劃的「拉美合眾國」(U.S.L.A.),也在美國的蓄意破壞之下成為「不可能的願望」;拉丁美洲國家一心想建立一個沒有美國的「拉美聯盟」也始終未能實現,因為老大哥和你常相左右、寸步不離。
美國建國只有兩百多年,其立國哲學欠缺王道思想,卻又想當國際警察,到處滅火,卻不斷製造火種亂源;今後如不改弦更張,未來的世局恐更加動盪不安、事故層出不窮!
2011-03-11 09:51:41
版主回應
對美帝講應然只會迷思於「美」(之各式理想主義)!

如前評《權力與正義》所言:
我研讀國際關系的心得是:只要是不赤裸地析判超強霸權(現是美歐),那麼所有的理想最終都會淪為現實的遮羞布、打手、及共犯。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10749980

另參本館:美善的《帝國》 《費城神話》 美國的自由主義、保守主義與外交政策 《西方人道主義幹預》 《美國人權外交政策》《第一個新興國家》 天下民主一般黑 民主偽形

黎巴嫩譴責敘利亞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楨:歐美怎不反恐了?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全球反恐戰爭》《華氏911》《新美帝國主義》 《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

新華社貝魯特2011-12-23黎巴嫩總統蘇萊曼、外長曼蘇爾23日譴責敘利亞當天發生的兩起自殺式汽車爆炸恐怖事件。
黎巴嫩總統府發表聲明說,蘇萊曼當天就敘利亞遭到恐怖襲擊同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進行了電話聯繫,蘇萊曼指出,在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觀察團先遣人員抵達敘利亞之際,敘利亞發生的這兩起恐怖襲擊事件旨在破壞敘利亞與阿盟達成的在阿拉伯框架內解決敘利亞問題的方案。
黎巴嫩外長曼蘇爾當天對媒體發表談話說,這些恐怖事件是針對敘利亞人民和敘利亞軍隊的,其目的是破壞敘利亞的安全與穩定以及敘利亞人民的團結。
同一天,黎巴嫩一些黨派和組織也紛紛發表聲明,譴責敘利亞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對敘利亞人民表示聲援和支持。
據報道,敘利亞23日發生兩起自殺式汽車爆炸恐怖事件,至少造成40名軍人和平民喪生,另有150多人受傷。 據敘利亞國家電視臺報道,初步調查顯示,這兩起“自殺式汽車爆炸恐怖事件”是“基地”組織所為。敘安全部門已逮捕涉嫌參與製造爆炸事件的兩名嫌疑人。

潘基文呼吁敘利亞立即停止所有暴力2011-12-24新華網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23日通過其發言人發表聲明,對敘利亞不斷升級的暴力活動深表關切,強調所有暴力行為都“不可接受”,必須“立即停止”。

敘利亞接受阿盟觀察團進駐 實彈演習展示實力2011-12-23中國新聞網

敘利亞與阿盟于本週一簽署協議後,阿拉伯國家聯盟(簡稱阿盟)觀察團的一部分成員已于當地時間22日進駐敘利亞。就在國際社會為雙方這一“互讓”的舉動表示樂觀時,敘利亞早已做好了“以鬥爭求團結”的準備。據報道,敘利亞空軍和防空部隊于20日展開實彈演習。
  美國白宮對於敘利亞局勢已作出回應,稱有報告顯示巴沙爾政權繼續殺害民眾和反對派,並隨意逮捕抗議者。白宮表示巴沙爾政府不可信任,不配再擁有統治的權力。
  敘利亞為何接受觀察團  互讓一步免成“利比亞第二”
  敘利亞一方面向阿盟示好,另一方面卻以發動軍事演習的方式向國際社會展示強硬。這一舉動是給外界釋放出一種信號——表明敘利亞內部是相當團結的,敘利亞內部高層出現反對派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敘利亞執政黨的勢力控制是相當強的,復興社會黨的組織體系相當嚴密,此舉反映出敘利亞巴沙爾政權、軍方、政黨在處理內部政治時一致對外的態度。

敘利亞軍隊猛攻北方城鎮 2011-12-22華爾街日報

據反對派活動分子報告說,敘利亞軍隊在該國北部連續兩天用坦克和迫擊炮發動攻擊,殺死了數百人。反政府士兵近日試圖在敘利亞與土耳其邊境附近的城鎮劃分出一個安全區的努力受挫。

敘利亞霍姆斯激戰:武裝分子拼命搶奪戰略重鎮 2011-12-23環球時報

22日,隨著阿盟觀察團首批成員將抵達敘利亞,觀察團能否進入霍姆斯等衝突最激烈的地區成為焦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把霍姆斯封為“革命之都”,敘利亞反對派聲稱要把霍姆斯變成“敘利亞的班加西”,而敘政府則視霍姆斯為反對派“頑固堡壘”,因此,這個坐落在敘利亞腹地的城市迅速成為敘利亞危局“起爆器”。雖然敘政府曾組織少數媒體前往霍姆斯採訪,但外國媒體幾乎從未獨立進入過霍姆斯。《環球時報》記者組日前深入霍姆斯進行獨立採訪時,親身經歷了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的激烈交火。記者發現,即使在霍姆斯這樣的“麻煩區”,決定敘利亞未來的可能並不是軍事行動,“沉默的多數”才是左右巴沙爾政權命運的關鍵因素。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1-12/23/c_122472550.htm
2011-12-24 09:51:11
阿楨
(楨:只怕愈反愈恐!詳參【圖博館】:恐怖攻擊本土化 伊戰越戰化 阿戰越戰化(二) 以入侵巴 伊斯蘭革命 《流氓國家》《新美帝國主義》賓拉登 《全球反恐戰爭》《民族衝突和宗教爭論》 《當代伊斯蘭教》)

阿國屠殺/反恐戰爭十一年 仇恨有增無減【聯合報 李家同2013.01.22
……………
本來馬利的伊斯蘭教叛軍問題是一個內戰問題,但西方國家全部支持法國介入,乃是因為他們將伊斯蘭教的激進分子和恐怖分子一概畫上等號,法國總統一再說,絕對不能讓馬利成為恐怖分子的溫床。法國的國防部長甚至說,法國可能要全面占領馬利這個國家,這幾乎是歷史重演了,因為馬利本來就是法國殖民地。
問題是西方國家的反恐戰爭已有十一年之久,這十一年來,西方國家派了重兵到阿富汗,可是阿富汗的神學士仍未被消滅,依然占據了相當大的區域。美國一再派隱形飛機刺殺在巴基斯坦的神學士分子,可是好像巴基斯坦有殺不完的神學士分子。
反恐戰爭的失敗,完全是因為西方國家不把這種戰爭看成與歷史文化有關,而直接訴諸武力。恐怖分子心中有極大的仇恨,反恐戰爭不設法消除仇恨,還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仇恨,也難怪英國首相說非洲恐怖分子的問題,絕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得了。
  相關新聞
【聯合晚報2013.01.22 社論】恐怖主義並非遠在天邊
  回應
  回教也是從排他性極強的猶太和基督教衍生而來,這幾種排他性那麼強的宗教直接強碰不幹個你死我活是不可能停止的,現在只是十字軍的現代版而已!
  凡是以色列軍屠殺巴勒斯坦人,西方帝國主義軍屠殺穆士林,這叫做民主、由」和正義;凡是巴勒斯坦人反抗,回教徒報復,這就叫著恐怖活動。顛倒是非黑白莫過於此。
  真正的恐怖分子/流氓国家就是美英法這些入侵別國,屠殺人民和掠奪資源的帝國主義國家。並不是恐怖分子多了,而是反抗西方恐怖暴行的人民越來越多了。
  李教授, 您還不明白, 所謂反恐, 只是手段, 不是真目的; 真相是要控制石油, 霸佔地盤勢力, 反恐只是藉口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652628.shtml
2013-01-22 11:18:36
阿楨
台灣意識:邏輯邪35/66

台灣意識是啥意思
意識科學或觀念屎

你才是什麼意思呢
竟敢質疑台灣意識

二廝別嘶,依屎上最無情無義的阿楨屍哲,理性專業事實地析判如下:

  法國思想家Tracy於1797-5-23首用ideology意指觀念的科學,並呼朋喚友形成意識形態共同體。第一共和結束後,意識形態家支持拿破崙,但拿破崙卻譴責他們的共和及反舊教為黑暗玄學,這是意識形態首次被貶化。到馬克思時二次貶之為統治者尤其資本主義為現行社會秩序和特權合理化的觀念,反之共產主義才是科學、正確的意識。到曼海姆時批評意識形態是一種保守安於現狀的心態,是使既存事實和階級利益合法化的思想系統,反之由自由且超階級的知識分子推動的烏托邦思想才能真正的打破現狀邁向理想。意識形態的被貶化,到英美資本主義自認是自由民主、而共黨納粹是意識形態,達到頂點。
……………………
  Waltzer認為意識形態有以下特質:1.包含片面乃至無所不包的世界觀。2.只有極少數人能有條理和清楚地表達它。3.是一種有條理、自足的政治思想模式。4.是簡單而抽象的。5.有自稱是真理具有普遍性的傾向。6.具有千福年傾向。7.具有說服力的論證與設計來引發積極的參與。8.是實用的,它具有策略與政策。9.與政治運動交織成一體。10.在社會危機與緊張時易於產生。11.人格化與經典化。它有其英雄(含創立者、偉大的解釋者、精神感召的領袖、殉道者),神聖的教條(聲明、宣言、憲章)、與儀式(誓言、歌曲、禮儀、假日)。以上存在於共產主義、民主主義,也存於李登輝、陳水扁和民進黨的台獨建國運動之中。
  Waltzer認為應嚴防意識形態有以下陷阱:1.具體化之謬,誤認意識形態為實際本身。如台灣人四百年來均受外族統治(荷日與明清國府不分),也一直為其獨立奮戰。2.邏輯之謬,誤以為意識形態能自圓其說即真。如台獨從歷史、文化、民族、語言、國際法等創出一自說自話的獨立邏輯。3.歷史之謬,誤認發生之事物必重現(如228)、未曾發生之事物必不發生(如屠中國豬)、或新事物優於舊事物(如換獨黨執政)。4.價值與事實混淆之謬。如美國獨立宣言中的貶英褒美,如台獨對所謂外來統治者的貶化和對台灣的美化。5.將政治和道德絕對化、確定化之謬。如台獨將自己肯定的事物均以獨立建國的神聖性予以美化,反之則批為低賤的奴役和背叛。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358824
2014-06-20 09:17:23
阿楨
社評:美國務院想用“文明較量”誘騙西方 2019-05-05 環球時報

  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斯金納日前說,國務院正在以“與一個真正不同文明的較量”想法為依據,制定對華策略。這一動向在美國也引起不少反對聲。
  看來在蓬佩奧的主持下,美國務院真的正在推動美國對中國的根本敵意,也就是對中國文明的敵意。
  斯金納所提到的計畫,顯然是以西方文明為中心的,帶有對中國文明的歧視。這同時也是對西方文明錯誤的提煉,因為文明的基本方向是和諧、包容、共贏,而不是相互排斥、唯我獨尊和炮艦外交。
  即使與亨廷頓提出“文明衝突”概念的上世紀90年代初相比,今天的世界也有了巨大的不同。文明的隔閡、分歧仍然會有,但文明發生有國家力量參與組織的巨大衝突卻越來越難以思議。如今處於不同文明的群體在生活層面不斷融合與一體化,利益相互交織,只要彼此能有基本的相互尊重,不同文明很難形成西方世界中世紀的那種深仇大恨。
  斯金納說,過去的大國衝突、包括美蘇冷戰,一定程度上都是“西方內部較量”,而與中國之間是美國首次面對“非高加索人”的超級強國競爭。
  美國務院此時拉起“文明較量”的旗幟,其首要目的大概是想要拉攏其他西方國家,促使那些在對華問題上態度搖擺的國家站隊,與美一道遏制中國。
  然而我們相信,除了華盛頓少數狂熱的政治精英,這個世界上歡迎“文明較量”到來的人一定少之又少。
  華盛頓真的在為西方文明操心嗎?美國這兩年的表現恰恰是在嚴重傷害西方文明,西方世界普遍認同的國際行為準則已經被華盛頓踐踏得面目全非了。
  中國社會一直對西方文明保持著敬意,向西方學習是中國近代以來知識份子的集體信條之一。中國與西方的摩擦主要集中在我們反對西方干涉中國的內部事務,中國人沒有在文明層面唯我獨尊的認識,更沒有讓中國社會價值體系主導世界的野心。
  因此“文明較量”是個偽命題,不可能出現,美國到底想在遏制中國方面走多遠,那是另一回事。儘量往中美的中間地帶站要比站到美國一邊參與遏制中國,更符合西方乃至世界各國的利益,這是國際政治常識。蓬佩奧和他領導的“中情局化的”國務院是想誤導和欺騙整個世界,但世界可不會那麼傻。
2019-05-07 10:08:27
阿楨
回應
自由民主的普世口號不管用了就又想出了文明衝突,美國不能代表西方,也不可能代表世界。利用文明差別進行挑撥離間,製造仇恨,在當今世界已經行不通,因為人類發展到今天,不再閉塞,不在愚昧,不再盲從。

朱雲漢:從全球史視角看中國再興與人類的未來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本文根據臺灣中研院政治學所特聘研究員朱雲漢教授2019年3月12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國•政大講堂”所作專題演講《中華民族再興的全球意涵》整理。
我們無論是從100多年前中國屈辱的近代史作為回顧的起點,還是從最近70年中國民族快速復興的過程出發,都需從全球史的架構來理解中華民族再興對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意涵。在這基礎之上,我們才能展望未來。中國70年來走的道路,當然有曲折,但也有很多方面是史無前例的,突破了過去各種不同文明曾經創造的歷史,中國肯定要超越他們。
如果中國繼續保持既有的發展軌跡,那麼她必然會進一步影響到人類社會的未來,實際上她已經開始在深刻地影響全球社會,以及整個人類歷史的進程。不僅如此,這一作用將來還會更關鍵,而且她的關鍵程度甚至會超過歷史上美國所起的作用。......但是美國花了多少時間才讓自己的GDP增長了36倍呢?他總共花了117年,也就是中國的工業化追趕速度是美國的3.9倍。所以為什麼英文世界的媒體經常說“China Speed”。什麼叫中國速度?這就是中國速度,史無前例,尤其是在那麼幅員遼闊的版圖之上建設“奇跡”的速度。
https://www.guancha.cn/ZhuYunHan/2019_05_06_500355.shtml
2019-05-07 10:16:10
阿楨
美利堅的DNA裡,“美國”與“世界第一”是同義詞 2019-07-13 觀察者網
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教授馬丁•雅克, 復旦中國研究院訪問教授

  馬丁•雅克:非常高興再次來到“思想者論壇”,由於我只有7分鐘,所以每講一點我只會花60秒。
  第一,當今全球化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中國的崛起。上世紀80年代,全球經濟的中心在歐洲沿岸,或者說是在大西洋兩岸。如今人們預計到2050年世界經濟的中心將在中國、印度這一帶。
  第二,中國對全球化的理解(特別是華為的成長模式)與西方完全。上世紀70年代發展中國家占全世界GDP還不到1/3,到2000年時已達50%,目前占59%。與此同時。胡鞍鋼教授預測2030年會占2/3。
  第三,早期多極化一般是指歐美等作為一極的政治實體,而我認為多極化興起的過程也是發展中國家崛起的過程,也意味著地區主義(regionalism)的興起。
  第四,中國在崛起,多極化同時,兩極格局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第五,自上世紀8/90年代全球化興起以來,新自由主義/華盛頓共識起到主導性作用。可是情況變化得很快,在發展中國家被我所謂的“發展實用主義”取代了。
  第六,美國正在從全球化中抽身。在美國人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中國崛起的現實之前,這個世界將會陷入一種越來越不穩定的狀況。
  回應
 美國領先兩百年而已,中國領先幾千年,近代落後不照樣被揍。還領先的基因,沒這回事。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不是不講民主,而是不再迷信西方式民主了。
 發達國家依靠自由民主而實現發達,發展中國家擺脫不了神權、君權、特權的束縛,只能釆取實用主義而取得一定程度的追趕式發展。
 發達國家依主要是依靠殖民和人口貿易,自由民主不過是他們發達之後的偽裝!並以此忽悠發展中國家。具體可以去看17-20世紀西葡英法德美是怎麼成為世界一霸的,世界學習自由民主的100多個國家,只有韓日等國成功,其他的都被忽悠成“南斯拉夫解體”“蘇聯解體”“阿拉伯之冬”之類的東西了
2019-07-14 08:33:58
阿楨
從雷根到特朗普,美國總統為啥越來越不像總統? 2020-06-11 復旦教授沈逸

也許有人會告訴你,美國的制度設計的就是好人做不了什麼事,但是壞人也壞不了什麼事,制度比人更加重要。但事實上,人們會覺得人還是挺重要的,於是美國總統的權力很大。
在1980年到2020年的40年間,美國人經歷了雷根、老布希、克林頓、小布希、奧巴馬、特朗普6任總統。
雷根執政了8年採取了最早第一版的MAGA,它就是“讓美國再度偉大”,雷根是美國二戰後總統的一個很有趣的轉捩點,從二戰結束以後,你會發現從杜魯門到艾森豪,然後是甘迺迪,甘迺迪之後是詹森,詹森之後是尼克森,尼克森以後是福特,然後是卡特,美國實力經歷了一輪“擴張-收縮-再擴張”。
.......
  回應
本來就是人的作用大於制度,雖然好的制度能在某些方面發揮作用,但是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永遠是人,好的領導人能帶領國家蒸蒸日上,差的領導人會讓國家步步衰退。任何時代都是這樣….
雷根:“演員總統”,提出重振國威、星球大戰計畫。某種程度上促成蘇聯解體。
老布希:美國進入一超獨霸時期,發動海灣戰爭。
克林頓:經濟總統,促使美國經濟實力持續增長,提出“人權高於主權”理論,發動南聯盟戰爭。
小布希:“西部牛仔”,“美國的敗家子”,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推行單邊主義。
奧巴馬:首位黑人總統,以“變革”為口號攏絡人心,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和大中東民主計畫,經貿上搞TTP、TTIP,試圖把孤立中國。
特朗普:商人總統,政治素人,“推特網紅”,自戀粗俗,民粹主義者,奉行美國第一,崇尚交易藝術、零和博弈,追求單贏,國內規則和國際秩序的最大破壞者,可能成為美國霸權的終結者。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https://www.guancha.cn/ShenYi/2020_06_11_553684.shtml
2020-06-12 07:15:08
阿楨
1982年,美國為維護其海洋霸權利益,拒不簽署曾力推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1984年,美不滿其文化控制權逐步被發展中國家削弱,正式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雖然2003年重返,但2017年因所謂的節省資金、敦促改革,再次退出。
1985年,美因遭到尼加拉瓜申訴其武裝干涉侵犯主權,宣佈退出聯合國國際法庭。
1995年,美宣稱由於“國內預算困難”,退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並拒交拖欠會費。
2001年,美宣稱由於履行環保義務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
2001年,美在未能阻止討論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軍事行動之後,退出聯合國反對種族主義大會。
2001年,美為強化其軍事優勢,正式退出美蘇1972年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
2002年,美認為對美國軍人、外交官和政治家不利,退出《國際刑事法院規約》。
2017年,認為多邊貿易協定不符合美國最佳利益,有礙“美國優先”政策,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2017年,美認為《巴黎協定》阻礙美國經濟的發展,宣佈退出《巴黎協定》。
2017年,“美國的移民政策必須始終由且僅由美國人決定”,宣佈退出聯合國《全球移民協議》。
2018年,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證實伊朗履行了在核協議中作出的承諾且美國沒有明確證據表明伊朗違背協定開展核子試驗的情況下,美國堅持宣佈退出經聯合國安理會核可的《關於伊朗核計畫的全面協議》,並且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
2018年,因所謂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無法有效保護人權”,美國宣佈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2018年,美國宣佈退出涉及國際法院管轄問題的《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關於強制解決爭端之任擇議定書》。
2019年,為不受束縛地發展中短程導彈力量,美國宣佈退出《中導條約》。
2020年,美以所謂俄羅斯違反條約為藉口,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的步驟。
2020年,美退出世界衛生組織。
  回應
因為美國又這種來回橫跳的資本啊。無論是道德標準還是國際制度都是由強國決定的。所以我最看不起那些一整就覺的西方國家多麼高大上。人終究還是動物,講究的就是弱肉強食。道德上都幹過不乾淨的事,但有實力就是可以把黑的說成白的。
所有的協議在強權面前都只是一張遮羞布
這個資料非常好,可惜中文的聲音發不出來,外面只聽英文的,翻譯好,大家推到推特上去才能有作用
2020-07-20 08:37:42
阿楨
轉移目光?陸領事館遭關門 美專家:背後藏有川普兩大目的 2020/07/23 中時

美國於2020/07/21突然要求大陸駐休士頓領事館於72小時內關閉,北京揚言報復。曾任美國東亞事務情報官的羅希認為,面臨11月份大選的川普選情正因疫情陷入低迷,川普此舉有助大眾轉移目光,藉由外部對立減少外界檢視他在國內防疫失敗,並趁美中對立加劇,替選情加分。
  相關新聞
中國反擊來了!對美英左右開弓! 英擬修法接納港人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 中國反擊:擬不認BNO. 中/美互關休士頓/成都總領館,誰的戰損更大?成都領事館是美國搜集新疆、西藏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遠東情報站,具有較強的戰略安全性質。近年來,很多關於少數民族地區扭曲中國治理真相的“顏色革命”資訊資料,均系美駐成都領館通過其管道收集。相較於美駐上海廣州總領館,關閉成都領館對中方在經貿活動和交流中的影響較少。
美2020年2季GDP萎縮33%史上最慘。疫情拖垮選情 川普反中牌失靈。
風聲一出立馬放火 休士頓領館真是間諜窩? 聯合報記者張加
  回應
所有國家的大使館都會有不可以外流的機密文件,當領館被迫關閉的時候,一把火燒掉他是很正常的事情,有必要用那種聳動的標題嗎?聯合報不愧淪落到自由亂講一流!
真正的間諜窩是美國駐香港領事館,其中90%以上的職員都是CIA。
美國駐所有海外使館都是間諜窩,當年伊朗入侵美國大使館前,美國大使館人員忙著銷毀大量文件,類似事件也發生在越戰末期的西貢美國大使館。
2020-07-28 07:51:31
阿楨
宋魯鄭:美國大選結果難阻歐美脫鉤 2020-11-17 觀察者網

特朗普執政四年的一些行為,像是支持英國脫歐、對歐洲發動貿易戰、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單方面從德國撤軍以及退出歐洲積極推動的《伊朗核協議》等對歐美關係損害巨大。
  一是感情上,從親美走向厭惡、蔑視和不信任。
簡而言之,歐洲優雅、講究品位、含蓄;美國人卻粗魯、單純、直接,時顯霸道和自我。
美國強調競爭,但福利卻遠遠落後於歐洲。
所以法國承認美國的實力和領導地位,但也頗為瞧不起。特朗普執政四年,把美國人的粗俗、霸道、自我為中心發揮到極致,這種瞧不起升為了厭惡、蔑視和不信任。
即使拜登勝選,積極彌補特朗普對歐洲造成的損害,也很難從根本上改變。
  二是歐洲自我意識覺醒。
二戰以後,面對歐美巨大的實力差異和蘇聯的威脅,歐洲成了美國的“小跟班”,在經濟、科技、以及安全等方面依賴美國。
歐盟成立後,美國一直保持警惕。在奧巴馬任內,還爆發出了美國監聽歐洲盟國的醜聞。
特朗普的出現令歐洲極大地自我覺醒,歐洲政治人物不斷提出和美國脫鉤。
  三是中美競爭性對抗給了歐洲發展自我的空間。
……

專家:美歐已產生諸多結構性矛盾 中國還有更多空間

  2020年11月11-12日,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六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在京舉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演講:拜登時代的中美歐選擇。
  第一,歐美關係會回暖,但並不等於跨大西洋關係會回歸。
  第二,歐美首先是先解決他們之間的問題,歐洲也不會甘心被美國當作對付中國的工具。
  第三,中美歐三方會進入非常複雜、非常頻繁的三方聯動的趨勢。在多邊貿易氣候變化,中美歐有合作空間,但在政治、外交、人權、安全,矛盾會更突出。
2020-11-18 08:12:53
阿楨
為何幾個超級帝國都短命?而英美卻可以稱霸世界一段時間? 2021-06-13

歷史上最強大的的幾個超級帝國,比如亞歷山大帝國、帖木兒帝國、蒙古帝國、拿破崙帝國、大英帝國、德意志第三帝國、秦帝國、隋帝國等等都是短命王朝,這些帝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有一個強勢的領導人,而這個強勢的領導人一旦掛掉了,這些個帝國也就走到了盡頭,要麼四分五裂,要麼崩潰,要麼被推翻!
  回應
只說秦、隋二世而亡,不說漢四百年國祚,唐近三百年綿延的,都是在惡意解歷史。
美國從建國開始才多少年,給他面子不提蘇聯就算他是從二戰後就開始稱霸也才七十幾年。
因為英美可以利用金融霸權把國內危機轉嫁給殖民地/他國!
英國從1815年打敗拿破崙帝國算起到二戰結束,世界霸權130多年。二戰後,是冷戰時期,美蘇平分世界霸權。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才真正的獨霸全球,也不過30年!
2021-08-01 07:39:53
阿楨
背叛,我們是專業的——細數美國背叛史 2021-09-30 海外網

  在美國主導下,美英澳宣佈建立新的三邊安全夥伴關係,澳方撕毀與法國海軍集團簽訂的數百億美元潛艇大單,觸怒法國。
  這並不是美國第一次背叛盟友。歷史上,美國為了自身利益而對盟友和夥伴袖手旁觀或在“背後捅刀子”的行徑可謂不勝枚舉。
  [案例1]美國1776年獨立後,第一個盟友就是法國。1778年,簽訂《美法同盟條約》,法大量軍經援助,支持美對英的獨立戰爭。
  法國大革命在歐洲引發一系列戰爭,美國選擇了中立,未對法國伸出援手。1793年,曾大力支持美國獨立戰爭的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臺。
  [案例2]1898年4月,美西戰爭爆發,同年12月簽訂《美西巴黎條約》,將關島和波多黎各讓與美國,並以2000萬美元將菲律賓群島讓與美國。菲人民渴望獨立, 1899年,美菲戰爭爆發,菲淪為美國殖民地。
  [案例3]1956年,英法為奪得蘇伊士運河控制權,聯合以色列,對埃及發起第二次中東戰爭。
  美沒有站在英法兩大盟友一邊,成為英國衰落過程中一個標誌性事件,也為多年後美法關係惡化埋下伏筆,美國則趁機提升在中東乃至全球的影響力。
  [案例4]越戰期間,隨著美軍越陷越深,國內反戰呼聲高漲。美國瞞著南越,與北越在法國巴黎進行秘密談判。1973年1月,美越在巴黎簽署協定,隨後撤軍。美對南越的援助淪為空頭支票。1975年4月30日,北越佔領南越“總統府”。
  [案例5]1977年,美國出臺《反海外腐敗法》。2013年4月,法國阿爾斯通高管皮耶魯齊抵達紐約機場被美逮捕,並對公司處以7.72億美元巨額罰款,公司最終將其電力業務出售給主要競爭對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
  [案例6]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解決貿易逆差,1985年9月在紐約廣場酒店簽署《廣場協定》,日元大幅升值,導致日本出口受挫。隨後日本金融地產泡沫破滅,經濟陷入長期衰退。
  [案例7]2010年6月,加拿大管道公司的“拱心石”輸油管道投入使用。後來計畫將管道延伸至美德州,2015年2月,奧巴馬否決。2017年,特朗普重啟該管道專案。2021年1月,拜登一上臺就撤銷了該專案許可。同年6月,加拿大管道公司宣佈終止該專案。
  特朗普時,美國還多次威脅終止與加墨簽訂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2020年7月,美墨加協定正式生效。
2021-10-01 07:33:06
阿楨
[案例8]2013年,斯諾登曝光美TPP “棱鏡”秘密監聽專案,對象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等盟國政要。維琪揭秘”網站此後爆料,美還曾對多位法國總統實施監聽。
  2021年5月,丹麥媒體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丹麥國防情報局接入當地互聯網,以監聽默克爾以及法國、瑞典、挪威等歐洲盟國領導人。
  [案例9] 2016年2月,美日澳等12國在新西蘭簽署TPP。特朗普退出TPP。這成為特朗普政府一系列單邊主義貿易保護措施的開端。
  [案例10]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曾是美軍在當地的盟友,與美軍合作打擊“伊斯蘭國”。但土耳其長期視敘庫爾德武裝為恐怖組織,欲將其清除。2019年10月,白宮表示,土將在敘北部開展軍事行動,美軍對此“不支持、不參與”,將撤離相應區域。數天后,土耳其軍隊越過土敘邊境,開始打擊敘境內庫爾德武裝。因此,庫爾德人認為,美國人背叛了他們。
  [案例11]過去幾年,美國力阻“北溪-2”天然氣管道。該管道從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連接德國,可繞過烏克蘭把俄天然氣輸送到其他國家。2021年7月,美德達成協議,美為維護與德關係而犧牲了烏克蘭和波蘭等盟友的利益。
  [案例12] 特朗普以“美國優先”為口號,一再要求北約各國增加軍費開支,還以美國考慮收縮在全球的軍力部署相要脅,導致北約內部裂痕不斷加深。
  [案例13] 特朗普肆意揮舞“關稅大棒”,歐盟也未能倖免。
  [案例14]2021年8月底,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撤軍過程十分倉促和不負責任,造成一系列混亂與慘劇。
https://mil.news.sina.com.cn/2021-09-30/doc-iktzqtyt9049575.shtml
2021-10-01 07:35:15
阿楨
哈佛大學校報:美國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

哈佛大學2021-12-01民調,52%的年輕人認為美國的民主已“失敗”或“陷入困境”,只有7%認為是健康的民主國家。甚至有35%認為,在有生之年將看到美國第二次內戰。
文章直言,不僅因為在技術層面,美國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而且美國政府並不具有真正的代表性,也沒有被打造成具有真正代表性的政府。”
“美國選舉制度的結構是選舉人團壓過普選票。”美國歷史上出現過5次贏得了全國普選票卻輸掉總統選舉的情況,“我們之中的很多人在一生中已經看到了兩次”。最近的一次是,2016年大選共和黨特朗普雖然輸掉普選票,但以選舉人票數優勢當選總統。
在美國歷史上,有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婦女和有色人種被剝奪了投票權。事實上,我們繼承了一個支離破碎的制度”。美國的民主制度“從來沒有被設計成為傾聽和代表所有人的制度,甚至都沒有這樣的打算”。
中國外交部12月5日發佈《美國民主情況》報告指出,金錢政治、身份政治、政黨對立、政治極化、社會撕裂、種族矛盾、貧富分化等問題愈演愈烈,美國民主制度的功能出現衰退。美國民眾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金錢政治貫穿美國選舉、立法、施政的所有環節,經濟地位的不平等已經轉變為政治地位的不平等,只有口袋裡有足夠多資本的人才能享受憲法規定的民主權利。金錢政治越來越成為美國社會難以根除的一顆“毒瘤”,成為美國民主的莫大諷刺。
  回應相關新聞
新加坡學者馬凱碩:美國是一個富豪統治國家,而不是一個民主國家。
日媒“京都通信”:美國以推進自由和民主為名,採取無休止的殘酷暴力、秘密政權更迭、禁運、經貿制裁等手段,給數百萬無辜平民造成巨大損害和傷亡。美政府不惜一切代價追求霸權和對傀儡附庸國的控制。
2021-12-27 08:29:00
阿楨
為什麼美國好像有用之不竭的財富?中國該如何做? 2022-01-21

首先,美國底層百姓,並沒有過著作者想像的那種生活,超過40%的美國人連400塊美元都拿不出,超1/3沒有任何社保醫保…答案是:二戰之後,國際產業分工、國際貿易已經形成了一個以美帝為輪轂,以歐日加等美帝附庸國為輪輻的羅馬帝國式體系。美帝通過美元和美軍,把帝國聯為一體。
美國輸出核心科技/理念/資本;第二層週邊日德法意等提供核心裝備;第三層中國等作為工作臺;第四層週邊提供原材料和市場。外層國家賺的是辛苦錢,外層國家的百姓,只好內卷苦鬥。
美帝向全世界收取四重“稅”, 1. 美元鑄幣稅和通貨膨脹稅;2. 高科技“稅”(智慧財產權、品牌);3. 金融“稅”4. 安保“稅”;
美帝全球霸權的架構和運轉,採用了和羅馬帝國相同的輪輻式統治架構。三個核心支柱必須穩固,支柱一:社會和文化共識:對羅馬所代表的價值觀/政治制度/文化的深度認可,無論是英格蘭,北非,還是亞細亞的行省。支柱二:羅馬從各行省獲得穩定的稅收收入。支柱三:軍事霸權:行省駐軍,關鍵軍事要塞、交通要道的控制。帝國的崩潰始於政治的腐壞,,越來越低效的國家機器,土地和財富的集中,各行省的私利,造成帝國稅源不斷的流失,維持龐大帝國的開支不斷增加,最終導致了財政崩潰!支柱二的衰敗,擁兵自重,變成了軍閥,如龐貝和凱撒的出現,使得支柱三最終倒塌,帝國分崩離析。
美式民主是當代羅馬帝國的支柱一;美元體系,全球第一的科技創新,美帝國用來收取全球各國高昂的鑄幣稅和專利稅,是支柱二;全球140多個國家的370餘個軍事基地是其支柱三。
美帝國的三根支柱如何瓦解,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取代美帝國,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行進在正確的道路上!
2022-01-23 10:38:39
阿楨
以色列學者:美國執迷於錯誤的對華認知 2022-01-21 中國日報

以色列前外長阿米2022-01-18說,美不應像對待前蘇聯試圖“打敗”中國,美國霸權時代已經結束。
隨著美從阿富汗匆忙混亂撤軍,美國民主“十字軍”不光彩結局。
另外,拜登鼓吹民主峰會也暴露了意識形態的局限性。事實上,美民主已被兩極分化、功能癱瘓和民眾不滿所困擾。美是全球新冠肺炎致死人數之冠,所謂山巔之城已失光彩。
美正遭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的“過度偉大的自然和不可避免的影響”。修昔底德所說,雅典的崛起,以及斯巴達的恐懼,使得伯羅奔尼薩斯戰爭不可避免。艾利森教授《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也指出,在過去500年裡,類似情況有16起,其中12個戰爭。
  相關新聞
中以領導人互慶建交30週年 中2021年超美成以最大進口國
德新社:中成為阿拉伯世界新夥伴
美日擬建新框架(中國版巴統COCOM出口共黨國家管制統籌委員會1950-1994年)管制對華高技術出口。
習近平重組大陸半導體產業,想在三年內拿下十至二十幾奈米晶片70%的自主生產能力 (另參【圖博館】島中對)
美國司法部灰頭土臉,放棄起訴中研院士陳剛(美「中國行動計劃」3年多來共起訴約20人)
美媒:美排名第一的公立中學在招生中歧視亞裔
哈佛歧視亞裔生案最高法院採拖延術 (2014年訴訟,最高法院2022-01-24受理)。
美媒:中在向拉美提供美獎學金超美。
《印度教徒報》印中+疫情2021年中印貿易1250億美元(印進口975億)對中依賴激增。
馬來西亞交通部長:中助馬東鐵施工
泰媒:泰國將通過中老鐵路將農產品運往中國
RCEP是中國和東盟共同進步的新基礎
CNN稱:最近,從俄烏、台海、伊核、到朝鮮問題,中俄這是趁拜登病,要拜登命 (回應:CNN:俺顛倒黑白的本領有沒有嚇到你們?)
俄新社:西方“聯俄抗中”是空想
保加利亞學者Krastev《歐洲的黃昏》:阿拉伯之春以來,美歐輸出民主造成大批難民湧向歐盟。讓許多歐美人懷疑,自由民主還是不是一個好東西。
不為刀俎、即為魚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稱美對中應掌握主動權(回應:典型的強盜邏輯+做賊心虛。)
700/40歐洲議員僅5.7%聲援立陶宛對抗中國,歐洲議會根本沒在討論。(回應:道義放兩邊利義擺中間。)
CNN:美日海上大秀拳頭,中陸近40軍機逼近台灣,F-35南海降落碰撞航母。
歐亞評論研究結論:中非經濟交往(2001-2018中對非投資410億美元)比美非軍事接觸(2001-2012美向非投資563億而反恐高達9萬億)更有效。
2022-01-26 09:47:53
阿楨
北京冬奧(2022.02.04–20)金牌榜:挪威(16)德(12)中(9)美(8)…俄(6)排名9

 冬奧獎牌預測:挪威德俄美、中國12 (2018年平昌冬奧會僅一金,排名16。)
 中國科技打造史上最快滑冰場: 連續8場破冬奧紀錄;航太科技助中奪速滑破冬奧紀錄。中國冰雪運動冷門變大熱門:至2021年已有654塊冰場和803塊滑雪場,比2015增加317%和41%;2013產業1177億元,2020年6000億元,預計2025達1萬億元。
 張藝謀冬奧開幕式史上收視率最高、驚豔世界,張新片連日逆襲(回應:張導不負眾望,創意唯美、溫馨浪漫。《狙擊手》評分高,但排映少等原因票房低。)
 紐約時報稱美花滑亞裔比例過高 被批"種族歧視" 。華裔有錢+身體優勢+中式教育+沒恐同愛滋病偏見(回應:美不搞舉國體制也能爭奧運第一。 美國不搞?美聯邦和地方花在體育的錢比中國體育財政可多多了。)
 造謠尬黑冬奧合集:首鋼大跳臺建在核反應爐旁邊?冰面不平導致韓輸?伙食不好? (回應:滑板配上重工建築,是酷的工業風。)
 習普02-04聯合聲明:聯合抗美,反對北約擴張,簽署15個合作檔:年增100億天然氣1000方噸石油。"俄02-16入侵論"美上演"狼來了" 拜登:仍可能侵烏,歐洲穿梭外交,俄烏降溫,俄撤軍,02-18烏東炮擊,烏總統:與俄談和,中:應回到明斯克協議(回應:主子壓力. 美英巴不得俄烏大戰!) 習見9國領袖/世衛秘書長,共商一帶一路、油氣與疫苗等合作。阿根廷簽署一帶一路:簽約80億美元華龍一號核電,挑戰美國門羅主義,中重申支持阿對馬島主權,英美急了 (回應:允許美英對臺港說三道四,不許中支持阿主權?) 冬奧中國「朋友圈」東協RCEP/中東中亞油氣/南太平洋一帶一路。習賀電第35屆非洲聯盟峰會。
 日本丹麥學者:西媒智庫新疆強迫勞動全是謊言。
 彭帥11/21與奧會主席視訊報平安,彭帥12/19稱從未說任何人性侵我。
 聯大12/02通過(173/20)休戰決議 (回應:20國拒簽,聽美的越來越少了,悲哀啊。)
 美英澳加抵制北京冬奧 中外交部:本就沒邀,不要將體育運動政治化! 奧會主席:大多不跟美抵制!
 尼加拉瓜12/10對台斷交:蔡當局痛心,西媒:習近平開戰,美受打擊!(回應:美台勾結近期愈發頻繁,美先後打出民主峰會/強迫勞動性侵抵制冬奧/國會/互訪/軍售牌/日本/歐洲/太平洋島國…牌,達到以台制華/倚美謀獨的目的。)
2022-02-21 07:12:47
阿楨
西媒文章:北約全球地緣戰略遭遇五大挫敗

  西班牙《起義報》網站2022-06-27安德列斯•皮克拉斯的文章《北約走向全球》稱,盎格魯-撒克遜軸心國逐漸把摧毀“一帶一路”倡議、阻止中國崛起、消滅俄羅斯、重組亞洲、奪回非洲等視作優先事項。然而,盎撒軸心國和北約在至少五個主要戰略領域都出現了重大失誤。全文摘編如下:
  資本的文明危機陷入一個無可救藥的迴圈,導致資本系統迅速走向國家內部的社會戰爭和國家之間的渦輪帝國主義。於是,各種混亂的地緣戰略開始粉墨登場。而這同時也意味著,掌控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霸權國家正在進一步轉向全面戰爭。
  這是一場兼具混合、經濟、媒體、政治外交、認知、控制論和空間性質的戰爭,而系統性謊言則成為一件戰略武器。
  蘇聯解體後,美國覺得自己成為唯一超級大國,一直忙於起草各種檔以設計其全球戰略。隨著時間的推移,盎格魯-撒克遜軸心國逐漸把摧毀“一帶一路”倡議、阻止中國崛起、消滅俄羅斯、重組亞洲、奪回非洲等視作優先事項。
2022-07-02 08:37:26
阿楨
美獨立日假期超220人死於槍擊案 美媒悲歎無一處安全 2022-07-07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5日報導,統計資料顯示,獨立日假期期間,全美槍擊暴力事件激增,幾乎各州都發生槍擊事件,造成至少220人死亡,近570人受傷。
  報導援引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數據稱,從7月1日至4日,全美發生槍擊事件超過500起,僅有5個州沒有報告槍擊事件。
  這些槍擊慘案中,有11起屬於大規模槍擊事件。其中發生在伊利諾州海蘭派克市的一起槍擊案,造成7人死亡、20多人受傷,受害人中包括兒童。“槍支暴力檔案”所統計的大規模槍擊事件,是指造成除槍手外至少4人死傷的槍擊事件。
  報導還稱,槍擊案在獨立日前後驟增,並不鮮見。2021年美國獨立日假期期間發生的槍擊案,造成180多人死亡,516人受傷。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5日發文稱,發生海蘭派克市獨立日的一起大規模槍擊案,令原本喜悅的愛國巡遊活動充斥著死亡和恐懼。這起悲劇還表明了一個毛骨悚然的現實,即美國無一處安全之地,美國槍擊慘案頻發,已成發達國家中的“異類”。
  回應
美麗風景線
2022-07-08 07:37:57
阿楨
中美世紀大棋 帶路下得出彩 2022/09/22 時論廣場 石齊平

與一般棋局首先佈局然後再進入中盤不同,中美這盤世紀大棋,佈局與中盤幾乎同時進行,只是分別在兩個場域展開:一是地緣板塊,展開的是佈局;二是個別領域,一進入中盤,短兵相接。後者,已呈現激烈交鋒的具體看有五大領域,分別是經濟(含貿易與產業)、科技、貨幣、軍事及太空。
這五大領域,30年前、20年前或10年前多為美國領先或遙遙領先,近年來則被中國快速追趕,除貨幣外,其餘不是已被中國追近、或趕上、或甚至已被超前。貿易與產業,除了極少數高科技外,美國優勢幾已蕩然無存,只能被迫採取脫鉤等兩敗俱傷(最終還未必傷得了中國)的焦土策略。科技領域,哈佛劍橋報告指出,屬第四次科技革命範疇的AI、5G及量子資訊科學中國已超過美國;半導體、生物技術及綠色技術也將在2030年前超越美國,美國被迫採取它曾批評中國的國家隊模式,但面對中國的舉國體制,未必能占上風。
  美國唯一仍居優勢的是貨幣與金融,但俄烏戰爭對美元霸權造成極大衝擊,「去美元化」風潮方興未艾,至於金融核彈SWIFT對俄羅斯都未起作用,何況中國。軍事領域雙方目前在第一島鏈交鋒,美國一方面已在進行戰略後撤(至第二島鏈),二方面強化台日軍事能力,採烏克蘭模式對耗中國,說明在西太平洋美國自忖已無軍事優勢。至於太空,這是21世紀五維戰爭的兵家必爭之地,中國起步雖晚,但目前與美國已成平分秋色甚至還有後來居上之勢。
2022-09-23 08:27:05
阿楨
美國善打西洋拳善下西洋棋,都是直面交鋒,不善謀略與佈局。前述五個領域的短兵相接,已可見美國的吃力與勉強,可以想見在地緣板塊的另一個場域,博弈的陸權vs.海權的大戰略,不諳圍棋的美國將會面對多麼難堪與無奈的場景了。
  10年前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臺的習近平,就任未久就在2013年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這個地緣大戰略乘的就是他日後提到的「東升西降」大勢。東(中國)升早已無懸念;西(美、歐、日)降則漸趨明顯,於是過去10年,在這個大勢下倡議的一帶一路,在「亞歐非」這個大棋盤上的頻頻落子,現已可以看到的明顯棋勢與佈局是:一、包括中國及東協在內15個國家參與的RECP自今(2022)年開始運作;二、自2011年開始從中國出發以歐洲為終點的中歐班列,大大振興了亞歐大陸東西之間沉寂已久的陸上運輸;三、上合組織持續擴容,成員國已有9個,超過10個以上的國家等待加入;四、中老(寮國)鐵路開通,中吉烏鐵路即將開建;五、亞投行成員國已超過100個,上合開發銀行即將成立;六、北斗導航覆蓋全球;七、中俄、中伊(朗)建構準能源聯盟;八、人民幣區域化蓄勢待發…。麥金德1個多世紀前預言的「世界島」輪廓已現,整個過程中幾乎看不到任何美國的角色。
  到目前為止,中國這盤世紀大棋下得十分出彩;而美國,猶在中盤纏鬥。
2022-09-24 06:59:22
阿楨
拉美“左轉”歐洲“右轉”卻一致反美,什麼原因?

2022-10-30,巴西勞工党候選人、前總統盧拉打敗現任總統博索納羅,再次當選巴西總統。
從2018年開始,拉美掀起了拉美左轉的浪潮。
2018年墨西哥左翼候選人洛佩斯當選總統。
2019年阿根廷中左翼候選人費爾南德斯當選總統。
2020年玻利維亞左翼候選人路易士•阿爾塞當選總統。
2021年秘魯左翼候選人佩德羅•卡斯蒂略打敗藤森慶子當選總統。洪都拉斯左翼候選人希奧瑪拉•卡斯楚當選。智利左翼候選人加夫列爾•博裡奇當選總統。
美國急得上火。
歐洲也右轉不貼美國了。
2022年9月,義大利兄弟黨領袖梅洛尼贏得大選。同一個月,瑞典現任首相馬格達萊娜•安德森輸給了右翼烏爾夫•克裡斯特森,被迫辭職下臺。
匈牙利右翼候選人歐爾班從2010年以後,連續當選總理,以至於歐盟揚言要撤銷匈牙利的民主國家地位。
波蘭極右翼政黨“法律與正義黨”長期執政,也是歐洲極右翼政治的燈塔,在歐洲輸出極右翼革命,激起了法國和波蘭的外交風波。
2022年法國大選,極右翼候選人瑪麗娜•勒龐史無前例地殺入了第二輪,打破了第五共和國時期戴高樂中右翼和社會黨的雙頭政治。在第二輪,社會黨紛紛倒向中右翼,才幫助馬克龍險勝。但只要法國中左翼和中右翼陣營出現缺口,勒龐就可能捲土重來。
如果拉美左翼上臺,美國還動過干涉的念頭,要干涉歐洲的選舉,美國更是力不從心,搞不好賠了夫人又折兵。
  回應
都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歐洲向右走,是因為白左是美國豢養的勢力;拉美向左走,是因為右翼都是親美反動的。民族主義在第三世界是左派,在美國之外的發達國家是右派,但都是為了民族和國家獨立。
  相關新聞
波索納洛未認敗選 支持者占路抗議要求政變|TVBS新聞
  回應
美國好榜樣
這就是民主丶選輸就賴丶巴西民進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y4NDaesBbU
2022-11-02 08:37:20
阿楨
西方主導已步入尾聲? 馬凱碩:未來是「新CIA」時代 2023/01/19 中時

新加坡《聯合早報》18日報導,新加坡銀行18日在濱海灣金沙會議中心舉行2023年展望論壇,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傑出研究員、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表示,今後世界將不再由西方國家佔有主導,而是步入新的「CIA」——中國、印度、東協(China、India、ASEAN)的亞洲時代。
這並非馬凱碩首次提到「CIA國家」這一說法。早在2017年1月,他就曾在《今日印度》上撰文提及印度將有機會躋身成為「CIA大國」的一員,但這裡的A指代的還是美國(America)。去年8月,馬凱碩在一家新加坡資產管理公司舉辦的線上研討會上指出,今後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將是中國、印度和東協,即「CIA國家」。
2023-01-20 10:42:14
阿楨
'23.01.20趙少康 關中談「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r6nKF6aaHM
  相關新聞
高盛:2035年陸超美世界第一 2075年印度第二

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冷戰後美國外交政策的檢討 關中 時報出版
  內容簡介
美國神話變成謊話,美國民主變成笑話。
美國的資本主義其實是戰爭的資本主義、
掠奪式資本主義和贏者通吃的資本主義。
美國一向自認自己的偉大,自認是「山頂之城」、「希望之地」和「天佑之國」,「美國第一」是永遠。冷戰之後,美成唯一霸權,不允許他國挑戰。
  美是最霸道的國家,有著強烈的優越感和使命感,自認是「例外」:有使命去宣揚基督教和教化落後的國家和人民;只相信資本主義,排斥非資本主義國家;以「利他主義」來包裝美國的自私自利,以「自由、民主和人權」、「解救被壓迫的人民」為口號,在海外打仗,其實都為自己的利益。
  本書分析美後冷戰外交政策的失敗,使美享有的「單極時刻」不到20年便被消耗殆盡,「大美和平」曇花一現。
  ●像是北約東擴、攻打伊拉克、阿富汗戰爭、推動以巴和解、北韓的核武問題、與中國的「化友為敵」等等,分析美國由勝而衰的原因。
  ●美外交精英集團──「美國戰狼」,評價美國的五位總統及外交政策上認知的錯誤。
  本書詳解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並整理許多學者跟專家的論述!
  肯楠(George Kennan)
  敵人對美的危害,遠低於來自美國政治菁英們的幻想。
  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冷戰後,美國首要工作是妥善處理俄中問題。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
  美不可過度伸張武力,要爭取俄留在西方陣營,俄不能失去烏克蘭。爭取俄中合作,並以日印牽制中國。美最大夢魘是中俄和伊朗的合作。
  漢廷頓(Samuel Huntington)
  冷戰後,世界進入多極和多元文化並存時代,美應接受非西方文明,並尊重多元文明。西方文明的沒落,主要是道德敗壞、文化墮落和政治分歧。
  佛格森(Niall Ferguson)
  美未能記取歷史教訓,帝國不能只靠武力,還需正當性。美入侵伊拉克是公然說謊,在伊建立民主也是神話。中美,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中國的文化是難以匹敵的力量。
  卡布蘭(Robert Kaplan)
  中國崛起沒有任何不合法和不合理之處,東亞現狀不能視為理所當然,分裂國家經常會以出乎意料之外的方式統一。
2023-01-21 08:36:4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