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圈的發展與建構,已成為保險業的現在進行式

採訪整理◎倪偉晟 照片◎受訪者提供

0
1238

生態圈是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是提供「以顧客為中心、隨時隨地、無所不在、個人化的金融服務」。臺灣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董事長王可言認為,臺灣的金融與保險公司在高度監理環境下雖面對許多挑戰,但仍須掌握國際趨勢,發展數位與數據能力,運用開放事業模式,謀合生態圈夥伴共創價值,創造新業務成長動力。

  2008年金融海嘯造成銀行銀根緊縮,讓許多民眾與中小企業需要資金時求助無門。一些科技人看到機會,便用數位科技提供點對點(P2P)融資媒合與第三方支付等替代性的金融服務,大眾對金融機構信任的喪失也催生了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與加密貨幣。近年,一些科技大廠與電商,挾其對消費者與中小企業資訊的掌握,也積極推動替代金融服務,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不易與普惠金融的問題。

  科技大廠的介入,對金融業者造成不小的衝擊。金融科技的崛起讓金融服務不再侷限傳統金融機構才能提供,創新的金融服務也擴大應用,降低門檻,提供普惠金融服務,讓更多的民眾受惠。

  近3年的新冠疫情加速了數位金融的發展,也改變了消費者行為。消費者要求金融機構提供「以顧客為中心、隨時隨地、無所不在,個人化的金融服務」。PwC(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2018與2021年兩度對6,000名保險客戶做調查發現,顧客對數位化的要求大幅增加。要求透過手機申請理賠的增加了77%,會因為缺乏友善數位介面而更換保險公司的顧客增加了80%。同時,歐盟PSD2(支付服務指令修正案)與GDPR(一般資料保護規定)等保護個人數位資訊決策權的立法,加上大數據與AI盛行,迫使金融機構重新思考非金融資料在金融服務的應用(如非金融資料對信用評等的影響,或生活習慣、飲食、與運動對健康與保險理賠風險的影響),引發了開放金融與生態圈的浪潮。

生態圈「開放共創」特性較易吸引創新者參與,產生網絡效應的級數成長

  要提供以個人為中心的服務,必須要大幅增加對顧客的瞭解,金融機構普遍缺乏非金融的第一方資料。尤其是保險公司,除了簽約前的申請、健檢和理賠申請的資料外,沒有太多顧客資料,和顧客簽約後,也缺乏互動,要提供以顧客為中心的數位服務有極高的難度。

  因此,一些積極的保險公司開始運用異業結合,透過API(應用程式介面)整合技術,和非金融業者形成夥伴價值網絡,以顧客為中心,透過服務整合、資料交換與價值共創的模式,取得多元消費者資訊、深化對顧客的瞭解,以優化顧客體驗和服務價值,並據以交叉銷售或擴大銷售。這個由多家企業合作形成的價值網絡就是我們近年來常聽到的生態系統或生態圈。

  生態系統和生態圈有何不同?

  生態系統(ecosystem)通常由一個核心企業主導,如Prudential(保誠集團),Amazon(亞馬遜),Salesforce(賽富時)、Line、阿里巴巴等主導的金融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參與需要得到核心企業的同意,而在非金融主導的生態系中,金融機構大都以價值相關者的角色提供需要金融證照與監理合規等服務。

  生態圈(open ecosystem)則指具開放性的夥伴價值網絡,價值創造者只要符合參與資格,同意依業務規範履行生態圈的權利義務的標準合約,就可以簽約參與。相對於閉鎖的生態系統,開放的生態圈較難以掌控,但其開放共創的特性較易吸引更多創新者參與,也讓其更容易產生網絡效應的級數成長(滾雪球效應)。

  國際上較成功的保險生態系統包括以行銷結合的Pulse by Prudential(流動應用程式)、Vitality(活力保險計畫)、新加坡電信、與醫療系統緊密結合的Apollo Hospitals(阿波羅醫院)和平安保險等。在臺灣,國泰人壽近年也整合國泰集團醫療資源形成醫療保險網,以及異業整合的健康保險生態系、汽車保修維修美容生態系等。其他金融機構如中華開發、永豐金、富邦金等,也都積極發展推動金融與保險生態圈中。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