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眾的風險意識很特別,他們可能不願相信自己會遇到車禍或者意外,但卻十分相信自己可能會得到癌症。除了電視新聞與廣告鋪天蓋地的宣傳外,還有一個令人擔憂的數字佐證──38年前,惡性腫瘤登上10大死因榜首,從此便未曾將這個寶座讓出。

台灣人壽聯邦通訊處區經理鄭雅云認為,癌症是民眾最重視的風險之一,同時也是最容易碰上的風險之一。透過癌症險的配置,能夠有效補足醫療險的風險缺口,更能夠開啟後續其他險種的保險觀念教育與成交。

保障足額,才有權利選擇

2015年6月,朱媽媽回娘家探望時,忽然發現自己記不起家裡的電話號碼,她警覺地前往醫院檢查,果然發現大腦長了一顆腫瘤,於是醫生安排手術幫她切除。然而這只是個開始,手術後,朱媽媽接受了全身的健康檢查,赫然發現自己已經是肺腺癌4期,之前的腦瘤只是轉移後的結果。

於是她開始接受治療,包括人工血管、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等,各種治療方案都嘗試過了一輪,但畢竟已經是第4期的癌症,朱媽媽還是不斷的惡化,甚至在2017年的2月發現癌細胞再次轉移到右腦,導致出現失智症狀,需要有人在旁看護。

到了2017年6月,朱媽媽轉入安寧病房,但是因為每個月都要轉院一次,實在太不利於照顧,家屬在9月選擇將朱媽媽接回家中,不但請了看護,還在家裡進行裝修,前後花了大約280萬元,如果再加上治療期間的花費,更是一筆天文數字。

好在朱媽媽本身很有風險觀念,不但警覺發現自己身體狀況的不對勁,更是早早就購買了充足的保險,當中包含癌症的一次性給付與日額,再搭配手術險與失能險等醫療、長照類規劃,一直到2018年6月身故為止,朱媽媽都沒有為家庭的經濟帶來太大的負擔。朱媽媽的兒子更是因為感念保險的幫助與價值,成為了鄭雅云的同事。

癌症的治療雖然有健保補助,但是因為健保財源有限,只能為最需要的人提供幫助,救急不救窮。因此如果想要得到效果更好的治療,就只能自費,而以臺灣大多數人的收入來說,顯然是需要商業保險的幫助,癌症險正是最切合需求的一種商品。

就好比鄭雅云的一位客戶李大嫂,她是工程行的老闆娘,雖然因為擔任會計工作沒怎麼跟工人一起出去喝酒,健康風險比較低,卻還是在2016年底發現自己罹患了乳癌,幸好及時發現,還只是第1期而已。

由於其保險配置得相當足夠,各家保險公司的癌症險、重大傷病險等商品一共理賠了約600萬元,住院日額、癌症日額等加起來每天可以理賠近3萬元,李大嫂可以放心地選擇任何醫療方式,人工血管、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等,甚至還有各種新銳藥物,每月的藥費最高達到近30萬元,全部都由保險埋單。

因為及早發現,又採用最有效的各種醫療方式,加上能夠無後顧之憂地放心花錢治療,或許也起到了心態面的幫助,李大嫂的恢復狀況十分不錯,2020年7月初時已經拿掉了人工血管,接下來只要定期追蹤即可。

李大嫂是相當幸運的,但是我們換個角度想,如果她沒有配置這麼充足的保險,還能夠這麼游刃有餘嗎?3年半的時間,她花了近300萬元的治療費用,試問有多少人能夠輕鬆拿出這麼龐大的金錢來?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