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使用的利与弊?

关注者
17
被浏览
115,362

3 个回答

首先什么是eSIM?

eSIM,全称为嵌入式SIM卡(Embedded SIM),是一种内置在设备中的SIM卡,相较于传统的物理SIM卡,eSIM的号码和运营商信息可以通过软件进行配置和激活。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远程下载和切换运营商信息,无需更换物理SIM卡。

eSIM是一种内置在设备中的电子SIM卡,先简单地整理一下eSIM的利与弊

利:

1. 方便携带:eSIM不需要物理插卡,可以直接内置在设备中,节省了携带多张物理SIM卡的麻烦。

2. 灵活性:eSIM可以存储多个运营商的信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切换运营商,不再受限于物理SIM卡的限制。

3. 远程管理:eSIM可以通过远程方式进行管理,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激活、暂停、更改运营商等操作,无需到实体店办理。

弊:

1. 限制选择:目前市场上支持eSIM的设备相对较少,用户的选择受限,国行手机是不支持eSIM的。

2. 兼容性问题:由于eSIM技术还相对较新,一些老旧设备可能不支持eSIM,需要购买新的设备才能使用。

对于我们用户来说,eSIM带来的好处,主要在于便利性和灵活性。

1. 方便携带:eSIM是一种内置在设备中的电子SIM卡,不需要物理卡槽,我们不再需要携带和更换传统的塑料SIM卡。这使得用户可以更轻便地携带设备,并且不用担心丢失或损坏SIM卡的问题。

2. 灵活性:使用eSIM技术,可以在设备上同时绑定多个运营商的服务。这意味着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切换运营商,而不需要更换SIM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营商,或者在国际旅行时切换到当地的运营商,享受更好的网络服务。

3. 便捷的激活和配置:使用eSIM技术,可以通过简单的软件操作来激活和配置设备上的SIM卡。不再需要去实体店购买和激活SIM卡,也不需要手动输入繁琐的SIM卡号码。这大大简化了使用过程,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4. 更好的安全性:eSIM技术采用了更先进的加密算法和安全机制,使得SIM卡的信息更加安全。相比传统的塑料SIM卡,eSIM在物理上更难以被窃取或复制。这提高了通信安全性,减少了被恶意攻击或欺诈的风险。

总的来说,eSIM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使得使用移动通信服务更加简单、安全和智能化。

eSIM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弊端:

1. 可能受限于运营商支持:由于eSIM技术的相对新颖,不是所有的运营商都支持eSIM功能。国内的运营商虽然此前支持手表的eSIM功能,但现在也暂停了,也不支持手机eSIM功能。

2. 设备兼容性问题:不是所有的设备都支持eSIM功能。大家需要确保手机等设备支持eSIM,并且需要在购买设备时考虑到这一点。

eSIM技术仍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的弊端可能会逐渐减少或消除。大家在考虑使用eSIM时,应该权衡其便利性和弊端,根据需求做出合理的选择。

虽然国内运营商不提供eSIM服务,但如果大家想在国内使用eSIM,可以使用Textr eSIM,在它的官网或APP上注册账号,选择国内的流量套餐,安装eSIM后,就可以在国内使用了。

此外Textr eSIM支持130+个目的使用,如果你去别的地方旅游或者出差,也可以使用,不用再另外安装eSIM,选择目的地的流量套餐即可。不用买当地的电话卡或者开漫游了,可以说是很方便省钱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前一定要确保手机支持eSIM,不然买了流量套餐也没不能使用。

首先,我们先来解释eSIM(embedded sim 嵌入式sim卡)的概念。

传统上,SIM 卡是归属于运营商或虚拟运营商(MNO/MVNO)的。如果您想更换运营商服务,则必须更换 SIM 卡。而eSIM (嵌入式 SIM)技术的出现使 SIM 卡的拥有权从运营商转移到设备使用者手里。eSIM 可在全球范围经营,支持多个订购,并且具备满足新的远程订购的能力。

eSIM可与世界任何地区任何运营商的系统兼容,支持多个订购,并可按需通过空中传输(OTA)更新订购。 eSIM 技术极大的改变了蜂窝数据连接的管理方式,因为它可以让用户在无需更换 SIM 卡或更换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切换网络服务提供商。

eSIM的好处

这个需要分两方面说,一个方面是eSIM对电子消费端连接产生的有益影响;另一方面是eSIM对物联网产生的影响。

  1. 红茶移动eSIM技术应用为例,以下图例来自其官网。从下图你可以对eSIM技术给国际漫游(电子消费设备)带来的益处有清晰的了解。
红茶移动eSIM解决方案如何满足您的连接需求

2. 另一方面,首先引用来自Sierra的白皮书《eUICC的机会:如何在物联网中发挥eSIM的潜能》来说明eSIM对物联网产生的影响,其次再举例加以说明。

1)引用文章中的车联网案例加以说明。

在汽车行业,OEM 厂商开始通过各种版本的 eSIM 技术来降低制造成本和简化物流运输。OEM 厂商为每台车配备一个单独的 eSIM,因此库存只需记录一件商品。这台汽车被发往销售地后,eSIM 可以通过远程配置接入当地首选的运营商 。该方法使设备的生产制造过程更加灵活,且更容易实现本地化。汽车制造商一直力挺 eSIM 技术,因为 eSIM 技术允许汽车制造商以一种现有运营商生态系统无法实现的方式交付联网的车辆。

2)再以文章中的工业应用为例,应用说明eSIM对物联网产生的积极影响。

以工业应用为例,尤其是那些在恶劣环境下(如高温、日晒雨淋、颠簸)运行的设备,比如说光伏设备。在使用 eSIM后将得到额外保障。使用焊接到位的 eUICC 技术,无需局限于塑料卡,则可以增加设备的预期寿命(并提升安全性能)同时保持对运营商的选择灵活性。

3)最后一个例子,eSIM在智能制造场景中的应用

设备在生产阶段不需要关心其最终使用地区;使用eSIM模组和标准API,根据设备所在位置实时下发本地运营商资源。


eSIM的弊端:安全问题

以下文字资料引用:

作者:翟世俊,就职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工学博士,主要从事智能终端、移动应用相关的安全技术研究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来源:eSIM安全问题分析及监管建议

2. eSIM安全问题分析
eSIM在使用激活时通过公众网络以空口传输的方式将eSIM文件下载到终端设备中,并可利用远程管理平台对终端中的eSIM卡进行管理。因此,eSIM技术的应用将增加eSIM文件、用户信息等敏感信息在空中接口的传输,相比于传统SIM卡,eSIM可能面临更多的安全风险:
(1) 远程管理平台易遭受拒绝服务、信息窃取等网络攻击威胁
终端需通过远程管理平台下载eSIM文件,因此远程管理平台需提供网络开放接口,极易面临传统网络服务器相同的攻击威胁,例如DDoS攻击,应用层协议逻辑攻击等。远程管理平台存储了大量的eSIM文件,攻击者易通过开放的web接口窃取eSIM文件,增加了eSIM文件被窃取的风险。如果失窃的eSIM文件被用于违法犯罪,还将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
传统SIM卡上的数据信息完全由运营商管理,运营商对卡数据有绝对的管理权。eSIM在产生、下载、安装、切换签约数据的过程,远程管理平台可能还需要与其它的厂商(如终端企业、虚拟运营企业)的管理平台进行对接,这也会增加eSIM文件被窃取的可能,引发身份盗用、篡改窃听等安全威胁。且电信用户数据作为我国关键基础设施的核心数据,数据源头多样化也将增加了监管挑战。
(2) 空口传输增加eSIM数据文件等敏感信息泄露风险
SIM卡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和密钥,eSIM技术需要将用户信息和密钥封装成eSIM文件从eSIM服务器通过空中接口传输到终端,传输路径包括eSIM终端、运营商移动通信网络、eSIM服务器三部分。因此,引入eSIM技术将增加用户账号信息、鉴权密钥等用户敏感信息在空中接口的传输,增加用户敏感信息泄露的风险。
(3) eSIM文件在终端上易遭受非法访问和恶意篡改等攻击威胁
对于传统SIM卡,执行安全功能的算法和数据均在SIM卡内固化存储,整个SIM卡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物理环境,不易受到外界攻击,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对于eSIM,运营商数据等eSIM文件需经智能终端存储并写入相应的芯片或存储区,eSIM需要开放更多的访问接口。另外,智能终端通常搭载开放环境的操作系统,数据在智能终端上的传输、读写过程中易遭受非法访问或恶意篡改等攻击威胁,导致eSIM信息泄露。
3. eSIM安全监管建议
eSIM将在未来移动通信业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其安全性问题也受产业链各方的广泛关注。针对目前eSIM发展态势及产业生态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我们应做好顶层设计,产业链各方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第一,加快技术标准制定工作,引导产业积极提升eSIM安全水平。鉴于eSIM产业、技术要求都处在起步阶段,缺乏安全技术标准。建议在现有CCSA、TAF等相关标准的基础上,针对eSIM的特点,制定并明确eSIM在用户数据保护、数据传输、云平台安全方面的技术要求,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eSIM安全方面加大研究投入,提高eSIM产品的安全水平。
第二,完善检测手段,加强eSIM安全检测。加强eSIM安全检测技术手段建设,积极推动检测相关标准和技术手段研究工作。检测机构需不断跟进eSIM技术发展,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及产品验证方法,提高eSIM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力量。
第三,积极宣传,提高企业和用户安全防范意识。指导企业严格落实eSIM安全技术系列标准,提高eSIM安全防护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对eSIM以及终端的安全风险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引导用户加强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