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SIM 卡」,与传统的SIM卡有何不同,有什么优势和缺点?

关注者
34
被浏览
82,578

10 个回答

定义

eSIM卡是embedded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嵌入式用户识别卡)的缩写,也称为eUICC (Embedded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它是一种直接嵌入移动设备的标准化SIM芯片,可以通过远程读写身份数据,无需更换物理SIM卡即可实现空中切换号码、套餐、运营商等等操作。

eSIM卡的主要推动者是苹果、三星等大型终端厂商和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目前已经在大量物联网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手机上的应用商业前景缓慢。


物联网发展

2018年,中国移动物联网公司推出C417M-S和C417M-D两款eSIM卡芯片用来支持物联网设备接入,支持中国移动以及全球运营商的主流LTE频段,支持蓝牙、Wi-Fi、FM和GNSS多模卫星定位等功能,满足蓝牙通话、音乐播放和定位导航等多种实用场景需求[1]。

个人业务发展

2019年,中国移动启动在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七个城市为期一年的eSIM卡一号双终端业务(非物联网设备)试商用,可以参加的只有apple watch。

2018年,中国联通开启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六城一号双终端eSIM卡业务试商用,开始时只支持apple watch,并于4月18日添加Huawei Watch2 Pro。

2019年3月29日,中国联通宣布eSIM卡可穿戴独立号码业务全国正式商用。


优点

环境

eSIM卡可以减少SIM卡的制造和废弃,降低环境污染。

终端设计

手机设计中不必预留SIM卡槽,可以释放如今已经非常紧张的手机内部空间。

便利

  • 在国内,用户可以随意更换运营商和套餐,这样可以轻松实现一号多终端或多号一终端;并且可以随时选择更加便宜的运营商进行切换。
  • 在国外旅行中,用户可以根据eSIM卡检测到的运营商网络进行切换,有望避免高额漫游费用。
  • 同时终端厂商可能基于eSIM卡提供一些有竞争力的全球套餐来争夺用户,抢夺套餐定价权,例如华为的“天际通”。
  • 可以更方便的实现eSIM卡实名制,可以利用eSIM卡作为电子ID接入需要实名认证的信息系统,例如银行或者企业网络。
  • 更换手机不需要拆卡。
  • 运营商可以降低SIM卡购买支出。


缺点

安全性

eSIM卡远程写卡的特性有可能会引来更多的安全风险,例如黑客可能利用漏洞,通过远程方式盗窃他人号码谋取利益等等。

利益分配

由于终端商可能会通过eSIM卡参与议价,这样会导致运营商套餐定价话语权下降。


[1] 中移动推出国内首款eSIM芯片 未来手机无需再插卡. 腾讯《一线》.

众所周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手机已经变得非常轻薄。

即便如此,手机厂商们在手机尺寸和空间利用上依然是殚精竭虑,丧心病狂。


Nano-SIM虽然看上去已经很小了,但是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还是无法忍受。

毕竟,现在都是追求产品极致,比拼参数,差0.1mm都不行。


除了SIM卡本身之外,卡槽结构以及对应的接口走线,也要占用空间。

如果说手机还能够忍受SIM实体卡,那对于很多智能硬件来说,即使是Nano-SIM,也还是太大了。

例如现在很常见的智能手表、运动手环、智能眼镜。

带通讯功能的手表

这些可穿戴设备上的空间,甚至比北上广的商品房空间还要值钱。


此外,有卡就有卡槽,有卡槽就有缝隙。

手机卡槽

SIM卡槽的缝隙对于设备的防水影响很大,进而限制了设备的使用场景。


还是以手机为例,卡槽、充电口、耳机孔,都是厂商们迫切希望能够干掉的。耳机孔,可以用蓝牙耳机干掉。充电口,可以用无线充电干掉。但是卡槽,一直都还没有办法干掉。


第三点,SIM卡是插在卡槽里的,通过金属触片连接,但是这种非焊接的接触,就会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对于可穿戴设备,需要面对各种恶劣的震动、磕碰环境,时间长了,容易导致松动或脱落,影响使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换号困难。

SIM卡代表了用户和单一运营商的契约关系。你办理了SIM卡,就是和运营商签订了合同,凭卡享受服务。


SIM卡就好像一把钥匙。一把钥匙只能开一个门,如果你想开别的门,就必须再买别的钥匙。


换钥匙就是换卡,对于手机用户(尤其是经常出国的用户)来说,换卡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插拔卡槽需要卡针,还要想着如何保管备用卡。

卡针,要用的时候却永远找不到

所以,以手机厂商为代表的终端设备制造商们,一直在考虑如何才能彻底解决SIM卡的这些问题。


办法来了。


既然实体SIM卡问题那么多,与其想着如何瘦身,还不如干脆干掉它。


说干就干,用虚拟SIM卡替代实体SIM卡的大幕,就这么拉开了。。。


2011年,苹果公司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申请了一项虚拟SIM卡专利。


2014年,苹果发布了自己的SIM卡——Apple SIM,嵌入美国和英国发售的iPad Air 2和iPad Mini 3平板电脑中,允许用户设备动态选择运营商网络。



2015年7月,苹果公司和三星计划联手推出eSIM卡

2016年2月,GSMA(GSM协会)发布智能手表、平板、可穿戴设备的eSIM卡远程配置规范。

2016年6月,GSMA发布智能手机eSIM规范。这一规范获得全球超过30家运营商、芯片商及苹果、三星、谷歌等智能手机厂家的支持。


那么,到底什么是eSIM呢?


看到eSIM这个词,你可能会以为“e”代表“电子(electronic)”,是电子SIM卡,其实并非如此。


eSIM是指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本质上还是一张SIM卡,只不过它变成了一颗SON-8的封装IC,直接嵌入到电路板上。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连接可靠性的问题,也节约了高达90%的空间。


而且,eSIM是可编程的,支持通过OTA(空中写卡)对SIM卡进行远程配置,实现运营商配置文件的下载、安装、激活、去激活及删除。

OTA过程

说白了,你不用去营业厅,就可以灵活选择多家运营商的网络,像选Wi-Fi一样方便。


这不是要了运营商的老命?!


长期饭票变成临时饭票,用户和运营商之间的契约关系不再紧密,用户粘性大幅下降,说翻脸就翻脸,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对于苹果、华为这样的终端设备商来说,eSIM简直不要太爽——既节约了空间,方便了设计,也降低了难度和成本。

Apple Watch Series3 仅比前代手表增加了0.2mm的厚度,就实现通讯功能


最重要的是,有了eSIM,终端设备商就可以绕开运营商,直接和用户搭上线了。至于你运营商会怎么样,他们才不会在乎呢(心中暗爽)。


这就是为什么,终端设备商在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广eSIM。


一时间,狼烟四起,终端设备商们纷纷投入eSIM的怀抱。


话说回来,前面提到,是GSMA发布了eSIM的规范。而GSMA(GSM协会)是一个代表全球移动运营商利益的组织,按理来说应该抵制才对,为什么会推动eSIM呢?



因为运营商们根本不是为了手机才推进eSIM的。他们关注的重点,是物联网


根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M2M(Machine to Machine)连接设备数量将达到300亿,这些设备都依赖e-SIM相关网络技术实现联网,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是一块超大的蛋糕。



所以,即使是心里不情愿,很多运营商还是忍痛支持eSIM,包括AT&T、德国电信、沃达丰、西班牙电信以及Orange等。


包括国内的运营商,也瞅准了eSIM在物联网上的巨大商机,有所动作。


哦,对了,eSIM只是虚拟SIM技术中的一种。除了eSIM之外,softSIMvSIM也都属于虚拟SIM技术。


相比于eSIM至少还算是有一个嵌入式硬件,softSIM和vSIM是直接彻底消灭了硬件

SoftSIM依托操作系统软件实现SIM功能,没有实际的物理芯片存在,对基带进行修改后,基带重定向直接通过其它接口和操作系统层交互,而不再需要访问SIM硬件。(这应该是虚拟SIM的终极形态吧!)


承载着用户数据的SIM卡,牵扯了太多的利益,是运营商的最重要资产之一,哪能拱手让人?


除了利益原因之外,安全其实也是一个问题,终端设备厂商鱼龙混杂,用户在各个运营商的签约信息,是否可以放心交给他们?



对于eSIM系统来说,谁控制配置eSIM的平台,谁就拥有主动权


但是,无论如何,eSIM的发展趋势谁也无法阻挡。


虽然现在eSIM的发展还处于非常初始的状态,但是,据权威部门预测,至2020年,新增eSIM连接数将达到2亿个,全球将拥有3.46-8.64亿部内置eSIM卡的智能手机。德国电信预计,至2025年,eSIM将全面取代传统SIM。

按目前的情况,eSIM技术很可能会先在物联网方面得到应用,进而带动在手机上的应用,到了那个时候,如果生米煮成熟饭,运营商也无回天之力了。


总而言之,以eSIM为代表的虚拟SIM技术,是消费者的福音,手机厂商的法宝,运营商的双刃剑。


大戏开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