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申请到 PhD 的呢?

各位来讲讲自己申请 PhD 的经历吧。PhD指的是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授予的博士学位,包括港澳台地区。 相关问题: 你是怎样申请到 Master …
关注者
13,745
被浏览
5,061,366

374 个回答

这个回答很适合背景并非很强但是想要通过弯道逆袭PhD的同学。我会系统介绍我的经历,尤其是怎样琢磨自己并不很强的经历,来对实现自我塑造之路。本文旨在系统性帮助你理解和学会PhD申请过程中文书写作,套瓷技巧,面试准备以及录取委员会/导师最看重的因素,更能少走冤枉路,节省更多的时间最大化自己的成功。相关引用是我三年来心血之大成,所有的分析样本都从我的申请过程中截取,迄今为止没有比这个回答更客观更系统的解读,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继续询问~

我也把方法做成了数个小视频,逐步更新到了知乎:

第一部分是套磁部分,专栏这个文章主要介绍「如何」与教授沟通,分析每个量度对申请的影响。第二部分是我自己对CV书写的理解和介绍,并且附加了一些例子,详细阐述个人经历如何进行重塑和挖掘。第三部分介绍个人陈述的逻辑铺排原理,希望对答主有帮助。另外我回忆了我的PhD申请的面试经过,问到的题目,步骤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果你对面试有担心,可以看下这个机经,详细总结并且全部呈现所有问答的过程。面经包含了波士顿大学,Northwestern和Cornell三所学校,以后专栏还会接着更新。

针对EE/CS/DS/BA/金工等硕士项目总结在这里:

文科研究性/授课性项目(牛津MPhil, 剑桥MSc, both in sociology & social sciences)总结:

另外在套瓷阶段和网申阶段也会遇到索要Research Proposal的状况,所有的长篇(大于1000字)和短篇(500字左右)的成稿方法论,注意事项,视频指导以及详细范文解析在这个链接中:

第一部分:我的套磁之路

我总结了一篇我与一Professor具体的套瓷过程,分析了我和Professor每一次对话的反应和互动,以及探究了如何follow up的动机和依据并且最终拿到了offer。有兴趣请参考下面这篇回答:

首先个人介绍一下:18 fall 国内某985 EE本科毕业申请CS,主要两个方向:自然语言处理与基于移动端的模式识别和人机交互。

Offer:Northwestern EECS with Fellowship, Notre Dame EE with RAship, BU ECE with TAship, Vanderbilt EECS with TAship. 其他若干MS诸如哥大密歇根也都拿了下来。

背景:某985非工科学校,GPA 普通,T 100,G 321+3.5,没有paper,三维没有任何亮点,对于这样的背景来说,我的申请结果可以说是超乎想象了,尤其是对于ECE这样的热门学科来说。

我们都知道每年美国PhD的门槛都在上涨,甚至达到了两年翻一番的程度,尤其是热门的工程学科,竞争更是趋于白热化。我在申请之前都没有信心自己能够申到PhD,因为自己的履历看起来实在是太普通。但是随着自己套磁的深入,得到很多教授的积极回复甚至是提前面试,这个申请结果也是超乎我自己想象的。作为过来人,我想结合自身经历,和师兄师姐们交流以及美国大学教授的面对面social来谈一谈对PhD申请的看法。

申请无非就这几个维度可以反映在申请材料当中:推荐信,科研经历,与教授的匹配程度,技能(coursework),GPA,个人陈述,TOEFL,GRE.在这几个因素当中,我认为重要性是依次降低的,我也是按照这几个因素的考量进行选校和考虑的。

TOEFL和GRE: 研究生院的门槛一般是90分,个别学校会卡口语小分。最好过线(100),只要过线,再高都没有用。GRE也是这样的,320+3过线就好,不需要再去冲刺高分。我和套瓷教授交流过,一个教授回我邮件的的原话是:It‘s less important for the admissions process but is necessary if you get accepted.也就是说,在一开始筛选的时候,根本不会有人去看你托福多少分,GRE多少分,当他们对你有兴趣或者想要你的时候,他们才会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如果你和另外一个申请者旗鼓相当而一个人英语没有过线,教授可能会倾向于你,这在竞争激烈的学校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最好过线,实在没有办法过线差一点也没有关系,这在你的申请中基本没有重要性。

GPA: 虽然这个指数是越高越好,但是如果不理想也没有关系,因为他也不是决定性因素。我的每年GPA都不是很理想,但我发现对我面试的教授没有一个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一共收到8个PhD面试,在面试的学校中我申了六个,这六个里面我中了三个,我觉得自己的样本数量是可以说明问题的。很多同学觉得本科生申请,GPA只要高的变态就有很大的优势,其实这个想法我觉得是有误导性的。我看过很多高分而缺乏经历的本科生全军覆没,今年我们系就有一个,所以好的GPA也不能掉以轻心,不理想的GPA也不要灰心丧气。

推荐信:这是在申请中最最重要的一环,一封强推可以改变命运,我身边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了。获得一封强推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海外做一份高质量的暑研(对于大陆本科的同学来说),获得大牛的赏识,然后请求他投递推荐信。“高质量”的暑研是怎么样定义的呢?我觉得这也是我申请中制胜的关键之一。很多同学觉得做了暑研就好,或者到了一个大牛那里做暑研就行,实则不然。我觉得暑研有这么几个要点:第一,推荐人的title和影响力越大越好,也要打听一下他的作风和人品。有的大牛很可能会拒绝给你写推荐信,那样就很尴尬了;第二,暑研的project一定要保证能出结果,而且这个结果不仅仅是大牛想得到的结果,最好还能有点自己的idea在里面,比如优化了过程,新的探索和思考之类的。信的idea可以直接体现在推荐信的内容和细节上,让你的推荐信如虎添翼。即使是很幼稚的想法,因为你是本科生,大牛很可能都会欣赏你;第三,一定要和组里的PhD保持非常良好的关系,因为推荐信很有可能就是他们起草的。

推荐信的重要性还在于人际关系的拓展,可能很多同学都知道,大牛的学生和朋友遍布学术界,熟人强推会让申请成功的几率大大增加。其实不仅仅是熟人才有作用,一个很强的title让教授在查阅你的推荐信的时候也会觉得可信度很高,因为这种量级的人物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学生去漫天胡吹。在大部分情况下,愿意写推荐信的教授,尤其是科研推荐信的教授,内容都不会很差。这个时候区分开来的很可能就是教授的影响力了。

科研经历:科研经历是一个很难量化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觉得一个人有几篇paper应该会很厉害,但是申请结果并不是完全与这个挂钩。体现一个人强大科研经历的表现,不是paper的数量,而是一个人对于科研经历完整度,参与度,自我分析总结意识的综合体现。如果你有一到两个很完整的科研经历呈现给教授,即使没有paper,教授也会非常impressive.以我为例,我在套磁的时候,就完整刻画呈现了我在学校和暑研时候的两段经历,修改了40多遍CV,把每一个细节都雕琢的非常好,套磁阶段有很多教授表示我的经历非常impressive,有一个教授甚至这样回复我:

这个回复也成为我申请季持续向前的动力之一。我的推荐人是这样回复我的(虽然我最后并没有申他的学校):

还有很多这样的回复(这个教授没钱):

这两个教授最后录了我:



这个教授也是没有funding:

申请没有提交之前我就收到了3个学校的面试,所以我觉得研究经历非常的关键,有没有paper不是量化一个申请者是否具有很好的potential的唯一指标。如果能在CV当中呈现出非常良好的科研素质和科研潜力,勾画出一个研究者细致努力的研究过程,这本身比很多篇paper重要的多得多。我在做科研的时候,非常注意记录自己的工作情况,然后不断汇总到CV上,成为CV对的重要素材。CV是申请季最重要的文书(默认推荐信不是自己写的情况下),他是一个人大学生涯的高度体现,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写完的,而是需要很多年的功夫不断去积累,融合,修改和完善。对于CV的修改我有很多心得,靠着对CV对的理解我也帮我的同学拿到了申请季一些超乎想象的结果,我觉得我的书写方向应当是合乎美国大学招生委员会要求和理解的。

匹配程度:套瓷是检测匹配程度最好的办法,教授更倾向于接受一个对自己的课题更感兴趣的学生。关于如何套瓷,我觉得精套+海套二者缺一不可,这也是和传统观念背道而驰的一个认知。大家可能觉得海套会让教授厌烦,这看起来是对的,其实不一定对。我认识的一个哥大博士学长告诉我,有的教授根本不看套磁信,他们往往直接看你附上的CV。而且有的教授网页上的信息并不能让你完全找到你们的匹配之处,如果你能海套一番,也许会收获意外的结果。我BU的offer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套到的,模板邮件,只改教授的名字,其他的什么也不改。但是我仍然得到了积极的回复:




另外一点,套瓷是根本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强committee的情况下。再强的committee,也需要有对你感兴趣的教授,所以套瓷的反馈是选校的最重要的依据。没有一个PhD申请是可以量化的过程或者可以横向比较的过程,你从往届学长的只言片语很难真是窥测他们的真实情况,就像光看我的标化你也觉得不可能有这样的结果。而且,PhD申请充满了太多不可预测性,去克服这种不可预测性的最好办法,也是套瓷!套瓷也不是简单的一来一回就可以,第一轮要广撒网,第二轮要follow up,我和圣母的教授往来50封邮件,我没申请前就知道肯定能拿下来,即使他还没看到我的推荐信和其他申请材料,这份自信就是来自于我锲而不舍甚至死皮赖脸的follow up!不要觉得发一封邮件教授就能记得你,要反复轰炸,让教授能够在review的时候把你的申请材料专门挑出来看才是最成功的套瓷!看一下下图教授对我的回复,教授承诺一定会看我的材料,这难道不让我的胜算增加了很多分吗?套瓷不重要吗?

第三轮要在申请后跟进进度,展现新的成果,表明决心,这也是我最后拿下西北的关键因素。我觉得套瓷非常非常重要,我的申请和套瓷的成功密不可分。

最后是个人陈述:翔实可信地写出你科研过程,感受,不要夸张,不要煽情,谈一谈和你匹配的教授,表明一个大的研究兴趣(切忌不要写的很细的方向)。很华丽的辞藻对于申请百害而无一利!

我自己的暑研邀请信:


附上一张我的offer图:

欢迎对申请有问题的同学私信。我的专栏也有更多心得详解,分享和方法论解析。干货多多,方法多多,更重要的是,申请是个灵活多变的过程,一定要根据事情的发展制定不同的策略。任何general的策略到每个人身上都要做出改变和调整,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申请季中生存下来!

很多读者有私信问我精套套瓷信(cover letter)撰写和后续套瓷深入follow的方法,我在这里补充上:

关于精套以及后续的follow:

原则:一般而言分三段,第一段要简单介绍个人情况和即将申请的研究方向,第二段可以从需要套瓷的教授的paper或者research website上的信息出发,阐述出你对他研究的兴趣,认为自己过去的经历和他研究的契合点,以及自己未来如果有机会加入他的组可能的贡献。一般而言,第一段不要超过三行,第二段不要超过五行。第三段可以很简单地说一下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make further discussion/investigation.

撰写技巧:申请季的套瓷量可能很大,如果真的很深入分析教授一篇paper,写出我所陈述的要点可能很浪费时间,尤其是许多申请季的小伙伴还在奋斗G/T或者是学校还在上课,现有阶段的research还在进行。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有技巧地撰写精套信。

在套瓷的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教授都不会很认真地阅读你的套磁信,他们很多时候只是草草掠过,看了你的CV可能会对你有个印象。对于要看cover letter的教授而言,海套还是不太适合的。这实际上就给了我们撰写上铺陈了一个偷懒的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只阅读abstract,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去判断他的paper在说什么。我们摘取的内容甚至不一定就得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只要摘取一些有效信息就好,让他觉得你确实读了他的文章而且好像陈述出了自己研究的兴趣就行。你发的只是cover letter,并不是research proposal,申请季几百封套磁信,不可能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分析每个人那么透彻,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让别人看到你的态度就好。但是,你不能直接截取这里面一个整段话,尤其是开头结尾的,这样很容易让人看出来你只是在为了敷衍而敷衍。我总结出了快速套瓷一套公式:what you proposed+ to solve certain issues+what I have done highly overlap with your research+ I think what I could possibly contribute in future. 我来举个例子:

一篇paper(注意红色划线部分):

文章的abstract
文章的introduction

红线信息:method:optimized interface design, signal enhancement

target:to improve DNA biosensing

公式组合:I am so delighted and interested that your paper presented optimized interface design, signal enhancement to improve DNA biosensing, which highly overlap with my research experienced. To be detailed, I performed XXX(根据文章标题和这几句尽量扯自己做得研究和这篇文章的关系,实际上没有关系也可以,只要扯一扯就可以). If you also have interests in it, please have a look at my CV or directly contact me regarding any questions you possibly have.

这样的任务量是不是大大下降了!看起来,这其实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大神请无视),但是我发现我用这招“骗过”了很多教授,也用这个帮助其他同学进行PhD和暑研套磁,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

Follow:正如我前文所说,套瓷绝对不是一来一回那么简单,所以follow up这是比第一封cover letter更更重要的过程,决定着你在进入committee的pool之前,面对那么多的申请者教授到底对你有多少印象。很多教授,尤其是助理教授,为了增加自己可以选择的对象,往往都开始用非模板的回复来套路你。其实他对你并没有多深的印象,但是就是为了吸引你申请。有海外推荐信的同学肯定感触很深,选校名单每一个学校都很重要,因为海外教授可以提供的推荐信数量都是有限的,我们要争取把每一个推荐信的利用到最大!你需要跟进展示你的成果,挖掘更多你和教授所做工作的联系之处,不能像第一封那样挖掘得比较肤浅。跟进就是一个有的放矢的过程了,也是一个根据教授回答因人而异的过程,我在这方面的经验也可谓是很丰富了,我在进行套瓷和帮助其他人套瓷的过程,极其看重follow的过程,而且会灵活根据发展制定不同的策略。请看一个例子,我用“提问”的方式来follow up(请注意这不是万能的,有的教授会对提问很烦,这是因人因事因语气而异的过程!一定要根据你原来和教授互动的情况来拿捏分寸,切忌生搬硬套我的例子!):

教授的回复:

这是我根据教授上封回我的语气和内容拿捏之下,大胆的follow的方式。那么follow的结果呢?Cornell的面试意外袭来!虽然没有最终被录取,但是争取到面试也很让我激动!


第二部分:CV书写之我见

首先请大家阅读一份香港大学Wallace Choy教授招聘PhD时候对应聘材料的要求:

这其中提到了project details,也就是希望申请者能够详细阐述出自己参与过的project一些研究细节在CV当中。但是很多申请者可能会有疑问,CV不应当是简练概括研究/实习经历即可,写了太多审阅者没有时间认真看怎么办?这封招聘要求我觉得就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如果申请研究导向或者及其看中个人实践经历的研究生项目,教授/录取委员会是非常期待了解申请者做过的project的具体流程和研究细节,这有助于帮助他们了解申请者在一个项目的扎根耕耘程度和成果,尤其是申请者在没有相关论文发表的情况下。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何利用CV的项目经历描述,挖掘包装出自己的过人经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申请者需要注意的是,包装的过程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一定要让阅读者快速抓住了解背景经历的核心内容,而不是长篇累牍的个人经历单向输出。申请者应当翔实可靠的书写自己的项目背景,但是当文字内容过于繁冗,摘取的内容没有抓住核心,安排逻辑上缺乏衔接,呼应和因果关系,语言叙述无法简练通达,那么就没有起到个人包装营销之目的。这很可能会给个人经历展现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CV不是个人陈述,也不需要如同Research Proposal一般对自己的项目各个要点事无巨细地介绍,而是要有详有略,合理组织安排,选取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具有逻辑性的表达方式,将个人背景展现在录取委员会面前。

下面是一个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专业的同学自己写的CV:

从一眼看上去,她的经历最主要就是MCM(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和京东的实习经历,这样的流水式的表达无法让人get到学术潜力。比如MCM他只用了两句话,第一句话其实也就是对比赛的题目做了一个说明,第二句话更是一句比赛的要求,整体没有体现出来自己的贡献在哪,研究成果是什么,进而无法展现出自己的学术实力与个人价值。

请看她的“重塑”表达:

整体来看,修改后的CV对申请者的竞赛经历进行了充分的挖掘整理,一方面完全将这段竞赛经历转化为科研经历来突出自己的研究潜力,摘取了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发现和创新之处,告诉Committee自己重要的学术创造:PDE和Two Odd Points对于整个模型的牵动性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讨论了稳定性的加强之处,体现价值,进而补充数值验证过程,强化了思维体系的严谨性和渐进性,语言结构凝练有序。很多申请者经常苦于经历太少或者经历过于浅薄,缺乏学术色彩,其实细想,只不过是自己没有发觉到自己的“过人之处”,这归结到了自我展现的过程。每个人的研究经历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挖掘进而形成学术体系,如果没有专门的研究经历,申请者的毕业设计、竞赛项目、实习经历、课程设计都是可以挖掘总结为研究经历,从而将自己的研究潜力表现出来。个人成长和实力的凸显是真正的目的,而拘于经历的具体形式。

至于如何挖掘、如何组织、如何整理,读者可以体会一下上面修改后的CV,下面是从层次性、逻辑性、语言性来对比两份CV的不同之处。

1) 层次性:

在了解了申请者的学术背景以及详细的经历过程之后,我们将其研究的过程分成了模拟EVD传播过程和疫苗投放量的合法性分析两部分,而对于每一部分又按照做研究的前后顺序进行了分层,这样不仅给人清晰的思路,更会让Reviewer眼前一亮,对申请者的研究思路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前的CV里面完全看不出来,写的更像求职导向的职业性简历,很不符合学术性的书写规则。Committee是学术性评审机制,他们是了解申请者的研究内容,因而有兴趣去阅读翔实的学术过程。而HR并不关注学术性过程,他们相对专注于技能和实践能力。

2) 逻辑性:

逻辑性是指申请者的研究经历应该主要是围绕一个问题层层深入进行研究,上下文前后要有关联,东拼西凑毫无章法会造成可读性损失。比如修改后的第一部分的Quantitative Modeling on Transmission Tendency前后逻辑关联很强,这部分主要目的是建立EDV的传播模型,首先解释了人群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模型中的变量,最后利用ODE对这些变量建立方程组,每一步都是在前面所有的基础上做的,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这样的经历组织会展现出来你极其清晰的逻辑思路,而这恰恰是PHD所需要的基本特质。

3) 语言方面

申请者修改之前的CV语言平淡,没有突出亮点,用词不够地道性,表述不够学术性,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Committee对申请者研究内容的理解与申请者的研究能力、表达能力;修改后的语言表述非常凝练,用词地道,读完明显会感觉到申请者的语言功底非常深厚,对自己的研究内容非常熟悉,对整体研究内容的主次把握地恰到好处,这样无形之中会增加很多印象分。

我们再来看一个物联网方向的同学修改前后的CV对比。

修改前:

修改后:

这个同学的经历是对心电图信号进行识别和分类,根据之前的CV描述,只知道使用了深度学习作为研究方法,而对于具体过程一无所知,一共三行的描述前两行都是一个意思,第三行是说编程实现了对心电图的分类,整体来说就是一句话可以说清楚,利用深度学习解决了心电图分类问题。试想,这样的“敷衍了事”有足够的说服力吗?不仅给人一种非常啰嗦而且逻辑混乱的感觉,而且没有彰显出来自己的研究潜力与能力,无法得知研究思路和研究逻辑。

修改后的CV明显丰富了很多,通过对申请者科研经历的详细了解与深入探讨,整个研究经历按照学术研究的思路分为数据收集与数据清洗、网络模型搭建、信号处理与模型训练、训练结果分析等来有层次有逻辑的展开整个研究经历,前后逻辑联系紧密,一眼就能看清申请者清晰的研究思路,整个数据分析的研究过程一定是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这样的大思路来展开,此处不过是分析数据的方法是信号处理领域的小波变换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卷积神经网络,最终将自己的处理结果与领域标准数据集进行对比,让自己的科研结果更有说服力,这样有层次、有逻辑的CV明显比修改前的CV更有吸引力,其所塑造的申请者更能给看到这份CV的教授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之后我们再看一个化学专业同学修改前后的CV

修改前:

修改后:

接着按照之前的分析思路,我们可以看到,申请者自己的CV太过于简略,只表达了自己通过设计实验与数据分析得到了Fe/Si会对铝合金的性能有影响,但是实验是如何设计,数据如何分析的都没有交代和解释。

在经过对申请者这段研究经历的详细挖掘之后,发现申请者还是做了非常多的工作的,同样也有很好的研究结论。我们按照学术的思路对其进行总结,其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不同配比的Fe/Si是否对铝合金的性能有影响,我们将其分为样本制作、特征分析、微观分析等层次,样本制作是特征分析的基础,之后利用多种专业方法进行特征分析,最后利用微观分析寻找特征分析的结果是如何形成的,最后给出了研究总结即粗化的晶结是导致导电率变化的原因。这样逐层深入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给阅读CV的教授就会留下非常深厚的印象,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思考的科研精神就体现在了期中,同时展示出申请者非常缜密的研究逻辑、出色的研究结论,这些无形之中都会对你的申请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语言方面不用多说,整体用词非常地道专业。

三. PS书写之我见

个人陈述需要结合自我的真实经历,摹绘成长的轨迹,不断感悟思索,最终塑造出有信心,有能力改变世界的角色。这样一个过程,申请者不能仅仅着眼于流水账一般的经历叙述,更不能夸夸其谈,止于自我追捧,要利用细节带动经历情节的发展,逻辑勾勒发展历程,不必纠结于个人的经历是否普通,不必执着于自己的梦想过于渺小,只要能认真抓住写作思路,再普通的经历,也会丰满鲜活。

逻辑主线与发展主线是两个核心要素。所谓逻辑主线,就是全篇文章是围绕一个愿望、一个申请方向、一个目标而不断努力的。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尽相同,但是把自己琐碎的经历整合,形成一个链条,这个链条“颠扑不破”“强大坚定”概述每一段经历,就能引起渴望“改变世界”的共鸣。关于发展主线,顾名思义,就是在逻辑主线的指引下,每一段经历都对个人发展有裨益,有思考,有升华。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还是实践能力的提升等等,都体现出自己不断强大,能够从自我的樊篱进步到思考世界的过程,从而着手“改变世界”。只有抓住这两条主线,才能让个人陈述和学术简历相辅相成,获得招生官的青睐。范文如下:

文章开头第一段阐述了申请者对于电影的理解,并且以此为基础引出波士顿大学该项目可以为她个人带来的发展与机会。在前面的个人陈述方法论的推文中,申请者同样快速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兴趣起源后,引入目标院校能够带给自己的机遇与平台。在这一点上,“文商科”与“理工科”并无二致。

第二段引入自己兴趣的起源,即第一次对于电影艺术的好奇心由来。请注意标黄文字部分,the combinations of film studies and cultural studies是整篇文章引入的逻辑主线。申请者想要追求,并不是过于空泛,庞大的电影学科领域,她把自己的经历线索落到了“与文化研究相结合”这一个更具体的点上,避免了在进行经历铺展时候由于申请方向过于概括而造成思考阐述的空虚无力。在发展主线的安排上,她从自己的毕业论文入手,点出"Winding Refn"这个细节,以此细节作为落脚点,逐渐深入到“”studying filmmakers from fringe region“这个更具体的领域,勾勒出自己对于整个学科的初步印象。细节与主题逻辑在发展段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在渐进段中,申请者始终牢牢围绕着电影研究与文化的研究的逻辑主线跟进,从中国电影的发展大环境侃侃而谈,表达中国的文化环境是同样拥有深厚积淀与内涵的,为自己的经历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舞台。自己与Wang Yu导演的合作过程中,加深了对电影制作者职责与角色的认识:the filmmakers are getting recognized by the public. 毋庸置疑,申请者对电影学科的认识提升了,从speech statement逐渐上升到需要make impact in the public and recerive the recognition from audience.这一发展主线的安排也就很自然地引述出”China's films will serve as resource during my studies at BU“与申请目标紧紧贴合。

高潮段中,申请者用自己在film association完整的工作经历作为经历升华的依托,渐进到对于电影与文化交融的更高认知层次:it was required that the curator possess an acute sense of both the cultural value of the films and the preferences of their potential audience.在认识到自己需要提升之处后,申请者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visited several authoritative professors, convinced them of the benefitsand feasibility of this festival, and won their endorsement,最终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达成了在自己短暂生涯中的一项高度:I therefore came to understand thata good curator is no less important toa film than a good creator. 诚然,从最初的电影制作者对于电影事业的”匠心“与”雕琢“,申请者仅仅有一个大概性的”接触性“认识。在真正参加了涉及电影制作的更多活动,深入了解到电影制作环节,并且为了创造更好的电影艺术自己做出了努力,申请者将自己的经历逐渐升华到”独一无二“的见解,目标项目”颠扑不破“的执着”继续求索“的愿望

结尾段概括了申请者能够在波士顿大学可以学习到的知识以及渴望奋斗的目标。波士顿大学与她人生规划的契合之处,正是由于前面强大的叙述而令人信服。这样一篇个人陈述,让录取委员会完全可以感受到申请者的intensive craving和countless efforts,录取的决定也就水到渠成了。由此可见,文商科的个人陈述并非需要”特立独行“,”天马行空“,”感情充沛“可以倾注在经历的升华和能力的发展线索上,逻辑主线与发展主线依然可以让你的个人陈述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和展现对于未来一切可能性的好奇与热情。我想,这也是录取委员会最看重之处。

我的经历比较奇葩。没想到写出来反而在这个提问下火了。想看正常申请流程的同学请移步其它答案。谢谢点赞的各位,走之前点个赞?

|( ̄3 ̄)|

为了方便大家,写一个check list吧:

1 有女朋友

2 女朋友申请到博士奖学金

3 女朋友愿意跟你结婚

4 你愿意作为家属出去陪读

5 你愿意家里蹲一年

如果您觉得您满足上面的条件,请往下看:

##########我是原答案##########

我硕士毕业的时候跟女朋友一起申请美国的大学。她有牛人庇护,伸到了全奖。我光头。

怎么办呢?老子也不是吃素的。我们四月份领证,七月签证,我成为了光荣的陪读F2。

到了美国以后,我一边联系老师,一边在我老婆的实验室当志愿者(还要负责做饭)。还好当年我兴趣广泛,硕士的时候全程蹭了她的边界层物理(分数还比她高:),所以她实验室的事情做的顺风顺水。临走前还给他们做了报告。

老婆的导师给我写了一封推荐信,半年后我在本校区找到了博士。成为了我老婆的师弟。不过,我比她早毕业一年。

后遗症就是,家里一直是我做饭。

后续传送门在此(WARNING高密度狗粮警告WARNING):

科研搞不出来的时候,大家一般都会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