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考物理中取得90+的成绩?

关注者
8,274
被浏览
2,093,516

577 个回答

二更

我又来了hh,其实我一直都在~

没想到这么多赞同了,谢谢同学们认可哈,今天我说下在我昨天答疑时候得一道题目,就是一个受力分析题目出现了不少问题,这道题目还是很基础的。

题目中有两问,其实第一问可以直接忽略的,可谁让我们老师这么仁慈,多给你加一问给你引导点思路......

我们直接做第二问,它问水平拉力是多少 ?

通过读题干我们发现两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对于求拉力的话,我们可以对B受力分析。

来自小猿

列完后,我们发现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并不知道,则需要对A受力分析。

(仔细看完我后面回答的话应该一开始就知道要对俩物分析)

那位同学问题出现在了A,受力分析时没考虑绳子的拉力,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用极限思想,比如我现在用手拿起A恰好接触B,那就不会有摩擦了,这是你受力分析会考虑手上的力吗?

肯定会考虑,那换做绳子了我们同样分析呗,只不过多了一个角度,咱就水平竖直分解呗~

列好方程后,摩擦力和绳子拉力T都解决了~

还有同学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放评论区,大家一起解决,我看到了有时间就会给你解答的。

一更

谢谢大家认可哈,今天我分享给你两个模型,以后也会慢慢来补的,需要什么记得放在评论区~还有别只收藏不点赞啊^_^!

模型一:水平方向的圆盘模型

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体到转轴的距离为r时,连接物体和转轴的绳刚好被拉直(绳子上张力为零)。物体和转盘间最大静摩擦力是其正压力的u倍,求:

设转动过程中物体与盘之间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转动的角速度为w0,则

(1)因为w1小于w0,所以物体所需向心力小于物体与盘间的最大摩擦力,则物与盘间还未到最大静摩擦力,细绳的拉力仍未零,即FT1=0。

(2)因为w2大于w0,所以物体所需向心力大于物体与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则细绳将对物体施加拉力FT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模型二:追击相遇模型

火车甲正以速度v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距甲d处有火车乙正以较小速度v2同向匀速行驶,于是他立即刹车,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为了使两车不相撞,加速度a满足什么条件?

设以火车乙为参照物,则甲相对乙做初速为(v1-v2),加速度为a的匀减速运动。若相对乙的速度为零时两车不相撞,则此后就不会相撞。因此,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甲车减速到乙车车速相同时,甲相对乙的位移为d。

下面为原回答¥


不看后悔系列!!!

我就是高考物理考到了90+,我是从30分达到的这个成绩,一些感受和几个重要的模型分享给你,祝你少走弯路进而更上一层楼。

放弃所谓的二级公式

我给你几个不常见的二记公式,给你看下这些公式是怎么来的,用的话会有哪些弊端。我再用几个你们常见的二记公式说下为什么我不推荐你去用。

不常见两个二级公式推导。

这个公式推导方式很简单,我们所知道速度合成公式给它平方,然后两边同乘二分之一倍小球质量就可以了,完全符合数学逻辑。

然而从物理角度来说把小球末动能给分解了,我们知道动能是标量,它本质是不可以分解的。

但从解题角度来说确实好用,把平抛运动中小球末动能分解为水平方向动能和竖直方向动能。这个方法对于解决选择题目中做功题目中比较好用,但我希望你把这个作为检查的一个方法。因为它违背物理的一些定律。

上一个是根据平抛运动中两个速度公式推导的,这一个是根据位移公式来推导的。这个公式推导核心是消掉时间这个未知量。

平抛运动轨迹其实就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包括斜抛。

这个公式中完美的呈现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而轨迹就是这个函数图像,当然在选择坐标系的时候会有所区别,这个公式在处理小球相遇问题中很适用,但我也不推荐。

以上两个都是由最基础的公式推导而来,批卷人看的是你最基本公式,不想看到所谓的二级公式,二级公式对你没有真正方面提升,遇到难题一样一头雾水。

来一个很常见以及书上都有的“二级公式”。

不含初速的式子一个道理,把速度公式中初速度分出来带入位移公式便得出来,你自己可以操作一遍。

我想谈的是红色的“平方差公式”。既然我们知道这个式子是由括号里面俩公式推导的,那我们完全可以用它们来代替,这样的好处是减少你的思考时间,实操性强,如果你基础很好,那你可以用这个技巧公式,举个例子。

这是2008年全国Ⅰ考题。

方法①:技巧公式。

方法②:基本公式。

一共三段直线运动,针对每一段写出了对应的基本公式。哪个方法适合你自己体会。

总结:说了这么多,我希望你摆正心态,别想着有什么捷径可走,踏踏实实把基本公式先掌握。

动力学重点方法模型

整体隔离法

在此之前先给你讲一下“建系分解列方程”这七个字。

建系分解:平衡状态时,要是尽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匀加状态时,一种为平衡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建系,另一种为是尽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匀速圆周运动水平竖直建系。

列方程(重点注意):独立方程

平衡状态:∑Fx=0,∑Fy=0。

匀加速状态:∑Fx=ma,∑Fy=0。或者∑Fx=m a_{x} ,∑Fy=m a_{y}

匀速圆周运动:∑Fx=m w^{2} r,∑Fy=0。

关联方程:f=uN, F_{安} =BIL, F_{电} =qE, F_{洛} =qvB。

独立方程加上关联方程即可完整书写出一道大题,这个方法是我当时老师讲的,为避免你说我打广告我就不说了。

整体隔离法解题方法论:整体列一组,隔离受力少的列(n-1)组,这里的n指的是物体。出现临界情况先考虑临界。如果题目中出现对称物体,仅研究其中一个即可。

看到题目的第一反应是,已知量少未知量多。

按照方法论我们来一步步列下式子。第一步图中有三个物体,我们需要对(3-1)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力简单则为B、C。

整体:F=3ma

隔离:B, F-T=ma(T为绳子拉力,没必要担心多了一个未知量。)

C, 倾斜物体,我们需要建系分解列方程。

Tcos \theta =mg,Tsin \theta =ma。

至此书写完毕,所列方程中共有四个未知量四个方程,不管题目问什么我们都可以解出来。


功能部分重要方法模型

我只希望你好好弄懂弄清楚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题型分为全过程动能定理、上抛下落动能定理、绳杆链接问题、电场当中动能定理应用以及电磁感应中动能定理的应用。当然在传送带问题中也会牵涉到动能定理考点。

在这我说一下上抛下落和绳杆链接模型。

上抛下落模型:

向上过程列动能定理,向下过程列动能定理,全过程列一个动能定理。

关于高度问题在这里不做过多赘述,这个题目也是一道高考题。历年来考这类题目不仅这一次。这类题型不一定竖直抛,也可以斜着抛,其实方法都是一样的。

绳杆连接体问题:

这个题型比较难,往往出现在压轴选择题。

这是2015新课标压轴选择题。

当a下落到最低点时速度方向向下,b的速度方向向右。

对a: mgh- W_{杆} = \frac{1}{2} m V_{a}^{2}

对b: W_{杆} =\frac{1}{2} m V_{b}^{2}

a下落到最低点时Va和Vb垂直, V_{a} cos90°= V_{b} ,则 V_{b} =0,因此该题实质是一个系统动能定理问题,列式mgh= \frac{1}{2} mV_{a}^{2} ,解得 V_{a} = \sqrt{2gh} 。b的初速度 V_{b0} =0,末速度 V_{b} =0,所以 V_{b} 先增大后减小,说明杆对b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杆对a先做负功,后做正功,A错误。

a下落过程中,杆对a做正功时,a的加速度大于g, C错误。

E机a的变化要看W杆a,杆对a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所以E机a先减少后增加,减到最小时杆上力即为FN杆=0,杆对b无作用力,D正确。

磁场图形汇总

一般解决方案:

基本图形:

方形磁场区域:

圆形磁场区域:

以上便是我先给你总结的几个模型,具体的还有相切问题,我如果通过文字叙述你可能不会理解。

磁场几个重要模型便是这几个,好好理解体会出半径所求方法即可。



回到你问题本身,高中物理怎么到达90分?重视基础放弃所谓的二级公式,没有捷径可走。

注重真题善于总结,遇到难题不要没看懂就退缩,它是检验你知识掌握情况最好方法,难题就是几个模型拼接起来的,你把它拆开来看就好了。


还有不要等到你对物理感兴趣了才开始,这样你永远开始不了,只有当你能做一定的题目时你才会喜欢上它。

我用了近六小时帮你梳理了这些重要的考点,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只收藏而是理解掌握,顺便我希望你花一秒给我点个赞让我有动力继续写下去啊。希望得到你的认可~


高中因为参加物理竞赛,从高一时物理的六七十分到高三回归课内稳定一百分以上,高考理综271,物理估分满分。

学完竞赛,看待高中物理就好像你们现在回头看初中知识一般,真正意义上的降维打击。

所以今天这个回答,请坐直看好,拿出你的小本本,我将带你终结高中物理,全程高能,教你百分百做对高中物理题的方法!认真读完以下5700字,只需13分钟,实践完轻松90+。

目录

  • 走迷宫 - 如何百分百做对一道高中物理题?
  • 起点 - 学好定义概念
  • 地图 - 搭好知识框架
  • 闯关方法 - 物理情景构建法
  • 闯关方法 - 搜索知识框架法
  • 闯关方法 - 物理思维方式与模型
  • 闯关方法 - 笔记与错题本
  • 终点 - 物理做题五步走法

一、如何百分百做对一道高中物理题?

为了节省你的时间,满足你的好奇心,开篇直接回答你们最关心的问题:

如何百分百做对一道高中物理题?

首先做理科的题目好比走迷宫,起点是概念定义,终点是我们的答案,中间可能有不止一条道路,不止一种方法可以到达,但最后能抵达终点就是胜利。

那么怎么做到一定走到终点呢?对于物理来说:

判断好题目的物理过程,对每个过程一一分析清楚,就意味着你走到了终点,此题已解。

这句话意味着:

第一点,需要判断好到底有几个物理过程,并且这些过程要是对的。
第二点,分析清楚物理过程,这里需要对分析清楚有个具体的定义。(先抛出这个问题,后面会给出答案)
第三点,为了更好走到终点,我们需要物理思维方式与模型的帮助。
第四点,为了巩固和检验我们的知识框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笔记和错题本是最好的手段。

二、学好定义概念

感兴趣的话,让我们从起点出发吧,不学好定义概念的话,起点错了再怎么走都走不到终点

很多同学对物理的概念定义掌握的不是很好,其实每个概念定义,课本给出的相应叙述并不多,为什么学不好呢?

答案是:少了一个内化的过程

老师告诉你是什么,你想都没想,就开始背、开始记,然后开始迷迷茫茫、稀里糊涂地去用,缺少了一个理解内化的过程。

那如何内化呢?举个最直观的例子,你给身边的同学讲解这个知识点,用越少的话、讲的越清楚,说明你内化的越好。

内化的前提,是你对知识本身有足够深刻的理解,如果你自身学习的能力不够,那么听老师讲课肯定是最快最好的理解新知识的办法。选对厉害的老师,就相当于是选了一条捷径。在对比了多个平台的各种网课老师之后,不得不推荐一下下面这个网课的名师课程,名师之所以为名师,不是没有道理的。

首先是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毕业,独创“高考物理口诀解题法”的刘杰老师。

刘杰老师的课非常适合基础不好的同学:语速慢,注重对最基础知识点的详细讲解,课程由浅入深。同时对于难的知识点,刘杰老师也善于做到"庖丁解牛"式的拆分,将复杂的知识点又拆分成最基础的知识点来进行讲解,便于同学们融会贯通。其独创的“高考物理口诀解题法”,让我们有一套系统性的思维方法,做到做题时有迹可循,真正地让我们的成绩有明显提升,形成一个良性的正反馈。

那么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能做到内化呢?我们再往最本质的东西追根溯源:对物理的基础认知问题

物理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

问下自己这个问题,尝试着给出你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意味着你对物理这个学科的基础认知。

想把一个学科学好,总得先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吧?

很多同学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能觉得物理就是受力分析,物理就是一大堆公式;可能一下子没有什么想法,不知道是什么,只知道是学不会的东西。

而答案是:物理是一门基于数学语言,由自然界现象总结而来的,并能普适解释其他自然界现象的学科

如何理解这句话?

第一,数学是重要前提

这里不单单指数学上的计算,还指很多特殊的应用。物理就是通过数学语言,去解释宇宙万物的规律的。

PS:但数学不好的同学也不要太灰心,这一块比起单纯学数学学科还是很好掌握的。

第二,物理是源于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各种现象

这句话对于学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1.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可以更多地去联系现实生活,构建物理情景

2.转变学习知识的位置,由 底层被动吸收 -> 顶层主动学习

底层和顶层是什么意思呢?

上课的时候我们学习概念,很多同学都会将自己置于一个底层被动吸收的位置。老师说这个叫电场,那它就是电场,说这个叫电势,那它就是电势,这样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对基本概念就很难理解清楚了

那如何站在顶层去主学习呢?

面对一些物理概念如电场强度E、电势能Ep、电势φ=Ep/q,的确是很抽象,但你要学会转变自己的学习位置,不要把自己置于底层单纯吸收知识的位置。

转变一下,站在顶部,站在牛顿、法拉第、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这些人的位置。

就像牛顿自己说的一样:"我不是发明了理论,我只是发现了理论。"一切都是由大自然安排好的。

这些概念只是科学家们解释现象的工具,所以学的时候,带着这样的思考顺序:

自然现象->概念定义

这样你会从最源头的、最基础的自然客观事实开始去学习理解,而不是直接从科学家们给你的定义开始,仅仅只死记硬背了对应的公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内化知识。

思考流程:

这样的思考流程才会让你对基础概念有最本真的理解;这样的思考流程才能让你不惧怕物理的概念定义。

概念定义是最重要的东西,掌握了它们你就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没有你做不出来的题。

第三,解释其他物理现象,也就是进行原有知识的输出。

在第二点中你学会了概念,第三点要你去实操,去输出。面对的情况会更复杂,但无论如何,都是可以靠最基本的概念定义去解决的,可能多过程组合,多知识点组合而已。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从起点出发后要怎么走到我们的终点。


三、搭好知识框架

恭喜你,现在已经成功从起点出发,但别急着胡乱地往前冲,接下来一步,我们需要先准备一张地图:

高中物理力学的知识框架图

这是我花二十分钟画的一张高中物理力学的知识框架图,这一步其实我们在明确一个事情,就是我们到底会什么。把所有的概念定义以这样的含有逻辑顺序的方式串联起来,同时把我们学到的模型也一并整合上去。

尝试着自己画一下吧!不要照着我的图抄,自己画的过程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你需要自己理清这些逻辑关系。

起点就以力学开始,看看你脑中的知识网络究竟是长什么样子。

柏哥也帮你们整理好了这张力学导图更加完整的高清电子版,私聊回复"思维导图"即可领取,看到这里,也希望你能双击屏幕,画不到1秒钟的时间给我写了2天的回答点个赞!

毕奥-萨伐尔定律:描述电流元在空间任意点P处所激发的磁场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这知识框架密密麻麻的这么多,完全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而且很多地方都似懂非懂。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我建议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去搭建,通过名师网课,听懂、内化一部分就画一部分,慢慢就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下面的这节网课,有对的老师对的方法,学习效果和效率自然马上就上去了。

四、物理情景构建法

回顾一下我们的百分百做对高中物理题的方法:"判断好题目的物理过程,对每个过程一一分析清楚,就意味着你走到了终点,此题已解。"

我们说,要判断清楚这道物理题有哪些过程,那么方法就是这节的标题:物理情景构建法

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象把物理过程在你脑子里复现一遍,就像一张gif动态图一般。在脑中完整地过一遍,我们就清楚到底有哪些物理过程,有几个物理过程

1.联系实际,借助图像想象问题

有的时候我们的想象能力不够,就要借助实际生活的例子,借助题目给的图,当然题目如果没给图我们就尽量自己画图复现一下题目的要求条件。

2.如果出现想象不清,可能要考虑分类讨论

有的时候,题目的设置会导致物理情景有多样性,而我们在想象时就会发现端倪,到底接下来这个物体会是怎么运动?有这种疑问的时候,很可能就是要分类讨论的时候。

小口诀:想象不清导致分类讨论

3.带着目的性进行物理情景的构建

打败考试粗心的最好方法永远是平时养成的好习惯,带着一定的目的性去看待问题,比如物块滑动时是否有摩擦、连接方式是铰链连接还是刚性固定等等。

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脑子里想象一下轮子在滚动,构建好物理情景,自然不会出错了。

五、搜索知识框架法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再次回顾我们的百分百做对高中物理问题的方法:"判断好题目的物理过程,对每个过程一一分析清楚,就意味着你走到了终点,此题已解。"

现在我们已经从对的起点出发,手握地图,也知道了要面对哪些困难和岔路,接下来回答先前抛出的问题,怎么样算分析清楚各个物理过程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把知识框架中能用的东西都用一遍。

比如一道力学题,我也不管它具体题目是什么,直接这样操作:

①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
②是圆周运动还是平抛运动
③能不能用匀变速运动公式
④有没有包含速度关联关系
⑤找好研究对象受力分析
⑥能不能用能量关系分析
⑦能不能用动量关系分析
⑧需不需要功和功率分析
⑨有没有已知的模型可以套用

ok,只要每个物理过程都这样分析过了,百分百能分析清楚透彻,那么无论题目问什么,要求什么,都百分百能求出来

当然,你题做多了之后很快就能看出到底要用哪方面的知识,上述的九个步骤可能在你的大脑里不用几秒钟就过完一遍反应出来了。

六、物理思维方式与模型

掌握训练好物理的思维方式和模型,能让我们更好更快地构建物理情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柏哥建议你将以下的思维方式打印张贴在你的笔记上,平时在做题、思考的过程中对应着去看,将这些潜移默化地吸收,做到内化。

当然这里并不一定完整,可自行补充,欢迎开启追更,柏哥也会一直更新补充。

同时也可以听一下网课,物理模型也梳理的很透彻,可以作为自己平时学习之余弯道超车的加餐。


其实思维是凌驾于所有科目之上的东西,所以这里提到的思维和能力很可能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甚生活中其他事:

A.理想化模型

质点、轻杆、轻绳等

B.分解思想

运动分解、受力分解等

C.逆向思维思想

匀加速与匀减速、带电粒子运动与类平抛运动等 

D.逻辑推理能力

E.控制变量思想

常见于各类实验

F.极限思想

公式推导、解题技巧

G.等效替代思想

H.类比思想

如学习电磁学时类比力学中的知识:

I.对称思想

J.联想能力

我不想把这点拘束于物理,因为这样本身就违背了联想二字。
不同知识点间的联想,新的题目与旧的题目之间的联想,neck(脖子)和necklace(项链)的联想… 

聪明的人思维总是活跃的。

K.翻译能力

将题目晦涩信息转化为易理解运用信息

L.巧用图像

利用图像可以更好地理解运动过程,合理地利用图像的斜率和面积也能帮助解题。

M.变中找定

如上图,上下两条路径是变,位移和机械能守恒则是定。

···

接着是物理模型的问题,相信大家多多少少在网上都有看到物理模型的总结,但最好像我一样,把模型对应着记录到我们的知识框架思维导图上,更好地去记住这些模型。

我帮大家总结了长达80页的常见常考物理模型,因为实在是太多了,就不在此贴出,和导图一样,需要的同学直接私聊回复即可领取。

物理模型其实是一个单元思想的体现。

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由一些最小的单元开始,组建合并起来。英语从字母开始,语文从一个个汉字开始,人体由细胞开始,化学由元素开始,学书法由笔画开始,学吉他由各种和弦开始.....知道这点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东西拆分,简单化,从它们的基本单元开始,着手去掌握。


七、笔记与错题本

现在我已经把百分百做对高中物理题的方法传授于你,当然,我们需要巩固我们的知识框架,弥补其中的缺漏,同时构建物理情景法和搜索知识网络法也需要多加练习才能熟练运用。那么保证以上两点的最好方法就是做笔记以及错题本了。

核心思想:学习东西分为几个等级,掌握知识的最高等级就是,把学会的东西讲给别人,而且别人能够听懂,越容易听懂,就说明你掌握的越好。我们前面提到的内化知识,也就是这个道理。

就把做笔记和错题本当作这样的环节去进行,保证学习效果Max!

  • 笔记

笔记分两个部分:知识点和模型

知识点其实不用怎么记,因为你的辅导书里绝大部分都给出了,有缺漏的再自行补充就好。

把记笔记当作是给别人讲解知识点,如果可以,自己把这个部分的知识点自己写一遍,推导的东西自己推一遍,说明这基础知识点肯定是没问题了,效果比你手抄10次还要好。

关于物理模型,是依附于知识点的,本质都是最基础的那些知识点,就在每个知识点后面记录补充。

模型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老师上课讲的和辅导书里总结的,另一个则是自己做题过程中遇到的

  • 错题本

错题本非常重要,它起到的作用就是上面提到的,帮助你更好地 [ 解决问题 ] 。

很多同学错过的东西、不会的东西,经常第二次、第三次遇到还是不会,就是 [ 遇到问题 ]之后没有很好地 [ 解决问题 ],把好不容易找到的问题放跑了,这时就需要我们的错题本。

先说做错题本的大忌:

A.忌照抄题目和答案

花费时间长还没效果,下次遇到该不会还是不会。能不能不做这种感动自己的事情啊? 

B.忌一有错题就抄

很多题目其实错一次就不会再犯错了,没有必要浪费时间。

C.忌认真撰抄

不要热衷于做一本本工整漂亮的错题本,我们做的事情要切切实实能够提升自己。错题本不是你的手帐,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去做。

D.忌堆叠错题

错题记了上百道,不重新消化复习,也是白记。

如果你有上述习惯,马上改掉,宜如下操作:

核心思想:

每道题读完题目要做到:判断自己会不会做。

这反映出三个点:

①知不知道题目在考什么 ②知不知道自己到底会什么 ③能不能将会的和考的连接起来

A.宜精简摘抄题目信息

抄题目可以把题目的信息条件提取出来,简化题目节省抄题时间,也是对题目有效信息的一种提炼训练
试卷和作业上的题该剪下来就剪,反正你以后也不会再去翻看那张试卷了不是吗?(训练①)

B.宜总结知识点和模型

所以我们做错题也是一样,要总结题目到底考什么(训练①)
总结成知识点和模型,然后去修复补充我们的知识框架(训练②)

C.宜多用文字语言自己写出答案(模仿讲题过程)

整理错题时,在把答案看懂之后,应该把答案拿开,自己写出答案
同时多用文字语言去叙述你的思路,就彷佛在给人讲题一般
比如:文章末尾的思维导图

D.宜总结方法技巧口诀

每个人的大脑都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所以可以自己总结一些技巧口诀
是最适合你自己的强化记忆的方法

E.宜分类总结错题

错题不要一道接一道全抄在一个地方,按照你的知识框架去分类整理
在需要它们的时候更好地去索引

F.宜适时复习精化简化错题本

定时定量,推荐每周一次、每次复习的题量为:
[已复习过的再+二十道题]一次这样去复习你的错题本,复习的时候按如下步骤:
1.遮住答案 (判断自己会不会写 )
2.判断考点(上文点①)
3.调用知识网络中的知识点 (上文点②)
4.有时间最好算一遍,锻炼计算能力

每道错题可以画三个格子,每做对一次就打一个勾,满三个勾就可以把这道题暂时先从错题本中删去,简化错题本。

当然这个定时定量可以根据大家个人去调整,学习方法没有最好的,但有最合适每个人的。

柏哥带你实操错题本,让我们找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

错题本实操(也算是做题步骤实操了):

字稍微有点乱哈

八、物理做题五步走法

打败考试粗心的最好方法永远是平时就养成的好习惯

①审题

不是简单地读题,而是要带着目的性,如是否光滑,电荷是否为固定的,单位换算问题等等。

②构建运动情景

物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构建出动态情景有助于我们理清整个运动过程,减少一些想当然的错误。

③判断自己会不会写

判断考点 - 调用知识网络 -连接知识网络和考点。

④不要光想不动笔

尝试把能列的方程都列一下,把受力分析图都画一下,整体法隔离法都试试等等,有的时候会发现思路突然就被打开了。

⑤应试

真正到了考试的时候也有很多小技巧:

1 极限法 2 假设法 3 代值法 4 排除法 .....

非常高兴你能坚持看完,你已经迈出了进步的第一步!

努力只有用对方法、用对方向才会有效果,切忌自己闭门造车一昧地瞎努力,没有效果之后打击学习热情造成恶心循环。

安利一下这个宝藏网课,有的时候名师的一两句话就能把你点醒,让你不再浪费时间做无用功。性价比挺高的,需要的同学可以试一下。

接下来柏哥也会抓紧更新高清版的高中物理知识框图和模型(力学已做好,电磁学还在赶制中),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催催更,柏哥会第一时间分享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