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老兵不死@美德的罪惡|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12 11:41:20| 人氣98,256| 回應17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續--老兵不死

嗯.......文章太長了會沒人想看,希望有讓大家覺得有趣。

台灣對這種重要歷史的漠視真的讓人很受不了,當時媒體不像現在這麼發達,要再找到當年這些球員比賽的畫面,對我們這些死老百姓來說,是有點困難,所以我們只能像坐在大樹下求知若渴的孩子般,聽長輩們,用語言文字讓英雄不寂寞。


資料來源:http://www.roundballcity.com/
提供者:JC莊


12.田希和(田壘的叔叔)

大約1952年次,身高183,是歌手田希仁的哥哥。
田希和是1970年代的國內最佳的控球後衛,他的球員和教練生涯幾乎全部效力於台銀隊
不過當年他那一手花俏卻紮實的控球功夫,還曾遭到籃壇保守派的質疑........
因為自幼就和當時的駐台美軍鬥牛廝混,所以他的球風也充滿了黑人的節奏感和大膽創意
更是台灣第一個在正式比賽中大耍背後和胯下運球傳球的球員
當年球迷最期待看到田希和所策動的快攻,不但觀眾屏息以待,隊友也得全神貫注
因為田希和隨時都會演出花式上籃或令人血脈噴張的絕妙助攻!
時至今日,田希和仍然稱得上台灣最頂尖的控衛,尤其是他對於比賽節奏的掌控至今仍舊無人能及
不過他所處的年代還是實施30秒的進攻時間,所以比較能夠好整以暇的展現個人的控球技術。
 
前台銀球員朱永弘,寫了 一篇田希和教練生涯的介紹文章,寫得很棒~
朱永弘大哥的部落格也是相當好看喔~喜歡籃球的一定要去那裡朝聖一下!


13.華少坤

大約1949年次,身高188,是空軍虎風隊的大前鋒兼中鋒
(那個年代188就能兼打中鋒,很難想像吧~)
華少坤是1970年代國內最佳的「Point Center」
因為他在高位策應和掩護的能力特佳,一直是球隊的戰術中心
靈活的切入腳步加上穩健的中距離跳投,又不時能掩護或助攻隊友得分,所以經常讓對手顧此失彼。
華少坤屬於智慧型的全能球員,才能以188的身高縱橫籃下十多年
早期的內線球員非常重視腳步、卡位和供輸的訓練
所以當時的球賽經常會運用高低位的系統戰術,以及Inside-out的小組戰術
因此比賽的內容比較多元化,也不容易淪為枯燥乏味的快打遠投
華少坤的肌肉健美且外型英俊,曾被秦漢力邀從影
幸好此公頭腦夠清楚,始終不動如山。



13.程嘉寶

1956年次,身高192,是飛駝隊史中最著名的大前鋒兼中鋒
也是程家眾多兄弟中最為人熟知的球員
程嘉寶的長相斯文且彬彬有禮,是籃壇公認的模範生
程嘉寶的中距離跳投極準,尤其是左右兩側的擦板球頗有Tim Duncan的味道
程嘉寶像是一個高效率的「籃球機器人」
除了中距離出手又快又穩,也擅長抓籃板球,曾是連續多年的籃板王
他打球從無多餘的動作和表情,不論是進攻或防守
他的活動範圍都是以籃框為中心,再延伸到兩側45度角之間
永遠是面無表情的伺機進攻和默默的抓籃板。
程嘉寶非常注重賽前的伸展熱身預備,比賽前總是提前到場暖身
當時這種防護觀念還未被開通,隊友還笑他怕死.......
但事實證明程嘉寶不曾被運動傷害所困,應該歸功於正確和充分的賽前防護。



14.李啟宇

1958年次,身高184,曾是飛駝隊史中曇花一現的超級得分後衛兼小前鋒
李啟宇成名甚早,高中時期就和李志強、石德忠組成「滬江三劍客」,稱霸高中籃壇多年。
他的外號叫做「蛇腰」,因他擅於切入禁區後運用腰力拉竿避敵取分
甚至切入至中距離急停跳投時,還能挺身拉竿再出手
身體的柔軟度和延展性都堪稱是空前絕後的「蛇形刁手」
李啟宇還有令人稱羨的神奇手指,他在距離籃框3~4呎的單手挑籃技巧,至今仍無人能出其右!
柔順的Finger Roll、完美的拋物線,配合他那種「閃雨縫」的迷蹤步和蛇腰,除了博得無數的掌聲之外,也困惑了無數的外國球員。
曲自立先生曾把李啟宇譽為「台灣的George Gervin」
還形容他根本是沒有脊椎骨的軟體動物
可惜李啟宇因成名過早,又缺乏自制力,巔峰時期就因留連於聲色場所而被逐出球壇
後雖曾短暫的尋求復出,但蛇腰已變桶腰,只能正式告退
李啟宇是台灣籃球史上少有的奇才,可惜黃金歲月只維持了短暫的2~3年......



14.許榮春

1958年次,身高186,1980年代警光隊最知名的外線射手
投籃姿勢不但很怪異,甚至不會跳投,完全是以「立定投籃」出手
他的出手動作很像熱火隊的Shawn Marion
但是許榮春是單手投籃,出手時整顆球完全放在身體右側,毫無美感可言
但是他出手的速度極快,又毫無預備動作,防守者根本抓不到他的出手節奏
偏偏他的外線又準的可怕,命中率高達5~6成以上,是當年國內籃壇的超級得分機器。

不過許榮春除了外線投籃之外,其他的進攻手段都不濟事,防守和助攻的能力更差
久而久之,大家也研發出一套對付他的方法,就是秉持「放切不放投」的貼身防守
因為許榮春缺乏突破能力,貼身防守也確實壓抑了他的得分能力
所以1980年代中期開始,
和許榮春同年齡同身高,但是能投能切能傳又能守的許弘屏,反而成為警光隊的頭號得分大將
但是瓊斯盃國手選拔時,教練們卻會優先選擇許榮春
因為外國球員完全摸不清楚如何防守許榮春,反而可以收到奇襲之效

事實也證明了
在國內比賽已擠不進得分榜前5~6名的許榮春竟然是國際賽的超級殺手
尤其在洪濬正赴美留學之後,他幾乎都是中華隊或光華隊在瓊斯盃的得分王
各國球員都有那種「在恍惚之間就被他偷襲了二, 三十分」的慘痛經驗
特別是韓國年年派隊參賽,卻一直搞不定這門怪異的「台灣迫擊砲」
韓國名將朴守教、朴仁圭、金東光都曾領教過他的神射,賽後也只能搖頭嘆息無言以對。
韓國教練稱他為「口袋射手」
因為許榮春投籃出手前持球的位置很低,大約在褲子口袋的高度
但是他舉球出手的高度可不低,而且出手的速度快如閃電
再搭配他186的身高,在那個年代的確很難防守
而且許榮春確實也是個「大獨霸」
因為「只投不傳,只攻不守」也是那個年代「射手」的特權;
美國教練則稱他是「西部殺手」,因為許榮春的出手速度之快,簡直比美國西部電影中牛仔掏槍的動作還要快!

因為球路缺乏「第二專長」,在國內已被人「看破手腳」的許榮春
卻屢屢能在國際賽中成為致勝的英雄人物
而且靠的竟然是那種「不按牌理出牌」的詭異投籃姿勢
當時不知氣煞了多少國內外球員和教練......
許榮春在台灣籃球史上留下了最怪異的一頁,年輕後輩不可不知!

另,話說三十年前台北著名的五所私立高中,都是專出太保的
但其中一校後來出了不少國手,尤其是籃球國手。
許榮春,就是中興中學畢業的。
但中興中學和許榮春結緣不久,因為教練(老洪)和學校翻臉,所以帶著學生轉到其他私立學校去了。
許榮春沒有打過飛駝,也不打六福村,
因為他很愛國,所以高中一畢業就投考中央警官學校,成為警光隊的大將,
從此也成為六福村和飛駝隊的死對頭,後來也成為國內刑事專家,和出色的刑警。
前幾年還有和他在球場上相遇,但這兩年他好像得罪長官,所以被台北市的中正一分局給冷凍了。



15.鄭志龍

嗯......你太紅了,不用介紹了啦~
關於他的球技,直接附上影片一則:
 
 
不用多說,看完就明白他為什麼這麼受人喜愛了
還能看到他經典的急停跳投,大淚推..........
阿龍的巔峰時期,得分穩健、視野廣闊,對場上的判斷真的爐火純青!!
影片中可以常看到我可憐的最佳男配角──裕隆隊
雖然我是支持宏國的死對頭裕隆,但每次看到鄭志龍打球時常忍不住我的尖叫聲
對他真是又愛又恨啊~~泥鰍龍!!
有臉蛋又有球技,幾年才出一個鄭志龍嘿~~
不過滿可惜的,其他名將都找不太到影片,好想看啊~~!!
 
網路上常為了鄭志龍是否有進軍NBA的實力而爭吵不休
其實在1991年前後,,美國的舊金山大學曾經提供獎學金想延攬鄭志龍,
鄭志龍想要去試試看,但因 "王乾爹" 反對而做罷
顛峰時期的鄭志龍是有"挑戰"NBA的可能,但要在NBA存活的可能性極低.
鄭志龍在NBA只能打"得分後衛" 這個位置,因為他不能也不會打控球後衛
那個時代的NBA,正好是夢幻一隊的時代,也是空前絕後的黃金盛世
當時NBA的得分後衛全是一些三頭六臂的變態外星怪物,鄭志龍無法和那個年代的NBA後衛抗衡的。
 
鄭志龍雖然沒有進軍NBA的實力,在亞洲的籃球成就或許也不及前輩洪濬哲
但鄭志龍絕對是台灣籃球史上最重要的一頁,對台灣籃球發展的影響力也是空前的
因為鄭志龍出現時,他的身高雖有191
卻還擁有矮將的速度和靈巧性,也有洋將般的彈性和爆發力
徹底的顛覆了國內高大球員給人的傳統印象,也迫使其他球員打球的風格必須做出重大的轉變
鄭志龍俊俏英挺的混血兒外貌,桀驁不馴的藝人特質,加上令人迷惘的坎坷身世
不但帶來了大批原本不看球賽的女球迷,也成功的聚集了媒體的焦點,成了十足的新聞人物。

鄭志龍絕對是台灣第一個能夠吸引不同階層球迷的球員
他能讓大家捐棄成見,還能同時買票入場
因為鄭志龍的球技、外型、身世、八卦....幾乎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他為台灣籃球所帶來的革命和影響力,真的是無人能及的
所以我認為百年之後,翻開台灣籃球史第一頁的代表人物,應該非鄭志龍莫屬!
 
 
 
16.東方介德(因為此人現在在我們學校擔任體育老師,所以還是小小找個資料好了.....)
 
東方介德除了中長距離的跳投之外,還很擅長跑快攻,也具備突破切入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東方介德的防守能力還不差,生涯末期反而轉型成為以防守見長的「功能性球員」
.東方介德是也很不錯的快攻箭頭
印象中CBA二年吧,報載他為了加強對抗性練曶快攻上籃,在收球跨步時要求洋將隊友盡量拉他或阻擋他
聽說後來連洋將隊友都拉不住他,所以他跑快攻時播報員都會說東方快車進站了~
 
東方介德在職籃元年(1994-1995)竟被當年的職籃記票選為年度MVP
當年記者的素質應該不算很差,但卻往往受限於球隊和媒體之間許多不清不楚的關係
所以,往往代表球技高下的許多重要個人獎項,往往就成為公關贈品。
 
 
 
17.徐經鉞
 
身高200cm,是1980年代國內第一長人
他是飛駝隊的替補中鋒,當時飛駝的主力中鋒是程嘉寶和劉華林
徐經鉞的反應慢半拍,球技不佳,一場球能有7~8分+3~4籃板就是超水準了
1980年代國內的傑出中鋒是程嘉寶、鍾枝萌、昝家驤、許東慶、宋建順等人.。
 
 2011/1/15補:
因為有熱心網友提供的資料,認為徐經鉞並不是如這份資料說的那麼不濟事
實際的情況呢.......我只能說我也不知道。
                    http://www.wretch.cc/blog/simbahsu007/2544723
                    http://www.wretch.cc/blog/simbahsu007/2544714
                    http://www.wretch.cc/blog/simbahsu007/2529967
         
以上是該部落格中幾則跟徐經鉞有關的文章,有興趣的球迷可以參考看看。
如果還有覺得哪裡的資料不足或有訛誤者,麻煩繼續給我指教喔~!
 
 
18.宋濤(此人雖是大陸球員,但因曾加盟過CBA球隊,所以也值得介紹一番。)
 
大概中國球員第一個被NBA看上,或者有了NBA美夢的,而且幾乎登陸成功就是宋濤了
可惜他運氣不好,喪失了機遇。
 
這位山東小夥子身高2米08,在80年代的中國國家男籃中屬於能跑能跳、高而靈活的難得中鋒
1986年在世界男籃錦標賽上,作為主力中鋒的宋濤帶領中國隊取得了第9名,這也是時至當時中國籃球參加世界級大賽取得的最好成績
也就在這屆世錦賽上,年輕的宋濤受到了世界的矚目
當絕大多數中國人還不知道何為NBA時,他就被亞特蘭大老鷹隊相中
而且在他當年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前,助理教練張衛平親眼看見過老鷹隊給他寄來的合約
幾年前,美國的華文報紙《世界日報》又進一步披露,說“宋濤於1987年NBA選秀會第三輪第67順位被老鷹隊選中,成為首位被NBA選秀選中的華人與亞洲球員,但一直未上場比賽”。
 
正當宋濤羽翼漸豐,欲大展宏圖之際,在一次訓練中他因快攻反擊上籃時用力過猛,落地時右腿髕骨粉碎性骨折(在這之前其實也已反覆受傷多次)
後來又在國家體委訓練局運動員大樓走廊剛剛拖過的滑濕地面上不幸摔倒,而殃及舊傷。
儘管老鷹隊解囊相助,接他到美國治療,但終因傷勢過重無法恢復,使22歲宋濤的NBA前程斷送。
回到山東隊後,由於在赴美治療的基礎上傷勢好轉,1990年北京亞運會前,國家隊又重調宋濤助陣
但最終未能如願登上NBA夢幻舞台,之後宋濤輾轉至臺灣打球。
 
他一開始是裕隆的球員,第二年的時候借給了幸福豹
當時的宋濤已超過30歲,實力也大不如前
所以台灣球迷應該沒看過宋濤全盛時期,強到能被NBA球隊看上的場上英姿吧!
 
也許有人至今對宋濤即使進入NBA,能否成為合格的NBA球員還大搖其頭
但宋濤畢竟是用自己的實力、條件、被看好的未來,而不是靠走後門而被選中的
畢竟是比王治郅還要早14年就可以登陸NBA的中國人。
只是那次令他心碎的一跤,喪失了他的機遇,也喪失了證明他在NBA的能力、實力和未來的機會。
 
 
 
19.王立彬
 
他年輕時候在大陸是以速度和彈跳聞名,北京話“蓋了帽了”(蓋火鍋)這個典故就是從他這裡傳出來的, 
到台灣發展時已經處於地板流的狀態了。。,但是技術和意識提高了 。
王立彬是CBA時期泰瑞戰神隊的大前鋒兼中鋒,
他在籃下的進攻腳步和油條打法(打經驗球)常不自覺的製造對手犯規,然後掙得罰球機會
職籃元年中期以後的王立彬開始在三分線外開火,偶有佳作,令人激賞
很久以前的報紙這樣評論王立彬,說他是少數在當時能在籃下和敵隊的洋將相抗衡的球員
中華職籃從元年到最後結束,籃底下可以說清一色的就是開放給洋將競爭,本土高大鋒線球員在籃下已經逐漸失去了舞臺
而大陸中鋒王立彬在籃下毫無懼色,就算是洋將也照樣單吃,攻不進時就製造對手犯規賺取罰球機會。
戰神當時的洋將,如:肯納、瑞狄克、崔爾、泰勒、羅伯斯、福克斯等等,都跟王立彬具有互補的作用(蓋火鍋或著機動力)。
要說王立彬球技上的盲點就是速度慢而且籃板不佳,不過也是因為當時他的年紀已大,還有膝蓋受過傷,速度慢是理所當然。
至於籃板球,那時候看戰神隊的比賽,感覺王立彬都沒認真卡位且跳的不高,也有可能是當時籃下的洋將體型優勢太突出了,讓他在籃板球的競爭上處於劣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立彬轉播比賽擔任球評時的沉穩風采,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算是我相當喜歡的球評。
沒看過老王打球的朋友們,可以把王立彬想像成具備外線火力以及導傳能力更好的賴國弘,只是速度就更慢了。。。。。orz
 
 
 
 
 
20. 李忠熙
 
台灣球迷對李忠熙非常熟悉,,
因為李忠熙於1982~1991年之間,6度來台參加瓊斯盃籃賽
1993年索性來台加盟中華職籃,又代表宏國隊參加瓊斯盃,
前後共7次參賽,要台灣球迷不熟悉也難。
 
先來分享一件關於李忠熙的有趣故事。
 
話說其實1985年之前,台灣和韓國的籃球實力差不多,國際賽事都是互有輸贏的.
為何1985年是分水嶺?因為國際籃總(FIBA)於1985年開始將三分球納入比賽規則。。。。
從此台韓的籃球實力就漸行漸遠,如今雙方的差距已在20分以上,令人不勝唏噓。
FIBA實施三分球規則以來,不只台灣的籃球實力受到波及,也徹底的改變了國際籃壇的生態。
當初FIBA是為了維護矮小球隊參賽的公平性,濟弱扶傾,誰曰不宜?
所以1984年FIBA在草擬三分球規則時,也真的是人不分黑黃棕白,地不分歐亞美非,幾乎所有國家都贊成。
而少數有"異見"的國家中,有兩個國家讓我永生難忘,一個是美國,一個竟然是韓國!
(美國是籃球王國,說話最有份量,韓國是當年奧運主辦國,發言時也頗具份量。
我記的很清楚,因為當時我還在吃"籃球飯",能看到籃協的第一手資料。)
美國不贊成FIBA在1985年就實施三分球,完全是基於商業考慮
因為NBA於79/80年才開始實施三分球,這是美國職業籃球的最大特色,老美當然想獨佔這個賣點
但一向以外線見長的韓國人為何也不贊成??當時台灣籃球界的解讀是 "韓國是為了要巴結美國"。。。。
最後FIBA還是以多數決通過,大家也就淡忘此事了。

1986或1987年(已忘),李忠熙再度來台打瓊斯盃時,有體育記者私下詢問過李忠熙對此事的看法
他說:「韓國不是在巴結美國,而是在維護亞洲球隊的前途。 」
他反問記者:「要歐洲長人練準三分球比較容易?還是要亞洲球員練會灌籃比較容易?」
記者回答:「歐洲長人根本不必練三分球,籃下就可以吃定亞洲人了。。。」
他笑著問:「歐洲人何時把亞洲視為對手?他們練三分球是要對付美國禁區的黑人,當歐洲長人具有三分能力時,亞洲和他們的差距只會更大,三分球可能會害死亞洲球隊。」
記者疑惑的追問:「你是亞洲第一的三分射手,難道沒有因此得利嗎?」
他回答:「當然有,這兩年台灣都是輸給我的三分球,但韓國的身材高於台灣,卻是用三分球取勝,我擔心同樣的情況將會出現在未來西亞國家對付東亞國家的時候....」
記者再問 : 「實施三分球之後,對你打球的方式是否有影響?」
他回答:「有!我出手必須更快,因為以前在那種距離投籃是防守壓力較小的地方,因為對手會賭你的命中率只有3~4成,但一球算三分,就等於是把命中率提高到5~6成了,對手當然會趨前防守,甚至寧可讓我再近一點出手,免得多掉一分。」
他接著說:「三分球會讓防守圈不自主的擴大,未來的防守趨勢一定會偏向人盯人,將更有利於歐美球員單吃或突破我們的防守,中東和西亞的球員身體條件接近美國黑人,對他們一定更有利!」
記者最後問:「你還是反對三分球嗎?」
他強調:「反對也沒用,這個規則的弊端在於 "FIBA不能禁止長人投三分",因為FIBA也沒有禁止矮人去灌籃。」

以上的內容一直留在我的記事本中,20年後再翻閱時
我不得不佩服李忠熙當時的真知灼見!
李忠熙不只是個好球員,當時他對於籃球事務的認知和敏銳程度,絕對超過全台灣所有籃球教練的總合!
很遺憾李忠熙無法在台灣擔任教練,而且是很不愉快的離去,在離台登機前他還以中文跟記者開玩笑說 : 「"不"再見了。。。。」
他也真的沒有再來過台灣了。

其實李忠熙非常喜歡台灣,他說台灣是他最常來的國家,所以才會選擇提早退休,就是為了來台灣打球。
李忠熙後來曾擔任宏國教練,其實"在台灣擔任教練"並不在他當初的生涯規劃中,完全是被宏國的老闆林宏道趕鴨上架的
李忠熙在宏國當球員時,就已深知台灣的教練不好當,球員才是主角,大牌球員更是球隊的天之驕子。
加上台灣球員的訓練不精、管理鬆散、完全不同於韓國的籃球文化。
李忠熙在答應接任教練之前,曾把自己不適任的原因告知林宏道老闆
但向來愛參與球隊大小事務的林老闆,拍胸脯的向李忠熙保證:
「盡管把韓國的訓練方式拿出來,不要擔心球員接受與否的問題,只要我還是老闆,你就永遠是教練!」
於是李忠熙跳進了火坑。。。。。。
很不幸,當李忠熙一開始先落實球員"作息管制"時,幾名向來視紀律為無物的大牌球員就極度不悅了
等到李忠熙執行第一階段的體能訓練時,除了洋將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宏國的球員撐的下去。。。。
這種結果讓雙方都很驚訝,教練向記者訴苦說:「這樣的訓練份量還不及韓國大學隊的6成。。。。」
球員對外放話說:「我們不是來當兵的,大不了轉隊。。。。」
當時球隊正處於比賽階段,大家在很怪異的氣氛下持續了幾週,但某位大牌球員卻突然"罷練",但每晚都還是到場參賽
李忠熙隱忍了幾場,但"罷練"的球員卻又增加一人。。。。。李忠熙只好將實情向林宏道老闆報告,也準備讓兩位大牌坐板凳
但林老闆猶豫後未回答,當晚卻親自到場調度球員,完全無視教練的禁令和尊嚴,賽後只向教練解釋,我不能讓滿場的觀眾失望。。。。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看到這裡,應該就了解發生什麼事情了。再説下去會得罪很多人。
 
李忠熙就是一個非常講求"訓練效率"的球員,當年很多人在傳說李忠熙會有如此神準的外線能力,是每天苦練2000~3000球的結果,其實這些神話傳聞都被李忠熙當面否認過
李忠熙說他從來沒有認真的計算過練投次數,但如果用練投的時間推算回去,一天的練投次數應該在1000球上下
因為他每天花在純粹練投的時間大約只有2~3小時,2000球不止是神話,恐怕連機械手臂也負荷不了
按照李忠熙的說法,他一天大概上班(練球)8小時
體能或重量的基本訓練,包含伸展運動和柔軟操----約2小時;
戶外短跑、中程跑、30度上坡衝刺、倒退跑、左右橫移跑----約1~2小時
團隊攻守跑位及戰術模擬,包括1對1 ~ 5對5攻防演練----約2~3小時;
剩下2~3小時才能進行"純投籃練習".
因為場地(籃架)和時間都有限 (不止他要練,全隊都要練)
所以韓國各級球隊各自都發展出一套高效率的"團隊練投"模式
 通常都是3人一組:1人投籃,1人干擾,1人餵球,投籃者不斷的進行快速的移位--接球--投籃--移位--接球--投籃。。。。
這種練投方式,能迫使球員長期處在臨場比賽的狀態下訓練投籃
因為好射手必須在快節奏和急喘息的賽場上,還能維持良好手感和高命中率
李忠熙說他和多數的韓國球員一樣,會在所有的練習都完畢之後,再利用"下班時間"進行個人練投約1小時
所以李忠熙才會說他每天花在純粹練投的時間大約只有2~3小時。這就是亞洲超級神射手當年(1980~1990年間)的練球方式。
跟其他韓國球員相比,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能說他真的是籃球天才吧!
 
(10多年前,我曾在韓國友人安排下"偷看"過KBL三星電子隊的場地練習,
他們外線練投真的是三人一組,一個負責餵球,一個近身干擾(有時還會點手),
投籃的人還要不斷的移位接球,整個節奏極快,全場兩邊籃框各種角度,來回兩趟共48次投籃,
大約在四分鐘完成,間隔四分鐘後再來一次,一共要進行四次,每組大約耗時30分鐘,
這是大約1993年時期韓國的投籃訓練方式:30分鐘192球的高強度擬真訓練,
而2007年台灣的球員還在分上下午兩段共100~120分鐘400~500球的定點純投籃。
 台灣的球員不是"缺少苦練"的問題,其實多數球員的訓練時間都足夠了,但需要的是"正確和有效"的訓練
 我看過許多球員苦練外線,一天經常超過500球,但一到賽場上還是比不上任何一個韓國的大學隊射手
因為我們的球員只偏重在"純投籃"的訓練,其他像空手走位、擺脫跟防、墊步接球、防守模擬等都沒有配合執行
看到這裡,大概了解為何中華隊很難打贏韓國大學的前三強了吧!
而且韓國大學隊中還沒有任何職業球員,但我們的球員花在"練習投籃"的時間可能是他們的3倍。。。。
所以為什麼台灣迫切的需要外籍教練。)
 
 
 



 
 
 
在圓球論壇中許多常被提及的早期球員,其實當年並不是什麼厲害角色,只是知名度很高而已,其中還有不少是「被高估」的「國內型球員」,「國內型」是指某些球員「在家一條龍,出外一條蟲」,往往在國內表現的虎虎生風,一到國外就變的弱不禁風。(我們現在的球員每個都是耶...........)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幾位「國內型名將」如下:


1.程偉

身高200,程家七兄弟的老大
他是1960~1970中期台灣唯一達到200的籃球員也是固定入選的長期國手
程偉因為太晚接觸籃球(17歲),整個反射神經和協調性都不符合籃球選手的最低標準
他的動作遲緩反應甚慢,攻守都不濟事,還經常五犯畢業
能夠長期入選國手的唯一理由就是200的身高。
程偉雖然號稱當年的第一中鋒
但卻不曾在國際賽中打出過任何一場像樣的比賽,因此也經常成為媒體和球評們批判的對象............
不過他的國手光環卻提早照亮了程家其他兄弟的籃球之路
也讓程官寶、程嘉寶得以自幼就接受正規籃球訓練,最後方能名列台灣籃球史上最頂尖的中鋒和大前鋒之一
程偉的籃球生涯也算是某種程度的「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吧!



2.錢一飛

生平就不必多做介紹了,「裕隆三劍客」之一 ,如雷貫耳的名聲從1960年代一直延續到現在
其實當年「裕隆三劍客」當中,錢一飛只能算是配角........吳建國和陳恩鐘才是靈魂人物
因為陳恩鐘的球技全面,從PG、SG到SF全包,球路刁鑽靈活
而巨無霸吳建國的籃下威力奇大,還具備優異的策應和掩護能力
光是兩人裡應外合的火力,再搭配他們絕佳的默契,就足以撐起裕隆的半壁江山了
錢一飛的靈活性和速度不夠,攻擊力和供輸能力更是不如陳恩鐘
所以一直是三劍客當中的綠葉角色,也是大家公認隨時可以被取而代之的劍客之一
錢一飛能夠屢次當選國手,除了「三劍客神聖不可分割」的理由之外
因為裕隆隊的戰績一向突出,以及裕隆企業在體政界的勢力龐大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其實「裕隆三劍客」幾乎不曾在中華隊的國際比賽中同時上場獻技過
因為當時台灣的超級SG是名震亞洲的洪濬哲
一旦加入國家隊之後,連陳恩鐘都得自動降格為配角了
更何況錢一飛僅是陳恩鐘的配角......
錢一飛並不曾在國際賽中有所發揮和貢獻,至今卻仍是家喻戶曉的籃球英雄人物,只能感慨人生乃「時也命也運也」啊!



3.劉正雄 (被高估版的再介紹一次.........)

身高198,號稱200
近年來因為他有個203公分的兒子劉元凱,因此劉正雄再度被人從塵封的史料中翻尋出來
孔武有力,運動神經發達的劉正雄
在26歲之前從未受過任何正規的訓練,完全是從鬥牛場的「私塾」出身
台灣的鬥牛場出過不少奇葩,但都僅只於「後衛」而已
因為人高手長之輩,缺乏競爭對手,輕易的就能稱霸鬥牛場
但是面對正規對手時,根本就不堪一擊。
很不巧,198的劉正雄雖然是鬥牛場上的一條長龍,但是籃球基本動作和基礎概念幾乎是零分
26歲進入甲組球隊時,不但不會運球和上籃(練球時的基本跑籃而已),連罰球也很難有1成的命中率
當年劉俊卿教練是因著六福村隊成立在即,需長人孔急,只好把他找來頂缸 劉正雄滑稽突兀的動作也經常成為籃壇的笑柄
不料六福村的戰力持續提昇,很快就拿下全國冠軍的寶座
劉俊卿也榮膺當年瓊斯盃的國家隊總教練
當時劉俊卿教練對於國手名單完全尊重選拔委員
他只堅持某一人必須入選,此人就是劉正雄 !
眾人皆知劉俊卿教練的堅持只是為了替自己出一口鳥氣
順便強調一下總教練的權威......
劉正雄遂成為台灣籃球史上最離譜的國手
他不但未曾於國家隊有表現,連在甲組球隊的演出都是2266的
但是相傳至今,劉正雄卻成了一代籃球名將.........
(劉正雄和我是多年老友,提出這些陳年往事,只是想要還原歷史原貌,絕無貶抑之意。)



4.許東慶

身高200,1960年次,是裕隆隊史上最著名的中鋒,還曾被裕隆送至日本熊谷組籃球隊磨練了三年
他也是1970~1980年代著名中鋒許東嘉之胞弟,所以許東慶在國內籃壇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1977年前後,許東嘉在國內籃壇正值如日中天的顛峰期
而他那個未滿17歲,身高卻有2公尺的弟弟許東慶,自然也成為各路球隊競相爭邀的對象
因為許東慶還未步入甲組球壇,就已被媒體哄抬為「台灣籃壇的新希望」了

當時哥哥許東嘉正效力於台林隊(林務局),故台林隊自認應該享有爭取弟弟許東慶加盟的「優先權」
但是許東嘉自知台林只是一支公營的「窮人球隊」
所以並不想邀其弟「共赴球難」,反而「私下建議」他應加盟有制度有保障的民營球隊
但礙於情面,許東嘉一直陽奉陰違的和台林高層虛與委蛇
所以台林隊始終都懷抱著極大的希望……
但是最後開獎並確定許東慶是花落裕隆之後
不但令台林隊總教練朱聲漪為之氣結,也導致許東嘉與台林高層的關係生變
隨後許東嘉更順此勢而跳槽至台銀隊。

許東嘉之離隊,成為加速台林隊解散的催化劑……
台林隊之解散,也加速了六福村隊之萌生……
六福村之誕生,又引發了許東嘉的二度跳槽……
其實這些連鎖的骨牌效應,都是由許東慶一人所引起的
由此也可窺見許東慶當年「未映先轟動」的聲勢有多浩大!

不過許東慶的籃球生涯也僅止於「聲勢浩大」而已
因為他在裕隆隊效力了近20年,其間也入選國手十多次
非但未曾展現過超級中鋒的身手,也不曾真正主宰過國內的禁區,更遑論國際賽能有何建樹了
其實阻擾許東慶成為超級中鋒的因素,並不是他的先天條件或後天環境不如人而是和他虛弱的體質以及軟弱的個性有關

許東慶長年被甲狀腺機能的問題所困,雖然病未成疾,但是藥不離身,還是影響了他的體力
他在巔峰時期大約只能維持20~25分鐘的比賽體力,一直都是教練們調度時最大的困擾
再者,許東慶的個性溫和保守,缺乏爭勝的企圖心和鬥志
攻防兩端的態度都不積極,也頗畏懼肢體對抗……
加上裕隆隊安逸的環境,更把這個應該大展鴻圖的「超級籃球員」,變成了一個安分守己的「籃球公務員」

曲自立先生當年在台銀隊執教時,看到已經27歲的許東慶仍然停留在「各界的期待中」……
曾感慨的說 :『 如果10年前許東慶加入的是台林隊,不但可以接受朱聲漪教練的指導(朱聲漪是曲爺最推崇的教練,也是公認最會訓練長人的教練)
更能直接獲得許東嘉、王錦雄、陳為台這些優秀中鋒的真傳
今天的局面必定大不相同……
裕隆隊過度的保護他、伺候他,霍劍平教練也不擅於訓練長人
隊中又缺乏好中鋒可供臨摹,白白的糟蹋了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5.曾增球(這位球員可以說是知名度最高的老將,相信眾多的年輕球迷們,就算沒見過他打球,也該聽聞過他的盛名。)
 
1961年次,身高191,1980~1990年代有名的小前鋒,素有「彈簧腿」和「拼命三郎」之稱
他在雙園國中時是非常傑出的手球選手,還曾入選青少年國家隊
曾增球一直到國中畢業時,因為身高突然爆增,才引起開南商工籃球教練陳宗信的注意,進而延攬他入校就讀
當時陳宗信教練是直接在手球場邊叫他:『喂~你叫增球喔,想不想增加一種球來練一下啊?』 
 
昔日的曾增球和今日的陳信安一樣,從小都是優秀的手球員,也都是從高一才開始正式接觸籃球的運動天才
曾增球和陳信安的上半身都很厚實,上肢的肌力都很強,似乎都保有手球員的身體特質
此外,他們在籃球場上也有不少相同的優勢點
例如:「突破後瞬間的變向能力特優」、「進攻時的跨步動作特大」、「第一步的爆發力特佳」、「最後一步的尾勁特強」、「起跳後的滯空時間特長」……其實這些都是手球前鋒的進攻特色
 
當然,曾增球和陳信安在變身為籃球員之後,多少也會殘留著一些手球的習慣
例如:「肢體柔軟度較差」、「背敵作戰的能力不足」、「運球時的碎步易拖泥帶水」、「防守時習慣用身體橫擋對手」、「習慣先起跳再傳球,先切入再找籃框」……
這些細節也是兩種運動無法百分之百「轉檔」成功的缺憾
 
曾增球的運動基礎良好,體能條件絕佳
很快就把「手球前鋒」的速度和爆發力通通都融入到籃球裡
所以高二時就已成為籃球名校開南商工的主力球員
甚至在高三畢業那年就入選瓊斯盃國手,距離他正式接觸籃球訓練僅有短短的三年。
當年191公分已經算是「直逼中鋒」的長人了
曾增球的個人動作理應稍微遲緩一些才合理
但是曾增球仗著優勢的體能和彈性,卻能如同矮將般的滿場飛奔
再以他獨有的大跨步、大飛身、大轉身、大拉竿、大扭腰、大遠射、大火鍋……
吃遍了國內甲組球員,當年曾增球的出現,確實引起國內籃壇極大的震撼
也幫他奠定了日後連續12年入選國手的基礎。
 
曾增球的進攻欲望甚強,喜歡強行單打獨鬥,經常處於腦充血的狀態中
他在母隊時尚可擁有無限開火權
但是加入國家隊之後卻無此禮遇,也常因獨自蠻幹而被罰坐板凳
和他同一時期的最佳控衛李志強也曾批評過他是「無頭蒼蠅」,根本無法融入團隊戰術之中
個人球風的問題,首先限制了曾增球在亞洲盃和亞運賽的發揮
加上他的防守能力不佳,很喜歡賭博式的抄球,又過度積極的想封火鍋,也成了中華隊的「犯規大王」
某次亞洲賽中他銜命死守韓國的李忠熙,結果八分鐘就四犯下場……
曾增球的基本動作也不夠踏實,常出現拖泥帶水和交待不清的細碎腳步
在國內還能相安無事,到了國際賽卻經常成為「走步大王」
在上述種種因素的限制下,曾增球遂成為台灣籃球史上最著名的「國內型球員」.
 
從1980年代到1999年之間,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球員,還是鄭志龍
而在鄭志龍之前的中華隊小前鋒曾增球、周海容(下面會介紹)都是在1994年開打的CBA中華職籃聯賽破功
印象最深的是,曾增球叱吒風雲的籃球生涯,竟毀在CBA
因為他在職籃元年的攻守數據令人印象深刻,平均每場得分是:1.1分....
立刻被鍾枝萌總教練換下來當教練。
 
(先小小離題一下:當年泰瑞戰神隊最好的得分箭頭,是201公分高的泰勒
年紀大約比曾增球小十歲,平均每場得分約為28-30分
他的出色得分能力立即取代了平凡的曾增球和周海容
反倒是年高德劭的李志強(36歲)和宏國的李忠熙(38歲)還是寶刀不老
還能和年輕的美國洋將力拼。
當年來自大陸的好手王立彬(31歲,202公分),還和李志強輪流扮演戰神隊控球主將
王立彬還成為台灣空前絕後的控球大前鋒球員。)

無論國際賽的成就如何,當年的曾增球都為台灣籃壇帶來一場「身材革命」
徹底打破了「長人打籃下,射手投外線,矮將跑快攻」的陳腐觀念
各級教練也開始對於較高大的球員施以全能化的訓練
隨後才會造就出鄭志龍這位191公分的全能球員。
 
 
6.周海容(台灣籃球史上單場最高得分紀錄保持人,印象中是112分(有錯請更正),此人的得分能力之強,由此可見一斑。)
 
1963年次,身高190公分
場上的位置很特別,叫做「外線射手」
很難把周海容定位在「小前鋒」或「得分後衛」是有苦衷的……
而且這個苦衷也是過去周海容每次獲選國手時,歷任國家隊總教練的共同苦衷。 .
周海容掘起於1980年代初期,是榮工隊(榮民工程處)全力栽培的年輕新秀
因為當時身高190的外線射手是很稀罕的
尤其他是出現在一支素有「老芋仔地虎隊」之稱的球隊中,各界也都普遍看好周海容將是下一個曾增球
當時榮工隊的首席中鋒叫做房天剛(年過35),身高也是190,替補中鋒叫做高令軍(年近30),身高只有188
另外幾名主力戰將分別是李海濤(年近35)身高187,王啟先(年近35)身高178,許隆興(年約27)身高183
以上這種陣容被稱之「老芋仔地虎隊」並不為過吧?
也不難理解榮工隊視周海容為「救世主」的原因。
 
要提到周海容,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位「海字輩」的知名球員李海濤
因為周海容初入榮工隊時大多是接受李海濤的各別指導,因此他的球路很早就被定型為「外線射手」
因為李海濤是當年國內最有名的「底線射手」,擅長穿梭於左右兩側底線單打,面籃背籃的進攻都很犀利,而且射程遠近不拘,也是當年得分榜上的常客
此人長相奇特,三角戽斗臉、短頸雞胸、肩寬臂長,簡直就是NBA史上最佳第六人Kevin McHale的翻版.
 
周海容畢竟人高手長,活動力也不差,很快就得到李海濤的真傳
也正式取代了他的地位,成為榮工隊的頭號得分大將,也成為國家代表隊的常客
當年國手選拔都是優先參考得分數據,所以得分榜前10名幾乎都是國手保障名額
所以每支球隊為了「搶佔」國手名額,都會頃力去培養一台「得分機器」
周海容就是屬於這一型的球員
他在母隊不但享有無限開火權,也是全隊的戰術中心,隊友必須全力的掩護他,幫他製造投籃機會
投的越多,進的自然越多;進的越多,得分自然越多;得分越多,國手自然越多
 
但是國家隊成員都是來自各路的搶分高手,沒有足夠的「個人能力」很難在隊中佔有一席之地
偏偏周海容除了「被掩護下」的外線跳投之外,其他的技術都不合格
他的個人動作和突破能力都不佳,防守能力也很差
除了擔任系統戰術下的「純射手」之外,幾乎沒有第二專長,所以無法支援其他位置 
周海容雖然多次入選國手,但是單調呆板的球路,也讓他一再面臨「鋒不鋒, 衛不衛,裡不裡,外不外,前不前,後不後」的尷尬處境
  
而且周海容又是屬於那種「大場面大失常,大比賽大失誤」的球員
這類型的球員通常都會引起教練的「信心危機」
所以他從來不曾擔任過國家隊的先發或主力,也不曾在國際賽中有過任何的建樹……
但是周海容卻能夠連續多次入選國手,此為台灣籃壇最奇怪的現象,而且一直延續到現在……

 
 
 
 
 
 
嗯............目前只找到這些吧。

真希望我在過了二、三十年後,也能這樣述說屬於我們這一個時代的球員,而不是哀莫大於心死,寧願忘記,不願傷心。
再次向上述的英雄致上最高的敬意,無論是國際賽民族英雄或國內王,都是因為有你們,讓台灣籃球更精彩!!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台長: 佐梵
人氣(98,256) | 回應(17)|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 個人分類: 運動 |
此分類下一篇:我真的覺得不帥啊~~
此分類上一篇:老兵不死

感謝您!文章看了......
2010-04-15 16:24:05
版主回應
喔~也感謝閣下的收看喔!
2010-07-22 00:42:55
Brian
看完了
才瞭解有這些典故阿!
剛好經歷過CBA的興起與衰落阿!
2010-09-08 16:56:26
版主回應
"看完"的人我都很佩服耶~
現在願意看那麼多字的人不多囉......
謝謝收看嘿!
2010-11-17 20:11:22
老畢
突然路過讀到閣下的文章, 心中感慨萬千,
雖然現在主要只看足球,沒再follow籃壇了,
當年在還沒燒掉的中華體育館看瓊斯盃的畫面又湧現,
當時最欣賞李啟宇, 程家兄弟, 及一幫飛駝隊的球手, 後來有CBA時支持鍾枝萌領軍的戰神隊, 我老家某個地方好像還保存有泰瑞戰神和職籃元年酷斃啦的貼紙, 記得當時賽後常常找好多球員簽名拍照, 和李自強的合照我還張貼了好多年, 可惜現在不知放到那去了. 除了台灣的球員, 最喜歡戰神的外援泰勒, 記得一次在最後的決賽雖然輸了, 但我們一些死忠的球迷依然等在更衣室外面要給他們支持, 後來我在黑漆漆的體育館外還流連徘徊時剛好看到泰勒經過, 便大叫了一聲Tod, 他很親切地過來拍拍我的肩膀, 說了句God bless you! 多年後回想起來心中還是覺得很溫暖啊!
2010-11-17 17:12:58
版主回應
看閣下寫的回憶也讓人覺得很溫暖呢!
這篇文章能讓人再次想到過往的美好回憶,這一點真的讓我覺得很棒耶!
謝謝你還願意花那麼多時間打這些字,來分享你的回憶。

每次看到一些較年長的球迷對職籃時期的種種還如數家珍時,就覺得真的好可惜,應該揪個團把這些生動的回憶紀錄下來,反正現在什麼鳥人都可以出書了......

就算沒有實體的書本,也應該找個地方好好保存才對啊~!這些真的很有趣耶.....雖然其實我都沒看過職籃比賽。
2010-11-17 20:31:12
徐經鉞
請您看完下列網站相關的剪報再回應徐經鉞本人的資訊,不要脽隨便亂寫.
http://www.wretch.cc/blog/simbahsu007
2010-12-01 15:38:03
徐經鉞
看到您隨便轉載別人的文章,不經查證,就放上自己的網站,令人遺憾,請您看完下列網站相關的剪報再回應徐經鉞本人的資訊,好好的查證後,正確的寫出你的回應,不要隨便亂寫.
http://www.wretch.cc/blog/simbahsu007
2010-12-01 15:44:25
版主回應
很謝謝閣下提供的珍貴資料,很高興看到這些剪報還有被保存下來,而且數位化了呢!

我的這篇文章在轉載時只把錯字改正,斷行、標點做了小修正以便於閱讀,我的確沒經過查證,一位球員都沒有。
因為我當時認為這份資料的魅力就在於那種印象式的描寫,充滿了主觀意識,它或許並不精準,但瀰漫其中那種生猛、鮮活的描述所帶來的那種氛圍令我深深著迷,我並不屬於那個年代,我沒看過上述的任何一位球員打過球,我對那些球員沒有任何情感存在,所以當時轉載時我想的只是:「真棒啊~台灣過去的籃球員都好有趣喔!」然後又想到:「可是為什麼好像很少人知道呢?」所以我想這麼有趣的東西應該整理一下找個地方留起來。
因為這個文風是我喜歡的,所以在轉載時就沒考慮要更動,至於查證,在我看來,體育類的查證指的是數據資料,那種東西我不喜歡,硬梆梆的,不符合這整段資料的風格,所以我當時也沒想過要查證,在加上國內籃球對各聯賽數據的保存狀況實在不佳,有留個各屆名次就算不錯了,閣下給我的網站資料我是第一次看到,也覺得滿新鮮的,我對這些球員不了解,每一條新史料對我來說都是新發現。但我不更動文章那是因為這不是我的回憶,經閣下這麼一指教,我會把我在網路上找到比較不同的說法拿來作注,到時還希望閣下能不吝賜教,那個年代的籃球我真的幾乎完全不了解。

其實看到閣下提供的資料也讓我想到我本來是有打算要補照片跟報紙資料的,我已經找了一些照片、剪報後,想想還是算了,每個人心中的昔日籃球英雄的形象該是非常私人的,弄白了就沒意思了,至少對我來說,我的偶像只會是我的,一堆數字跟報導根本就不是他啊!這就注定了我永遠只有當球迷(比較盲目的那一種)的命.....。
真的很抱歉因為我的懶惰而造成閣下的不悅,我會好好把徐經鉞的資料再找一遍,然後整理出來,可是可能要等到明年1/13號之後了,到那之前都是期末報告修羅場,希望不會太麻煩到閣下,如果閣下還有發現還有哪邊的資料有問題時也希望您可以提醒我一下,我非常需要有專精此一領域的大大提供寶貴意見。

真的很感謝您願意花時間留言指教,還把這麼棒的資料提供給我,也非常抱歉造成您的不悅,是我的懶惰跟疏忽,真的很對不起。
2010-12-04 01:26:04
徐經鉞
謝謝你讓我有空間平反,最近劉教練要出一本籃球歷史,找了很多球員要資料,我花了很多時間把從開始摸球到退休的資訊整理了近70頁,會陸續在我的網站貼出,由於當時的記者只注重前鋒的得分,把我寫的非常不堪,不但如此,76年那年以後,我退出籃壇,許東慶出走,劉正雄,劉安富等等200公分以上的長人,都被記者趕出籃壇,當時最高的是鍾枝萌-192公分,整整有5年之久,所以球員比賽的紀錄都應該公布,以正被記者誣衊的球員能平反.
2011-04-29 13:29:42
版主回應
呃....閣下這樣謝我這個當初懶於查證的人,我還真是承擔不起啊!
這裡只是在下個人的新聞臺,單純寫些能自娛的東西,如果還能讓其他人有些其它的用途,那是我最大的榮幸。

終於要有一本臺灣籃球歷史的書了嗎?那真是一個好消息!不知道確切的出版時間是什麼時候?到時定買來拜讀一番。
閣下的網站我也會經常去拜訪,多看一些珍貴的史料的。
2011-05-03 19:50:57
蘇力大師
首先要謝謝版主寫出這些封藏在我等年紀份子腦中的美好籃球回憶。印象中有一年六福村和飛駝爭霸超過數十次的平手,打起來真是鬼哭神號啊。
不過對於徐經鉞先生的指教,以一個籃球迷的角度來說,其實覺得不應該對版主太過責難。徐先生本人在國內籃壇的地位自然是令人敬佩的。但是在記憶中,對於徐先生並不熟悉,而且印象只來自國際賽或國內錦標賽的球迷來說,大師我不得不站在版主這一邊,因為徐先生當年給我們的印象,真的就如版主所說的,並無太大的表現,留下的印象,就是一個個頭高,但是在國際賽或國內重要比賽沒有留下什麼印象的球員,這點真的不能怪我等球迷。
大家留下印象的,仍然是洪濬哲洪濬正的神射,許榮春的怪投,昝家驤在對韓國勝仗中的驚天一扣,或是曾增球、許東嘉、李啟宇、李志強、宋建順等人的身影。對於徐先生的表現,老實說我真的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比劉正雄先生還要淡薄一點,也不如更後面的徐志泰(後改名徐莆貴吧?)。可能是徐先生在國內賽表現較好,但是當年的我們,除了冠亞軍賽,是無緣看到轉播的。
末了,還是要為版主的文章致上感謝,好多年沒能看到那些傳奇球賽的記述了。
2011-08-14 00:52:38
版主回應
閣下太客氣了,我對這篇文章唯一的貢獻就是整理跟複製貼上而已。當時只是想把這些有趣的資料備個份,沒想到這些文章的迴響是最多的!看來不死的不只有老兵,老球迷的熱血也是深藏不露啊!
我打從心底感謝各位的回覆,徐先生說出自己想說的,天經地義,一樣給我帶來寶貴的資訊。
我現在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老球迷是如此懷念那個年代的籃球呢!那我會盡量快一點把手邊的資料再整理出來的,因為比較沒有主題性,讓我有點無從下手.....
2011-08-17 00:06:16
Morris
希望徐大哥別太介意. 當年甲組許東慶 徐經鉞 劉正雄 徐志泰四大長人裡, 就徐經鉞運氣最不濟.
眾所矚目的許東慶不說, 選國手時 劉正雄總有劉俊卿罩著, 但是當飛駝拿冠軍時 張克佑卻罩不住徐經鉞.
事實上 74年的自由盃, 徐經鉞表現非常精采, 不過不知原因為何 那年徐經鉞首度披上六福村球衣, 我記得有幾場得分都在30多分, 大家都覺得籃壇頭號長人發威了. 相信那年徐經鉞也在中華隊陣中, 而劉正雄好像也是那年就不再是國手. 但那年非常特別的是 我們從美國把21歲的大學大前鋒張嗣漢弄回來把瓊斯盃, 一時轟動武林 驚動萬教. 那時該是徐經鉞最有機會揚名的一年 真的可惜.
另外那位年紀最小的俆志泰 則被送到韓國成均館挨拳
2013-01-25 11:37:52
Morris
挨了幾年拳頭的俆志泰 大有進步. 一度被韓國籃壇評為威力第二強的長人. 第一 第三分別就是他們1984亞青梯隊(許載那屆) 雙中鋒 197的金裕宅 207韓基範.

可以說 徐經鉞在四大長人中最衰, 不幸又有個最幸運的劉正雄在旁邊對比
2013-01-25 11:45:55
Morris
喔, 當年裕隆還有個接近200cm的大個 實際身高我不知道 他叫孟慶杭, 後來好像是娶了同期女籃的頭號長人葉素娟.
徐經鉞 提到他們幾個大個後來被逼退, 當時我們雖沒聽說 但回想起來確實 他說的那段時期 大中鋒突然全不見是真的. 等一下我再寫一篇 "那些年我們的中鋒們" :p
2013-01-25 11:56:11
版主回應
喔~真高興看到大大又來留言了!

看閣下這兩篇文章中的回覆,看來也是位籃球史官啊!
提供相當多有趣的逸聞呢!
看來大大也有打算要整理這些資訊吧!真是太好了,這些東西不寫下來很可惜,我要跪求網址啦~

真的啦....看閣下留那麼多次言了,都沒有留個人部落格什麼的,一些臺灣籃球史料方面的東西,網路再大也是付之闕如,我也想多增加一點知識啊!
2013-01-26 22:56:22
謝孟媛
真有心 文章寫這麼多
2013-12-06 12:50:34
Morris
沒啥沒啥 只是一個業餘中的業餘的老球迷 ... :)
2014-09-30 23:53:25
Morris
那些年我們的亞青小將們
=======================================
1984年是很特別的一年
Jordon好像就是1984奧運梯隊的 1984梯隊後來在NBA赫赫有名
然後我們的死對頭南韓 也出了個讓台韓男籃實力黃金死亡交叉的世代
在那之前台韓的男籃國家隊半斤八兩
如要說得挑剔一點 可能就是 52:48 53:47 這種差別
當時台灣的中鋒稍高 我們有200cm許東慶 偶有198cm劉正雄客串
他們最高的就是 195 196. 最有名者 當推196cm曹東佑 這位仁兄後來還頗常青

然後然後然後 1984 年亞青基本上就是一個悲情的開始.
那次南韓好像是冠軍 我們呢? 在那個漢賊不兩立的年代
咱們的1984梯隊因旗歌問題 打都沒打就回道回府了
事實上 沒打也未必是壞事兒 打了被羞辱的可能性很大

我們來比比中鋒 他們出了個名將 197 金裕宅 還有207韓基範
我們最高的是 195廖坤隆
我們最靈光的中鋒是 193 宋教年 李昆芳
這兩個傢伙一上甲組 很快就和一票同身高的老將抗衡
但 打沒幾年 兩個也很快就不見了 (不知有沒有人知道原因??)
你有沒有覺得這193現象有點熟悉 ?
自曾田吳以降 台灣男籃也出現了 196現象
你自己數數 簡嘉宏 顏振弘 周柏臣 周伯勳 胡瓏貿 陳冠全
幾乎屆屆最靈光的長人都是這個身高

轉回正題 比比鋒線
他們是赫赫有名的許載
我們那兩隻其實也還算不錯 他們成名在職籃時代且同隊
那是東方工商出身的東方介德及第一代六福村青年軍的頭號大將蔡福財
但是但是但是 這兩隻在國家隊好像沒讓人留下啥印象 :p

再比後衛 他們好像是姜東熙吧
我們... 有小老虎李雲光 不過他那時 15 16 歲 ....

1984 梯隊本來一度被安排在 1986年的瓊斯盃和曾增球許東慶宋建順等名將"混搭"
準備接鍾枝萌 程嘉寶 洪濬正 陳日興這些老將的班
連17歲的李雲光都破格選入
但我記得 1988 年的亞錦賽 還是把鍾枝萌 程嘉寶請回來了 ....
200cm 回國打了兩三年漸漸被"同化"的大前鋒張嗣漢好像也在陣中
2014-09-30 23:57:17
Morris
那些年我們的亞青小將們 (2)
==========================================
或許是天佑台灣 1986年青年籃壇突然從石頭裡蹦出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傢伙
這兩隻都才16歲 比較高的是194穿9號球衣 比較矮的是186 穿8號球衣
根據他們景文工商的教練說法 高的那隻混斃了 人家練兩球他練一球
矮的那隻很認真 原本是替補前鋒 後來慢慢趕上來了 被封為台灣的J博士
那時籃壇人士就已斷言 這兩隻未來至少會在成人國家隊待10年
我想我已經不必說出他們的名字了

1986亞青梯隊其實未必比 1984 梯隊高明 我就想不起來誰比那個 194 還高
但由於這兩個傢伙加上還未超齡的李雲光 拿了個亞軍回來
雖然敗給老共的比分大了些 好像有20分 但對日韓都大勝
同梯老共的名將是201cm大前鋒宋力剛 後衛好像叫阿都江吧
宋力剛是當屆MVP
我們的記者還趁機訪問了他們的總教練 想聽聽對我們球員的評價
不用說 又是那對 194 186
末了他還說 "對了 我知道你會問李雲光. 呃 ... 我覺得他的視野不夠廣 ..."
1986梯隊還有誰呢? 我記得有和194 186 同隊的知名射手184cm李永祥
事實上 在國內的選拔賽他好像才是得分王
前鋒郭銘展 大約185左右 在剛入甲組的前幾年也表現不錯
他有進過中華隊喔 但好像也是打沒幾年就不見了
還有國內選拔賽的籃板王 191 詹欽棠
好吧 再找一個湊數吧 16歲 170cm 控衛林建平好像也在陣中
對了 還有一個大家一定都認識的
李雲光自國中時期就並肩作戰的 韋 陳 明.


如果不是194 186 1986亞青梯隊好像比 1984梯隊還不高明
錢韋杉如果看到這篇大概會抗議 "喂 你把我老公放哪去了 ?!"
我真的不知道為啥邱宗志不在陣中
不過 記得好像是當年年底或隔年 194 186 要領銜參加世界賽
那時候又辦了一次選拔賽 小弟第一次從名單中認識了邱宗志
那時 還冒出一個帥氣被喻為身手矯健的得分後衛 184cm 的鄧儒
但有趣的是 他就出名一次 後來就再也不曾聽過這號人物
不知是專心當大學生還是 ... 意外身故 ??
2014-09-30 23:59:53
Morris
那些年我們的亞青小將們 (3)
========================================
再來是 1988亞青梯隊 這梯總算高多了 堪比曾田吳
那時194長到196 186長到190 後來就是大家熟悉的 198 vs 192
高個子有200cm 鄭天柱 203cm 鍾一銘 200cm黃春雄應該也在陣中
還有 194中鋒陳建勳
不過 這梯隊最豪華的是後衛 有周俊三 林建平
及16歲 李雲光在大倫國中的學弟 國中球王羅興樑
那時候 教練竟臭屁到把 196 190 這兩隻台柱放上後
接著把這後衛三寶 (真的是寶) 全放在場上
如果以現在的眼光來看 那根本就是曾文鼎+林志傑 帶著楊玉明 李學林 吳永仁
這只能在亞青玩玩 在成人隊鐵定不敢
1988梯隊雖還是敗給老共 但輸分縮小 且照樣痛宰日韓
老共的MVP仍是個大前鋒 上屆就有入選的 200cm 馬健

198 192 一升入甲組公賣金龍 背號就變成後來大家熟悉的6號 12號
總不能要大哥們讓背號吧
不過 兩隻果然馬上進入國家隊

悲慘的1984梯隊 很快就生活在1988年梯隊的陰影下 .....
2014-10-01 00:00:45
6年7班的凳子
你的資料很不錯...但你說了龍哥...說了許東慶...欸何不說另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朱志清?

是非常非常可惜的地方....朱戈跟龍哥從過去甲組聯賽就合作...絕佳默契....同樣也是國手
而有許東慶...獨漏朱志清....你可知當年中華隊兩大門神...許東慶跟朱志清
如同尼克中鋒尤恩跟馬刺海軍准將羅賓森
這是一大可惜的地方...

但你很努力....謝謝你的分享
2017-07-23 15:52:19
曲爺
寫得很認真看基本資料考證幾乎都是錯的
2017-10-15 16:48:5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