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川大刘治宇?

[图片] [图片]
关注者
193
被浏览
231,542

18 个回答

之前就在群里看到了消息。说实话本科生能有如此成绩着实让人钦佩: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已完成的和正在准备的文章数已有9篇,而且第一篇文章已被还不错的杂志Math Z接受,可见质量也不低。

但是我还是想当一当这个“恶人”来稍微泼点凉水,因为这些话可能你的合作者不会同你讲,我想到了便提醒一两句。这些话本不必苛求一个本科生的,但我觉得治宇已完完全全配得上一个数学工作者的称号了,甚至也已远超我认识的一大部分phd了,这一点 @桥地稳定性学徒应该能更好的评价。

1.学数学做数学是一辈子的事情,起点高了切忌进入舒适区。所谓的舒适区,就是掌握了一套方法和技术后不断的运用在类似的问题上,也就是所谓的高级水文章。这种确实能轻松产出文章,但时间久了,容易停滞不前。希望你phd期间能开启一个全新的领域,学习更多的工具,做更多格局更高的问题。

2.如果继续从事科研,最终能survive下来一定要成为一个独立工作者。但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从最初导师喂问题喂想法,到产生自己的想法并实现,到最终自己找问题做问题。如果phd期间能习得独立科研的技能,则往后的道路将会顺利很多。

3.学数学有两种,按部就班的学和以科研为动力的学,各有利弊。我不知道你基础怎么样,但如果不够好一定要对自己诚实,phd期间可以再上点课补一补,这一点不光适用于本专业代数几何方向。

4.警惕周围的膜文化,有的膜发自真心,有的膜只是恭维,有的膜略带酸味,有的膜带着敌意想要将你捧杀。你是做模空间的,应当会加以区分。做数学还是要沉下心,希望你能够踏踏实实不要浮躁,千万不要被网络的舆论和世俗的眼光左右。

最后祝你今年申请顺利,继续加油努力!

汪湜

没能力评价。说实话本科阶段能主动跟前辈合作在decent journal上发文章的人,他对自己的科研自然会有规划,不需要旁人操心。他并不是仅仅课业成绩特别好,或者说在某些高深数学领域的学习能力很强,而是具备了科研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科研素养甚至是很多已经拿到博士学位的人所不具备的。有多少人是一直靠导师喂才不会饿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