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思考是一份让人孤独的事业
(芷宁写于2013年11月23日)
作为20世纪最伟大、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汉娜·阿伦特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美籍德裔犹太人的身份、海德格尔的得意门生、在二战期间的遭遇、哲学理论上的建树等等,都足够让有兴趣一探究竟的人们为其浓墨重彩一番。德国女导演玛格雷特·冯·特洛塔执导的影片《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则聚焦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汉娜·阿伦特,着力呈现了一段阿伦特人生的肯綮处——以色列审判纳粹阿道夫·艾克曼时,阿伦特站在思想高度上的字句言论,颇有“惊世骇俗”之效,并由此揭开了“整个黑暗故事中最阴暗的一章”,因而,她也成为被谩骂被诅咒的对象。
诚然,汉娜一生遭遇过许多肯綮处,有的事关生死,有的事关名誉,片中所呈现的这一次,更关乎人类的思考度,这种思考触及魂灵,拓宽了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也让世间对“平庸之恶”有了深刻的感知——“在这世界上最极端的恶,其实是无名之辈所犯的,那些没有动机,没经过思考,没有凶狠的性格或者邪恶的念头的人所做之恶,这些人拒绝让自己成为有个性的人类,我在这儿将这一种表现,称作“平庸之恶”。汉娜还指出:“思考能力的缺乏,使得许多平凡普通的人,允许自己做出各种残酷的行为,有些甚至前所未见。”
为了更好地理解由戛纳影后芭芭拉·苏科瓦所塑造的汉娜·阿伦特的形象,关于阿伦特就艾希曼审判所得出的观点,需了解一二,要了解这些观点,诺曼·波特莱兹曾经准确概括过的话,无疑是不二之选:“取代罪大恶极的纳粹,她给我们的是“平庸的”纳粹;取代作为高尚纯洁的犹太殉教者,她给予我们的是作为恶的同案犯的犹太人;而代替有罪与无罪的对立的,她给了我们是犯罪者与受害者的‘合作’。”
人类最容易做的是盲从,一旦一种言论占领了主导地位,大部分人便会对其全盘接受并自觉或不自觉的为其护卫,对于一段苦难历史,人们听多了看多了惨剧惨景,很容易做出主观反应,于是一边是对亡灵的悲天悯人,一边是对恶魔的深恶痛绝,这便是对那场人类悲剧的最主流的态度。而作为一个哲人,阿伦特对历史惨剧的反思,不会停留在普通的层面上,她的反思是多角度多层面的,不仅丰富还十分深刻,她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揭露某些政治体的伪装,打破了良善人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撕破了某些团体掩盖其自身软弱的面具,于是,她将自己置于飓风的中心,而她这么做,仅仅是做了一个哲学家的工作。
而塑造这样一位女哲人并不轻松,芭芭拉·苏科瓦饰演的汉娜·阿伦特有着冷静而闪烁的深邃双眸,当阿伦特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观众仿佛能感到那双眼睛跃动着理性与智慧之光。和现实中的阿伦特一样,片中的苏科瓦香烟不离手,特别在沉默时的香烟袅袅,似乎暗示着一场头脑风暴的酝酿。当然,芭芭拉·苏科瓦饰演的阿伦特也非强悍理性到冷漠疏离,当她不可避免地忆起往事时,眼中总流露着悲戚和哀伤,关于集中营的一切,是她永远也抹不去的回忆,“只要夏天还有一点暖意,我们就会觉得厄运会很快过去。”伴随着这些话语,之后汉娜·阿伦特那不被世俗约束所束缚,不受身份不受过往羁绊,仅仅以哲学思考的角度去看待整个审判过程的态度,则令人肃然起敬。
曾经有人将执着于政治和历史背景、专注女性主义电影的导演特洛塔,在影像上的思索和坚持和汉娜·阿伦特作比,如今,特洛塔已然拍摄了这部电影。当然,拍摄这样一位哲人的传记片段是不易的,因为期间必然充斥着大段的哲思与心路,将此部分呈现得越严谨细腻,就越会有冗长沉闷的嫌疑。而该片让汉娜关于“平庸之恶”的重要观点,没有通过她为《纽约客》撰写的报道以及她出版的新书来具体表现,而是通过她的课堂,这堂课被呈现得较精彩,听众不仅有学生,还有汉娜的反对者,中间不时跳出来的发问和反驳,调节了大段论述可能带来的疲沓感,令节奏相对流畅快捷起来。且从影片伊始,剧情就很巧妙地始于汉娜的家中,让汉娜和作家好友玛丽谈论家庭和男人,“在男人的问题上,你要么逆来顺受,要么孤独一生”,“你小说中从来没出现过完美男人,为什么反而要现实中的男人完美呢?”这样轻松聊天的哲学家让影片从一开始便有了清越之感。
如片中所示,人们攻击汉娜·阿伦特,甚至给她的姓氏冠以纳粹艾克曼的姓氏,其实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看完她写的文章,有的甚至是仅仅接受了第三方给的阅读信息,就妄加论断急于宣泄自己的愤怒,这样的人类通病一直延续着,上世纪六十年代如此,如今亦如此。可见并不是人人都具有思考辨识的能力,而具有思考能力的人往往“在一场无声的对话里,独自一人。”
“思考是一份让人孤独的事业。”在又一个人生肯綮处,思考的汉娜是孤独的。
(杂志约稿)
http://nicolew.blog.hexun.com/90905205_d.html
作为20世纪最伟大、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汉娜·阿伦特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美籍德裔犹太人的身份、海德格尔的得意门生、在二战期间的遭遇、哲学理论上的建树等等,都足够让有兴趣一探究竟的人们为其浓墨重彩一番。德国女导演玛格雷特·冯·特洛塔执导的影片《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则聚焦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汉娜·阿伦特,着力呈现了一段阿伦特人生的肯綮处——以色列审判纳粹阿道夫·艾克曼时,阿伦特站在思想高度上的字句言论,颇有“惊世骇俗”之效,并由此揭开了“整个黑暗故事中最阴暗的一章”,因而,她也成为被谩骂被诅咒的对象。
诚然,汉娜一生遭遇过许多肯綮处,有的事关生死,有的事关名誉,片中所呈现的这一次,更关乎人类的思考度,这种思考触及魂灵,拓宽了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也让世间对“平庸之恶”有了深刻的感知——“在这世界上最极端的恶,其实是无名之辈所犯的,那些没有动机,没经过思考,没有凶狠的性格或者邪恶的念头的人所做之恶,这些人拒绝让自己成为有个性的人类,我在这儿将这一种表现,称作“平庸之恶”。汉娜还指出:“思考能力的缺乏,使得许多平凡普通的人,允许自己做出各种残酷的行为,有些甚至前所未见。”
为了更好地理解由戛纳影后芭芭拉·苏科瓦所塑造的汉娜·阿伦特的形象,关于阿伦特就艾希曼审判所得出的观点,需了解一二,要了解这些观点,诺曼·波特莱兹曾经准确概括过的话,无疑是不二之选:“取代罪大恶极的纳粹,她给我们的是“平庸的”纳粹;取代作为高尚纯洁的犹太殉教者,她给予我们的是作为恶的同案犯的犹太人;而代替有罪与无罪的对立的,她给了我们是犯罪者与受害者的‘合作’。”
人类最容易做的是盲从,一旦一种言论占领了主导地位,大部分人便会对其全盘接受并自觉或不自觉的为其护卫,对于一段苦难历史,人们听多了看多了惨剧惨景,很容易做出主观反应,于是一边是对亡灵的悲天悯人,一边是对恶魔的深恶痛绝,这便是对那场人类悲剧的最主流的态度。而作为一个哲人,阿伦特对历史惨剧的反思,不会停留在普通的层面上,她的反思是多角度多层面的,不仅丰富还十分深刻,她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揭露某些政治体的伪装,打破了良善人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撕破了某些团体掩盖其自身软弱的面具,于是,她将自己置于飓风的中心,而她这么做,仅仅是做了一个哲学家的工作。
而塑造这样一位女哲人并不轻松,芭芭拉·苏科瓦饰演的汉娜·阿伦特有着冷静而闪烁的深邃双眸,当阿伦特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观众仿佛能感到那双眼睛跃动着理性与智慧之光。和现实中的阿伦特一样,片中的苏科瓦香烟不离手,特别在沉默时的香烟袅袅,似乎暗示着一场头脑风暴的酝酿。当然,芭芭拉·苏科瓦饰演的阿伦特也非强悍理性到冷漠疏离,当她不可避免地忆起往事时,眼中总流露着悲戚和哀伤,关于集中营的一切,是她永远也抹不去的回忆,“只要夏天还有一点暖意,我们就会觉得厄运会很快过去。”伴随着这些话语,之后汉娜·阿伦特那不被世俗约束所束缚,不受身份不受过往羁绊,仅仅以哲学思考的角度去看待整个审判过程的态度,则令人肃然起敬。
曾经有人将执着于政治和历史背景、专注女性主义电影的导演特洛塔,在影像上的思索和坚持和汉娜·阿伦特作比,如今,特洛塔已然拍摄了这部电影。当然,拍摄这样一位哲人的传记片段是不易的,因为期间必然充斥着大段的哲思与心路,将此部分呈现得越严谨细腻,就越会有冗长沉闷的嫌疑。而该片让汉娜关于“平庸之恶”的重要观点,没有通过她为《纽约客》撰写的报道以及她出版的新书来具体表现,而是通过她的课堂,这堂课被呈现得较精彩,听众不仅有学生,还有汉娜的反对者,中间不时跳出来的发问和反驳,调节了大段论述可能带来的疲沓感,令节奏相对流畅快捷起来。且从影片伊始,剧情就很巧妙地始于汉娜的家中,让汉娜和作家好友玛丽谈论家庭和男人,“在男人的问题上,你要么逆来顺受,要么孤独一生”,“你小说中从来没出现过完美男人,为什么反而要现实中的男人完美呢?”这样轻松聊天的哲学家让影片从一开始便有了清越之感。
如片中所示,人们攻击汉娜·阿伦特,甚至给她的姓氏冠以纳粹艾克曼的姓氏,其实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没有看完她写的文章,有的甚至是仅仅接受了第三方给的阅读信息,就妄加论断急于宣泄自己的愤怒,这样的人类通病一直延续着,上世纪六十年代如此,如今亦如此。可见并不是人人都具有思考辨识的能力,而具有思考能力的人往往“在一场无声的对话里,独自一人。”
“思考是一份让人孤独的事业。”在又一个人生肯綮处,思考的汉娜是孤独的。
(杂志约稿)
http://nicolew.blog.hexun.com/90905205_d.html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