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上海各国租界是如何划分的?

关注者
197
被浏览
539,710

19 个回答

上海的这个“各国租界”,只有两块,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公共租界是英美租界在1863年合拼而成,英文是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堪称“万国租界”,他强调的管理特点是“英国为主,门户开放”的自治模式。

法租界,比较“各色”,和法国一贯的外交方针有关。

1845、1848和1849年,英美法三国,分别再上海设立租界,其中美国的性质并不算租界,只是美国商人购买土地,并没有逼迫上海道台给他政治特权。

三国租界设立后,最初采取的是“分设租界、共同管理”的模式,成立工部局(市政委员会)。


因为在上海开辟租界,主要目的是看重这里是长江出海口的重要码头,便于进出口贸易,以通商为第一要务。所以租界最早是以黄浦江边的码头为核心,规划出道路,性质相当于港口生活服务区。

此时,租界面积不大,除了必须雇佣的帮佣和一些洋买办以外,也不许华人进入。

租界与中方的政治经济事务交涉,主要由由英国人出面;租界内一些大事务决策,也是以英国最有话语权。毕竟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单独凭自己的力量战胜了清朝,美国和法国没出力,他们都是后来趁机占便宜的。

美国和英国同文同种,本来就是从北美英属殖民地独立的,当时美国的国力也不强,所以在对华事务上,美国很有自知之明,他赞同以英国为主,自己甘当配角。


但是法国这个国家非常自负,法国人的国民性格特别高傲。在任何国际事务上,法国都觉得自己必须是拥有独立话语权,有显赫地位的一个重要角色,俗话说就是“表现欲极强”。

上海租界共同管理+英国人做主,这种状况,让法国人很不满意。


1850年,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1853南,太平军攻占南京,建都于此,中国国内的战乱,波及到了上海周边。就在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发生了。

当时法国,在拿破仑三世的统治下,这是个油滑精明的政客,他吸取了他大伯父拿破仑和英国、反法同盟长期对抗,最后战败被流放的教训,采取了相对比较灵活的外交策略,和英国保持了比较融洽的外交关系。在这一时期,英法两国联系紧密,比如在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和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两国都是组成英法联军。

但是,大关系不错,底下小摩擦也是不断。

在上海的租界事务方面,在这一时期,大量中国难民为了躲避战祸,逃入租界,租界原先“华洋分居”的限制就被打破了。租界当局更要应对中国战乱而出现的许多突发事件。在很多事务中,总是英国人做主,法国人就越来越觉得自己委屈受气。

早在1855年,法国驻沪领事筎特·爱棠(Route Edan)就曾宣布,不在参与英美法三国领事在租界工部局的常设议事会议,以此向英国表示抗议。

在1853~1862年期间,租界趁机扩地,为此要修改《土地章程》;为了维持治安,要设立巡捕房(警察局),在征税等多个方面,法国与英美的意见发生冲突。三方的矛盾由此爆发。

1862年4月,在没通告英美两国的情况下,爱棠宣布成立全部由法国人组成的“筹防公局”,随后改名公董局,性质相当于工部局。这是法租界分出去,由法国单独管理的标志事件。

次年,英美将他们租界,改名“公共租界”

上海两大租界并存的局面,由此形成。

在1862年之后,到1914年,两大租界多次扩张。


在管理体制上,公共租界强调“自治”,他的工部局董事会有最高权力,租界内事务的重大决策,都不必向英国政府汇报。

法租界则体现法国集权政治体制,他是法国在远东海外殖民地体系的一部分。

上海法租界,和天津法租界、汉口法租界、广州湾法租界一起,在行政体系上,隶属于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总督节制;

法租界的最高权力,掌握在法国驻沪总领事的手中;公董局在决策上如果和驻沪总领事发生冲突,总领事可以解散公董局,重新选举董事

此外,法租界的经济发展,也远远不如公共租界。从1870年,法租界的财政收入,只有公共租界的三分之一;辛亥革命爆发前,只有四分之一。

法国经营上海法租界,其实是赔钱了。

主要原因,还是法国人这种要命的民族骄傲感。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他的国际声誉受损。

普法战争后,法国进入第三共和国统治时期,为了重振法国的国际影响力,法国政府认为,上海是远东重要的国际城市,且上海法租界和公共租界相邻,更容易让外人进行对比。

如果就看着公共租界的经济发展大幅超越法租界,法国却无动于衷的话,这显然不利于提高法国在远东地区的国际影响力。

为了让自己颜面上有光,从1874年开始,法国多次以政府长期贷款的形式(主要来自法兰西银行和法国殖民地开发银行),支持上海法租界的发展;

此外,上海法租界从1891年起,还多次发行公债,其中1903年的600万法郎10年期公债,是在法国本土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