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为什么在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下依旧守得住?

反斜面阵地和反斜面坑道是什么,飞机炸不到吗? 两个山头只有两个连,美军七八个营在飞机火炮的掩护下,怎么守下来的
关注者
2,241
被浏览
8,306,980

382 个回答

这就不得不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了。

上甘岭中的PVA,正儿八经用的是添油战术。如果用正常的思路来看,在敌方优势火力的情况下,添油战术的效果很差,基本上就是葫芦娃救爷爷。但是为什么上甘岭是特例?

先上图(画的一个简易示意图,不是美术生,多多包涵)

当美军进攻的时候,我军只需要派出小股防守部队,对进攻的美军进行阻击即可。没错,就是阻击,不需要你打退敌人的进攻,只需要你响枪,让美军展开进攻队形即可。

随后,我军设置在山顶的观察哨,配合我军炮兵对已经展开进攻队形的美军,进行跨山吊射。如图

美军进攻受阻,于是开始撤退。随后美军炮兵对我方占据的阵地进行二次炮火准备。

那么此时,我军部队应该干嘛呢?没错,利用坑道工事,转移!我们跑到山的背阴面。用整个山当掩体,有本事你们就把山推平啊。

等美军炮火结束,根据观察哨的观察结果。我军防守部队再快速进入防守阵地。修补工事,然后等着美军发起进攻,然后进入下一波循环。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如果美军发起冲锋,炮兵推进也进行跨山吊射呢?

解决方案非常简单,我军进行步炮协同,发起反冲锋。把美军炮兵赶回去。

所以整个行动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没错,是山顶观察哨。防守的时候随时引导炮击,避免我军防守部队被美军进攻部队骑脸。进攻的时候引导我军反击部队。而美军看似声势浩大的范弗利特弹药量,大多数情况下都在和上甘岭的山脉较劲,所以我军能守得住,就这么简单。

以上只是PVA在对抗美军的时候其中一个战术。实际上在抗美援朝期间,PVA的战术是相当灵活的。攻击受阻立刻转变攻击思路才是正常操作。

这就是为什么讨厌某虎拍的电影的原因,PVA能够以弱胜强的核心原因是我军的单兵战术水平足够高,且战术非常灵活。而且由于“诸葛亮会”的存在,一个人发现的小妙招往往能瞬间全师推广。这才是PVA能打赢的根本,而不是电影里面展现的单纯依靠不怕死,和所谓美军慕强导致的。

范佛里特弹药量:指每秒六发,把山头都炸低一米。

而当年看回忆文学,我依稀记得美国人是这么回忆上甘岭志愿军反攻的:

中国人的炮火太密集了!每秒就有一发打在阵地上,根本没办法坚持!

当然正面来说,志愿军顶住了美军六倍于己的炮火。

但反过来想就是

志愿军的火炮投射密度已经超过了美军承受上限。要知道美国也是打过二战的,等闲的火力是没办法打垮美军。而且范佛里特弹药量是严重过剩的,六倍的差距并不能真正反应双方的有效火力投射……



所以你以为为啥解放军要成炸逼?那当然是自己用了也真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