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方、张学友、罗文三人的唱功孰高孰低?

张学友出道初期和吕方并称双子星,罗文则是被很多人奉为香港的另一位歌神,请问如何比较这三位的唱功呢?
关注者
60
被浏览
201,850

35 个回答

技术上罗文当然最科学,最完善,可以说符合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不管他什么流派,都堪称优秀的歌唱标准,例如发音上的松弛自然,用最省的力气达到最优的效果,吐字清晰绝不偷工减料而且高中低区域的质量非常均匀,完美无瑕的气息与音准控制,听他现场的清唱真是一种享受,什么是教科书,他就是教科书,教科书式的演唱,还不是平庸的教科书,是绝对高标准的教科书,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国际级别的艺术家。张学友成名后早期有一个和他合唱的视频,发音技术上的差距是颇为明显的。

吕方也是很优秀的歌手,早期技术上比学友更流畅圆熟,尤其是高音区域,有良好统一的共鸣,训练有素。但他后来有些停滞不前,保养得也不够好,后期与张学友同台明显比早期失色,落於下风。

学友最了不起的是他的自我改造,他早期已经很好,但不是最好,不论技术上还是条件上。后边有人叫他歌神,本来只是一个娱乐性的绰号,但这个绰号对人压力太大了,他为了对得起这个称号,对自身施加了强大的鞭策。他一步一个脚印,变得越来越全面,越来越严谨,越来越会捏合自己所有的武器去唱歌,很快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综合型歌手。他不是那种以某个地方拔尖,例如炫耀高音之类的歌手,而是非常的全面,非常的会唱歌,整合自己所有的能量去唱歌,以丰富,成熟的综合素质取胜。今时今日,他当然已经是一个杰出的国际级歌手。

如果以声乐技术标准来看,吕方与罗文水平接近,均高于张学友

吕方发声点小,声带闭合良好。音色由大字二组统一至高音C,声音由高到低都有头声参与,音色明亮。换声区表现极高,四组高音在80年代难逢敌手。

罗文采用粤剧唱法,发声点小,声带闭合好,与吕方的不同之处是在全音域都有极为明显的咽腔共鸣,也造就了独特的音色。咽腔共鸣的使用使得其在换声区极为轻松,全音域几乎无需发力,却也因此导致了四组高音缺乏力量感

以大家熟悉的两位歌手来类比

韩国的朴孝信,唱法与罗文有共通之处,肉眼可见地借助了咽音,从而形成了贯通感,但四组高音表现与五组相比缺乏力量感

新加坡的林俊杰,在四组高音上与吕方比较接近,都具有充沛的力量感,但连续咬字也容易有疲惫。不同的是吕方的声音位置更高,在弱声高音的表现上要强于林俊杰

张学友在发声技术上要明显逊于以上几位。声带闭合能力不算好,声音不集中。主要采用甲杓肌发力,导致在四组的G以上就出现明显的挤压感。但张学友在气息支撑上却是顶级,快歌的表现极佳,同时十分擅长使用气声,善于营造声音的亲切感。在腔体的使用上,具有充沛的胸腔共鸣,而后期竟开发出了直达六组的强假音(含咽音成分),但始终无法连接自然声区与换声区,音域出现断层。虽然发声技术上不够科学,但声音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