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氟化铈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四氟化铈

白色粉末
四氟化铈,白色粉末,具有正交四氟化铀的结构,易吸湿,微小晶体,<550℃热力学稳定,难溶于水,在冷水中缓慢水解。单斜晶系。密度4.77g/mL。
中文名
四氟化铈
外文名
cerium tetrafluoride
别    名
cerium(4+) fluoridecerium fluorideN-PALMITOYL-D-SPHINGOSINEC16-ceramidePalmitoyl ceramideN-Hexadecanoyl-D-sphingosine
汉语拼音
sìfúhuàshì
中文别名
氟化高铈
CAS号
10060-10-3
分子式
CeF4
分子量
216.11000
精确质量
215.89900
LogP
1.68080
MDL号
MFCD00049422
PubChem号
24867267 [1]

物化性质

播报
编辑
熔点650℃。在溶液中易被还原为三价离子,放出氧气。在真空加热至800~850℃下都不分解,较稳定。它易被氢气氨气和水蒸气还原为三氟化铈,高温时与水蒸气作用生成二氧化铈。四氟化铈和二氧化铈作用可生成三氟化铈和氧气。 [1]

制备方法

播报
编辑
①用三氯化铈三氟化氯和三氟化氙等反应制备四氟化铈。
②在溶液中由四价铈离子与氢氟酸作用可制取四氟化铈,但含的水不易除去。
③将三氟化铈盛在熔结氧化铝制的舟中,在500℃氟化。
④氟化反应在管状的镍反应室中进行,由管式电炉加热。氟气通过一个双阀铜混合室,该混合室配有一个干燥氩气的进口,氟在进入用冰冷却的镍支管时,支管中半充满的固体氟化钾用来除去氟化氢。纯化后的氟进入管式反应室中,用管式电炉加热,温度由插在反应室和电炉之间的环形部位的铁铜镍合金热电偶监控。实验最初阶段,反应室内部的温度同时用另一支热电偶测定,作出温度相关图,反应温度不确定范围±20℃。
反应物放在氟化钡坩埚里(水和氟化钡的糊糊,制成短棒,干燥,钻孔,1000℃于空气中烧制60min),支撑在一根钻孔的镍棒上。约1mg二氧化铈溶解在约100μL热的浓盐酸中,加入过氧化氢以增加溶解速度同时减少四价铈向三价铈的转变。溶液转移到聚三氟氯乙烯锥形瓶中,往溶液中加入十分之一溶液体积的浓氢氟酸,离心得沉淀物,用蒸馏水洗一次,再用无水乙醇洗一次,80℃下干燥过夜。氟气以每in2400lb(1in2=6.4516×10-4m2,1lb=0.454kg)的压力进入反应体系,由于痕量氟化氢会使稀土三氟化物转变成氟化氢加成物,所以需进行如上所述的预处理。氩气用来清扫氟化反应前后的路线,经过五氧化二磷和加热到400℃的铀金属屑进行纯化。 [1]

计算化学数据

播报
编辑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可用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4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6、重原子数量:5
7、表面电荷:0
8、复杂度:19.1
9、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共价键单元数量:1 [2]

生态学资料

播报
编辑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贮存方法

播报
编辑
密闭于2-8℃阴凉干燥环境中。 [2]

安全信息

播报
编辑
危险品标志
有害
安全说明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R20/21/22: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R32:与酸接触释放极高毒性气体。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2]

危险性概述

播报
编辑
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皮肤接触有害。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吸入有害。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
急性经皮肤毒性 类别 4
皮肤腐蚀 / 刺激 类别 2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类别 2
急性吸入毒性 类别 4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一次接触 类别 3
警示词:警告
危险性说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2 皮肤接触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2 吸入有害。
H335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
P301+P312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30 漱口。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62+P364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32+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37+P313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安全储存: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健康危害:吞咽有害。皮肤接触有害。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吸入有害。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