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一文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态,苏轼人生态度给你什么启示?

关注者
8
被浏览
25,533

4 个回答

苏轼有两首非常有名的定风波,一是苏轼第一次北归在汴京写给好友王定国的小妾柔奴的那首,二是被贬黄州时出游遇雨的那首。

当然这两首词我都非常喜欢,不过既然不是很明了是哪一首我就先直接从苏轼的人生态度对我的影响谈起了。

应该说对于任何一个学习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喜欢苏轼都是件特别“俗”的事儿,但我依然把苏轼当做了我的精神偶像,是我最最最热爱的诗人。他乐观,幽默,刚正不阿却又似水温柔。他“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的人格魅力令我折服。所以每当有人问起苏轼,我都非常愿意说上两句,所以谈到苏轼对于人生的态度对我的影响,那我就从乌台诗案开始说起吧。

因为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面对巨大的生活与政治上的落差,苏轼写下了《前后赤壁赋》以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不朽的文学作品。以及“一蓑烟雨任平生。”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等描写自己坦然的佳句。但不过三年,宋神宗驾崩,太后掌政,苏轼等众多旧党官员得以北归。并在汴京与流放岭南的好友王定国的小妾柔奴的交谈中写下了前文提到的《定风波》“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而好景不长,伴随着昔日好友而如今却变成政敌的章惇的迫害和太后的驾崩,苏轼被迫开始了他人生最后一趟被流放的旅途。第一站惠州,要知道在宋朝时中原地区的人们还都普遍认为岭南是充满瘴疠之气而不能生活的地方。但苏轼在岭南却生活的怡然自得,他自学中医调理身体,并且和百姓共同劳作,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但当章惇看到这首诗时,他简直要气的发疯,便又将六十岁的苏轼流放雷州。这一次真的连苏轼自己都没底气了,他的朋友们也都估计他一定一去不复返了,其中黄庭坚在信中直接写到“时宰欲杀之”。苏轼的心里充满忐忑,他向朋友们还有他最亲密的弟弟道别,只带着自己的小儿子渡海。渡海后三年,他在海南开设学堂传播儒家文化,教授当地人耕种并自学中医为当地人看病。写下了“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这真是具有何等的乐观主义精神啊。终于,因为宋哲宗驾崩而导致的政局变化,已经64岁的苏轼被获许北归,而他也由此开始了人生最后的旅途。而此时风水轮流转,政敌章惇却要被流放雷州,苏轼面对这位昔日的好友,却又是后来时时刻刻想置他于死地的政敌,苏轼毫不挂怀他对自己的迫害而是给他去了一封信安慰他,告诉他岭南并非瘴疠之气无法生存,并传授了他一些自己在岭南生活的经验和中医的药方。后世南宋诗人刘克农评价到“君子无纤毫之过,而小人忿忮,必致之死;小人负邱山之罪,而君子爱怜,犹欲其生。”北归走到金山寺时,苏轼面对一副自己多年前的画像写下了这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一生中留下的最后对自己的评价,至于这是自嘲还是自我肯定或者二者兼有我想这就不得而知了。但无论怎样,历经半年的时间,经历了酷暑秋凉,苏轼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在写完这首诗两个月后,苏轼最终在常州溘然长逝。

我写到这时已不觉有些热泪盈眶。其实要问苏轼的人生态度对我的影响也很简单,那就是面对困境要永远乐观,永远积极,永远的宽以待人,永远的把手头能做的事情做好,因为现实意义上的的困境永远无法扑捉一只真正自由乐观的灵魂。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高开低走来形容。


1057年赴京赶考。当时的主考官是“六一居士”欧阳修。苏轼的文章一改当时陈腐的文风,让欧阳修眼前一亮。不知情的欧大考官还以为是他的学生曾巩所做,在他心中也就自己的学生可能有这样的文采,为了避嫌,他将苏轼的文章定了第二名。


事后的欧阳修都苏轼是不吝溢美之词的大肆赞扬,让初出茅庐的苏轼在京城一时名声大噪,迅速地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短暂的“春风得意”后,接踵而至的是艰辛,漫长的贬谪生活。


王安石当政时,他为民发声,严词抨击当时的激进。


等到司马光的旧党上台后,他又反对旧党对王安石变法的全盘否定。


这种不趋炎附势的性格注定了他的坎坷人生。但是他一路艰辛一路歌,在坎坷的一生中却留下了太多的名言佳句。这一路上除了京都汴梁外,和他发生交集的地名貌似都是一个“州”字。


为了梳理他的轨迹,我将苏轼的一生粗略的整理了一下,希望喜欢苏轼的朋友们可以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