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少年时代》(Boyhood, 2014)?
135 个回答
林克莱特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去跟踪记录一个小男孩的成长,但这又不是一部纪录片,它是货真价实的故事片。林克莱特在十二年内维持着一个基本稳定的拍摄团队,主要工作人员和演员和他一起完成了这个漫长的历程(他戏称这是「十二年为奴」),这种拍电影的做法在电影史上应该非常罕见。
我们大约能想到一些可资参考的先例,比如弗朗索瓦·特吕弗围绕一个叫安托万的小孩的成长与生活,先后拍摄了《四百下》、《二十岁之恋》、《偷吻》、《夫妻之间》、《飞逝的爱情》五部影片,成千上万的观众看着演员让-皮埃尔·利奥在银幕上长大。但是,林克莱特的做法仍与特吕弗有本质不同,特吕弗隔几年才拍一部,他抽取的是安托万的人生片断,他做不到跟踪安托万的每一个成长步伐。林克莱特自己著名的「爱在三部曲」和安托万的情况差不多。
另一种比较接近的就是以季为单位播出的电视剧了,但电视剧和电影的区别在于,它播出的时间跨度很长,观众和演员同步在变老,所以那种迅速见证成长的感觉被稀释了。
我们明白,电影是一项受到很多限制的艺术创作,创作中的奇妙构思常常会因为各种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所以电影(故事片)又是非常依赖虚构、造假来完成的艺术,《少年时代》这部影片调整了电影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它放弃了很多可以「作假」的地方,并故意限制自己无法「作假」,所以它是对现有电影制作规范的一次全面挑战,这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影片突破了电影制作的时间限制。电影制作毕竟是巨额金钱的游戏,所以一般的电影在拍摄时总想着要省时省钱,不算前后期,一般拍摄期短则两月,长不过一年,不太可能细致地去跟踪一个角色的年龄变化,特别是对儿童来说,所以电影中人物成长一定是有跨度的。观众也意识到了大多数电影无法忠实记录人物成长这个缺陷,接受了电影采用「欺骗」和省略的手段,这是双方暗中达成的契约。
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说,投资一部电影终究是要看盈利率的,一个项目不能无休止地占有资金,它从开发到回收的周期顶多只有几年,《少年时代》大大突破了这个限制,这也要归功于影片制片人的鼎力支持。
电影的表演是可以公然「造假」的,所以有高超的化装术,让年轻人演老人,老人演年轻人,或不同的演员演同一个角色的不同阶段,这都有各种精彩的示范。但《少年时代》要求演员演刚好符合自己年龄状态的角色,而它又不是纪录片,观众或许会问,既然是虚构的故事片,有这必要吗?我想这在虚构和真实之间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影片像是一条无限逼近了真实的渐近线。即使现在的特效技术若不考虑成本,或许也可以做到以一个演员为模板,模拟他的成长变化,就像《本杰明·巴顿奇事》那样,但那绝对不如时间本身的流逝有力量。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少年时代》才是真正的不计成本,因为又有什么比时间更珍贵呢?
任凭时间流逝对演员的创作来说同样是一个的挑战,一般影片的表演都是在几个月内完成,一旦演完演员就永远地离开那个角色了。而对《少年时代》的演员来说,他们必须十几年的时间都一直住在那个角色体内,你离开一段时间又会被召回,这让演员和角色的感情发生变化。角色会和演员一道成长,演员自身的状态变化会影响角色的发展,角色发展何尝不会反过来影响演员。因此《少年时代》中角色的丰富和细腻超出了一般的影片,那并非演员本身的演技高超,实乃时光雕琢之功。
影片颠覆了电影创作和时代背景的关系。大多数电影或记录当下,或表现历史,它们都是从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出发来看待过去和现在,所以要么是用当代视角回溯性地评论历史事件,要么发表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新鲜感受,电影的时态总归是单一的,现在《少年时代》奇特地将完成时和进行时结合了起来,点状的观测时间被拉伸,它反应的所有历史,包括国际国内大事、流行文化符号、数码产品换代,在影片拍摄时都是处于当下的状态,但它的当下不再是一个点,而是随着时间推移变成一条流动的线。
虽然没拿上啥奥斯卡大奖,但比宗教更能安慰我们,抚慰我们,让我们能够在宇宙中的这颗星球上短暂而踏实地生活着,我觉得《少年时代》做到了。
也有人说“过誉”,但我觉得这些人是没有看懂这部电影,就算是打了高分的那些人,或许也只是关注了导演拍摄的时间等等。
我虽然也没有完全看懂电影要说的全部,但就凭着看懂的一部分,就觉得《少年时代》很了不起。导演就用这么普普通通的12年拍了个电影,竟然把人活着一遭到底是为了什么都给讲清楚了——人生的意义不是那些总令人追忆的过去,也不是寄予了许多期许的未来,人生的意义真正意义就是“被此刻抓住”。
这是什么意思呢?
仔细回想,电影中有很多片段和细节,都在重复说明这个命题,我也只是抓住了自己记忆深刻的三个大片段。这三个片段分别是小男孩的亲生爸爸,他的妈妈,以及他自己。
1、父亲
那天因为临时有聚会,这部三个小时长的电影,我分了两次看。
把电影暂时停下来的那个节点,刚好见证了小男孩爸爸的改变。
他从一个轻狂不羁的鬼混青年,变成了一个另组家庭,有妻子有孩子有胡子,非常普通的中年人。
这时我一个人走在去赴约的路上,觉得就像是已经看完了一部电影。
因为心里一直在反复回想剧情:父亲卖掉自己那辆拉风的GTO古董汽车,并无赖般地对儿子撒谎说,自己从未给过其承诺,要在生日这天将古董车送给他。
一个好好的有趣的青年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
我条件反射式地自动脑补了父亲以前的的潇洒、自由:他带孩子野营打保龄球,他时时刻刻都要求和孩子们高度兴奋的精神互动;他让儿子私闯民宅,摘走支持选举者对手的拉票牌子,因为他觉得生命需要一些斗争。我很失望并且一厢情愿地想:时间和生活,终究让他变成了一个无趣的人,孩子眼里一个让人讨厌的父亲。这应该就是这部电影所要说的吧。(此时,男孩正处于青春期,突然想到,青春期的孩子大多不可抑制地讨厌父母,也许也因大部分父母也会在自己人生的这个时期发生不可抑制的令人讨厌的变化吧。)
可我还是觉得哪里不对。
终于,聚会结束,在回家途中,我想通了。
为什么要用一个单身男人青年时期的潇洒快乐和纯真,去对比一个需要养老婆养孩子的中年男人?
即便是同一个人,可若是时间变了,仍旧不能随意对比。
因为人类浮游在时间长河,每一瞬间都在变换自身的姿态。
也许此时你真的失去了冒险精神、没有了单纯的干劲、蒙灰了纯洁的心。但请千万不要因为这些自责而自卑吧。
因为时间并非仅是你以为的那样,是一条直线,一个空间。也并非是你想前进就前进,想后退就后退。它真是一汪错乱如未知宇宙的怪水,你与其他人一样深陷其中,不能自控,你们浮游其中,无论怎样,都不能获得详实的数据加以对比。
因为组成你庞大人生的一切瞬间,都像水里亮晶晶的细沙碎片,它们没有根,它们会随着河水的轻微抖动而剧烈地无序翻腾。
所以“现在”与“过去”无法对比,
“现在”与“未来”无法对比,
“过去”与“未来”也无法对比,他
们不分好与坏,也根本没有对错。
所以生命的意义,就是此刻,就是现在。
还不懂吗?
什么是“现在”?——它既是过去的未来,还是未来的过去,同时也是此刻的现在。
假如你过好了现在这一瞬间,就等于获得了过去,也拥有了未来。
我也突然发现,这也许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
想明白这些,回到家继续看完这部电影,发现这个已经“变了的”父亲,这个阶段的他,依然能带给孩子们幸福的回忆。
在车上,他送给儿子的生日礼物是自制的一套披头士的唱片——披头士解散后,父亲像收集最闪亮的人生细沙一般,把其他成员优秀的单曲重新组合起来。此刻,他谈起了“平衡”。在他看来,每个乐队的成员,都是乐队的组成部分,他们都是这个伟大乐队的伟大之处,而不只是那个永远回不来的约翰列侬(就像生命就是由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组成的,无论是好的瞬间还是坏的瞬间,这就是整体美好的真实的生活,而不是那些再也回不来的生命瞬间);这就是一支真实的、整体非常美好的披头士,也是真实的生活,少了什么都能继续下去。
除此之外,我也非常喜欢梅森生日的当晚,爸爸和继母唱的那首歌。
歌词的意思很明显,“吃太多,会变胖,买了狗,猫就跳。”
一切改变和发生都在情理之中,而【出发,其实一直和抵达同时进行着】(当你向另外一个目标进发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此刻,你已经站在了曾经期许过的日子里,已经到达了某个终点)。所以啊,人生,就是深呼吸,享受每一刻,享受这个旅程而已。
前阵子电影节,又去撸了一遍《少年时代》,又发现了许多导演在刻意阐述“被此刻抓住的”情结。
其中有一段是儿子和初恋女友分手,老爸和儿子一番交谈,梅森听老爸啰里啰嗦一大堆之后(其实每句都很有道理),最后问:所以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
老爸其实也不太懂,甚至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认真想了之后,他告诉梅森一个很好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人生究竟有什么狗屁意义,没有人知道,但这些不重要,重要且好的是,你开始用心感受了,而且要一直用心感受下去。
2、妈妈
在男孩梅森要离家上大学的时候,妈妈突然情绪失控:“我以为人生不止这些,我以为人生可以有更多。”
她为什么失落?她为啥觉得自己一生碌碌,什么都没有得到?
因为她从不重视“现在”。
即便此时,这个单身妈妈一路艰难,终于完成了做母亲的使命,卖掉大房子,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们,自己已经没有义务再为他们提供温暖居所,自以为已经一身轻松了,要去寻找自己的生活。但也就是在此刻,她发现自己的人生似乎仍旧空荡荡,一无所有。
的确,没有人能够否认她看似积极的生活历程:
她和不能负起家庭责任的第一任丈夫离婚,一边独自抚养两个孩子,一边上大学。后来和自己的教授结婚,此人经济能力不错,可后期酗酒,并对妈妈和孩子们家庭暴力,但妈妈撑到了获得学位,离婚后当了大学老师。而后她又再次和一个年轻的监狱结婚了,可她又感受到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但她撑到了孩子们都成年,上了大学。
但这样生活,真的是一种积极吗?
其实表面上看,她不断离婚、与现在的种种决裂,美名其曰改变现在,其实都是在用一种方式忽略现在,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虚妄的未来。她没有等到梅森的亲生父亲成熟的那一刻,她发现教授的暴力倾向,却没去做出努力改变现状,只想要在教授的支持下完成学业,离开他过新生活就可以;当她为家庭经济所苦时,以为撑到孩子们都成年了便可以解脱,妈妈总在期盼未来,可她忘了,从前的未来,就是此刻的现在。可她永远抓不住现在,也抓不住过去和未来。
导致在她辛苦经过了大半个人生之后,心中一无所有。
3、小男孩
梅森是个幸运的人,因为他在影片结尾遇上了一个的虽然不漂亮,但却非常清楚“现在”就是生活真谛的年轻姑娘。
她对他说,
“你知道为什么每个人都说,要抓住时机?我觉得应该反过来。就像,时机抓住我们。时机永远都在,只是.......”
我知道,有些话,我们此刻都能懂,但一时半会儿,言语却说不明白。
少年梅森对身边的女孩相视而笑。
时机永远都在,时机并非百年难遇,时机把我们牢牢捏在手里,我们却以为看不到它,但时机其实正在一分一秒地从你身上撸过,但你总是认不出它,一直在错过。
可是,年纪轻轻的梅森,这个电影里的少年真的懂了这些吗?
他看起来还是一个没有太多的生活感悟,好像也没有变得很特殊,上了大学还是一副闷闷的吊儿郎当的普通的小屁孩儿。
可人类对生活真谛的理解,也许并不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
因为有些活到了80岁的老人仍旧没有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比如我姥姥),但梅森这种年轻人好像天生就能够抓住这条真谛。
你看,导演早就埋下了伏笔。
高中时,导演就安排梅森喜欢摄影,看似是很文艺的安排吧?但摄影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拍摄下生活的瞬间。他为生活的瞬间着迷。导演安排梅森关注“现在”。
在去往大学的路上,前往他另一段人生之旅的途中,导演也刻意安排梅森停下来拍照。
一些美丽的细节。所以我相信,电影中的梅森一定会是一个懂得“被此刻抓住”的少年。
仔细想想,
你是不是也会莫名其妙地突然感觉孤独、忧伤?
明明家庭圆满,身体安康,但恍惚之间,内心总生出一种无依无靠?
这种感情,也许是全人类对于人生意义未知的恐慌、纠结。
这是人类整体的不安全感所在。
正因为有了这种困惑和不安,才有了各种解释生命来去,以及生命意义的各种宗教。
这一切,也许只是因为我们时而回想过去,时而担心未来,却从未真正认识、享受“现在”。
可人类就是这样一种东西,我们脑中有“无限”的概念,不停想要更好的东西,比如寿命,人类并不会因为能够延长寿命,就可以更坦然的接受死亡,因为在人类的脑中,始终拥有无限这个概念,所以人类总是与未来和过去比较,根本无法专心于“现在”。
有时候和爸爸讨论这种"专注现在",他会理解为是一种尽情享乐、不知道自省过去、也不去管未来的生活态度。其实我的意思是说,把现在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享受每一刻的生活,那么未来也会更好,站在未来回忆过去,即便是不如人意的,也都是组成生活的真实而美好的一部分。
总之,我觉得导演用了12年时间,把散落在河流中的碎片,以我们能够理解的方式拼凑起来,就是要让人类认真看看我们自己,让我们发现人生真正的意义就是“此刻”。
也许导演在拍摄之初,也并不知道12年后电影会成为什么样子,但真实的时间和生活,还是带给他了终极答案。
比宗教更能安慰我们,抚慰我们,让我们能够在宇宙中的这颗星球上短暂而踏实地生活着,我觉得《少年时代》做到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352501/
原来“从前的未来,就是此刻的现在”,原影评在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