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通料比特幣跌多12% 為何理論價達120萬元?|即時新聞|產經|on.cc東網

摩通料比特幣跌多12% 為何理論價達120萬元?

2022020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虛擬貨幣「一哥」比特幣(Bitcoin)於去年11月創下每枚6.7萬美元的歷史高峰後明顯調整,上月曾瀉至3.3萬美元才喘穩,近日逐步回揚。據CryptoCompare顯示,比特幣價格在4.3萬美元關徘徊。不過,摩根大通認為,根據比特幣與黃金的波動率差距約4倍計算,比特幣「公允值」應處於3.8萬美元,即有約12%的下跌空間。雖然如此,隨着俄羅斯正式落實「接納」虛擬貨幣,加上市場對相關資產有需求,摩通也承認比特幣難「歸零」,長期理論目標價更可達15萬美元(約117萬港元)!
早前俄羅斯央行提議全面禁止使用和挖掘虛擬貨幣,惟該國政府和央行最新已就未來虛擬資產流通的監管達成協議,雙方會在下周五前起草一份法律草案,將虛擬資產視為「貨幣」,能通過銀行系統或持有牌照的中介機構流通,持有者須申備完整身份資料,才能在合法領域使用,並須申報任何超過60萬盧布(約6.2萬港元)的交易,否則會被視作觸犯刑事罪行,最快今年下半年或明年生效。不過,當局未討論過渡期的細節及掘礦去向。
事實上,虛擬貨幣帶來的洗錢問題困擾各地政府,使其政策進退失據。外媒引述美國司法部日前逮捕了一對來自紐約的夫婦,二人涉嫌合謀盜取價值45億美元(約350億港元)的虛擬貨幣進行洗錢活動。據悉,是次涉案的30多歲夫婦於2016年,對虛擬貨幣交易所Bitfinex進行了大規模的黑客攻擊,盜取了45億美元,被捕後遭執法人員扣押了當中的36億美元,為史上涉額最大的扣押。
不過,虛擬貨幣確實有其「另類」功能,尤其處於地緣政治危機時期。據區塊鏈分析公司Elliptic估計,在俄烏關係愈趨緊張下,烏克蘭非牟利組織(NGO)今年收到大量虛擬貨幣捐款,總額約57萬美元,用作資助軍隊物資及對俄羅斯進行網絡攻擊。雖然傳統金融機構有能力控制或關閉這些NGO組織的銀行帳戶,但收發虛擬貨幣是無國界及中央審查的問題,因此成為吸引更多海外援助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