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更好地理解禀赋效应?

第一次更新:非常感谢各位的指点。去翻了一下三位大师1990年的原文,的确这个禀赋效应不是无条件应用于所有场景的,谢谢@ Jiwei Zheng 关于电…
关注者
79
被浏览
62,135

27 个回答

之前当博士生的时候做了一些行为经济学consumer behaviour的研究,所以对禀赋效应略懂一些。简单的回答一下。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禀赋效应的实验:


实验1: 实验者们拿出一些马克杯,问一群人(假设样本够大):你们愿意花多少钱买其中的一个马克杯(WTP)?假设这群人愿意付出的最高买价的平均值是10元钱。

实验2: 实验者首先赠与一群人每人一个马克杯(与上面的马克杯相同)。然后问他们本质相同的问题:你们最低愿意多少钱把它卖出去(WTA)?假设这群人愿意接受的最低卖价是20元钱。

禀赋效应重点是发现了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个东西的偏好(preference)出现了偏差 (偏好是通过出价,也就是"人愿意付出的最高买价"和"人愿意接受的最低卖价",来衡量的。为了简便,我们不提统计检验和显著性。)。

好了,让我们看看这个发现禀赋效应的实验有什么特点。

特点1: 实验中人们并不知道马克杯的具体价格是多少(只有一个大体的概念)。

特点2: 实验中人们短时间内没有存在二次交易(实验讨论的并不是从一个市场买完了从另一个市场卖出去的情况。)

特点3: 实验者使用了一种报价机制,在这种机制下,人们故意把价格报高或者报低都只能吃亏,占不到便宜。(篇幅原因,就不具体介绍了,对这种机制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了解一下Becker-DeGroot-Marschak mechanism)。换句话说,禀赋效应的出现并不是人们“故意”报高或者报低价格的结果。每一个报价都是他们真实的想法,但真实的想法出现了偏差!这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什么严重的问题我们一会儿再说)。


那么问题来了:禀赋效应在任何环境下都存在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一点在Kahneman, Knetsch,and Thaler (1990)年的论文里有非常明确的说明 : "There are some cases in which no endowment effect would be expected..." (1328页) 那么在哪些情况下禀赋效应很难被发现呢? 比如在以重新交易为目的情况下,禀赋效应就很难出现。再比如当你对一件东西的价格很了解的时候,禀赋效应也不容易出现等等。


以上是一些基础的背景知识。


下面来看一下你的疑惑。


在你提到的电脑的例子中,首先你明确的知道了电脑的价格是1万,并且你知道你可以用这个价格很轻松的买到电脑,你花1万买的新电脑不介意用1万元重新卖掉它 (其实这有点不符合逻辑,因为你还有买电脑的时间成本,劳动成本等等,你应该介意,否则你说你白出这些力图个啥?不过我假设你不考虑这些成本), 也不介意把旧电脑按照新电脑的价格卖给对方等等。你的这些想法都很正常,因为在你所设定的这些环境中,禀赋效应本身就很难存在 (对禀赋研究感兴趣又懒得看论文的读者可以看一篇文献综述 (Horowitz and McConnell, 2002), 文章旧了些,不过脉络很清楚,禀赋效应在哪些环境中存在也有说明)。


关于"敝帚自珍"的比喻,需要弄清楚以下的逻辑关系:

  1. 禀赋效应是一种行为的"现象",不是一种行为的"解释"。用你的话说,只要满足 "当一个人拥有某个东西的时候,他对该物品的估价(或者说偏好)要大于没有拥有该物品的时候[的偏好]。"都可以被说成是"禀赋效应"。
  2. 一个现象可以有很多种 "解释"。禀赋效应最流行的解释是"损失厌恶",流行的一部分原因是"损失厌恶"的解释获诺奖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损失厌恶时禀赋效应的唯一解释。你所说的 "一个东西用时间长了,有了感情舍不得扔掉,或者说是本身这个东西包含了一些特殊的感情因素,所以才视若珍宝", 也可以是一种解释。


禀赋效应在某些环境中难以被发现并不是什么令人非常惊讶的事。事实上,即使在禀赋效应容易发生的环境里 (比如上面的实验),也并不是100%每一个人都会受到禀赋效应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环境中,在很多人身上,禀赋效应是存在的。而恰恰由于禀赋效应的存在,导致了一个迄今都无法解决的十分严重的问题!


这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是什么呢?


咱们下回再说。

对行为经济学算是入门,强答一下。


禀赋效应的定义已经已经有人贴出来了,大意是个人对拥有的东西的估价,比未拥有情况下要高。

我对禀赋效应的直接认识,来源于行为经济学科普的一个实验。将实验者分为两组,一组赠送每个人一个杯子,问实验者愿意用什么价格卖出;另一组向每个人展示同样杯子,问愿意用什么价格买入;实验结果是意愿卖出价格高于意愿买入价格,于是归纳为禀赋效应。在这里并没有题主提到的时间和情感因素,单纯是估价问题。


如何理解禀赋效应。理解无法就概念本身或故事本身理解,想要取得理解最好是对概念所处的框架,所联系的背景和常识,有充分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充分的理解。

下面我大概谈一下我的理解。

禀赋效应的核心,仍然是位于经济学源头的价值问题/价格问题。要把握禀赋效应,必须要联系到价值/价格理论。

首先提一下,禀赋效应采取的是,经济学中的个人主义分析路径。此为前提。

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古典的答案大概是生产成本加成,新古典传统的答案大概是价格竞争,供需平衡。传统的价格形成方式,采用新古典的个人水平上,在效用-预算-价格框架下,依靠拍卖人举行的价格竞争形成。这里的价格形成是全体个人报价,拍卖人调价,在一价格上市场出清。

而行为的思路下,广泛分散的个体,每个个体有不同的报价,然后首先在不同的局部里个体进行交易撮合,生成价格。(这里的局部不仅仅是说由一些个人聚集形成的局部,也可以是指某一种商品市场相对于全局市场是局部)套利者发现价格信号,采取套利行为,联络起各个局部,使得价格逐渐的全局化。这里的价格形成,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效用框架,纳入更多的影响因素,包括心理因素,框架效应,禀赋效应,损失厌恶,或者伦理因素,正义价格,天气情绪等等。

这个思路在行为金融学里面有着非常多的应用。金融市场中,人们在卖方买方角色的不断转换,交易标的不是消耗消费品,而是虚拟的耐用品,是存量的不断的易手。行为金融,我觉得是行为范式首先超越新古典范式的经济学分支。


新古典是个人-全局模式;行为经济学/禀赋效应更多是,个人-局部-全局模式。

在新古典的情形里,无需对个人的估价行为分析,个人估价加总后直接形成市场出清价格,然后就无所谓个人估价,个人自然会依托于已经形成的出清价格进行选择判断。就无需再过分关心个人估价问题。

而在行为框架下,价格是不断的波动,经历着估价,价格形成,重估的过程。因此对个人的估价模式的谈索就更为重要。探寻经济体系中个人的估价行为模式成为重要议题。


回过来再说一下禀赋效应,人们为什么对拥有的东西如此重视,也许和不确定性有关,其实质也许是损失厌恶效应,现状是值得维护的,尤其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当然也可能是和信息有关,这里的信息涉及,物品的生产,他人的估价信息等等,简单说来就是对物对人的主观判断。

就个人而言,禀赋效应更日常的对应,大抵还是频繁易手的产品。题主的电脑的二手电脑有些不适合,房子二手房什么的也不适合,还真就更多的是对应股票买卖,集邮,艺术品收藏。交易的博弈结构也是有差异的,对于消费品,买卖双方的博弈结构是基于卖方-利润-卖方-效用的博弈,是可以双赢的。然而对于投机品,是基于买卖双方对价格走势的分析判断,一方得到机会,另一方就失去机会。在消费品情形下,买方提高价格,卖方更愿意卖出;在投机品情形下,买方提高价格,卖方会十分多疑,因为一旦卖出,卖方身份就变为潜在买方身份,卖方会十分的关心对方为何会愿意提价。在一定情形里,拥有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维持主动地位的重要因素。


无论如何,极端简化的局部化的实验环境中得到的结果,在推广的时候要避免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