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以前讀歷史課本都會教到這麼一段:鄭成功擊退荷蘭人收復臺灣。然而,最新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其實很可能是荷蘭人自己選擇退出台灣島上的。

想想看荷蘭這樣一個遠征全球海洋的國家,怎麼可能被明朝海禁的鄭成功軍隊給輕易打趴?原來,荷蘭會想佔領台灣只有一個目的:賺取貿易的利潤,但最後全球經濟貿易的型態漸漸轉變,才讓荷蘭人決定離開。

而過去歷史課本卻草草帶過這些事件背後複雜的成因,將歷史扁平化成「鄭成功擊退荷蘭人、收復台灣」的殖民視角,豈不是非常可惜?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Lumay Sapayan

其實這不是個很難推敲的問題。

荷蘭東印度是來東亞做轉口貿易,台灣作為「轉口」港,本來就是經濟(貿易)考量。一開始從荷蘭對日本的貿易方式就可以看見這現象。1624年荷蘭甫治安平地區,引進漢人並沒有非常多──多了一堆陌生人,只會更有可能「出亂子」。一開始「治理」不是佔據安平的考量。

教學時應該要給學生一個重要觀念:治理,就跟養孩子一樣,是要付出奶水和費用的。

荷蘭一開始有巴達維亞還有脫離西班牙的目標。當時世界三大白銀產區:墨西哥(中南美)、日本、中國東北,荷蘭沒有自產白銀的殖民地產區,自然在轉貿上要贏過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天上只能靠「套利」(價差)。

1628 年,荷蘭爆發與日本的貿易糾紛。為何荷蘭要對日本敲竹槓、加收日本轉貨用的荷蘭船租稅,然後造成兩造的貿易糾紛,這個很明顯是一種貿易急促的表現。

1640 年代,明末清初(-1644前後),因應三角貿易對象之一的更主(朝代轉換),也是荷蘭治台的一大考驗。所以荷蘭後來有一大段時間是靠鄭成功在廈門的走私轉貿來做生意,算是吃一部分鄭氏的奶水。

其實光從這邊談「海洋史」(海洋建構的台灣史)是可以有個新的意象──至少與過去傳統的教學的台灣史史觀不同。

維基百科。

大家可以想個問題,從荷日貿易糾紛(濱田瀰兵衛事件,又稱大員事件)到麻荳社事件(平埔原住民事件),荷蘭數名長官在1629年就被平埔原住民推下河,到了好幾年後才決心報仇?荷蘭一開始就打算建立「議會區」和長老間接治理制度嗎?其實這些都跟當時荷蘭的貿易環境受阻有關。

相同也可以看 1652 年傳奇人物郭懷一抗荷蘭的事件。郭懷一是不是真叫郭懷一這個尚待考證,但是抗荷可能最深遠的背景來自1640年代荷蘭遇到中國貿易量減,自然造成對日本貿易量減少(日本1635年鎖國後開放中荷船隻出入長崎港)。

郭懷一抗荷,大家要想一個問題,漢人對荷蘭人如果真不爽很久,何必等到1652才爆發(荷蘭自1624就統治安平,28年過去是無感抖M嗎)?

漢人群起憤怒原因,一方面是跟對中國當時貿易減量(明末到清初),造成壟斷鹿皮貿易的漢人包商(贌商)鹿皮鹿肉的賣價大跌,一方面就是鄭成功當時攻打清朝兩次退守金廈,中國對台灣物資的轉貿上,鄭成功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之間的貿易問題浮上檯面。等於是鄭成功對荷蘭抽取的價差也提高,荷蘭的賺頭自然降低。

荷蘭在1637年得到非洲迦納黃金海岸,歐洲的荷蘭國土1648獲得政治獨立後其實對於東亞貿易與東印度公司的需求是有多少改變,這個可以再研究,並且可以再延伸思考。

無獨有偶地,1651年當鄭成功與荷蘭的貿易生變之後,1652年就爆發郭懷一抗荷蘭,是不是可以表示某些治理政策上的改變?有否可能是荷蘭其實自1640年代,在建城與規劃上,以成本與轉貿支出考量下,注重台灣轉貿物資的汲取(因為由中國或日本轉口的東西量不盡然穩定),所以可能開始加重對贌商的利益收取,導致長期漢人被雙層剝削感加深──贌商雖然壟斷原住民住區的物資收益。

因為實際上要記得,沿海漢人來到台灣是來謀生獲益的,贌商當時除了要被抽傭金之外,一方面還要面對漢人對漢人贌商間的利益衝突,另一方面還要面對去收取鹿皮或是壟斷原住民(平埔)地區的資源時,原住民可能會有的不滿。漢人等於是夾在多重的壓力下求生存,郭懷一等漢人抗荷只是機會問題而已。

所以本來就不是單一事件,荷蘭治台課本只有幾段就草草結束,國中學的跟高中內容一樣,再教一遍,只是要學生背起來,實在不懂為何。

高中應該要學的是「蝴蝶效應」的觀念,理解當時鄭成功、中國、日本、西班牙甚至是葡萄牙、英國與荷蘭的互動關係,影響荷蘭當時海貿上的利益,轉而走向試圖治理台灣的決定(再提醒一次:治理需要花費成本)。

而鄭成功可以攻抵台南安平,這其實本來就不是鄭成功單一的強盛──就如同1642西班牙退出北台灣一樣,荷蘭在當時驅趕西班牙成功並不代表他的絕對強盛。

(本文經原作者 Lumay Sapayan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文章標題,附上超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