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變革的環境下,壽險經營的4個戰略思考

文◎侯琇文 照片◎資料照片

0
105802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桂先農在2019國際龍獎IDA年會IFOF國際金融前瞻論壇中指出,目前壽險業面臨的變革有以下4個:1.經濟成長遲緩,長期低利率;2.保險監理及會計準則趨嚴;3.金融科技浪潮衝擊;4.高齡化人口結構變遷。

其中,經濟成長遲緩,長期低利率可總結出3大現象:現象1,根據IHS Markit與IMF估計,未來全球先進經濟體成長將遲緩。其中以美元、歐元區、日本等區域尤為明顯;大陸二○一九年之成長率,也是自九○年代以來,成長最遲緩的時期,過去成長8%的榮景不再出現,逐漸走入新常態(見表一、表二)。

現象2,各國皆採寬鬆利率政策。美國聯準會二○一八年4次升息衝擊造成股市下挫,而美元升值導致部分新興巿場貨幣大貶;二○一九年年初美國聯準會停止升息,二○一九年八月一日甚至降息一碼;日本央行(BOJ)二○一八年六月十五日宣布維持QE及負利率貨幣寬鬆政策;歐洲央行(ECB)二○一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宣布QE購債計畫退場,維持負利率貨幣寬鬆政策,全球維持低利率寬鬆政策。

美、日、歐中央銀行仍維持鉅額的資產,美國聯準會二○一九年八月一日結束縮表,目前仍持有約3兆8,000億美元資產,BOJ目前仍持有約5兆3,000美元資產,歐洲中央銀行ECB目前持有5兆3,000億美元的資產。因此,顯現出政策困境,央行維持鉅額資產及低利率恐難因應金融危機,但央行縮表及升息將影響金融市場。

現象3,美國貿易保護政策影響經濟成長。美中貿易衝突起因表面看來似為:大陸在二○○九年取代德國,成為全球第1大出口國,並於二○一○年超越日本,成為名目GDP僅次於美國的第2大經濟體,以及大陸已成為美國商品貿易入超的最大來源國等。當然,兩國爭相成為科技領先國家,尤其是在資訊通訊5G及超級電腦方面的競爭,更是深層因素。

綜觀近期美中互徵關稅事件,自二○一八年七月開始互徵關稅已達5次以上,川普政府二○一九年八月五日正式認定中國為匯率操縱國,美中貿易戰又升溫,美中貿易衝突如未妥善結束,必將影響全球經濟成長。

桂先農對此總結道,目前全球經濟處於微妙時刻走向不明:美中貿易衝突已影響全球經濟成長;二○二○年後,全球經濟成長仍仰賴中國及印度等快速成長,但中國經濟成長逐漸進入新常態,未來全球經濟發展仍存在不確定因素。

次者,各種風險傾向於減緩經濟成長。如美國財政減稅措施激勵消退,英國脫歐未定,部分產業及國家債務過高,人口老化勞動力成長緩慢,先進經濟體成長更加緩慢,可能擴大匯率波動及金融市場回落。

再者,與壽險業尤其相關的,長期低利率、低成長是壽險業一大挑戰,如何調整資產負債管理、投資及避險戰略,是壽險業的重要課題。

 

保險監理及會計準則趨嚴現況

壽險業面臨的第二個變革為保險監理及會計準則趨嚴,如圖一。包括:

「犯罪防制」: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FATF)發布之建議事項及評鑑準則(FATF 40),如:確認客戶身分、客戶盡職調查,「可疑交易申報」、「高風險商品交易之紀錄保存」等規定愈來愈嚴格。至於FATCA是指美國的《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其內容是要求外國金融機構包括保險公司辨識美國客戶身分,配合提供美國公民之帳戶資料,防堵美國公民利用海外帳戶逃漏稅、CRS《共同申報準則》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跨政府協議,主要目的是建立金融帳戶資訊國際交換機制,用來與金融帳戶持有人稅務居住國交換資訊,防堵納稅義務人利用海外帳戶逃漏稅。

「會計準則」:IFRS 9於二○一八年一月一日起生效,使金融資產之分類與衡量,趨向公允價值衡量。金融資產減損由已發生損失模式(Incurred Loss Model)改為預期損失模式(Expected Loss Model),要求企業需更早認列更多預期發生的信用損失。二○一七年五月IASB發布了IFRS 17「保險合約」公報,將於二○二二年一月一日生效,依照「保險合約」公報,保險公司必須依當下的市場變數及個別公司經驗值做估計,在每一個財報日重新衡量保險合約負債;將增加保險公司在獲利和股東權益的波動程度;「保險合約」公報區分保險合約及投資合約,「保險合約收入」是依據保險合約義務的履行與服務的提供逐期認列,改變了目前保險業「保費收入」的定義,而壽險公司財報關於保費收入金額可能縮小;而「保險合約」公報在綜合損益表區分保險損益及財務損益之獲利來源,改變保險公司財務報表呈現方式,影響保險公司未來營運計畫制定方向,也會改變保險商品銷售策略。

「消費保護」:包括公平待客原則(Fair Dealing Principles)及個人資料保護(GDPR)。

另一個對保險業影響甚大的,是保險業資本標準國際規範ICS,ICS 2.0將於二○一九年十一月公布,經五年觀察階段後於二○二五年實施,其主要架構如圖二。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