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2098》科幻系列作品水平?

给你的感受如何? [图片] 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和信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注者
6,621
被浏览
7,182,819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正如密斯·凡德罗所说的:“建筑是转化为空间的时代意志”。

“Architecture is the will of an epoch translated into space”

而连载两年终于完结的《中国2098》,就是社会主义的未来狂想曲。


建筑外壳建立于世界观之上

当我们尝试去解读一种作品,这其实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作者自己的世界观,就是他/她心中的未来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其二是读者的世界观,也就是以我们自己的视角去和作者塑造出来的世界相互印证,然后得出一个可信/不可信的结论。

首先从创意表达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硬科幻这个题材在国内还算新颖,也可以说是借了2019年《流浪地球》广受好评的余热,使得受众更容易被带入这样宏大的场景设定里。

流浪地球中遍布全球的行星发动机

从图片上看,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中国2098》中的建筑物具有以下要素:

统一的外观,严格的对称

图片来自微博:铁憨憨nangesfg

标准的模块,成规模的排布

图片来自微博:铁憨憨nangesfg

堡垒般的巨构不仅是生活建设的基地,更是意识宣传的载体

图片来自微博:铁憨憨nangesfg
图片来自微博:铁憨憨nangesfg

个体的人物在庞大的建筑面前只有眺望,却没有具体生活的刻画

图片来自微博:铁憨憨nangesfg
图片来自微博:铁憨憨nangesfg

所以我看完的第一感受就是:在一个未来世界里,社会主义基建宏伟如同神迹,渺小的青年在标语和雕像下抬起头,沉醉在这穷尽个体一生也无法造就的辉煌当中,久久无法自拔。

画中的世界简直让人怀疑这是否是一场永远无法醒来的幻梦,这个梦的内核是永无止境的基建狂潮,以及近乎永恒的集体主义


人物与场景的交互才是精神内核

回顾历史,以建筑空间作为故事场景的科幻狂想类作品在过去的百年里并不鲜见。早期的作品如1927年德国电影导演弗里茨·朗拍摄的科幻默片《大都会》,1965年法国导演尚卢·高达拍摄的《阿尔法城》,1967年法国导演贾克·大地执导的《玩乐时间》……近一些的比如1994年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星际之门》,1995-2003年日本贰瓶勉发表的漫画《BLAME!》等等,都采用了或精妙或宏大的建筑场景来辅助叙事。

1927年德国电影导演弗里茨·朗拍摄的《大都会》
1965年法国导演尚卢·高达拍摄的《阿尔法城》
1967年法国导演贾克·大地执导的《玩乐时间》
1994年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星际之门》
贰瓶勉发表的漫画《BLAME!》

这些科幻经典与《中国2098》的区别在于:无论其场景如何,作品最终还是得聚焦在人物的活动上。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还有人面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才是作品的内核所在。甚至流浪地球也是如此。反倒是《中国2098》,画面内的人物与我们这些画外观众一样,都是以见证的姿态参与其中。

在这些奇观面前我不禁疑问:它们是如何被建造出来的?又是被谁建造出来的?

图片来自微博:铁憨憨nangesfg

那些巨大的标语仿佛在告诉我劳动人民正是这些奇观的造物主,可是这空寂的空间里所漂浮的只有造物,而不见造物主。最后我总算在《中国2098》系列中找到一张全是人物的画,但诡异的是这里又只剩下了劳动人民,而那些宏伟场景和人之间的联系仿佛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一般。

图片来自微博:铁憨憨nangesfg

狂想背后:超前的时代神像抑或是批判的思想载体?

巨构建筑也不是某一种意识形态的专利,它可以在任何地方被塑造成新时代的神像,成为未来凡人的精神寄托。比如2014年霍普杯的头名作品:出乎意料的城市:久旱不雨,天降甘霖,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20世纪以来,位于东地中海的岛国塞浦路斯正深陷社会政治冲突带来的人道主义的危机。长达11年的纷争使国家形成南北分立的局面,尼科西亚也成了世界上仅剩的被一分为二的首都。每年夏天,尼科西亚都面临严重的水源短缺,南北两边的尼科西亚人都在期待一场暴雨。
“久旱不雨,天降甘霖”位于“绿线”(由联合国维和部队管理的南北之间的缓冲区)上。这个城市复合体包括将日光转为电能的太阳能站,一个海水淡化装置,以及一个用于储存淡水的蓄水池,通过一条沿着“绿线铺设的水管将水从塞浦路斯东岸输送至尼科西亚。
设计者希望通过项目“久旱不雨,天降甘霖”缓解尼科西亚人的焦渴,同时抚平连年战争造成的心灵伤口。“久旱不雨,天降甘霖”项目既是一道新威尼斯墙,为尼科西亚带来团结的氛围;也是南北尼科西亚的一座纪念性大门,将尼科西亚的“绿线”缓冲区转化成一座保有历史痕迹的城市公园。
“Unexpected STORM in Nicosia”, the first prize in the 2014 UIA-HYP CUP
“Unexpected STORM in Nicosia”, the first prize in the 2014 UIA-HYP CUP

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竞赛作品还是初学建筑学的时候,在惊叹于获奖选手的脑洞之余也暗自揶揄这样的设想恐怕永远也不会被付诸实践。但我无法否认这种作品在更大层面上撑起了建筑设计的社会意义,在树立起神像的同时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对于一个学生作品来说就已经很成功了。

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筑界的Archigram风潮以及Superstudio所产出的诸多作品,从多个不同的维度给后来的建筑师们带来了启示意义和批判意义:

Superstudio的创始人之一阿道夫·纳塔里尼 (Adolfo Natalini) 在 1971 年写道:“……如果设计仅仅是消费的诱因,那么我们必须拒绝设计;如果建筑只是资产阶级所有制和社会模式的编纂,那么我们必须拒绝建筑;如果建筑和城市规划仅仅是当前不公正的社会分工的形式化,那么我们必须拒绝城市规划及其城市……直到所有的设计活动都旨在满足基本需求。在那之前,设计必须消失。没有建筑我们也可以生活……
Superstudio的成名作——连续的纪念碑:完全城市化的建筑模型
也如同David Greene 在Archigram第一期中所写,它是为年轻一代建筑师和艺术家发声的平台:“新一代的建筑必须以形式和空间出现,这些形式和空间似乎拒绝‘现代’的规则,但实际上保留了这些规则。我们选择绕过腐朽的包豪斯形象,这是对功能主义的侮辱。”
Archigram——Plugin City, by Peter Cook

最后,如果要说这个作品让我感到遗憾的地方,除了“人”这一精神内核的缺失,其次就是建筑形态上停留在固有形式的叠加和放大,我很难去相信这是本世纪末的场景,倒更像是上世纪迟来的宣传画。可如果抛开现实基础和受众的审美偏好,《中国2098》在传播度上也算是为社会主义的未来畅想迈出了一小步。

是的,他远远谈不上完美,但也正是因为有人愿意把自己心中所想画了出来,才有了讨论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图像化的建筑能够成为各类思想的载体,我期待更多样的未来设想会出现在不同画家的笔下。希望这是一个新的萌芽,而非依附于口号的绝响。

编辑于 2022-05-06 12:46・IP 属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