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臥底選民暗撐特朗普? 民調準確性成焦點

【美國大選】臥底選民暗撐特朗普? 民調準確性成焦點

撰文:陳冠東 余偉邦
出版:更新:

美國大選兩名總統候選人經過第一次辯論之後,首份全國民調9月28日出爐,希拉里由原本領先特朗普1個百分點,擴大到領先3個百分點。不過特朗普陣營卻總是經常質疑民調結果並不可靠,並未能反映支持特朗普的「沉默大多數」。特朗普的競選顧問聲言,很多選民其實都支持特朗普,只是不敢公然說出來,並將他們稱為「臥底選民」(undercover voters)。到底這是真有其事,還是特朗普陣營在癡人說夢話?當前的大選民調,到底又有多準確?

希拉里在首輪辯論之後優勢擴大,有41%選民表示會投她一票,領先特朗普3個百分點。(美聯社)

首場辯論後,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和Morning Consult合作的最新民調顯示,希拉里在辯論之後優勢擴大,有41%選民表示會投她一票,領先特朗普3個百分點。這是辯論之後首個全國民意調查,當中八成受訪者表示取態未受辯論影響,但亦有9%人表示在辯論之後,改變了投票意向。

特朗普幕僚轟輿論「污衊」

這對希拉里陣營來說,當然是打了一支強心針。可是特朗普陣營一直以來質疑這些民調並不準確,低估了特朗普的支持度。特朗普在全國民調中,長期落後於希拉里,但他的競選主任康威(Kellyanne Conway)上月底為特朗普於11月爭勝繪畫出一個美好的願景。她在受訪時強調,特朗普的支持度並沒有在民調中真實反映出來,原因是美國社會輿論對特朗普的「污衊」,令受訪者不敢在民調中表達自己的投票意向。

康威聲言:「那些過去從未將選票交給共和黨、或很久未投過票的人,已不想再與家人、朋友及同事,就自己支持特朗普的立場爭辯。他們亦不想再就此討論。」
 

特朗普的競選主任康威指特朗普的支持度並沒有在民調中真實反映出來,原因是美國社會輿論對特朗普的「污衊」,令受訪者不敢在民調中表達自己的投票意向。(美聯社)

特朗普陣營更信網上民調

她還認為,這一現象正好可以解釋,為何特朗普在網上民調的表現,總是比民調機構所做的抽樣調查要好——因為在網上民調中,人與人之間毋須交流,令到很多支持特朗普的「臥底選民」,敢於直陳己見。特朗普在首場辯論後堅持是自己「勝利」,一大原因正是由於多項網上民調顯示的「勝出者」是他。儘管對民調方法學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網上民調並不可靠,因為它並不是隨機抽樣,甚至可容許多次投票「灌水」,但康威卻對這類支持特朗普的網上民調非常有信心,認為那並非灌水或「虛火」。這亦是特朗普陣營堅信「臥底選民論」存在的重要論據。

當然,在美國選舉史上,的確出現過民調表現與實際結果出現巨大落差的情況。最經典的一次,莫過於1948年的總統大選。當時杜魯門面對共和黨杜威(Thomas Dewey)的挑戰,於選前3個月起,杜威一直在民調中領先杜魯門最少5個百分點,有時差距甚至多達11個百分點,但杜威最終卻大熱倒灶,《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還大出洋相,在選舉翌日的頭版,犯下大字標題聲稱「杜威擊敗杜魯門」的彌天大錯。
 

民調機構在事後已紛紛表示要檢討調查方法。在美國,有專家指出,民調成功的基礎在於隨機抽樣的能力,但受近年手提電話普及和調查回應率大幅下降影響,電話民調的準確度已不如往日。

說謊白人掀巴特利效應

然而這次民調結果偏離事實,一大原因是當時所做的民調,基本在選前兩三周已停止,結果未能緊抓最後形勢變化。經此一役後,美國各大民調機構都調整了做民調的方法,包括將調查期由選前兩周終結,改到投票日才停止民調,同時在取樣方法和加權計算等方面也作出改良。雖然民調的總體準確度得到了提升,但始終無法避免出乎意料的「黑天鵝」出現。1982年的加州州長選舉就是其中一次最受談論的黑天鵝,甚至衍生出 「巴特利效應」(Bradley Effect)一詞。

當年民主黨的黑人候選人巴特利(Tom Bradley)在民調中一直明顯領先共和黨候選人德克梅吉恩(George Deukmejian),但選舉最終卻由後者以些微優勢勝出。選後檢討中,一般認為民調低估了在一場黑人及白人的選舉中,保守選民對白人候選人的支持,很多對黑人心懷抗拒的白人選民,並沒有在民調中說老實話。

然而必須指出的是,在過去兩屆美國總統大選中,儘管參選的是黑人奧巴馬,但並沒有出現所謂的「巴特利效應」。2008年總統大選中,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的顧問團隊就相信,他們的「臥底選民」可以是來自較偏向中間的民主黨選民,以及一些做着低層工作的低學歷女性。然而最終結果是,麥凱恩以7.2個百分點的差距,敗給奧巴馬,結果合乎大多數民調之前預測。

英國大選誤判成警號

在2012年大選,羅姆尼同樣在民調落後的情況下,相信「臥底選民」能幫他反敗為勝。這名前麻省州長在投票當日到匹茲堡宣傳時,在機場遇上一大班自發的支持者,他當時就對記者表示,「我覺得我們將會贏」,豪氣萬千,但結果還是以落敗收場。

事實上,近幾屆美國總統大選,民調結果大致都準確反映大選形勢,是一個上佳的調整選舉策略工具。現在的問題是,今屆大選會否出現黑天鵝呢?《紐約時報》去年就曾發表一篇評論文章,標題為「民調發生了什麼事?」(What’s the Matter With Polling),探討過去兩三年英美民調與現實投票結果頻頻出現嚴重偏差的問題。

文章直言,近年選舉民調出現了一些駭人的「災難」,當中包括2014年美國的中期選舉及2015年英國國會大選,前者未能預測共和黨能在參眾兩院奪得過半數議席,後者則嚴重錯判,認定保守黨與工黨爭持激烈難分高下、可能出現懸峙國會,但到頭來卻是保守黨清脆勝出,一舉奪得下議院過半數議席。

民調機構在事後已紛紛表示要檢討調查方法。在美國,有專家指出,民調成功的基礎在於隨機抽樣的能力,但受近年手提電話普及和調查回應率大幅下降影響,電話民調的準確度已不如往日。例如在上世紀70年代末,達到80%的回應率才可能被接受是「夠穩陣」,但到1997年回應率已跌至36%,到近年更是每況愈下。另外,手機的流動特性,亦令民調不能確定受訪者來自哪一個州份,令民調更難掌握各州選情。

雖然美國民調專家都在積極尋求應對解決辦法,「民調不可盡信」,也許已成為今日選舉的新常態,何況今屆美國大選選情獨特,出現了特朗普這樣一位大力煽動種族主義、白人至上和民粹主義的候選人,要排除類似「巴特利效應」的現象不會出現,確實並不容易。特朗普陣營所堅信的臥底選民是否真的存在?恐怕真要到大選結果揭盅一刻才知道。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