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東西德大事記》半世紀內,德國由四分五裂走到和平統一

1945年 戰後波茨坦會議將德國劃成四塊,由美、英、法、蘇分區佔領

1945年,戰場上的德軍頹勢已顯,在4月底帝國元帥希特勒自盡後更是大勢已去,5月8日,在德軍無條件投降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終告結束。在商討戰後事宜的波茨坦會議中,同盟國首領們攤開地圖,決定將德國劃為4塊,分別由美、英、法、蘇4個戰勝國分區佔領。隨後,聯軍「管制委員會」在8月成立,成為當時德國的最高權力機構。

「管制委員會」的決議需經由各國代表一致同意後方可實行,即每個國家都擁有否決權,不過,隨著管制委員會的內部矛盾日趨尖銳,各個佔領區實際上成為獨立的政治實體。戰後德國在四分五裂中,邁步走向新的歷史階段。

戰後德國被美蘇英法分區佔領,柏林位於蘇聯佔領區中,不過柏林本身也被分成四塊。(wikipedia/CC BY-SA 2.5 by en:User:52 Pickup)
戰後德國被美蘇英法分區佔領,柏林位於蘇聯佔領區中,不過柏林本身也被分成四塊。(wikipedia/CC BY-SA 2.5 by en:User:52 Pickup)

戰後德國被美蘇英法分區佔領,柏林位於蘇聯佔領區中,不過柏林本身也被分成四塊。(wikipedia/CC BY-SA 2.5 by en:User:52 Pickup)

1949年 冷戰鐵幕下「聯邦政府」與「民主德國」分別成立,東西德各自為政

在戰後的滿目瘡痍中,東西冷戰陣營逐漸形成,英美法三國與蘇聯嫌隙日生。1948年6月20日,西方佔領區境內實施貨幣重整計畫,將西方三國佔領區內原本分別發行的貨幣整合為一,發行西德馬克,但卻排除蘇聯佔領區。三日後,蘇聯佔領區也發行了東德馬克,儼然象徵東西德正式分離。

1949年8月,在英美法佔領軍支持下,西德制憲《基本法》,「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於5月23日成立,定都萊茵河畔的波昂(Bonn)。第一任總理艾德諾(Konrad Adenauer)堅持「融入西方」(Westbindung)的外交原則,將西德整合在西方國家的政治體制與安全體系中,在冷戰中向西方靠攏。至於東方的蘇聯佔領區則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為國號,在10月7日建國,實施社會主義。兩德在美蘇冷戰情勢中各效其主、各自為政的局勢,至此成形。

位於柏林的史塔西總部,現為史塔西博物館。(Stasi-Museum@Wikipedia/CC BY-SA 4.0)
位於柏林的史塔西總部,現為史塔西博物館。(Stasi-Museum@Wikipedia/CC BY-SA 4.0)

位於柏林的史塔西總部,現為史塔西博物館。(Stasi-Museum@Wikipedia/CC BY-SA 4.0)

1950年 秘密警察史塔西(Stasi)成立,監控東德人民生活

為了掃除境內反對共產主義的異議人士,東德在1950年成立了「國家安全部」(Ministerium für Staatssicherheit,Stasi),德文簡稱的諧音為「史塔西」。史塔西的格言是「黨的劍與盾」(Schild und Schwert der Partei),在隨後的40年,於1946年成立的東德執政黨「德國統一社會黨(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SED)」將史塔希用做壓制異議者的有力工具,以此鞏固黨的統治。

史塔西採用的手段中,最惡名昭彰的是建立秘密檔案,如其標語「我們無處不在」(Wir sind überall)所言,史塔西透過大量線人以及各式監控技術(如偷拍、竊聽等)監視東德國民,甚至有線人為史塔西監視自己至親、伴侶等悲劇。而在監視底下被抓出來的「可疑份子」,則有可能遭到史塔西以「心理騷擾」的方式威嚇,從而使其停止「不當行為」。史塔希會潛入民居將不同的茶葉調換外盒、搬移傢俱位置、日復一日使自行車輪胎洩氣等,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往往正是這些小伎倆導致受害者的心理崩潰。

梅爾克掌控東德國家安全局「史塔西」逾30載。(Bundesarchiv@Wikipedia/CC BY-SA 3.0)
梅爾克掌控東德國家安全局「史塔西」逾30載。(Bundesarchiv@Wikipedia/CC BY-SA 3.0)

梅爾克掌控東德國家安全局「史塔西」逾30載。(Bundesarchiv@Wikipedia/CC BY-SA 3.0)

1961年 東德政府築起圍牆,冷戰鐵幕的具體象徵

隨著冷戰情勢越發緊張,身為東西陣營直接交會點的柏林,也不可避免地成為衝突的發生地。1961年8月13日,東德政府開始沿西柏林邊境修築一道厚重的圍牆,史稱柏林圍牆(Berliner Mauer)。儘管東德政府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看似是要防止西方世界的思想進入東德,真正的目的卻是阻止東德居民逃往西柏林,原來,在此之前有相當多生活在東歐共產政權下的人民(除東德人民外,也包含),取道西柏林進入「自由世界」,逃往其他西歐國家。

起初,柏林圍牆就真的只是一堵牆,不過經過多次翻修,最終成為相當複雜的結構,在兩座牆間有巡邏道路、通電的鐵絲網、備有槍械的瞭望台等,就為了防堵東西方的交流。這一道牆隔開的不僅是柏林這個城市或德國這個國家,更是冷戰結構下整個地球上的東西兩陣營。

1961年 艾希曼大審,德國社會開始反省納粹暴行

二戰結束後的十幾年間,「納粹」其實鮮少被德國社會上或知識圈談論,在戰敗的瓦礫堆中重整家園的德國人,也並不對此感到特別罪惡。直到1961年,戰後逃到阿根廷改頭換面生活的納粹高官艾希曼(Adolf Eichmann)被以色列情報人員找到,並被偷渡回耶路撒冷接受審判,這起事件因其戲劇性受到西德媒體高度關注,其後,針對奧斯威辛集中營(KZ Auschwitz)各級幹部、工作人員的大審也在1963年展開。與此同時,整個大時代的氛圍也正改變,1960年代的歐洲,青年運動風起雲湧,在「質疑權威」的年輕世代推波助瀾下,「反省納粹」逐漸成為此時德國社會輿論的關鍵字。德國人開始追問,為何納粹得以掌權?這樣的歷史悲劇可否歸咎於希特勒一人之惡?或者是日耳曼文化出了什麼問題,才孕育出這樣的暴力?

1969年 布蘭特成西德總理,歷史一跪致歉猶太人

60年代的歐洲是個追求自由、多元、寬容、乃至於弭平國界的時代,德國1969年的政黨輪替,也為這躁動卻美好的時代劃下極具意義的句點。1969年,德國中間偏右政黨基民盟(CDU)結束了20年的執政,選民們選擇偏左派的社民黨(SPD),領導德國走向新的歷史篇章。

西德總理布蘭特(Willi Brandt)華沙之跪。(wikipedia/public domain)
西德總理布蘭特(Willi Brandt)華沙之跪。(wikipedia/public domain)

西德總理布蘭特(Willi Brandt)華沙之跪浮雕。(wikipedia/public domain)

新上任的總理布蘭特(Willi Brandt)一改過往親西方的外交政策,對東歐露出誠懇友善的態度,這是德國戰後的第一次。針對納粹德國在東歐的暴行,布蘭特積極與波蘭、俄國以及其他東歐國家展開對話,商討補償與賠款事宜。而在1970 年8月訪問波蘭時,布蘭特突然在華沙猶太區起義紀念碑前屈膝下跪,向納粹受難者致哀。布蘭特這歷史性的「華沙之跪」,象徵西德人民對納粹德國罪行的沈痛反省與無盡歉意。

1974年 東西德足球隊在世足賽上交鋒

在冷戰結構下,東西德的政權在政治場域和意識形態上彼此角力,至於兩國的足球隊,則在世足賽上交鋒。1974年,世足賽在西德舉行,西德與東德兩支隊伍也在第一輪小組賽上相遇。這場歷史戰役鹿死誰手?答案是東德健將以1:0力克西德,不過雙方皆順利晉級下一輪賽事。

然而,東德在第二輪小組賽遇上強勁對手,最終遭到淘汰,而西德則一路贏球,就這樣踢到世界冠軍,把獎牌留在西德。在這場歷史性的世足賽中,西德拿到冠軍,而東德則是在這屆球賽中唯一一支曾經踢贏世界冠軍的隊伍。

埃根多夫(左)1975年代表東德出戰的影像。(Bundesarchiv@WIkipedia/CC BY-SA 3.0)
埃根多夫(左)1975年代表東德出戰的影像。(Bundesarchiv@WIkipedia/CC BY-SA 3.0)

柏林發電機球員的埃根多夫(左)1975年代表東德出戰的影像。(Bundesarchiv@WIkipedia/CC BY-SA 3.0)

1977年 東德「咖啡危機」曝物資短缺、經濟危機

時序來到1970年代。石油危機帶來的經濟震盪,令依賴石油發展工業的東德大感吃不消,東德政府為了保持石油進口量,決定減少「奢侈品」的進口。不過,1976年情形愈發雪上加霜,當年,巴西的咖啡豆欠收,造成國際市場上咖啡供給量下滑、價格上漲,在政府不願花大錢購買咖啡原料的情形下,便有了1977年的東德「咖啡危機」——東德人民只能喝廉價不純的混合咖啡。這場咖啡危機引發民怨四起,因為東德人民認為,咖啡才不是「奢侈品」,而是重要的日常所需。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咖啡豆產量將受到嚴重衝擊(取自Pixabay)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咖啡豆產量將受到嚴重衝擊(取自Pixabay)

1976年,巴西咖啡豆歉收,引發東德「咖啡危機」。(取自Pixabay)

這起1977年的「咖啡危機」,看似只是東德人民喝不上高品質咖啡,但其實暴露了東德人民物資時而短缺的現實,更反映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國際市場中遭逢的艱難。

1989 東德和平周一示威,終於推倒圍牆

1989年對於東歐各國而言是個關鍵年份。在這一年,各國政局皆有大幅變動,政權受到挑戰。在東德,9月開始,人們在萊比錫展開「周一示威(Montagsdemonstrationen)」要求政府放寬出國旅行、新聞自由、民主選舉等方面的限制,這場反對東德政府的和平示威,隨後從萊比錫蔓延至東德全國各地,,東德人民每到周一傍晚便來到各城市的廣場靜坐,表達抗議。東德政壇陷入詭譎,10月18日,東德領導人昂納克(Erich Honecker)被迫辭職。隨後,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

Erich Honecker(取自pixabay)
Erich Honecker(取自pixabay)

東德領導人昂納克(Erich Honecker)(取自pixabay)

這堵圍牆之所以在屹立近30年後被推倒,是因為東德政府在各界壓力下決定日漸放寬出境限制,而中央政治局委員又誤解上級命令,錯誤地宣佈東西柏林之間的往來即刻開放,歡欣鼓舞的人們開始自主拆除這道圍牆。

1990 兩德和平統一

在柏林圍牆拆除之後,西德總理科爾(Hemult Kohl)在11月28日提出兩德實現統一的計畫,翌年8月,兩德在柏林簽署統一條約,10月3日,東德加入西德,各行政區併入聯邦德國,分裂40年的東西德至此統一。

柏林圍牆(取自pixabay)
柏林圍牆(取自pixabay)

柏林圍牆上著名的「兄弟之吻」塗鴉。(取自pixabay)

至於東德的執政黨統一社會黨(SED)則與西德社民黨左翼派系合併,日後成為今日的左翼黨(Die Linke)。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為了自由,東德人展開千奇百怪的逃亡!搭熱氣球、開飛機、挖隧道,創意逃出柏林圍牆
相關報導》 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與祖父見證歷史時刻 台北歌德學院院長羅岩:那一天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