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環諮會今討論明日大嶼項目 委員關注填海規模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新聞 - 社會 - D211108

【明日大嶼】環諮會今討論明日大嶼項目 委員關注填海規模

社會 20:17 2021/11/08

分享:

分享:

環諮會今日(8日)討論中部水域人工島的顧問研究詳情。(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港府力推「明日大嶼」計劃,環諮會今日(8日)討論中部水域人工島的顧問研究詳情,根據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規劃署向環諮會提交的文件指,交椅洲人工島又會以「城郊共融」為理念,由排水渠至廢物管理,亦會加入智能、碳中和等元素,同時配合港府2050碳中和願景。文件中指現時人工島料需填海1000公頃,惟最終實際數字仍有待研究後才確定。

主席黃遠輝會後被問到會否認為當局不重視項目帶來的生態影響,他回應稱不認同,並指「明日大嶼」項目是本港歷史以來最大基建項目,環境保護、工程及財政亦是很大挑戰,故需42個月較長的時間才完成研究,而當局會就階段性進展會到環諮會磋商。他又料,生態環評須進行一個周期,大致上約一年可涵蓋數據。

黃期望當局完成研究後,可根據客觀科學數據決定人工島規模,倒如數據顯示規模對生態有負面影響,可考慮將規模縮小;如數據顯示有機遇延伸發展,則可填海工程擴大至喜靈洲一帶。被問到有委員批評人工島僅得10%土地擬作房屋用途,黃遠輝回應指,居住空間取決於地積比,粗略估計10%居住空間不太低,因本港整體房屋佔地比例約為8%。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高級海洋保育經理彭莉恩回應表示,現時四個主要擬議的填海地點,包括龍鼓灘、交椅洲人工島、『可能的喜靈洲人工島』及『可能的長洲人工島』必須有一個完整的工程簡介,並進行可靠的跨地域策略性環境評估,以充分考慮工程將會帶來的累積影響。WWF促政府參考土地規劃流程,立即進行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海洋空間規劃,以合理地使用我們的海洋資源。

WWF又指,認同環諮會中多位委員的意見,政府必須公開披露『香港2030+ 策略性環境評估報告』,向公眾交代填海計劃背後的考慮因素,回應大眾對填海議題的關注,例如對海洋生態的累積影響和在施工期間的碳排;又重申反對東大嶼填海,亦憂慮相關研究未能反映填海對海洋生態系統可能造成的不可逆轉的影響,強調不應為建造人工綠化城市而犧牲天然海洋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