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的十二星座对应一年十二个月而中国的十二地支却只用来纪年和记时?

要先问是不是的请找出史书上有子月丑月等的证据。看清楚,是史书,不是百度,某科不是不信百度吗?
关注者
30
被浏览
22,064

14 个回答

这题里面所谓“为什么”的疑问我感觉问的没有道理。中外文化这种,有些可能就是历史发展的偶然,不为什么,就这样了。但是窃以为有些朋友对于一些概念理解的有点跑偏,我斗胆来尝试梳理一下。


  • 十二星座

十二星座确实是西方天文学史的重要概念,而且同很多天文学概念一样,辗转变成了占卜算命的重要概念。这玩意最早起源于两河流域,到古希腊发扬光大。可是我们说十二星座的时候,真的搞清楚这是什么了吗?

那不一定。

十二星座更合适的翻译是十二星宫,虽然名字叫白羊、金牛云云,但实际上和若干恒星组成的白羊座是两回事。哦对,黄道十二宫是很贴切的名字。十二宫以春分点为起点,把黄经度数等分为12分,每一宫30度。而黄道经过白羊座、金牛座等十四个星座,星座大小不一,对应黄道度数也大不相同。

星宫和星座,不是一回事。

西方古代天文学其实比较常用十二宫概念的,比方说下面这个星表,右起第三列就是星星对应在某一宫的度数。

从这个意义上讲,十二星座,或者说黄道十二宫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空间坐标概念,根本不能指示十二个月,题主这部分表述就是有问题的。


  • 太阳星座

但是我们常说的几月几号到几月几号是白羊座、金牛座,又是指什么呢?

这是指占星中的太阳星座。其实更合适的表述应该是,某月某日到某月某日,太阳运行至某星宫。在地球上看,黄道即是太阳周年运动的轨迹。更简单的说就是黄道一年从春分点开始运行,历经黄道十二宫,到来年春分回到春分点。

参考下图,可以对“太阳运行至某一星宫”稍加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此图没有有效区分星宫和星座的概念。

因地球公转,看起来太阳所在星宫位置虽时间变化

  • 二十四节气

实际上,西方十二星座的概念在很多学者所作的对比研究中,都是和中国二十四节气对比的。一些专家学者确实认为十二星座和二十四节气——而不是和十二地支——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因为二十四节气是将黄道平均分为24分,以太阳分别运行到某一节点定为某一节气。和前面说的太阳运行到某一星宫对应位置,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节气和太阳星座的对应关系

但是如果你足够细心,你就会发现,我们中国的节气,日期其实每年都不太一样,而且还精确到了几点几分。比如2019年霜降节气,是10月24日1:20。按照上图,也就是说这一时间才应该是天蝎座的开始啊,为什么各个占星网站某某星座只给出一个日期,还是从来不变动的日期?

答案很简单,那些搞占星网站的也不太懂这个,瞎弄糊弄人的。正确的太阳星座就应该完全和天文部门给出的节气时刻完全一样

以这个角度看,太阳星座也完全不具备对应一年十二个月的能力。


  • 月建和气历

要说十二地支,用在纪月里面的不是没有,月建就是。月建之法,以冬至所在月为建子之月,以此类推。此法古书论及甚多,也就没必要举例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月建通常还是依托于朔望月的,比方说建子之月,通常是指包含冬至节气的那一个朔望月,起于本月朔日初一,终于次月朔日之前。至于冬至具体是初几?那不好说。这属于官方计算方法,部分算命流派也一体遵从。

但是还有一部分算命流派,以一种类似于沈括所提出的“气历”的方式计算。沈括于《梦溪笔谈》中提及:

今为术,莫若用十二气为一年,更不用十二月。
直以立春之日为孟春之一日,惊蛰为仲春之一日,大尽三十日,歳歳齐尽,永无闰余。

这样计算并非沈括首创,宋代之前部分民间算命流派的书籍,如《四时类纂》等书中,就提出过类似概念。但是把它当做历法层次的东西提,沈括确实是第一个。

总的来说,月建概念我以为离题中所说的十二地支指时间有所关联,但是确实也不大。气历概念如果考虑到后期某些算命流派的话——我们知道算命流派喜欢用干支凑一些东西——往命理书籍里面找,多半可以找到子月、丑月的表述。


  • 十二星次

此外,我认为,部分学者搞的黄道十二宫和节气对应,有点混淆概念。从前文可以明确看出,节气对应的是占星的太阳星座。太阳星座和节气都有时间含义,但是黄道十二宫是以春分点为起始的空间坐标,两回事。真的和十二星座或者说黄道十二宫非常相似的中国概念,叫做十二星次。

十二星次的名字依次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是以冬至点为起点,12等分赤道的划分方法。纯粹是空间坐标概念。和黄道十二宫一样会受岁差影响而起点逐年变化。是很像吧?

后来西方天文学传入,我国翻译时候也很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俩确实很像,于是就稍微修改了十二次的概念,然后一样直接对应使用了

崇祯历书星表——大梁宫

而且其实十二次也是可以直接对应十二地支和十二宫的的,你看这条清代的天文记录:

本年十月初十日己酉夜四更,观见西南方出异星一个,在天囷之下,白色无芒尾,
用仪测得在戌宫,经度二十七度五分,纬南十五度五十六分,
在奎宿度。

这里其实也就是直接对应黄道十二宫了。不信可以参考《清朝通志》这条内容:

等谨案,徐文靖管城硕记载,泰西测验可见可状之星,凡四十八象。在黄道中十二象,与回回同。
曰白羊,曰金牛,曰双兄 【回回作阴阳】 ,曰巨蟹,曰狮子,曰烈女 【回回作双女】 ,曰天称,曰天蝎,曰人马,曰磨蝎,曰宝瓶,曰双鱼。
即自戌至亥十二宫

跑题很多,最后却是和题主问题无关了,勿怪。

干支原本是纪日的。

中国早期的历法是阴阳五行历,一年分为五行,每行分为阴阳两个月和一个行御,每个月三十六天,用地支纪日,一年十个月用天干纪月。

阴阳五行历之后,发展出四时八节历,一年分四季,每季三个月,每个月三十天,年分阴阳,阴年三百六十日,阳年置闰十日于小暑与处暑之间的月份(即三伏天)。用天干纪日,地支纪月。

四时八节历和阴阳五行历在不同部落的使用,交流的需要,发展出来干支同步纪日。

后来,天文观测的结果发现岁星(木星)的回归周期为11.86年,即12个361天,于是规定岁星回归周期4332日为一太岁,每30°(辰次)即361天,为6轮甲子零一天,每辰次首日的干支会递进一位,因此各辰次首日的干支成为该辰次的代表干支,派一位天神值守,即值太岁。此即岁星纪年。

大约是商周时期,原本的每隔一年置闰十天的做法,逐渐变成每两至三年置闰一个月,即黄帝调历。黄帝调历并非黄帝所作,而是各国借用古代大部落首领之名,有黄帝历、颛顼历、殷历、夏历、周历等不同版本。

汉武帝时期,黄帝调历被统一成太初历,一直行用至今。

前面说到岁星纪年,一个辰次361日,以辰次首日干支纪之。但太初历及黄帝调历,一年354日或383日,354日一年可能换不到太岁,而384一年换两次太岁(超辰)。汉代,因嫌岁星纪年太麻烦,而且又没啥用,就不再超辰,直接引用干支按顺序纪年。岁星纪年基本消失。

至于地支纪年,只不过是因为干支纪年一轮六十年,日子太久,汉代的时候没几个人能活这么久,就直接简略了。地支纪年只是干支纪年的精简。

另一方面,朝廷历法以星象为准,但不能忽略农业生产,因此古时的太阳历(阴阳五行历和四十八节历)依然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已采用黄帝调历,但依然依照阴阳五行历划分为30节气(每个节气12天),或依照四时八节历划分为24节气(每个节气15天)。四时八节历两个节气和黄帝调历一个月接近,因此24节气成为主流,一直沿用至今。

至于时辰,发展过程则比较简单。原本一天分为十时,后来因社会的发展,又分成一百刻,以日晷测之。采用黄帝调历后,因置闰计算的需要,有采用16时(阳历月和阴历月相差¹⁵/₁₆天),八卦六十四卦疑为划分一日而设。汉代后,制定太初历,朔望月比以前更准,定为29⁴³/₈₁天(杨雄还依此写了《太玄经》3方9州27部81家729赞),两个节气仍约为15⁷/₁₆(太阳年365³⁸⁵/₁₅₃₉)天,一日十二时辰略方便一些。

汉代继承了秦代的政策,统一各种单位,一天也规范至十二时辰(辰的字义为30°)一百刻,一直沿用至清代乾隆年间。采用地支标记节气和时辰,其实就是规范化的数字序列,即用特殊序列来标记时刻(timestamp),用数字标记时间(period),避免混淆。中国文化用不同的序列区分不同的概念是惯例。比如:建除十二字虽然也是十二进制纪日,但每个月都会重复中气用字一次,因此序列和地支不同,因此就采用了新的序列,而不是搞乱地支。

中国十二对节气,完全以物候现象为准。年内的星象划分,主要是二十八宿。而巴比伦体系,则是分为黄道十二宫,比中国精度低一些。

另一方面,地支在古代也用来表示方位,因辰星(水星)轨道离太阳比较近,从地球上看,总在太阳两边30°以内,因此以30°为准划分为12个方向。子午为北南,酉卯为东西(仰首看天和俯首看地,东西方正好相反,换成大地就是酉西卯东)。先秦古书,在每个月都会指出北斗斗柄指示的方位,经常会使用地支做方位。而建星(六颗星,和南斗六星同属斗宿)和北斗斗柄(摇光)呼应,因此也用来描述各月(中气前后)星象。建星主旗辂(用现代话说就是旗舰)表示宗庙,因此经常用建表示斗柄方向。“十一月建子”指的就是“十一月(冬至前后)北斗斗柄指向子位(正北方)”,是一个很平常的星象陈述,但经常会被不少人当做地支纪月的证据。采用黄帝调历(商周)之后,就很少有人用地支来表述斗柄方向了,主要就是因为黄帝调历的月份和太阳月并不一致,容易引起误解(描述和实际所指会相差达30度),采用二十八宿表述则更合适。

建除十二字也并非完全迷信,而是朔望月到太阳月的简单换算(太阳月比朔望月多¹⁵/₁₆天,约合一天),因此建除十二字每个月重复中气用字。

实际上,农历每个月只有中气(农历每个非闰月月必有某个确定的中气)当日会刚好指向地支方位,因此一般不用地支纪月。史书上,仅上元二年十一月至宝应元年四月(共六个月)用了地支纪月,标记为建子月、建丑月、建寅月、建卯月、建辰月和建巳月。从太初历至今的两千多年里,其他的月份除每年正月外一律都是数字纪月。

仔细研究古文,我们会发现天干地支其实都是时间点而不是时间段。“建子”之类的词语,意思是“斗建指向某方”,很明确是即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