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學測109年公布參考試卷 學習歷程限制採計13份資料

記者黃朝琴/彰化報導

教育部今天表示,大學考招新制111年上路,109年公布新型學測(現學測)、分科測驗(現指考)參考試卷,未來大學甄選入學總成績,高中學習歷程表現、面試兩項佔比將超過5成,大學只能採計「學習歷程檔案」所列3份課程成果及10份多元表現,一則減少考生與大學負擔,再者避免現行備審資料淪為「軍備競賽」的現象。

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今天進行第二天議程,教育部進行「12年國教課綱與大學考招連動的銜接配套」專題報告,確認12年國教課綱108年上路,明年9月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使用新教科書,高中學習歷程檔案也同步實施,大學考招新制配合3年後,亦即111年上路。

實施後,國中生選擇高中時,可以考量各校所開的課程以適性就讀,進入高中後,可以掌握大學各校系招生選才方向,並預作準備,達到12年國教「適性揚才」的精神。

高教司專門委員賴冠瑋報告指出,考招新制上路,現行學測、指考將轉型改為新型學測、分科測驗,開放學生自由選考,配合12年國教課綱實施,最大改變就是強調「素養導向」的命題方向。

賴冠瑋表示,教育部委託大考中心研究,新型學測、分科測驗要怎麼考,今年底前對外說明命題方向、試題範例及評分原則,108年公布考試說明,109年公布各考科第一版參考試卷,110年公布第二版參考試卷,考招制度調整受社會關注,將採研習、座談會,讓高中教師瞭解未來發展方向。

考試方法改變,招生採計也改變。賴冠瑋指出,大學選才除參採新型學測、分科測驗、書面審查、面試,將增加「高中學習歷程檔案」,以「甄選入學」管道來說,學測成績至多占總成績50%,學習歷程、面試或口試成績占50%以上。其中,學習歷程會占甄選總成績的多少比例,招聯會最近會公布。

教育部委託暨南大學「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庫」,建立每位高中生3年學業、非學業表現,由學校、學生、競賽和檢定辦理機關上傳資料,提高公信力;學校競賽的表現由校方上傳,學生在校外競賽成績則要自行上傳,學生參加全國科展、英檢及多益等的成績,則由暨南大學直接向主辦單位抓取,但考生報名這些活動時,要授權暨大使用個人資料。

賴冠瑋表示,未來高中生的學習歷程檔案,每學期要上傳課程成果(小論文、實驗設計等)3份、多元表現(競賽、檢定、幹部、志工等)每學年10份,高中3年下來,共有18份課程成果及30份多元表現,上傳之後就不能更改。

現行甄選入學,考生準備一堆資料好像「軍備競賽」,賴冠瑋說,以後甄選入學,大學取用考生學習歷程檔案資料,課程成果至多3份,多元表現至多10份,可減少考生及大學的負擔。

賴冠瑋表示,外界以為「學習歷程檔案」是收錄競賽、檢定成績等「豐功偉業」,其實學生可以依目標校系需求,挑選合適的資料上傳,例如學期中專題報告、實驗報告等,經過授課老師認證後就能上傳作為學習成果,高三下申請大學校系時勾選使用,多元成果至多10份,課程學習至多3份,雖然不用花很多時間,但學生要把握上傳時間。

許多人關心「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與「個人備審資料」有何差異,其實兩者最大不同在於「學習歷程」可以每學期逐步上傳登錄,無須另外製作履歷檔案,減輕現行需在短期內整理備審資料的困擾和焦慮。

「高中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系統」明年啟用後,老師、學生、高中、大專各有需要注意的重點,如果你是高中老師,要撰寫課程計畫,吸引學生適性選擇,也要認證學生的學習歷程;如果你是高中學生,需要了解課程內容、探索自己的興趣,逐步累積各項學習成果,聚焦展現個人特色。

對於高中校方而言,應該讓課程資訊透明化,展現學校特色,以招收適性學生就讀,並協助學生探索未來;對大學校系而言,可更了解高中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並看到課業成績以外的表現,有助於適性選才。

教育部指出,「學習歷程檔案」案的建置流程,包括教師「課程計畫平台」、高中端「校務行政系統」(學習歷程紀錄模組)、國教署「學習歷程資料庫」3個作業系統。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明年9月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適用,每學期逐步上傳,減輕短期整理備審資料焦慮。(教育部提供)

大學校系可更了解高中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並看到課業成績以外的表現,有助於適性選才。(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