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老是刁難你,該離職還是撐下去?談《穿著Prada的惡魔》裡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經理人
feature picture
《穿著Prada的惡魔》劇照

主管老是刁難你,該離職還是撐下去?談《穿著Prada的惡魔》裡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在時裝雜誌工作的主角 Andrea,某次因為不可抗力的工作失誤,被主管 Miranda 情緒性的羞辱,帶著眼淚逃開。途經辦公室見到同事 Nigel,趁機對他抱怨訴苦,試圖討拍。「那就辭職吧」,沒想到 Nigel 絲毫沒給出安慰,反而爽快地對 Andrea說,「我可以在五分鐘內找到跟妳一樣的女孩,立刻取代妳的工作」。

Nigel 娓娓闡述,從自身過往以至在此工作的所有人,工作過程中即使艱辛,經歷眾多不合理的折磨與刁難,但依舊奮力投入,更甚近乎病態的熱愛,因為他們都深信:這份職業是使命,是通往卓越、為人類帶來更好的藝術福祉,甚至是自我實現的唯一路徑。語畢,Andrea 沉思半晌,「我只想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忽然像是意識到什麼,幡然覺悟。

不離不棄、付出賣命!職場上這類型的人怎麼了?

《穿著 PRADA 的惡魔》是一部經典電影,相信很多讀者反覆看過數次。今天不談劇中光鮮的時裝或奢侈品,也不談那些辦公室同事之間,勾心鬥角或反唇相譏的茶水間劇情。我想聊聊待在 Miranda 身邊的那些:使出渾身解數卻被奮力虐待的 Andrea、Emily 與 Nigel,以及團隊裡的所有人。

這些能力卓越、自視甚高、性格高傲的工作者,都像患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般不離不棄,一心為組織付出賣命,更信仰著虐待他們的 Miranda。

這究竟是什麼情緒和狀態?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一種心理學現象:意指被害者對加害者產生情感,同情或認同某些觀點和想法,甚至反過來幫助加害者。 也許用以做職場比喻,在病理或邏輯解釋略有不通,但仔細想想,人與職場之間,不就是以某種被迫的依存關係存在嗎? 而如何在為了生存及收入「被職場綁架」的過程中,衝破職場的「桎梏」,得到釋放?

30 歲升上品牌經理,我從老闆身上學到的事

不禁想起進入職場的第五年:那些當初看似「虐待」我、回想起來卻感謝無比的餐飲集團老闆。當時的我剛滿30歲,老闆給我品牌經理頭銜,無比風光,但當他開始提出各種不合理並近乎為難的工作要求,日日都轉化成巨大的心理折磨。

姑且不細談他無意或蓄意折磨我的動機為何,當時年輕的我意識到:所有不堪的過程,都必須淬鍊或沉澱些什麼,才有價值。於是決定不再消極以對,奮起成為老闆心裡想像「那樣的人」。

我因此迅速掌握了工作訣竅,他愈折磨我,我愈想征服他,竟一次次過關。短短一年多,工作能力獲得驚人提升,也為自己累積許多有價值的談資。從原本是我依存於這份工作,到最後變成這份工作需要我,更慶幸的是:沒有往「不歡而散、不做最大」這等廉價劇情發展。到最後,我是為了自己工作。

調整 5 個心態,化劣勢變優勢、化危機成轉機

故事回到 Andrea 身上,她體悟了什麼才讓職場生涯劣勢,產生全新生機?

1.充分的思想覺悟,會形成強大力量

覺悟,是一種思想準備。劇情裡 Andrea 對男友大肆抱怨 Miranda,並揚言絕不會被她打倒,但這只是一種負氣的反抗。直到與 Nigel 談完後,她產生了真正的思想覺悟:「想獲得什麼,就成為那樣的人」。Andrea 決定以一種抗戰的心情奮起,只要拿到這一年的工作經歷,就能跳到下一份工作,這種征服欲讓她不再輕視以對,最終形成了強大的力量。

2.用情商裝備心理素質,別讓它看起來一團軟爛

同事 Emily 工作的動力聽起來膚淺,不過是期待參加時裝周後能拿到數不清的華服,但她工作表現戰戰兢兢、從未鬆懈,直到 Andrea 離職,她依舊堅守工作崗位。而 Nigel 因為 Miranda 毀棄承諾,失去了期待已久的職位,卻依舊保持信念與希望。

能支撐他們走下去的理由,除了熱愛工作本身之外,更多的是情商。沒有一個人真正埋怨或痛恨 Miranda,因為他們都知道:她能帶給人成長與卓越,所有人都在期待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不動聲色地伺機前進,過程中的大小折磨,根本不值一提。

3.別人用 5% 的力氣譏笑你,另外 95% 全心投入工作,就別為了那 5% 心力交瘁

職場裡許多人,都在你不注意的時候,使出渾身解數努力著。你以為只有你最積極,但更多的人,只是視高壓為理所當然。Emily在早晨 6 點 15 分已出現在辦公室,妝容衣著精緻完整,看似已開始工作一段時間,才致電喊醒 Andrea 要她上班時順便買咖啡。

Nigel 一次又一次在會議上發揮關鍵性的專業能力,讓 Miranda 次次認可與信任,但始終表現謙遜。然而,他們從沒少過在辦公室裡用任何語言形式譏笑他人,任誰都不是聖人。

由於 Andrea 起初志不在此,就算一開始被譏笑、嘲諷,也都視若無睹,只想把工作做好,意外地讓她避免淪落辨公室的碎嘴困擾中。專注在工作中的 Andrea 獲得精進與認同,所有人再不譏笑她,每個人都憑藉專業、平起平坐,這難道不就是職場最純粹與原生的面貌嗎?

總之,對辦公室、茶水間的流言蜚語置之不理,永遠是最佳上策;去在意這些,並不會讓你感覺更好。唯有搞不清楚自己,總是狀況外的人,才會被嘲笑。

4. 面對再困難的任務,也要若無其事、一如往常

面對 Miranda 各種不合理的工作要求,Andrea 從沒把時間浪費在埋怨上,總是想方設法,次次化險為夷。劇中 Andrea 某次誤闖 Miranda 家中禁區,見到其不欲人知的失敗夫妻關係,導致 Miranda 萌生逼退 Andrea 的想法,故意派出不可能任務刁難,要她拿到未出版的哈利波特原稿。沒想到 Andrea 透過關係,還真的弄到手了。

Andrea沒 有因為達成不可能任務,在主管面前耀武揚威,只是一派淡定,一如日常。讓人無法摸透,才是職場情商的最高境界。

最終,Andrea 從內在自覺到外表穿著,彷如脫胎換骨一般徹底轉變,展現了前所未有的絕佳工作樣貌;短短不到一年,已能完全駕馭工作的所有精要與細節,並深受主管 Miranda 倚重,獲取了「相對不可取代性」的職業價值。最終成為那個可以決定離開這份工作,而不是被決定的那一方。雖然她只是一個小小的助理,卻從這場工作歷程,獲得了豐厚的養分。

職場中,那我們到底要追求什麼?個人職場演化不外乎三種:一是年薪變高、二是職位變高;三是跳槽或被挖角後,年薪更高以及職位更高,其他沒有了。切記,別被白白折磨;患上職場裡的斯德哥爾摩症,原來,是一種積極性治療。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