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龍應台的獨處新解:一個人並非獨處,閱讀也不是獨處|天下雜誌

70歲龍應台的獨處新解:一個人並非獨處,閱讀也不是獨處

當外界定義她為「沉重」的作家,70歲的龍應台卻出了一本小書。卸下公職、移居鄉間,她這回不談國族、社會、時事,改談「獨處」,以及在大山大海、部落之間行走的體悟。

龍應台-走路-獨處-台東 龍應台新書談山居行走的體悟,她認為獨處並非離群索居,而是與孤獨的自己沉潛同行。圖片來源:謝佩穎攝
    其他

清晨的鄉間,龍應台換上寬褲、雨鞋,那是她走路習慣的裝扮。

雙手套上黃色園藝工作手套,伴她外出的是褲袋裡的鐮刀、修枝剪,還有手上那根用來驅蛇的竹棍。

通常,她一個人行走,偶爾帶著狗,多半不與人說話,把視覺、聽覺的感官放到最大。

2021年,龍應台從屏東潮州移居到台東都蘭山中生活,在山裡,她慢下腳步,已能從聲音辨別現在的時節。

「第一層先是聽到樹鵲的叫聲,整個冬天都聽不到紅嘴黑鵯。再來是五色鳥的聲音,特別亮又大,再一層還會聽見瀑布的聲音,傍晚又會聽到領角鴞(貓頭鷹),」此刻她坐在城市的水泥建築物裡,興奮地分享遠在300多公里外的山居生活。

多數公眾認得的她,是發言犀利的龍應台,《野火集》在時代裡點了火,批評台灣社會。旅居歐洲多年、回台北擔任文化局長,到香港任教,她對北京說《請用文明說服我》。回國擔任文化部長,她成了立委的箭靶,不時被砲轟,「多半是出了事才會上電視媒體,一般人認識的我,都是那種青面獠牙的狀態,」她自嘲。

文學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她談對國族的目送,《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從陪伴失智母親來看人的一生。2年前的《大武山下》,是她移居潮州後的首本小說,為小鎮立傳,也表達對身旁你我的尊敬。

廣告

龍應台

  • 出生/1952年
  • 現職/作家
  • 學歷/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
  • 經歷/台灣首任文化部長、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
  • 著作/《野火集》、《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大武山下》、《走路—獨處的實踐》

從社會談到國家,再談到人生,龍應台每本書的份量都很重。然而近期她出了本圖文創作《走路》,改談小販、農田、動植物、蟲鳴鳥叫,像把紅塵俗世看淡看破。文字、篇幅變得輕巧,還配上了她親筆用平板繪製的圖畫。

七字輩的體悟:走路比憤怒重要

從鎂光燈焦點走入鄉野,龍應台真的對社會時政、兩岸局勢、國際情勢不再關心了嗎?她頓了一會兒側著臉說,「要說的話太多了,不是我不憤怒,而是選擇性的問題。」

廣告

現在的她,逐漸放下過往加諸在身上的「名」,走向更原始、更接近核心的事物,「生命之有限,我只能選擇做更重要的事。」

什麼事?走路。

18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有個習慣,每天下午固定散步一小時,路徑一樣,後人把他散步的路稱為「哲學之道」。

走路使人心靈自由、思想解放。康德在散步的路途中,思索出批判主義的哲學;19世紀美國作家梭羅曾獨居麻州康德鎮,2年多漫步在山林的生活,讓他寫出經典散文《湖濱散記》;德國哲學家尼采更主張,「所有偉大的思想,都在散步中產生。」

龍應台為「獨處」提出新定義,「獨處是心理的狀態,不是身體的狀態。」(時報出版提供)

對應到21世紀的華文作家龍應台,卸下公職後,從都市移居到潮州陪伴年邁母親,行走於鳳梨、香蕉園,去年再遷移到東邊有海、有山的都蘭,這些年她也愛上走路,「只要走路,就一定是我的身體和我的『自己』單獨有約。」

廣告

獨處如亞馬遜雨林,需要保育

新書《走路》被龍應台稱之為大書與大書之間的「小書」,看似輕薄短小卻舉重若輕,背後蘊藏的厚度,其實和哲學一樣重。透過行走,找回與內在自我的對話。

上個月中才剛加入林懷民、林百里等好友們「七字輩俱樂部」的龍應台,在邁入從心所欲的人生階段,她不是不關心社會,而是思索人類可能面臨更大的危機:獨處

過去,人們會以為獨處就是宅在家、深居簡出、隱居、閉關。但龍應台認為,網路時代,人們只要有一支手機,即便是在深山雪地,只要滑開手機,點進社群網站、新聞、打開Line和朋友聊天,在虛擬的社群裡,人際關係其實黏著得非常緊密,「身體是單獨,但心靈卻在網路世界裡,那不是獨處。」

資訊過曝時代,人類思想危機的解方

數位時代,許多人一天24小時除了睡覺以外,其餘時間不停看社群、回短訊、追劇,長期處於被動接收訊息的狀態,就連翻開書本閱讀,龍應台都認為是在和作者對話,已經稱不上獨處。

廣告

如此黏膩於網路的習慣,對龍應台在思考上帶來巨大的改變。她舉自身的例子,過往閱讀,可以一整晚看100多頁不成問題,但有了智慧型手機,一天至少7個小時都耗在網路上,現在她得靠筆記,才能有系統地記錄書本裡的知識。

否則她可能為了查一顆銀葉樹種子,從學名、歷史淵源查到命名的植物家名字,又再岔題搜尋植物學家的生平,接著可能又被跳出來的新聞訊息給帶走。長期處在資訊過曝的河流之中,思考變得碎片化,也失去與內在「自我」的自省與對話,對人類「思想」帶來很大的危機,「網路使得世界包了一層膜,如何把膜打開、讓自己透氣,這是很大的一個任務 。」

廣告

即使網路為教育帶來極大的突破,縮減城鄉差距,但龍應台也憂心從小生長在數位世界的下一代,只接收碎片化的資訊,以及同溫層的片面真理,「很擔心將來沒有一個強大的心靈和頭腦去面對社會問題。」

自認不會畫畫的龍應台,因童子賢送的iPad Pro開始學習電腦繪圖,毛毛蟲、散步的路徑都成她畫筆下的風景。(時報出版提供)

走路的目的,其實是覺察

解決方式之一,先學會獨處。然而在當代社會,要達到不與人際往來互動的獨處,實在太難。

因此龍應台為「獨處」提出新定義,「獨處是心理的狀態,不是身體的狀態。」

她認為,獨處應該是一種覺察。即使身在都市裡,只要打開「知覺」、脫離網路,「走在台北忠孝東路上,即便車水馬龍,一旦處在獨處的狀態,就會看見冬天大葉欖仁樹的葉子掉光,只剩枯枝襯著天空,這樣少有的北國之美。」

走路是一個鍛鍊獨處的功課。她在書裡記錄自己的20個「走路獨處」:去市場跟十個人說話,去墳場走走,踏入一片空曠田野,認識一個從前不認識的人,斷網坐在黑暗裡看。

覺察包括自我的框架。

60歲以後的龍應台,一直奉行「每年做一件超過自己的事」。60歲那年接下文化部長,65歲再攀北大武山。她怕海,卻住在靠海的都蘭,學會浮潛、玩SUP立槳,重新磨感覺,也練膽量。

龍應台認為獨處是一種覺察,走在城市裡不須隱居山林,也能享受獨處。(王建棟攝)

當外界定義她為「沉重」的作家,70歲的她卻出了一本小書。裡面用iPad Pro的電繪了18幅畫作,但其實她原本對畫畫感到自卑。她以身體力行的方式走出過往的舒適圈,提醒讀者:離開網路,會有很多新發現。

龍應台所定義的獨處並非離群索居,而是能否與身體裡那個孤獨的「自己」沉潛同行。

(責任編輯:黃韵庭)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企劃|愛你就是給你最好的 京華SID頂級車工鑽石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