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的傳說與斷橋 | 龍騰斷橋 | 糯米橋 | 大紀元

龍騰的傳說與斷橋

--舊山線龍騰斷橋--
李紫蝶 撰文、攝影
font print 人氣: 2668
【字號】    
   標籤: tags: ,

苗栗三義龍騰村的龍騰斷橋原名魚藤坪斷橋,俗稱糯米橋。歷經2次大地震,只剩下拱型橋柱,反而愈發挺拔,吸引戶外休閒人口的目光。
龍騰傳說
龍騰舊名魚藤坪,相傳在先民開墾之初,鯉魚潭有鯉魚精危害地方。鄉民為了克制鯉魚精作怪,於是在龍騰山區種植魚藤,東面的高山改稱為關刀山。用意是藉關刀山斬魚藤,以毒殺鯉魚精。鯉魚精果然不再危害,居民得以安居樂業,後來村民認為魚藤不雅而改名為龍騰。﹙我喜歡這個傳說,就像喜歡封神榜、西遊記;就像永遠相信邪不勝正。﹚
鐵路藝術極品
龍騰斷橋被譽為「台灣鐵路藝術極品」,據說日據時代日本人為了建造這座橋,先在附近蓋一座磚窯廠以便就近供給材料。由於嚴格要求磚塊的品質,所以至今留下的殘磚仍然是極品。這座橋當時是台灣鐵道路海拔最高、跨距最大(61公尺)的橋樑。

當時處於日本政府積極西化的時代背景下,這座橋引進「荷蘭式」砌磚工法,從拱形磚塊的疊砌方式與接合切角,可以看出手法的精緻程度。另外,位在拱橋橋墩腰上兩側稍微突出的立方體花崗岩石,是興建時用來支撐鷹架模板用的構造物。


 

地震劫後餘生
1935因關刀山大地震而斷毀的龍騰斷橋,只剩下北端六座及南端的四座橋墩。九二一大地震時,北端第五個橋墩半殘拱口二次震斷。現在搭山線火車走的是原橋西側另建的新橋,當經過斷橋的拱型橋柱時,頓感歲月的滄桑。

如今的龍騰斷橋平靜的與綠茵相伴,我喜歡它的恬然自得。當該盡力時,貢獻所能;當該休息時,不據位。商人們很聰明,在橋墩視線延伸處,立了幾個大大的廣告招牌,像高速公路兩旁那種。以前我可能會心裡咕噥,現在我比較願意同情商人們的處境。畢竟這些廣告招牌做到起碼的高度大小呎吋一樣,一字排開,就當是斷橋與綠茵的新朋友吧。
斷橋無語
來憑弔的人潮靜靜的看著風光,沒有人破壞時空凝結的美。可是不清楚斷橋來由的人,可能不懂為何大家對著這幾根斷掉的橋墩猛拍照。

到龍騰斷橋是不愁停車的,附近沒有商店街,只有一輛賣涼水飲料的小貨車。小貨車放滿了各式飲料,也掛足了各式飲料的小海報。我當時想,如果小貨車也展示一些有關斷橋的來攏去脈,更可以吸引遊客向它靠近。另外,靠龍騰斷橋過日子,基本的文化回饋是應該的吧。
姐妹檔勝興車站
舊山線沿線充滿原始生態的環境,有許多平常不易見到的鳥類、昆蟲,在民宿主人熱情的指引下,常令外來的遊客有意外的驚喜。不遠處的勝興車站和龍騰斷橋同為舊山線必遊景點,建議把吃午餐或喝下午茶的時間挪到那兒打點,有古早味的客家美食,也有視野不錯的咖啡屋。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 英國威爾頓莊園(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義與英國美學,堪稱獨樹一格。外牆採用當地石材建造,與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鄉村融為一體。古典比例、強調對稱、矩形特徵等設計,符合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美學原則。外牆沒有石柱,最初的構想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待在戶外,同時還能屏蔽來自地中海炙熱的陽光,這樣的設計適合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 大理石屋(Marble House)靜謐地坐落在納拉甘西特灣(Narraganset Bay)沿岸,它是美國羅德島紐波特(Newport)第一座大理石豪宅,將原本幽靜的木屋改建成富裕的堡壘。取名「小屋」(cottage)是為了對早期木瓦風格(shingle style)避暑別館的尊重。但事實上,這是一棟「適合王后」居住的頂級豪宅。
  • 哥特式雕塑家在創作每一件作品時心懷上帝。他們精心雕塑的作品描繪了聖經與聖徒們的生活,成為教堂建築中重要的一部分──將上帝的訊息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 俄西俄斯羅卡斯修道院(Hosios Loukas Monastery)位在赫利孔山(Mount Helicon)西坡,靠近希臘中部古城斯泰里斯衛城(Acropolis of Steiris)。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群可說是十一世紀拜占庭建築的瑰寶,公認是希臘拜占庭藝術第二個黃金時代(或稱中世紀拜占庭建築風格)最引人注目的典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