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晓新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黎晓新

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眼科专家
黎晓新,女,1950年6月出生于上海,山东莒南人,眼科专家,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教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 [2] [8-9] [12] [21]
黎晓新于1971年1月—1976年7月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系;1976年12月—1981年12月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医生;1982年9月—1986年7月就读于德国埃森大学(现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眼科医院,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1986年12月—1991年12月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副主任;1988年12月—1993年12月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副教授;1991年1月—10月在德国图宾根大学(Tuebingen)眼科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1年12月—2015年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1992年12月—2015年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教授;1993年5月—2015年遴选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博士生导师;1995年7月—10月在德国科隆大学眼科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5月—2015年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研究所所长、视觉损伤与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1];2012年当选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2015年6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9];2016年5月任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 [2]
黎晓新长期致力于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和眼底疾病的研究与治疗。 [1]
中文名
黎晓新
国    籍
中国
籍    贯
山东莒南
出生日期
1950年6月
毕业院校
埃森大学
学    历
博士研究生
教学职称
教授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出生地
上海
代表作品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学》《现代眼科手册》
主要成就
2012年当选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1950年6月,黎晓新出生于上海。 [8] [12]
1971年1月—1976年7月,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系。
1976年12月—1981年12月,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医生。
1982年9月—1986年7月,就读于德国埃森大学(现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眼科医院,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86年12月—1991年12月,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副主任。
1988年12月—1993年12月,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副教授。
1991年1月—10月,在德国图宾根大学(Tuebingen)眼科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1年12月—2015年,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
1992年12月—2015年,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教授。
1993年5月—2015年,遴选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博士生导师。
1995年7月—10月,在德国科隆大学眼科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9年5月—2015年,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研究所所长、视觉损伤与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1]
2012年,当选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
2015年6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9]
2016年5月,任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 [2]
黎晓新黎晓新黎晓新黎晓新黎晓新黎晓新黎晓新黎晓新黎晓新黎晓新黎晓新
黎晓新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黎晓新致力于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和眼底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主要科研和医疗方向包括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觉电生理、眼底血管性疾病儿童眼底病等。她将基础科研与临床实践结合,提高了进展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眼外伤和复杂白内障的疾病的治愈率;开展老年性黄斑病的手术治疗和眼部肿瘤的局部放射治疗等新技术等。 [6] [11]
黎晓新应用傅里叶变换研究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的频域特征,从视网膜电图b-波上分离出震荡电位,为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与评估找到了客观、可重复测量的敏感指标,该方法得到世界各国学者公认并成为各公司生产电生理设备的常规参数;开拓中国眼玻璃体显微外科,提高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功率;开展对视网膜脱离的发病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模式的系列研究;针对中国国人高发的脉络膜血管留样扩张,开展PDT、TTT等治疗。 [14]
黎晓新组织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完成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确立了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模式;组织贝伐单抗对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多中心前瞻整群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用6周间隔取代4周间隔治疗,减少年用药量和费用。 [14]
黎晓新创建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防治模式,在北京市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之间、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之间创立了北京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网,推动全中国早产儿眼病筛查,降低了ROP的发病率;主持制定卫生部《早产儿用氧规范和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组织制定了《中国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诊断治疗路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等。 [14]
  • 学术论著
据2023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网站显示,黎晓新已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美国实验生物学会联合会会志(FASEB J)》《眼科(Ophthalmology)》《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眼科研究与视力学(IOV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245篇,其中SCI论文67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40分,主编或主译专著5本 [1],其主要论著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学》《现代眼科手册》等。 [14]
  • 承担项目
据2023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网站显示,黎晓新已承担国家“十一五”、国家“973”、“863”、北京大学“985”、“211”及与WHO合作等多项课题。 [1]
  • 发明专利
截至2016年4月,黎晓新已实现或指导了10项专利技术发明。 [14]
  • 知识产权
截至2016年4月,黎晓新已拥有2项软件发明版权。 [14]
  • 科研奖励
据2023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网站显示,黎晓新已获得国家教委、北京市、中华医学会、北京大学等各项奖励16项。 [1]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1996年
使用傅立叶分析将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从视网膜电图a—和b—波中分 [8]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
北京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流行病学调查 [1] [8]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09年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模式的建立及相关研究 [1] [7]
第四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
2013年
眼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病机制研究 [13]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 [12]
广东省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
-
闪光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的频域研究 [1]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糖尿病眼病研究 [12]
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研究 [12]
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模式的建立及相关研究 [1]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
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 [1]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学术交流
据2023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网站显示,黎晓新已在国际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或大会特约发言20余次。 [1]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2014年3月
亚太地区眼科学术大会 [17]
澳大利亚
2015年11月
美国眼科学会国际视网膜大会 [15]
美国拉斯维加斯
2019年5月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届全国眼外伤学术会议暨整合眼外科技术研讨会 [16]
成都
2022年12月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 [3]
线上

人才培养

  • 编著教材
黎晓新编著的教材有8年制、7年制教材《眼科学(第2版)》,本科生教材《斜视弱视学》,5年制普通本科教材《眼科学(第7版)》,专科医师培训教材《眼科学》等。 [1]
  • 社会培训
截至2016年4月,黎晓新举办的眼底病学习班已为中国培养了几百名眼底病专门人才,其中一些人已经成为当地的学术骨干。 [14]
  • 培养成果
截至2016年4月,黎晓新已指导培养了数十名博士生、硕士生。 [14]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2005年
优秀教 [8]
北京大学
2006年
北京市名师 [9]
-
2007年
最佳临床教师金苹果奖 [8]
国际眼科理事会
2008年
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 [9]
-
2008年
五洲女子科技 [9]
中国女医师协会
2012年
2014年
中国侨联贡献奖—创新人才奖 [9]
2015年
首都十大健康卫士 [9]
-
2015年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9]
2016年
中华眼科终身成就奖 [9]
2016年
国华杰出学者奖 [9]
2016年
桃李奖 [9]
2018年
十大医学杰出贡献专家 [4]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
-
三八红旗手 [12]
-
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12]
北京大学
-
北京市高等教育先进共产党员 [12]
-
2023年
2022年度亚太最具影响力眼科医生100强 [20]
-

社会任职

播报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2004年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组长 [14]
2004年
《格雷费临床与实验眼科文献(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编 [14]
2007年
美国眼科学会全球顾问委员会委员 [14]
2007年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14]
2020年
北京大学眼科学系名誉主任 [10]
-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9]
-
中华眼底病杂志》总编辑 [14]
-
《中华眼底病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名誉总编辑 [19]
-
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辑 [14]
-
《中华眼科杂志》第15届编委会顾问 [18]
-
亚太地区眼科学会常委 [14]
-
亚太地区眼科学会临床指南委员会主席 [14]
-
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主席 [1]
-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 [1]
-
中国医师协会女医师分委会主任委员 [1]
-
国际眼科学会理事会核心理事 [1]
-
欧美同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 [1]
-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名誉主委 [5]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黎晓新是‘眼科四把刀’之首,是国际公认的‘玻切女王’,是中国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开拓者之一。”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联评) [4]
“黎晓新为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疗奠定了重要基础,她是享有很高声誉和知名度的眼科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评) [1]
“她(黎晓新)是既有远见又踏实工作的教师,是勤于奉献的教师,她为眼科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是中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界的楷模。”(国际眼科理事会评) [8]
“她(黎晓新)是眼科巨擘,是‘光明使者’,是儿童眼底病防治方面公认的先驱。”北京大学医学部评)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