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武则天的统治?

关注者
1,296
被浏览
842,357

124 个回答

评价武则天时一般都把唐高宗永徽之治的功劳算给她,而把她自己执政时期的事忽略掉。

纠正一下某个回答。


某些人说隋炀帝征高句丽是为了打击门阀贵族阶层、得罪关陇贵族集团,这实在是错的严重。

关陇集团(关陇贵族集团)这个概念,只是历史学界部分人(陈寅恪)提出的,而历史学界仍然有很多人不认可这个概念。 即使历史学家里认可这个概念的那部分人里,还有认为关陇集团在隋炀帝初年就已经解体的,还有认为关陇集团在隋文帝时期就解体了、退出历史舞台了的。例如历史学家雷依群的《论关陇集团》指出,隋文帝时关陇集团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杨广登基为帝时,关陇集团早已无力推翻隋朝。关陇贵族的成员反而要讨好隋炀帝杨广,一旦引起杨广的不悦,就可能被杀或被贬。前期杨广很容易杀了高颎、贺若弼、宇文弼;中后期杨广杀了李敏全军,也没费什么事;甚至最后天下大乱时杨广仍然能废了苏威,而苏威却仍然忠心于杨广,劝杨广深固根本。 反倒是百姓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

【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应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唐朝才做到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而隋炀帝没做到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也就没法用来打击门阀贵族阶层。

隋炀帝打高句丽损失的,是国家与百姓的兵与民夫。而不是关陇贵族的私兵。
早在开皇初年,隋文帝就已经把府兵收归国家与皇帝了。而且隋炀帝征高句丽,不仅用了国家与百姓的府兵,还从百姓里征募更多的军队与民夫。
隋炀帝打高句丽,绝不是为了消耗关陇集团的实力。隋炀帝打高句丽,消耗、损害最大的是国家与百姓。

隋炀帝重用宇文化及、周护、韦匡伯、侯莫陈毅、豆卢寔等等贵族。

隋炀帝自己就是关陇贵族门阀出身,家里的亲戚也是各种贵族,母家、姑父家、姨夫家、姐夫家、女婿家、儿媳家,全是贵族……

杨义臣、宇文述在征辽中惨败,却没有被杨广严惩,而只是被免除官职或爵位,而且不久就恢复了官职与爵位,杨义臣甚至进位左光禄大夫。杨广如此庇护,何谈得罪、打击贵族阶层?

隋炀帝的猜忌导致杨玄感造反,仍然是贵族内斗,不是贵族阶层反对隋炀帝。还有那么多贵族站在隋炀帝这边呢。杨广整治某些贵族,仍然是很多朝代都有过的贵族间内斗,远远没有到得罪、打击贵族阶层的程度,更不是打击关陇集团这个整体这个阶层。

如果这算是打击关陇集团,那么按这荒谬逻辑康熙除鳌拜就成了康熙打击整个旗人集团了。可见那打击消耗关陇集团的说法多么荒谬。

贵族之间内斗,某些人就不要幻想那是杨广为了寒门打击贵族阶层了。

隋朝被隋炀帝折腾的大乱了,关陇集团的重要人物苏威仍然忠心耿耿地劝隋炀帝返回京师“深根固本,为社稷之计”,但是隋炀帝却不听。

隋炀帝征高句丽,损失最重的平民百姓,最先被逼的起义的也是平民百姓。

隋炀帝征高句丽不是为了打击门阀阶层。 隋炀帝这动摇国本征高句丽,平民百姓受到最大的损害,然后,如果胜了,那么贵族门阀通过战功获得更大的利益,如果败了,则危及整个国家,隋炀帝虽然是暴君加昏君,但还不会脑残到为了打击门阀贵族阶层而就去动摇国本征高句丽。

隋朝的迅速灭亡,主要原因正是隋炀帝过度残暴统治导致的大量百姓农民起义,而不是关陇贵族集团。窦建德、瓦岗军、杜伏威辅公祏等等起义军多次胜利,消灭郭绚、薛世雄、张须陁、刘长恭、宋颢、陈稜等大量隋军,根本不是某些人所谓的"隋朝中央政府还保持着对起义军的绝对优势",反而是消灭大量隋军,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隋炀帝杨广失去希望而到江都去醉生梦死了。


隋炀帝过度残暴的征敛导致一征高句丽时,隋朝就开始出现百姓农民起义,而且无论怎么剿灭,都不断出现新的起义,

《资治通鉴》:“大业七年辛未,公元六一一年……  敕都尉、鹰扬与郡县相知追捕,随获斩决;然莫能禁止”

杨广曾经猜忌杨玄感,结果杨玄感在杨广二征高句丽时起事,但是杨玄感这贵族起事很快就被杨广平定了。之后杨广还进行了第三次征高句丽。

杨广三征高句丽,数年的过度残暴征敛导致大量百姓农民起义,最早爆发的是百姓农民起义,最后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的也是百姓农民起义。

早在李渊起兵之前,真正的隋末百姓农民大起义已经爆发了。

李渊是在隋朝已经被百姓农民起义搞的统治崩溃名存实亡之后,才起兵的。

而且李渊起兵前夕势力并不大,只有太原一地,甚至连太原都不全,还被人监视。李渊起兵时只有太原一地,自己临时招募的3万军队,地盘、军队都很少,后来李渊李世民击败众多强敌,才扩张占据了庞大的疆域。

隋炀帝亲征高句丽得罪的最严重的是百姓平民,没怎么得罪关陇贵族集团。

隋炀帝活着的时候,其过度残暴统治导致中原与南方都爆发了大量农民起义,南方的大量农民起义正是为了反抗隋炀帝的暴政而爆发的,而不是某些人幻想的打着为隋炀帝报仇的旗号爆发的。隋亡于隋炀帝暴政的说法是站的住脚的,有证据的。

--------------------------------------------------------------------------------------------------------------------------


隋炀帝征高句丽,既用北方士兵,也用南方士兵。

《资治通鉴》记载:

“先是,诏总征天下之兵,无问远近,俱会于涿。”
“五月,敕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车五万乘送高阳,供载衣甲幔幕,令兵士自挽之,发河南、北民夫以供军须。秋,七月,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馀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填咽于道,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
“四方兵皆集涿郡”
“诏征天下兵集涿郡。”

隋炀帝征高句丽,既用北方士兵,也用南方士兵。而南方士兵的损失、死亡率还很高,一征高句丽南方士兵“死亡太半,骸骨不归”(太半,是三分之二,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凡数三分有二为太半,一为少半。“);二征高句丽,征兵于南方时,造成了逃亡与刘元进等人的起义,起义军很快达到数万人。

《隋书 列传第三十五》:【
会帝复征辽东,征兵吴会,士卒皆相谓曰 :“去年吾辈父兄从帝征者,当全盛之时,犹死亡太半,骸骨不归;今天下已罢敝,是行也,吾属其无遗类矣 。”于是多有亡散,郡县捕之急】
刘元进起义,【三吴苦役者莫不响至,旬月众至数万】。

--------------------------------------------------------------------------------------------------------------------------

各种频繁的徭役,青壮年劳动者离开了生产岗位,这是对生产力最严重的破坏。“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生产力遭到破坏。《隋书·食货志》说:“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疆场之所倾败,劳敝之所殂殒,虽复太半不归,而每年兴发,比屋良家之子,多赴于边陲,分离哭泣之声,连响于州县。老弱耕稼,不足以救饥馁,妇工纺绩,不足以赡资装..宫观鞠为茂草,乡亭绝其烟火,人相啖食,十而四五。”不仅如此,更加“重以官吏贪残,因缘侵渔”,以致“百姓困穷,财力具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于是始相聚为群盗”。这就是说,在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平民百姓为了不被冻饿而死,只有相聚起义了。

隋炀帝一征高句丽,就出现了王薄起义、瓦岗起义、孙安祖窦建德起义、张金称起义、高士达起义、刘霸道起义等农民起义,

后来又有刘元进、杜伏威、辅公祏等人的农民起义,而隋炀帝不收拾他留下的烂摊子,却跑到江都醉生梦死,

最终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

--------------------------------------------------------------------------------------------------------------------------

关于唐太宗征高句丽。唐太宗时唐朝两次征高句丽均不是失败,唐太宗也没像某些人幻想的那样因为征高句丽失败而身心受到沉重打击。

唐太宗时,一征高句丽是唐太宗亲征,取得的战果远大于损失,因为“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而班师,因为没有灭了高句丽,才说没有成功,但也不是失败。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时,百姓踊跃参军,

《资治通鉴》:上曰:“……朕今征高丽,皆取愿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
《资治通鉴》: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讨,皆曰:“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上不许。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战果远大于损失,

《资治通鉴》:贞观十九年……凡征高丽(高句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

退兵原因,

《资治通鉴》:贞观十九年……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

唐太宗时的唐朝第二次征高句丽不是唐太宗亲征,而是派出李勣、牛进达、李海岸等攻打高句丽,都取胜了。

《资治通鉴》:
贞观二十一年

李世勣军既渡辽,历南苏等数城,高丽多背城拒战,世勣击破其兵,焚其罗郭而还。

秋,七月,牛进达、李海岸入高丽境,凡百馀战,无不捷。攻石城,拔之。进至积利城下,高丽兵万馀人出战,海岸击破之,斩首二千级。

贞观二十二年

甲子,乌胡镇将古神感将兵浮海击高丽,遇高丽步骑五千,战于易山,破之。其夜,高丽万馀人袭神感船,神感设伏,又破之而还。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孙贰朗、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副之,率营州都督兵,繇新城道以进。次南苏、木底,虏兵战不胜,焚其郛。七月,进达等取石城,进攻积利城,斩级数千,乃皆还。藏遣子莫离支高任武来朝,因谢罪。
二十二年,诏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将军裴行方副之,自海道入。部将古神感与虏战曷山,虏溃;虏乘暝袭我舟,伏兵破之。万彻度鸭渌,次泊灼城,拒四十里而舍。虏惧,皆弃邑居去。大酋所夫孙拒战,万彻击斩之,遂围城,破其援兵三万,乃还。








--------------------------------------------------------------------------------------------------------------------------


征高句丽不一定是错的,但是像隋炀帝那样不顾百姓承受能力、动摇国本去征高句丽,就错的严重了。结果,高句丽还在、还俘获大量隋人,隋朝却大乱灭亡,并且大乱严重损害了华夏实力。

隋炀帝接手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丰厚遗产,却造成大乱败坏了丰厚遗产,造成严重大乱,留下极其严重的烂摊子与恶劣局势,严重削弱华夏,华夏面临突厥吐谷浑等N胡乱华的危险。隋炀帝既罪在当代,又祸在千秋。多亏后来其他人阻止了其祸在千秋。

至于隋炀帝杨广的那些功绩,实际上大部分是其他朝代、其他人的功绩被挪用给了杨广(具体说明在之后的段落里),而其余的也是靠挥霍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丰厚遗产人力物力做事,结果造成大乱,严重损害了华夏的实力。

隋炀帝接手北周、隋朝文帝几代人留下的丰厚遗产,但是隋炀帝杨广造成严重大乱,败坏了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丰厚遗产,人口户口从约890万户锐减到约200万户,疆域大量丢失、严重分裂,内外众多强敌,严重分裂内战削弱了华夏,连吐谷浑都返回故地还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县却防御不了,而dong突厥崛起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程度,把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区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杨广留下的是烂摊子与恶劣局势,华夏面临突厥吐谷浑等N胡乱华的危险,杨广是既罪在当时,又罪在千秋。多亏李渊李世民等人击败众多强敌,改变了恶劣局势,阻止了“罪在千秋”。

说李唐坐享其成,就搞笑了。 北周、陈留给隋朝丰厚的遗产,而隋朝留下的是破坏严重、人口户口锐减四分之三、内外众多强敌的烂摊子。

隋朝后期,吐谷浑、突厥倒是坐享其成了。 华夏被严重削弱,吐谷浑返回故地并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县防御不了,而突厥崛起“戎狄炽强,古未有也”,把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区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隋朝留下的是要突厥吐谷浑等N胡乱华、亡天下的恶劣局势,危害后世,不要因为后来李唐扭转了这恶劣局势就认为隋朝留下的烂摊子、恶劣局势不曾存在过。

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玖等人的考证,《通典》所说后周静帝末授隋禅有户359.964万户,实际没有算上北周吞并北齐的大量户口,而加上北周吞并北齐的户口,则有约690万户,而且,这个690万户还仍然未算上北周“留给”隋朝的大量隐漏瞒报户口。隋朝吞并陈的户口,通过大索貌阅等手段清查北周、陈的隐漏瞒报户口,使户口在开皇年间就达到870万户(《资治通鉴》:“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这绝大部分是北周、陈“留下”的户口。 隋炀帝大业五年达到890万户,之后隋炀帝造成大乱,破坏严重,隋朝留下的人口户口只有200余万户。

至于某些人说”隋朝其实比唐朝强盛太多“,纯粹胡扯,后面会说明。比较双方的顶峰时期,唐朝的疆域、人口、经济等方面远超隋朝。

还有人信“终唐一朝,始终没赶上隋朝”这谣言?

比较顶峰,唐朝的疆域、经济、人口户口等方面都远超隋朝。

李渊起兵时,几乎只有太原一地。但是,之后李渊李世民以及唐朝击败众多强敌,自己扩张占据了中原、南方等地,还自己扩张占据了更大的外围疆域。

实际上,北周留给隋朝的疆域与人口,远多于隋朝留给唐朝的疆域与人口。而唐朝打败众多内外敌人,经过扩张,疆域面积超过隋朝,后来经过发展,人口、经济等方面也超过了隋朝。





--------------------------------------------------------------------------------------------------------------------------


打突厥,杨广战绩如何呢?没有俘获而返回。

《隋书》记载的杨广“后数载,突厥寇边,复为行军元帅,出灵武,无虏而还”,无虏而还,没有俘获而返回。

隋朝曾经分化、整垮突厥的,是隋文帝、长孙晟、杨素,《隋书》评价长孙晟:“晟体资英武,兼包奇略,因机制变,怀彼戎夷。倾巢尽落,屈膝稽颡,塞垣绝鸣镝之旅,渭桥有单于之拜”,评价杨素:“摧骁骑于龙庭,匈奴远遁”……而杨广的“无虏而还”太可怜了点吧。

不过毕竟比后来杨广被突厥围在雁门以及杨广造成隋末大乱突厥再次崛起强盛好,

《隋书》:“八月,始毕率其种落入寇,围帝于雁门。”

“隋末乱离,中国人归之者无数,遂大强盛,势陵中夏。迎萧皇后,置于定襄。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虽僭尊号,皆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使者往来,相望于道也。”

《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上:“隋大业之乱,

始毕可汗

咄吉嗣立,华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韦、

吐谷浑

高昌

皆役属,

窦建德

薛举

刘武周

梁师都

李轨

王世充

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



--------------------------------------------------------------------------------------------------------------------------



灭陈,后有一代雄主杨坚指挥,中有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高颎,前有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真正在前线作战,杨广几乎是个挂名的。

灭陈,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高颎《隋书》:“以颎为元帅长史,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颎。”杨素给隋文帝进取陈之计《隋书》:“上方图江表,先是,素数进取陈之计。” 《隋书》记载,隋文帝下诏肯定韩擒虎、贺若弼平定南方的功绩,“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东南逋寇,朕本委之,静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用过此!闻以欣然,实深庆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又下优诏于韩擒虎、贺若弼曰:“申国威于万里,宣朝化于一隅,使东南之民俱出汤火,数百年寇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高名塞于宇宙,盛业光于天壤,逖听前古,罕闻其匹。班师凯入,诚知非远,相思之甚,寸阴若岁。”《隋书》:“高祖爰应千龄,将一函夏。贺若弼慷慨,申必取之长策,韩擒奋发,贾馀勇以争先,势甚疾雷,锋逾骇电。隋氏自此一戎,威加四海。稽诸天道,或时有废兴,考之人谋,实二臣之力。”

灭陈并统一,真正的功绩属于杨坚、高颎、贺若弼、韩擒虎,甚至给隋朝留下丰厚实力的北周也有功劳。

而隋炀帝正是破坏了统一,留下严重分裂的局面。

看隋炀帝留下的是什么,不是统一的“中国”,不是弱小的突厥。隋炀帝接手了外无强敌、内部人口众多贮备雄厚的状况良好的隋朝,留下的却是破坏严重的烂摊子与恶劣局势、极其强大“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突厥,突厥还曾一度把隋炀帝围在雁门,隋炀帝至死没报此仇,没解决他造成的这些这些严重问题。


--------------------------------------------------------------------------------------------------------------------------


科举制,

科举制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俞大纲对隋置进士科一条颇有疑义,同时反礹对以进士科设科年代作为科举制礹度开始的时间。他说:“若谓察举对策之法,已为完形之考礹试制礹度,则当上溯两汉为权舆,若谓朝礹廷,开科待人,士子投牒自试,始可谓完形之考礹试制礹度,则当以唐为始,不可谓肇基于隋,确定于唐矣。” 明显地倾向于唐代说,并首先提出士人“投牒自试”是科举制礹度起源的主要标志这一极有价值的见解。唐长孺提出了与俞大纲相似的看法,他认为唐代科举制礹度的重要特点在于是否“准许怀牒自试”,而南北朝后期,已出现士人“怀牒自试”的个例,反映了当时科举制礹度正在萌芽之中。进入80年代,有学者著文指出:要确定科举制礹度起源于何时,首先要把握住它区别于其他选礹举制礹度的特殊本质,也就是解决什么是科举的问题。

何忠礼在《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一文中提出,考察整个封礹建社礹会的科举制礹度,基本上可以概括出这样三个特点:“第一,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应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第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换言之,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礹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第三,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并通礹过多方面的论证,认为上述特点中的“投牒自进”和考礹试黜落法虽然在南北朝后期已露礹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现却在唐代,隋代尽管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实行的仍然是察举制,至于史书所载隋代已有进士科的说法,也查无实据,因此,科举制礹度正式形成的时间不是在隋代而是在唐代,至于将科举制单纯理解为分科取士之义,也不尽全面,因为分科取士仅仅是北宋熙宁变法以前之事,此后至元、明、清三代,科举独存进士科,就不存在分科取士的问题。

金铮在《科举制礹度与中礹国文化》一书中重申了何忠礼关于科举制礹度三个特点的看法,他列举事实,重申:“科举制礹度的正式产生是在唐代(而且在唐代尚有一个发展过程),而不是隋代。”也有人提出了汉代初创说。《历礹史研究》1990年5期刊登了徐连达、楼劲的《汉唐科举异同论》一文,他们依据汉、唐两代的选礹举都有分科取士和考礹试的情况,提出“汉代实为科举的初创期,唐代则系其完成期”的主张,其具体理由是:“(一)在科目体礹系、组礹织步骤、考礹试环节三大要素上,汉代的察举与唐代的科举基本一致、故察举、科举、一也!皆朝礹廷统礹一部署下以按科举士、考礹试进用为特征的官僚选拔制礹度。(二) 与汉制相较,唐制以怀牒自投,举、选相分、科举与学校的紧密结合三端为重大的发展。但其在汉与明清科举间承上启下,从属于按科举士、 考礹试进用之制发展的总过程。(三)汉、唐科举皆在不断完善之中,科举诸要素在汉代只是粗具,魏晋时期此制虽保持着发展的脉络,却在士人和军人集礹团的双重影响下处于低潮,故汉代实为科举的初创期,唐代则系其完善期。”主张汉代初创说者,在国内似乎只是少数,但在国外学者中却不乏其人,如Wolfrom Eberhard)在《传统中礹国的社礹会阶层流动》一文中,就有“从汉代下至1904年的科举制”的说法。 另一方面,认为进士科创立于隋的学者,有认为是隋文帝时创的,有认为是隋炀帝时创的。对进士科创立于隋的时间岑仲勉《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的研究》和吴宗国《唐代科举制礹度研究》都主张在开皇七年。韩国磐《关于科举制礹度创置的两点小考》根据《旧唐书.房玄龄传》载房玄龄“年十八,本州举进士”的时间推算,认为“进士科必须是在开皇十五或十六年时已经出现”。《中礹国官制通史》的作者说,开皇三年到十八年隋政礹府颁布一系列举人诏令,“这是隋代礹开科取士的开始”。而卓遵宏《唐代进士与政礹治》在全面比较诸说后,做结论谓:“衡诸众说,应以开皇七年之说较可信。” 此外,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否认隋代有进士和进士科之说,他的理由亦有二:一是遍考《隋书》和隋代文献,虽然记载了开皇和大业中所举的众多科名,却未见进士科之名,也未见进士科考礹试之实;二是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进士有房玄龄、温彦博、侯君素、孙伏伽、张损之、杨纂等6人,可是经过考证、除杨纂的进士身份,因文献阙如,无从查考外,其余5人不是查无实据,就是以时制比附古制,将隋代以秀才、明经科察举为官,比附成进士科登第,唐代虽有进士科开创于隋的记载,但也有进士科开创于唐的记载,所以他认为隋代实行的仍是察举制,进士科也起源于唐。


--------------------------------------------------------------------------------------------------------------------------

把隋炀帝的“扩张”当历史功绩,问题就更大了。 看隋炀帝的扩张成果是否留给了下一任君主。

实际上,隋炀帝造成隋末大乱,开拓的疆土丢了,甚至他继承的疆土也丢了一些,还造成中原王朝严重分裂、严重被削弱。

隋炀帝击败吐谷浑,设郡,耗费巨大,当时隋朝已经有大批百姓穷困。而且,隋炀帝设的那几个郡,除了极短暂的控制最小的河源郡以外,其他几个郡是否控制了还成问题。隋炀帝派伏顺去管理余众,才到西平,就不能前进到达,不得不返回了,而附近设的几个郡竟然没反应。不久,吐谷浑返回故地,并且进攻隋朝河右,隋朝郡县没法防御。

《资治通鉴》大业五年:自西京诸县及西北诸郡,皆转输塞外,每岁钜亿万计;经途险远及遇寇钞,人畜死亡不达者,郡县皆征破其家。由是百姓失业,西方先困矣。

《隋书 列传第四十八》:帝立顺为主,送出玉门,令统余众,以其大宝王尼洛周为辅。至西平,其部下杀洛周,顺不果入而还。大业末,天下大乱,伏允复其故地,屡寇河右,郡县不能御焉。

隋炀帝导致隋末大乱,而契丹、突厥、吐谷浑、高昌再次与中原为敌。

汉朝就控制过甘肃、青海、新疆,汉朝曾在青海设置郡县。

隋炀帝开拓这些地区,并非前无古人,隋对西域的控制也只是控制西域东部的一小部分。而且隋炀帝仅仅控幉制这些地区几年,就丢失了。

唐朝对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控制范围与控制时间,都远远超过隋炀帝、隋朝。

隋炀帝控制西域的范围小,而且控制时间极短,很快就丢失了西域。

隋炀帝开拓的疆土没能留给下一任君主。

隋炀帝留下的突厥极其强大,曾把隋炀帝围在雁门,后来隋炀帝脱险后至死也没能报此仇。隋炀帝搞的天幉下幉大幉乱,外族不再服幉从。隋炀帝留下的突厥,是极其强大的突厥,“戎狄炽强,古未有也”,将东北、河西、陇右、甚至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区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还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

唐朝打败突厥、生擒颉利可汗,然后打服薛延陀,北疆才比较安定,隋炀帝对此无功,反而有过。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结果,高句丽还在,还俘获了大量隋人,隋朝却大乱灭亡,留下个破坏严重的烂摊子。

《隋书》:“大业七年,帝将讨元之罪,车驾渡辽水,上营于辽东城,分道出师,各顿兵于其城下。高丽率兵出拒,战多不利,于是皆婴城固櫼守。帝令诸军攻之,又敕诸将:“高丽若降者,即宜抚纳,不得纵兵 。”城将陷,贼辄言请降,诸将奉旨不敢赴机,先令驰奏。比报至,贼守御亦备,随出拒战。如此者再三,帝不悟。由是食尽师老,转输不继,诸军多败绩,于是班师。是行也,唯于辽水西拔贼武厉逻,置辽东郡及通定镇而还。九年,帝复亲征之,乃敕诸军以便宜从事。诸将分道攻城,贼势日蹙。会杨玄感作乱,反书至,帝大惧,即日六军并还。兵部侍郎斛斯政亡入高丽,高丽具知事实,悉锐来追,殿军多败。十年,又发天下兵,会盗贼蜂起,人多流櫼亡,所在阻绝,军多失期。至辽水,高丽亦困弊,遣使乞降,囚送斛斯政以赎罪。帝许之,顿于怀远镇,受其降款。仍以俘囚军实归。至京师,以高丽使者亲告于太庙,因拘留之。仍征元入朝,元竟不至。帝敕诸军严装,更图后举,会天下大乱,遂不克复行。”

隋炀帝数次征高句丽:

第一次征高句丽时,隋炀帝下达了错误命令,导致诸将奉旨不敢赴机,食尽师老,转输不继,诸军多败绩,隋朝大军损失惨重。 来护儿之败,隋军精甲四万损失惨重,士卒还者不过数千人;宇文述九军之败,30万5千隋军,只有2700人逃回,物资储备兵器军械巨以万计,也丢失殆尽。这还没算损失的民夫,以及之前数次大战损失的隋军。隋炀帝一征高句丽,隋军惨败而回,还因为过度残暴的征敛导致王薄、豆子颃、窦建德等百姓农民起义蜂起,不可胜数,攻陷城邑……

《隋书》:“大业七年,帝将讨元之罪,车驾渡辽水,上营于辽东城,分道出师,各顿兵于其城下。高丽率兵出拒,战多不利,于是皆婴城固櫼守。帝令诸军攻之,又敕诸将:“高丽若降者,即宜抚纳,不得纵兵 。”城将陷,贼辄言请降,诸将奉旨不敢赴机,先令驰奏。比报至,贼守御亦备,随出拒战。如此者再三,帝不悟。由是食尽师老,转输不继,诸军多败绩,于是班师。”
《资治通鉴》大业八年:伏兵发,护儿大败,仅而获免,士卒还者不过数千人。
《资治通鉴》大业八年:九军渡辽,凡三十万五千,及还至辽东城,唯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巨万计,失亡荡尽。

隋炀帝二征高句丽时,后方杨玄感起事。隋炀帝密召诸将,密令撤军。隋军留下的军资、器械、攻具积如丘山,营垒、帐幕、案堵不动,皆弃之而去。隋军众心汹惧,混乱的失去了部署划分,诸道分散。高句丽守军疑其有诈,不敢出击,第二天才外出,向四面远方侦查,仍然怀疑隋军假冒撤军。两天后,高句丽出动数千士兵追击,因为隋军太多,所以不敢太靠近,经常距离八九十里,快到辽水的时候,知道御营都渡过了,才攻打后军。隋朝后军仍然有数万人,高句丽跟随抄击,最后的羸弱数千人被高句丽杀掠。

隋炀帝迅速平定了杨玄感之乱。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时,隋朝国内已经大乱,高句丽王表面上遣使请降,囚禁并送回之前投奔高句丽斛斯政,但是高句丽仍然不放还俘获的大量隋人。后来中原人到高句丽,还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隋炀帝下令征高句丽王入朝,高句丽王却没有来。隋炀帝下令将帅严装,准备再次征讨高句丽,但最后没有成行。

隋炀帝对高句丽的数次战争,使隋朝大量军队与百姓丧生,损失了巨额物资,还扰乱了正常生产秩序、破坏了隋朝的经济。过度残暴征敛逼的百姓农业没有活路,不得不纷纷起义。窦建德、瓦岗军、杜伏威辅公祏等等大量百姓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

隋炀帝杨广征高句丽,结果,隋朝大乱灭亡,分裂内战严重削弱华夏,高句丽还在,还俘获大量隋人不放还。后来中原人到高句丽,还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杨广征高句丽,结果,对华夏的破坏远大于对高句丽的破坏。对后世征高句丽反而有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