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學》叢書@圖博館|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17 18:13:09| 人氣10,013| 回應4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死學》叢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昨天在評阿原的<割愛>時曾自批「乾狠」,反思一下,這和自己的文學觀尤其生死觀有關,記得在<大乘三系說與淨土三系說>曾析判過楊惠南對西方淨土遺体捐贈之批評,加上上週馬家喪禮堅拒外人加入,接下來想藉三篇書評來討論生死學之相關議題。

面對本館一層二排四尺寬書架上一百多本有關「生老病死」的書不知要從何評起,反正大多觀點在《緣現論》及展題<生老病死>中已提及,要不是日前在網上購得三民書局三四折的書二箱,其中有套傅偉勳死 (1995) 前所編的《生死學叢書》,發覺與大約同時出版的桂冠版《現代生死學叢書》(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哲學教授波伊曼原編著一套六冊),在風格上大異其趣,實在也不想特別一評。

波編反映了美國好辯文化與學術取向,所以內容自然是以正反双方對論方式來處理生死的種種議題了,而傅編是面對一般大眾,所以就大多是經驗談了。

不完全,傅氏原意是要充當佛光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用書,但叢書大多怎會是日本醫界、教界及患者的散論呢?

還不是傳氏个人是淋巴癌患者,加上人雖在美國大學教書但晚年對日本很有興趣,或許是重温年少時的日本殖民台灣經驗吧,不然怎会選上當研究所用書呢?

聽你的口氣好像瞧不起生死經驗談?

那只,如果「生老病死」的學術思辯令人「厭」,那「生老病死」的經驗談則令人「煩」。
前者如赫華德在其《美國人與自殺》(三民前叢書)所言:「各學派對自殺肇因解釋的惡性競爭,……都建立在這些互相矛盾的理論上。」(p.13)

後者如大衛在其《透視死亡》(同上)所言:「死亡最大的危險,它和性一樣,經過一段時間後,便會演化出一種失控的猥褻文學。……那些叙述從『從陰間返回人間』以及『靈魂出竅』的暢銷書,既令人精神為之一振,又令人感到有點害怕。」(p.6-7)

那怎辦?即使上過大學通識課程裡的「生死學」也和「性別學」一樣,除非自己下一番工夫研究,不然只會更迷惘而已。

最好是每個人都下功夫析判透徹,當然這不可能,所以法律及社會應從个人撤出,所有不實際直接傷及第三者的个人自願行為,均不應立法禁止及輿論批評。

又在做夢了,這比下工夫析判透徹更不可能。

那就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了,人能不理上述的學術思辯與經驗談,但如何從法律及社會中逃離?

所以就要不斷地析判啊,知彼就能不被彼困,知己則能坦然面對自己。

算了吧,一般人只能隨波逐流,流到那兒就擱淺那兒了,沒溺斃就算萬幸。

另參本館:《生命的自主權》《雖然他們是無辜的》《生死一線間》 《自殺的權利》 《人類自殺史》
 
 
呂應鐘著《生死學導論》(新文京開發出版版)
 
目次
 
自 序:應無所住
導論:獻給國人的世紀新禮
第一章:生死學的意涵與價值
第二章:生死學與生命科學的結盟
第三章:生命起源探討與人生的意義
第四章:東西方哲學與宗教的生死觀
第五章:高齡化社會問題與心靈改革
第六章:患者本位的醫療體制改革課題
第七章:臨終關懷與精神醫學暨心靈治療
第八章:安樂死、墮胎的文化學考察
第九章:自殺與死刑的深層思考
第十章:生命禮儀與殯葬改革
第十一章:近死經驗的界定與意義分析
第十二章:《埃及死經》與《西藏度亡經》
第十三章:神話與宗教的死後世界
第十四章:死亡問題與死後世界的哲學反思
結 語:建立前瞻性的現代生死學
參考文獻
 
 自序 〈應無所住〉
 
  去年九月中旬出版《現代生死學》一書,得到很大的迴響,蓋因本書是我國第一本一個人獨力完成的「綜合性」生死學學術著作(註一),也是許多讀者認為「看得懂」的生死學著作(註二),不過也有一些專科學校及讀者反應,內容太過豐富,無法於一個學期內教完,他們建議應該出版一本篇幅較少但仍具備完整生死學架構的書籍,供一般社會大眾閱讀,甚至可以提供社區大學使用(註三)。
  幾經思考,領略到生死學不能只是列為大學裡頭的象牙塔學問。人人都要面對死亡,生死學學者必須面向廣大的社會大眾,讓生死學成為人人能樂意接觸的常識。使命感因此油然而生,遂努力地將26萬字的《現代生死學》簡縮成15萬字的《生死學導論》,卻仍然完全保留原書的完整思想。
  這本書雖然仍以學術性寫法完成,然而為顧及一般人的閱讀順暢需求,儘量將文字及章節結構簡化,期能做到兼具學術著作內涵、又具通俗著作的表現。不過在教學及著述繁忙之際,定有若幹缺失,尚祈讀者能見諒並不吝指正。
  生死學是現代人開始關注的學問,也是人人必須體悟的日常知識,它應該像通俗連續劇般在家家戶戶間流傳,做到「應無所住」的境界,若能如此,則國人之幸!  
  呂應鐘 識於南華大學竹林居
註一:臺灣出版的綜合性生死學學術著作極少,依出版日期排列:
一、89年3月尉遲淦主編的《生死學概論》,五南圖書出版,八位學者各寫一篇合編而成;
二、89年7月林綺雲主編的《生死學》,洪葉文化出版,六位學者分別撰文合編而成;
三、90年9月呂應鐘著的《現代生死學》,文京圖書出版。
另有88年9月陶在樸著的《理論生死學》(五南圖書)一書雖亦屬生死學著作,但不具綜合性特色。
註二:引用國立暨南大學李家同教授的話:「我也開始去閱讀了一些有關生死學的書,發現這些長篇大論的書都不容易懂,裡面用了不少哲學味道濃的名詞。我常想如果這本書我看不懂,一般人也大概不會看的懂。可是人人都要面對死亡,不應該是非常深奧的學問。」
註三:許多社區大學開授有與生死學相關的課程,不少年長者亦欣然選課,這是觀念進步的現象,值得全國社教機構效法。
 
導 論:獻給國人的世紀新禮
 
  自從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傅偉勳教授於1993年7月出版《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一書,開啟臺灣生死學研究風氣,使得臺灣死亡學與死亡教育課題從此被廣泛注目。
  其實英、美各國大學早已普遍開設死亡學課程,而國內一百多所大專院校,只有三分之一有生死學課程。所幸,教育部長曾志朗已宣佈2001年為「生命教育年」,希望這是全民生命教育的起點。加上近年國中、小學生自殺事件頻傳,使得臨終關懷、生死教育更應列入國民義務教育課程之中(黃靜宜2000)。
  1995年,臺北護理學院開授必修課程「死亡學」1(林綺雲2001a),其課程理念旨在讓同學了解生死學的研究與運用現況,從醫學、社會、宗教與倫理的觀點探討死亡歷程、對個人的影響、認識與死亡相關的儀式及其對社會組織的影響。期使同學建立正向的生死觀,達到死亡教育的目的(曾煥堂、林綺雲http)。
  1997年南華管理學院率先成立臺灣第一所「生死學研究所」,開始讓大眾慎重思考生死相關課題。其第一任所長鈕則誠教授曾規劃生死學與其他學科的縱橫架構2,並謂「生死學原意為死亡研究,本所基於生死乃一線之兩端、一體之兩面,遂主張生死兼顧,不可偏廢。」(南華大學http)
  臺大醫學院從1998年開始才在其七年教育的290個學分中加了1個學分的「生死學」,而陽明大學在通識教育中只有2個選修學分的「生死學」。可以想像當年輕的實習及住院醫師面對重症病患的生死關頭時,本身沒有處理的經驗,醫學教育上也缺乏這方面的教導,其困難可想而知。(柯文哲1999)
  1998年,臺北護理學院成立「生與死研究中心」(林綺雲2001a)。其後,歷經九二一大地震的震撼,從此臺灣各大專校院及中學紛紛開授相關課程。高雄市政府於1998年11月發行《高雄市高中職生死教育手冊》,為我國第一本高中職生死教育教材,從此「生死學」與「生命教育」就成為各級學校的一門深受歡迎的通識學科。
  中央大學認定生死學是一個跨學科的領域,其課程內容包括常見的問題,諸如:對待死亡的態度、死亡的詮釋與定義、不朽、死因、垂死臨終、安寧療護、死亡的醫療化與麥當勞化、愛滋、自殺、安樂死、兒童與死亡、哀悼悲傷、喪葬、瀕死與死後生命、死亡教育與諮商;此外還有有關身體的研究與理論、身體與宗教、規訓、身體管理、戀屍與屍體問題(甯應斌http)。
  東吳大學哲學系莊文瑞教授開授的<現代生死學>,認為哲學是學習如何死亡的一門學問。死亡的事實,凸顯了生命意義問題的重要性,而將死亡置於面前,更透顯出個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究竟如何。如何為自己建立良好的死亡覺知,不僅是個人責無旁貸、無法假手他人的學習要務,更是開拓個人生命意義知價值的哲學思考訓練。(莊文瑞http)
  交通大學則從四個面向教授生死學課程:(劉秋固http)
一、從狹義的「死亡學」擴展至廣義的「生死學」(生命哲學、生命科學)以肯定及提升自我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並健全生死教育與生死管理。
二、整合宗教信仰、哲學、生命倫理、心理輔導、醫療、安寧療護、民俗醫療、殯葬禮儀……等,以大愛關懷現實的生、老、病、死。
三、面對死亡與失落,運用心理輔導策略,增加悲傷反應之敏感度及處理能力。(學生須隨本課程學習哀傷輔導技巧)。
  四、以華人的社會文化為背景,建立本土化的生死觀。
  嶺東技術學院二技班<生死學與臨終關懷>課程旨在培養學生透過生與死的對照,反省人類、社會、與自身的存在意義;透過東、西方不同文化價值的比較,接觸不同文化下的生死意涵;了解自己對死亡及瀕死問題的觀點,主動對死亡進行有意識地思考,從而體認自己的生死功課,了解臨終關懷的意義,全方位身、心、靈的安寧照顧,與哀傷輔導。(邱文彬http)
而該校另位教師認為<生死學與臨終關懷>分為四個主題:(蘇完女http)
一、透過對死亡和瀕死相關概念的探討與分享,協助學生檢核個人面對死亡和瀕死的態度。
二、瞭解面臨死亡的心理反應及喪親者的哀傷反應,以增加個人處理失落的能力。
三、瞭解不同文化、宗教對死亡議題的看法和態度,以檢視個人的價值觀,重新體驗生命的意義。
四、討論與臨終有關的安寧照顧、倫理和法律問題,協助學生瞭解生活的品質及生命的尊嚴。
  紀潔芳(2000)認為生死學在師範校院應屬應用學科,所以其教學目標、技能及情意方面包括:
一、令學生了解各宗教、哲學及各專業學門(如心理學、醫學等)之死亡觀,包括死亡的情境、歷程及對死後世界的看法。
二、引領學生降低對死亡的害怕、逃避,而能以坦然、積極的態度面對死亡。
三、引領學生對人生最後旅程能做事前規劃,如預立遺囑等。
四、令學生了解死亡所造成之失落及哀傷,並能調適處理及幫助家人、親朋、同事及學生。
五、培養學生具有實施生死教育之知能。
  高雄醫學大學的課程目標在於讓學生了解生死學的理論與研究或運用現況,從哲學、醫學、法律、心理、社會、宗教與倫理的觀點探討死亡歷程對個人的影響;認識與死亡相關的儀式及其對社會組織的影響,期使同學建立正向的生死觀,達到死亡教育的目的。(簡光明http)
  慈濟醫學院則邀請人類學、中西哲學、宗教、心理學、本土文化專家以多元的角度,讓同學從中探討死亡的問題與現象,也安排臨終關懷實務工作者:醫師、護理師、社服及宗教人員,介紹生理、心理、社會、靈性照顧過程。藉此促進同學對生死之間的關聯及「活著」的意義,有更深刻的體會與了解。(李彩琴http)
  成功大學護理系<臨終照顧>課程的設計(趙可式2000)為協助學生思考臨終病人護理的意義,及領悟死亡對個人的意義。裝備自己更能面臨照顧末期病人的挑戰,藉著舒適護理、症狀護理、實地安寧病房參訪、及電影的啟示,學習達到「協助病人平安尊嚴的死亡」之護理宗旨。
  國立陽明大學<臨終照顧>課程的設計為協助醫學院學生釐清自我對死亡與瀕死的感受,體認醫療的目標除了治療及延長生命之外,還有增進生活品質、解除痛苦。因此在病人的臨終階段,醫學仍有所作為。此課程中將介紹安寧療護及緩和醫療的理念,及實際的醫療人員之角色與功能,尤其是護理人員之角色及功能。(趙可式2000)
  吳寧遠(2000)為中山大學規劃的生死學課程有以下特色:
一、 生死教育之知識教育部分:主要給予生死教育基本的知識,包括:宗教的死亡觀(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一貫道、道教、民間信仰、新興宗教生死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東西方哲學的死亡觀(西方哲學、東方哲學、禪者的死亡觀、中國命理談死亡、儒家的生死觀、由身體觀看基督教的生死、中國人的死亡禁忌);各學門的死亡觀(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民俗學、宗教學、醫學倫理)。
二、生死教育之應用部份:主要將生死教有之知識應用在現實生活中,課程內容包括:自殺者的心理輔導、死亡意義治療、天主教的死亡輔導、佛教的死亡輔導、醫生的死亡輔導、精神病態與死亡、臨終者的靈性輔導、生死輔導與諮商、臨終病人的需求、如何與兒童談死亡、臨終關懷。
  三、生死教育的生活教育:
也即是生死教育與自己的社會面、人際面、生活面相合、其中課程包括:死亡的社會意義、死亡的心理意義、生死與禪修、失親者的心理調適、失落與哀傷調適、死亡倫理學、由人性尊嚴談死亡。
四、生死教育的自我規劃部分:也即是每一人接受生死教育,也應接受對自我死亡的安排、課程包括:瀕死者經驗談、器官捐贈與醫學及法律面、比較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一貫道的死亡儀式、自我保險規劃、死亡面對的法律問題、死亡面對殯葬問題、死亡面對的醫療問題、預留遺囑。
  由以上各種課程可以看出,似乎不自覺地將死亡觀、生死學、生死教育、生命教育混為一談,這是筆者多年來觀察後所不敢認同之處。陳芳玲(2000)認為死亡教育乃死亡學研究的諸多議題之一,所以她在設計死亡教育時,為避免與生死學的內涵有過多的重疊或混淆,認為死亡教育應可以被界定為是一門以死亡相關的現象、思想、情感及行為為主題,探究如何學習與教學的學科,其重點在學習者如何學及教學者如何教。
  筆者極為贊同此觀點,適度地分隔「生死學」與「生死教育」內涵實為必要,本書既名為《生死學導論》,當然需以符合此觀點而撰寫,因此結合傅偉勳教授之生命哲學架構以及李家同教授(http)的理念「人人都要面對死亡,不應該是非常深奧的學問」,著成本書。
  的確,生死學成為一般大學通識教學課程,或是成為社區大學終身教育課程,如果過度充滿哲學或宗教術語,連擔任過大學校長之教授都看不懂,則完全失去全民終身教育的意義,也失去其存在價值,因此本書力求淺顯易懂,達到雅俗共賞的寫作目標,期使生死學成為人人能了解的日常知識而非深奧的知識。
  誠如鄭石岩(1993)所言,我們傳統的教育,一向把焦點放在人生的發展上,重視生聚教訓、強調成功和成就,對於死亡教育一向忽視。於是,人們普遍不知珍惜生活和生命之美,感受不到慎終追遠的思古幽情,更忽略人生意義的探究與體驗,特別是對於絕症者或臨終者的照顧,幾乎沒有善盡應有的關懷。因此,我們有需要注意死亡的研究,重視死亡教育。它對於個人精神生活的成長,乃至文化的提升,都是積極而值得肯定的。
因此,在進入廿一世紀之後,提升人類已衰退的精神文明就成為這一代人責無旁貸的重任,而提升精神文明之首要工作,就是要先讓人類真正認識「生命」與「死亡」的意涵,體會生命的真諦,探討「生命本意」以及「生死交替」的基本知識,並能尊重生命、關懷生死(呂應鐘http1)。
  這些思想是筆者多年所經常思考的重點,因此在南華管理學院生死學研究所開授<生死超心理學>、<生死方位學>及<人體科學>等課程時,即深入思索「死亡學、生死學、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生命教育」之間的異同。同時回想在1995、96年間,筆者有幸與傅偉勳教授數度把酒暢談生死學研究所籌備事宜,爾後深入了解傅教授的現代生死學理論架構,其理想與目標一直縈繫在筆者腦海多年,自然而然成為筆者的生死學啟蒙導師,始終認為其整體生命哲學內涵才是最合宜的生死學課程。
  傅教授的現代生死學領域涵蓋「生、愛、死」三部份,架構極為龐大,但是相當平衡,尤其是第三部死亡問題與死後世界部份更是目前國內生命教育所未觸及的,傅教授以第三部一半的篇幅探討死後世界,此種規劃極值得國內生命教育學者深思。
  然而這樣一部華文世界的生死學專門論著,並非大學校院甚至高中職校課程所能吸納。做為導論似乎不宜,再加上筆者前年以來歷經生死關頭的親身體悟3,體會到楊國樞(1993)在《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序文中所言:「在生病以前,偉勳兄對生死問題的看法主要是知識性的;生病以後,他對生死問題的看法則是知識性與體驗性合而為一的。」的境界。
  因此本書仍以傅偉勳教授的生命哲學恢宏架構為藍圖,將《現代生死學》一書做極大的簡刪,做為我國生死學教材的拋磚引玉入門著作,獻給國人當做重要知識來源的世紀新禮,尚祈先進給予指正。
1 「死亡學」一詞英文為Thanatology,源自希臘神話死神Thanatos的名字。於1903年由俄國生物學家Elie Metchnikoff所創,1912年傳入美國。六十年代以後經由「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而發揚光大。
2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的縱橫架構,橫向四個專門領域有:「生死教育、臨終關懷、悲傷輔導、殯葬管理」的分工;以及縱向六個學科的交流:「哲學、宗教學、心理學、社會學、生物醫學、護理學」。
3 筆者於2000年8月經切片檢查發現罹患鼻腔淋巴癌,後經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加上甚多補充療法與自然醫學療法,目前已充分克服腫瘤。治療期間的深層心理思考與人生觀的改變,使筆者對生死學有如傅偉勳教授般的知識性加上體驗性的思考。為了提供國人正確的克服癌症方法,筆者另著作《我的腫瘤不見了》一書,已於2001年8月由自然風文化出版。
http://www.thinkerstar.com/lu/books/lds/intro/intro.html 
 
「死亡與告別?」生命教育與生死學研討會系列活動
 
壹、研習目的
 
系列一:面對死亡如何告別?臺灣文化生死觀多元告別方式講座(暨國立臺北護理學院「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開幕典禮)死亡似乎並不等於結束?對許多人而言,死亡並非結束與逝者的關係。生者如何與逝者告別?又如何與他說再見?死後與逝者仍有溝通,有人視之為說神論鬼迷信行為之一,有人視為臺灣傳統文化與習俗的一環,是民間信仰所依賴的心靈工具,其對於喪慟者的撫慰功能實不可忽視。即使是西方國家也有學者相繼投入與「死後溝通」(after death communication) 相關議題的研究;相對地也有人主張生前告別是面對死亡告別的好方式。
凡此種種,均是在發展適合本土文化的悲傷輔導,若能藉助臺灣民間信仰既成的習俗,或人們自行運用的生前告別/死後溝通方式,都是一片有待開發的疆土,是值得重視的發展方向。藉著承辦生命教育與生死學研討會系列活動之際,以臺灣在地文化生死觀為出發點,舉辦數場講座,邀請社會知名人士暢談他們所認知的臺灣文化是如何看待生者與死者之間的連結,又是如何向瀕死或死去的親友道別,好讓我們從文化與習俗中來學習國人因應喪慟的方式。同時也為國立臺北護理學院的「『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之服務揭開序曲。該中心是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的悲傷輔導專業教室,由該所集結師生的悲傷輔導資源與專長,提供社區民眾諮商服務,並提供此一領域的專業實務訓練。
 
系列二:「不能承受的告別~自殺者遺族心理療癒」工作坊(暨臺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第三次會員大會)不一樣的死亡方式是關係著生者能不能承受與逝者告別的因素之一。自殺身亡的舉動,易令生者不能承受此種告別,也難以面對。日前星光大道一名年輕的參賽者自殺身亡,媒體不斷追逐其父,試圖探知其自殺原因及八卦內幕,卻忽略了自殺者遺族面對親人自殺的悲傷與痛苦情緒。而身為專業助人者的我們,又是如何理解自殺者遺族的心路歷程與復原力?如何協助這種難以承受的告別?藉由生命教育與生死學研討會活動中,舉辦一日工作坊,以自殺者遺族心理療癒為主題,特別邀請馬偕自殺防治中心自殺者遺族個管師呂欣芹小姐,以及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方俊凱醫師擔任講師。工作坊中將介紹與討論自殺的相關議題、自殺者遺族的悲傷歷程與療癒能力,同時將分享兩位講師在馬偕紀念醫院進行自殺者遺族說故事團體的經驗。期望透過本次工作坊,讓與會人士對自殺者遺族的悲傷調適與告別方式,能有更深的理解與幫助。
 
貳、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技職司、北區技專校院教學資源中心
二、主辦單位:致理技術學院
三、承辦單位:國立臺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教務處
四、協辦單位:臺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文向教育基金會、國立臺北護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心理出版社
 
參、研習時間/地點
一、時間:98 年 03 月 20-21 日(星期五、六)08:30 17:00
二、地點: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臺北市北投區明德路 365 號〉明倫館地下一樓國際會議廳、「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北護校園內餐廳二樓,悲傷輔導專業教室區)。
 
肆、報名事宜
一、參加對象:各層級學校教職員(含通識教育教師),國內相關議題助人者,以及對悲傷輔導議題有深厚興趣之民眾。
………………
 
大專院校生死學課程及教學資源之探討--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   謝昌任先生
 
前言
遠在中古世紀,歐美的文學藝術中「死亡議題」的探索及呈現,大放光芒,近代的美國「死亡學」(Thanatology)更是一門顯學。影響近代中國甚大的大文豪胡適先生認為死亡是屬於個人的事情,傅偉勳教授也說﹕「中國是最不談死亡的民族」(傅偉勳,民82)。一直到80年代初「死亡」仍是禁忌的課題,因此我國「死亡課題」的探索起步已晚,迎頭趕上已不易,近幾年關注熱潮盼能匯集,共同努力建構屬於中國人的「死亡學」理論。
歷史回顧1
國內在1980年代「死亡課題」仍是禁忌,當時淡江大學黃天中教授已多年在陽明醫學院及淡江大學講授「死亡心理學」、「死亡教育」等相關課程,並於民國八+年將研究結果撰寫成<死亡教育概論>,這是當時國內第一部「死亡教育」的重要著作,黃天中教授的書﹕<死亡教育概論>對國內的「死亡教育」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台灣的「死亡學」及「死亡研究」從民國八十二年傅偉勳教授用生命寫下「死亡的尊嚴及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這本書後引發台灣探索生死學奧秘的熱潮,次年台灣大學心理系楊國樞教授和余德慧教授合開「生死學的探索」的選修課掀起熱潮,從原來的一百個名額,這門「選修課」最後增加到一百八十個名額。
民國八十六年南華大學由傅偉勳教授籌創的生死學研究所正式招生,該所所包含的研究領域有﹕「生命倫理的探討、醫事法規的完善、生死教育的推廣、養生技藝的發揚、宗教服務的提倡、民俗禮儀的導正、臨終關懷的普及、殯葬管理的落實」此等八項。在<國內外「死亡學」(Thanatology)系所發展之分析>中提到整合國內死亡教育之學術資源,在台灣南北兩地成立「死亡教育中心」(吳庶深,1997),使得國內死亡教育發展能更往前,生死學研究所也以此自許。
台北護理學院也在曾煥堂教授與林綺雲教授共同推動護理學院的生死教育多年後,也在該校成立「生與死研究中心」,該中心的目標乃為了強化護理學院生死學教育理論與實際的配合,尤其適合護理學院學生畢業後在臨床上面對病「人」時,能跨越護理技術、知識訓練的局限性。
師範院校、一般大學陸續有生死學課程的選修課,國內也正式繼美國已三十年的「死亡學」與「死之教育」研究及日本已二十年關注「死之問題」後而急起直追。這幾年來國內也引進相當多的國外文獻,而國內也有專家學者有生死學的專題研究及著作陸續發表,在這個吸取外國經驗及建構起中國人的生死學過程似乎少了學術團體或個人間的討論及對話,因此在大家各自建構的生死學理論系統中應可藉由更多學術團體的對話及討論有更多激盪與共識。
生死課題之探索與「現代生死學」之建立
「現代生死學」的建立在國內是在傅偉勳教授的書:「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中被提起,傅教授有意從科際整合的立場出發,建立屬於現代的生死學。因此筆者在整理搜集國內外之生死學相關資源亦是遵循南華生死所創所所長傅教授的脈胳,從傅教授的書中介紹出發,再透過與生死所教授們討論,逐漸擴充,當然我也確定所呈現出來的資料改進地方仍多。
傅教授在書的引論首先點出「現代人特有的根本死亡問題,仍是涉及每一個人的個別死亡問題」(傅偉勳,民82)。尤其存在於工業文明快速發展的現代人遠比古代人更能感受到孤離無依,存在主義對死亡的觀點,也對照反映了現代工業社會個別死亡特有的孤離性,在美國著名的死亡學專家庫布勒.羅斯(Elizabeth Kubler-Ross)在她的名著<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1993)亦點出現代人的死亡孤寂問題。
現代生死學的探討亦涉及醫藥倫理學的研究,這乃是醫療科技的高度發展,延命技術的不斷提升,因此有了絕症的臨終關懷,植物人安樂死與否的種種問題,進而造成:「什麼是死亡?」、「死亡的定義是甚麼?」種種問題的複雜化,因此在傅教授的構想中從醫藥倫理的研究,進而開展:「臨終精神醫學與精神治療」的相關學科。
國內安寧療護自1990年開始在本土紮根(鍾昌宏,1999),草創期由馬偕醫院成立國內第一個安寧病房,馬偕醫院的鍾昌宏醫師及成功大學趙可式教授積極推動屬於國內的「臨終關懷」,再配合安寧照顧基金會,推動的成果是合約醫院從零開始,至今全國共有44家,更多的投入意謂臨終關懷更受重視。
「自殺、墮胎、死刑」也是現代生死學關注的問題。「自殺」基本上是道德問題,亦是法律問題,而「自殺」全然不對嗎?在聶爾玲所著「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中提到在斯各特百歲誕辰的前一個月向朋友宣布:「我不再吃東西了」,他絕食袛喝飲料,作者海倫說:「絕食而死,並不是狂暴極端的自殺方式,是心平氣和的自願告別」,在他呼吸最後一口氣說:「一切‧‧好」(All right),對斯各特‧聶爾玲到達百歲的死亡抉擇,對絕對反對自殺論者,真的是個挑戰。
墮胎(abortion)更是一個很難有共識及定論的法律、道德問題,其中有二個問題:(1)未出生的人胎(fetus)是人麼?(2)懷胎女性有自己決定墮胎的權力嗎?雖難有共識,且爭議很多,但我們仍期盼在尊重生命(及潛在生命)的大原則下,對於使用人工流產皆不適宜,如果胎兒與母親面臨擇一的情況,我們也期待盡可能是順應「自然」的情況。
「死刑」的爭議也不斷,目前已有英國、德國、日本、奧地利、丹麥、紐西蘭等四十四個國家廢除死刑,而有一些國家雖然法律上有死刑,但實際上已經很久沒有判處死刑,有例外的是:在先進國家中美國仍有死刑,台灣也是還未廢除死刑的國家,未來如何?不得而知。
死亡與宗教的關聯性問題也勾勒出現代人死亡課題的困境,工業文明的快速發展,取代了宗教的重要性,宗教逐漸式微。但人們不能不注意科學文明的特質除了提供人類舒服進步的生活外,科學文明無法完全代替宗教。傅教授所構想的「生命十大層面與價值取向」模型中的第八:「實存主體層面」、第九:「終極關懷層面」、第十:「終極真實層面」的三個層面與宗教最有關聯,從宗教的觀點去探討死亡問題及超越,最恰當不過了,基督教的電影「十誡」是一個值得參考思維的題材。
「生死學」另一個研究議題,傅教授提出在文學藝術上對死亡的種種表現,以及文學藝術對絕症患者所能提供的精神調適或昇華功能。譬如日本名導演黑澤明的電影巨片「生活下去」(To Live),通過電影創作領會「死亡的尊嚴」問題探討的生命意義所在。十九世紀蘇俄大文豪托爾斯泰的死亡文學巨著「伊凡.伊里奇之死」(The Death of Ivan Ilych)的呈現,讓我們知道文學藝術與死亡教育的相關性,尤其主角伊凡.伊里奇在得知絕症後所領會到的生命真義說到:「過去的生命經歷是最普通、最平常,但也是最可怕的」,沒有通過絕症的歷程,似乎永難領會。
今年八月一位摯友突然發現絕症,不到兩個月即走了,留下的是還來不及接受的家人,在一次電話中,喪親者說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傷痛,我們不知道」,我不禁想問:「一定要經歷過,才能知道嗎?」,有沒有可能透過其他方式來告訴(我不敢用「教育」兩個字)人們,「死亡」對人的意義是什麼呢?遺憾有沒有可能不再一幕幕出現。
教學資源之探索
「其實有沒有靈魂對人類並不重要,就算死後都升天國,首要的事還是先關注目前這一世生命」傅教授的話。傅教授這一段話的意思絕對不僅僅是儒家所言的「未知生,焉知死?」稍稍偏向只關懷現世的生命,生死學研究可以逆向思考:「未知死,焉知生?」擴充儒家現世生命的向度,生死乃一體兩面,不可分割。通過擴充包含死亡的生命向度,生死學研究能在國內立地生根,對國內目前僅重人生發展的教育提供一條可能的出路,也絕不只是因應社會問題的教改而已。
生死學課程是一門科際整合的課程,所包含範圍相當大,因此教學資源的搜集範圍極其廣泛。學習輔導(林建平,民86)一書敘述學習資源有兩種:「物質」與「人力」,在物質方面有學校圖書館、學習角落、資料、影片、錄音…等,在人力方面有可請某項專長的學者來共同建構課程,而筆者這一次所做的是在「物質」方面,大概分為:「中文、英文、英文期刊、錄影帶、錄音帶、CD、碩博士論文、安寧資訊」等。
生死學是一門跨科際整合的特殊學科,其教學方式尤須謹慎考量。筆者認為在教學的實施方式可分為:(1)認知的/訊息的(或教導式的) (cognitive/informational;didactic) ,以提供文章、資料、書籍給學生閱讀﹔視聽媒體的呈現,由主講者引起動機並為課程暖身,一起觀賞與重點摘取,再做討論與回饋,最後結束時老師做總結與評量(家庭作業為宜,且要契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及學習經驗)。(2)個人的/情感的(或經驗的) (personal/affective;experienttial),以學生的經驗為主,帶學生透過直接參觀殯儀館、靈(納)骨塔(堂)、火葬場、公墓設施、私人墓園、安養機構、特殊教育學校、醫院等等而親身體驗。透過模擬想像的方式、角色扮演、說故事、價值澄清法(為自己寫墓誌銘)等情緒分享的方式,來探索死亡和瀕死的各種情緒與感情(張淑美,民85)。
在生死學社會資源方面,有各縣市都有殯儀館2、靈(納)骨塔(堂)、火葬場、公墓設施、私人墓園、安養機構、特殊教育學校、醫院等等,皆可視課程內容需要提供給學生實際觀察體驗的場所。
未來展望與結論
搜集到的資料,筆者看了一些。在一部西洋片:「醫生--再生之旅」有一則小故事鋪陳在劇終前,特別提出來分享,原先自大輕浮的醫生傑克在患病期間遇到一個病友,他的這一位病友在她生前寫下一個小故事送他:「一位農夫有許多的農地,他用圍籬及陷井捕捉鳥及侵犯的動物,很有效,但他很寂莫,因此,有一天,他站在田裡,歡迎動物們,從黎明到黃昏,他張開雙臂,站在那兒向動物呼喚,但沒有一隻動物出現,因為動物們害怕新的稻草人。」由這個小故事可知,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的真實互動過程中,自我視框內思考的限制。
彰師大能全力召開國內學術界第一次全國「大專院校生死學課程教學研討會」,期許這是一個起頭,有心於生死學研究的所有人都不止像農夫張開手臂歡迎,更能如<再生之旅>劇終所說「放下手臂,我們將投向您」。
後記
感謝彰師大紀潔芳教授、嘉義師院陳芳玲教授、南華大學釋慧開教授給予學生指導。 
參考文獻
1.        傅偉勳(民82)「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書局。
2.        吳庶深(1997)「國內外「死亡學」(Thanatology)系所發展之分析」,安寧照顧會訊,26﹕16-24。台北﹕安寧照顧基金會。
3.        林建平(民86)「學習輔導--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
4.        鍾昌宏編著(1999)「安寧療護暨緩和醫學--簡要理論與實踐」。台北:安寧照顧基金會。
5.        托爾斯泰著,許海燕譯(1997)「伊凡.伊里奇之死」。台北:志文出版社。
6.        Elisabeth Kubler-Ross(1993)「On Death and Dying」。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7.        張淑美(民85)「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
 
從電影看生死學  專題企劃/朱惟君
 
  繼「從文學看生死學」後,本集專題將繼續以「從電影看生死學」的角度,邀請讀者一同閱讀包括黑澤明、英格瑪‧伯格曼等前輩電影大師,以及瀧田洋二郎等近代新銳導演,如何透過影像與鏡頭,傳達他們在思索及探求生死議題的過程中,所欲敘說的幽微而深刻的訊息。
  很有趣的是,在這個似乎令人感到最悲觀、最絕望的「死亡」意象之前,我們反而同時在《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活下去》、《第七封印》這三部電影中,看到了充滿生命力的光明與盼望,似乎「唯有死亡當前,唯有如實觀看並面對死亡,才能真正藉以啟發電影主角對人生的感悟、對生命的熱情,才能真正藉以自我完成此生的生死課題與生命意義。」
  也唯有如實觀看並坦然面對死亡,才能生「定」,這是台大醫院安寧病房護理長王浴,從《大病人》這部電影,以及自身旅行的深刻經驗中所體悟的生命風景:能定,就不會在生死一瞬間亂了分寸,就能演繹最令人動容的生命的樂章。

從人生如旅談《大病人》■王浴(台大醫院安寧病房護理長)
  「大病人」是一部以醫院背景拍攝的商業電影,雖然有些誇大效果但卻不失真,我常用它來教學,整部片有許多可以提出討論的議題如:真相告知的文化、醫療模式的選擇、疾病末期的倫理決策、醫師面對絕症病人之態度隱藏著對死亡的恐懼、生命的意義……等。
  有人說人生如戲,我寧願說人生如旅行;人生如戲,「戲」總有開場和退場,上場後就要盡責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並沒有探討如何退場與退場之後……。生命有如旅行,旅行多半是可以安排的,參團或自助行悉聽尊便,我個人偏愛自助行,自助旅行要花比較多的時間作功課,風險要比參團高,一切並不一定都能按你的計畫進行,但常有出乎意料的收穫。
  有一次我從日本最北的城市稚內搭船到禮文島,然後走往島上的桃岩步道,在山上突然風雨交加,能見度大約只有5公尺,速度自然慢下來,算一算當我翻過山頭一定搭不上最後一般巴士,如何在山區脫困成為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加上四顧無人,內心的恐懼可想而知;還好後來雨停了,風也停了,讓我可以邊走邊跑,最後平安回到民宿。
  事後檢討,雖然有準備也有備案,但「一緊張就亂了方寸」。我想瀕死過程最忌諱的應該就是亂了方寸。本片主角回到家裡躺在客廳,在眾人圍繞下,每一呼吸都牽動著陪伴者的心,讓即將遠行者幽默的說:這很像到火車站送行火車卻遲遲不開,這需要執著。引來哄堂大笑,最後就在眾人哭哭笑笑中,主角安詳往生,如果沒有準備,不夠「定」,或許就無法呈現出如此令人動容的場景。
  我不清楚這部片究竟該屬於喜劇或悲劇,很多人在影片結束時,多半心情沈重甚至眼眶泛紅。在我看來它是一部喜劇片,主角最後幾天在旁人同心協力下,讓他完成他的電影,尤其醫師從不准他出院到最後隨侍在側,虛心向病人學習,對主角而言,這才是他此生生命的意義,對醫師而言,照顧病人到病人往生,何嘗不是另一種「心動」,這樣的「心動」在醫師往後的行醫歷程會產生什麼意義呢?。
  有一段畫面頗值得探討──瀕死的歷程與死後的世界,雖然影片呈現的不見得是正確的,但一般人忌諱談死,害怕死亡不想瞭解,就像你要去旅行,卻不知道要去哪裡一樣,如此怎麼準備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死亡呢?

面對死亡,才能學會真正活著──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陳國傑(影視編導工作者)
                       
  討論瀧田洋二郎電影《送行者》表現手法的影評很多,導演用了淺顯也直接的譬喻手法,既讓觀眾看懂,又能讓觀眾大悟,愈是生活的平凡感動愈強,這正是《送行者》的電影魔法所在。
  就在片中男主角小林被老婆發現從事禮儀師工作而萌生辭意時,一場主僕對談戲卻格外讓我深刻驚豔。葬儀社老闆談到自己夫妻因死亡而分別,獨自承擔一個人活下來的痛苦,為了讓亡妻有個美麗的後事才開始從事禮儀師工作,妻子是第一位客人。老闆吃著手上的美味魚白告訴小林:「魚白也想這麼說,生物靠吃其他的生物而存活下去對吧?……不想死的話,只有吃!要吃的話,就要好吃的才行!」小林似懂非懂的咬下魚白,卻是一臉滿足。老闆補上一句:「好吃的讓人為難」。
  葬儀社老闆想註解的似乎正是:「如果要感知自己生命的存在與真正活著,就必須實實在在的認清生命的真相,而既然要活著,當然要活的精彩。」
  意識形態的存在讓我們感覺到自已的不可或缺,但現存的哲學卻提醒我們並非不可或缺。哲學家狄奧多•阿多諾說:「存在的事物,都是與『可能的不存在』相比而被感知的。」人類以反諷的方式生活,接受自身存在的無根基的一個理由,就是生活在死亡的陰影中。沒有什麼比我們必定會死亡更能生動地表明我們實在是多餘的。接受死亡也就能過更豐富的生活。承認我們的生命是暫時的,我們就能放鬆對生命神經過敏的控制,從而更好地享受生活。在這個意義上,欣然接受死亡,不同於病態地喜歡死亡。
  要是真的把死亡放在心上,肯定我們現在的品行會更高尚。要是始終時刻面臨死亡,想必我們會更容易寬恕敵人、修復關係。小林從禮儀師這份工作中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學會真正活著。在另一場大啖炸雞的關鍵戲裏,小林反問老闆食物好吃嗎?老闆再次以「好吃的讓人為難」回答,其實這也是小林自己內心的答案,小林此刻真正悟懂了,兩人彼此心領神會。必須面對死亡才能真正活著,著實讓人為難。一場禁忌命題的電影感動,卻完全不為難觀眾,推薦您──《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活下去》所揭示的生命啟發■陳國傑(影視編導工作者)
  「最是單純,且最為平凡的生活,故是最為恐怖可怕的。」黑澤明的電影《活下去》,描述一位誠實愛家的公務員渡邊勘治,他一輩子安分辛勤的工作,妻子過世後,為了年幼的兒子,沒有再娶,一心培育孩子長大成人;然而,就在毫無預警的情形下,渡邊得知自己罹患絕症,他這才突然驚覺到自己一輩子都過著陳舊乏味的日子,從來沒有享受過美好人生,也「從未真實的活過」。
  在死亡如此靠近的時刻,如果我們也如同渡邊一樣,這才第一次認真的回顧了自己的一生,這才第一次探問自己人生的意義,或許,我們受到的驚駭,也像電影主角一樣,因突然面臨此一巨大的虛無感而陷入極端徬徨無助的境況。
  二十五年來從未請過假而有「木乃伊」封號的渡邊,因此已經很多天沒去上班了,就在此時,辦公室一位小姐為了請渡邊批准辭呈,而到訪渡邊家;經過幾次相處,在感染了這位活潑的姑娘所帶來的愉悅氣息下,渡邊語意悠長的對她說:「妳如此充滿著生命的活力,我就是羨慕妳這一點。在我死去之前,祇要給我一天,讓我活得像妳一樣。除非我能如此,否則我死不了。我想做些什麼。」
  一天當他走在荒蕪空地上,想起曾有地區婦女多次請願,想在這裡為兒童蓋一座公園而遲遲未獲當局重視;他突然醒悟,讓這個理念付諸實踐,就是自己活下去的理由,「此一意義」讓原本消沉脆弱的渡邊,突然生出一股生命的活力,最後真的在他死前,靠著他堅持不退縮的努力與毅力下,實踐完成了孩子們心目中美好的兒童公園。
  即時的醒悟,讓渡邊在剎那間已擁有驅逐絕望困境的能力;這是渡邊在面對死亡時,既不消極尋死,也非被動被迫接受所呈顯出的「積極意義」。
  「逆境似乎也有好處,人在不幸的境況中會發現真理。」因為雖然從我們一出生開始,就持續面臨「向死存在」的事實,但如果不到生死關頭,多半彰顯不出海德格所說的此一「實存(真實)的本然性」;透過電影中渡邊生命故事的具體演繹,此一抽象思維,給了觀眾更清晰的可循軌跡。★

《第七封印》的與死神共舞■陳國傑(影視編導工作者)
  「我將記住這一刻,這寂靜,這暮色,這一碗野草莓和牛奶……我要小心翼翼地捧著這記憶,就像捧著滿滿一碗鮮牛奶一樣。」這段對白,就如同英格瑪‧伯格曼在電影《第七封印》中所型塑的死神形象,一樣鮮明。
  這是剛從十字軍東征歸來、歷經苦難與疲憊的騎士布洛克,在接受戲班成員約夫夫婦招待時,滿懷感念的深刻心境;彷彿他之前性命以赴的「聖戰」,已經顯得微不足道、甚至不知所為何來。
  這趟歸程,殘破紛亂的土地上正遭逢瘟疫肆虐,一片死寂。騎士布洛克不可避免的也與死神狹路相逢,為了爭取時間,他提議以生命為賭注,與死神下一盤棋。這幕與死神對奕的畫面,也在影史上留下了極為經典的歷史定格。
  也因此,這趟歸程同時成為騎士思索生存價值的自省之旅。他在路途中所遇到的每個人物,不論是有著樂觀堅定信仰的約夫夫婦、貪生怕死又偷情享樂的演員史卡、或是被視為女巫要被火焚的受難少女……等,正是柏格曼試圖從人生百態的不同視角,去探討信仰、宿命與死亡議題。
  其中,約夫夫婦與史卡的角色,最是對比鮮明。約夫夫婦是充滿稚氣而單純的人,這種性格特質其實極為珍貴,但往往無法為世故的社會所體會。有趣的是,一生庸碌又取巧的史卡曾搶著扮演一齣戲的主角──死神,他對約夫說:「你是個笨蛋!你只能扮演『人的靈魂』」,然後搶走死神面具罩在自己臉上,學著死神的語氣:「你的時候馬上到了!」結果,此一行為對他沈思生命一點幫助也沒有。
  約夫夫婦的角色正反應了柏格曼心中的想法:人的靈魂就需要這種善良、易感、赤子之心和對生命的熱愛,也是這樣的人,信仰對他們再簡單不過。而史卡的角色,正讓柏格曼可以透過死神對布洛克說出:「多半的人活著,從來也不考慮死亡以及生命徒勞這類問題。」
  就在那幕經典的歷史定格中,騎士布洛克在歷經艱難的理想、信仰追尋後,從約夫夫婦身上看到啟示,看到「笨蛋」背後非常寶貴的靈魂;所以布洛克趁著向死神「偷來」的時間裡,故意弄翻棋盤,使死神分心,好讓約夫夫婦的篷車偷偷溜走。
  電影最後,約夫夫婦抱著他們的孩子米雪,站在朗朗晴空下,宛若一幅文藝復興時期「約瑟、馬利亞和小耶穌」的宗教畫;他們遙望被死神所帶走的布洛克一行人,彷彿也正與死神共舞,這時,如聖樂般的音樂緩緩流曳,帶來一片光明與盼望。
http://www.lotus.org.tw/ShowMonthlyCon.asp?monid=406&tid=25&subtype=%A5%CD%A9R%C2%F9%A4%EB%A5Z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港譯《禮儀師之奏鳴曲》)
     
導演:瀧田洋二郎
編劇:小山薰堂
演員:本木雅弘、廣末涼子、山崎努、吉行和子 
本片在日本連映半年之後,在國內先奪得最佳影片等十項日本金像獎,旋又以黑馬之姿贏得奧斯卡2009最佳外語片獎,成為五十多年來第一次正式獲此殊榮的日本電影。所以能如此叫好叫座,除了題材特別、內容感人之外,男主角在遭受不景氣裁員之後能夠勇敢面對新工作挑戰的勵志精神亦至關重要,因為它正好呼應了當前這個金融海嘯?擊下的經濟大環境,故能獲得超越國界的認同。
劇情改編自日本的非小說《納棺夫日記》,描述小林大悟(本木雅弘飾)原是交響樂團的大提琴手,在他投下巨資購買新提琴後,樂團卻突然因不景氣而解散,失業之後只好與妻子美香(廣末涼子飾)搬回老家山形縣。小林在報上看到「旅途協助工作」的徵人廣告,以為是旅行社而前往應徵,在馬上獲得錄用後才明白是為死者服務的禮儀師。社長佐佐木生榮(山崎努飾)的大方出手和專業精神逐漸讓小林接受了這份新工作,並瞭解到妝扮往生者儀式的重要意義,但他怎麼樣才能獲得妻子和其他人的尊敬呢?
日本人是一個特別重視「儀式」的民族,而專門為死者穿衣、化妝的禮儀師,正可以將橫跨生死之門的儀式之重要性發揮到淋漓盡致。尤其導演採取十分細緻的手法拍攝納棺過程,使觀眾像家屬般旁觀往生者在禮儀師幫助下有尊嚴地走上來生的旅途,眼界大開之餘亦自然改變了對這個特殊行業的觀感。本片兩位男主角的演出都高度投入,動作與神情既專業化亦具說服力。不過,影片並沒有因為題材嚴肅而顯得氣氛沈悶,因故事情節的發展其實頗為戲劇性,不少場面悲喜交集,令人看得笑淚交加。而在「行業劇」的大架構下,編導亦花了不少心思刻劃主人翁與周邊人物之間微妙的感情互動,單就美香從懷疑丈夫的新工作到發現真相而幾乎鬧離婚,再因偶然全程目睹小林專心執業的精神而破除了偏見,最後在小林為其一度很不諒解的落魄父親親手納棺時即感動接納,其間對小夫妻間的信任問題和父子之間的倫理關係思索,都有發人深省之處。至於行事風格怪異的社長,以及經營大眾澡堂至死方休的同學母親(吉行和子飾),兩條副線也發揮了內涵豐富的陪襯作用。久石讓的優美配樂亦為本片增添了不少文藝氣息。
http://blog.chinatimes.com/c4liang/archive/2009/03/08/382887.html
 
聞天祥: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電影市場的競爭戲碼,已不再只是好萊塢八大之間的定目劇。獨立片商絞盡腦汁開發觀影人口的遊擊戰,往往更加激烈。而【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堪稱近期「異軍突起」最成功的電影之一。
它先在奧斯卡外語片獎擊敗了大熱門的【與巴席爾跳華爾滋】、【我和我的小鬼們】。其實,當橫掃歐洲的義大利電影【罪惡之城娥摩拉】連入圍都擠不進去時,我們就不該對這部賺人熱淚的小品最後打敗兩部嚴肅之作太感意外。但得獎帶來的效應,讓這部本來就屬於雅俗共賞的作品更加如虎添翼,即使不是票房排行榜的冠軍,但就放映廳數與平均人數來看的話,它才是真正的大贏家。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擁有一個很奇特的題材。片中的主角本來是個交響樂團裡的大提琴手,因為樂團解散而失業,回到故鄉後,誤打誤撞成了殯葬業的一員。但更特別的是他做的工作是要在家屬面前替大體洗身、著衣、化妝,讓死者帶著美麗與尊嚴入殮的「納棺師」,屬於葬儀社另外委託的分支,也是日本死亡儀式中獨特的一環。即使有著近似的往生文化與死亡觀念,但日本人分工細密的習慣以及本片展示此項工作程序的近乎奇觀,仍足以令我們的觀眾大開眼界。
然而這畢竟不是「探索頻道」的節目,文化奇觀不能成為全部,甚至僅能作為包覆人物情感與辯證價值觀的觸媒。影片剛開始,男主角的難題是自己要調適從音樂家變成納棺師的雲泥之別與不適應;當他好不容易在可觀的收入外(這是最初讓他勉為其難的原因),認知了這份工作的價值(之後幾場納棺儀式確實拍得極為動人而非恐怖噁心),卻還要面對妻子與旁人得知後的排斥;透過戲劇性的手法,編導不僅讓排斥者因見證莊嚴而轉為支持,最後男主角也從經手別人的死別,進而處理自己生命記憶最難解的愛與恨,讓不要遺憾與懂得寬容順勢成為影片最後的註腳。整部電影雖然從結構到結論都屬保守,卻很有技巧地讓觀眾從獵奇變成動容,也卸下了喪葬禁忌晦暗的形象。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的導演瀧田洋二郎風格多變、成績不一,較著名的作品中,八0年代的【我們不要漫畫(八卦)雜誌】、【搶錢家族】體現了他鋒利的幽默與社會觀察,九0年代的【秘密】則在禁忌與人性中震盪出可觀的情感幅度,近年較為影迷熟知的作品應是【陰陽師】系列。雖說【送行者】賺人熱淚,其實影片前半部在描述男主角誤入其行及經驗生嫩的反應時,瀧田洋二郎反而是以較接近喜劇的手法來描繪的,也讓影片情緒得以展現明顯的層次差異。男主角本木雅弘在接受過周防正行的轉型改造(【五個光頭的少年】、【五個相撲的少年】)後,再度以反差奇大的角色證明他的演技,無論是以假亂真的拉琴姿態或靈活優雅的納棺身手,都極有說服力。曾是已故日本鬼才導演伊丹十三固定班底的山崎努扮演的社長,則像本片的定心丸,穩健地扮演了綠葉的角色。
獨特的題材即使再「在地」,透過主流、通俗的敘事手法,也能因此變得「普遍化」與「國際化」。我並不認為這是電影唯一之道,但確實形成一股值得注目的新主流,近期的【貧民百萬富翁」如此,【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也是一例。
http://movie.kingnet.com.tw/movie_critic/index.html?r=6056&c=BA0001
 
另參本館:《搶錢家族》 
 
瀧田洋二郎
 
  瀧田洋二郎從高岡商業學校畢業後,瀧田來到東京尋求發展。1976年他進入一個專拍色情電影的制作公司“獅子”。在當了幾年副導演後,瀧田從1981年開始執導色情電影,5年間大約推出了近三十部作品。
  1986年,瀧田以《不要滑稽雜志!》一片爲契機進軍一般電影界,該片榮獲;了當年報知電影獎的最佳影片獎,還在電影旬報的年度十佳作品榜上占據了亞軍的寶座。接著,瀧田穩紮穩打,幾乎每年都有佳作問世。
  他首先推出了一系列喜劇片,1988年的《木村家的人們》、《搶錢家族》 (1989)、1990的《去醫院吧》都獲得了好評。1992年,瀧田憑借以幽默的筆觸描繪駐外日本人的作品《我們都還活著》贏得了當年度藍絲帶獎的最佳導演獎。此外,瀧田還有警匪動作片《新宿不眠街》(1993)、偶像愛情劇《秘密》(1999)等作品。2001年,瀧田執導的奇幻時代劇《陰陽師》成爲了當年的票房黑馬。從此之後,瀧田開始向時代劇這一領域發展。2002年的《壬生義士傳》是一部通過刻畫新選組一名普通隊員來探討武士道精神的佳作。
  日本電影《入殮師》導演秀最佳外語片獎杯2005年,瀧田集結了歌舞伎世家出身的市川染五郎和實力人氣女演員宮澤理惠,推出了融合日本古典藝能特色和西方文化元素的新片《阿修羅城之瞳》。瀧田導演一直不斷地拓展著自己的電影領域,努力在每一部新作中做出新的嘗試。他的作品種類繁多,水准不俗,並在票房上具有相當的號召力。
  2009年,瀧田洋二郎導演的影片《入殮師》獲得了第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導演作品
  入殮師(2008)
  阿修羅城之瞳 (2005)
  陰陽師2 Onmyoji 2 (2003)
  壬生義士傳 Mibu gishi den (2003)
  陰陽師 Onmyoji (2001)
秘密 Himitsu (1999)
搶錢家族 (1989)
http://baike.baidu.com/view/295442.html?tp=0_11
 
《禮儀師》導演舊鹹片現歷史展
 
【商臺互動生活副刊組02.03.2009】奧斯卡頒獎禮已舉行了一星期,但日本國內依然因為《禮儀師之奏鳴曲》奪最佳外語片而興奮至今。不過,在東京澀谷舉行的一個影展就相當攞景,皆因該影展竟是個日本AV鹹片歷史影展,當中更會播放《禮儀師》導演瀧田洋二郎成名前所執導的鹹片,究竟是攞景還是贈慶?
《禮儀師之奏鳴曲》是首套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日本電影,導演瀧田洋二郎當然威盡日本,瀧田導演90年代的作品《搶錢家族》,在香港更成為歷來上映映期最長的一套電影,不過,今天擁著一座奧斯卡小金人的瀧田,竟然是拍AV鹹片出身的,其AV電影作品更多達20多套,當中包括日本經典鹹片《癡漢電車》系列,瀧田執導首部《癡漢》電影的男主角,亦正是著名男演員竹中直人!可見在日本AV歷史對其電影發展有重大影響,亦因這緣故,位於東京澀谷的戲院Image Forum,於2月28日至3月20日期間,舉行「日本性愛映畫史1965~2008」鹹片影展,更為這影展起了一個十分漂亮的名字「We Are The Pink School!」,上映42套由60年代至今的日本AV代表作,回顧AV電影的發展歷史。
從這個日本AV電影歷史影展中,不難發覺很多日本著名導演,竟然都是拍AV電影出身的,除了瀧田之外,還有《Shall We Dance?》導演周防正行等等。AV電影歷史影展早在去年11月左右開始籌備,但由於瀧田的作品剛奪得奧斯卡,主辦單位竟收到數多詢問電話,查詢購買瀧田首部AV電影《癡漢電車》的售票詳情,似乎大家對這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導演的「經典」舊作十分感興趣!
http://www.alphrus.net/viewthread.php?tid=4345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 吳孟樵
 
生死觀念或許可倒過來說:未知死,焉知生——生存的意義。
本片將喪禮文化推展至令人羨慕的終極之旅;也可能是未來之旅。有不少日本電影描繪在家中舉辦的喪禮,很人性化,甚至很喜趣,例如:《守靈夜狂想曲》。而本片是把納棺師的職業非常完整的呈現。
霧色茫茫的雪景地開啟影像,以男主角本木雅弘的OS,表述他的夢想與回到童年居住地的感想。充滿音樂熱情的大提琴手,在東京的交響樂團結束後,敗興而返故居。老家,空在那裡等著他。諸多的成長記憶一一掀開,如同他未來的新志業……
在故居小鎮找工作的過程頗有趣,他找到沒說清楚工作性質的工作,叫作:「旅途協助工作」。也就是對往生者送行前的納棺師,納棺之前,為往生者妝扮遺容,幾場儀式直教人佩服、感動,也令他在被歧視的眼光及挫折裡,體會生命裡必得面對的感念或遺憾。
把角色定位在原本學音樂的人,很獨到。恨父心結,使得他在童年就壓抑情緒。當他在戶外或室內拉大提琴,宣洩內心洶湧的情緒,樂音:哀中帶平穩。從未參加過喪禮,也沒享受過完整的父愛,經由一場場納棺的學習,音樂家內心較易體會生命樂章,且手指度靈活,變成禮儀師,動作柔軟。面目表情,在莊嚴中帶著誠懇。絕對會令觀眾讚嘆他柔美的納棺儀式纖細、優雅、美麗得如大提琴弦音。
無論是社長寄託的職業、或面對將出生的的兒子、親手為流浪漢爸爸整理遺容時,童年的記憶,對爸爸模糊的面容,如觀眾在影像裡可預見的:逐漸清晰起來。童年父子撿拾石文的祝福之意,也象徵生命的傳承與體諒。成長記憶掀開了!未來的新志業更確立了!
劇本好、配樂動聽。既有輕鬆幽默的對白;傷感處不渲染,而是真情流露。陪伴親人好友至死的整段過程,就是對白所說的:「一路好走,來生有緣再見。」這過程就像燒棺木的門,這道門開啟、通往另一段路程。夢想的實踐者是澡堂的阿嬤,她至死盡情地工作!真是『超級阿嬤』代表人物。
紛飛的細雪、飄落的櫻花花瓣…在看似凋零的生命本質裡賦於深情。生命不滅!老家,不空!小花園漸漸串出繽紛的色彩。而山崎努社長的精神正是:豁達、幽默的生命態度。
http://movie.kingnet.com.tw/movie_critic/index.html?r=6052&c=BA0004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葬禮為誰而辦/藍祖蔚
 
死者看不見自己的喪禮,那麼,葬禮究竟為誰而辦呢?已經放下的,始終放不下的到底是誰呢?
寫情細膩,堪稱是日本導演瀧田洋二郎作品《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中,最溫婉的手筆,明明是 小人物的小故事,卻能勾動陌生觀眾的心。
首先,瀧田洋二郎提出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葬禮究竟是為誰而辦的呢?是死者?還是生者?
答案理應很簡單:死者已矣,無知無聞,葬禮是華麗或簡樸,他其實什麼都不知道,就算在乎,也不可能表態指導了。所以,葬禮的本質就是生者以死者之名所辦的一場儀式,大小事都由生者張羅打點,至於是否合乎想像死者的期待?吻合死者的遺願?坦白說,誰都不知道,儀式的規模和表現方式,一切生者說了算。
本木雅弘在《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中飾演的納棺師小林大悟其實體會最深,他的職責是讓死者以真實美麗的模樣告別家屬親朋記憶,有一回,他處理一具美麗的女屍時,摸到下體卻頓時一愣,她不是女兒身,她是男兒郎,怎麼辦?他轉身向師父山崎努求救,閱人多矣的山崎努一觸摸之下,也呆住了,他只能問家屬:「你們希望他以男人或女人模樣出殯?」
家屬一聽到這個問題,有人放聲大哭,有人不禁脫口嚎哮了出來。所有的眼淚和吼聲都是人生故事。
偶而會聽到有人從鬼門關前走了一趟回來時形容:「那一剎那,人生好像快速倒帶,兒時往昔模樣就以飛快速度在眼前跑過一遍。」人只要死了,一切底定,愛過的,不愛的;堅持的,抗拒的都不能再改變了,但是死者留給生者的困擾,卻未必會就此消散,葬禮究竟該怎麼辦?遺容還如何呈現?就夠讓生者煩心了。
 這具美麗的「女屍」靜靜地躺在榻榻米上,不是本木雅弘那一碰,沒有人覺得異樣,他生前選擇了女兒模樣,死後能否繼續遂他的心願呢?
出聲咒罵的家屬,顯然不認同死者生前的選擇,死者生前他們不知為此吵過多少回了,但是吵歸吵,扮歸扮,死者早已做了決定,你卻要在他死後改變他的決定嗎?你終於扳回一城,回復死者的真實性向嗎?葬禮究竟是為誰而辦的呢?是死者?還是生者?
嚎啕大哭的家屬,顯然是心中有百般委屈與不捨,死者改變性別裝扮,顯然生前就受過不少煎熬,堅持特立獨行的死者不知有多少千迴百轉的心路歷程,不明白,不理解,卻只能默默陪伴支持的家人又積累了多少的壓力?如今人死了,是繼續遵重他的決定?還是回到他從娘胎出生時的真實模樣?同樣地,你還是要問一聲:葬禮究竟是為誰而辦的呢?是死者?還是生者?
納棺師只能尊重,不能代替死者家屬做決定,但是就在家屬情緒潰堤的剎那間,他們其實見証到了死者生前悲歡合際遇的快速倒帶,人都死了,雙手一攤,了無牽掛,唯獨生者卻還在為繁文縟節爭議不休,還在為生前未了的恩怨糾纏中翻騰來去,人生何等荒謬,但是人生的悲喜劇就是如此這般地每天搬演著。
午夜夢迴,我們才會洗盡塵囂,冷靜地面對最真實的自己;生死關頭,我們在意的是死者的心願?還是忙著顧念自己的顏面呢?是誰已經放下了?又是誰始終放不下呢?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風裡。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07&eid=v207108 
 

楢山節考 >維基百科

《楢山節考》(ならやまぶしこう),日本小說,深澤七郎著,敘述日本古代信州寒村的山林內棄老傳說,鄉下人民生活非常窮苦,男人為了生存每天都很辛苦的工作,女嬰一出生就賣給有錢人家,換來的錢來貼補用,男嬰則棄道旁。在鄉下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老人家到了70歲的年紀,就要由家人背到深山野嶺等死,年已69歲的阿玲婆為了讓孫子多一口飯吃,忍痛拿起石頭敲掉自己的牙齒,讓自己看起來蒼老一些。這看似非常荒謬不合人情,卻深刻地描繪出嚴苛的生存環境之下,自然界的殘酷生存法則。作者深澤七郎做了一首「楢山節」的曲子貫穿整個故事,因此名為「楢山節考」。楢山節考至今曾兩度拍攝成電影,1958年由木下惠介導演,女主角田中絹代為了求逼真,竟把自己的門牙摔斷;1983年由今村昌平監督,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5%A2%E5%B1%B1%E7%AF%80%E8%80%83_(%E5%B0%8F%E8%AA%AA)

《楢山節考》-導演介紹       

《楢山節考》生于日本,1951年畢業于築波大學,後在松竹公司大船攝影所任助導,不久即任導演小津安二郎導的《早春》一片的助導,並與小津合作了三部影片。他也與野村芳太郎及川島雄三等導演合作過。
1958年今村昌平開始爲川島雄三寫劇本《幕末太陽傳》,該片成爲川島的代表作。同年,今村被賞識,執導其首部電影《被偷盜的情欲》。前三部電影的成功,使今村一躍成爲一級導演。他還在60年代末(日本電影工業衰退時期)拍攝過一系列紀錄片。1979年他最富爭議性的電影《我要複仇》上映,這是他蟄伏六年後的作品。影片改編自一件真人真事的連環凶殺案。案件中的罪犯榎津岩(緒形拳)自青少年時期己經常入獄,長大後更多次用假冒的身份行騙及劫殺。 今村昌平用了鉅細無遺及極其冷靜的手法,記錄著榎津岩的犯罪過程,但卻完全拒絕解釋他的犯罪來心理。影片雖然交代了榎津小時候目睹父親(三國連太郎)被軍隊毒打的情形,又細致描寫了他在服刑期時其父與妻子發生了一段不倫之戀,但卻沒有進一步暗示這兩件事與榎津的行凶動機有任何關系,回避了簡化的心理分析。 影片成績蜚然,爲今村三年後在康城勇奪金棕櫚大獎奠下了基礎。他以徹底的現實主義風格及對日本社會的徹底調查與深刻的洞察力在世界影壇享有聲譽。
在日本電影處于低潮時期,他創辦了日本電影學校,培養熱愛電影的年輕人,致力于日本電影的複興。1983年改編自深澤七郎的同名小說《楢山節考》,由今村昌平編劇兼導演。威震戛納,獲得當年金棕櫚大獎。1958年木下惠介曾把相同的故事拍攝成電影,轟動一時。1997年,他的作爲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鰻魚》再奪戛納金棕櫚大獎。在日本《電影旬報》評出的“日本最佳100部電影”中,今村昌平的入選有6部。《鰻魚》獲得金棕櫚獎的四年之後,今村昌平組織原班人馬拍攝了《赤橋下的暖流》,同樣好評如潮。
《楢山節考》-演員介紹       
《楢山節考》緒形拳
緒形從小就立志當一名演員,從東京都立竹早高中畢業後,他前去拜訪仰慕以久的名演員辰巳柳太郎,受到賞識。1958年,緒形進入了新國劇劇團。1960年,他主演了劇團的新劇目《遙遙路》,同年,該劇被改編成電影,于是緒形也隨之在大銀幕上首次亮相。
1965,緒形被選爲NHK曆史劇《太閣記》主角豐臣秀吉的扮演者,一舉贏得了衆多觀衆的青睞。1968年,緒形退出新國劇劇團,成爲自由演員,專心從事影視演出。他主演的電視劇《必殺騙手》(1972-1974)大獲好評。在電影方面,1978年緒形憑借在《鬼畜》(野村芳太郎導演)中的出色表演成功地囊括了當年度各大電影評獎的最佳男主角獎。之後,他在《複仇在于我》(1979、今村昌平)、《魚影之群》(1983、相米慎二)、《楢山節考》(1983、今村昌平)、《火宅之人》(1986、深作欣二)、《羹》(1999、池端俊策)等片中的表演也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2000年,緒形榮獲日本政府頒發的“紫綬褒章”勳章。如今,年近七十的他依然活躍在影視圈中。緒形是日本影視界中流砥柱式的演員,跨越了昭和、平成兩個年代。他演技紮實老道,善于表現人物的複雜性格,在銀幕上留下了衆多經典形象。
《楢山節考》-劇情介紹       
在信州深山的一個山村裏,所有活到七十歲的老人都要被家人丟棄到楢山上,這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稱爲“參拜楢山神”。身體硬朗的阿玲婆已經六十九歲,仍舊終日操勞。她的丈夫去年因害怕被丟到楢山上而逃跑了,她的內心卻很平和,只是操心著長子辰平的繼弦,對被村裏人討厭的次子利助也不放心。這天是楢山神的祭祀日,阿玉嫁給了辰平。阿玲婆因爲擔心媳婦嘲笑自己身體好用石頭砸壞了自己的牙齒。在阿玲婆將被送到楢山的前一天晚上,阿金與利助在馬棚裏成了好事。深夜,辰平背著阿玲婆向楢山進發,途中看到了村中錢屋家的兒子把父親踢下山谷的情形。辰平背著阿玲婆向楢山之頂攀登,就像是一次倉皇的逃跑。在茫茫的大雪中,阿玲婆揮手送兒子下山。
http://www.hudong.com/wiki/%E3%80%8A%E6%A5%A2%E5%B1%B1%E8%8A%82%E8%80%83%E3%80%8B

《人生劇展》2002 違章天堂

編導:楊雅喆
演員:謝月霞、汪白、高志宏、陳季霞
入圍九十一年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單元劇獎、單元劇女主角獎(謝月霞)
   單元劇男配角獎(高志宏)、單元劇導演獎(楊雅喆)、單元劇編劇獎(楊雅喆)
榮獲九十一年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單元劇獎、女主角獎、單元劇導演獎、單元劇編劇獎
【故事簡介】
透過一位漁村老婦的眼光來看人生,為了讓往生的家人及自己未來的「家」,不停抗爭,然而卻有更多他未曾見過的人生百態在前方,遭遇風浪的人,在陌生的地方,同病相憐因緣際會牽起了手相互扶持。
遇到風浪最不容易妥協的,不是鐵達尼號,而是輕小的竹筏…
「就算是翻了,也一樣是正面,能站能活最重要…」
沒有地域性的,雖然是本土的基調,但加上後半段與制度的抗爭,我們討論的仍是一般人都關心的命題,我們並不希望被定義成這是一齣為老人製作的戲劇,因為主角的開朗性格,反而不因年齡而有所退縮。
我們期望一般觀眾在看這齣戲的時候有輕鬆而不凝重的氣氛,來看待這個嚴肅的課題,並且用最淺顯的視覺語言及情節,讓觀眾瞭解一個面對過無數風浪的老婦也許愚痴、也許堅持,像是老母雞般霸道但全心捍衛家庭完整的單純願望。
《以上選自公視官方網站》
早期的人生劇展當中,現在還常被拿出來提的,多數就已經是被奉為經典的那幾部,這些所謂經典要闡述的主題往往是廣泛、深遠的,而表現方式則內斂、精緻的,所以才能在若干年後再回首,也不致單調或過時,而我想,【違章天堂】,也算得上是一部經典了!
楊雅喆導演的片子,在這個格子裡,已經介紹了幾部,如果還包括參與編劇的作品,他在我心裡留下的好片,一隻手是數不完的,除了已介紹過的幾部,為人熟悉的還有,【藍色大門】、【逆女】、【偵探物語】、【畢業生】等,而其中這部【違章天堂】,我已經反覆看了兩三次了,但忽然之間,卻不太知道該如何介紹這部片給大家,於是要寫這篇介紹之前,在網路搜尋文章,而以下這篇文章悄稍寫出了我許多心情,於是摘錄和大家分享:
我看到違章天堂的阿媽準備好將一切身後事情都處理的妥當的那種心態,不就是天下母親的想法嗎?她們一輩子都在家庭小孩丈夫中忙碌,遇到困難的時候,她們卻又是堅韌地承擔下一切。劇中的阿媽一直以『不斷付出』來支撐住一個家庭,她並沒有任何抱怨,因為她認為理所當然;直到一個違章天堂將她好不容易精心安排的最後打算打亂,她必須挺身而出,不只是要討回被拆除的靈骨塔,更是為了讓一家子在下輩子投胎之前,還有個安穩的天堂可以棲息。
看著阿媽抗爭的過程,慢慢地阿媽認識很多都是為了自己心目中天堂奮鬥的勇士,背後的故事導演很輕描淡寫卻有重量地落在我的心上。為山林請命的原住民朋友,為了軍中人權努力的自己親手將小孩送去當兵卻只看到她屍體回來的勇敢媽媽,然後我看到阿媽在面對中風的老伴殷殷叮嚀:『老ㄟ,你已經沒機會比我先死,我若死,外面掛的大紅衣服要記得幫我換,你無聽到沒?!』,老淚縱橫,阿媽還牽掛著,甚至要她的老伴保證不會比她先走。
當然她還放不下心,她為她已經過世很久的兒子撿骨重新安斂,她的大孫子在夜晚揹起她的時候,她的小孫子即使只會叫阿媽其他都不會說,她還是慶幸自己活著,體會著這些或許微不足道的幸福。所以阿媽在夜深走路回家的時候,看到滿臉濃妝的大孫子以為是神明來接她走,她跪下來,不是因為害怕,只是要求祂再給她多一點時間讓她處理好,然後阿媽才可以安心地跟祂到天堂報到。
阿媽對勇敢的媽媽說:『不管我們信什麼教拉,會幫我們的就是好的神拉』,勇敢媽媽一直以為自己孤獨奮戰,現在,她有親密的戰友,即使未來依舊不晴朗,可是她想著,她還有一口氣在,她就可以讓其他的媽媽不要發生跟她一樣的遭遇。
安心的那一剎那,偉大的女性呀,都是為了她心頭的骨肉不要再受苦呀。
阿媽在最後到到違章天堂看到自己以為溺斃的小孫子,笑了,『阿媽就還沒死拉』,小孫子也笑,生與死,一線之隔,可是忽視不得。
偉大的女性們,用盡一生建造一個完美天堂,發落所有大小事情,即使這些她們深愛的人不見得還健在,可是只要能讓她們所有深愛的人,有一個永遠的安全的庇護所,她們就為拼命地去達成,她們根本就是天上降臨的天使。
《上文引用自http://enews.url.com.tw//archiveRead.asp?scheid=19569

有時候我看片,是會拿張紙、拿枝筆,一一記下我的感動的,尤其是在準備看一部知道一定會寫下來的好片時,不過這一部片,看了這麼多次,沒有一次,邊的筆有發揮作用,總是會忘了,那枝筆…
整部片帶著一種濃濃的味道,鄉土味、趣味、宗教味、親情味…總之,是一種複雜而濃得完不開的味道
樂天知命的阿媽,害怕死亡,卻也勇於地面對這早晚會來的死亡,她膽小卻也勇敢,於是就真切地像活在我身邊的阿媽,伴著立法院前的獨特情景、抗議旗幟的飛舞、進香團般的宗教狂熱和鄉里間村民的情感,也許,這就是人家說的,台灣人的草根性吧
我到現在還不能忘卻,阿媽一個人拿張板凳坐在縣政府前面的場景,也無法忘記還上著八家將妝的孫子揹著阿媽跑回家的模樣,阿媽那時對孫子說:「神明不能揹女人啦」孫子回答她:「沒關係啦,妳是老仙女耶!」
我笑了,這笑容,維持了很久很久,甜甜,又有那麼一點澀澀的…
這位這麼年輕的導演,描寫出這麼深刻的人性,讓人更加期待他往後的作品了!
我覺得這是一部適合跟媽媽一起看的片子,因為也許有一天,我和媽媽都會走上這個阿媽生命經歴中的某一部分,我們都要學會,面對死亡的態度,藉由死亡的探討,我們將更瞭解「活著」的意義
說得太多,反倒弱了這部片的感染力量,這部片有收錄在2002公視出版的人生劇展DVD中
有興趣的格友,自己試著去體會吧!
「對於已經失去的生命,我們只能用回憶來填補,對於即將失去的生命,我們只能更用力的呼吸來存在。」
http://tw.myblog.yahoo.com/jw!jL5ST7uTHAI50w6zmwrUxbRejw--/article?mid=1261&prev=1315&next=1179&l=f&fid=21

另詳參本館:《新娘百分百》《送行者》

 《父後七日》:今年,不能不看的一部國片 文:開到荼蘼花事了

在王育麟和劉梓潔共同執導的《父後七日》中,如同片名所示,描述的是為父親治喪的故事。雖然直接以喪事為主題,整部電影卻採黑色幽默的手法呈現,逗得觀眾不時哈哈大笑… 曾幾何時,死亡不再是不可言說的禁忌話題。日本導演瀧田洋二郎以《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拍出禮儀師一職的內涵;去年(2009)台灣導演樓一安在《一席之地》中,加入台灣傳統紙紮藝術師和墓園管理員兩個角色。這兩部電影都與死亡相關,但幾乎嗅不到可怕或黑暗的氣味,甚至《一席之地》還穿插了幽默風趣的橋段。在王育麟和劉梓潔共同執導的《父後七日》中,如同片名所示,描述的是為父親治喪的故事。雖然直接以喪事為主題,整部電影卻採黑色幽默的手法呈現,逗得觀眾不時哈哈大笑。
《父後七日》改編自同名散文作品,作者為導演之一的劉梓潔,於2006年獲得「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據聞散文的靈感來自於劉梓潔親身的經歷,因此即便全文不過4000字左右,讀來依舊深刻動人,對於有類似經歷的台灣讀者來說極具熟悉感。不過,要將篇幅不長的散文作品改編為90分鐘的電影,勢必得增添些許內容。幸而在原著作者的參與之下,電影中多出來的篇幅未淪為畫蛇添足之憾,反而更增風采。
 台灣傳統喪葬文化
原著作者劉梓潔出身於彰化縣田尾鄉,是一個以生產花卉聞名的鄉下農村,因而《父後七日》中出現大片盛開的玫瑰田場景。除此之外,更可見到台灣本土味十足的風俗民情,其中喪葬文化便是頗富代表性的一環。
電影的開場以一首充滿異國風情的猶太民謠〈Hava Nagila〉作襯底音樂,這是一首多用於傳統猶太婚禮的歡樂樂曲。然而,導演卻反其道而行,將這首歌搭配上喪事相關的畫面:道士穿上道服,輕快旋轉,不曉得是在做法還是跳舞;職業孝女準備哭喪卻濃妝豔抹,因為她是專業的,不會哭出淚來,當然不用擔心妝花。此情此景雖然荒謬透頂,然而這又是台灣喪葬文化的真實寫生,令人感到啼笑皆非。此外,在歡快的異國樂曲襯托下,讓人頓時產生錯覺,彷彿此習俗不屬於台灣,而僅僅是他國的文化。這種表現手法讓台灣的觀眾得以跳脫出來,從旁觀者的角度審視自己的文化。
一如開場所展現的黑色幽默,導演在片中多次以誇張、詼諧的方式呈現台灣傳統的喪葬文化,例如:看到大志(陳家祥飾)為父親林國源(太保飾)準備色情書刊,道士阿義(吳朋奉飾)隨即以「這是那裡最缺的東西」讚賞他;議員送裝飾得像巴黎鐵塔的罐頭塔擺在靈堂前側,還擔心自己的名字寫得不夠顯眼;喪事期間,一次又一次的誦經,一次又一次的大哭,好似機械般制式;為了遺照的選用,從拿著麥克風唱歌生活化的照片,到電腦合成西裝筆挺拿著鮮花的照片,眾人費了好一番功夫;法事中,道士們一個接一個踏著如同舞蹈般的腳步,有的還舞弄著紙黏的馬匹;出殯時,樂儀隊鑼鼓喧天地演奏著庸俗的樂曲,底下坐的幾乎都是無親無故的議員代表等人。
除了上述的部分,電影中還出現其他的特殊喪葬文化,這些景象對於外國人或生於都市長於都市的台灣人來說,或許會深覺不可思議、嘖嘖稱奇,然而這卻是真實上演於台灣部分地區的戲碼。透過這些習俗和接連多日的法事,為的雖然是已過往的死者,但也同時是生者療癒心靈和沉澱的途徑。只是在過多的人為因素攙雜之下,原本單純為了送死者最後一程的喪禮,不再是肅穆哀榮,變質為滿足生者私欲、議員作秀的工具。
 規矩的制約與荒謬
電影中有句台詞令我印象深刻:「規矩越來越多。」這是道士阿義在車站等車欲抽菸時,被小莊(陳泰樺飾)以車站禁菸為由阻止後所說的話。生活於這個由群體組成的社會,為了維持運行的秩序,有許多人為制定的規矩必須遵守,除了禁菸的明文律法之外,還有彼此心照不宣的道德習俗也是規矩的一種。
俗話說:「死者為大。」為了死者的最後一場人生典禮,人們依宗教風俗訂定許多規矩,美其名好似為了尊重死者,讓死者能順利走到另一個世界;實際上,過份的繁文縟節根本顯得莫名其妙,令人不得不懷疑當初制定的目的為何,又遵行的意義在哪?譬如:哭的時間點。迎棺木時,道士阿義告知女兒阿梅(王莉雯飾)何時該哭、何時不能哭;作法事誦經時,不管阿梅在講電話、吃飯或刷牙,聽聞道士阿義一聲:「查某囝來哭。」(台語:女兒來哭)必定隨傳隨到,使命必達,稱職地哭上幾聲。在王莉雯誇張的演技和明快的剪接節奏下,這一幕幕串聯成喪儀中最為瘋狂的鬧劇,相信所有看過電影的觀眾對此一橋段都記憶猶新。
披麻帶孝、衣著樸素、所有布置以白色為主,這些規矩的制定原是表達失去至親的哀慟,然而連哭泣的情感宣洩都成了喪葬規矩的一部分,未免過於矯情造作。因此,阿梅才會迸出一句:「常聽人說累到『哭爸』,原來『哭爸』真的是這麼累的事。」讓人聽了不禁像大志和阿梅一樣捧腹大笑。或許某些規矩真的是無可避免,必須遵守,換個角度想,這不也同時牽制了人們的情感嗎?
傳承與延續
《父後七日》不僅以笑鬧的方式呈現台灣傳統喪葬文化和死亡議題,讓電影成為輕鬆的喜劇,其中也夾雜了父親和小孩之間的風趣互動,特別是父女之間的不顯於外的親暱情感更是溫馨動人。
台灣傳統家庭中的父親多半為不苟言笑的嚴父,不過從「有醫、無醫」的笑話,以及邊擺設攤位賣CD邊唱卡拉OK的幾幕來看,阿梅的父親林國源和傳統嚴父的形象天差地別,唯有不擅表達情感這點是相同的。當林國源載著就讀於台中女中的阿梅回家時,聽聞阿梅提起今天是她的生日,林國源隨即停下車來拿出一顆肉粽給女兒。這顆肉粽裝在隨處可得的塑膠提袋中,看起來包裝不甚精美,肉粽和生日也十分不搭調,但是從父親溫和的神情和女兒滿足的吃相,傳達出的卻是難以言喻、滿滿的父女之情。
 死亡雖然是人生的一個結束,卻也代表另一個延續的開始。阿梅背著父親的遺照騎車回家,回想起的是過去父親曾以機車載她,並從旁攙扶教導她騎機車的畫面;大志在父親死後,接續他原本的職業,在夜市叫賣起CD。兄妹倆各自以不同的形式緬懷父親,並藉此將父親的某一部分繼續留存人間,讓死亡不完全只是一個結束。除此之外,從小莊頻頻追問阿義喪葬儀式相關事宜、學他開始寫詩,並前去幫忙看顧大志原本擺設的棒球九宮格攤位來看,這不也是某種形式的傳承和延續嗎?無論是活在世上的人與人之間,抑或出生與死亡之間,都必定存在著技術或經驗的傳承;有了傳承,包括記憶和情感在內的無形價值才得以延續下去。這也許可視為喪禮埋葬死亡的目的之一。
請收拾好您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
原本以為《父後七日》會讓我看得熱淚盈眶,實際上從頭至尾我半滴眼淚都沒有落下。不是因為不感人,而是當中的情感已轉化為深層的內斂,這種感覺反而比當下的眼淚更能持久延續下去。同樣的,王育麟和劉梓潔兩位導演以笑鬧喜劇之輕來表現死亡之重,反而襯托出其中蘊含的深刻情感,不讓強烈的悲情蓋過一切。這種對比鮮明的運用和特殊的題材,加以台灣人共通記憶和生活經驗的貼切傳遞,必定讓《父後七日》脫胎為今年格外亮眼的一部國片。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76&eid=v276112

鬼才歌手與社會的荒謬 — 《一席之地》文:震爾

電影中不論是歌曲還是配樂,都非常有個性,讓我印象十分深刻。希望今後也能在國片裡,持續聽到這麼有力的創作。
《一席之地》的故事由兩個主軸交叉而成,分別是搖滾樂手莫子與做紙洋房的林師傅。看完後的第一個印象是,故事有味道不過導演抓的比重不對,所以看起來怪怪的。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主軸將整部影片串起來。
鬼才莫子與創作型歌手女友凱西這段,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令人難過的愛情故事。特別是每年生日凱西都會寫一首歌給莫子,還有莫子第一次卻也是最後一次寫了歌《晚安野玫瑰》給女友,這兩個橋段都帶給我很強烈的無奈跟哀傷。
而在影片中看得到的主題至少有:原住民部落的拆遷安置,把一切希望寄託身後的林師傅,企業接班人對親人生前的關心反不如其死後的風水寶地…等等,但這些在影片裡用諷刺手法呈現的東西,要怎麼才能跟愛情這件事混在一起呢?
待看了網站上公布的劇本我才知道,原來故事原本的意圖,是要諷刺社會的現實與人性的荒謬!於是我終於可以理解,電影裡為何有前面那些我不知為何要加進來的元素了;尤其是原本我一直搞不清楚應該不是第一重點的林師傅,其情節為何佔據電影中間很長一段時間 – 其實是因為這些元素原本就該存在,反倒是男女主角這段徹底弄偏了!
我不否認我喜歡莫子跟凱西故事拍起來的感覺,尤其是莫子那沈重頹廢的搖滾歌聲,更替兩人的愛情與命運悲劇增添了宿命的氣氛。但喜歡是一回事,跟電影主軸搭不起來就是另一回事了。電影幾乎將原來劇本的所有主題設定都作了改變,但至少都還保存著「反諷」這個主旨,可是獨獨莫子跟凱西這段,卻把諷刺的部分抹去了。為何要刻意這麼做?我真的很難理解。
雖然電影劇本有些問題,但演員倒是演得很好。莫子儀把頹廢不得志卻仍帶有夢想的角色演得活靈活現,高捷跟陸弈靜這對老夫妻更是太穩太搶眼,也因此路嘉欣的存在反倒被這些人給蓋過去了。此外,電影中不論是歌曲還是配樂,都非常有個性,讓我印象十分深刻。希望今後也能在國片裡,持續聽到這麼有力的創作。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40&eid=v240115

《一席之地》~不可缺席的世代交替 文:Charming Marco

而就在這部電影即將於光輝十月採商業放映的前夕,我看了它的特映,在我心中烙下印記,觀影記憶裡它有了立足之地,它名叫《一席之地》!
離開大學校園有幾年,我就有多久不知翹課去金馬影展或台北電影節「跑片」是啥感覺,我甚至不再關心放映菜單,只因我怕自己再也策動不上味覺好嚐出其滋味。有鑑於此,我壓根兒不曉得今年台北電影節的觀眾票選獎是哪一部電影?而就在這部電影即將於光輝十月採商業放映的前夕,我看了它的特映,在我心中烙下印記,觀影記憶裡它有了立足之地,它名叫《一席之地》!
說來運氣,早些時候,電影公司給了我八月中旬的午間場次,奈何我是個看人臉色呷穿的歹命上班一族,就算再怎麼愛看電影,都沒可能漂撇地把文案往桌上一丟便告假閃人。耐心等待不僅是一種美德,更加值得,前幾天的晚場特映,邀來導演樓一安以及演員莫子儀、路嘉欣、唐振剛於映後和同場觀眾交流,在聽完樓一安的創作感想後,我非常之確定必須讓《一席之地》在這格裡有一席之地!
我聞到《一席之地》有「錢」的味道,並非來自財大氣粗的製作預算,反之,它生活在你過著的生活、卑微著你不想的卑微、訕諷著你很行的訕諷、看待著你極欲擺脫卻卸不下又放不軟的態度與身段,以沒有刀光劍影的殺紅眼的狗血來紅了你的眼、亦無誇張肢體的倒胃口的低級來笑開你的嘴的電影,它的平實不矯揉,理應讓你用實質的票根使它在開畫時開出一朵紅花來才是。
我相信片商應該也看出自家產品擁有類比《海角七號》的台式魔力並蘊藏無限可能的爆發力,兩部電影皆獲得台北電影節觀眾票選獎,同樣是描寫小人物的悲喜劇,但《一席之地》的幽默則更曖曖內含光,你聽不到茂伯譙:「幹!挖國寶捏!」此種譁眾取寵的華麗炫耳,可每當你看到高捷與陸弈靜糊著紙紮時的那副既若無其事又無動於衷的冷面神情後,功夫笑匠便是這麼來著,尤甚者,開懷之餘,或許會略感心虛,那景象本是眾生酸苦相,但導演硬是使用詼諧的貌色沖淡炎涼的苦澀,《一席之地》這般蛇吞象地一口一口反噬你的心靈。
莫子儀飾演一名走龐克風路線的樂團的主唱兼創作者,他懷才不遇、他憤世嫉俗、他窮途潦倒,他參不透「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的通理,終致出現可預料卻不可認可的無法逆轉的下場。被唱片公司精心包裝的當紅偶像路嘉欣,一心一意守著男友莫子儀,在男友每年生日時,送給對方一首自己的創作曲當禮物,變成彼此追蹤這段感情的公式音軌,唱片即使不跳針,也不代表乏人灌溉的豆芽菜能開枝散葉地悅耳動聽,這是首沒有續曲的最終曲。
歐式洋房、監視器、液晶電視、元配和偏房的臥室格局大小皆一樣無大小眼之分、麻將間配有金童玉女以便欠咖時下海陪打、信用卡也已備妥免驚紙元寶不夠花、就連手槍都一應俱全不必擔心火拚時會被打槍打好玩,高捷憑他過人的巧手為黑道家族打造出一座如夢似幻的地下殿堂。耐人尋味的是,堪稱絕活的手藝並未改善其家境,高捷為他人的身後事風光作嫁,妻兒卻得四處奔走為他籌措醫藥費,天堂不存在於人世間,反倒屬於靈界。手再如何巧,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高捷為一家三口所窮盡的畢生菁華「通天寶塔」落得被黑道搶去當鎮店的「樣品屋」,生前已無像樣的殼,註定死後落葉也不得歸根。
偌大公墓裡的幽閉一角,獨身對著空氣自言自語的瘦削中年婦人,是為了分擔家計而去兼任守墓者的高捷的妻子陸弈靜,具有陰陽眼通靈本領的女人,外表與內在恰成反比,越孱弱越剛強,在陽間走投無路,逼得自己要去和黑道打交道;另一方面,當面對陰間的「飄兄」時,冤魂那位住在即將被拆遷的三鶯部落裡的未亡人,其命運似乎又比自己更飄零,於是乎,儘管獲取「靈感」得知盜取銀行的方法,可白花花的鈔票真到手的那一刻,是否該完成亡者的遺願幫助其妻?抑或據為己有?無論陽或陰、人或鬼,即便殊途的兩界,卻彷彿照著同一面鏡子,一舉手一投足 ─ ─ 天人/鬼交戰!
高捷與陸弈靜的獨生子唐振剛,是個沉迷於線上遊戲的「條直」男孩,他賣了虛擬世界的土地,換得的微薄現金對於應付父親龐大的開刀費而言,實屬九牛一毛,因此,原本著老虎裝在街上幫房屋仲介公司發傳單的他,擬定志向更上一層樓當起銷售員,卻也弄巧成拙地與市儈投機份子扯上交易自家祖傳老宅的條件說。姑且不論唐振剛的憨會否真是傻,畢竟他的傻勁是傻於正確的目標,縱然方針或許有偏差,但若真有因果,那麼精不精明?住哪裡?已不要緊 ─ ─ 傻人有傻福!福地福人居!
編導極力把他們想表達的意念與關懷本土人文的熱切,一股腦地以分段式敘事灌注予觀眾,經緯線雖俐落分明,但橫豎的臨界點總感覺ㄍㄧㄣ不上去差一點點,你會大笑、你會鼻酸,同時,你也會遺憾它少了些緊湊性。它是貼近大眾的,所以絕無看不懂的問題﹝好萊塢掛的可以考慮回籠了﹞,雖然平行後所交錯出的局佈得不盡完美,但以一名導演的電影長片處女作來看,瑕不掩瑜。
《一席之地》的故事創意好過於劇情調度,光是紙紮業的發想,台灣觀眾單憑想像便已絕倒,更不消說高捷與陸弈靜這兩位幾乎可說是國產片的瑰寶,將草根演得說有多傳神就有多傳神,劇本完全沒有醜化之嫌,台得一整個讓人舒服!尤其陸弈靜黝黑乾扁的身軀配上大而化之的疾步,成功詮釋「走錢」走到心煩意亂的中下階層。再深究這對夫妻的角色本質,其實充滿了樂天助弱的向上正能量:陸弈靜不時地碎念高捷別成天心繫於一家子死後的房事,多找些活兒來幹,認真賺錢養病方為上上策,鶼鰈之情含蓄地流洩於字裡行間,珍惜眼前人的傳統價值,依舊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市場主流;此外,安排高捷查看新屋時,遇見無處可去的前屋主莫子儀,因而善念一起,收留這名小夥子繼續暫住,頓時,又是一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情味於影中飄散四溢。
榮獲本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女配角殊榮的陸弈靜,實至名「不」歸!若非礙於線路與片長之故,導致戲份被瓜分,否則,她千真萬確是吸睛的靈魂焦點,《一席之地》如果沒創造出這個角色,或不見陸弈靜的活靈活現的話,我不認為屆時上映戲院會有座無虛席的可能!相較於陸弈靜的女一出演,掛名號召的路嘉欣那令人不耐受的行將就木的匱乏演技,宛如暗自呼應了女歌手的角色層次與張力皆嚴重不足的模糊輪廓,既工整又對仗地淒慘無比,到頭來,路嘉欣沒有貢獻給你表演記憶點,你只會隨著她張口唱著那首送給男友的不插電的清新民謠曲風的生日定情曲,也許,這便是其唯一的功能性所在。
任何容於世俗的宗教皆有其可信性,教化、正道、良善,不外如是,在充斥仇恨與敵視的年代裡,它更顯彌足珍貴而富裕人心。失落、低潮、久病厭世?人生雖既苦且短,可在世時,聖經闡釋著:「我雖然行經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倘若真有來世,請念念高捷的歌詩:「化厝點中央,萬事大吉昌!」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38&eid=v238110

《一席之地》:陰陽乾坤大  文:藍祖蔚

《一席之地》從殯葬的紙紮藝品中汲取了大量的創作能量。
人生有了活力,氣象就不同;角色有了活力,電影風采也就不同了。
樓一安執導的《一席之地》中,高捷和陸奕靜飾演的紮紙工人林師傅及妻子阿月嬸,就是最有活力的人物,雖然他們只能窩居在公墓旁畸零地,雖然他們只是社會邊緣的小人物,但是專業上的尊嚴,逆來順受,甘之如頤的生活態度,卻也讓他們在平凡歲月中的自在與堅持,另外有一種不凡的榮光。
《一席之地》有一半的氛圍屬於「黑色喜劇」,因為高捷的紮紙工作,是要讓死人開心,要賺死人錢的;陸奕靜遊走在墓園旁,替亡魂處理人間未了情,同樣也是替死人服務的,他們窩在陽間邊陲,為陰陽兩界傳話,僅管他們一家三口安身立命的小小家園,同樣也成為別人眼中風水奇佳的寶地,而起了巧取豪奪之心,從風水而起的戲劇碰撞,生猛又鮮活地展示出台灣殯葬文化的多元趣味。
殯葬事業口口聲聲奉死人之名,求死人之福,其實絕大多數的決定都是活人所做,會計較在意,會批判爭取的全都是那些還活著的人,陽間的對話、要求與期許,在在都反應,也建構出世人對陰間的想像,尤其是人生中所有的虧欠與不圓滿,只要多花一點錢就可以補齊得圓,不就成了活人對死者的最後報償與救贖管道?從高捷面對應蔚明飾演的黑道小吳的各種送亡需索上,不論是各房妻妾的住房安排或從信用卡、液晶電視到手槍無不信手拈來的工藝技巧,都有著讓人啞然失笑的嘲諷趣味,在死神面前,人人平等,偏偏還有人能夠在死神手中討生活,他們的達觀應對,自然就有了高人一等的豁達了。
從事殯葬業,都從江湖上歷練出一套獨特說來頭頭是道,卻又無從驗證的風水哲學,好風水,可求庇佑福蔭,是風水學的基本理論,然而深諳風水之道林師傅一家三口即使家宅佔了好風水,卻也鎮日為稻粱愁苦,也享受不到半點福澤庇蔭,就像那些終日為人解惑的算命仙一樣,千算萬算就是算不來自己的命,改不了自己的運,他們的專業與迷戀,本身就有著高度矛盾,一旦看到高捷拿著羅盤判讀風水方位,一股腦責怪兒子唐振綱不懂風水,不懂化解衝煞,找錯房子的頭頭是道,不禁就會對照起他籌不出開刀費用的窘迫處境,就會想起古典小說《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所說的:「如果一得美地,即能發達,那通曉地理的發達曾有幾人?」
委婉,但是意境全世,嘲諷,無需劍拔弩張,都是藝術的妙境,樓一安在《一席之地》所發揮的黑色幽默,堪稱是全片最精彩的戲劇高潮。
至於在台北電影節和金馬獎提名的女配角陸奕靜,那種對著空氣說話,明明無人在卻宛若有人在的表演趣味,其實也是默劇以降,追求「抽象」表演的一個標竿,不管是朗朗睛空,或者漆然黑夜,她的碎唸應答,無盡的生死糾纏,無窮的陰陽對話,竟然有了死生練達的怡然風景,在陸奕靜的詮釋下,少了陰森恐怖,卻多了人生癡纏面向的審視,自然得有如清風明月,卻也迤邐蜿蜒得有如大河風景,煞是好看。
至於殯葬紮紙的工程與用色,根本就是陽間活人為陰間死者所辦的最後一場盛宴,俗豔的華麗,奢想的結構,都有著濃郁的本土風景,樓一安、周美玲及陳芯宜這一代的台灣導演堪稱是從神鬼文化中汲取最多創作能量的創作者,不論是《豔光四射歌舞團》的牽亡法會,《流浪神狗人》的巨大佛像花車,再到《一席之地》的紙紮天壇,祭祀儀式所藏含的俗世心願,透過他們的放大與再現,有著獨特的詭魅韻味,而且他們除了文化祭禮的儀式之外,也都試圖更往下挖掘出生死難捨,人間戀纆的紅塵心緒,也算是極其認真的文化深耕者,在台灣電影列車往前直行的窗台風景中,佔有不凡的一席之地。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40&eid=v240105

一席之地 A Place of One's Own (2009)

導演:樓一安
演員:莫子儀/路嘉欣/高捷/陸弈靜/唐振剛
劇情簡介
2009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獎」觀眾票選獎、最佳女配角、最佳美術設計
莫子(莫子儀飾),一個狂放不羈的搖滾鬼才,卻難得知音。這憤世嫉俗的孤獨靈魂,似乎只有在面對凱西時(路嘉欣飾),柔情的另一面才偶然乍現。然而在凱西日漸走紅後,兩人的關係卻逐漸走向冰點。這是莫子第一次寫情歌給凱西,或許也是唯一的一次……
林師傅(高捷飾),專門為往生者蓋房子,家中堆滿了栩栩如生的紙人、紙手槍、紙麻將……,當然還有紙洋房,卻一輩子也掙不到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甚至自己生病的開刀錢也湊不到。接二連三狗屁倒灶的鳥事,在妻子阿月嬸(陸弈靜飾)陰錯陽差竊得一筆鉅款後,似乎就要迎刃而解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原本不相干的兩組人,因林師傅的寶貝兒子小剛(唐振剛飾)而出現了交集,並引發一連串出乎意料的連鎖效應……。於是,在這個喧囂的都市叢林裡,不論是在世的人,還是死後的鬼,彷彿都已耗盡了所有生命的氣力,嘶喊著:還我一席之地!
演員介紹
莫子,一個空有音樂才華卻不被市場接受的搖滾樂手,面對曾是創作夥伴又是愛人的凱西逐漸走紅,於是改以憤世忌俗的方式武裝自己,用嘲諷的方式表達他對凱西漸漸因商業包裝而失去自我的感受。
關於導演與編劇
樓一安,多年來從事編導及製片相關工作,其編導作品多與勞動階層及外來移民之生命經歷相關。
影片短評
太好看了~推薦^^
很喜歡路嘉欣和陸弈靜的演出
喜歡林師父這個橋段-小剛的傻,與母親詼諧的對話,嘆為觀止的靈厝,有點像"送行者",讓人了解殯葬業.
看了讓人感動的台片。藝術家往往在死後才有一席之地。林師父的橋段也有趣,路嘉欣和莫子儀的愛情,不勝唏噓
影片短評
很無聊,雖然劇情不錯。
是一部 很細緻 很好看 很值得看的片子!配樂好好聽~還有!記得面紙要多帶些~
不錯的寫實電影!
有溫馨、有感動、有詼諧幽默、有人生百態、有俊俏男跟氣質女,也有不錯的音樂。它是值得ㄧ看的好片。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1tw49802061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Departures (2008)

導演:瀧田洋二郎
演員:本木雅弘/廣末涼子/山崎努/吉行和子
劇情簡介
本片獲得200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日本國寶大師久石讓配樂,在日本上映2009年日本票房成績已達30億日幣,並入圍本屆日本奧斯卡最佳影片、男女主角、男女配角、導演等13個獎項。
原本在東京交響樂團擔任大提琴手的大悟(本木雅弘飾演),因樂團突然解散而放棄演奏家之路。失業的大悟於是和妻子美香(廣末涼子飾演)回到故鄉山形縣,在報紙上看到「旅途協助工作」的徵職廣告而前往應徵,意外當場獲得錄用。詳問之後,大悟才知對方徵的是禮儀師!禁不住社長(山崎努飾演)半強迫半利誘說服,他不情願地開始這份工作。初時大悟十分恐懼排斥,還得應付親友的誤解、週遭的鄙夷,讓他數度興起辭職念頭。但在親身經歷一場場送行儀式後,他漸漸瞭解到禮儀師妝扮往生者「走上來生旅途」的重要意義,終能自信地投入工作,並重獲眾人尊敬。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從開拍到完成,擔任男主角的本木雅弘功不可沒,此片當初是在本木雅弘極力促成之下完成的電影。原來在10幾年前本木雅弘參加了一場告別式,看到納棺師以神聖莊嚴的態度溫柔對待往生者,家屬在悲傷的情緒下也能放心與往生者說再見,使得本木雅弘對納棺師一職產生濃厚的興趣,便向製作人提案說:「以納棺師的世界做為電影題材如何?」沒想到籌備了10年直到2008年電影終於完成。
本木雅弘為了揣摩劇中中年失業的大提琴手以及新手納棺師可說是下足了苦工,從未學過任何樂器的他,足足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苦練大提琴,他說:「我是第一次接觸大提琴,超乎想像的困難啊!真的花了很多心思苦練才稍微有點樣子出來。」不過他也練出了興趣,只要有空就會拿出生平第一個買的大提琴來秀一下。而在劇中最重要的納棺師一職,本木特地至禮儀公司學習並由專業納棺師指導,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有辦法完成在劇中熟練的替大體清洗著妝。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入圍2009年最佳外語片,繼山田洋次2004年的《黃昏清兵衛》後,日本電影睽違五年的入圍之作,這是第12部入圍該獎項的日本電影。在1956年以前,奧斯卡外語片獎項是以「榮譽獎」的名稱頒發非正式競賽項目,有三部日本電影獲得此獎項分別是1951年的《羅生門》、1954年的《地獄門》及1955年的《宮本武藏》,自1956後才改為正式競賽項目,採用現行的提名入圍方式,至此之後日本電影就不曾得過最佳外語獎。
片中飾演本木雅弘的父親峰岸徹則在2008年10月11日罹患肺癌過世,峰岸因本片獲選代表日本角逐2009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期待著親自出席影展,病榻上還努力練習英文,沒想到卻無法如願完成。
演員和角色
本木雅弘、廣末涼子、吉行和子、山崎努、余貴美子
關於導演瀧田洋二郎和幕後團隊
1992年,瀧田憑借以幽默的筆觸描繪駐外日本人的作品《我們都還活著》贏得了當年日本藍絲帶最佳導演獎。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ojp31069238

主題:這部片,其實沒那麼好!!! 2009/4/19

1F常看的得獎片的觀眾,有人同意這個說法嗎?
2F發文時就已經暗示你自己的程度是高的,別人的程度太低~你自己的觀點是深入的,其餘的人見識淺薄~怎麼?就只有你自己電影看的夠深入?那!如果有人說這部片好看!他就是個沒資格欣賞電影的人?他就是個看不懂電影的人?還是只是個淺薄的商業電影影迷罷了?
3F懂看電影跟懂人生的生死觀是二回事~後者比前者在本質上意境深遠的多了!!
3F的懂人生的生死觀,其實就是我要的,但他只對了一半.有興趣的人,可以再去多看幾遍,順便增加票房.同樣的,也許你會找到答案.
2F的你犯了一個錯誤.我之所以說常看的得獎片,有人同意這個說法....那是因為得獎片(影展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是不一樣東西,所以我不能把它放在一起做比較,但這無關所謂水準問題,就好比我不會去問,喜歡變形金剛的觀眾,你喜歡險路勿近嗎.而且如果我沒猜錯,你應該是片商.
15F同意原PO,的確是沒有太大的驚喜,個人的感覺就是主題還OK,然後情境營造部分靠音樂撐起來(這與海角挺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主題是禮儀師,劇情必然用一場又一場的喪禮堆疊推演,但看到後來隨著死者角色份量越來越重,個人反倒對喪禮的過程越感疲乏,我跟一起去看的小妹對這樣的片能拿奧斯卡都有點訝異,可能是這部片的點沒打動我的心,看到主流輿論一面倒的推崇,我這樣的想法或許是異端吧
17F這部電影的問題在於電影的內容只流於了主題的表面與形式.換句話說,若是真正的禮儀師來欣賞這部片,可能更會覺得這部片的普通.因為電影真的就只是在演禮儀師這三個字.另外有人說眼到最後厭煩了一而再的禮儀過程,那我很遺憾,他沒看到最重要,也是這部片子“好”的所在!這其實就是電影最大的問題,而不是好的所在.導演欠缺舉一反三,借題發揮.說實在的,我比較願意相信評審這次是以大眾化作為他們的首要考量.(*因為去年收視率的因素,這種現象也同時反應在最佳影片上)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63099

主題:太棒了!...為啥台灣拍不出這麼棒的片呢? 只愛搞藝術..夠了沒?!!!  2009/6/3 14:35

1F看了這部片, 想到國人把海角零號捧得像神一樣, 真是慚愧! 為什麼國片和老中導演們老是愛搞藝術片(騙)? 一天到晚只想拍那種參加比賽的片, 或一天到晚想改寫歷史真相的政治洗腦片呢? 這些國片導演卻完全不拍這種很用心徹底發揮一個很單純的人文議題呢?可見國片導演根本毫不關心人文或社會, 只關心自己的名譽...這樣根本不值得被稱為電影人, 根本只是電影匠,利用電影在圖利自己的虛榮心, 根本應該被國人唾棄.
2F其實這部某些地方也很藝術片,像穿壽衣時、還有化妝等,覺得日本電影也以經復甦了,最近有不少好片,有能跟韓國影視抗衡的本事,像kg-20,送行者等 
3F那是只有幾幕,我們的「國片」是每一個場景都在搞藝術......
4F海角七號票房是被拱出來的,別太驚訝!迷是一個很重要的行銷手法,台灣電影好的題材在侯孝賢那一代之後都終結了,現在的題材不外就是音樂創造,什麼周杰倫的不能說的秘密,來個四手聯彈,大家就把他棒個像神一樣,周杰倫要是鋼琴很棒,郎朗李雲迪嚴俊傑都去死算了,說什麼弱勢團體的電影,來個翻滾吧!男孩佳片之後,後面緊接著相關類型的電影不斷的出爐,愈拍愈悲情,蔡大導演的藝術電影每部都不賣座,每部看到都快吐血,他的片子導的比不上韓國導演金基德空屋情人有水準有內涵,充其量就是情色電影嘛!還有什麼好藝術的,綜合起來目前台灣故事題材不外乎就是音樂體育情色的輪番上陣,我有錢?對不花錢看這一類的電影,因為花錢就要花在刀口上,一天到晚講愛台灣的就請支持國片,他媽的,偏偏我就是不愛國
5F其實有很多好題材都可以變成電影,只是會冒風險,我是討厭看同性戀的,不是因為我討厭同性戀(我支持)只是因為太多片子一直都是講同性戀,= = 到後面都老梗 很無聊,明明台灣就可以撥很多種不同的題材,像之前的肺結核,我轉到新聞就有整理過 我的兒子不是英雄,短短幾分鐘就很感動,如果有人可以拍成電影一定很棒..
8F看到有人這樣批評國片,真的覺得很悲哀!在形容國片的同時,像不像在形容自己?除了批評以外,你們為了所謂國片做了什麼? 是否也只是燒盜版的來看? 看完再批評?這樣放肆批評,是否傷害到別人的用心?請將心比心! 如同我身為一個路人,不會批評你!不愛國!? 只能為你的行為深感悲哀! (另參本館: 海角七號)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64662

落葉歸根 Getting Home  (2007)

導演:張楊
演員:趙本山/孫海英/宋丹丹/午馬/胡軍
劇情簡介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中國2007年最不可思議的黑色幽默,讓人笑中帶淚,淚中帶笑,道盡中國農民離鄉背井、愛拚不一定贏的辛酸。由中國導演張楊執導,獲得2007柏林影展天主教人道精神獎作品。
老趙是個五十多歲的農民,他南下到深圳打工,卻因為好友老王死在工地,決定帶老王回鄉安葬。老趙先把老王偽裝成醉鬼,再混上長途車,卻不幸在途中遇上劫匪。老趙誓死保護老王的補償金,此舉贏得劫匪敬重之餘,還救了一車人的財物,但屍體就此被發現,反而被乘客們趕下車。
老趙把老王裝成急救病人在路上攔車,並遇上好心人把他們送到醫院。過了一夜,老趙赫然發現錢被偷了,不禁悲從中來,但這未能動搖他的決心。要解決錢的問題,他把老王裝成乞丐;要解決吃飯的問題,他到別人的葬禮哭喪;要掩蓋屍斑,他請妓女為老王化妝。
一路上,老趙遇到形形色色的中國人。家鄉在望之際,他遇上土石流,只能靠意志力戰勝大自然,因此被村民捧為英雄,在醫院中甦醒後的老趙發現自己上了電視,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還是用非常規辦法,把老王的屍體偷回來。當老趙終於帶著老王回到故鄉時,卻發現故鄉已變成水庫,村莊都被埋在水底...。此時,一段回憶湧現老趙眼前:小酒館裏,大醉的老趙向老王抱怨生活艱辛、健康衰弱,他極害怕自己客死他鄉。同樣大醉的老王對他說:「你死了,我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回家鄉…。」

《落葉歸根》:癡傻對浮誇 文:藍祖蔚

蒼茫大地,觸目盡是心機計較,魯直傻勁反而才是珍寶。
公路電影的特色是風景一直在變,人的心情也隨之進化洗滌,台灣導演陳懷恩的《練習曲》如此,中國導演張楊的《落葉歸根》亦如此。
《落葉歸根》的劇情可以簡單整理如下:老趙的好友老劉喝酒暴斃,老趙決定送他回家,而且是就算背,也要背你回家。荒謬、真情、趣味與寫實都因此而生,導演張楊的功力與演員趙本山的魅力亦都因此展現。
公路電影必然會遇上好心壞念的各式人等,誇張就易失之煽情,也失去寫實力道;嚴苛則失之矯情,失去寬厚人情。《落葉歸根》的劇情處理幾度險些誇張失控,還好美麗山河成了最厚實的土壤,含蘊包容了所有的流氣與俗氣,同時還能回彈出讓人含淚捶心的力道。
老劉猝逝,只領到五千元工殤費,老趙沒錢打車送老劉返鄉,只好搭乘客運車,讓老劉戴上墨鏡裝睡,卻意外遇上打劫歹徒,做惡多端的歹徒發現他是護送好友屍體返鄉後,盛讚他的「仗義」,不但揭露自己假仗義的恥辱往事,還把劫掠財物都給了他;但是歹徒一走,車上旅客立刻從忠厚老實的老趙手上搶回來了自己的財富。
這場開場戲,說明了張楊時而誇張失控,時而低調冷靜的戲劇調度功力。首先,是真情無敵,連歹徒都動容,刻意標舉人性之美(歹徒不夠惡,轉變太直接),險些讓電影走上了說教的老路;其次,則是自私人性不時作祟,遇強梁不敢聲張,遇老實則耀武揚威;而且不知車上有死屍,就安然無事,一旦知之,就百般挑剔,吵著要退票,結果卻是逐人下車。說話的人說的太白太淺,沒說出口的才是人心深沈本相,《落葉歸根》的這場開場戲讓人看見了戲劇火候拿捏的難度。
類似的失控戲,也發生在胡軍飾演的失戀貨車司機,只因老趙唱著鄧麗君的小曲「路邊的野花不要採」,就勾起了他的碎心記憶,差點掐喉失控,甚至還會放聲大哭,癡情人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問題在於胡軍的表演完全沒有說服力,聲音不對,淚水不對,甚至老趙只說了句:「你再開三十萬公里,把她給追回來。」就恍如黑夜有了明燈,開始加速奔馳,愛情療傷頓成搞笑鬧劇,其實也是讓人莫明所以的節奏掌控。
至於午馬裝死,預辦喪事想見死後風光的戲份,則是宛如一路折騰,精氣神都已洩頹而生的「魔幻」意境,雖有黑色嘲諷意味,卻不堪往下深究,因為背後沒有更深刻的人性挖掘,老趙想要混口飯吃,從假哭到真哭,其實也沒有更明白的轉折說明,因此顯得刻意而勉強。
夏雨立誓要騎單車上西藏慶祝自己廿八歲生日的那一場青春豪情戲,看似浪漫,他與老趙相遇的前提卻是老農疾打牛背要牛車快行,揶揄拉著載屍板車的老趙人不如牛的競技趣味,老趙是拙,但是老農卻是仗「牛」欺人,冷酷無情的勢利嘴臉出現在這個場景,也讓人覺得突兀愕然。
所有的壞,其實都是要來襯主角的好,娃娃魚和山雞就吃掉所有的旅費,而且工殤費用還是假錢,地下血牛不嫌他有B型肝炎照樣要他捐血…惡運霉事接踵而至,都是在設定困境,創造戲劇張力,再突顯他的應對之道,趙本山的魯直樸素與焦慮神態,其實頗有說服力,所有的誇張失控都讓他的渾厚給稀釋沖淡了。
雖然我並不相信有一位公安會如結尾那樣伴隨處理一具死屍骨灰,雖然我也認為最後的旅程安排太過一廂情願,但是看著老趙終於到達即將被三峽大壩淹沒的老劉故 居,看到老劉的兒子只能在殘破倒地門板上留言,向音訊全無的老父致歉,山河無言,人事無常,老趙還得繼續往前行去的結局,我卻還是佩服張楊導演的敘事功力,生死友情可以是浮生泡影,卻也是小民大事,畢竟他懂得掌握傻與癡,也因而合理成就了《落葉歸根》最根本的動力。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173&eid=v173107

紀元影評 《落葉歸根》飽覽國人眾生相 2007/01/29

一部以現實生活為題材反映國內實況的電影,故事講述兩位外地民工老趙(趙本山飾)與他的好兄弟老劉,一天老劉因為飲酒過量,突然死亡,老趙為了達成兩人之前的承諾,死後不做異鄉孤魂。一般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都很重視人死後要「落葉歸根,入土為安」,所以老趙認為怎樣也要把對方送回家鄉安葬。導演利用老趙這個悲情人物,帶出中國人的俠義及社會百態。
片中有很多熟悉的橋段,如專門打劫公車的專業劫匪、路邊酒家的騙人手法、無良老闆欺騙工人,發放的撫恤金全是偽鈔等,最有趣的一場是由一位無兒無女的財主自編自導的「哭喪」場面,盡顯當今中國人的生活態度。
導演以地道的包裝及平實的拍攝手法,把國內人民的悲苦展現出來,老趙雖然身上帶著老劉的撫恤金但全是偽鈔,而自已僅有的錢財也被人偷去。他身無分文但依然樂觀面對,堅持要把老劉送到家鄉,這種不畏苦的堅持態度實在是很難得。
《落》片沒有像《瘋狂的石頭》那樣辛辣、搞笑,看得出導演張楊對國內電影的尺度還是有所忌諱,未能放膽的去表達,多用諷刺手法,如小孩媽媽因工廠意外,燒傷了半邊臉,被迫遷離人群,但小孩對著媽媽背誦的課文竟是我們的祖國,令我們多麼的幸福快樂!另一位單親媽媽因要供養兒子讀大學而定期去黑市市場賣血,最終被抓進勞教所,但導演把勞教所描述得太文明,不單讓他們吃飽飯、讓他們洗得乾乾淨淨的,更有文娛晚會招待,還說有免費專車送他們回家。若如此溫暖,進去的人誰還願離開?
片中最值得讚賞的是那位扮演死人的演員,全片沒有露出任何破綻。
近年來,國內的名導喜歡拍大製作,甚麼「黃金」「晚宴」,多倒人胃口。此片製作雖小,還有些看頭。其實現在國內有很多導演在未成名之前都能拍出很優秀的電影,只是一旦紅了,錢賺多了,拍攝的電影太過流於商業味道,以後就很難拍出個人的風格。(另參本館:《張藝謀神話的終結》)
http://hk.epochtimes.com/7/1/29/39160.htm

墮胎議題電影《天使薇拉卓克》

導演:麥克李﹝Mike Leigh﹞
★奪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最佳女主角
★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原著劇本獎
劇情簡介:
一名熱愛家庭生活又很有愛心的家庭主婦薇拉卓克,她不但每天都將家人照顧得無微不至,也花很多心力照料久病的鄰居和她年邁的母親。對所有人而 言,薇拉不僅是賢妻良母,她簡直就是天使的化身,總會為大家帶來微笑和溫暖。但是有著天使心腸的薇拉,卻有一份很隱秘的工作,她偶爾會為一些被強暴或是未 婚受孕的可憐女人墮胎,雖然這是嚴重違法的。
薇拉在她們求助無門的情況下,基於慈悲心去幫助她們,她不但從不向她們收取分文,也從不對任何人-包括她的家人,透露這些事。有一天,當一名年輕 女子因為墮胎而危及生命時,薇拉的秘密於是被公開,她面臨了被求刑的可能…。這場風暴讓薇拉辛苦建立的美滿家庭瞬間瓦解,風暴甚至延及她完全不知情的丈夫和子女…。究竟好心幫助人的薇拉有罪嗎?她的遭遇還有空間可以轉圜嗎?

維拉卓克天使魔鬼
http://blog.xuite.net/bluescreen/movie/12017668

探討墮胎的另類電影:
http://blog.udn.com/lionstar0806/1430407

墮胎權之爭 Lake of Fire (2006) 

導演: 托尼?凱耶
演員:Noam Chomsky/Alan M. Dershowitz/Randall Terry
內容 
    美國國內關于墮胎權利的紛爭始于上世紀60年代。後來支持墮胎與反對墮胎的不同立場將人們分爲兩大陣營,他們之間的鬥爭自此以後,從未停息。反對墮胎的“親生命派”主要是宗教右翼和保守主義者。他們認爲生命是上帝所賜,隨意墮胎就是隨意殺人,讓婦女擁有墮胎自由無疑破壞了上帝的安排;墮胎合法化意味著縱容以快感而不是繁衍爲目的的性行爲,會毀壞婚姻和宗教等正統觀念,造成道德淪喪,並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支持墮胎的“親選擇派”主要是女權主義者和自由派人士。他們認爲胎兒還不是完整的人;婦女理應擁有自由墮胎的選擇權,因爲它是包含在憲法保護的“個人自由”之中的...
http://bk.pplive.com/movie/24053

 惡胎 Ngok toi (2010)

由羅守耀自編自導的《惡胎》,取財自墮胎、養小鬼等駭人題材。
一位女護士少芳(周秀娜 飾)與已婚男醫生(黎諾懿 飾)發生婚外情,不料,因為意外懷孕,二人關係決裂。
懷恨在心的少芳找來術士隔山上人(林雪 飾)養小鬼,以協助少芳趕走元配綠萍。未料,墮胎之際,女方遭陰靈穿身而入,死胎落地,那一刻開始,這班人便開始了不得安寧的生活。原來,至為惡毒的胎鬼,流散人間,無法投胎轉世、無法再生…永無止境地受罪,而鑄錯的陽間男女,將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本片網羅周秀娜、林雪、邵美琪等演員。其中,周秀娜飾演的女護士,有火辣、性感演出。

《惡胎》:無驚有喜,本年之最

羅守耀可算是近年的多產導演,身兼出品人、監製、編劇、導演的他嘗試挑戰不同題材,可是卻同時不斷挑戰觀眾的容忍程度與下限。繼一月初的《滅門》成功「降級」後,三月中的新作《惡胎》亦「驚嚇」成功,皆因電影本身的質量比起素材更為驚嚇。
《惡胎》的劇情先從警方人員(谷祖琳、鄧上文等)調查時發現有女病人的流產嬰兒出現異常情況開始,繼而帶出醫生李意祥(黎諾懿)的三角關係主線。雖然祥已跟沈綠萍(呂慧儀)成婚,但與祥一起工作的護士少芳(周秀娜)卻跟祥有秘密關係,少芳想盡方法破壞祥與萍的關係,可是在過程中卻發現惡胎已開始浮現,並且展開其自身的報復。
羅守耀執導的電影,向來找來的素材雖然似曾相識,這回亦不例外。《惡胎》涉及的素材分為兩方面,一方面便是「養鬼仔」的描述,另一方面則當十年前《午夜兇鈴》、《咒怨》式恐怖。對於羅守耀一直以來希望拍回具香港風味的素材,這份堅持是值得欣賞。
可是找到素材,仍需找到方法才能成事。《惡胎》的問題,在於除素材外,其他搭配可以說是爛得直達恥笑的境況。
先從情節去看,《惡胎》承繼了羅氏過去電影不懂說清故事差劣之大成,先來一個第三者序幕,接著配上交待不清的人物關係。當電影已過半場之時,觀眾才仿如如夢初醒得悉電影談的是一個靈異款式。至於前段出現一些驚嚇的情節,則令人不明所以。到了下半段,電影本來開始進入高潮,可是由於片中各人的關係含糊不清,結果胡混到好一段時間,到了最後結局才來個大解畫。其突兀與難看程度,絕對拍得上去年《殺人犯》的一幕真相大白,未知羅守耀是否繼前作向小津安二郎致敬後,今回再向新導演周顯揚致敬。
電影雖然公映版本僅得89分鐘,不過劇情並不緊湊,當中更不乏多餘情節。片中憶述林雪如何開始養鬼仔一段,情節過長,對白無聊,比起司徒法正的《怪談》還更無奈。芳與祥於片初的談話對白也是令人不明所以。萍於食肆充當賣酒及於酒吧任職的一幕,情節交代不足,令人無法理解除了拖戲以外的作用。
鏡頭運用方面,電影不少情節似乎以數碼拍攝,可是在後期製作未有做好所需,結果不少室內呈現微粒甚粗的狀態,跟電影其他部份並不協調。至於電影一有所謂靈異的部份,未知是否特效有限關係,即時變暗,作用也許跟電影打上「恐怖情節」提示不謀而合。
話雖如此,可是在觀看《惡胎》時卻不乏笑聲,因為電影於後段充斥不少令人恥笑的情況。當中最莫明其妙的,莫過於當祥帶同芳驗孕後,婦產科醫生當建議祥結紮後,突然在附近的整個窗戶脫落令婦產科醫生墮下身亡,其突然程度比起日前土瓜灣塌樓還不可思議。至於芳與祥在診所大聲談及戀情時,在旁的護士竟然可以若無其事,也令觀眾笑得歡樂。
演員方面,其實兩名女角周秀娜與呂慧儀能演繹的空間不多,不過兩者看起來至少算是具說服力。相比之下,黎諾懿飾演的醫生雖然佔戲較重,可是表現卻十分難看。當中一幕他跟芳在診所的公開秘密戲份,出現咬字不清,而在家中半夜突然驚醒的神情,亦與原意相距甚遠。全片演得最好的,也許是飾演負責養鬼仔的林雪。
整體而言,《惡胎》雖然找到一個不俗的題材,可是劇本交待不清、鏡頭並不協調、情節不明所以,結果雖然眾女角盡力演出,但整體看起來卻盡力地爛。觀乎羅守耀的往績看來,也許日後即使有素材欲自行執導的話,還是希望另找編劇為妙。
http://hongkongfilm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211724

台長: 阿楨
人氣(10,013) | 回應(4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揭開老化之謎》

顯示全部41則回應

活的不耐煩
<價值觀崩潰 十歲就輕生> 商業周刊 07/06/15【文/成章瑜】

去年,每二小時二分鐘就有一人輕生,有四十一萬人曾做出結束生命的行為,自殺,就像你我的鄰居,環繞在身邊……

不管你看見還是看不見,事情就這樣一直發生。
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在二月時曾推估,民國九十五年,台灣自殺死亡人數飆至四千三百一十三人(編按:最新數據截至六月十日截稿尚未更新),創下五十年新高, 也讓台灣的死亡率擠進世界前十五名(編按:係與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之數據做比較)。四千三百一十三人死亡的意義,約當7-Eleven遍布於台灣的密度。如 果換算以天為單位,等於每天有十二人自殺,等於每二小時二分鐘就有一人輕生,是十年前的二.三倍。

》心靈匱乏:找不到生命著力點,自殺成青年族群第二大死因

「台灣正從新貧(new poor),卡債卡奴的近貧(near poor),走到更危險的心貧(heart poor)族,」林萬億說。社會缺乏共識,人心就無所依附,很多人都找不到生命的著力點。

高自殺率數字背後其實隱藏著更大的危機。前年自殺數字產生關鍵的變化——過去幾年自殺人數多在三千人以下,但民國九十四年突破四千人。而 且,數字顯示有自殺低齡化現象。以九十四年為例,每一.四天就有一個青少年自殺,自殺位居十五至二十四歲的青年族群十大死因第二位;而每十萬人口即有七個 青少年自殺身亡。同時,國內已出現多起十歲兒童自殺案例。翻開報紙,父母攜子全家自殺的案件讓人怵目驚心,這也是在國外絕少發生的案型,意謂著對社會支持 系統的某種絕望。

》經濟失衡:M型社會兩端 在絕望與欲望中掙扎
金錢遊戲留下了社會失序大問號,進入M型社會,經濟失衡的狀態會更嚴重。貧富差距拉大,靠經濟解決問題的能力降低。其實從最近幾個自殺數字即可看出端倪:

M型左端:攜子自殺的家庭比率增加,這種型態是新貧、近貧加上心貧的全組合,也代表著某種對社會的絕望。

M型右端:社會變遷、資訊爆炸、職場壓力大增,臨床上發現屬於菁英型的自殺案例增加,要求高、欲望大,很多人過不了自己生命困境的那一關。
值得重視的是,「兩年前,九○%至九五%的自殺案例都有憂鬱症或躁鬱症的病史,但現在的案例,是媽媽帶著孩子跳河、全家燒炭自殺,這些顯示台灣社會出了大問題,」心理諮商師,也是淡江大學教育心理系教授呂旭亞說。

》情感斷裂:社會孤鳥紛飛,從自我疏離變成人際疏離

除了經濟因素外,根據自殺防治中心的統計,自殺成因中,經濟因素雖是主因之一,但有超過三成的人是因為情感因素,顯示台灣人際網絡出現嚴重斷裂。

台灣都市化越極致,社會孤鳥越多。「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很多人在網路上on line(連線),卻在情感上off line(斷線)」王文華說。「每一個自我,都驚懼於人際關係的痛苦,因為充滿不對稱性及不安定性。我可以對人家不好,但人家不可以對我不好,」自殺防治 協會秘書長林昆輝分析。

》陰霾擴散:憂鬱症患者六年增三倍 一人自殺,六人受影響

也許你會問,自殺關我什麼事?根據自殺學之父愛德溫.史納曼(Edwin S. Shneidman)的估計,每一人自殺死亡,估計至少就會影響六個自殺者親友,「因為自殺是會模仿學習的,」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所教授林綺雲說。

電影《末代武士》中,日本天皇問湯姆.克魯斯,「勝元武士是怎麼死的?」湯姆.克魯斯回答,我不能告訴你他是怎麼死的,但我可以告訴你,他是「how to live(如何活的)」。

「今天,此時此刻,甚至這些年,我們到底怎麼活著?」連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執行長江弘基也疑惑的問。台灣憂鬱症,六年間激增三倍,有一百九 十萬人飽受憂鬱症之苦。根據兒福聯盟公布的「媽媽辛苦指數調查」,亦發現五成六的媽媽認為自己的辛苦達到「過量級」,三成四的高風險家庭媽媽想自殺。台灣的離婚率,二十年來也成長了兩倍。

》強迫競爭:搶奪有限資源,自我防衛心態下,無法被愛與愛人

競爭,讓我們常常做超乎自己能力的事,「現在台灣最大的問題,就是壓力常常超過腦力的負荷,易怒、思緒雜亂、焦躁不安,」胡海國說。

生存成本已經到了臨界點,專家看見的現象是:

一、高生存成本,強迫競爭:薪水不增,所得惡化,不但實質薪資成長率過去兩年連續負成長,而且想在台北市居住,要不吃不喝八年才可能買下一 棟房子。教育的競爭更是激烈,九五%的學生想擠進二%的名校,而且私立大學的教育費用是十年前的兩倍。「如果一個人面臨生存忍耐的底線,為保護自己,當然 就要想辦法去爭搶資源,」執業二十年的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說。

二、兩道門六道鎖,忘了愛:即使是住在對門,兩道門六道鎖,人際距離越近,越讓人進入防衛狀態,「因為忙碌讓人無法承受過多的人際互動,太多的關心會變成麻煩,最後變成怕麻煩,不敢愛,最後,無法愛自己,也無法愛別人,」在全省推動第一線進行陪讀計畫,基督教救助協會秘書長夏忠堅有這樣的觀察。

憂鬱及自殺,已是二十一世紀的新國病,「自殺,從科學來講,其實代表了腦部生病了,」胡海國說。

現代腦科學已經可以清楚的分析出,自殺身亡的人身上,腦部出現解剖及化學上的變異:原本在腦中有安定人心作用的血清張力素,在自殺者腦中會出現混亂的訊息,使得整個血清張力素系統出現紊亂失控狀態。「但因自殺是禁忌,大家不願面對這個黑盒子,」胡海國無奈的說。

》冰山一角:失落、無助、哀傷 都可能是點燃整箱火藥的小火柴

日前花蓮東華大學有一女學生因為與房東吵架而自殺了,很多人都以為是房東的錯,「要了解自殺,必須先找出自殺背後一箱箱的創傷火藥,而事件通常只是點燃火藥的最後一根火柴,」牧愛生命協會執行長吳美麗說。

之前還有一個事業有成的年輕人自殺未遂,自殺的原因,表面看來是因為感情,但經過心理諮商後發現,真正的火藥,其實是因為他小時候,親眼目睹媽媽被爸爸打下車的事件。

「對於自殺,我們不能有太自以為是的答案,」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執行長江弘基說。他以冰山為例,看得見的原因,只是上面十分一的問題,關鍵常常出在冰山下成年累積的一箱箱火藥庫。

》傾聽聲音:注意四周求救訊息 為生命迷途者留一盞燈

目前,自殺在台灣還是死亡禁忌,即使數字飆到五十年新高點。我們該怎麼辦?「國家不會自動產生新價值、新系統,必須創造制度來改變人心,」 林萬億說。目前行政院正在設計制度,準備提撥一百八十億元的經費,解決失業失親等高風險家庭的心理問題。「我們需要健康的國民,不是要偉大的國民,」他說。

一個什麼都失去了,憂鬱或想要自殺的人,在意的不僅僅是解除痛苦而已。他們迫切需要美德、生命的目的、以及生命的意義。引發正向情緒的經驗會使負面情緒快速的消失。

問自己,這一輩子到底要幹嘛?心中有何渴望?生命必須活在生命現場,靠自己找出意義。
2007-06-17 10:32:50
銀筑秋光
給版主:
喜歡這樣的結論~
所以就要不斷地析判啊
知彼就能不被彼困
知己則能坦然面對自己

省悟者少迷惘者多

王陽明的<睡起偶成>
四十餘年睡夢中
而今醒眼始朦朧
不知日已過亭午
起向高樓撞曉鐘
起向高樓撞曉鐘
尚多昏睡正懵懵
縱令日暮醒猶得
不信人間耳盡聾

盡力推廣建構具有生命力的工程研究
是否是當今一些有智慧的學者發願努力的方向?
淺見莫笑
2007-06-18 01:10:30
版主回應
王陽明啊大哲
面坐竹子
也能参出「致良知」
2007-06-18 08:07:39
安樂死
法界:家屬放手 沒有違法【聯合報07.11.18曹敏吉

八十歲的老翁自行拔管案例,醫療人員與家屬是否觸法?法界認為醫療人員不在場,應無法律上的問題;一旁家屬即便「見死不救」,也不至於違法,畢竟那是老人自由意志決定的行為。
關注醫療倫理問題多年的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蔡錚雲指出,這名老先生的死,涉及誰有權決定病人生死的醫療倫理問題?
蔡錚雲說,拔管是病人自己的意願,是病人在受苦,沒有人有權替病人說話;但在我國的文化中,病人意識不太清楚時,往往是被家屬決定,家屬的態度影響醫師的醫療行為。
蔡錚雲表示,醫療手則規定醫生要救人,不管任何情況都要救;但醫生只是救命,不決定這個病人的命愉快不愉快,老先生即使活得不快樂,醫生還是要救,老生先八十歲了,應該有權決定自己的死活,問題是家屬往往不這麼認為。
蔡錚雲說,這件事比較像是家屬和醫護人員已有默契,或是講好了,要讓老先生少一些痛苦,但對醫療人員而言只能做、不能說。這其中護理人員在感性的層面上,比較能認同病人的做法,護士對病人的了解較深刻。
他表示,安樂死及預立醫囑等問題如果要立法,都應該謹慎;預立醫囑在美國已有大法官解釋的判例,台灣目前一些行政上的做法只是趕時髦而已,且預立醫囑臨終時反悔該怎麼辦;而安樂死透一旦立法,則會忽略掉個每個各案不同的情況。
2007-11-18 09:22:42
阿楨
虐貓不法 殺豬沒事!【聯合報╱翁偉哲/法務專員(台南市) 2010.04.01

台大博士生因為虐貓而被重判,承審法官在面對媒體時說了一句話:「眾生平等,豈容人類以虐殺為樂。」這句話在我的心裡產生了諸多的疑惑與不解。
法官所謂的眾生,指的是哪些「眾生」?是動物保護法裡面所謂的「寵物」,還是泛指所有的動物。如果是前者的話,那立法者在區分犬貓與其他動物時的基礎何在?是因為犬貓跟人類較為親近,且長相可愛可供玩賞,所以要被單方面拿出來保護,而其他雞鴨豬羊等動物,因為不具上述功用,所以要被排除適用,還是只是為了要為人類的矛盾,與為維繫生存發展所留的後路?
此外,在現行法之下殺犬殺貓是不法的,但合法的宰殺具肉用皮毛用等經濟動物卻是合法的。只是,為何我們有權決定哪些動物可以殺,哪些動物不能殺?難不成動物之間也會有階級、尊卑之別嗎,那動物彼此之間也會有相同的一套標準嗎?
又如果是後者的話,人類每天為了維繫生存發展所常食用的豬肉、牛肉,不也是一種間接的殺害?只是我們常選擇「眼不見為淨」,並昧著良心的認為當我們在啃食牠們時,已是用一種最人道,最能減少牠們痛苦的方式為之了,孰不知不管用何種方式,都不能免除生命要被結束時那一刻的惶恐與無助。
動物保護者在基於自己的「善心」撻伐「違法」人士的不是之前,是不是也可以分一些小小的善心,給那些被冷漠了、即將要被宰殺的「動物」。

另詳參本館:殘忍的《動物表演史》《鬥雞與中國文化》 《我家有隻麝香豬》 那只別賽神豬 《滾滾豬公》 台灣豬較乾淨
2010-04-01 14:13:29
版主回應
生命之詩:飄零的落花 文:藍祖蔚

完成《生命之詩》,李滄東已然確立他是當今南韓影壇的良心巨匠。
看完南韓導演李滄東的《生命之詩》,聽著終場時滔滔不絕的河流聲音,心頭就想起了美國詩人羅勃.佛洛斯特(Robert Frost)標榜生命志業的那首名詩「未曾選擇的路(The Road Not Taken)」,詩的終句如此寫著:
林中兩條岔路(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那一條,(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人生就此迥異。(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關鍵在於選擇。
在詩已式微,少人書寫、少人朗讀的年代,以詩為名拍電影,所求為何?
在俊男美女是尚,只求表相感官之娛的年代,以寂寞老婦為主題拍電影,所求為何?
李滄東的《生命之詩》不只提出了創作上的考量疑問,其實也做出了他的選擇,他拒絕了眾人簇擁的娛樂感官滿足,寧願在藝術創意的生命角落裡,鐫刻一個足以讓人沈思的身影,於是他選擇了詩,選擇了請昔日紅星尹靜姬重出江湖,透過一位老女人,透過一個理應精緻,卻不幸式微的藝術形式,完成拍攝電影的生命意義。
尹靜姬息影16年後重返大銀幕,就算昔日真的紅遍半邊天,如今已是60多歲的花甲婆婆,卻是不爭的事實,美色不再是她的魅力訴求,人性深度的詮釋力道才是,如非有內心好戲,她的復出有何意義?又如何吸聚世人目光?更嚴酷的考驗是,她在戲中的楊美子角色有了初期阿茲海默氏症的前兆,常常手上拿著錢包,卻找不到錢包在哪兒,心裡掛念著要去轉運站,卻想不起「轉運站」這個名詞…從生理到心理全都符合老朽的定義,這樣的角色設定,這樣的新片訴求,在主流的商業市場上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李滄東堅持要去走一條人跡罕至的道路,但是,詩的寫作或借用,都只是他的藝術手段而已,他真正關切的焦點在於女性,《生命之詩》用了非常委婉的迂迴手法,探討了父權社會底下,女性在角落陰影中掙扎呼吸的情貌。 尹靜姬在《生命之詩》中飾演一位獨力撫養外孫的老婆婆,蝸居在小間小公寓中,就靠著替中風老會長洗浴身子賺取微薄的看護費,祖孫關係似近實遠,只能靠著三餐供應,維繫心口腸胃,偏偏就讀國三的孫子卻在學校闖了禍,與其他5位同學聯手性侵了女同學,導致女生投江自盡,焦急的家屬和校方急欲防堵醜聞外洩,協議要集資3千萬元送給受害人家屬封口。
性侵事件發生後,當事人的父親(清一色的男性,對照尹靜姬是唯一的女性監護人,當然就是李滄東刻意選定的性別論述)沒有人責怪小孩,也沒有試圖了解在實驗室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沒有愧疚,亦沒有究責,更沒有反省,只想息事寧人。尹靜姬其實也不知該如何對孫子開口,責問他何以這麼輕賤女性,甚到女同學因此自殺,也沒有任何悔意?隔代教養有代溝,並非《生命之詩》的重點,性別矛盾才是關鍵。
6位少男的輪流性侵,意味著新生代男兒對女性尊嚴的蔑視,但是整個社會,又豈只少男如此?就在此時,風韻猶存的尹靜姬也讓中風的老會長動了心,洗澡前吃了顆威而鋼,希望能在年邁就死之前,猶能重振男性雄風,差別在於會長是一廂情願地設計,因此構成了侵犯。孫子輕賤了女性,老邁的她卻也同樣被老人輕薄,不同世代的女性弱勢悲劇,像是平行線,也像是麻花,輪番在社會上的不同階層交錯輪迴。
因為學習寫詩,尹靜姬用更專注的眼睛和心靈來看世界,懂得用花語和花的色澤來解讀人生,也因此才能在探視被害少女的母親田園時,看著落地的柿子得著了「為了後代,不惜粉身碎骨」的生命真諦;但也因為她有癡呆病症,才會真的忘了專程拜訪的談判始意,讓她的詩情感歎,變成了「純粹」的詠歎,而非別有圖謀的巧局設計(相對於她的純粹,男人只圖算計她的性別,央求她出面溝通,卻無視於她的家庭困境,替她分擔賠償金,則是另一個層次的壓榨與利用了),所以最後兩位女性終於必須在談判桌相對直視時,尹靜姬的歉然與對方的愕然,就得著了「真是抱歉/原來如此」的無聲共識了。
尹靜姬的最後抉擇,當然是全片的高潮,她的生命韌度與決志,在在讓人動容,至於最後朗讀的那一首『姐妹之歌』,先是由尹靜姬的嗓音誦念,繼而轉化成為要受辱女孩的嗓音(甚至最後也讓我們得見她墜橋前的回頭一笑),尹靜姬不但重訪了女孩墜落前的橋位,帽子的風飄墜溪,以及她臨溪冥思,讓雨水淋透全身的「感同身受」,其實都符合了詩詞寫作時的「暗喻」手法了,李滄東的歇手式,落在尹靜姬的詩作上,落在湯湯河水上,等同於生命又走了一個圓,犀利又精準。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306&eid=v306105
2011-01-22 11:29:11
阿楨
《老人.金魚.少女》Goldfish

【影片介紹】
小說家村田曾經風光一時,但是他突然切斷和社會的所有連結,搬回故鄉小島上獨居,陪伴他的只有自己飼養的金魚,直到一位年輕編輯出現在他的生活中,原本緊閉的心又逐漸開始接納外面的世界,這時村田卻發現年輕編輯其實生活在死亡的陰影中。
本片是日本NHK改編自室生犀星短篇小說,由曾經演出《橫山家之味》與《座頭市》的實力派演員原田芳雄演出孤僻的作家,冰冷外表下隱藏著許多不輕易表露的心情,尾野真千子是2010年東京日劇大賞最佳女配角獎得主,她在《老人.金魚.少女》中飾演充滿鬥志的年輕編輯,即使面對人生的黑暗面也從不放棄。
《老人.金魚.少女》沒有大起大落的橋段,就像一首悠揚的歌曲;從這兩人之間的故事,思考死亡陰影籠罩時生命的意義。旅日作家劉黎兒讚賞本片「面對死與孤獨如此冰冷的主題,卻能透過老少主角輕快、幽默的對話,以如此溫暖的筆觸描寫出來,又絲毫不落人情俗套,是近年來難得的小品鉅作。」
【導演簡介】
導演黑崎博出生於1969年,他於1992年加入NHK日本廣播協會,最早致力於供學校播映的教育性影片與紀錄片,到了1996年則轉戰戲劇節目,先以助理導演的身分製作NHK平日的旗艦型晨間節目及大河劇,之後才轉為專門的戲劇導演。黑崎博拍攝的節目非常多元,從肥皀劇到大河劇皆有,且其戲劇作品多半聚焦於家庭與生命價值等主題上。
■近期作品:
2008年出品的單集戲劇《The Hat》描述一名年老的製帽師傅踏上尋覓初戀情人的旅程,並在這過程中探討關於生命的榮耀。而2007年出品的《Dondo Hare》則是一部平日早晨播放的連續劇,講述家人之間因自家旅社的重新出發而讓彼此的情感更加緊密結合的故事。
http://www.pts.org.tw/program/Template1B_About.aspx?PNum=218&PURL=Goldfish
2011-01-22 11:24:53
版主回應
《生命之詩》國寶女星精湛演出 文:喬治

生命就像一河緩緩流水作為本片的開端,一幅風和日麗的美好氣息,卻突然因一具漂浮在水面上的屍體嘎然而止。
自首部長片12年來只推出了5部作品的編導李滄東,在南韓影壇的地位十分崇高,量少質精的成品,部部都在國際上備受好評,尤其是自2002年的《綠洲曳影》以來,每每參加威尼斯或坎城影展皆拿下大獎,可惜這些作品從未在台灣作正式院線上映,直到這部終於有台灣片商問津的傑作。
《生命之詩》在坎城首映後的簡介相當地賣關子,只透露是一部關於一個在生命將盡之時,開始想以詩表達內心的老年婦女,但反而是這個不究其然的大綱,讓我在真正觀賞本片時,更是驚喜連連,原來劇中情節有著層出不窮的轉折點,和相當大的情感張力,但我不打算透露箇中奧祕,還是要每個人自行到戲院中,感受和我一樣受到影片廣大力道的體會。
尹靜姬是在南韓影壇縱橫將近30年的國寶女星,在1994年息影、隨家庭旅居法國,直到因為李大導演的誠摯力邀,以及對他作品的喜愛及信任,決定破例復出,結果證明,李大導的眼光果然獨到,尹女士以完全出神入化的演技貫穿全片,每一幕戲都無不令人感到震撼及感動,精采程度與《非常母親》的金慧子並駕齊驅,不論擁有再如何廣大粉絲群的偶像新秀,都仍和已晉國際級的這兩位老牌女演員有懸殊之距。
尚無緣拜看李導演大多數作品的我,只幸運地得以藉由DVD觀賞他勇奪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的《綠洲曳影》,其中對人性的憐憫情懷,和生命中的不可預知的神祕機緣,都和這部新作相互呼應,若熟悉南韓電影的觀眾,絕對不難將本片與朴贊郁的《原罪犯》和奉俊昊的《非常母親》兩部同樣傑出的作品作連結。
在激情過後,主角不斷苦尋不著的詩句,終於在她貫徹對生命的領悟後泉湧而出,她不但是追憶她年幼時的記憶、表達對自然給予啟示的謝意,還有完成生命任務後的釋懷告別,以及投射他人處境的生命連結,最終生命的蹤跡已經不再重要,鏡頭再度回到那一河緩緩的流水,但其中已隱含了與當初有著天壤之別的深遠意義。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306&eid=v306108
2011-01-22 11:28:05
阿楨
無效醫療改革 邱文達:罕病癌症先討論【聯合報2011.04.17

為避免過多的「無效醫療」導致健保與醫療資源的浪費,衛生署長邱文達表示,首波抑制無效醫療的改革方案,可能先討論罕見疾病與癌症治療。
立法院一月初已通過二代健保法首度增列拒絕無效醫療的相關條文。邱文達指出,不只針對急救無效、癌末等重大疾病者,進行無謂救治可能引起無效醫療爭議。藥品、醫療器材在臨床實驗上把關不嚴,無法給患者帶來最佳療效,「也是一種無效醫療」。
邱文達表示,這項改革方案應納入公衛、臨床醫療與社會倫理等多方意見討論,並考量社會觀感,才不致引起爭議。
邱文達強調,沒有人願意自己的親人被醫療資源放棄,未來無效醫療的改革,除了衡量成本,還需納入社會觀感與社會責任。
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建議,無效醫療定義涉專業的技術評估,應邀集科學、社會、人文等專家共同討論,再報請健保委員會決定。
中央健保局局長戴桂英表示,無效醫療定義,涉及專業判斷與醫學倫理問題及如何改善資源不當耗用,詳細實施日期還有待行政院公告。她認為,解決無效醫療缺失,不光只是為了替健保省錢;對於臨終患者,在不涉及倫理爭議的前提下,幫病人求「善終」,才是醫療真正目的。
相 關 新 聞
新聞辭典/無效醫療→搶救無益
人工延命30天 排擠五人住加護
葉克膜救命? 柯文哲:多是無效醫
到院前已死亡 還是救給家屬看
「活著」的意義 面對生死總要有人當烏鴉

(另參本館:《誰將生存?》 白色巨塔的謊言 醫政一家親 假癌症之名 《生死學》叢書 《生死一線間》
2011-04-17 10:49:58
版主回應
葉克膜救命? 柯文哲:多是無效醫療【聯合報記者張嘉芳2011.04.17

國內使用「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搶救生命成功的個案愈來愈多,名氣愈來愈大,讓許多瀕死傷病患家屬都指定「葉先生」救治;不過,台大醫院統計一百多名緊急心肺復甦患者發現,使用葉克膜救活病患成功率僅百分之廿六,每人花費四百七十五萬元,平均只能延長卅天生命。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指出,這類救護很多都是「無效醫療」,患者多活一個月,卻不見得能善終。
監察委員黃煌雄昨與台大公衛學院舉辦「第三波健保改革研討會─醫療資源分配正義的探討」。柯文哲應邀談論國內「無效醫療」現況。他說,台大每年光是葉克膜的耗材費就要一億元,這還未包括藥材等其他費用,人工延長患者生命,卻不一定是有意義的生命。研究發現,急診患者死亡當天,逾半數還在抽血、照X光、洗腎、強心針等一連串醫療處置,統計死者生前一個月的醫療花費高達廿八萬元。他說,急診常見患者全身腫脹、四肢發黑,心臟還在跳,這時候急救也不見得會活。
「你怎麼知道不會活?」柯文哲指出,患者即使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DNR),擔心醫師與家屬溝通不良,醫療不確定性,及日後衍生醫療糾紛等問題,通常醫師都會幫病患急救,或應家屬要求裝置葉克膜。柯文哲就曾看到,有醫院患者已簽署DNR(放棄急救書),醫院還是使用強心針急救,他問護士為什麼?結果對方回他,「給下一班護士收拾。」
柯文哲說,民眾從小到大,課堂上從未上過生死教育課程,醫護人員即使心知肚明,知道病患救了,也不見得會活、難善終,不想承擔醫療不確定風險,不知道如何向家屬開口,加上昂貴醫療處置可獲得不錯健保給付,所以就繼續不必要的無效醫療處置。
「溝通是第一步。」柯文哲說,國人缺乏醫療生死學教育,面對無效醫療,醫師只會跟病患說「讓我們再拚拚看」這種話。患者每天要燒掉三萬元,這種醫療處置是否必要?值得民眾深思。

到院前已死亡 還是救給家屬看【聯合報記者陳俐君2011.04.17

「醫師,你一定要救他!花多少錢、用什麼特效藥,盡量用,只要能救活他!」這不是連續劇場景,而是每天急診室上演的人性與理性的拔河。
台北馬偕急診醫學科主任張文瀚說,這類到院前死亡的傷病患,醫師還是會盡力的救治半小時。
三軍總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陳建生,收治過一名五十歲男病患,工作時昏倒,到院前已無心跳呼吸。老母親要求強心針、心臟按摩,「肋骨都按壓到骨折、斷裂才放棄。」
張文瀚指出,患者若在廿至卅分鐘內急救無效,「就算救回,近半數也會變成植物人。」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蔡維謀觀察,家屬眼見親人瀕死當下,常會驚慌、不知所措,但若有完整參與急救過程,理解醫師已經盡力,多半會「放手」;少部分家屬則會要求繼續救,還會「罵救護車太慢、怪醫師不積極」,糾紛因此產生。
陳建生認為,醫師進行無效急救,撇除強心針、氧氣、電擊等機器資源耗損,「人力才是最大的消耗」。
張文瀚指出,若患者已死亡,卻應家屬要求「救下去」,對其他待救治患者不公平。
蔡維謀則表示,談「資源浪費」對患者家屬太沉重,建議給家屬一點時間,平撫親人辭世的衝擊,充分告知急救內容與結果,降低無效醫療,讓病人「好死」,協助患者家屬心裡「好過」,「婉轉說事實,給家屬時間」,才能有效避免醫療資源浪費。

「活著」的意義 面對生死總要有人當烏鴉【聯合報記者張嘉芳2011.04.17

生命徵象停止,到底要不要繼續救?這個話題雖談論多年,但國人普遍存在「家屬為大、必須體諒」的心態,即使醫護人員知道病患「下場」會很慘,但沒人選擇當烏鴉,反正埋單的是家屬與健保局,造成國內每年的醫療浪費高達數百億元。
「別人做的,是浪費,自己做的,是必要。」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李玉春說,正是這種心態,所以面對無效醫療,當事人家屬往往覺得理所當然、理直氣壯。
不過,若有一天親友或家屬出事,因無效醫療患者占床,加護病房沒病床,面臨生命危急關頭,才開始如熱鍋上的螞蟻乾著急。這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家人最重要,誰也不想讓出病床。
台大醫院五年前要求第二年住院醫師,必修八學分「急重症生命末期生死教育」課程,之後才能繼續第三年住院醫師訓練,醫師都踏出第一步,但民眾卻沒有機會上生命教育課程,往往親友一出事,就亂了手腳,因為不捨、沒做好心理準備,所以要求醫師一定要讓親人一直「活著」,即便沒有意識,只能靠呼吸器或體外維生系統延續生命。
這樣真的有意義嗎?看著無法說話的親人,強心針、插管、洗腎…,自己看了都痛苦。擺盪在親情與理性間,也許該有更大愛的抉擇。
2011-04-17 10:51:09
阿楨
霍金:天堂和來生 是童話故事【聯合報2011.05.17

英國天文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再發驚人之語,他說沒有天堂這回事,人死後上天堂與人有來生的說法,都是為懼怕死亡的人編造的「童話」。
霍金接受英國「衛報」專訪時如是表示。他在訪問中暢談生死觀點、人類的目的及生存,及他所倡議人類宇宙不是唯一的「M理論」。
知名的無神論者霍金說,一個人在他大腦停止運作的剎那,一切即會歸零。他以電腦譬喻人腦,「電腦元件失靈時,電腦即無法運作。故障的電腦沒有天堂或來生。」
霍金2010年出版「大設計」一書,提出人類不需要上帝來解釋宇宙存在的論點,一度引起宗教界譁然,如今再提沒有天堂,進一步說明他反對宗教慰藉的立場。
現年69歲的霍金,21歲時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全身幾近癱瘓,無法發聲,他形容自己「像是活在死亡的早期階段一樣」,但他樂觀表示不急著死去,還有許多事可做。
訪談中,霍金一再駁斥來生觀念,強調應充分發揮人此時此刻活在地球上的潛能,善用生命,活出最好。被問及該如何生活,他說:「設法找出每一行動的最大價值。」
在談及人類生存是否來自運氣時,霍金再次提到他的M理論,表示科學指出,許多不同的宇宙會自動無中生有,而人類存活於地球之上,全是機率使然。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物理學大師霍金認為天堂、來生都是神話,天主教台灣區總主教洪山川指出,霍金也無法證明沒有天堂(楨:旣無怎證?有者要己證!)。「如果有天堂,他到時該怎麼辦?」
洪山川認為,不論從理智、信仰的角度,天堂都必然存在。有天堂,才能解釋人的意義、人一生的目的,天堂就是信仰、信心。他強調,天主教說的來生,指的是永生而非輪迴,進天堂即得永生。正是因為有天堂,這世界才有意思。

另參本館:《百變小紅帽》 《巫婆一定得死》《兒童故事治療》《生死學》叢書
2011-05-17 09:23:44
阿楨
生死學:邏輯邪10/66

生死學更是一門邪門的邪問
有人主張生死是上帝的權利
所以不准墮胎安樂死自殺
有人主張生死是自己的權利
所以可以墮胎安樂死自殺
有人主張動物和人有一樣的權利
所以不准虐待殺害甚至肉食
有人主張動物和人沒一樣的權利
所以可以養來工作玩樂食肉
有人主張……………………

人的主張可多了
可多是合理化自己的絕對論
認為自己的主張是超越時空
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普世價值
比如素食主義認為
殺動物會放出毒素
肉食是殘酷的殺生
其實植物因不能動
故多數有毒以防身
動物則少數才有毒
素食非殺生更好笑
難道植物沒生命嗎

人家是說
植物不是有情生命
所以素食不是殺生

此即絕對論的合理化技倆
對詩人而言花草可多情了
對史上最無情無義的屍人
天地不仁無私萬物皆芻狗

不就是生命觀不同
只要不損及他人利益
管人家要怎樣吃屎(死)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718557
2014-05-06 08:44:53
圖博館
温暖的告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iO2uLCMI_I

溫暖的告別뜨 거 운 안 녕 (2013)
導演 : 南澤秀
又名:一路好Rock(港) /我們的天國/溫暖的再見/火熱的問候/火熱的告別/ A Hot Goodbye / Rockin On Heaven's Door
  劇情簡介
  影片《火熱的問候》以臨終安養院為故事背景,講述了面對死亡,準備離別的一群人組成詭異的樂隊後而展開的幽默、感動故事,該片由FTIsland成員李洪基、馬東石、白珍熙、全敏書等人聯袂主演。
  在亞洲極受歡迎的男生組合FTIsland主唱李洪基將以《火熱的告別》首次觸電大銀幕,飾演因惹事被勒令到臨終安養院做慈善活動的問題少年忠義一角,通過該片展示其演技才能。
  影評 ( 全部16 )
  如果知道生活這麼美好,你應當去愛與被愛
很久沒能靜心看部電影,偶然在微博上看到的推薦,是與《七號房間的禮物》並列推薦的。之前曾看過禮物,感受過其中的歡樂與溫馨,如此我想這部電影也必是不二之選。開場很創意活潑,奠定了全影的歡樂基調。我以為這將是一部搞笑的電影,但看到最後我發現我錯了。整個故事情節似乎沒有什麼動人的淚點,但電影的節奏卻始終控制著觀影人的情緒,隨著裡面故事的發展而哭笑苦樂。對......
  微笑面對,坦然接受
   那些燃燒的生命
   沒有浪費的理由
又是一個冬天的周末,我常會一個人窩在家裡看看電影。順便也把這個城市的寒冷和寂寞擋在門外。我喜歡自動篩選評分高的電影,或許是對網友的信任或許是懶得去找更或許是害怕失望,意識裡評分高的電影不論什麼題材,應該都值得一看。雖然偶爾也會撲空。但這部電影卻沒有讓人失望。首先它在優酷上評分為10分,我覺得是值的。我記得開篇是男主在做一個動作的MV拍攝畫面,接...​​...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0399271/

另詳參【圖博館】:來去都快的韓流 温暖的告别 《搖擺女孩》
2015-12-03 17:55:39
圖博館
沈富雄臉書貼「準遺言」 林濁水也按讚2016-04-19 聯合報

前立委沈富雄,今天在臉書貼了「準遺言」,直言如果往生,「不設靈堂、不設牌位」,「不發訃聞、沒有告別式」,讓他「大哭而來,靜靜地走」。他還強調這套做法「沒有版權」,「歡迎如法炮製」。
這帖「準遺言」從上午貼出後,八個小時已有兩千多臉友按讚,包括過去常跟沈富雄「答嘴鼓」的前立委林濁水。對於有臉友質疑何出此言,沈富雄親自回覆:「盡最後之力,望有社會教化之功。」還有臉友問他「墓誌銘怎麼寫」?他也爽快答稱:「墓都沒了,哪來的墓誌銘。」
有「沈大砲」之稱的沈富雄,向來快人快語,他表示,有些人因為生前交代不清楚,留給後人不少麻煩,特在FB上留下遺言如次:
1.不插管、不氣切、不電擊、不可成為植物人。
2.斷氣後,即移冷藏庫,不淨身、不換衣、不化妝,擦臉梳頭兩下即可。
3.不設靈堂、不設牌位、沒有遺像、不拜、不拈香及其他任何宗教儀式。
4.不發訃聞、沒有告別式;大哭而來,靜靜地走。
5.於最短時間內,以市立殯葬處提供最簡易廉價的選項火化。
6.骨灰回歸大地,不留痕跡,花葬、樹葬…均可。
7.遺物丟棄,有價遺產除另有交代者外,依法處理。
8.無魂無魄,所以不Say bye bye了。
2016-04-19 23:31:21
圖博館
英媒:祭祀活動現科技風古老清明節走向高科技

網友無人機航拍回鄉燒紙
  英國廣播公司2017.4.4報導,原題:古老的中國清明節走向高科技 中國古老的清明節傳統上要把逝去親人、祖先的墓穴打掃整潔,並為他們的靈魂供奉祭品。而近幾年,對一些人而言,清明節的祭祀活動越發呈現高科技風格。
  今年中國南京的一個公墓為那些抽不出時間的祭拜者推出一項特殊服務。如果沒法親自前往,雨花台功德園的工作人員將代為清掃墓碑、敬獻花束,付錢使用代掃服務的客戶,可在微信上觀看整個儀式的現場直播。
  據報導,如今中國許多公墓都開通了網上祭奠,人們可通過點燃虛擬蠟燭、購買虛擬禮物等方式進行祭拜。一些人還把親人生前的照片、視頻資料整理出來,製成二維碼刻在墓碑上以便後輩追思。北京的長青園骨灰林基地走得更遠,摒棄了真實墓穴。逝者的骨灰被放入可降解容器,家屬可通過掃描二維碼所呈現的虛擬墳墓來祭拜逝去的親人。
  這些也是中國為節省墓地空間而採取的最新措施。中國政府一直在推廣火葬和替代傳統安葬的其他方式。而鼓勵虛擬悼念的另一原因,是這可以在清明節期間減少空氣污染。中國人相信,燒香、燒紙錢和其他供品是對逝者的尊重,並把錢和其他好東西捎給往生的親人。
  最近一些年來,在那些無法回鄉掃墓的人中,僱用職業掃墓者的方式變得越發流行。但在持傳統觀念的人中,這種做法也不可避免地引發爭議,他們將其視為對逝者的不尊重。
  回應
 高科技祭祀,不如在喪葬觀念上推廣“現代高科技”綠色葬埋:樹葬,天葬,海葬等。
 還綠色葬埋?那不如取消清明節,清明不放假,有心去燒也沒空兒!國家每年花大把錢去保護一些要滅亡的風俗和文化,偏偏對現存的就視而不見,中國的喪葬文化也是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根,某些人就是盼望中國的主體民族完全喪失自我,一年沒了自我文化的民族更容易被撕裂。
2017-04-06 10:07:10
圖博館
港媒:冥婚陋習揮之不去,國人傳統祭祖竟買屍合葬!

  香港《南華早報》2017.4.5文章,原題:在中國人祭祖之際,非法冥婚依然揮之不去 本週,就在全中國各地都在掃墓祭祖之際,官方媒體把注意力對準了有關死亡的傳統觀念的醜陋一面。
  有關偷屍黑市交易的報導稱,一些家庭購買女性屍體,與未婚死亡的男性合葬,讓他在陰間不再孤單。這種被稱為“冥婚”的做法已於1949年被政府禁止,但在偏遠鄉村如今依然存在,尤其是中國北方地區。
  有人家願出高價購買,讓犯罪分子有利可圖,他們甚至通過謀殺來獲得屍體。在山西省洪洞縣,有報導稱自2013年以來已有27具女屍失竊。真實數字可能更高,一些村民或許覺得羞恥而不願報案。
  自2012年以來,中國已判決40多起“冥婚”案件。為了防止屍體被盜,一些農村居民會在女性親屬墓地旁守候數週,用水泥封鎖墓穴,甚至把墓地建在村子裡。(作者西德尼•冷,伊文譯)
  回應
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重大進展的今天,還會出現如此醜陋的封建迷信舉動,確實令人哭笑不得。
2017-04-06 10:08:19
圖博館
菊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 (美)魯思•本尼迪克特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15/08/01
  內容簡介
《菊與刀》是二戰后期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國政府之命,為分析、研究日本社會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調查分析報告,旨在為美國管制戰敗后的日本提供政策依據。
「菊」本是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以「菊」與「刀」來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如愛美而又黷武,尚禮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頑固,服從而又不馴等等),由此入手,進而分析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及有關習俗,並指出日本幼兒教養和成人教養的不連續性是形成雙重性格的重要因素。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為「恥感文化」,認為它與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強制力在於外部社會而不在於人的內心。
本書自1946 年出版以來,在全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已經成為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讀書,並被認為是社會科學研究直接運用於政治實際操作的傑出例證。
  魯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早年學習英國文學,故其作品文筆高妙,並善於作詩以及細膩的描述。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與《菊與刀》最為著名。盡管她論述的重要性已被其他理論取代,但其著作中提出的問題與關懷,至今仍受到人類學、歷史學等學科的重視與關注。

神風特攻隊、櫻花與民族主義--日本歷史上美學的軍國主義化
作者: (美)大貫惠美子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16/10/01
  內容簡介
二戰末,盡管日本正面臨戰敗,為什麼一萬多名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兵」自願加入「神風特攻隊」?在這部關於象征主義和美學在日本極權主義意識形態中扮演的角色的出色研究中,作者展示了國家如何通過操縱日本歷史悠久的櫻花的象征意義來說服人們,為天皇「如美麗的飄零的櫻花」那樣死去是一種榮耀。
作者依據學生兵的日記,描述了這些年輕人的痛苦,乃至他們對帝國意識形態的反抗。這些神風特攻隊員熱情地向往世界主義的知識傳統,因此他們不是以軍事眼光來看待櫻花,而是視之為一種痛苦的美麗以及他們悲劇性信仰生活的未解心結的象征。
作者以日本為例,重新理解了象征交流、民族主義和極權主義意識形態及其實際動作。
2017-04-13 17:26:19
圖博館
大貫惠美子,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人類學系教授,以歷史人類學、象征人類學研究見長。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多次獲古根海姆獎等學術獎項。着有《作為自我的稻米》(1993)、《神風特攻隊、櫻花與民族主義:日本歷史上美學的軍國主義化》(2003)、《神風特攻隊日記:反思日本學生兵》 (2006)等。
  短評
神風特攻隊員並非(?)信仰軍國主義,為天皇含笑赴死的頭腦簡單的極端民族主義者。他們大多是出身重點中學、頂尖高校的學生兵,各自擁有一份令人敬畏的閱讀清單和追求愛、純潔、美麗、理想的信仰世界。這些青年的理想主義遭到國家意識形態借助櫻花美學意象的操縱和愚弄,最終把他們送上死亡之路。
知識精英們能夠輕鬆識別(?)出軍方和政府的帝國主義思想的灌輸,但是終究卻輸在了自己追求的東西上了。當他們追求的理想和美學被潛移默化地操縱影響了之後,他們也開始走向了自己的悲劇之路。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
作者: 孫隆基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1-6
  作者簡介
孫隆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先後獲明尼蘇達大學及斯坦福大學碩士及博士學位;曾任教於美國堪薩斯大學、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和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現任教於美國田納西州猛菲斯大學。著有《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未斷奶的民族》等。
  短評
所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結構主義之類大詞,實可拋棄不用。反正以後要寫關於“中國人劣根性“”文化優劣“之類的文字,盡可從此書摘抄。別的似乎沒什麼好說的。

「簡素」的背後是「空無」(空無?死亡!) 2016-10-30 維舟

在全球化的時代,任何特定的文化類型常常都意味著一種標誌差異的風格。在這一點上,日本文化無疑有其鮮明的特點——哪怕你沒去過日本,但積年累月在各種圖像、文字中接觸到的那些日本的建築、器具和藝術作品,都會讓你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它們內在地具有某種統一的特質;因而,你或許無法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出日本文化的特質,但當你看到時就能立刻明白,這是日本的風格,而不是中國、韓國,更不是英國和美國的。
2017-04-13 17:27:18
圖博館
這種使日本有別於其它文化的特質是什麼,眾說紛紜,新渡戶稻造認為植根於武士道,岡倉天心主張從茶藝去觀察,鈴木大拙推舉禪的精神,而九鬼周造則覺得是在藝伎生活背後的「粹」(洒脫、洗鍊);不過,這些視角往往多是由某一領域的生活實踐為視角,但「文化特質」應是某種更根本的存在,即能夠日常性地產生出所有這些生活實踐的結構本身。岡田武彥認為,這種根本性的精神特質便是「簡素」。
  中國人多多少少也體會過這種日本式的「簡素」——日本的現代設計往往線條簡潔而富於表達,既保守地暗合傳統禪宗精神元素,又往往因其簡潔而顯得相當現代;無論是在裝飾、餐飲還是包裝上,日式風格通常不求華麗,而以簡易平淡為基調,追求本色和原味,即便是東京希爾頓這樣的五星級酒店,和式早餐也多可見野菜和蘿蔔等尋常蔬菜,而不以花式豐盛、滋味濃郁見長;甚至在格鬥中也是如此,日本的劍道極少華麗繁複的招式,相反推崇質樸有力,如「一刀流」。概言之,日本文化蘊含著某種對自然的敬畏(而不像中國人那樣強調「人定勝天」),更注重本色而拒斥過分人為的修飾添加,強調對內在的靜觀和自我抑制,而非自我彰顯。
  岡田武彥在書中說得明白,「所謂簡素,就是表現受到抑制。由於抑制而追求簡素,原有的內面精神則變得愈加豐富、充實以至深化,這就是簡素的精神,這就是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基本世界觀和審美觀。」他在裡面反覆強調,日本人「立足的根基是未分化的世界」,在文化基因里自認相對於「天」和自然是卑微渺小的,採取一種謙抑的姿態,而不像西洋和中國那樣對世界以更為張揚、能動的積極態度來面對。體現在社會關係中,便是日語有繁複到令人頭疼的敬語系統,語言表達曖昧含糊,語句構造不以主語為中心,人際交往中不突出自我個性(張揚自我往往倒是令人討厭的)。他認為,這都是因為日本人對外部世界的基本態度是「崇物」的,即自視為龐大自然的一員而非與之對立的存在,在這樣的思維方式下,人們對物的把握必然是直觀的,而不那麼強調理性認識。
2017-04-13 17:28:00
圖博館
如果說這種精神特質在日本最為堅韌而突出,那或許是因為日本人所生活的自然環境較為豐足而滋潤——可以想見,對遠古時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來說,這個列島上的森林、水產、植被都是相當豐裕的,而與此同時,遠隔重洋、頻繁地震、海嘯和火山噴發,又使人覺得要掌控自然是極難的。在這樣條件下發育出來的人類社會,自然不同於在兩河流域和歐洲文明中那樣強調對嚴酷單調自然的能動征服,也不同於中國那樣對人力干預自然的信念。呈現在思想和生活中,那就是日本人確實比中國人遠為拒斥「人工」。中國文化(尤其是道家)雖然也強調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但同時卻歷來強調「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人為」在中國思想中也並不含有貶義。事實上,中國傳統上很少欣賞純粹的「自然」之美,相反,一個「人文化了的自然」才是美的,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一座山值得欣賞,不是因其本身的自然景致,而是因為有了「仙」這個人文性的存在。
  在這一點上,日本文化的確比中國文化能更徹底地揚棄外表,靜觀內在,它變成了一種對本色的最高讚美,強調不去觸動地欣賞事物本身。這意味著這種哲學認為平淡簡素是最高的美,它所看到的不是那個外表,而是外表之下豐實深厚的內在世界——值得補充的是,它之所以格外拒斥外在修飾,恐怕也正是因為在這樣的觀念之下,任何外在修飾都成了妨礙去體驗這種內在之美的存在。這道理也很好理解:如果你喜歡青菜本身的滋味,那麼做菜時放太多醬油調料,就不再是豐富了菜餚的滋味,而變成了干擾你去品嘗其原味的豐富性了。
  不過,儘管岡田武彥一再聲明「簡素」作為日本文化的特殊性,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所用以舉證說明簡素精神的原文,一如他自己在書中所承認的那樣,「主要還是從中國文獻中引用過來的」。對這種簡素哲學的形成尤為巨大的禪宗精神(日語中常有「茶禪一味」、「劍禪一味」的說法,指茶道和劍道在精神本質上與禪宗是完全一致的),當然也源出中國。至於主張平淡、樸拙、留白有餘味,乃至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巧若拙、大成若缺,在中國文化史上向來史不絕書。如果這樣推想下去,「簡素」二字尚不足以確切地概括這種精神特質,因為「簡素」本身也是表現形式,其內在精神其實是「空無」。毫無疑問,最早將這一思想哲學化的,正是老子在《道德經》所說的「無為」、「有生於無」。
2017-04-13 17:28:39
圖博館
當然,日本文化很早就表現出其推尚自然的特質,在其最早的詩歌總集《萬葉集》中,被歌詠最多的一種花卻是幼小可愛、並不鮮艷的胡枝子,這確實與中國人在對牡丹、梅花、菊花等的偏好中流露出的審美特性迥然不同;但恐怕也是中國思想的引入,才極大地推動了日本文化的形成。日本人或許遠在無文字的遠古就已推崇這種本來之美,但也要到這種新思想的輸入,才能得以形成生活實踐的結構本身。就此,內藤湖南在《日本文化史》中有個著名的論斷:「過去日本學者對日本文化的起源解釋成樹木的種子本來就有,後來只是由於中國文化的養分而成長起來的。我卻認為比如做豆腐,豆漿中確實具有豆腐的素質,可是如果不加進使它凝聚的外力,就不能成為豆腐。日本文化是豆漿,中國文化就是使它凝成豆腐的鹽滷。」兩者的確缺一不可。
  雖然書中不止一次舉出托爾斯泰的話說「擁有永久歷史的民族文化,必有其自身的價值,而不應該在與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較中談論其價值」,但事實是,岡田武彥在論證「簡素精神」時,一直是在與西洋、中國的三分體系內對照來看的;在這個參照系內,他認為中國是在西洋和日本之間,但更偏西洋(理性的、人為的、能動的、華麗的)。即便是水墨畫,他也要強調中日自有不同,而「日本式的繪畫要比中國式的繪畫顯得更為簡素」。他反覆強調中國文化理智、理性的一面,但林語堂在《吾國吾民》中以西方為參照系,卻強調中國文化受感性主導。這與其說是事實論述,倒不如說是在什麼坐標系中進行觀察:中國人的比較坐標往往是二元的「中西」或「中外」,而日本則自古是三元參照系(天竺、震旦、本朝),現在只是把「天竺」替換為「西洋」,有時則乾脆直接以西方作為參照系,而自視為東洋的代表。
  其實任何一種文化都是包含內在矛盾的巨系統,日本傳統文化遺產中也有不同傾向的事物同時存在(如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就極具裝飾性),而「中國」和「西方」這樣巨大的文明,則更為豐富複雜。如果說到「日本之美」尚可以用「簡素」二字來概括,那麼要以幾個詞來概括「中國之美」,可就要困難得多了,因為中國之美本身就內在地多元,恐怕首先得定義「中國」本身。
2017-04-13 17:29:31
圖博館
「簡素」與「空無」本身也是中國文化的源流之一,只是中國文化的複雜豐富如江河併流,以詩歌而論,所謂「詩分唐宋」(一如歐洲古典傳統中的品達與賀拉斯),可容納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而唐詩中又可分出許多種風格流派,畫也有寫實、寫意,但日本則善於把一端發揮到極致。也正因為「中國之美」太豐富而很難提煉,不幸的結果之一是:現在的「中國元素」往往變成零碎元素的拼貼點綴而不是內在精神的呈現,而不像「簡素」的日本風格仍以強大的內在延續性提供不斷創新的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簡素」並不僅僅等同於某種現代的「簡潔美學」。西方文化中也有推崇簡潔的一面,但那種精神導源於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注重的是數學、幾何的比例分割(如現代的蒙德里安繪畫),即便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的奧卡姆剃刀原則,強調的也是去除繁瑣的實體,其內在精神仍是重實存、理性的特質,而不是那種強調事物本來面貌、餘味未盡的感受,那種只能感覺而不可分析的感知,所謂「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其背後是「空無」。
  說起來,這種對直覺、感性的含蓄與餘味的推崇,除了對自然界的態度,恐怕更多地也因為中國、日本都是某種「高語境社會」,在這樣熟人之間互動為主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很多溝通並不依靠直接說出來的話語,有時一個眼神和表情就已會心。這與其說是「自我抑制」,不如說是「不需要自我表達」,因為這種社會關係中更強調「意會」而非「言傳」,說出來反倒沒意思了。從這一意義上說,這真的完全是對「本來之美」、「自然之美」的推崇而排斥任何人為痕跡嗎?不,它只是以「不顯示人為痕跡」為宗旨,就像「化妝的最高境界是看不出化妝」一樣,但本質上,那仍是一種特殊的人為之美,證據就是:人們欣賞的仍是這種文化精神,而非事物本身。
2017-04-13 17:31:46
圖博館
人死亡後大腦仍可活動10分鐘:呈現深度睡眠腦電波2017.3.13 新浪科技

在近日的一項研究中,醫生髮現了大腦在人體臨床死亡之後依然繼續工作的證據。在近日的一項研究中,醫生髮現了大腦在人體臨床死亡之後依然繼續工作的證據。
這項實驗也引出了一個持久而困難的問題,即一個人死亡的時間應該如何判定,以及在醫學上和倫理上如何正確地使用死者的遺體,比如器官捐獻。
  這項實驗也引出了一個持久而困難的問題,即一個人死亡的時間應該如何判定,以及在醫學上和倫理上如何正確地使用死者的遺體,比如器官捐獻。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3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生命有可能在死後還延續一段時間——只不過是處於睡眠模式。在近日的一項研究中,醫生髮現了大腦在人體臨床死亡之後依然繼續工作的證據。研究中一位患者在心臟停止跳動後依然保持了10分鐘的大腦活動,並呈現出我們在深度睡眠時的腦電波。
  來自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研究者在一間加護病房中進行了這項研究,他們表示,這一現像很不可思議,目前還沒有合理的解釋。研究人員分析了患者在生命維持設備關閉之後腦電波和心臟跳動的情況。在4個患者中,有3個患者的大腦在心臟跳動之前就停止活動,然而最後一個患者的大腦在心跳停止後依然繼續工作。
  “其中一個患者在心律和動脈血壓都消失之後,大腦的單條delta波還繼續存在,”研究者說道。這一現象與通常情況下心跳停止前30分鐘到停止後5分鐘之間的腦電波活動有顯著不同。
  研究者在發表於NCBI(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數據庫的論文中寫道:“我們很難為這種腦電波活動提供一種合理的生理學解釋,因為這一現象發生之前,血液循環已經停止了較長時間。”研究中4位患者的腦電波記錄非常不同,或許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經歷死亡的方式都十分獨特。
  這項實驗也引出了一個持久而困難的問題,即一個人死亡的時間應該如何判定,以及在醫學上和倫理上如何正確地使用死者的遺體,比如器官捐獻。在從心臟疾病中存活下來的患者之中,有多達五分之一的人報告稱,他們在“臨床”死亡的過程中經歷了某種“異世界”的體驗。
  然而,也有科學家認為,現在以該研究來談論死後體驗的意義還為時尚早,特別是只出現在一個患者身上。2013年,科學家用心跳停止的大鼠做實驗,觀察了類似的現象。
2017-04-18 14:37:40
圖博館
在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的論文中,研究者揭示了大鼠在頭部切除1分鐘之後還具有腦電波活動。這種大腦活動的模式與大鼠完全清醒時十分類似,只不過信號強度增強了8倍。
  研究者稱,實驗中大鼠的大腦在心跳停止後的較短時間內會高度活躍,表明這一現象具有某種生理基礎,而不是精神上的特性。此前有觀點認為,瀕臨死亡的大腦無法完成如此復雜的腦電波活動,因此瀕死體驗的形成與靈魂有關。
  還有人認為,在瀕臨死亡的一瞬間發生了某些奇怪的事情,使大腦的意識上升到很高的喚醒水平,潛在地激發與瀕死體驗有關的視覺和其他感官。有許多人宣稱自己在“臨床”死亡時出現了某種異世界的體驗。
  典型的瀕死體驗包括在一個隧道中走向一束亮光,或者意識到自己與身體脫離開來,遇到很久不見的愛人或天使之類的形象,以及經歷某種形式生涯回顧等。有些經歷過瀕死體驗的人會完全改變自己的人生觀,甚至完全改變個人的宗教信仰。不過,許多科學家認為,瀕死體驗只不過是大腦在停止工作時被誘導產生的幻覺。
http://tech.sina.com.cn/d/f/2017-03-13/doc-ifychhus0942999.shtml?

人死如燈滅:從生到死這段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2017.4.5科通社

  對於每個活著的人來說,死亡都是一件或早或晚必須去面對的事情,但想了解無限接近死亡的“瀕死體驗”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從幸運的親歷者到權威的資深醫生,可能都無法完全準確地描述。
  死亡如同房間裡的燈一盞盞熄滅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表示:“我們說人死如燈滅,瀕死階段就像呆在一個大房間里關燈,關掉所有的燈時不是去拉總閘,而是按照一盞或同時幾盞的順序來關,全身器官短時間內走向衰竭繼而停止是有一個時間差的存在。”
  王認為,整個生物學死亡的前期階段是一個“點線面”的立體過程。點,是心臟和呼吸,心臟和呼吸停止後有一個延遲反應連接到大腦皮層,再沿著大腦皮層擴散到外周的神經,然後在通過神經線慢慢傳遞擴散過到人體的整個面,整個面就開始“熄燈”了。
2017-04-18 14:40:35
圖博館
大多數人的瀕死體驗都極端痛苦
  王一方表示,“瀕死體驗”並沒有統一定論或者說法,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身上,也會因為藥物作用、驚恐障礙發作或者其他一些環境心理因素的誘導,體會到和將死之人同等體驗的“瀕死感”。而瀕死之人的感受,因環境溫度不同、個體耐受度存在差異、遭遇死亡的“重擊方式”不一,可能也都不盡相同。如嚴重外傷或者急性疾病發作都能導致人短時間內死亡,瀕死期可能很短或不會出現。不過,除了大腦或神經受到嚴重損傷的人,大多數瀕死之人不可避免地都會經歷一段或長或短、極端痛苦的生理體驗。
  心梗等急性疾病會瞬間遭受巨大痛苦
  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胡理介紹,對於類似心梗發作等急性病患者來說,可能瞬間會遭受巨大的痛苦和恐懼,剎那間全身的精力都用來對抗這種痛苦甚至到靜止不動的狀態;而對於經受了慢性病折磨的患者,長期疼痛則會誘發嚴重的焦慮和抑鬱情緒。
  當然,儘管臨床上常常在一個“時點”宣告人的死亡,但人體的死亡是一個過程。在生物學死亡的前期階段裡,隨著時間推移,持續缺氧會造成血液代謝性的酸中毒,但也可能促使一些個體的腦部釋放出具有止痛作用的內啡肽(又稱安多芬),這可以讓人產生病理性的愉悅感。在內啡肽的作用下,部分人也可能因此感覺不到痛苦,負責記憶存儲的大腦皮層兩側的顳葉被激活,大腦反而會加工早期記憶,從而讓人產生一些迷幻效應。
  延長生命的過程中痛苦無法消除
  雖然手段有很多,但處於這一階段的人是否需要現代醫學的治療,同樣要考其家屬的意願。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神經外科ICU主任王寧就曾經接診過一個90多歲的晚期肺癌患者,除了癌症,患者還並發有肺部炎症和腎衰竭,每一天都忍受著巨大的痛苦。他的遺囑就要求最後彌留之際,不再進行特別積極的救治。作為一個近百歲的老人,在這種疾病狀態下,通過現代醫學的生命支持手段,如氣管插管呼吸機支持,血液透析,也許可以延長他的生命,但是在這段“被人為延長的生命”中,其痛苦是無法消除的。
2017-04-18 14:41:42
圖博館
專家視點:腦死亡標準更嚴謹,國家應盡快立法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神經外科ICU主任王寧介紹說,“如今我國刑法中的死亡標準仍然是以心肺死亡蓋棺定論,從自發呼吸停止、心臟停止、瞳孔反射機能停止等作為自然人死亡的判斷依據。但是現代醫療手段中呼吸機的應用導致出現這樣的情況:上世紀60年代法國一位醫生報告了一組20多個深度昏迷的病人,用呼吸機維持呼吸,儘管有心跳,但是他們大腦和腦幹功能已經喪失殆盡,從此有了'腦死亡'的概念。”
  王寧解釋,準確的“腦死亡”定義是:包括腦幹在內的全腦功能不可逆性喪失。中樞神經系統由大腦、中腦、小腦和腦幹組成。大腦主管人的各種心理、高級思維和各種感覺和運動,腦幹處於大腦最深處,是大腦的所有傳導束的通路,並且是人體覺醒與意識,心跳、呼吸等重要生命功能的中樞,從對缺氧的耐受能力看,大腦皮層4~6分鐘,中腦5~10分鐘,小腦10~15分鐘,腦幹20~30分鐘,換言之,除非腦幹直接受損,在腦幹死亡之前,其他各部分至少已經遭受嚴重的不可逆的損害。
  腦幹死亡後,依靠現代醫療手段所能維持的、包括殘餘心跳在內的部分生物學特徵不再表明生命的繼續存在。一般說來,當瀰漫性腦損傷發生時,大腦皮層死亡先於腦幹死亡,所以採用腦幹死亡作為個體死亡的判定標準,更具有保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腦死亡概念提出後的60多年來,沒有一個經過標準程序判定為腦死亡的病人再活過來。一旦發生全腦死亡,從醫學角度來判斷,就是毫無爭議地個體死亡。
  因此,相對於以心肺功能不可逆停止作為判斷人進入生物學死亡的依據,腦死亡的標準更具科學性和嚴謹性。截止到2009年,世界上已有大約90個國家都頒布了腦死亡醫學標準,有些國家還進行了立法。
  我國醫學界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探索中國腦死亡的標準,經過近30年的努力,衛生部也在2002年推出了成人《中國腦死亡診斷標準》(草案)以及技術標準,這一醫學界公認的科學標準,遺憾的是一直沒有在我國法律上進行確認。王寧和王一方都認為,除了提高生命質量,維護死者尊嚴,減少社會公共資源的浪費和病人家屬的經濟負擔,國家盡快推進腦死亡標準的立法實際上也會是一個進步。
2017-04-18 14:42:22
圖博館
腦死亡與植物人有本質區別
  至於媒體中常常提到的感人新聞“家屬不離不棄30年終喚醒植物人”,王寧表示植物人與腦死亡是有本質區別的。腦幹功能中包括了驅動病人的自主呼吸和心跳,植物人雖然也處於一個昏迷狀態,但是可以自主呼吸的,而腦死亡的人只能在呼吸機的幫助下維持呼吸和心跳反應。部分植物人確實存在著潛在喚醒的可能性,而腦死亡的人沒有呼吸,沒有各種反射反應,無論現代醫學技術是維持3週還是3個月的心跳,對腦死亡的人來說可能都一樣,是絕對無法恢復自主呼吸,更不用說醒過來。
  “換頭術”是科學笑話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腦幹死亡即包括全腦功能的喪失,同其他器官如腎臟、肝臟、心臟等功能衰竭相比,這些器官可以通過移植新的異體器官,可以使人重新過上健康的生活,但“腦死亡”是不可逆的,“換頭術”完全是徹頭徹尾的科學笑話。
http://tech.sina.com.cn/d/f/2017-04-05/doc-ifycwymx3797187.shtml
2017-04-18 14:43:00
圖博館
人類壽命的上限是115歲?五國研究團隊齊刊文質疑

據澎湃新聞2017.6.30報導,美國一篇聲稱人類自然壽命的上限是115歲的文章,齊刷刷地遭到了五個來自德國、丹麥、荷蘭、英國、加拿大的研究團隊的質疑。
6月28日,這五篇質疑文在《自然》期刊上在線發表,駁斥了原論文的結論,認為其數據難以令人信服、存在循環論證等嫌疑。原論文也是刊發在《自然》期刊上。
  其中一篇提出質疑的論文作者甚至將原論文稱為“在《自然》雜誌見過的最糟糕的論文”。
  同樣強硬的是,原論文作者、美國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遺傳學家揚·維吉(Jan Vijg)領導的研究小組在5篇質疑文中逐一進行了反駁,認為質疑文是對他們研究的“吹毛求疵”和“曲解”,堅持原論文的結論是可靠的。
  “我認為最終還是要讓數據本身說話,它們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揚·維吉暗示,可能因為自己的統計學結論給出了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信息——任何事物都指向有極限的壽命,所以招來諸多批評聲。
  目前,一對五的科學爭議似乎並沒有讓任何一方說服另一方。
  哥本哈根大學助理教授Maarten P. Rozing是其中一篇質疑文的通訊作者,他對英國《衛報》表示,他不僅不相信存在一個限制人類壽命長度的“生物鐘”,而且認為衰老越來越可能被人類所逆轉。
  但揚·維吉將沒有壽命極限的想法和悖論相提並論。“他們想設計一些模型,來證明極高壽者的死亡率會逐漸下降。這比科幻小說還糟糕。”他對《衛報》表示。
  澎湃新聞就該爭議詢問國內研究人類衰老機制的學者,其表示,目前尚且無法證明孰對孰錯,沒法置評,需要科學家進一步消化和研究。
  2016年10月,揚·維吉小組的研究論文發表在《自然》上,因為具有話題性,隨即成為了全球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對象。隨著醫療衛生、食物的改善,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百歲人瑞(年齡100歲以上的人)已經不再是“神話”。
  當人類在設想如何通過日益發達的醫療技術延續長壽“奇蹟”時,揚·維吉小組的統計學報告無意是潑了一盆涼水。
  起初,他們在匯集40多個國家數據的“人類死亡率數據庫”中發現了一個趨勢:老年人的存活率在1980年之前不斷提升,但在1980年後,99歲以上的老人戰勝“死神”的勝算就不再大幅增加了,似乎進入了一個穩定期。
  進一步,他們分析了“國際長壽數據庫”中“每年報告最高死亡年齡”這一項數據,時間跨度為1968年至2006年,所選樣本為法國、日本、美國和英國這4個百歲以上老人數量最多的國家。
2017-07-02 11:01:24
圖博館
他們發現,在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初,最長壽者的存活年限不斷增加,但1995年左右就進入“穩定期”,最長壽者的死亡年齡平均保持在114.9歲左右。
  根據“國際長壽數據庫”中“每年報告最高死亡年齡”(1968年-2006年,法國、日本、美國和英國),揚•維吉團隊認為,1995年後,最長壽者的存活年限進入“穩定期”。
  其中也有一些特殊個例,比如目前記錄在案最長壽的人瑞是法國老太讓娜·卡爾芒,她在1997年逝世時已經122歲。但揚·維吉小組認為,這是離散個例,人類的自然壽命極限應在115歲左右。
  5篇質疑文:人類壽命的“天花板”不會止步於此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教授Siegfried Hekimi認為,根據揚·維吉小組所使用的數據,多種不同的壽命極限趨勢模型能推演出來,並不單一指向1990年中期後人類最高壽命開始“原地踏步”這一結論。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教授Siegfried Hekimi在質疑文中指出,根據揚•維吉小組所使用的數據,多種不同的壽命極限趨勢模型(圖a,b,c)能推演出來。
  相反,Hekimi提出,在一種統計得出的假設裡,人類壽命會持續穩步走高,到2300年最高壽命者也許能活到150歲。
  在對數據的處理上,Hekimi認為,揚·維吉小組犯了循環論證的大忌。
  “他們以為自己找到一種符合數據走向的模式了,於是就提出一套解釋這一模式的理論。後來他們發現數據和這套理論的確相匹配,那是當然了,因為理論從數據中推演而得,又用同一數據驗證理論。”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博士生Nick Brown是另一篇質疑文的作者之一,他持有和Hekimi類似的質疑。
  值得一提的是,在統計中,對一串數字序列進行分割,有時會出現誤判總體趨勢的問題。在總體上升的趨勢中,分割的做法可能會過度凸顯一些原本暫時的“穩定期”甚至“下降期”。
  面對“循環論證”的質疑,揚·維吉小組的回應是,他們並不是通過同一個數據庫來提出假設又驗證,實際上是分析了兩個獨立的數據庫。
  “不得不說的是,在統計學裡眾所周知的是你可以看數據。”揚·維吉說:“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統計學家不願意看數據,因為覺得這不客觀。但這種想法過去幾十年裡已經改變了,人們意識到,你就應該看數據,進行推導,然後進行驗證。”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7_01_416064.shtml
2017-07-02 11:03:45
圖博館
陸冥婚商機大 高學歷女屍喊價台幣75萬元2018-01-12聯合新聞網

大陸部分地區至今仍流行冥婚,專門研究冥婚的學者發現,這個民間習俗背後竟潛藏不小商機,由於重男輕女、女少男多導致供需失衡,一具「優質女屍」售價可達人民幣15萬元(約新台幣75萬元),甚至有盜墓者將屍體挖出後轉手賣掉。
上海大學民俗學教授黃景春稱,山東、山西、陝西等省市當地若有男子未婚就過世,家長便會找女屍為其安排冥婚,避免男子成孤魂野鬼,使家門不幸。而女屍可依死亡時間分成乾屍、濕屍和鮮屍三個等級,「聘金」約人民幣2萬至8萬元不等。
黃景春表示,若女屍生前面貌姣好又有高學歷,那「聘金」估高達人民幣15萬元。當地太平間若傳出有年輕女性病危,便會引來許多家屬爭搶,喊價最高者可待女方死亡後,直接將屍體抬走。
因為女屍價格高,因此引起盜墓者覬覦,小偷將屍體從墳墓挖出後轉手賣掉,連用水泥封死的棺木都照盜不誤,黃景春警告:「冥婚所帶來的犯罪不能不高度重視。」

冥婚-維基百科

冥婚又稱配骨、陰婚、鬼婚、靈婚,是指有死者參與的婚姻。是一種部分國家的民間習俗。在中國,訂婚後的男女雙亡,或者訂婚前就已夭折的兒女,父母處於疼愛和思念的心情,要為他們完婚,就是冥婚。冥婚又分為「死人與死人」和「死人與活人」兩種。另外,過去認為祖墳中有一座孤墳會影響後代的昌盛,不吉利,所以要替死者舉辦冥婚。
  從前在民間冥婚多出現在富戶,貧寒人家很少有冥婚,台灣早年鄉下也曾流行。近年來中國北方冥婚現象的繁盛,加上男多女少,女屍奇貨可居,發生多起盜竊女屍案和殺女賣屍案,多位女子成為冥婚習俗的受害者。
2018-01-14 10:06:47
阿楨
從“風散紙錢灰”到掃碼寄哀思 外媒這樣看中國清明祭掃方式變遷

  新加坡《海峽時報》2019-04-04刊文稱,在中國,掃墓方式正在變得更加環保。文章援引中國媒體的報導稱,位於中國江蘇南京的公墓“雨花臺功德園”日前向逝者家屬推出“天堂銀行”(轉冥寶小程式)新產品。使用者用手機掃描二維碼,便可輸入逝者姓名、轉帳虛擬金和寄語等資訊。
  受傳統習俗影響,每年清明節,中國人在燒紙掃墓上都花費不菲,而且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不過,中國的許多城市都在鼓勵更加環保的掃墓方式,而且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早在兩年前,“雨花臺功德園”就對掃墓方式進行了創新,推出了一項線上直播的“代客掃墓”服務。當時,英國廣播公司(BBC)還對此進行了報導。
  除了利用網路寄託哀思,鮮花祭掃在中國也日益受到追捧。新加坡AisaOne網站援引中國媒體的報導稱,同樣是在江蘇省,白菊花在許多花店中銷售一空。 一些墓地還提供免費鮮花來代替燒紙。
  《聯合早報》認為,“網上掃墓”之所以逐漸流行起來,是由於由於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忙碌,加上許多人都在外地生活工作,很難抽出時間回鄉掃墓。而“網上掃墓”平臺讓用戶突破時空阻隔,實現全天候、全球化的緬懷與祭掃。BBC則認為,這些新的祭掃方法的不斷湧現離不開中國官方的鼓勵,是中國為減少空氣污染而採取的舉措之一。
  無論是用 “天堂銀行”虛擬轉帳,還是“網上掃墓”,抑或是僅用一束鮮花寄哀思,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緬懷的心意。美國華文報紙《世界日報》4月2日報導稱,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全球華人掃墓祭祖的日子。在美國許多大型墓園,都會有華人掃墓的身影,他們掃墓的方式不盡相同。有的人會用清水擦拭墓碑,有的人會在墓前擺上逝者生前喜歡的水果食品,還有的人會用鮮花裝飾墓碑。儘管方式不同,但表達的心意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追憶先人,抒發對逝者的思念之情。
2019-04-06 08:11:26
阿楨
李佳芬家族墓地遭抹黑 水利會長:全國要有一致的標準 2019/07/27 中時

針對媒體報導李佳芬的長輩墳墓葬在雲林農田水利會之農田,水利會長林文瑞表示, 李家後代子孫有依法向農田水利會承租,第二次租約期限到112年;墳墓種在農田裡的案件,除了水利會用地,還有國產局、台糖地,全國要有一致的標準。
林文瑞指出,早期農人有世後葬在農田的風俗,農田水利會灌溉區域有多少墳墓,恐怕算不出來,農田水利會提供土地給農民承租的原則,基本上只要不是八大行業都會准,其餘沒有嚴格制,也無規定不能做為墳墓使用,李家墳墓也是在殯葬法實施前所葬。
李佳芬胞弟李明哲表示,祖父在60年代已擔任嘉南農田水利會的小組長,當年的小組長都會出錢又出力,水利會提供小組長無償使用的耕作地「甲頭園」栽種與管理,祖父過世後,父執輩依他的遺願,就安葬在生前耕作的「甲頭園」附近。
  回應
韓國瑜選總統跟李佳芬祖墳何事? 蔡英文老爸墳查了嗎?
燦哥家農舍呢?龍哥億萬富翁查了嗎?
選舉會讓人變得沒人性?連祖墳都拿出來打擊,你不怕會有報應?
太不像話.這年頭還幹這事,真TMD缺德.綠衛兵鬥爭鬥到起肖?
  相關新聞
為佳芬姐抱不平 雲林菜農林佳新怒:綠營政治人物祖墳總體檢!
香港激進派喪心病狂毀元朗人祖墳,建制派強烈譴責
反送中申請元朗727遊行,警方不准也要上街:十八鄉鄉事委員會擔心再度暴力影響元朗民生,要求警方拒絕
香港五大紀律部隊聯合聲明:譴責暴力 支持港府施政
港警:「光復元朗」有高風險 禁止遊行
元朗居民憂心忡忡:反送中揚言要燒村拆祠堂
728光復元朗示威者投擲玻璃漆彈,警方施放催淚彈,17傷,遊行發起人鍾健平涉嫌煽惑他人非法集結
遭港警帶走調查
香港各界嚴厲譴責元朗非法遊行集會 支持警方依法處置
港澳辦07-29首度表態 「4個堅持」挺特首林鄭月娥和港警,暴力嚴重觸碰一國兩制底線。
2019-07-30 09:06:25
阿楨
為何家屬寧願送病人去安養機構也不願送去安寧病房? 2019-08-23

  一、資訊不對稱:哪裡有空床?
首先,我應該先介紹一個可以查詢各大醫院安寧病房空床的網站,有需要的網友可以查詢就近醫院的狀況,這是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的「安寧緩和病房空床查詢」,幾乎全台各大縣市的大醫院都有空床。
  二、費用多少?
安寧病床有健保給付的健保床,大部分為三人房,少數醫院的兩人房也是健保床,單人房必須支付差額,費用數千元不等。若醫院的兩人房非健保床時也要支付差額,另外,伙食費及部分健保不給付的部分也要自行支付。
  三、入住資格、居住天數限制、如果穩定了呢?
住院日數大於30天以上必須審查,大部分的病人大概都住15天上下。服務對象為:「指罹患嚴重傷病,經由二位專科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且有醫學上之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
癌症末期病人
八大非癌末期病人
1.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
2.其他大腦變質
3.心臟衰竭
4.慢性氣道阻塞,他處未歸類者
5.肺部其他疾病
6.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7.急性腎衰竭,未明示者
8.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未明示者
若病況穩定後轉安寧居家療護,所以並非一住進去就要「死在裡面」。
  四、台灣人利用安寧病房的比率如何?
據監察院調查,截至去年底,全台74家醫院設804床安寧病床,全年平均占床率只有56.69%,且各家醫院落差大,有的百分百,有的不到百分之一。我在查詢空床的時候也訝異台灣人利用的比率竟如此低。
健保對安寧病房的給付不低,一天近七千元,但醫院一般病房的病床數與護理人力比率是二點五比一,安寧服務卻是一比一,想把安寧做好,勢必賺不了錢,加上有專業、有意願的安寧醫護人力不好找,都是品質低落的原因。若再對照各家醫院投注的人力差異狀況,如成大安寧居家療護團隊有十六名專任護理師,臺北大型醫院的總病床數是成大的三倍,安寧居家護理師卻只有一人,安寧醫療品質良莠不齊也是可預見的。因此,監委江綺雯建議,應該恢復原有的安寧服務專業評鑑,而不是放在醫院整體評鑑裡。
2019-08-24 07:52:25
阿楨
五、令人「恐懼」的安寧療護?
根據聯合報報導,新加坡連氏基金會2010年調查全球40個國家的死亡品質調查,台灣排名第十四名、亞洲第一,2015年調查擴大到80個國家參與,台灣進步到第六名。但安寧之母趙可式揭露「其實是假像」,因為過去都是她帶領調查人員「只看好的樣版」。又如日本安寧病房裡甚至還設有吸菸室與酒吧,讓患者有「享受人生最後一根菸」的機會,而一般胃癌的病人也不可能喝酒,但日本會讓病人先吃嗎啡止痛再喝酒,宗旨就是讓病患過世前完成心願。如果看到相關投訴,那就更令人驚懼:
1. 高雄一名孫先生父親年邁癌末,家人希望轉到安寧病房卻遍尋不著,最後問出某醫院有15床,但平常只開3床,老父親生前大小便失禁,全身臭氣難聞,家人只想讓父親洗個澡,走得舒舒服服,但父親過世前,都沒能排進安寧病房用按摩浴缸洗澡。
2.北部某家醫院設有安寧病房,按規定應設有洗澡機,但有末期病人住進去後,家屬想讓病人洗掉滿身屎尿髒汙,找了半天才發現洗澡機被塞在角落閒置,也有家屬申請宅服務的安寧居家照護,希望減輕長輩癌末痛苦,但護理師沒有協助處理,只會說「這是人死前必經過程,就順其自然吧」,家屬悲痛不已。
3.趙可式舉例,北部有家醫院的安寧病房,是由病房志工協助病患洗澡,而非護理人員,有病患因癌細胞侵蝕骨頭,非常脆弱,志工幫患者洗澡,撞來撞去竟把昏迷病人小腿骨頭撞斷。她也碰過遺體護理時的安寧護理師丟下尿布就走,家屬滿臉錯愕,她只好用手機開視訊,一步步教家屬處理。
4.到去年底,全台安寧病床共804床,但許多醫院不想經營,或找不到人手就關床、減床,甚至有醫院因做得不好沒病人,乾脆全部撤除。
趙可式表示,不少醫院裡的安寧病房排班表有兩套,一套應付評鑑用,一套是實際,很多病房平日沒有病人,有病人再亂抓人來服務,但是家屬多半覺得「人都過世了」,不會投訴醫療糾紛,卻讓更多醫院有恃無恐、亂搞一通。
  六、安養機構「勝過」安寧病房 嗎?
我去親眼看到的那個小型安養機構,其實並不新,也是一人照顧數人,他們對於住民若發生醫療狀況,則是立即叫救護車送到大醫院,我當時跟老友家屬建議,若是住安寧病房直接就有醫生,不是「更好」?但看到相關報導後,原來「內情並不單純」,實在「不要問!很恐怖!」…..
2019-08-24 07:54:50
阿楨
致衛福部長:長照保險不是這樣算(沈政男)2019/09/22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最近提出「每人月繳一個便當錢」的長照保險政見,衛福部長陳時中回應說,「1年只能收到800多億元,不夠用」,既然如此,現行「長照2.0」1年財源300多億元,豈不更加不夠用?陳時中說,「全台家庭聘僱外籍看護與住院費用,1年不只800多億元」,其實住院費用歸在健保,而非長照保險。以目前全台23萬外籍看護、月薪2萬多元來計算,1年500多億元就可支付看護費用。
  【年輕人不用是誤解】
到底台灣長照需要多少錢?以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平均值來看,約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8%,而台灣1年GDP為6000億美元,因此合理長照花費應為1400億元台幣。另外一個算法是從醫療花費來換算。有長照制度的國家,兩者比例約為1比5,若以台灣1年7000億元台幣健保支出來換算,長照所需財源剛好也是1400億元台幣。
不管採行稅收制或保險制長照,能找到夠多財源的就是好制度,比如採行稅收制的瑞典與法國,政府找到的稅收,以GDP比例來看,是台灣「長照2.0」的好幾倍。陳時中又說,「採行長照保險國家沒人0歲納保」,其實德國就是0歲納保。他也說「日本布建25年才採行長照保險」,殊不知日本在2000年啟動長照保險,當時老年人口比例為16%,而台灣再過2年就會達到這個數字。台灣一向以健保自豪,但學習台灣健保的韓國,早在2008年施行長照保險,他們的口號是「發揚儒家精神,啟動國民集體大孝」。
陳時中說,「讓年輕人繳交長照保險費用是剝奪年輕世代」,意思是年輕人不需使用長照,更是誤解。家裡有失智失能長輩的人都知道,照顧負擔一來,蠟燭兩頭燒,很難不心力交瘁。台灣每年發生好幾起「照顧殺人」,也就是不堪照顧負擔而殺死老人家的悲劇,而這些照顧者大都是青壯世代。蔡政府即使不願推行長照保險,也不應挑撥世代矛盾。
  【健保體系可挪長照】
「長照2.0」雖已簡化給付流程,但相關行政作業仍是第一線人員的負擔。台灣採行長照保險的另一個優點便是現行健保的給付與服務體系,可直接挪用到長照。台灣健保獲得舉世讚譽,長照保險同樣也能成為另一項國際標竿。 (作者為老年精神科醫師,全文刊載於蘋果日報論壇)
  回應
1.沈醫師把這個貼在BLOG是好事,因為蘋果很小氣,要收錢才給人看
2.但願蔡英文連任後能顧慮「世上苦人多」並參考這個意見,不要像現在一樣只是把他們當魯蛇...
2019-09-29 09:32:10
阿楨
當女人都不用懷孕以後,女權運動才真正開始 2017-09-28

2017年美國費城兒童醫院打造的“人造子宮”用聚乙烯薄膜袋來模擬母羊的子宮,成功培育出了8只健康的小羊寶寶,雖然這一“子宮”仍無法完成完整的懷孕分娩過程,但科學家遲早會完成這一步。那將是徹底改變社會結構的一項發明。其實我們現在社會中許多不公平歧視,都來自於人類需要女性生孩子。
  比如職場性別歧視。
事實上,全世界範圍內的企業主不但不願意付給女性更多的工資,同樣不願意投入資源去培養女員工。因為沒准你剛培養起這個女員工,對她委以重任,她就說她要生孩子沒法工作了。老闆開公司是要賺錢的,不是做慈善的。
針對這個問題,北歐國家法律規定男性必須要休產假:美國加州法律規定一家公司董事會中,必須有一位女性高管:這都是治標不治本,用行政手段強行干預市場,只會降低企業效率,上策是人造子宮。
  還有社會生育率低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至今沒有哪個國家是在生育率大幅降低後還能漲回來的,怎麼鼓勵都沒有用。人工子宮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人造子宮還會徹底改變我們的婚姻制度。
長輩催婚的也少了,同性戀婚姻也可以順利合法化了。
很多人會說,如果未來人造子宮普及,可能會讓家庭不和。這就和100多年前說如果汽車普及,馬車夫怎麼辦一樣可笑。因為一旦人造子宮普及,漸漸就不會有現在意義上的家庭了。
  回應
生物的所有本能源于生存,繁殖,男的偏向于生存,女的偏向於繁殖。當女性被剝奪了生育功能後,會很糟糕……
的確很恐怖。在原始人時代,智人男性祖先如能自己解決繁殖任務,那麼女性會被滅絕,就像被智人消滅的尼安的特人一樣。
  相關新聞
十一長假“代相親”服務火了:600元一次 女客戶居多
2019-10-04 09:52:38
阿楨
自救會爆龍巖吸金近3億 前副總父子遭檢調約談 2019/11/27 中時電子報

殯葬龍頭、龍巖公司南區「龍智營業處」驚爆吸金,龍巖南區副總經理吳祥志、兒子吳順益涉嫌指示公司幹部對外招攬高利「轉約投資案」,坑殺被害者高達2.6億元,事後拒絕支付本息遭踢爆。吳氏父子、公司幹部曾小樺三人27日經調查人員初步約談後,晚間九點半陸續移送高雄地檢署複訊,全案朝違反《銀行法》方向偵辦。
日前,上百名投資受害者組成「龍巖南區龍智處受害者自力救濟會」,四處陳情並向檢調單位檢舉,指吳祥志2017年起對外佯稱龍巖產品能「轉約投資」,還能賺取高額回饋利息,吸引大量投資者上當。今年8月,吳祥志突然對外稱資金遭國稅局查扣、投資全數泡湯,坑殺投資者2億6000多萬元。
自救會指出,大家抱著信賴龍巖、投資品牌之心態,投資龍巖「龍智營業處」的商品並附加轉約投資案,沒想到血本無歸。自救會踢爆,龍巖在東窗事發後,命令相關業務員對外謊稱與龍巖無關才肯願意賠償投資者,沒想到騙取業務員聲明書後,9月6日無預警將龍智營業處裁撤,企圖與詐騙案完美切割。除此之外,吳祥志更授意兒子吳順益接手原龍智營業處所有業務及客戶,將營業處改名為「弘千營業處」繼續營業。
自救會痛批,龍巖吸金案曝光後,公司對吳氏父子兩人並無懲處,根本是包庇罪犯、令人髮指。自救會甚至懷疑,龍巖高層人士案發後曾表示要與公司「不法分子」協商還款事宜,結果卻放任吳氏父子繼續亂搞,根本是知情且涉嫌參與其中。
據瞭解,檢調認為吳祥志、吳順益利用龍智營業處分處長曾小樺和旗下業務員詐騙吸金,目前將三人均列為嫌疑人,晚間九點半後陸續移送高雄地檢署進行複訊,要繼續追查是否還有受騙的被害人,全案朝依違反銀行法偵辦。
2019-11-28 08:45:18
春藥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03:00:05
阿楨
天邊孝子症候群
  回應
通常在父母身邊默默照顧的都是父母最不親不疼的小孩
媳婦就是最不親最不疼那個「家人」!
然後還因為住一起有摩擦,父母還越來越有意見。
最疼的大概都王子病公主病養尊處優的 等到父母生病他們可能也不會管⋯⋯
天邊孝子不止在醫院碰得到啊,還有一種是從來沒露面,等到老父親過世才來奔喪(分遺產)的...然後到了現場就開始,那個地方不合禮節啦,哪邊師父請的不好啦,經念得太少啦,最重要的是.....
喪葬費他不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MowpRjxU6I

失智症的「天邊孝子」 2015/08/25 • 作者 / 伊佳奇 • 出處 / Web only

最近有人在網路上探討「天邊孝子症候群」,這現象主要是指除給醫療團隊或家庭照護者的困擾外,也經常是推動善終的阻力,於是有家屬在這次失智症支持團體中指出,這現象一樣困擾著失智症家庭中的主要照護者,平常不見人影,久久出現一下,就指責主要照護者,比安寧療護的狀況更加嚴重。
這名稱原本是英文,「來自加州的女兒症候群」Daughter from California Syndrome。是指加護病房的重症病人,經常會突然出現平常不在照護的子女,出現後就批評醫療團隊的治療,責怪平日在負責照顧的家人,埋怨他們為「何要放棄?」,進行安寧療護。
即使是疾病末期,已回天乏術,雖然大家經由多次討論,已決定要讓長者能有善終,但是這位「孝女/孝子」仍「堅持要救到底!」結果讓病人身上插滿了管子,CPR壓得肋骨斷了好幾根、七孔出血……讓長者無法有「尊嚴」的離開。
2020-03-01 09:02:31
阿楨
世界最長壽的魚竟逾500歲 從16世紀活到現在 2020/10/03

日媒DIAMOND ONLINE報導指出,人們普遍認為,壽命約為50至80歲的錦鯉相當長壽,但事實上,「格陵蘭鯊」(Greenland shark)的壽命動輒200歲以上的壽命,尤其是丹麥學家2017年在北大西洋發現了其中一隻格陵蘭鯊的壽命竟然高達512歲,是目前已知最長壽的有脊髓動物。
格陵蘭鯊分布在格陵蘭和冰島一帶,牠的長壽秘訣來自於緩慢的生長和行動力,1年僅成長一厘米,要長到150多歲,才達到性成熟的階段,平均壽命為272歲。此外,牠的游速相當緩慢,每3秒才能游1公尺,同時不需要太多食物,新陳代謝很低。即便如此,格陵蘭鯊性格異常兇猛,過去曾被發現體內有著馴鹿、馬及北極熊的屍骸。

為何航母出航會有大量鯨魚跟隨?原因很殘忍! 2020/04/01

大型艦艇在航行時,身後總是會跟隨大量鯊魚、鯨魚,或是其他海洋生物,因為螺旋槳在運轉時,周圍魚群會被強而有力的動能攪入其中,並遭到絞碎,因此散發出陣陣血腥。

世界上最長壽動物排名,烏龜只能排第五,第一名長生不老 2017-11-07

第四名大蜥蜴介於100年至300年間
第三名冰島北極蛤收集到樣本已經被估算出具有超過400年的壽命。
第二名南極洲海綿最古老的有1550年了
第一名燈塔水母:可以通過反覆的通常生殖和轉分化獲得無限的壽命。除非被其他動物吃掉,否則燈塔水母是「永生」的。
2020-10-04 09:27:34
阿楨
新疆人來源之謎告破!付巧妹團隊揭秘五千年演化史 2022-04-02 新浪科技

  自從張騫出使西域、開闢陸上絲綢之路以來,新疆就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成為亞歐大陸東西部文化、經濟貿易以及人群交流的重要樞紐。事實上,近些年的考古表明,早在絲綢之路之前,新疆已經出現了東西方人群的融合:例如在青銅時代(5000~3500年前),塔里木盆地的乾屍已經出現了西方的紡織特徵。
  本周發表在《自然》,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聯合團隊,一項研究通過對4000年前塔里木盆地乾屍的測序結果表明,這些人融合了:來自北方的南西伯利亞;來自西方的中亞;以及來自東北的東北亞人群。

非洲最古老的人類DNA揭示人類遷徙之謎 2022-03-02 新浪科技

  過去,有關非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6萬至8萬年前,近日發表在《自然》,一項由國際跨學科團隊研究5000年到18000年前人類的古基因aDNA進行測序和分析,東非人的祖先最遠到達了尚比亞以南,而非洲南部人的祖先則延伸到了肯雅以北,長途遷徙並和遠離他們出生地的人生育後代。幾乎所有的古代東非人都與今天生活在非洲中部雨林的狩獵採集者共用了大量遺傳變異,讓古代東非真正成了一個遺傳的大熔爐,這種混合和移動發生在大約5萬年前。
  回應
歐美白人應該是非洲智人與歐洲尼安德特人融合的結果

里程碑!首次完整破譯人類基因組 2022-04-02 新浪科技

從1990年至今,我們一直在接近完整的人類基因組。今天,發表於《科學》雜誌的6項研究,科學家破解了最為關鍵的測序難題,獲得了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序列,或能將我們對人類的生長發育和疾病的瞭解,推向了新的高度。

可複製的RNA分子首次創造出來了!生命的起源可能有線索了 2022-04-02 新浪科技

  近期,東京大學首次創造出一種可以複製的RNA分子,這些分子還具有多樣化的能力,能實證達爾文進化論(楨:演化),表明簡單的生物分子可以促成複雜類生命系統的出現。
2022-04-03 09:25:33
阿楨
電影《七五計畫》:描繪未來日本為老年人贊助安樂死專案,大多數人積極回應2022-06-18

在萌生了一個劇本構想之後,日本電影導演早川千繪決定找到母親的同齡友人和其他熟人,驗證上面的這一假設性問題。她所得到的答案是:“大多數人對此都很積極,他們不想成為別人或自己孩子的負擔。”
在早川千繪看來,這一結果看似令人震驚,卻有力地反映了當下日本文化和人口結構。《七五計畫》獲第75屆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特別提及獎。
這部電影是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首次擔任總監製的集錦電影《十年日本》中的一部《七五計畫》的再創作,描繪了這樣一個未來景象:日本政府宣導安樂死,以及為孤獨老人集體埋葬,興奮的銷售人員不斷推銷著這些服務,就像推銷旅遊保險業務一樣。
日本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為65歲及以上,按人均比例算,日本的百歲老人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在日本的65歲以上老人中,五分之一為獨居,該國老年癡呆症患者的比例非常高。隨著人口的迅速減少,日本政府面臨潛在的養老金短缺,以及如何照顧年長公民等問題。
雖然年長的政客仍主導著日本政府,日本媒體也時常強調所謂“快樂老齡化”的樂觀報導,但安樂死在日本是非法的,但這卻偶然會在可怕的犯罪情境下出現。2016年,一名男子在東京郊外的一個殘障人士中心殺害了19名正在熟睡的人,他聲稱這些人應該被安樂死,因為他們“在家庭生活或社會活動中遭受著極端困苦”。
日本鳥取大學的副教授安藤泰至,主要研究生死學、生命倫理等課題,他認為在一個某些人因過渡工作而死亡的社會(日本),這種潛在的未來景象是更加可信的。“想像一個接受安樂死的地方並非不可能。”
  回應
我也希望我晚年有合法平價安樂死,沒必要渾身病痛苟延殘喘。沒安樂死就燒炭
這個題材在日本並不新鮮,拋棄老人(自生自滅)在日本平安時代的《大和物語》、《今昔物語》及其他歌謠、故事中均有記載。影視方面,早已《楢山節考》,並且是名導演木下惠介和今村昌平兩個各有千秋的版本。電影原著為深沢七郎的短篇《楢山節考》,小說以日本民間的棄老傳說為主題,講在一個楢山深處的村莊裡,老太太因年老被兒子背上山,令其自生自滅的過程。
  相關新聞
枝裕和 《十年日本》:悲觀真的無可避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RIfMJjl3Kc
2022-06-19 07:47:47
阿楨
“解決日本老齡化的唯一辦法是老年人集體自殺”,耶魯大學日籍教授這言論引爭議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2日,紐約時報2023-02-12報導,耶魯大學38歲日籍助理教授成田悠輔(Yusuke Narita)曾公開為日本應對老齡化“出謀劃策”稱,“唯一的解決辦法不就是老年人集體自殺或者一起切腹自盡?”該說法近期在推特上引發爭議後,成田悠輔回應稱,“集體自殺、一起切腹只是抽象的隱喻,我本應謹慎對待這些詞的負面含義,所以經過反省,去年開始,我不再使用這些說法了。”
《楢山節考》。日本人有這種想法不稀奇,因為來自他們的傳統。從側面反映出日本是一個“有小節而無大義”的民族。精日們怎麼洗?
年輕人都在為這個政策歡呼,可是他們為什麼不想一想,自己也會有老去的一天的啊?到時候也希望自己被自己的子孫推往斷頭臺嗎
2023-02-14 09:09:24
阿楨
美國一州擬將買賣囚犯器官合法化? 2023-02-13

近日,有網傳消息稱,美國一州擬立法,將買賣囚犯器官合法化。
馬塞諸塞州的兩位民主黨眾議員,裘蒂絲•加西亞(Judith Garcia)和卡洛斯•岡薩雷斯(Carlos Gonzalez),共同提出了一項新法案。囚犯可以自願選擇以捐獻器官或骨髓的方式,換取減刑。如果該提案通過,那麼監獄將允許符合條件的犯人獲得不少於60天,不多於365天的減刑。
問題是這項提案的爭議很大,是否會通過還沒有定數。首先,它可能會違反美國聯邦法律。根據美聯社的報導,美國聯邦法律禁止出售人體器官,或以“有價值的代價”來獲取人體器官。那麼監獄和司法體系,用犯人的自由來換取其器官,是否違反聯邦法律呢?自由能不能在法律上被定義為“有價值的代價”呢?另外更大的問題是,許多監獄是私人監獄,並不是美國政府控制的,而是私人公司控制,他們是否有權經手器官捐獻?
這項提案面臨重重問題,美國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州,使用類似的法律。2007年,南卡羅來納州也推出了相似的提案,但最終只是為囚犯建立了一個自願的組織和器官捐獻專案,並沒有以減刑作為條件。如今,美國監獄中的犯人如果要捐獻器官,受體只能是直系親屬。美國也不允許使用死刑犯的器官,進行捐獻。
提案的發起者裘蒂絲•加西亞表示,提案針對的是健康不平等問題,源於對黑色和棕色人種不公正的監禁,和過度執法的惡性循環。黑人和西班牙裔面臨的健康風險更高,可能需要器官捐獻,而歧視性的監禁率排除了很多可能的捐獻者,導致非裔美國人的等候名單比白人更長。
也就是說提案的發起者認為,非裔和西班牙裔被關進監獄的概率更高,監獄裡這些少數族裔太多了,導致監獄外的少數族裔等待器官匹配的隊伍排得很長。這種邏輯比較奇怪,根據非營利組織捐獻生命的網站資訊,族裔區別不是匹配供體和受體的條件之一。白人給其他族裔捐獻器官,只要配型合適,都是可以的捐獻的。不存在只能是非裔對非裔,或西班牙裔對西班牙裔。
2023-02-15 09:00:4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