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 | 全球媒體研究室 | Fandom
全球媒體研究室
Advertisement

他是誰?[]

4038720686

  • 黎智英 (Lai Chee Ying , Jimmy)
  • 綽號: 肥佬黎
  • 出生:1947年12月8日
  • 出生地點: 廣州
  • 籍貫: 廣東順德
  • 為佐丹奴(GIORDANO)時裝店、壹傳媒集團創辦人
  • 現在是壹傳媒有限公司主席,旗下刊物包括《壹周刊》、《蘋果日報》、《壹本便利》和《忽然1周》
  • 他和家人早在97年前已移民到加拿大,但他經常回港處理業務,其寓所位於香港的加多利山

自述[]

  • 「解放後,父親逃往香港,家財散盡,母親也遭批鬥,所以自幼便要討生活。我曾替一名港客搬運行李,但他沒有給與賞錢,只給一塊由香港帶來的巧克力,由於從未見、食過,放入口後,覺得是天下間最美味的巧克力。我心想,這是港人,巧克力必來自香港,所以我也應該去香港了!」

與妻子Teresa[]

  • 黎智英的現任(第二任)妻子是原《南華早報》記者Teresa,當時Teresa採訪過黎智英。後來Teresa遠赴法國讀書;黎智英為了追求她,跟著旅居法國,每天接送她上下課,一度被飯店的司機誤會是黑道大哥;三個月後,終於獲得芳心。

創業經歷[]

  • 黎智英在12歲偷渡到香港做童工,初期無心向學,後來得人啟發努力讀書,曾經當過銷售經理,在投資股票上獲利豐厚
  • 後在香港創辦佐丹奴時裝店,1990年創辦《壹週刊》,1995年創辦《蘋果日報》,1999年出任壹傳媒公司主席,負責制定本集團的企
  • 自他於1990年創立其出版業務前,在本港製衣業已擁有30年的豐富經驗,期間,他創辦及經營了相當成功的佐丹奴製衣及零售連鎖店,但自從六四事件後他便出售佐丹奴時裝店股權,現時佐丹奴的集團總裁是劉國權先生

壹傳媒[]

  • 總部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將軍澳工業村西駿盈街8號
  • 1990年3月創辦《壹週刊》進軍傳媒業務

Nextmagazine-logo

  • 《壹本便利》(1991年9月)

Easy logo

  • 《蘋果日報》(1995年6月)

Appledaily Uncle Bus

  • 《忽然1周》(1995年8月)

Logo sudden

  • 《飲食男女》(1997年7月)

Logo etwlogo Sudden1

  • 近年,他將本集團的版圖由香港擴展到台灣並創辦
    • 《台灣壹週刊》(2001年5月)
    • 《台灣蘋果日報》(2003年5月)

Appledaily TW 2007 ChineseNewYear

狂妄的媒體大亨[]

  • 「誰是黎智英?」,成群的二手報導緊跟蜂湧而出。有媒體指稱:他是香港腥羶新聞的鼻祖,更是狗仔隊新聞文化的東方代言人。也有媒體報導:他是狂妄的媒體大亨,1995年創辦壹傳媒旗下的《蘋果日報》時,以雙倍高薪大舉挖角,一舉打亂香港報業生態。面對台灣媒體霧裡看花似的敵意文字,遷台定居陽明山已近數月的黎智英不願意回應。就在與《明日報》發行人詹宏志敲定了接納150位同仁的事宜後,他悄悄地回到了香港。
  • 大部分台灣媒體人對台灣版《壹周刊》的成功可能性不表樂觀,許多記者更將他來台灣的理由,解釋成當年他於六四事件後,撰文得罪中共當局,而不得不出走香港,以求另立門戶。香港記者則指出:黎智英出走,主因是他投資網路零售商「蘋果速銷」(adMart)失敗,再也不見容於「容不得失敗者」的香港。但是卻也有極少數的媒體人,卻將他看成是台灣報業史上最可怕的對手,《中國時報》的老董事長余紀忠,即為其中之一。今年入春之後,剛動完手術的余紀忠親自坐鎮,調動中時報系海內外所有精英記者,進駐《時報周刊》,準備以同樣的大兵團作戰,正面回應《壹周刊》的創刊,「看余老闆『亢奮』的程度,就知道這次的規模,會遠大於上次對《TVBS周刊》的殲滅戰,」一位《時報周刊》工作者指出。
  • 不論壹傳媒未來會成功,亦或失敗,黎智英在台灣的佈局與行動,都將為台灣帶來革命性的衝擊。因為台灣從來沒有黎智英這樣的媒體人出現過,也從來沒有類似《蘋果日報》、《壹周刊》的媒體工作模式出現過。

4038727617

月薪8美元到財富5億美元[]

  • 和香港富商李嘉誠一樣,黎智英出生在貧窮的廣東農村,磨練出白手起家的拚命人格。在他小學矇驄之年,鄰人送給他一顆巧克力,使他嚐到另一個世界的甜蜜滋味,他回憶,當他吞下口水的瞬間,他發下志願,要擊敗貧窮,生活在那個嚮往的世界。12歲那年,他乘著舢舨船偷渡到香港,進入成衣工廠裡當童工,月薪8美元。雖然工廠的環境極為惡劣,但他還是絞盡腦汁探究繁華都會的成功之道,例如他看到成功的香港人無不說一口好英語,因此在工餘之際背誦整本英文字典。他一路經營自己,做到成衣廠的經理,卻因公司的一場記過處分,下定決心自己創業。
  • 憑著1000美元的年終獎金,他從事經紀事業,賺到了39000美元,也讓他開設了他自己的第一家成衣工廠。1981年,他成立佐丹奴(Giordano)成衣連鎖店,快速打響名號;1989年,他創辦《壹周刊》(Next),正式進入媒體事業,繼發行量破紀錄達到15萬本的《壹周刊》後,1995年又創辦《蘋果日報》,發行量超過70萬份,在他投資「蘋果速銷」等網路事業前,他擁有的財富已超過5億美元——足以買下全中國的巧克力。
  • 出身粗重活兒的藍領工人世界,使他相信廣大的大眾消費市場,才是生意人的真正事業地盤。他對尋常百姓生活起居的貼近觀察,更使他練就由牛仔褲到報紙、雜誌的犀利產品開發、定位、行銷技法。
  • 《蘋果日報》上市前,香港已經有《太陽報》、《東方日報》等巨頭盤據,黎智英看準低價的動員力,硬是殺出一條血路,當時一份報紙港幣3元(約新台幣12元),蘋果日報卻以一份報紙1元港幣,加送一顆蘋果方式販售,造成香港一陣轟動。

顛覆報業傳統[]

  • 《蘋果日報》首開以市民生活作為頭版全版內容的先例,徹底顛覆頭條新聞「國家大事優先」的中文報業傳統。「只求傳真,不求高深,」一次聚會中,他對《數位時代》描述了他的辦報哲學,「大多數人去強調『重要的事』,卻忘了『讀者關心的事』,」他補充。也因此,《蘋果日報》有經濟學才子張五常領銜的財經版,也有香港人最熱愛的賽馬版,狗仔隊跟蹤搶拍的娛樂版,更有專論鹹濕的性趣版,香港的知識份子批評「報紙內容低俗」,但香港的市井父老卻認為「這才是大家想看的報紙」。他把報紙的每個版面,都當成動員某一類型讀者的單一發行力量,如此整份報紙就能取得最大發行量。最早創刊的《壹周刊》則是另一個例子,當黎智英發現《壹周刊》的動員到達瓶頸,他就再發行《忽然一週》、《飲食男女》來爭取更年輕,甚至學生讀者的市場。

與讀者需求同步[]

  • 粗放式的產品構想,促成了發行量的躍昇。但是,如何確保與讀者的需求同步,並拉大與競爭者的差距,靠的則是一套細緻、精準的工業管理流程。
  • 進到《蘋果日報》辦公室裡,你可以發現牆上有一面白板,上頭註明昨日發行數量。社長會依照當日天氣狀況、賽馬與否,控制每天發行量(蘋果日報的馬經,非常受歡迎),精確掌握發行數字,因而能讓報紙退報律低到一成以下,而《壹周刊》的退書率,更是低到驚人的1%左右(台灣最佳的發行系統也會有20%的退書率)。
  • 黎智英的另一項管理兵器是每天的「焦點讀者民調」(Focus Interview)。透過報攤,《蘋果日報》每天由市街上找來二十多名的路人,每個人發給800塊港幣(約台幣3200塊)做喜好調查,問他們對於什麼話題有興趣,想看誰的八卦。調查的結果,一方面立即就作為當夜編輯新聞的處理方針(例如:受訪者因金融風暴而情緒低落,隔日頭版就會出現類似「九龍塘火災,母親捨己救子」的激勵式新聞);一方面則作為長期新聞走向的更易參考。

狗仔隊比警察更早到現場[]

  • 為了搶市井新聞,《蘋果日報》設有一個「現場新聞組」,他們配備高速機車、無線電截聽設備、照相機,一監聽到警察的無線通報後,立刻奔往現場,作業標準是「務必比警察更早到」,這樣才能拍到第一手、未破壞的現場畫面(通常是車禍、兇殺、火警等流血鏡頭)。為了拍攝各種角度,這群「騎士」隨身攜帶摺疊梯,以便完成任務。稀奇的是,這群隊伍通常不具備寫作能力,他們都是打電話回報社,由專事寫稿的寫手來寫新聞。
  • 相信報紙的成功,是靠「系統」,而不是「創意」,《蘋果日報》的工作同仁雖遍佈三教九流(由劍橋文學博士的社長董橋,到管發行的出獄黑幫大哥),卻共享一套井然有序、公平合理的報酬制度——每個月,黎智英拿出報社獲利的20%,依照貢獻分予員工。
  • 黎智英的每一分成功,都來自他的逆向判斷與動手實做,使他舉手投足,流露霸王式的傲氣。但他面對失敗,卻也大方認錯,除了快刀斬亂麻似地收拾善後,還在媒體專訪時痛罵自己,更令人印象深刻。

投入電子商務失敗[]

  •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黎智英在《壹周刊》上親自發表文章,大罵國務院總理李鵬是「王八蛋」,結果招致北京政府不滿,運用政治力勒令中國眾多佐丹奴連鎖店歇業。黎智英眼看生意做不成,大手筆將手中公司持股全部賣光,結果全部賣在金融風暴前的股市高點,獲利豐碩。
  • 1999年網路熱開始席捲亞洲,黎智英也雄心勃勃地投入電子商務市場,於1999年6月創辦「蘋果速銷」(adMart),以線上零售為主,從機票、手機到日常用品都有,消費者可以透過網路、電話、傳真訂貨。可是,蘋果速銷的命運,卻不若一飛沖天的《蘋果日報》。首先是蘋果速銷削價競爭,與香港兩大超市百佳(背後股東為和記黃埔)與惠康為敵,引起供貨商排擠;後來宅配不良,送貨速度太慢等後端服務不佳,引來消費者抗議;其後又鬧出「賣假貨」等訴訟官司不斷,負面消息使蘋果速銷聲譽每況愈下,最後欲振乏力,虧損10億港幣(台幣40億元),面臨全面結業的命運。
  • 「我犯了三大錯誤,」黎智英反省:起步太快丟大錢、沒有先做小規模的投資測試、太快的多角化。「李鵬沒有打敗我,是Internet的瘋浪擊敗我,」他說。

書籍[]

《我是黎智英》2007/01/31 []

9861247858

  • 黎智英,用一元港幣從香港街頭起家,沒有受過教育,卻能靠著流利的英語闖進紐約成衣業,閱讀複雜的經濟理論。先後創立公明織造廠,佐丹奴成衣連鎖,《壹周刊》與《蘋果日報》,身價超過五億美元。
  • 三十年的創業生涯,他說︰簡單,才能專注;專注,才能成功。
  • 我要偷渡到香港必先進澳門,當時,進入澳門只能攜帶一元港幣,臨走前母親偷偷將一塊小金條缝在我的內褲裡。在拱北關檢查站排隊等候檢查的時候,有個女人因為私藏金器而被官員押走,我驚慌之下用手指把褲袋戳破一個洞,伸手拔出金條,讓它沿著大腿滑落,再重重將之踩入泥土裡。經過檢查哨時,官員並沒有搜我的身,可是踏出關口的那一剎那,我沒有懊悔,我為自己的決定高興。因為,我要逃離貧困,去澳門是我唯一的路,除此之外我別無選擇。
  • 一個人,只要能認清「我別無選擇」的現實,就能體悟到「謙遜」,而「謙遜」正是簡化事業和簡化人生的第一步。在構思如何挽救佐丹奴時,我不時回想走過拱北關的那一刻。面對當時競爭條件好過佐丹奴許多的對手G2000,我下定決心簡化公司的運作,我心想,如果我的經營模式比你簡單六倍,那麼,只要我不比你笨六倍,我豈會沒有贏的機會?
  • 無論做人或做事,簡單才能專注。但是簡單令人生畏,大多數的人都喜歡保有許多選擇,愈是重要的事情便要愈多的選擇。殊不知選擇愈多,事情愈複雜,如果我們將生命裡重要的事情都複雜化,那我們必死無疑。 若你問我在近六十年的複雜人生裡找出了什麼條理,這條理便是簡單。無論經營事業還是人生,我們都要時刻提醒自己,有什麼是我們應該要放棄的?

《我是黎智英:白手起家的創業告白》2005/10 []

986796473X

  • 「激情是我創業的原動力,犯錯是我創業的手段。」-黎智英
  • 黎智英是何方神聖?他的造型看起來像黑道大哥,他的狂語聽起來像草根街民。他從來沒有受過完整的教育,卻白手起家創立佐丹奴、創辦《壹週刊》和《蘋果日報》闖出一片天,黎智英的創業故事比報紙上的八卦還精采,書中滿是創業家的爆發力和經營者的智慧。
  • 談身世,他透露幼時在街頭求生的叢林歲月,塑造了往後的創業性格;
  • 談創業,他自爆靠炒股贏來第一桶金,又靠出老千買到第一棟廠;
  • 談挫敗,他坦言虧錢是沒認清市場規模,絕不卸責地喊天哭地;
  • 談管理,他不避諱向麥當勞偷師,改革佐丹奴的商品結構;
  • 談創新,他說明思考步驟,敢說敢作不怕人學。
  • 從2003年11月開始,黎智英在香港《壹週刊》專欄開始寫創業故事,讓各界讀者又驚又喜。本書完整收集「創業篇」的42篇文章,並特別收錄:
    • ‧100條黎語錄,是黎智英做人做事智慧的精華濃縮。
    • ‧香港第一人物寫手陳惜姿專訪,道出黎智英投資台灣《蘋果日報》的一手觀點。
    • ‧台灣獨家專訪,剖析黎智英帶領下的壹傳媒成功術。

《狂人遇上新經濟》2005/07 []

《我是個吃過苦頭的父親》2005/07 []

《創業》2005/05[]

9625776214

《我退休失敗了》2001/03 []

9625770321

  • 人們都說他樸素,於其這樣,倒不如欣賞他看透世情的坦然。 他腦子有時也徘徊不定,果斷了,雷勵風行,其結果總是十分悅目。

在舍下,他接受一位權威人士為一個轟動的新聞和人物打賭;事後他贏了,微微一笑,從不再提。在我心目中,他何曾是塊做生意的料?不過他常用生意人的口氣說話: 「我傳媒業務銷售的產品,就是自由!」

《我的理想是隻糯米雞》1997/08 []

9625770852

《肥佬黎不斷革命織新夢 》[]

9625776001

  • 作為創業開拓者,黎智英交過不少學費,那是開拓者之所以為開拓者吧。黎智英到台灣開辦另一本《壹週刊》,那是他對中國的未來、資訊科技的發展、市場動向細加思量後才下的決定,怎樣思量,他在這本書裡會把這些問題一一剖開。

《笑吧!別忘了感恩》[]

《肥老黎學習做個快樂人》[]

《肥老黎唔只吃喝玩樂咁簡單》[]

《事實與偏見》[]

adapted from[]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