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的影评 (58)

黎巴嫩的影评 (58)

红毛苏门打蜡 2010-08-29 18:27:09

本文绝无情节透露

前晚看了这个著名的以色列片“黎巴嫩”。 全过程除了心惊肉跳,脑海中可笑的划过3个字——GDP!GDP! 我可是反战的人。可是如果国家不强,你拿什么反战?乞求别国的良心吗? 这片子让我更深信个人是有良心的,哪怕坐在坦克里对无辜敌方百姓投出国际违禁的残忍的磷弹...  (展开)
木卫二 2010-04-07 12:26:03

坦克里的战争

  ■入评理由:2009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近年常见的中东题材,锋芒毕露的以色列电影。   ■片名:《黎巴嫩》   ■导演:塞缪尔·毛茨   ■上映日期:2009年10月15日(以色列)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他...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Luc 2009-09-14 16:41:11

我们被困在杀人机器里了..

战争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消灭敌人,保全自己。再多华丽的词藻都无法辩解,武器就是杀人的工具。在现代化的战争中,机械化装备对于单兵或平民的优势巨大,巷战中的坦克,已然给敌人造成直接威胁和压迫感,当散兵游勇的AK47向迎面压来的MK装甲徒劳射击时,谁能想到里面的坦克...  (展开)
昨夜西风凋碧树 2010-08-31 11:36:39

《黎巴嫩》:在瞄准镜中放大的战争

影片唯一跳出战争视线的是开篇的那片向日葵地,相信这个特别的空镜头将会被看过影片的人牢牢记住。这原本是一个毫无战争元素的平常画面,但是放在这样一部战争电影的开头,无论其形式或是内容都显示出了影片的特立独行。蓝天之下,旺盛的向日葵绿如墨黄似金,在色彩上生机...  (展开)
22 2010-08-30 16:18:40

【黎巴嫩】:还没参与过,就想逃的远远的。

在最狭小密封的空间内,将战争的恐怖以及身处其中的人的梦魇最大化地展示,这就是09年威尼斯金狮奖赢家【黎巴嫩】。 亲身经历过坦克兵生涯的以色列导演Samuel Maoz给热衷战争题材的导演们上了一课:要想让观众感受最真实的战争体验,就要“邀请”他们进入到其中,并且从头到尾...  (展开)
chongbei 2010-08-14 07:58:21

私人化的战争回忆

不管你喜欢与否,这将是你看到的最为独特的一部战争电影。即使你有点讨厌它,也不得不承认,它的确挺别致。 我不知道世界上拍过战争题材电影的导演和编剧,有几位参加过战争,如果一个人参加过战争,他拍出来的战争电影或许如和《黎巴嫩》完全不同,但它一定更和《珍珠港》那...  (展开)
白👾 2010-08-29 14:45:19

SICKNESS

我知道那些贫民苦大仇深的面部特写镜头在告诉我战争的残酷,我知道每个参战士兵内心的纠结,我知道你们都怕死,都不想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我知道导演你想唤醒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像hippies一样张开双臂高呼:make love, not war. 我知道你想用clock orange里的方法让人们sick o...  (展开)
路人甲 2010-08-23 00:36:11

我愿意相信那些美好

我对密室题材的电影都极有好感,从早一点的《十二怒汉》,到后来的《电锯惊魂1》(这个系列中唯一让我有好感的一部),《异次元杀阵》,《致命ID》,《终极面试》等等,每一部都没让我失望。密室题材有其独特的叙事特征和吸引观众入戏的特点,首先,就是对困境的最...  (展开)
老饼 2022-01-22 23:48:54

一部电影里的两场战争

2010年8月30日看过该片,应该是大学暑假结束的前一天。很奇怪,十几年后却一点印象都没有,于是又看了一遍。 90分钟时间里,讲述了黎巴嫩战争中,一台坦克舱里发生的一切。电影容量和故事都比较小巧,但对战争的探讨和反思却是宏大的。 电影拍摄手法非常取巧,虽然是围绕一台坦...  (展开)
破宇 2010-09-17 16:19:07

战车乃钢铁之躯,人不过操纵而已

如果你想看火爆的爆炸场面,就别看了。如果你想找杀人放火的乐子,也别看了。好战分子免谈,英雄主义免谈,省的您对电影失望。 作为导演亲身经历的故事,这是非常真实的一部反战题材电影。电影中没有战士靠着汉阳造打掉日军机场的传奇,没有士兵全复式武装打不下一个山...  (展开)
鼓乐湖 2011-11-08 04:15:34

是不是只要打上”反战“标签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打感情分啊你们这群文艺B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剧情梗概: 前30分钟以十字准星的形式播放“反战”幻灯片为主(如果凭尸体和苦逼脸就可以反战的话),辅以填弹手抗命不遵,车长各种认怂;炮手良心发现,毅然害死战友。这之后导演为炮手巧妙安排了一段以身体自然发火为科学依据的”后窗“式香艳情节作为过渡,以回馈观众。 后...  (展开)
神的孩子 2016-05-20 09:59:48

没有英雄,只有恐惧与绝望的肉身之躯

这部电影的情节并不跌宕,但象征丰富,表达了对战争的认识。 听候命令、进城、解决绑匪、小型战役、误入包围圈、突围,就是这么简单,坦克是贯穿始终的场景,观测镜就是影片的视角。 疲惫、瞌睡、死亡、残垣断壁、专注、神经衰弱、危险,都在挑战着这些战士,他们心里不是英...  (展开)
Cynth 2012-02-02 00:51:38

愈发鲜艳终究成为一团黑

艳阳下大片的葵花地,一株株一面低垂头颅一面开出耀眼金黄——这个画面在影片中首尾呼应,是开始也是终结,是黎巴嫩末日的景象。 影片借助坦克瞄准镜的视角,局限却也偏执的将观众的目光定格在一张张痛苦愤怒无奈绝望的脸上。锁定,然后拉近,比起其他战争影片中战火...  (展开)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 2010-05-03 16:39:14

黎巴嫩

蜷缩在坦克里的四个新兵,以为在厚重铁甲里能找到安全感,然而如同装备精良的战士一样,在战争面前,任何冷酷与麻木度无法掩饰内心的恐惧与脆弱。通过坦克瞭望镜展示出的战争充满压抑感和破碎感,炮手无法面对鲜活的生命开枪射击,结果导致同僚的受伤,而当他恪守命令毫不犹...  (展开)
小蜜蜂XXOOXX 2016-05-25 16:48:14

拯救黎巴嫩

比较喜欢战争片,炮火冲天的感觉特别过瘾,而且节奏也特别紧凑,有时候看的特别的紧张,总是怕主人公死了,但是他有主角光环。 每个战争片,想表达的都是和平。战争太残酷了,说不定就看不见第二天的太阳了,所以我们要爱护和平。 这部影片的镜头语言非常丰富,晃镜头把战争...  (展开)
张小浪 2013-09-22 02:47:27

《风格塑造电影,如何把情节变换为故事》

黎巴嫩的主题我看不到,而这一点也是大多数人对这部电影评价不高的原因所在。但这不能阻止它取得优异的成绩。这部电影的风格极其明显并且让人称赞,独特的镜头风格,拍摄手法让人拍案叫绝,但在故事情节上极其薄弱。不得不说,谢谢,让我找到了我的出路。最近一段时间,我便一...  (展开)
邑人 2015-02-24 23:24:48

黎巴嫩:战争机器的视角

首先,解释下《战争机器的视角》这个名字,一则整部电影的镜头机会都源自于一辆坦克,镜头都是从坦克的瞭望孔里体现的;二则这个故事很像《狂怒》的前传, 《狂怒》里的主角是战死的坦克车长,而整辆坦克最终唯一幸存下来的则是一个外号叫“机器”的新兵。如果将《黎巴嫩》视做...  (展开)
荠菜馄饨 2010-08-31 23:59:00

窥镜

给桌面换壁纸,有风光类、建筑类、动物类、手绘类……不管哪类,多数看上去不错又都一般,偶尔几张让人眼光驻足,《黎巴嫩》就是那张与众不同的壁纸 1982年,以色列坦克闯入黎巴嫩 坦克里印着:“人乃钢铁之躯,战车不过废铁一块” 坦克通过窥镜观察外面 窥镜所到,没有人道,...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8条)

订阅黎巴嫩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