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衡盎司」(Troy ounce)是國際市場中用來衡量黃金價格所用的重量單位,每一盎司大約等於31.1公克。在過去一百多來的歷史中,若以每一「金衡盎司」來計算黃金價格的話,從1900至1933年,黃金價格為持平的20.67美元;自1934至1967年,黃金價格為35美元。這表示在前一段時間,20.67美元的美金能夠換回約31.1公克的黃金,而之後每35美元能夠換回31.1公克的黃金。
 
黃金被認為是擁有穩定價值的金屬,而各國印行的鈔票,就像是贖回黃金的收據,因此在二十世紀的前三分之二,美金與黃金價值兌換相當穩定,有多少鈔票就代表你有多少黃金,當一個國家的人民遇到同面額的鈔票越來越沒有價值的時候,對鈔票貨幣的信心會下降,因此增加兌換黃金的需求,希望手中握的財富是真正的價值,而不是價值的收據。這也是為何經歷戰亂時代的人民,因擔憂通貨膨脹,所以盡可能地將財富化成黃金。
 
從1968年開始,雖然各國在進行國際清算時,黃金的價格仍然維持不變,但在私有市場中,黃金的價值被允許浮動,因此黃金的價格開始依照市場機制波動,黃金的價格也越來越能反映出世人對國際金融市場的信心。當金價升高時,代表著世界對黃金需求量的增加,反映出來的是對貨幣價值–這張黃金的收據–失去信心;反之金價下跌時,反映著的是對國際貨幣需求的增加,反映著的是國際金融市場的繁榮。
 
當美金兌換黃金價格固定時,外界的政治與經濟因素難以撼動金價,然而1968年解禁之後,金價對外界環境越來越敏感。在1973年開始的石油危機時,金價從1971年的41.17美元,飆升至1975年的160.91美元。雖然金價隨後回到124.71美金,但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機時,1979年金價再度狂飆至304.83美元,隔年更飆升至614.61美金。若把1980年代的國際衝突或內戰爆發的次數與金價的漲跌做比較,也可以發現其中有不小的關連性存在。
 
到了二十一世紀初,金價維持在300美元左右,但在2006年,醞釀爆發美國次貸風暴的一年,平均金價爬到603.95美元,一路飆升至2008年的平均871.65美元,伴隨著歐洲各國債務風暴的負面效應,國際市場對於世界各國的經濟能力開始失去信心,金價到了2010年已經超過1224.52美元,這代表,世人對於貨幣的價值開始失去信心,因此競相希望用持有黃金來規避貨幣貶值的風險。
 
許多國家除了本身的債務危機之外,也必需面對經濟成長停滯的危機,其中的方法之一在於利用貨幣貶值的方式推動出口貿易,因此許多先進國家紛紛透過財政與貨幣政策,而希望貨幣貶值,此種根據自身國家利益考量的決策觀點,可能導致「貨幣貶值」的囚徒困境,雖然各國合作維持貨幣穩定的能力遠大於雙方各完各的遊戲,但是在私利考量之下,雙方開始競相貶值,「貨幣貶值競賽」恐如同「武器競賽」一般出現,這似乎是目前國際金融市場的氛圍。
 
在這種「貨幣競相貶值」的氣氛之下,人們將會降低對於未來貨幣價值的信心,購買黃金避險遂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而狂飆的金價,反應了世人對於國際金融體系不確定性的恐懼,在各國經濟情勢混亂一籮筐之際,要各國犧牲部分利益以合作重建人民對金融市場的信心將是個難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