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相关问题: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 文学 《红楼梦》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 文学 《水浒传》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 文学…
关注者
79,839
被浏览
37,649,905

1,001 个回答

.

《资治通鉴》这本书大概有300多万字,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经历了大概1363年,主要讲了中原历代王朝的兴衰,同时附带着讲讲周边民族的历史,是我国第一本编年体通史。

这个都是大家知道的,讲讲一些大家容易忽略的。

“大饥”这个词在《资治通鉴》中一共出现41次。也就是说平均每33.1年这片土地上就发生一次值得被写入史书的饥荒。

“人相食”这个词一共出现33次,平均每41年出现一次。

这三个字加起来一共20画,史书上出现不过一句,但背后就是无数个家庭妻离子散,易子而食,易妻而食。

我没见过饥荒,也没见过人相食的人间地狱,只能从过去人们的只字片语中推断那些惨境。

……到处是尸体:出洛阳不到一小时就看到第一具躺在雪地里的女尸,死了才一两天,脑袋上的皮肤已经皱缩;她一定很年轻;雪花飘落在他的眼睛上面;她躺在那里,没有人会去掩埋她,最后由飞鹰或野狗把她啃剩几根骨头了事……但是人吃人似乎确有其事。通常都有人辩解说,人肉是从死人身上取下来的。我在这方面所报道的每一件事都免不了有这样的辩解。在一个村子里,有人发现一个母亲正在煮她的两岁孩子的肉吃。另一个例子是,有一个父亲被控为了吃自己两个孩子的肉而把他们勒死;他辩解说,这两个孩子已经死了。另一个村子里还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案件:军队硬要农民收养弃儿。他们把一个八岁的男孩交给了一户农民。后来这个孩子不见了,经过调查,在那家农民的茅屋旁边的一个大坛子里发现了他的骨头……

《探索历史——白修德笔下的中国抗日战争》白修德

上面的例子发生在1942年,但这种惨境在这篇土地上,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至少发生了33次。

.

我们都很熟悉《左传》里的第一个故事——《郑伯克段于鄢》

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偏爱幼子共叔段,不断要求郑庄公优待其弟,郑庄公隐忍许久之后,被宠坏的共叔段准备起兵攻击其兄,被准备妥善的郑庄公击败。庄公击败共叔段之后,囚禁武姜,并誓言母子“不及黄泉,再不相见”,却又后悔,在臣下的建议下凿地道与母亲相见,这么一个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武姜跋扈偏爱幼子,险些造成郑国的“曲沃代翼”,一代雄主郑庄公差点因此被颠覆。实际上很多人看到了武姜作为母亲丧失理性的一面,却殊不知在武姜这个讨厌的老太太身上,牵扯出了西周末期到春秋早期一段险恶的政治风波

我们知道,郑国到庄公为止,共历三代。郑桓公、郑武公,郑武公和武姜生下了郑庄公。

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庶子,在幽王时期担任司土,并获得了郑这个封地。最初的郑在陕西凤翔,在郑武公时将郑迁到了河南郑州、新郑一带。

好了,我们开始破案。

郑国的第一代国君,郑桓公,并非自然死亡,而是死于犬戎之乱:

二岁,犬戎杀幽王於骊山下,并杀桓公。郑人共立其子掘突,是为武公。[1]

而犬戎之乱是怎么回事呢?《史记》的“烽火戏诸侯”故事基本上被史学界摈弃,在《竹书纪年》和《清华简·系年》中,有更加符合逻辑的记载:

《汲冢竹书纪年》:(伯盘)与幽王俱死于戏。先是,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大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2]
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盤。褒姒嬖于王,王與伯盤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師,回(圍)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繒)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3]

简单地说,就是周幽王废黜王后申姜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盘为太子。废太子宜臼逃往外公申侯处,周幽王率军攻申,申侯联络缯国,将犬戎放入关内,犬戎大军击败了毫无准备的幽王军队,将幽王杀死。这一战中,郑桓公在幽王身边,一同被杀。

在幽王和郑桓公的死亡惨剧中,犬戎固然是第一凶手,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放犬戎入关的申侯显然也是帮凶

好了,我们发现了不寻常之事:

武公十年,娶申侯女为夫人,曰武姜。[4]

郑武公娶的武姜,是申侯的女儿,换句话说,郑武公娶了杀父仇人的女儿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吗?

我们将引入下一条线索。

在《清华简》,出现了一篇《郑武夫人规孺子》,带来了郑庄公和武姜的另一个故事,在此采用 @屠龙少年周旭在知乎发布的释文:

鄭武公卒,既肂,武夫人規孺子,曰:「昔吾先君,如邦將有大事,必再三進大夫而與之偕圖。既得圖,乃爲之;毁圖,所賢者焉申之以龜筮,故君與大夫晏焉不相得惡。區區鄭邦望吾君,無不盈其志於吾君之君己也。使人遥聞於邦,邦亦無大䌛賦於萬民。吾君陷於大難之中,處於衛三年,不見其邦,亦不見其室。如毋有良臣,三年無君,邦家亂已。……

在《规孺子》中,武公新丧,郑庄公甫立,武姜训诫继位的儿子,告诫儿子要多和国内的大夫请教政事,特别强调“吾君陷於大難之中,處於衛三年,不見其邦,亦不見其室。如毋有良臣,三年無君,邦家亂已。”——“你的先父在大难之中,羁留于卫国三年,见不到国家,也见不到家认,如果说没有贤良的臣子,郑国三年没有国君,早就陷入混乱了。”

在武姜的这个说法里,“大难”显然是指让桓公死于骊山的犬戎之乱,而武公却在父亲死后没能立即回国继位,而是被羁留于卫国三年,这其中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我们寻找一下卫国在这段时间里的表现:

四十二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五十五年,卒,子庄公扬立。[5]

史记说得很清楚,卫武公在幽王死后,带兵勤王有功,被周平王任命为卿士。

我们要特别注意,在幽王死后,周王朝同时出现了两个周王:

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攜惠王。立廿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于虢。周亡(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于周,晉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6]
《汲冢纪年》曰:幽王死,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二王并立。[7]

综合这几条记录,我们知道,在幽王死后,虢公翰、畿内邦君、周王朝朝臣支持周携王,晋文侯、申侯、鲁侯支持周平王。而根据《卫康叔世家》的记载来看,卫武公显然是支持周平王的

换句话说,卫武公在幽王败亡之后,在立平王的问题上,和申侯是政治盟友

连缀起来看,我们不难推断出郑武公是被周平王的支持者卫武公所羁留的。郑武公的父亲郑桓公随同周幽王追杀逃走的王子宜臼——也就是后来的周平王,那么,郑的立场显然是站在周平王的对立面的

于是,我们可以推断,卫武公羁留郑武公,一定和政治立场有关

三年的软禁之后(不见其室,郑武公在羁留种无法见到家人,应当是被软禁了),郑武公获得自由,回到郑国继位,并在父亲死后第十年,娶了杀父仇人申侯的女儿武姜为妻。

郑武公放弃了为父亲复仇,娶了武姜,我们可以推测,在三年的软禁中,郑武公和卫武公达成了协议——放弃与平王为敌的立场,加入包括申在内的政治联盟

那么为什么郑的立场如此重要呢?

在平王阵营的对立面,是幽王之弟携王的阵营,在这个阵营里都有谁呢?

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攜惠王。

支持携王的是畿内的邦君(周王朝的古老盟友)、诸正(王朝官员)以及虢公翰,都是关中王畿之内的贵族,为首的应当是虢公翰。

虢公是幽王重臣,虢原本在陕西宝鸡,在西周末年,迁到了三门峡地区,将此地的焦国消灭,史称南虢:

幽王七年,虢人灭焦。[8]

按照史学界的说法,幽王命虢公灭焦,可能是犬戎日益增长的军事压力让幽王深感不安,为了保证三门峡这个咽喉要道的畅通,虢公在幽王的安排下在三门峡建立新的虢,虢公应当是幽王极为信任的人。

那么郑桓公呢?根据《史记》记载,桓公在担任司土之后的第二年,对于局势极为忧虑,与太史史伯商议何处可以逃亡,史伯建议其逃到后来的郑地,桓公从其建议,寄土于郐、东虢,但是大业未成,一年后死于幽王身边。

那么按此记载,郑桓公在幽王死前一年——也就是幽王十年开始考虑东迁。

这件事幽王应当是知道的,因为这一年,幽王正在此地附近的嵩岳太室山,和诸侯会盟:

《今本竹书纪年》: “(周幽王)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

与虢公灭焦建南虢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推测在犬戎之战前几年,周幽王已经开始在东方布局,将虢公翰、郑桓公派到三门峡、成周附近进行经营,很可能在犬戎的军事压力之下,已经在考虑迁都,而虢公、郑桓公也恰好属于“诸正”,很可能虢和郑也代表了忠于周幽王的王室势力。

于是,为了分化打击与周平王为敌的幽王残余势力,卫武公软禁郑武公,并最终迫使郑武公放弃支持周携王。

这样进行复盘之后,周幽王死后的政局可真是细思恐极:

幽王死后,畿内贵族支持携王,而畿外诸侯则和出卖幽王的申侯一起支持周平王,由于周幽王在犬戎之乱前曾经进行过政治部署,携王阵营可能仍然有较强的实力。

支持周平王的卫武公为了分裂携王势力,通过软禁迫使可能支持携王的郑武公转而支持周平王,而郑武公娶武姜,正是这次政治胁迫所需的投名状——还有什么比迎娶杀父仇人的女儿更能表达自己转换阵营的诚意的呢?

在失去近于成周的郑国支持之后,携王已经无法回到成周继位,只能寄居于虢,这也为后来的晋文侯伐国杀携王埋下了伏笔。

随着郑武公的背叛,在诸侯支持下平王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而随着携王一起死去的还有周王朝畿内的大部势力,这也意味着周再也无法回到关中故地,王室只能蜗居于成周、在诸侯的夹缝中苟活,失去了全部的翻盘机会。

大争之世,无可避免。

p.s:我开了一个公众号“阿成说史”,目前在连载殷商史,大家感兴趣可以关注一下呀。

参考

  1. ^《史记·郑世家》
  2.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正义
  3. ^《清华简·系年》
  4. ^《史记·郑世家》
  5. ^《史记·卫康叔世家》
  6. ^《清华简·系年》
  7. ^《通鉴外纪》卷三
  8. ^《今本竹书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