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黃氏兄弟與爆料之亂:公眾的力量,遠不只讓文章下架|Right Plus 多多益善

關於黃氏兄弟與爆料之亂:公眾的力量,遠不只讓文章下架

昨天(6/3)晚上,鏡週刊以 8 篇「報導」發佈跟拍百萬 YouTuber 黃挺瑋的爆料內容,由於爭議涉及個人性傾向且未經當事人同意公開私人對話截圖,引發軒然大波。

午夜過後,不堪群起唾罵,鏡週刊隨即下架所有影片(但紙本週刊顯然已無法回收),然而傷害已經造成。更重要的是,許多(主流)媒體紛紛進場「接手」,而我們想呼籲大家關注的,正是這後面的效應。

資訊生生不息如鬼影相隨,當事人受害永無終了

今年 2 月,Right Plus 承蒙公益責信協會之邀,以長期鑽研公益議題的非營利媒體經驗,和許多非營的朋友分享「NPO 與媒體的距離」,其中也帶了許多社群經營的分享。 

我們從幾個近年 NGO 的重大爭議開始,從社會信任、捐款變動等方面分析了重大新聞/爭議事件可能如何衝擊非營利組織。 

還記得嗎?裡面我們有提到一件很重要的事:大眾輿論會捲動主流媒體,進而讓資訊以更破碎的方式再度回炒到輿論中。 

例如,一個在爆料公社粉專(舉例,如果大家還記得兒盟事件)裡出現的訊息只要捲動夠大的討論(1),會立刻被許多媒體編寫、抄襲、重整,做成「新聞」,成為一個又一個文章連結,以及同樣爭奪眼球的標題(2)。 

接著(3),更多原本沒有看到的人會不斷的轉貼,並且在分享過程中摘取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段落/用語/內容,發表個人看法。這些被摘出來的隻字片語,很可能是其中的重點,也很可能根本不重要,甚至可能被斷章取義、去頭去尾的曲解,只為了服務每個人不同的立場。 

Photo by NeONBRAND on Unsplash

下一階段(4),這些分享的人,他們的朋友也會持續分享,但這些分享的朋友很可能根本沒看文章。他們可能只是因為被不同媒體依各自風格下的不同釣魚標題吸引,或因為自己在意的朋友寫的看法有共鳴,更可能只因為喜歡朋友摘出來的段落,或純粹只是想就立場表態、相挺。 

再下一步(5),這一篇篇文章連結/標題截圖/媒體作圖/網民產製的迷因/網紅發表看法的影片等「再製內容」,順利脫離 facebook 的使用限制,轉而進入 Twitter、IG、Line、YouTube 等媒介,以各自的媒介特性和遊戲規則進化重生。 

到這個階段,爆料公社已經不是重點。一篇情緒性且無人求證的發言原本並非人人買單,然而灌上媒體的身分放在報導的欄位,忽然間就打到了另一群平常根本不進爆料公社的人。

Photo by Sherise . on Unsplash

資訊的危險性從這個階段開始,不再只是無人求證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開始進入高度破碎化。 

碎片化的看法、評論、摘要、訊息,生生不息的在社群中爆炸與再生,其中或許會夾雜建設性的討論,但往往淹沒在更雜亂的巨量聲音裡;反倒是更具情緒性的發言(或是以道理包裝的情緒),會再度被媒體編寫、再製,整個過程再度輪迴。 

而這一切,很可能不到 3 天就能走完。 

走到這一步,真相早已不再重要,是非對錯由人解釋。 

鏡週刊不是爆料公社,但它威力更加強大,一開始便以「專題揭露」之姿出場,甚至下了 Google 關鍵字廣告。昨晚,面對網友群起唾罵,竟然持續生產內容賺點閱,將當事人的發言再寫成一篇,並且在最後放了一個非正式的、所謂的「聲明」。 

鏡週刊針對黃氏兄弟事件的「聲明」。圖/取自鏡週刊官網

在鏡週刊把相關內容全部徹下後,令人憂心的是,東森新聞、新頭殼等媒體全力跟進,標題之鹹濕同樣讓人不忍直視。那些昨天晚上還沒跟到事態發展的人,今早睜眼不是要思考什麼六四,也不需要先看當事人的公開自白影片,甚至不需要打開臉書,就完全能從這些接力煽動的所謂「報導」中(甚至只需要看標題),看到那些昨晚被下架的東西,並且再捲動一次前面的(3)(4)(5)階段。 

那個「被自白的性傾向」,直到現在都還在「被自白」。不過直到現在,重點已經不再(只)是被自白。 

如果黃挺瑋沒有一個全力支持自己的母親,如果他不是一個心理素質強大的年輕人,我們要討論的就完全不只這些了。 

YouTuber 黃挺瑋。圖/黃氏兄弟 fb

Right Plus 是一個以公益議題為主的小型非營利媒體,我們除了關注公益環境,也非常關注媒體環境,以及數位時代的公民素養與風險。如果你還記得,我們非常重視網路上的孩童性影像問題,以及 N 號房事件中的網路性誘騙(參考:南韓 N 號房再現網路未成年性剝削,7 個你必須了解的犯罪模式與防範重點)。

在這些慘劇中,許多孩子即使早已長大多年,仍然深受幼時遭散佈的性影像所害。這是我們這個世代最該記取的教訓:數位世界的東西相較於白紙黑字的印刷品,其實更難以被根除。對受害當事人來說,事情幾乎永遠不會過去。

我們希望再次將訊息的生命演變說清楚,並由此強調 2 件事:

1. 公眾的力量,遠不只讓文章下架 

除了讓文章下架,我們還可以阻止壞資訊的生命週期持續延展,我們也有能力讓更具建設性的討論被看見。我們呼籲大家不要再轉發、分享任何從事件延伸出來的腥膻截圖、截錄,拒買相關內容,拒絕被標題收買。 

我們也呼籲每個人在留言、分享時不再搶快。不搶快分享、不搶快發表意見,好好的把文章看完,或讓子彈飛一會、讓事態發展一下並不是每件事都需要眾聲喧嘩,有時候認真把內容看完,你很可能會說出完全不同的話,或就此打消評論與分享的意願。

2. 媒體有好有壞,如同人有陰晴圓缺 

鏡週刊並非都只有這種報導,尤其公益領域的相關讀者一定記憶猶新,他們前不久才剛剛出刊了「社工不是神」專題。事實上,他們的資料調查與深度報導團隊也很強,裡面還是有一群認真的記者。 

聯合報集團常常被罵,部分報導也有待商榷,但集團發展到一定程度,開始出現讓人願意追逐的分支。例如我們也最喜歡合作的《鳴人堂》評論網,以及(個人覺得)全臺灣做得最棒的國際新聞頻道《轉角國際》。 許多平日行跡可議的媒體,偶也有在特定領域鑽研不懈、愛惜羽毛的記者。

在公益界,我們也經常面對這樣類型的價值衝突不是嗎?有人做了很多爛事,但也可能在不同地方做了很多好事;有人做了好事,但其出發點居心叵測,或達到目的的手段令人不齒;也有黑心企業破壞環境卻拿利潤來大做公益,然而公益的確又成就了好事。 

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這些人或組織的存在?如何面對那些能改變世界,卻同時又踐踏好意、浪費資源做爛事的人? 

過往我們相信市場邏輯,相信如果大家不看,爛內容就不會存在。然而八卦與揭密是人性,它不可能消失。遠在傳播媒體興起之前,這種內容就能從街頭巷尾開始寄居在人心裡,如今無論是腥膻小報還是《雙層公寓》,都只為滿足你我窺探的慾望。 

這是人性。因此比起區分善惡之人,或許更需要的是分辨善惡之境。如同人在不同環境背景與年齡階段中,可能做出各種相衝突的事。我們無法期望一個人或組織巨獸始終如一、表裡相符,但我們可以辨識傷害與殘忍,然後盡可能掌握自己的選擇與信念。

將你深信的價值在選擇中實踐。包括平日消費的日常用品、觀看的內容、訂閱的資訊、吸收的知識、參加的活動,都是我們能為自己做的選擇──無論它是否需要付費。 

因為這不是市場邏輯,這也是人性。人可以橫行,當然也可以止惡。


延伸支持多元社會:
1. Chrome 使用者推薦下載「終結內容農場」外掛
2. 從同婚公投看實質平等:扭轉偏見需要教育,杜絕歧視需要執法後盾
3. 748 施行法後,性平教育跟上了嗎?/《性別平等教育法》15 週年
4. 晨光爭奪戰!「我們也是家長,我們支持性別平權、撐孩子做自己」/專訪多元教育家長協會

這篇不能只有我看到
葉靜倫
葉靜倫

Right Plus 創辦人 & 總編輯。曾任出版社資深編輯、NGO 雜工、NPOst 主編,對書寫斤斤計較但錯字很多。除了文字沒有其他技能。

想當特務卻當了 10 年編輯,想養獅子卻養了一隻貓。相信智慧比外貌還重要,但離不開放大片。最喜歡善良的朋友,聰明的情人,以及各種溫柔的對待。

文章: 210

Primary Logo
探究各種公益善行、社會保障、社會設計、 社會創新,關注非營利組織(NPO)、非政府組織(NGO)、社會企業等各種推動共好的行動與團體,也支持各種無畏高牆或障礙,力圖扶持雞蛋的倡議與服務。
社團法人臺灣公民對話協會|立案字號:台內團字第 1090014653 號|統一編號:78741711
Copyright © 2023 Right Plus 多多益善 保留一切權利。|本網站由 快找整合顧問 建置維護。
社團法人臺灣公民對話協會|立案字號:台內團字第 1090014653 號|統一編號:78741711

Copyright © 2023 Right Plus 多多益善 保留一切權利。|本網站由 快找整合顧問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