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大隘:北埔老街
景點

走過大隘:北埔老街

1 1 10042
hwsln 的頭像
hwsln hwsln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12-11-07, 22:07
當初在看到《一八九五‧乙未》這部客語電影,裡邊揭露了客家人對抗連當時不少駐台清朝官員、將領、仕紳皆避之唯恐不及的侵台日軍,從新竹十八尖山打到屏東六堆,客家三傑先後消逝在戰火中,卻讓日本人大吃苦頭,原來還有這段感人的歷史,感觸甚多呢~~

也因為這部電影的契機,想說應該要到北埔老街看看才是 ( 擂茶&冷泉名氣不小,但我對它沒fu XD ),終於找到機會,這就去拜訪一下姜紹祖的故鄉吧 ^ ^

北埔老街就在北埔菁華地段,其實不大,約半天時間便能逛完~~

要到北埔其實有點麻煩,首先在桃園坐火車到新竹車站,然後坐新竹客運到竹東,最後再轉車到北埔.......
若是以前會覺得還OK,但現在..........唉 !! 越來越懶,回來決定在竹東坐直達車到中壢算了 -_-

因要想要看傳說中的滿分橋,所以選在北埔國中下車.........居然可以看到舊公車站牌,真是超讚的開始啊 ^ ^

沿著埔心街往北埔方向走去,沒一會兒就看到位於下方的南埔大橋,已依稀可見百分模樣囉~~~

遠看南埔橋(百分橋),好大的一百分,每逢考試期,應該會有不少學子前來朝聖吧 ^ ^

南埔橋原先是建於1925年的鉛線吊橋,1966年改建成水泥橋,為紀念當時出身北埔的立法院長黃國書捐錢建橋,便以其父之名(葉阿雍)作為橋名而稱作雍伯橋,近年才改稱南埔橋,又因配合慶祝北埔國小創校一百年,又改建成百分百的鋼橋,又名百分橋~~

當初計劃來北埔時第一個想來的地方就是這裡,能一睹慕名多時的百分橋,這次北埔之行就值回票價了 XD

哎呀!!還沒到北埔老街耶 ¯□¯ 還是趕緊去逛逛先吧~~~

姜家是北埔望族,看到街上掛著天水堂堂號的古厝完全不足為奇,不過仔細一查,才發現北埔除了姜秀巒一系的"老姜",還有姜滿堂系統的"新姜"~~

話說姜滿堂是姜秀巒弟弟姜秀福的孫子,本在慈天宮旁賣豬肉維生,後娶妻鄧登妹,因鄧氏經商手腕高明,所以金錢累積迅速,但另一個更有趣的傳說是指乙未戰爭初期有幾名河南兵勇寄放數十擔重物,請他幫忙保管,未料數年後皆無人來取,直到姜滿堂家人整理時才發現原來是價值連城的龍銀,從此開始姜滿堂一夕致富的傳奇~~

老姜內斂、新姜奔放,北埔姜家的故事真是數也數不盡,這次又學到了一件事呢 ^ ^

北埔老街雖然不大,但文化意涵豐富,值得細細探訪~~

慈天宮旁小路遠遠一看,一座古樸典雅的古宅矗立眼前,便是北埔地區首席名門,一堂六橫的天水堂~~

自姜秀巒以降的姜殿邦、姜紹基、姜紹祖分別參加過鴉片戰爭、戴潮春事件、中法戰爭、乙未戰爭,說是一門忠烈是一點也不為過,猶如北宋楊家將的傳奇故事,永遠會在北埔流傳~~

小說裡的楊家將一門孤寡,眾女卻不弱人後,佘太君率領楊門十二女將遠征西夏的故事至今仍津津樂道~~

北埔姜家雖沒有如此高潮迭起的故事,但從姜胡圓妹、姜宋松妹、姜陳滿妹、姜黃金妹等不同時期的歷代女主人勤儉持家的精神,足可做為客家傳統女性的最佳表率~~

位於天水堂旁的金廣福公館,雖然外表看似簡單,難以與國家一級古蹟的形象聯想在一起,但它對北埔以及大隘三鄉的歷史意義可是相當深遠的~~

北埔的開發溯源自道光14年(1834年)時,淡水廳同知李嗣鄴諭令九芎林庄總理姜秀鑾與竹塹城西門總理周邦正分別為粵、閩代表,由樹杞林(竹東)三重埔三角城翻山越嶺來到北埔設隘防番、召募隘丁開墾土地,並在隔年合股組成"金廣福"墾號(金-->官方出資or吉祥之意、廣-->姜秀巒代表的粵籍、福-->周邦正代表的閩籍;這裡是隘民領取隘費、隘糧;佃戶繳納田租的辦公處),開墾大隘地區(北埔、峨眉、寶山)~~

在塞夏族的地盤踩線,自然會引起彼此間的劇烈紛爭,閩粵合作是這樣的情形下產生,從北埔信仰中心慈天宮裡不同族群的神明同列其中,亦可稍稍了解北埔居民為了適應環境,不得不族群融合成為武裝防禦性的山城聚落~~

由於周邦正等閩籍仕紳是在竹塹城內負責資金調度,姜秀巒才是站在開墾最前線的領導者,其間環境艱困,不少人因此退出,而姜家便趁此收購大量土地累積實力,再透過多元化發展使北埔姜氏聲望達到巔峰,直到光緒12年(1886年)在劉銘傳"開山撫番"的政策下,才結束歷經四任隘首、風光半世紀的金廣福大隘歲月~~

北埔以客家傳統聚落著稱,在旅遊地圖上卻可見到有一處地方標示著北埔洋樓,便是日治時期老姜家族的名人故居---姜阿新故宅~~

北埔雖然不坬造型華麗的巴洛克建築,卻在昭和10年的關刀山大地震毀壞殆盡,眼前這間姜阿新古宅,始建於1946年、歷時三年半才完工的藝術作品,以茶起家的姜阿新財力雄厚,便有意在北埔興建一間足以表現主人身份並能招待世界各地貴賓的華麗建築,由於起用多位北埔匠師參與,以致工法複雜,是間保持傳統卻不失典雅的精緻洋樓,現在則是金廣福文教基金會的所在地~~

為了能夠背對樂山(秀巒山)的軸線上,大門設計朝西南方,且所有建築尺寸盡皆符合吉數,洋樓入口有亭廊並配置迴車道,是為了便客人車輛進出;一樓的凸窗與二樓圓拱窗極具時尚感,窗樘上的貝殼卷造型與簡潔的洗石子外觀讓人看了十分賞心悅目,雖然聽說內部設計更是藝術傑作,可惜今日無法入內參觀,只能在在外稍稍一窺北埔最大的洋樓建築的藝術表現,也算很值得了啦 XD

北埔聚落的最重要信仰中心,當屬位居中心的慈天宮~~

草創初期的北埔百廢待舉,但姜秀巒等人還是請地理師堪定龍穴,暫厝從家鄉惠州請來的觀音菩薩,直到道光26年(1846年)番害漸息,才改建成木造廟宇,咸豐三年(1853年)遷建於現址,同治九年(1870年)姜榮華倡儀擴建,隔年動工,歷時三年,規模最大,"雙堂二橫"格局大致抵定,時隔百年(1971年)後修建便成為今日所見的模樣~~

慈天宮是北埔最重要的廟宇,主祀觀音&媽祖、配祀五谷先帝、文昌帝君、三山國王、三官大帝、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多神的信仰,不僅是安撫了生活在北埔的不同族群,在某種程度上也消解了閩粵間的紛爭,慈天宮不但是信仰中心,同時也隱含了族群和解的重要意義~~

明治31年(1898年)新竹國語傳習所北埔分教場(北埔公學校)使用慈天宮為做為臨時教室,明治34年北埔墾首家號姜義豐代表人姜振乾捐地後,學校才移往他處~~

相傳慈天宮的地理是"睡虎形",風水甚佳,來此參拜的信眾容易心平氣和,但不宜舉行建醮慶典,不然驚醒了虎就會傷人,也因此廟貌改建甚少,較能保持原貌~~

聽說1907年慈天宮正準備舉行難得的建醮活動,連棚子都搭好了,結果就發生了著名的北埔事件.............

說得好像煞有其事,信不信就由你囉 XD

傳說北埔聚落當初是遵照風水堪輿而立,因為北埔擁有完整的"龍、穴、砂、水"四大要素格局,恰能與四神相對應,是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龍』是秀巒山(主山),『穴』是慈天宮,『砂』是指北埔聚落兩側有山麓屏障,前與龍鳳髻山(朝山)、龜山(水口山)相望,『水』指的是分據秀巒山南北兩山麓的水磜溪與大湖溪在北埔老街前方外明堂交會,並在聚落內設立包含天水堂前方的兩大埤塘留住不息的水氣,亦稱朱雀水~~

..........我還是比較喜歡"睡虎形"的風水傳說,說也奇怪,即便遠方的北埔街上人聲鼎沸,但站在慈天宮前的廟埕,心情卻平靜不少,真是很奇妙的體驗呢 ∩_∩

原以為龍柱上的姜門胡氏落款僅是北埔眾多姜姓信之一,等回家查了一下資料卻發現居然大有來頭~~

金廣福第三代墾首姜榮華元配姜胡圓妹正是這位姜門胡氏(姜紹祖的母親姜宋松妹是第二任妻子),北埔唯一的牌坊"尚義可風"也是因她而建,可惜石材&聖旨石都準備好了,卻未及建成,存放在金廣福公館多年後居然不翼而飛...............想也知道被偷走 -_- 可惜了,不然北埔若能再有這座牌坊加持,觀光的能量必將更上層樓 !!!

大隘開墾初期番害不絕,為防北埔聚落不趁被偷襲,每當夜晚城門緊閉時,藏身各處小巷裡的叮咚橋便是最好的警示裝置,曲折的巷道裡走在寬鬆的石板上,叮叮咚咚的聲響根本就避不開,真是超有智慧的設計呢 ^ ^

據說北埔僅剩慈天宮旁這一處短短的叮咚橋,一窺早年開墾北埔的篳路襤褸,那段血汗交織的艱辛歲月~~

上次看到報紙說秀巒街、公園街、廟前街、北埔街等四街所包圍的六條老巷道(水堂巷、茶堂巷、食堂巷、中央道、鄧南光巷、曾秀才巷),是未來北埔觀光開發的重點,而走在這些巷子裡,確實比起熱鬧的北埔市區要讓人感覺更有老街的fu ^ ^

秀巒山公園位於慈天宮後方,雖然佔地不大,但因沒有從正確的地方上去,所以沒看到傳說中的北埔事件遭難之碑,超可惜的 -_-

途經三座造型奇特的建築物,其下方分別放置"開拓大隘紀念碑"、"烈士姜紹祖先生成仁紀念碑"、"復中興烈士紀念碑"等三座石碑,紀念北埔百年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三件事~~

據說北埔的龍脈是從太祖山(鵝公髻山)、少祖山(五指山),再輾轉來到秀巒山,做為慈天宮化胎養息之地,且因四神風水對應得宜,造就北埔成為大隘三鄉最繁榮之地,中國古代的風水極致表現,仍可在變了樣貌的北埔聚中裡找到一絲絲踪跡.............

唯一看到的日治時期石碑是這塊"開闢百年紀念之碑",是昭和8年(1933年)大隘三鄉居民為了慶祝大隘開發己屆百年,便在慈天宮後方的這座小山丘立碑紀念,因姜秀巒居功厥偉,小山兵亦改名為秀巒山,並在山下成立秀巒公園,雖然石碑後方的日本年號曾遭過塗改,但整體上保持尚算完整~~

在這塊開發時間比竹塹城晚了一百年的土地,客家先賢們胼手胝足地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園,還要抵禦世居於此的賽夏族人,過程如何艱辛自不在話下............大隘三鄉居民的情感總結,化身為這塊石碑,隱身其後的,是自承自道光十四年起,無數先賢構建遺下的大隘開拓血淚史~~

北埔之旅的最後一站---忠恕堂,由於此時遊客漸多,外邊都停滿了車,少了一些古蹟的莊嚴感說 -_-

忠恕堂約建於大正11年(1922年),原是北埔秀才曾學熙故居,其後代子孫才改建成現在見到的"一堂二橫"格局,整體建築對稱中軸線,但左側護龍因緊貼公園街,為順應地勢而內縮,是北埔建築內典型因地制宜例子,被稱為有機型態的佈局~~

因房屋呈南北向,而大門卻正對姜氏家廟的燕尾脊,犯了"泥尖煞",本來曾家人不信,直到落成後諸事不順,便在堪輿師父指點下將原大門位置改砌山牆不再與姜氏家廟的燕尾脊打照面,而新的大門則改為西南向,大門的門樓分金線正對秀巒山(樂山)~~

西式的山牆與傳統的門樓構成一幅有趣的元素,聽說新光集團買下了它,有了姜阿新故宅重修的例子,忠恕堂改頭換面的日子應該不遠了吧!!

人潮熙攘的北埔老街,雖然車輛川流不息,但在新竹客運北埔站等車的閒人竟然只有我一個,唉 !! 沒辦法,如果想要去泡北埔冷泉或是尋找內大坪的五子碑,沒有車子可是相當麻煩的啊 ~~

當初我只以為北埔老街就是擂茶而已,要不是《一八九五.乙未》這部電影,大概還是那個刻板印象,而有關北埔的研究文獻超級多,只是都是我去過一趟後,回來才慢慢發現 T_T 而且還miss掉了姜家祠堂 Q_Q

其實也沒關係,這只是我的旅遊心得,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好了,能夠重新認識北埔,體認到"大隘"的真正含義,即便這次只是在市區走走而已,也算收穫滿滿了啊 ^﹏^



文章內容節錄自http://hwsln.pixnet.net/blog/post/50977529
此篇文章於 2017-11-15 14:50 被 hwsln 編輯。
感謝 1
10042 次查看
goldfeng 的頭像
goldfeng goldfeng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12-11-08, 11:20
其實樓主不用這麼麻煩

搭火車算好時間在竹北火車站搭台灣好行獅山線即可~

可參考http://www.taiwantrip.com.tw/Schedule/


主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