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情燒/快來看看你該補打疫苗嗎?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268,936

麻疹疫情燒/快來看看你該補打疫苗嗎?

國內麻疹疫情持續升溫,截至4/23,總計已有22人確診感染,其中15例是國內感染,7例境外移入,不只航空公司小規模群聚感染,林口長庚醫院也出現群聚感染,確診人數達到9年同期新高,因麻疹接觸的追蹤者更已達5103人。而許多國人愛去的日本,麻疹疫情也一路從沖繩延燒到名古屋,讓不少原本計畫要去日本的人卻步。

麻疹疫情不僅讓國人恐慌,由於不少是境外移入,更讓許多即將出國的人擔憂如何自保。雖然預防麻疹最好的方式是接種疫苗,目前國內施打的則是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但網路資訊對於接種疫苗的對象眾說紛紜,且國內疫苗僅剩不到3萬劑,人人自危下,不少民眾搶打疫苗,甚至出現自費疫苗缺貨的現象。到底哪些人該打疫苗?打完疫苗後又要多久才能發揮保護效力呢?

(醫師建議,民眾出國前可以檢視自己或家人是否需要補接種疫苗,預防感染麻疹。圖片來源:黃明堂)

Q1:誰應該補接種疫苗?

A: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台灣自1968年開始提供自費施打麻疹疫苗,1978年才全面實施疫苗接種;而在疫苗尚未使用前,超過99%的人都會被感染,許多人例如四、五、六年級生,在孩童時期就曾感染過麻疹,且一旦曾經得過麻疹,就具有終身免疫力

不過,疾管署建議1981年後出生的人,假使不清楚自己的疫苗接種史,或近期可能前往麻疹疫情高風險區、以及從事醫護工作的人,仍然可以補接種一劑疫苗。因為麻疹疫苗的效力大約注射15年後會開始下降,國內研究則發現,今年36歲以下者,大約1981年後出生的人,血中麻疹抗體可能不足。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至於1968~1981年這段期間的民眾,由於尚未全面實施疫苗接種,不一定人人都得過麻疹而產生抗體,疾管署防疫醫師黃頌恩建議,假使民眾有疑慮或可能有較高的感染風險,可以到醫療院所尋求醫師評估是否要補接種疫苗。

但黃頌恩強調,並非1981年後出生的人都需要立即補接種疫苗,例如假使預計暑假才要出國,不必急著現在就打疫苗,盡量將疫苗留給目前真正迫切需要的人;雖然疫苗最好在出國前2~4週前施打的效果較好,但接觸麻疹病人後72小時內接種疫苗,仍有機會預防麻疹發生。

此外,MMR疫苗共需施打兩劑,目前常規預防接種是在出生滿12個月以及滿5歲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疾管署據此整理出有較高麻疹感染風險、優先接種的建議對象:

但疾管署提醒,孕婦、對「蛋」的蛋白質或疫苗的成份有嚴重過敏的人、以及患有嚴重免疫缺失的人,不能施打MMR疫苗。

Q2:感染麻疹會出現哪些症狀?

A:黃頌恩指出,麻疹具有高傳染力,病毒可以在空氣中存活2小時,主要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者直接與病人的鼻腔或咽喉分泌物接觸而感染。感染麻疹後,潛伏期長達7~18天(通常是14天),在發疹的前、後各4天內都具有感染力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醫師表示,潛伏期通常不會有症狀,也不具感染力,但進入發病期後可能會出現前驅症狀,包括發燒、咳嗽、流鼻水、結膜炎、眼睛畏光等,3~4天後開始出紅疹,而且疹子會從額頭蔓延至耳後、軀幹、四肢,並伴隨著高燒,也是症狀最嚴重的延後。大約再經過3~4天,就會逐漸退燒,疹子也慢慢消退。

黃頌恩表示,疹子退了以後,會出現鱗屑性脫皮及留下褐色沉著,但再經過一段時間後,顏色也會慢慢消退。但仍有約5~10%的患者會因為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而產生併發症,包括中耳炎、肺炎與腦炎。

Q3:假使接觸感染者或出現疑似症狀怎麼辦?

A:醫師建議,假使曾接觸麻疹感染者或出現疑似症狀,要做好自主健康管理:

1. 避免到公共場所,尤其若出現疑似感染症狀,應聯絡衛生單位詢問合適就醫方式,避免再因就醫過程導致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2. 多注意自身健康狀況,包括早晚量體溫、留意是否出現呼吸道症狀,假使有呼吸道症狀則要戴口罩,避免造成飛沫傳染。

3. 接觸麻疹病人後72小時內可以補接種MMR疫苗,以避免發病或降低疾病嚴重度。

疫苗失靈如何自保?

提高免疫力的迷思

5個最常見的疫苗疑問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