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躯干腿长指数_百度百科

马氏躯干腿长指数

人体测量术语
收藏
0有用+1
0
马氏躯干腿长指数=[(身高-坐高)/坐高]×100 [1],是腿身比量化指标 [2],为研究腿身比奠定了基础。
坐高头顶点(v)至椅面的垂距 [1],即头顶点至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所在平面的垂距 [3] [249]
体质人类学 [4]人体测量学 [1] [5-6]中狭义、真正的腿长学名全腿长,狭义、真正的下肢长学名下肢全长(全腿长=大腿长+小腿长 [7]=下肢全长-内踝高 [8])。活体皆不易测量,用易测量数据表示腿长 [9](身高坐高),马氏指数反映腿身比 [1-2]
坐高测量时大小腿呈90° [10] [294],不能坐地(坐凳挺直躯干,大小腿90°-180°变化中躯干收缩)。左右肩胛间的脊柱和骶部在一垂线,两处靠墙体阳角 [11],后腰不贴墙。头部处于眼耳平面 [5]
站时坐骨结节臀大肌下缘覆盖,重按方可摸到。坐时臀大肌下缘上移,坐骨结节移至皮下与凳面接触故易摸到 [12]坐姿时凳面即为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所在平面 [3] [249]臀部形状不影响坐高测量,臀厚造成的误差小到可忽略。
身高坐高表示腿长身高段女性腿略长 [13] [15]坐高段男性腿更长 [20] [26] [234] [289-290]腿身比身高正相关(0.3<r<0.5) [298] [304]身高越大腿身比倾向 [281]越大 [14-16]腿身比均值男性大于女性 [17-19],差异极显著(p<0.01) [20] [306-307]效应量 [21-23]中等(0.5<d<0.8) [24] [304]腿身比极值男性大于女性 [25-27] [302] [304]雌激素促进长骨骨骺愈合 [28] [212],来潮后躯干突增 [29-30] [341] [344-345] [437],成熟女性腿身比远小于少女 [14]长腿非女性第二性征 [31-32]身高段女性腿略长是身高性别二态性的“副产品 [14] [18] [124]。受社会文化态度 [33-34]、审美偏好 [35-36]、服装修饰 [37-38]影响,人们更愿意和倾向于用小样本甚至个例,去印证“腿身比性别二态性特征、女性腿身比更大 [39-40]”的错误想法 [31-32]
中文名
马氏躯干腿长指数
外文名
Manouvrier's skelic index/Stem-leg length index
定    义
[(身高-坐高)/坐高]×100
意    义
腿身比量化指标

目录

  1. 1马氏指数简介
  2. 定义和出处
  3. 分型
  4. 早晚差异
  5. 2相关指数
  6. 身高坐高指数
  7. 下身长坐高指数
  8. 3躯干长
  9. 4坐高
  10. 定义和解释
  11. 测量依据
  12. 测量方法
  13. 注意事项
  14. 数值早晚差异
  15. 5狭义的腿长
  16. 全腿长
  17. 间接测量全腿长
  18. 6狭义的下肢长
  19. 下肢全长
  20. 间接测量下肢全长
  21. 关节转子间距
  22. 7广义的腿长
  23. 广义腿长简介
  24. 广义腿长定义
  25. 广义腿长数据
  26. 8测量方法比较
  1. 大转子点高
  2. 髂前上棘点高
  3. 臀沟高
  4. 会阴高
  5. 坐高和马氏指数
  6. 比较结论
  7. 9标准数据或参考数据
  8. 中国标准数据
  9. 日本参考数据
  10. 韩国参考数据
  11. 德国标准数据
  12. 美国参考数据
  13. 10粗略判断
  14. 双膝过肩
  15. 腕线过臀线
  16. 粗略判断结论
  17. 11种族差异
  18. 艾伦法则
  19. 世界各地
  20. 中国南北方
  21. 少数民族
  22. 12年龄差异
  23. 中国年龄差异
  24. 韩国年龄差异
  25. 美国年龄差异
  26. 英国年龄差异
  1. 荷兰年龄差异
  2. 意大利年龄差异
  3. 莫桑比克年龄差异
  4. 三国年龄差异比较
  5. 13年代差异
  6. 中国年代差异
  7. 日本年代差异
  8. 韩国年代差异
  9. 印度年代差异
  10. 波兰年代差异
  11. 荷兰年代差异
  12. 捷克年代差异
  13. 德国年代差异
  14. 14身高、坐高、腿长差异
  15. 中国数据分析
  16. 美国数据分析
  17. 印度数据分析
  18. 波黑数据分析
  19. 韩国数据分析
  20. 15两性差异
  21. 初步探讨
  22. 统计数据
  23. 比较分析
  24. 备注
  25. 两性差异结论
  26. 社会文化态度
  1. 16审美偏好
  2. 简单初步的探讨
  3. 基于生物适合度的研究
  4. 女性高估男性对异性超长腿的偏好
  5. 跨文化和跨时空研究
  6. 审美偏好结论
  7. 17BMI指数
  8. 国内
  9. 国外
  10. 18选材
  11. 时装模特
  12. 芭蕾舞演员
  13. 跳高运动员
  14. 中长跑运动员
  15. 篮球运动员
  16. 摔跤运动员
  17. 举重运动员
  18. 19腿长、头小与显高
  19. 实验测试
  20. 数据支撑
  21. 20显腿长

马氏指数简介

播报
编辑

定义和出处

马努维列尔 [5](Léonce-Pierre Manouvrier,1850年6月28日-1927年1月18日),法国人类学家、解剖学家和生理学家 [41]
马氏躯干腿长指数 [225](Manouvrier's skelic index/Stem-leg length index [42-44]),等于[(身高-坐高)/坐高]×100 [1],是探讨腿身比最可靠和最具有参照价值的量化指标 [2],为研究腿身比奠定了基础。
身高减坐高远小于髂嵴高 [47]
注:狭义、真正的下肢长下肢全长)和狭义、真正的腿长全腿长)在活体中不易测量 [1] [5],实际工作中通常使用一些更易测量的数据表示腿长 [9],即广义的腿长,身高减坐高只是其一。但必须注意的是,马氏指数中的腿长严格定义为身高减坐高绝不能将腰围高脐高髂嵴高(俗语中的“腿长” 通常指这前三种 [276-277] [310-312])、髂前上棘点高等其他腿长代入公式中导致马氏指数过大 [5]

分型

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分型如表所示 [1] [217]
型别
指数
超短腿型(hyperbrachyskelictype)
X~74.9
短腿型(brachyskelictype)
75.0~79.9
亚短腿型(subbrachyskelictype)
80.0~84.9
中腿型(mesatiskelictype)
85.0~89.9
亚长腿型(submakroskelictype)
90.0~94.9
长腿型(makroskelictype)
95.0~99.9
超长腿型(hypermakroskelictype)
100.0~X

早晚差异

由于坐高存在早晚差异,即晨起测量值大于睡前测量值 [45],所以马氏指数晨起测量值小于睡前测量值。

相关指数

播报
编辑

身高坐高指数

(一)身高坐高指数(index of sitting height/body height):一种体型指数,(坐高/身高)×100。表示坐高占身高的百分比,也叫比坐高。一般将指数值小于52视为短躯干型,大于54视为长躯干型。女性较大,男性较小;儿童和成年人较大,少年较小。黄种人属长躯干型。我国城市青年,男性平均为54.1,女性平均为54.3(据青少儿体制调查1979) [48]
在一些英文文献中,称之为Cormic Index [49-50]
(二)身高坐高指数(Stature-sitting height index)分型如表所示 [1]
型别
指数
短躯干型(short trunk)
X<51.0
X<52.0
中躯干型(middle trunk)
51.0≤X≤53.0
52.0≤X≤54.0
长躯干型(long trunk)
X>53.0
X>54.0
身高坐高指数各种型别所对应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如表所示 [374]
型别
马氏指数
短躯干型
X>96.08
X>92.31
中躯干型
88.68≤X≤96.08
85.19≤X≤92.31
长躯干型
X<88.68
X<85.19
(三)身高坐高指数也可以间接地反映出被测试者的躯干与腿长的比例,但它在反映人体腿长比例方面不如马氏躯干腿长指数更直接、更明确、更敏感。它的指数值与腿长成反比,使用时不如马氏躯干腿长指数方便 [2]
其次,虽然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极其显著(p<0.01) [20] [306-307],但效应量 [22-23]中等(0.5<d<0.8) [24] [304],即男女相差不够大 [17-19];而身高坐高指数分型男女相差偏大,不太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4] [15]

下身长坐高指数

下身长坐高指数(lower extremity-sitting height length index),等于坐高/(身高-坐高);
本指数反映上下身长比例,说明体型特点 [1]

躯干长

播报
编辑
体部测点 [5]
(一)在人体测量学中,躯干 [5]躯干高)是指胸上点(sst)至耻骨联合点(sy)的距离 [15]
(二)也有文献中,躯干高的测量点有所不同 [1]
坐姿胸骨上缘点高/躯干前高 [18]
坐姿胸骨上缘点高/躯干前高 [320-321]:胸骨上点(sst)到水平坐面的高度。
坐姿颈椎点高/坐姿颈点高/躯干后高 [18]
坐姿颈椎点高/坐姿颈点高/躯干后高:颈点(c)到水平坐面的高度 [302-303] [323-324]
注:坐椅面位置低于耻骨联合点 [1] [5]
(三)为了测量方便坐高代替但实际上坐高躯干长并不一致 [322]

坐高

播报
编辑

定义和解释

坐高(sitting height,M23):头顶点(v)至椅面的垂直距离 [1]
坐高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58], 即头顶点至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所在平面的垂距 [3] [249]

测量依据

坐骨结节大腿伸直时不易摸到,因为它被臀大肌下缘所覆盖。需用手指沿臀沟向上重按,方可摸到。坐时,臀大肌下缘上移,坐骨结节移至皮下,与凳面接触故易摸到 [12]
当人采取坐位姿势时,坐骨结节恰好与凳面接触 [3]
凳面即为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所在的平面 [249]
因此,凳面即为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所在的平面 [249]臀部的形状不影响坐高的测量,臀部的厚度所造成的测量误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验证:坐于硬板凳上,大小腿呈90度,挺直躯干,用坐骨结节支撑上半身重量。保持该坐姿,将手掌置于左右坐骨结节下方,可感受到手掌几乎贴着坐骨结节,有疼痛感 [3] [12] [249]

测量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BP)关于坐高的测量方法,它对以营养学为研究目的的测量规定是:
“被测者坐于一桌面,双足悬空,无支撑。其膝后部位于桌缘的正上方。上身挺直。牵引颏下部稍稍向前,大腿和臀部肌肉应在放松状态。头部处于法兰克福平面眼耳平面 [5])。测高仪垂直,在骶部和左右肩胛之间与脊柱相接触。”
对于为人体工程学研究而进行的坐高测量,WHO的测量方法要求被测者将双足踏于木板之上。
只要在椅面和测高仪上附一简单装置,坐深臀膝距等项目值即可同时读出。我们认为,在我国今后的人体测量工作中,应该采用这种方法 [46]

注意事项

坐高测量不能坐地
测量时必须大腿与地面平行并与小腿间呈直角 [10] [294],绝对不能直接坐在地面上;因为,坐在凳子上,挺直躯干,大小腿所成角度从90°变为180°的过程中,躯干自然收缩。其次,左右肩胛间的脊柱和骶部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两处紧靠立柱 [46]或墙体阳角 [11],绝对不能后腰贴在墙上。再次,头部应处于眼耳平面 [5]
坐高测量示意图 [536]

数值早晚差异

2015年10月,山东285 名大学生志愿者晨起和睡前坐高测量结果如下:
男性起床时坐高(945.9620±34.7670)mm,睡觉时坐高(926.2093±33.0457)mm,差值为(19.7527±6.3508)mm;女性起床时坐高(901.8160±27.3235)mm,睡觉时坐高(888.3718±25.9024)mm,差值为(13.4442±9.4275)mm [45]

狭义的腿长

播报
编辑

全腿长

狭义的腿长、真正的腿长——全腿长 [51]
体质人类学 [4]人体测量学 [1] [5-6]上的严格定义的腿长学名全腿长(total leg length,M54),是狭义的腿长、真正的腿长,包括股骨胫骨的长度 [9],系指下肢除去足以外的长度 [8];等于大腿长小腿长 [7],或下肢全长内踝高 [8]

间接测量全腿长

股骨头深嵌于髋臼内,其顶端不能扪及 [220]
由于股骨头深嵌于髋臼内,其顶端不能扪及,故大腿的上端无法准确确定。人类学家根据研究结果,常以髂前上棘点耻骨联合点进行测量,并推算出一个常数来求得大腿长全腿长的近似值 [8]
全腿长=(髂前上棘高-内踝点高)×96%
全腿长=(耻骨联合高-内踝点高)×105% [1]
使用不同测点(大转子点耻骨联合点髂前上棘点)测定下肢全长下肢长)、全腿长腿长)、大腿长,结果也有所不同。然而,任何一种测量法都测不出下肢全长下肢长)、全腿长腿长)、大腿长的精确的解剖学长度 [15]

狭义的下肢长

播报
编辑

下肢全长

下肢全长(lower extremity length,M53 [1])是狭义的下肢长、真正的下肢长,包括全腿长及足高的总长度 [7]

间接测量下肢全长

(一)由于大腿的起点(股骨头顶端)无法在外表找到确切的位置。因此,下肢全长下肢长)、全腿长腿长)、大腿长一般采用从髂前上棘点(或耻骨联合点)至地面、内踝点胫骨点的折算法进行测量(凡涉及大腿段的测量指标均系如此)。也有以大转子点作参考测量点进行近似测量 [7]
使用不同测点(大转子点耻骨联合点髂前上棘点)测定下肢全长下肢长)、全腿长腿长)、大腿长结果也有所不同。然而,任何一种测量法都测不出下肢全长下肢长)、全腿长腿长)、大腿长的精确的解剖学长度 [15]
(二)下肢长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7种:
(1)以髂前上棘点高作为下肢长
(2)以耻骨联合高作为下肢长
(3)会阴高+90mm;
(4)大转子点高+23mm;
(5)耻骨联合高+35mm;
(6)耻骨联合高+(身高×70)/(33×100);
(7)髂前上棘点高-40mm(平均值)。
成年人由于身高骨盆倾斜角与髂翼形状有很大的变异,所以自髂前上棘股骨头顶的垂直距离的变化范围为9~52毫米,而平均值为40毫米;因此,测量下肢长应从髂前上棘点高减去一定的长度。
身高在130cm以下的,应减去15mm;在131~150cm的,应减去20mm;在151~165cm的,应减去30mm;在166~175cm的,应减去40mm;在176cm以上的,应减去50mm [5]

关节转子间距

在广义的腿长中,大转子点高最接近下肢全长,平均为下肢全长减去23mm [5] [309]
关节转子间距
关节转子间距(articulotrochanteric distance,ATD)系指股骨头关节面至大转子水平的垂直距离,是衡量股骨近端尤其是股骨颈发育的又一重要指标。它直接反映股骨头大转子的相对高度,可作为评定股骨短颈畸形程度的主要指标。在出生时,大转子股骨头关节面接近同一水平,即ATD值为0,随着股骨颈的正常发育,ATD值变大,至成人大转子尖接近股骨头中心水平。赵群等(1990)报告4一14岁小儿正常髋关节ATD值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而性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男性儿童ATD值为15—31mm,平均22mm;女性儿童为13—27mm,平均17mm [280]

广义的腿长

播报
编辑

广义腿长简介

体部测量点 [254]
由于狭义的下肢长下肢全长)、狭义的腿长全腿长)活体不易测量 [1] [5],实际工作中通常使用一些更易测量的数据表示腿长 [9]最小腰围以下 [310-312]臀沟最下缘以上,体部各测量点至地面或内外踝的垂距,即广义的腿长 [1] [5] [254] [317]
从大到小依次为腰围高 [310-312]髂嵴高(或脐高 [253]髂后上棘高髂前上棘点高下肢全长大转子点高耻骨联合高臀峰点高会阴高(或身高减坐高)、臀沟高 [6] [18-19]。也有用上述各种立姿高度减去内踝高外踝高表示腿长的,如脐高内踝高 [52]髂前上棘点高内踝高 [53]大转子点高外踝高 [54]会阴高内踝高 [55]等。
学术上一般采用身高减坐高表示腿长,采用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反映上下半身比例 [2]

广义腿长定义

以下立姿高度皆为测量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其小于直线距离及曲线距离 [1] [5]
(1)腰围高:从最小腰围处至地面的垂距。
服装用腿外侧长可参考线很低 [310]
注:在服装用人体测量中,腿外侧长(outside leg length)是指用软尺从腰际线沿臀部曲线至大转子点,然后垂直至地面测量的长度。
服装用人体测量涉及曲线测量,因此,服装用的腿外侧长甚至大于腰围高,可参考性很低 [310-312]
(2)脐高/肚脐高 [255]:脐点(om)至地面的垂距。
下肢长H、A、B、C [279]
(3)髂嵴点高/髂嵴高/下肢长H:髂嵴点(ic)至地面的垂距。
注:俗语中的“腿长”通常指的是腰围高脐高髂嵴高 [276-277] [310-312]
(4)髂后上棘点高/髂后上棘高髂后上棘点(is.p)至地面的垂距。
(5)髂前上棘点高/髂前上棘高/下肢长A:髂前上棘点(is.a)至地面的垂距。
(6)下肢全长/下肢长髂前上棘点高减去适当数值 [1]
(7)大转子点高/大转子高/下肢长B:大转子点(tro)至地面的垂距。
(8)耻骨联合上缘高/耻骨联合高耻骨联合点(sy)至地面的垂距。
(9)臀峰点高:从臀峰点至地面的垂距。
(10)会阴高/股下高:会阴点(pe)至地面的垂距。
注:会阴高有两种,一是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至地面的垂距 [1],等于身高减坐高 [18-19] [56];二是耻骨联合下缘高,略大于身高减坐高 [57],略小于耻骨联合高
(11)身高减去坐高,即英文文献中的坐骨下肢长(Subischial Leg Length (SLL)) [47]
坐骨下肢长(a)近似于会阴高(c),远小于大转子点高(b) [278]
注:坐高头顶点(v)至椅面的垂距,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58],即头顶点至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所在平面的垂距 [3] [249]
(12)臀沟高/臀纹线高/下肢长C:臀沟下缘最低点至地面的垂距 [5]

广义腿长数据

(一)《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节选,如图册所示,相关数据如下,以供参考 [18]
项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14
1591.3
122.7
腰节点高(mm)
1028.1
957.9
70.2
(腰节点高/身高)×100
59.98
60.20
-0.21
髂嵴点高(mm)
1014.2
943.9
70.3
(髂嵴点高/身高)×100
59.17
59.32
-0.14
脐高(mm)
1003.6
925.1
78.5
(脐高/身高)×100
58.55
58.13
0.42
髂后上棘高(mm)
970.3
897.6
72.7
(髂后上棘高/身高)×100
56.61
56.41
0.20
髂前上棘点高(mm)
933.4
847.2
86.2
(髂前上棘点高/身高)×100
54.46
53.24
1.22
大转子点高(mm)
875.7
814.5
61.2
(大转子点高/身高)×100
51.09
51.18
-0.09
耻骨联合高(mm)
866.1
748.7
117.4
(耻骨联合高/身高)×100
50.53
47.05
3.48
身高-坐高(mm)
788
723.7
64.3
[(身高-坐高)/身高]×100
45.97
45.48
0.50
会阴高(mm)
783.3
714.5
68.8
(会阴高/身高)×100
45.70
44.90
0.80
臀沟高(mm)
748.7
692.3
56.4
(臀沟高/身高)×100
43.68
43.51
0.18
(二)《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节选,以供参考 [19]
项目
男女差
身高(cm)
162.94
175.58
12.64
腰围高(cm)
105.65
112.71
7.06
(腰围高/身高)×100
64.84
64.19
-0.65
髂嵴点高(cm)
98.88
107.34
8.46
(髂嵴点高/身高)×100
60.68
61.13
0.45
脐高(cm)
98.21
105.88
7.67
(脐高/身高)×100
60.27
60.30
0.03
大转子点高(cm)
86.16
92.83
6.67
(大转子点高/身高)×100
52.88
52.87
-0.01
臀峰点高(cm)
83.83
88.74
4.91
(臀峰点高/身高)×100
51.45
50.54
-0.91
身高-坐高(cm)
77.74
84.19
6.45
[(身高-坐高)/身高]×100
47.71
47.95
0.24
会阴高(cm)
77.14
83.72
6.58
(会阴高/身高)×100
47.34
47.68
0.34
臀沟高(cm)
74.43
81.44
7.01
(臀沟高/身高)×100
45.68
46.38
0.70
注:《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中,会阴高是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至地面的垂距 [1],等于身高坐高 [18-19] [56],略小于耻骨联合下缘高。

测量方法比较

播报
编辑
针对身体上下部分的相互比例(即躯干与腿的比例)及腿与全身的比例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对比其中几种:

大转子点高

大转子点高+23mm为下肢长,与身高比较。
严格意义的下肢长,学名下肢全长 [1],应以股骨头顶点为起点,但在活体测量中,探觅该点是十分困难的。而以大转子为起点加上大转子股骨头顶点之间的距离的平均值来计算下肢长也有问题。尽管大转子形状突现于人体表面,但它是一个球面,很难定出测点。

髂前上棘点高

髂前上棘点高-40mm为下肢长,与身高比较。
在人体测量中常以髂前上棘为起点,减去髂前上棘至股骨头顶点的平均值来计算下肢长。这一方法虽然比以大转子为起点的方法易于操作,但问题是在人体表面上精确地定出该测点也有困难。而更大的问题是成年人由于身高、骨盆斜角与髂翼形状有很大差异,不同个体间自髂前上棘股骨头的垂直距离变化范围为9~52mm,平均值为40mm。这样大的变化范围,以一个平均值来替代,显得过于模糊,因此其参照价值大大减弱。尤其不利的是骨盆前倾明显的被测者,用此法量得的下肢长数值低于骨盆前倾不明显的被测者。

臀沟高

臀沟最下缘高表示下肢长,用第七颈椎棘突至臀沟最下缘的距离表示躯干长,相互比较。
臀沟位于人体表面背侧,是臀部与大腿间的褶线,它的最下缘是可以肯定地加以定位的痕迹。被测者有的臀部肌肉紧凑,有的松弛下垂,因肌肉形态不同而对“臀位”高低的观感产生影响,但臀部肌肉形态并不改变臀沟高度。该方法还包括以第七颈椎棘突至臀沟最下缘的距离作为躯干长的测量,但问题是所使用的测量方法测得的这一数值不是测点间的垂距,即这两个测点不在同一垂线上,因此其稳定性不可靠,在测量时使用卷尺沿体表测量,测得的数值含有弧长因素,而这一因素的个体间差异很难从数值中减去,这就使数值缺乏可比较性 [2]

会阴高

不同参考资料中,会阴高测量点可以是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 [18] [59],也可以位于耻骨联合下缘 [57] [60-62]。前者测量所得的会阴高其实就是身高减坐高 [18-19] [56]。其次,测量会阴高时,被测者采取立姿,受臀大肌、脂肪等软组织的影响 [12],测量点往往不好确定,活动直尺卡的位置和松紧程度对测量结果有所影响。导致数据离散程度偏大,不够稳定,精确度不够高 [228]。在一些文献中 [17] [63-64]会阴高数据缺乏参考性。

坐高和马氏指数

坐高表示躯干长,用身高减坐高表示下肢长,用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反映身体上下部分的相互比例。
(1)坐骨结节在大腿伸直时不易摸到,因为它被臀大肌下缘所覆盖。需用手指沿臀沟向上重按,方可摸到。坐时,臀大肌下缘上移,坐骨结节移至皮下,与凳面接触故易摸到 [12]。当人采取坐位姿势时,坐骨结节恰好与凳面接触 [3]。因此,凳面即为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所在的平面 [249]臀部的形状不影响坐高的测量,臀部的厚度所造成的测量误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验证:坐于硬板凳上,大小腿呈90度,挺直躯干,用坐骨结节支撑上半身重量。保持该坐姿,将手掌置于左右坐骨结节下方,可感受到手掌几乎贴着坐骨结节,有疼痛感 [3] [12] [249]
(2)人体测量中所建立的标准姿态,标准测轴(垂直轴、矢状轴、横轴),标准平面(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及标准方位,使测得的数值稳定可靠,因而具有可比较分析的科学价值。身高与坐高的测量简单易行,数值取自被测者的标准姿态与标准测轴,稳定可靠。马氏躯干腿长指数不直接以躯干长与下肢长作为原始数据,而是通过身高与坐高间的数值关系,以指数形式反映出被测者的躯干长、下肢长身高三者间的比例关系,正是避开了不稳定、不可靠的因素,因而具有科学性。它以指数值所划分的腿型级别更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马氏躯干腿长指数测量所需器械简单通用,一般的医务所中的身高计校准后便可使用。
(3)身高坐高指数也可以间接地反映出被测试者的躯干与腿长的比例,但它在反映人体腿长比例方面不如马氏躯干腿长指数更直接、更明确、更敏感。它的指数值与腿长成反比,使用时不如马氏躯干腿长指数方便 [2]
其次,虽然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极其显著(p<0.01) [20] [306-307],但效应量 [22-23]中等(0.5<d<0.8) [24] [304],即男女相差不够大 [17-19];而身高坐高指数分型男女相差偏大,不太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4] [15]

比较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用身高坐高表示腿长,用马氏躯干腿长指数检测身体上下部分的相互比例(即躯干与腿的比例)是最好的方法。

标准数据或参考数据

播报
编辑

中国标准数据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10000-88)》节选,以供参考 [17]
年龄分组
项目
男女差
男18-60岁,女18-55岁
身高(mm)
1678
1570
108
坐高(mm)
908
855
53
身高-坐高(mm)
770
715
55
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00
54.11
54.46
-0.35
[(身高-坐高)/身高]×100
45.89
45.54
0.35
马氏指数=[(身高-坐高)/坐高]×100
84.80
83.63
1.18
马氏指数分型
亚短腿型
亚短腿型
-
18-25岁
身高(mm)
1686
1580
106
坐高(mm)
910
858
52
身高-坐高(mm)
776
722
54
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00
53.97
54.30
-0.33
[(身高-坐高)/身高]×100
46.03
45.70
0.33
马氏指数=[(身高-坐高)/坐高]×100
85.27
84.15
1.13
马氏指数分型
中腿型
亚短腿型
-
26-35岁
身高(mm)
1683
1572
111
坐高(mm)
911
857
54
身高-坐高(mm)
772
715
57
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00
54.13
54.52
-0.39
[(身高-坐高)/身高]×100
45.87
45.48
0.39
马氏指数=[(身高-坐高)/坐高]×100
84.74
83.43
1.31
马氏指数分型
亚短腿型
亚短腿型
-
男36-60岁,女36-55岁
身高(mm)
1667
1560
107
坐高(mm)
904
851
53
身高-坐高(mm)
763
709
54
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00
54.23
54.55
-0.32
[(身高-坐高)/身高]×100
45.77
45.45
0.32
马氏指数=[(身高-坐高)/坐高]×100
84.40
83.31
1.09
马氏指数分型
亚短腿型
亚短腿型
-
《GB/T10000-2023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节选,以供参考 [413]:
年龄(岁)
测量项目
性差
18-70
身高(mm)
1687
1572
115
坐高(mm)
921
863
58
马氏指数
83.17
82.16
1.02
18-25
身高(mm)
1720
1599
121
坐高(mm)
936
881
55
马氏指数
83.76
81.50
2.26
26-35
身高(mm)
1706
1588
118
坐高(mm)
932
877
55
马氏指数
83.05
81.07
1.98
36-60
身高(mm)
1670
1564
106
坐高(mm)
910
859
51
马氏指数
83.52
82.07
1.44
61-70
身高(mm)
1652
1541
111
坐高(mm)
892
841
51
马氏指数
85.20
83.23
1.97
2023年和1988年数据对比如下:
年龄(岁)
测量项目
1988年
2023年
年份差
1988年
2023年
年份差
18-25
身高(mm)
1686
1720
34
1580
1599
19
坐高(mm)
910
936
26
858
881
23
身高-坐高(mm)
776
784
8
722
718
-4
马氏指数
85.27
83.76
-1.51
84.15
81.50
-2.65
26-35
身高(mm)
1683
1706
23
1572
1588
16
坐高(mm)
911
932
21
857
877
20
身高-坐高(mm)
772
774
2
715
711
-4
马氏指数
84.74
83.05
-1.69
83.43
81.07
-2.36
结论:(1)两性身高均为增长;(2)两性坐高增长值均大于腿长增长值;(3)男性腿长略有增长,女性腿长略有缩短;(4)两性马氏指数均为下降 [17] [413]

日本参考数据

《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节选,以供参考 [18]
项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14
1591.3
122.7
坐高(mm)
926
867.6
58.4
身高-坐高(mm)
788
723.7
64.3
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00
54.03
54.52
-0.50
[(身高-坐高)/身高]×100
45.97
45.48
0.50
马氏指数=[(身高-坐高)/坐高]×100
85.10
83.41
1.68
马氏指数分型
中腿型
亚短腿型
-
《size-JPN 2004-2006》不同年龄层次的身高坐高、身高-坐高、(坐高/身高)×100 、[(身高-坐高)/身高]×100、[(身高-坐高)/坐高]×100,如表所示,以供参考 [65]
年龄(岁)
身高(mm)
坐高(mm)
身高-坐高(mm)
(坐高/身高)×100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20-24
1704
1582
122
914
859
55
790
723
67
53.64
54.30
-0.66
25-29
1710
1590
120
916
856
60
794
734
60
53.57
53.84
-0.27
30-34
1713
1584
129
918
856
62
795
728
67
53.59
54.04
-0.45
35-39
1710
1585
125
918
855
63
792
730
62
53.68
53.94
-0.26
40-44
1705
1579
126
915
851
64
790
728
62
53.67
53.89
-0.23
45-49
1697
1562
135
911
843
68
786
719
67
53.68
53.97
-0.29
50-54
1691
1555
136
907
840
67
784
715
69
53.64
54.02
-0.38
55-59
1673
1550
123
899
841
58
774
709
65
53.74
54.26
-0.52
60-64
1645
1535
110
885
835
50
760
700
60
53.80
54.40
-0.60
65-69
1635
1519
116
880
824
56
755
695
60
53.82
54.25
-0.42
70-74
1622
1496
126
870
799
71
752
697
55
53.64
53.41
0.23
75-79
1604
1473
131
850
781
69
754
692
62
52.99
53.02
-0.03
年龄(岁)
[(身高-坐高)/身高]×100
[(身高-坐高)/坐高]×100
男女差
型别
型别
男女差
20-24
46.36
45.70
0.66
86.43
中腿型
84.17
亚短腿型
2.27
25-29
46.43
46.16
0.27
86.68
中腿型
85.75
中腿型
0.93
30-34
46.41
45.96
0.45
86.60
中腿型
85.05
中腿型
1.55
35-39
46.32
46.06
0.26
86.27
中腿型
85.38
中腿型
0.89
40-44
46.33
46.11
0.23
86.34
中腿型
85.55
中腿型
0.79
45-49
46.32
46.03
0.29
86.28
中腿型
85.29
中腿型
0.99
50-54
46.36
45.98
0.38
86.44
中腿型
85.12
中腿型
1.32
55-59
46.26
45.74
0.52
86.10
中腿型
84.30
亚短腿型
1.79
60-64
46.20
45.60
0.60
85.88
中腿型
83.83
亚短腿型
2.04
65-69
46.18
45.75
0.42
85.80
中腿型
84.34
亚短腿型
1.45
70-74
46.36
46.59
-0.23
86.44
中腿型
87.23
中腿型
-0.80
75-79
47.01
46.98
0.03
88.71
中腿型
88.60
中腿型
0.10

韩国参考数据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 최종보고서_수정》节选,以供参考 [302-303]
其中,男性(n=3189)马氏指数平均值为85.93,标准差为3.95,标准误为0.07;女性(n=3221)马氏指数平均值为83.38,标准差为3.86,标准误 [283]为0.07。男女平均值相差2.5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26.07,p=0.00000) [326]效应量中等(d=0.65) [21-23]
马氏指数最小值男性为73.74,女性为70.88;最大值男性为116.64,女性为98.48 [304]。因此,大样本马氏指数平均值和极端值均为男性大于女性
年龄(岁)
人数
身高(mm)
坐高(mm)
马氏指数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16
251
266
1721
1598
123
919
864
55
87.27
84.95
2.32
17
274
221
1726
1598
128
924
865
59
86.80
84.74
2.06
18
237
212
1730
1594
136
927
867
60
86.62
83.85
2.77
19
234
229
1731
1598
133
929
867
62
86.33
84.31
2.02
20~24
482
362
1742
1609
133
934
874
60
86.51
84.10
2.41
25~29
386
306
1736
1608
128
932
875
57
86.27
83.77
2.49
30~34
332
354
1737
1602
135
936
874
62
85.58
83.30
2.28
35~39
320
322
1725
1602
123
931
876
55
85.28
82.88
2.41
40~49
310
360
1703
1570
133
924
864
60
84.31
81.71
2.59
50~59
220
359
1682
1547
135
913
851
62
84.23
81.79
2.44
60~69
143
230
1654
1529
125
895
837
58
84.80
82.68
2.13
16~69
3189
3221
1722
1587
135
927
866
61
85.76
83.26
2.50

德国标准数据

《Erhebung anthropometrischer Maße zur Aktualisierung der DIN 33 402 – Teil 2》节选,以供参考 [232]
年龄(岁)
身高(mm)
坐高(mm)
身高-坐高(mm)
马氏指数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18—65
1750
1625
125
910
860
50
840
765
75
92.31
88.95
3.35
18—25
1790
1660
130
935
880
55
855
780
75
91.44
88.64
2.81
26—40
1765
1635
130
920
870
50
845
765
80
91.85
87.93
3.92
41—60
1735
1615
120
900
855
45
835
760
75
92.78
88.89
3.89
61—65
1710
1595
115
885
840
45
825
755
70
93.22
89.88
3.34

美国参考数据

《CAESAR: Summary Statistics for the Adult Population (Ages 18-65)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节选,以供参考 [64]
项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66.59
1637.94
128.65
坐高(mm)
920.58
864.13
56.45
身高-坐高(mm)
846.01
773.81
72.20
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00
52.11
52.76
-0.65
[(身高-坐高)/身高]×100
47.89
47.24
0.65
马氏指数=[(身高-坐高)/坐高]×100
91.90
89.55
2.35
马氏指数分型
亚长腿型
中腿型
-
《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和《2010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Marine Corps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节选,以供参考 [19] [57]
军人样本中,女性黑人比例较高
注:依据美国军人的实际情况,如1988年抽取样本中,不同人种所占比例如图所示。由于军人样本中,女性黑人比例较高,因此,男女马氏指数平均值差异 [19]小于普通人群的差异 [64]
年份
项目
男女差
1988
身高(cm)
162.94
175.58
12.64
坐高(cm)
85.2
91.39
6.19
身高-坐高(cm)
77.74
84.19
6.45
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00
52.29
52.05
-0.24
[(身高-坐高)/身高]×100
47.71
47.95
0.24
马氏指数=[(身高-坐高)/坐高]×100
91.24
92.12
0.88
马氏指数分型
亚长腿型
亚长腿型
-
2010
身高(cm)
162.49
175.34
12.85
坐高(cm)
85.9
91.91
6.01
身高-坐高(cm)
76.59
83.43
6.84
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00
52.86
52.42
-0.45
[(身高-坐高)/身高]×100
47.14
47.58
0.45
马氏指数=[(身高-坐高)/坐高]×100
89.16
90.77
1.61
马氏指数分型
中腿型
亚长腿型
-

粗略判断

播报
编辑

双膝过肩

抱膝坐地
席地而坐,双膝屈起,两手抱腿,膝关节过肩。
取自《论优秀跳高选手的选材方法》 [66]和《跨越生命的横杆胡鸿飞自述》 [67]胡鸿飞描述朱建华腿身比
判断方法包括抱膝坐地 [66]和下蹲。
下蹲

腕线过臀线

腕线过臀线、腕线过会阴
《三国演义》中把刘备夸张地描述为“双手过膝 [68]”;其实,正常人几乎不可能双手过膝 [69-70];退一步讲,腕线过臀线却有不少。
腕线过臀线,指的是臂下垂时腕关节横纹线超过臀下线(取自《体操选材》 [71-72]),即臀沟高大于桡骨茎突高
由于臀沟高小于会阴高 [18-19],故腕线过臀线者其正面必然腕线过会阴,腕线过会阴者其背面未必腕线过臀线

粗略判断结论

一字马高举过头
双膝过肩 [66-67]与否、腕线过臀线 [71-72]与否、腕线过会阴与否皆可粗略地判断腿身比(一字马高举过头例外)。而得出精确的腿长数据须测量坐高等,得出精确的腿身比须依据马氏躯干腿长指数等 [1-2]

种族差异

播报
编辑

艾伦法则

艾伦法则是艾伦(J.A.Allen)在1877年发现的。他发现在恒温动物的同种个体之间或近缘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倾向:一般越是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个体,其向体外突出的部分,如耳、吻、头、肢、尾等变得越短。这种倾向可使体表面积减少,能起到防止热量散失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体温,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根据对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种所作的调研来看,人类基本上也服从艾伦法则(罗伯特斯,1973) [73]
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在不同人种间表现出的差异,也可以用艾伦法则来加以解释 [74]
年平均气温(℃)与身高坐高指数的关系如图册所示,由此可见,当地年平均气温与人群坐高指数负相关 [75]

世界各地

(一)马氏指数平均值
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可以反映躯干与下肢的比例,是具有相对稳定种族特征的指标 [233]
马氏指数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澳洲土著、非洲人、欧洲人、亚洲人 [47] [76]
北京与重庆人在82.72-88.79之间,符合蒙古人种的特点 [235];白种人在88.68-92.31之间,黑种人在92.31-100之间 [77]
韩国人男性为85.31,女性为84.08 [56]。马来西亚 [78]、印度尼西亚 [79]、菲律宾 [80]、泰国 [81]等东南亚地区人群的马氏指数高于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的人群 [82],其中泰国男性为91.49,女性为87.74 [56]
俄罗斯人男性为89,女性为86;波兰人男性为91,女性为87;捷克人男性为94,女性为91 [83] [231]比利时人男性为92.17,女性为89.85 [340]荷兰人男性为91.98,女性为89.05 [56]意大利人男性为91.17,女姓为88.39 [343]土耳其人男性为93.9,女性为83.3 [342]
美国白人男性为90.14,女性为87.84;美国黑人男性为96.34,女性为93.38;墨西哥裔美国人男性为89.51,女性为87.14 [84-85]。非洲黑人大于美国黑人,有的地区男性达到115,女性达到113 [86]。东非地区的肯尼亚、坦桑尼亚、苏丹的男性分别为102.61、103.57、108.34 [87]
危地马拉玛雅人男性为83.15,秘鲁女性为79.21。澳洲土著男性为111.42,女性为107.9 [47]澳大利亚人(英裔为主)男性为90.84,女性为88.79 [236] [497-498]
(1)不同国家(地区)或民族的马氏指数,以供参考 [25]
排序
国家/地区/民族
马氏指数
排序
国家/地区/民族
马氏指数
1
苏丹人
108.16
17
罗马尼亚人
90.84
2
几内亚人
106.19
18
西班牙人
90.66
3
坦桑尼亚人
103.50
19
美国白人
90.55
4
肯尼亚人
102.47
20
瑞典人
90.51
5
埃塞俄比亚人
102.02
21
波兰人
90.48
6
尼日利亚人
101.17
22
匈牙利人
89.93
7
印度人(中部)
100.20
23
爱尔兰人
89.93
8
沙特阿拉伯人
98.69
24
墨西哥人
89.72
9
阿尔及利亚人
98.53
25
冰岛人
89.61
10
美国黑人
96.23
26
俄罗斯人
89.29
11
马来人
94.97
27
泰国人
89.29
12
荷兰人
94.93
28
伊朗人
89.11
13
克罗地亚人
94.17
29
日本人
87.20
14
希腊人
93.46
30
中国人
86.57
15
比利时人
92.38
31
爱斯基摩人
86.22
16
德国人
91.46
32
阿留申人(圣保罗)
86.15
(2)不同国家(地区)或民族的男性马氏指数,以供参考 [88]
排序
国家(地区)或民族
人数
马氏指数
排序
国家(地区)或民族
人数
马氏指数
1
澳洲土著
40
119.78
9
其他亚洲人
158
90.84
2
中部非洲人
226
110.97
10
欧洲
8499
90.84
3
非洲
3884
100.40
11
南美(印第安人)
2812
90.84
4
美拉尼西亚人
200
100.00
12
阿伊努人
90
89.39
5
尼格利陀人
378
96.46
13
西伯利亚人
1417
86.92
6
印度
598
93.80
14
亚洲(中国人)
1429
86.57
7
北美(印第安人)
1398
92.31
15
非洲俾格米人
49
86.22
8
马来人
1417
91.94
16
爱斯基摩人
94
86.22
(二)马氏指数极端值
(1)《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韩国男性(n=3189)马氏指数平均值为85.93,标准差为3.95,标准误为0.07;女性(n=3221)马氏指数平均值为83.38,标准差为3.86,标准误 [283]为0.07。马氏指数最小值男性为73.74,女性为70.88;最大值男性为116.64,女性为98.48 [302] [304]
(2)《The mountains of giants: an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male youths in Bosnia and Herzegovina》(2017)中,波黑地区17-20岁男性(n=1850)马氏指数平均值为91.01,标准差为5.09,标准误 [283]为0.12;最小值为70.19,最大值为116.74 [297-298]
(3) 2015年澳大利亚皇家海军人体测量调查(ASRAN)中,男性(n=1088)均值90.82,标准差4.46,标准误0.14,最小值76.26,最大值109.21 [499-500]
(4)《Anthrop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oung Czech popula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national sports potential》(2012)中,18-29岁捷克人马氏指数如下:均值男性(n=142)为90.01,女性(n=137)为87.34;最小值男性为76.65,女性为70.56;最大值男性为114.87,女性为102.35 [25]
以下(5)—(7)数据年代久远,仅供参考:
(5)《The Medical Depart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y in the World War》中,一战特殊时期美国军人的马氏指数如下:
白人(n=96239)平均值为90.28,最小值为47.12,最大值为150.67;
非白人(n=6433)平均值为96.9,最小值为60.64,最大值为140 [89]
(6)《Metrical Characters of a Central Australian Tribe》(1957)中,澳洲土著男性(n=22)平均值为116.78,最大值为145.1 [90];女性(n=20)平均值为114.41,最大值为130.41 [91]
(7)《Contributions to the anthropology of the faiyum, sinai, sudan, kenya》(1952)中,肯尼亚马赛人成年男性(n=147)平均值为109.73,最大值为177.78 [92]

中国南北方

(一)据纪新从美国《科学文摘》(1981—1,2月号)翻译的美国学者博伊斯·伦斯伯格的人类学论文中,所得出北方人四肢相对躯干较短,南方人较长。
华南人(据莫世泰,1983)与华北人(据Stevenson,1929)长骨推算身高回归直线比较,同身高华南人四肢较华北人长 [93]
(二)然而,据2009-2013年的体质数据,中国汉族上肢形态特征的变化规律符合艾伦法则,下肢却不符合。虽然北方气温较低,但北方汉族下肢却相对较长 [444],呈现出腿长臂短的特征。有学者认为高身材的人大致都是腿较长,身材的高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肢的长短,而不是坐高 [16] [440]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人类的现象不符合艾伦法则,如在非洲热带环境中生活得俾格米人身材矮小四肢短,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俾格米人身体缺乏某些激素有关。
由此可见,很多因素都可能对人类的四肢长短、粗细产生影响,气温只是诸多影响因素之一 [94-95] [226]
(1)2009年-2013年测量了中国22个省汉族共26952例(以秦岭、淮河为界区分南北方),数据节选,以供参考 [96]
中国北方乡村汉族与南方乡村汉族马氏指数的比较
项目
北方
南方
南北差
北方
南方
南北差
身高(mm)
1671.2
1649.5
21.7
1554.7
1539.0
15.7
坐高(mm)
893.9
887.5
6.4
841.8
836.0
5.8
身高-坐高 (mm)
777.3
762.0
15.3
712.9
703.0
9.9
马氏指数
86.96
85.86
1.10
84.69
84.09
0.60
中国北方城市汉族与南方城市汉族马氏指数的比较
项目
北方
南方
南北差
北方
南方
南北差
身高(mm)
1688.5
1663.5
25
1574.9
1552.9
22
坐高(mm)
906.8
893.2
13.6
854.2
844.8
9.4
身高-坐高 (mm)
781.7
770.3
11.4
720.7
708.1
12.6
马氏指数
86.20
86.24
-0.04
84.37
83.82
0.55
将南方汉族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族群、南亚类型族群进行比较 [97]
项目
北亚类型
南亚类型
南方汉族
北亚类型
南亚类型
南方汉族
身高(mm)
1670.6
1612.3
1655.3
1553.1
1508.5
1545.6
坐高(mm)
892.6
856.2
891.9
839.2
803.1
839.7
马氏指数
87.2
87.7
85.7
86.5
87.6
84.2
(2)中国18-25岁青年体质调查测量数据的平均值(节选)如表所示 [5]
注:根据1979年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23项测试指标综合统计材料而编制 [14]
项目
全国
南方
北方
南北差
身高(cm)
170.3
159.0
169.3
158.1
171.4
159.8
2.1
1.7
坐高(cm)
92.1
86.3
91.7
85.8
92.5
86.8
0.8
1.0
马氏指数
84.91
84.24
84.62
84.27
85.30
84.10
0.67
-0.16
(3)汉族36个乡村族群的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平均值如表所示,以供参考 [234] [237-248] [250-252] [256-275] [360]
注:排序以男性为基准,其次女性。
排序
地区
隶属
性差
排序
地区
隶属
性差
1
保定
河北省
89.9
88.4
1.5
19
长沙
湖南省
86.0
84.2
1.8
2
张家口
河北省
89.3
86.1
3.2
20
宜春
江西省
85.8
84.5
1.3
3
锦州
辽宁省
88.8
87.3
1.5
21
化州
广东省茂名市
85.8
84.5
1.3
4
武威
甘肃省
88.7
86.9
1.8
22
昆明
云南省
85.8
83.8
2.0
5
福州
福建省
88.6
86.4
2.2
23
成都
四川省
85.7
84.8
0.9
6
荆州
湖北省
88.5
86.3
2.2
24
文昌
海南省
85.7
84.3
1.4
7
漳州
福建省
88.4
86.6
1.8
25
兴安盟
内蒙古自治区
85.5
83.1
2.4
8
南阳
河南省南阳市
88.1
84.8
3.3
26
资阳
四川省
85.4
83.1
2.3
9
昌图
辽宁省铁岭市
87.8
86.2
1.6
27
梅州
广东省
85.0
83.4
1.6
10
平凉
甘肃省
87.8
86.2
1.6
28
湖州
浙江省
85.0
83.3
1.7
11
荆门
湖北省
87.5
86.3
1.2
29
滁州
安徽省
84.9
84.1
0.8
12
蒲城
陕西省渭南市
87.2
85.2
2.0
30
景德镇
江西省
84.8
83.2
1.6
13
娄底
湖南省
87.2
85.1
2.1
31
哈尔滨
黑龙江省
84.5
82.6
1.9
14
富平
陕西省渭南市
86.8
86.2
0.6
32
淮安
江苏省
84.3
82.4
1.9
15
新野
河南省南阳市
86.7
84.2
2.5
33
万宁
海南省
84.0
83.7
0.3
16
绍兴
浙江省
86.5
84.6
1.9
34
赣州
江西省
83.9
82.2
1.7
17
安顺
贵州省
86.2
84.3
1.9
35
晋中
山西省
83.8
80.5
3.3
18
潍坊
山东省
86.1
83.2
2.9
36
榆树
吉林省长春市
83.0
81.8
1.2
(4)中国 22 个语言族群的男性马氏指数平均值如表所示 [307]
排序
族群
马氏指数
排序
族群
马氏指数
1
苗瑶语族群
89.7
12
闽语方言族群
86.7
2
壮侗语族群
89.3
13
湘语方言族群
86.6
3
藏缅语族群(西藏)
88.7
14
西南方言族群
86.5
4
藏缅语族群(云南)
88.3
15
东北方言族群
85.9
5
南亚语系族群
88.0
16
吴语方言族群
85.8
6
华北方言族群
87.2
17
粤语方言族群
85.8
7
蒙古语族群(东部)
87.2
18
赣语方言族群
85.3
8
蒙古语族群(中部)
87.1
19
西北方言族群
84.9
9
藏缅语族群(四川)
87.0
20
藏缅语族群(鄂湘黔)
84.8
10
蒙古语族群(西部)
87.0
21
江淮方言族群
84.6
11
突厥语族群
86.9
22
客家方言族群
84.5

少数民族

部分民族或族群马氏指数如表所示,以供参考 [5] [26-27] [101] [222] [306] [349] [352-359] [361-367] [370-373] [375-410] [412] [414-424] [427-435] [438-439] [441] [445-460] [462-463] [465-466] [468-469] [472-496] [515]
注:排序以男性为基准,其次女性。
排序
民族或族群
马氏指数均值性差
人数
马氏指数(均值±标准差)
人数
马氏指数(均值±标准差)
1
贵州赤水苗族
146
94.2±6.5
153
91.8±8.3
2.4
2
三岩藏族
50
93.56
53
92.51
1.04
3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
100
93.31
54
89.04
4.28
4
新疆塔吉克族
-
93.05
-
88.04
5.01
5
湖南土家族
668
92.53
370
91.05
1.48
6
海南岛黎族加茂黎
65
92.0
76
91.7
0.3
7
广西那坡黑衣壮族
166
91.77±6.38
166
90.68±4.86
1.09
8
贵州毛南族
259
91.61
205
91.39
0.22
9
百色壮族
208
91.5±6.6
271
90.1±7.0
1.4
10
维吾尔族
232
91.50
172
88.71
2.78
11
海南岛黎族杞黎
98
91.3
69
89.8
1.5
12
贵州苗族
163
91.1±5.8
197
90.1±12.9
1.0
13
云南基诺族
179
91.02
180
90.55
0.47
14
柯尔克孜族
414
90.95±6.51
587
87.14±7.00
3.81
15
贵州习水红苗
173
90.88±5.13
184
89.40±8.71
1.48
16
水族
521
90.8±6.0
553
89.1±6.5
1.7
17
普米族
120
90.54
110
87.50
3.04
18
新疆伊犁哈萨克族
226
90.40
178
89.75
0.65
19
空格人
46
90.4±5.0
25
89.2±5.2
1.2
20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
203
90.3±4.88
196
89.9±5.06
0.4
21
康巴藏族
251
90.3±5.8
340
88.9±5.0
1.4
22
云南布朗族
197
90.29
132
89.54
0.76
23
夏尔巴人
98
90.2±5.5
84
88.3±6.1
1.9
24
湖南侗族
118
90.15±5.21
108
87.59±5.41
2.56
25
亻革家人
159
90.1±4.9
152
89.0±5.0
1.1
26
藏族
-
90.1±5.6
-
88.5±5.7
1.6
27
四川凉山彝族
197
90.1±5.4
205
88.3±5.1
1.8
28
纳西族
-
90.0±6.2
-
89.9±6.3
0.1
29
卫藏藏族
273
90.0±5.4
257
88.0±6.3
2.0
30
俄罗斯族
186
89.91±5.84
150
86.76±5.40
3.15
31
克木人
141
89.9±6.0
144
89.9±5.0
0.0
32
孟高棉语族未识别民族
220
89.9±5.7
192
89.8±4.9
0.1
33
布依族
259
89.9±5.6
235
89.4±5.2
0.5
34
贵州仁怀苗族
194
89.7±5.5
182
89.5±5.0
0.2
35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
748
89.61
508
88.82
0.79
36
河池壮族
179
89.6±5.9
291
87.7±5.2
1.9
37
甘肃省玛曲县境内安多藏族
130
89.59
169
85.85
3.74
38
毛南族
361
89.57
178
89.32
0.25
39
云南纳西族
94
89.31
106
87.23
2.08
40
独龙族
97
89.2±5.5
103
87.1±4.8
2.1
41
广西瑶族
534
89.2±5.6
661
86.6±5.9
2.6
42
傈僳族
-
89.1±5.6
-
87.8±5.9
1.3
43
湖北侗族
232
89.10±4.36
216
87.72±4.55
1.38
44
黎族
308
89.1±4.6
299
86.9±5.2
2.2
45
虎门水上居民
76
89.01±5.02
129
87.27±5.03
1.74
46
海南岛苗族
122
89.0
87
88.2
0.8
47
藏族(卫藏、康巴和安多)
745
89.0±5.5
786
87.2±5.8
1.8
48
海南岛黎族美孚黎
52
88.9
46
88.8
0.1
49
伊犁地区锡伯族
289
88.80±7.03
299
85.31±5.47
3.49
50
布里亚特人
152
88.76±4.86
158
87.66±5.32
1.10
51
那曲牧区藏族
51
88.73±5.54
41
87.04±4.37
1.69
52
福建省福安市畲族
212
88.72
200
88.69
0.03
53
广西壮族(龙胜组)
121
88.7
106
85.9
2.8
54
哈萨克族
26
88.65
22
87.29
1.36
55
西双版纳傣族
197
88.6±4.0
205
88.4±4.8
0.2
56
贵州侗族
280
88.56±5.50
246
88.18±5.31
0.38
57
贵州“过卯”水族
238
88.53±4.88
224
87.57±5.49
0.96
58
贵州王卡苗族
196
88.44±4.88
178
87.33±5.67
1.11
59
广西仫佬族
167
88.38±4.58
243
88.25±4.77
0.13
60
新疆哈萨克族
146
88.36
106
87.76
0.60
61
云南阿昌族
143
88.34
117
87.67
0.67
62
海南岛黎族侾黎
62
88.3
60
87.2
1.1
63
新疆特克斯县柯尔克孜族
110
88.2
105
87.5
0.7
64
云南摩梭人
179
88.1±4.3
207
88.1±4.9
0.0
65
彝族
-
88.1±5.2
-
87.8±5.6
0.3
66
布朗族
248
88.1±5.0
356
87.1±5.5
1.0
67
图瓦人
55
88.10±4.65
104
86.28±5.38
1.82
68
珞巴族
56
88.1±5.5
60
85.5±5.0
2.6
69
哈尼族
-
88.0±5.4
-
86.3±6.2
1.7
70
湖南瓦乡人
156
87.99±4.17
152
87.07±4.53
0.92
71
新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
112
87.9±5.5
127
86.4±5.0
1.5
72
拉祜族
127
87.82
105
86.09
1.73
73
阿拉善蒙古族和硕特部
89
87.8±5.0
144
86.9±5.5
0.9
74
海南岛黎族本地黎
51
87.7
51
87.7
0.0
75
基诺族
279
87.7±5.2
321
86.6±5.1
1.1
76
门巴族
69
87.7±5.7
59
85.2±6.0
2.5
77
柯尔克孜族
26
87.58
22
86.82
0.76
78
拉萨市藏族
58
87.56±3.95
54
86.93±4.83
0.63
79
广州莲花山水上居民
106
87.538±5.341
57
85.595±4.232
1.943
80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
303
87.52±4.52
298
86.28±4.71
1.24
81
四川省南坪县境白马藏族
254
87.41
240
86.49
0.9
82
贵州台江县苗族
276
87.37
261
86.53
0.84
83
新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
93
87.34±4.23
55
85.37±4.83
1.97
84
甘肃裕固族
210
87.34
199
85.60
1.74
85
木雅人
77
87.3±5.2
80
86.2±5.5
1.1
86
藏缅语族未识别民族
576
87.3±5.2
646
85.9±5.7
1.4
87
阜新蒙古族
158
87.3
246
84.8
2.4
88
喀左县蒙古族
136
87.3
272
83.8
3.4
89
广西德峨彝族
88
87.2±4.63
90
86.8±6.07
0.4
90
湘西苗族
215
87.2±4.9
288
86.8±5.4
0.4
91
安多藏族
221
87.2±5.0
189
84.5±5.2
2.7
92
怒族
183
87.1±4.0
134
86.9±4.6
0.2
93
青海蒙古族和硕特部
166
87.1±4.3
195
85.8±5.1
1.3
94
仫佬族
232
87.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