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關書訊:
本書作者小鬼本名黃鴻升,現為娛樂百分百節目主持人。關於《鬼怒穿》,這是一本以「穿透」為元素做的書,穿透夢想及對藝術的執著,在這易怒的年紀,夢想可能抓住,也可能悄悄就溜走,小鬼用這本書在這易怒年紀的當下畫個記號,做為日後證明青春的證據。
「他們都把我們當作小鬼,只有我們自己知道自己在搞什麼鬼!我不要他們承認,我不要讓他們得逞,我不要變成他們要我們變成的那種人!」
二、內容摘錄:
「生命的形狀掌握在自己手上,有一天你的靈魂開始甦醒了!漸漸地不安於現狀,總覺得生活缺了什麼?也許那代表著你正要跨出成長和停留的那線條,於是,你可能會得到不少異樣的目光或耳語!如果你打算選擇視而不見,只相信自己的堅持,那也正是你叛逆期的開始…」(P. 13)
「我回到了這個夢不落帝國,兒童樂園。我靜靜地在遊樂園的角落玩起了大家來找碴的遊戲:以前沒有這顆樹!以前的飛椅沒有這麼多顏色!以前的咖啡杯轉得更快樂、更無慮…以前在這兒的時間過得特別快,以前的我從來沒想過長大是什麼!」(P. 20)
「群體的力量是不容易凝聚的,在社會上人與人的關係,過客多過於朋友,也許一陣風就讓大家各奔東西,但如果能凝結信念、方向一致,那絕對能呈現一個美麗的畫面。」(P. 55)
三、我的觀點:
先老實說好了,其實這本書很難寫成一篇評論,因為它的內容本身太過於自我,所以我想就書中幾段篇張的文字,有感觸的有想法的就把它記錄下來。
「他們都把我們當作小鬼,只有我們自己知道自己在搞什麼鬼!我不要他們承認,我不要讓他們得逞,我不要變成他們要我們變成的那種人!」這是印在書封底的一段話,很符合現階段的我,我不是那種傳統技法很擅長的人,在學院式的環境下,總有很多人不了解我所創作的東西,對他們來說,我的作品稱不上所謂傳統保守的美學定義,總是負面批判勝於正向讚美,也許我就是他們眼中的小鬼,成天只搞著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在搞什麼鬼的鬼,就好像是普通班同學不懂美術班小朋友的生活態度一樣,總覺得這群小朋友人人都是個令她們不解的小鬼。
在〈出井之蛙〉裡寫道:「可能,就在那個要命的出口或轉角困惑了…原本信誓旦旦的向自己宣示,對於未來有著深遠的理想,於是就在那個轉角,力不從心,難見深遠的另一端,卻只能回頭看看被困在水泥城裡的身軀,熱情耗盡,留下的只有殘念。」,常常,我就像個出井之蛙,對未來充滿著抱負及滿滿的期待,但時常就在那臨門一腳之處,開始將偉大的實踐慢慢轉化為力不從心,將自己瀰漫在盡是短視卑微疲軟無力的氣氛下,大聲抱怨起這個時代,可是我不想就這樣成了出井之蛙,也許我該開始停止那不負責任的軟弱抱怨自怨自憐,好好的把數學習題算爛、好好的把英文單字背熟、好好的把國文考到六十分及格,以及好好的畫好屬於自己的每一張畫每一件作品。
轉換一下心情,〈來看看我們過得好不好〉這個小篇很有趣,裡面提到某專家表示:「人類是外星人的複製品,最早的用途是負責擔任傭人的角色,沒想到,陸續複製的人類竟然擁有慾望、情緒及野心,對外星人來說,我們是令他們頭痛的瑕疵品,所以決定將這批瑕疵品送往一個充滿空氣、陽光和水的星球,偶爾就來看看我們過得好不好。」,這個理論不管是真是假,不管與宗教故事歷史記載對立與否,我覺得這個說法比起那些神怪節目所描繪的詭譎論點倒是來的可愛多了,而且也比較溫馨,外星人來探望我們那種感覺或許就像我們養天竺鼠那樣吧!
最後,看完這本書,很重要的一點是,真的可以在裡頭偷學到不少排版技巧以及從小鬼的字裡行間中感受到他源源不絕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