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那么小的地方有那么多名校?

关注者
16
被浏览
5,745

4 个回答

謝邀...

說大學嗎?這話題真合我意。

香港是很小, 可是人口很多, 大學其實計起來不但不多, 甚至算少了。大學教育比率在發達城市來說可以甚至可以算是最低。甚至中國內地都超過它了。

雖說比起高級程度會考的時期, 現在大學不少課程都有微許擴充, 但還是嚴重不足。


orientaldaily.on.cc/cnt

===URL連結

一年一度的大學聯招昨日放榜,只有一萬四千多人獲得資助學位,整體升學比率依然維持於不足兩成的低位,在二萬八千多名考獲入讀大學資格的文憑試考生中,約 一半被拒諸門外。號稱國際都會的香港,大學升學比率長期處於如此低的水平,實在匪夷所思。在歐美國家,學生獲得資助學位的比率都超過五成,日本亦接近五 成,即使只有三所大學的新加坡,升學率也有兩成五,香港相形見絀。

香港大部分的學士學位都是由資助大學提供, 而升讀資助大學的名額又如此之少。

那麼結果呢? 升讀大學的人成續都很不錯, 現在DSE 的會考不了解, 但在ALevel 時期, 能考上的考生都基本上能在海外挑大學唸, 收生"比較高"的學科的考生, 以其GSEAL 的成績, 基本上都是國外一流大學的成績, 留下來幾乎都是為了省錢的。

如此成績的學生留下來, 學校根本不用做甚麼, 收的都是"好學生"。再差的也是有一個有一定三觀修正度的正常人。那麼學校的產出就有保證了。收入和產出都有保證時, 港大/中大可以單憑學生氣氛收生, 科大可以照用高難度科目和考試而無懼學生流失, 理大可以憑高薪實用系吸引實用派, 城大用技備和論文刷排名來安撫學生。

加上除了科大和城大外學校的根基和歷史十分深厚, 只要安撫好學生的疑慮和壓力, 以香港的GDP, 每界造出幾個"名人"幾乎是必然的事。

香港的學位之少, 是其他地方的難以感受和理解的。

也難免有時候會看到市民在希望降低內地生率, 因為即使到來的大Top , 但也的確令升學進一步變難了。

======================

再說一下個人感受, 雖說香港的大學幾乎能"躺贏", 但其實根基也是名校所需要的, 港大中大的研究氣氛雖然比不上美國, 但還算是認真而且有質素, 理工的工科研究也是。科大商學依賴的,是美大學合辦的管理模式, 也是有歷史支撐。

模式的成功不是偶然, 付出巨大的試錯成本後, 變得良好也是很自然的事。

北京常住人口2100万,香港700万。

香港高校数量连北京1/10都没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