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庆余年》和《琅琊榜》?

我最喜欢《琅琊榜》,现在也追《庆余年》,虽然《庆》确实值得看,但是我觉得和《琅琊榜》还比不了,各位怎么看
关注者
148
被浏览
397,895

100 个回答

冲着陈道明,吴刚的演技,和烧脑的政治斗争戏,我看完了《庆余年》。

陈道明演活了庆帝,他演出的这个形象,才是我心目中一个正常的,握有实权的皇帝该有的形象,冷酷,多变,威严,不需要穿着肃穆的龙袍,便可使人胆战心惊,不需要明示下属,便可让人汗流狭背,不需要多加言语,就会让人想到“老歪脖子树”。这样的皇帝,才能真正震慑的住臣子,才能达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统治效果,否则大权就容易旁落。

历史上大致有三种皇帝可以震慑的住臣子,可保大权无虞。

第一种是自身能力及驭人水平奇高无比,臣子不敢造次,诸如秦始皇,汉高帝,武帝,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

第二种是自身宽仁待人,恩威并用,诸如文景,昭宣,仁宣,康乾。

第三种就是类似于庆帝,以制衡轮替之术操控朝局,时刻敲打下属,诸如唐玄宗,唐宪宗,唐武宗,明世宗,清世宗等人。

吴刚的两副面孔,则演绎了陈院长狠辣无情和温情犹存的两面。整部剧似乎有两个编剧,一个是编剧,另一个便是陈院长,挂在脸上的微笑显露出他胜券在握,决胜千里的自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从剧情上看,《庆余年》与《琅琊榜》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意架空了历史,但一些权谋素材和人物形象又取材于历史。《庆余年》的男主年少气盛,但心机深沉。《琅琊榜》的男主身在江湖,却名动帝辇。二人都用阳谋之道,机关权谋,算无遗策,利用手上掌握的发达的情报机构(鉴察院/琅琊阁/江左盟),将整个庙堂玩弄于鼓掌之间。

相比之下,《庆余年》的人物关系显然更加复杂,除了庆帝,陈院长,范尚书,林相,长公主外,几位皇子也绝非无能之辈,增强了剧情的不确定性。

但在我看来,本剧和《琅琊榜》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琅琊榜》豆瓣评分9.3,《庆余年》豆瓣7.9,在其它平台评分甚至更低,不是毫无原因。

在我看来,服装方面其实可挑剔的地方不大,因为两个都是架空剧,其实服装方面没必要太考究,但琅琊榜显然做到了精细考究。

配乐上呢,我个人更喜欢琅琊榜的《大主题》和《最后的审判》,在看《琅琊榜2》的时候,我会在一边在后台放这两首插曲,一边看剧。

但这些都是小瑕疵,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价值观和情怀。

《琅琊榜》整部剧都在讲昭雪功臣,扶持明君的壮举。男主命如薄纸,却心系天下,京中王侯子弟皆非纨绔,各个心怀家国大义。

《庆余年》则讲述了一个现代女性为实现她的空想社会主义而献身,她的儿子为之动容,但却不能身体力行。男主并不能置众生于平等之位,他的平等博爱,仅限于与他亲近的人。

男主一出场,便是皇帝与富商之子,户部侍郎养子,院长子侄,宰相之婿,手握全国最大的轻工业府库,和最大的监察情报机构。武功师从军事机器人,医道师从毒者费介,文学是块短板,但靠抄别人的诗沽名钓誉,倒也能成为一代“诗仙”。

享受着国家和朝廷如此恩遇的人,在看到母亲留下的碑文,感慨一番后,非但没有继承母亲遗愿,改进她的空想社会主义,去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他们提高生产力,也没有尽心辅佐朝政,稳定朝局,也没有“混吃等死”,而是设局杀掉所有他不喜欢的人,杀掉庆帝,搞乱朝局,最后居然选择归隐,留下一个烂摊子。

南朱格,北沈重,都是忠于国家,忠于自己理想的志士,都有一定能力,作者却安排他们间接死于男主之手,林相之子林珙,在那个时代,也绝非大奸大恶之人。死的如此凄凉,于情理不合。

男主与林相之女一见钟情倒无可厚非,但见的第二面居然开始直言调戏对方,见的第三面居然是想要通过侮辱自己与赐婚对象的清名,来成全自己和女主。第四面居然直接跑到了女主的闺房,和她私会。

这就好比,现代有个大学生,和喜欢的女生只见了几面,也没说几句话,就偷偷爬到对方宿舍窗子进去一样。如果女主并不喜欢男主,男主这么做,着实是小人所为。如果女主喜欢男主呢?假如让别人知道了,只能让别人觉得,堂堂女主,居然和小人私会。

那句老话叫什么来着?

还有一点,就是范闲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和报复心理,睚眦必报,这样的人,让人觉得可怕。死了一个其实没有表现出和他关系有多好的滕子京,就哇哇大叫,想方设法地去杀掉一大批人。那么这样的人,是不是不小心哪句话得罪了他,也要被他算计一下?穿越版林森浩?

而梅长苏则不是这样。梅长苏手下的飞流等人,足以击败谢玉身边的卓鼎风和夏江这个级别的高手,进而直接为父报仇。以梅长苏和蒙挚的关系,足以让他获得接近皇帝并刺杀皇帝的机会。以梅长苏和霓凰的关系,足以起兵造反,以九安山的局面,梅长苏大可以亮明身份,让靖王逼皇帝昭雪旧案。但是梅长苏通通都没有做。他要的是林氏和祁王的清名,要的是赤焰旧案的昭雪,要的是皇帝的赤子之心,要的是一个君王仁德,臣子忠信,机构有法度,百姓安居乐业的天下。萧庭生也在梅长苏的指导下,“驱除了心中怨愤”。就这一点,梅长苏的格局比范闲高了不止一倍。

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get不到庆余年范闲与滕子京之间,为什么会有那么深的情感纠葛,我隔着屏幕,只能感觉到他们只是泛泛之交,但滕子京死后,两人却突然变成了生死之交。

让我奇怪的是,滕和范闲交往了那么短的时间,就能让一个利己主义者,舍上性命为他报仇,怎么做到的?这里是不是有些牵强了?滕子京的人格魅力就有这么强?

琅琊榜寥寥数语,就能让我感受到靖王和林殊,景睿与豫津,林燮与言候,梅长苏与蔺晨之间深厚的情谊。作者安排靖王愿意为了一个林殊的副将去死,或者言候愿意为了死去的故人炸死皇帝,在我看来,都合情合理。

二是烂尾的剧情。后续的剧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锦衣卫指挥使沈重的可怕,起码和陈院长一个级别,但观其行事却是昏招迭出,北齐太后收伏大将军太过简单,而架空沈重又太过迅速。这样分崩离析,人心涣散的朝廷,不知是如何能成为庆国的大敌的?

三是神话穿越者,迎合了现代人总是喜欢把自己想象成古代的封疆大吏,帝王将相,后妃公主的想法,殊不知,古代人也不是傻子。

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能在官场上呼风唤雨的,多半不是等闲之辈。放在今天,若非高官显贵,或者商界奇才,学界大牛,谁又有底气能与古代史书上留下名字的这些人相提并论呢?而青史留名者一般都是王公贵族,封疆大吏。也就是说,一般人穿越到古代,不外乎就是农民,商贩,百工,只有万中挑一的人才,可以封侯拜相。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普通人,能魂穿到古代,能立足下来,当个官二代,已经是运气爆棚,他又何德何能,能与掌控整个国家运转的人较量,并把整个朝局搅的翻云覆雨呢?鸿胪寺正卿的口才,竟不如一个普通肌无力患者?

如果他真有这种本事,在现代随便创个业,或者考个公员,不也随随便便就能成就一番伟业吗?难不成这个大学生,就是个天赋异禀的奇才?姑且,就相信他是吧。

但与古人论诗词歌赋,还用抄袭背诵古人著作的手段成就自己的名声,这就显然是拿自己的兴趣,来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了。

现实中没有的典故,地名,人名可以用梦中所做搪塞过去,但古人难道不会随便拿出一些复杂的平仄对仗,词牌声律来问?或者直接指物作诗,总之,随便一问,就能让这位“南庆诗仙”露出不学无术的马脚。

古人难道不会怀疑,堂堂三品大员之子,难道养不起几个代笔的幕僚?难道不是花了几年时间抄袭了各路隐士和无名氏的著作?

同是权谋类电视剧,都有老戏骨小鲜肉坐镇,都改编自火爆网文,都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部是昭雪冤案,匡扶正义,另一部却是小人得志,草根意淫。

孰雅孰俗,高下立判。



插个题外话,实质上,我个人觉得,连《天行九歌》这种在知乎被黑的惨不忍睹的动画片,比《庆余年》也要好的远。韩非一石四鸟之计,八玲珑案,翡翠虎案,无不让我拍案叫绝。“流沙”四人,逆天改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嬴政掌握权柄,一统天下的雄心,以及荀子,鬼谷的哲学思想,更是让我感动。

《琅琊榜》剧情明确,主线清晰

你看苏哥哥出厂什么配置

全国第一情报组织,琅琊阁,他的,全国第一江湖组织,江左盟,他的,全国第一高手兼皇帝保镖,蒙统领,他的,边境部队,霓凰郡主,他的,隔壁国家太子,他扶上位的。

苏哥哥出场的时候已经是全场mvp,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他是下棋的人。

苏哥哥目的明确,为赤焰军翻案,步步为营,十年精心准备。

《琅琊榜》上出现的各色人物都是在为苏哥哥的翻案剧情服务的,或正或反,他们大都是以苏哥哥为绝对核心的。

整个琅琊榜的故事始终以苏哥哥作为第一唯一核心。


《庆余年》剧情复杂,人物繁多

如果范闲想跟上苏哥哥的配置,大约相当于监察院是他的,内裤是他的,洪公公是他的,边境部队当然还没有出现也是他的,隔壁国家的皇帝也是他的。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个以后都会是他的,但是现在还不是。

范闲出场的时候还是个路人甲,是无关紧要的私生子,要不是六个爸爸轮番奶他,他算什么,范闲本人对于其他人而言,真是什么都不是。他在棋盘上,只是棋子而已。

范闲出场的时候,梦想是什么,老婆孩子热炕头,基本毫无目标,他到剧终的时候才决定要当监察院的主人,人家可是出场目的就是搞皇帝。

整个庆余年的全部出场人物里面,可以说是各自为政,各有想法。

两位皇子一心想搞皇位,皇帝想搞统一,长公主想权钱两手都抓两手都硬,陈萍萍想搞皇帝,还牵扯到了隔壁皇帝,就是盘子铺的特别大,每个人都不一样。

庆余年作为核心的范闲比较弱,就不够紧凑。

庆余年是少年人的开挂成长,琅琊榜是成年人的开挂复仇,都一样精彩,一样的爽,没有高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