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股息殖利率!穩健賺取股息收益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5,614

注意股息殖利率!穩健賺取股息收益

價值型投資的另一種型態,就是以賺取股息為目的,可以用股息殖利率,衡量該標的值不值得投資。

在使用這個指標之前,要先了解它的意義和特性。所謂股息殖利率就是公司配發的股息除以股價算出來的比率。以簡單的公式表示,即:

股息殖利率=每股股息÷股價

這個指標可以說是衍生自銀行定存利率的觀念。不過要特別注意,由於購買股票的價金與存入定存的本金,所承擔的風險不同(股價會波動,存款通常受到保障),所以我們要求的股息殖利率,通常會較定存利率高。

嚴格來說,過去較少有這類型的標的,因為國內資本市場的歷史不夠久,企業的年紀也不夠大,公司能否永續經營還是未知數,不像歐美有一些百年企業。再者,企業能不能維持穩定的獲利配息,也是一個問題。這就是為什麼過去金融管制時代,老行庫受到青睞的原因。

其次,能符合這樣條件的公司,通常也隱含著穩定的企業經營環境,這常發生在三種情形:

一、進入障礙很高:如法令、專利、資本支出等,比方說:電信業、固網等,最佳範例莫過於中華電(2412),縱使法令開放,依舊無法撼動它在市場上的地位;或者公用事業,如瓦斯、水電、鐵路運輸等。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二、缺乏成長性的產業:因為不會吸引新的競爭者加入,所以產業經營環境穩定,獲利也相對穩定。不管是上述哪種情形,都需要時間驗證公司獲利的穩定性,這也是以股息殖利率作為投資研判依據時,最重要的前提。至於經營環境變化快速的產業(尤其是高科技產業),除非公司已經建立特殊競爭利基,否則應盡量避免用這種方式投資。

三、經過競爭後留下的寡占事業:例如國內的零組件通路商,經過多年來的整併,如今能獨立存活的屈指可數,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寡占市場。這些存活下來的業者,彼此間不再殺價搶市占率,故能維持穩定的利潤。

當企業的特質,符合採用股息殖利率作為投資依據的標準後,最好再搭配以下幾個條件作為限制:

1.股價應貼近淨值

不要忘了這類投資標的的報酬率不高,因而控制風險是首要前提。選擇股價接近淨值,至少意味著投入本金後,即使遇到公司被清算的最壞狀況,還能拿回大部分的資金。

除此之外,屬於股息殖利率型的公司,股價高過淨值太多,往往不是常態(若是常態,應該屬於成長股的類型),大多屬於一次性的獲利躍升。例如,這幾年許多在大陸東莞地區設廠的臺商,曾因都市重畫計畫往內陸搬遷,原廠房徵收的利益,動輒在新臺幣數十億元,如之前的冠軍(1806)、楠梓電(2316);現在還有像環科(2413),該公司在深圳保安機場附近,有超過1萬坪土地。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從長期的角度,那樣的股價通常被高估,隨著時間將會修正回來。所以就算當時的股息殖利率不低,時間拉長後,股價的修正將遠高於股息殖利率,結果是賺得股息、賠了股價。

2.股息殖利率至少高於10年期公債殖利率的2倍至3倍

高於某一水準的股息殖利率,採用何者為標準,就看個人的目標報酬率而定。若站在長期的角度評估,建議採用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指標,目標報酬率至少為其2倍至3倍。

因為這是長期利率的水準,超過這個水準的報酬率才會有誘因。目前國內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1.0758%(2017年6月16日報價),換言之,股息殖利率至少在3%以上才有投資價值。

3.扣抵率高於15%

自從兩稅合一將股息、股利收入合併綜合所得後,投資人實質得到的股利,往往還要打個8折、9折,所以扣抵率越高,參與除權說不定還能有退稅的利益出現。不過自從二代健保將單次現金股利2萬元上的收入,納入補充保險費加課2%稅率,抵銷了部分參考這類公司除權(息)的誘因,仍可注意扣抵率高於或等於15%的標的。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雖然價值型投資的報酬率與成長股或轉機相比,看起來沒什麼賺頭,但是長期累積下來,卻是穩健增加個人資產的好方法。最後要提醒一件事,當整體市場的本益比進入偏高階段,也就是高於20倍時,通常較不適用價值型投資。別忘了這類型公司盈餘成長動能不高,所以在股價偏高的時期投入,就算股息殖利率還不錯,最終難逃賺了股息、賠了價差的結局。

本文節錄自《養股,我提早20年財富自由》,由大是文化出版。

平時賺不多,但定期會送上孝親費:價值股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