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息投资存款?风险大不大?

如题,香港的银行如汇丰有高息投资存款这种理财产品,好像这个就是炒外汇嘛?附[2004-12-02] 匯豐銀行「高息投資存款」例子 存款貨幣: 港元 掛…
关注者
12
被浏览
21,882

3 个回答

高息投资存款并非定期存款 - 高息投资存款并不等同,亦不应被视为定期存款的代替品。本产品并不属于受保障存款及不会受香港的存款保障计划所保障。

  • 衍生工具风险 - 高息投资存款内含外汇期权。期权交易涉及风险,特别是出售期权。虽然出售期权所收取的期权金为固定,阁下仍可能蒙受超过该期权金的损失,且阁下可能有重大损失。
  • 潜在收益有限 - 最高潜在收益为存款利息。
  • 最大潜在亏损高息投资存款并非保本产品。倘存款于到期时被转换为挂钩货币,阁下有可能因支付的货币贬值而招致损失。此等损失可能会抵销存款所赚取的利息,甚至导致本金亏损。
  • 有别于买入挂钩货币 - 投资于高息投资存款有别于直接买入挂钩货币。
  • 市场风险 - 高息投资存款的净回报须视乎于厘定日厘定时间存款货币兑挂钩货币的汇率而定。汇率的变动可能出乎预料、突如其来而且幅度庞大,并受复杂的政治及经济因素影响。
  • 流通性风险 - 高息投资存款乃为持有至到期而设。阁下无权在到期前要求提早终止本产品。
  • 银行的信贷风险 - 高息投资存款并无以任何抵押品作抵押。当阁下购买本产品,阁下将承担银行的信贷风险。如银行无力偿债或未能履行其于本产品下的责任,阁下只可以银行的无抵押债权人身份提出申索。在最坏情况下,阁下可能损失阁下的全部存款本金。
  • 货币风险 - 倘存款货币及/或挂钩货币并非阁下的本土货币,而阁下于到期后选择将其兑换成阁下的本土货币,则阁下有可能因汇率波动而获得收益或招致亏损。

简而言之,你选定一种外汇,约定利率上限,借钱给银行炒外汇,赚了按利率上限给你,多出来归银行,赔了全部由你承担。银行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而且无论盈亏还收高昂手续费和管理费,有时高达5%以上。有些银行就是这样唯利是图,不为客户创造价值,还会挖坑陷害客户,华为事件就可看出。

大家好,我是狗哥,今天来聊聊存款定价的问题,尤其是河南事件出来后,很多人就会问4.6%、4.8%的高息存款真的违规或违法的吗?聊这个话题我打算从利率定价的历史开始聊起,内容多,篇幅长,心急的可以直接看以下结论:

1、2021年9月以前的所有4.8%以下的存款都是正规、合法的,大家大可不必担心---继续持有,没有太着急的用钱的,那就先放着,稳!

2、2021年9月以后纯利率高于4%的,应该是基本上绝迹了,尤其是利率报备系统上线之后,基本都是4%以下的存款,所以才衍生的积分制、代发券制、甚至包括会员权益制等。当然个别银行还有,个人猜测是系统还未对接完,或者是上报时有差异的可能。

3、无论是积分、代发券、会员权益都不在存款保险里面,所以此类存款都适合短期,所以现在在做的基本也都是短期。长期还是算了,未来太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

4、条条大路通罗马,供需关系会持久的存在,所以相对高收益的各种方式依旧会继续出来。

接下来聊详细点,首先我们聊聊利率定价的历史由来?我们国家利率的发展历史,一般来说是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利率一致时期,时间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所有商业银行的利率都是一致的,存款利率由央行发布的基准利率决定。各家商业银行无权调整,不准上浮也不可以下调。这个阶段因为我国的贷款侧的需求其实也不高,各家对于存款的需求也不太高,所以利率一致并没有什么问题,除了一些网点多的商业银行,开始觉得存款太多了,成本有点高。

第二阶段---可降不可升时代,2004年10月开放了除城乡信用社以外的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也就是说,农行、工行要是觉得自己的存款太多了,可以自行的调低一点利率,降低成本。又过了几年,开放程度已经比较高,各个商业银行对于资金的需求已经变得很不一样了,有些想要多点存款,但是大家利率其实还是相差不大,这个时候上浮利率就开始摆上桌面了。

第三阶段---上浮无序时代,在2012年之后正式开启,监管就允许金融机构上浮存款利率,但是上浮最高不超过基准利率的1.1倍。于是接下来几年政策就频繁的调整。

2015年11月22日----最高可上浮1.2倍

2015年3月1日----最高可上浮1.3倍

2015年5月11日---最高上浮1.5倍

2015年10月24日---全面放开存款利率上限

于是问题就开始出来了----恶性竞争开始了,一些小银行开始为了拉存款在某个时期猛提利率,吸引客户。

于是第四阶段--自律机制阶段开始了,银行业开始实行存款利率自律。所以这个时候的利率就变成:

各银行的存款利率=存款基准利率(央妈定的)*上浮比例(自律机制定的)

上浮比例最高可以到1.5,大部分银行上浮1.4.也就是说一年期如果是2%,最高就可以到3%

最后在2021年上浮比例形式修改为基点上限形式,这个公式就变成:

各银行的存款利率=存款基准利率(央妈定的)+基点(不同银行、不同存款设置了不同的最高基点上限)

自律机制相关的内容可以参考《银行业《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修订影响有多大?》。于是我们现在的利率算法就出来了,看图--存款基准利率(2015-至今):

自2014年11月22日起,人民银行不再公布金融机构人民币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一般五年期比三年期可以增加50个BP,也就是说5年的标准利率是3.25%。



所以非四大行的五年定期最高利率

2021年9月前:上浮比例形式=(2.75%+0.5%)*1.5=4.875%

2021年9月后:基点上限形式=2.75%+0.5%+0.75%=4%这里有个小知识,直销银行的基点上限=国有四大行。

所以现在标准整存整取五年最高息就是4%。这个利率是要报备的,高于这个利息无论是在利率自律机制、银保监、人行都会认定是高息揽储,银行是会被罚款的。所以结论1、2。

正因为计算方式改变了,所以最高利率上限降低了,加上去年上线的利率报备系统,所以中小银行,尤其民营银行才开始走向积分制、代发制。当然因为存款保险只保障本息,所以结论3。

总结一下:无论怎么说,市场的供需关系仍旧存在,中小银行尤其民营银行吸储难的问题依旧在,储户想要高息收益的需求依旧在,即使积分制、代发制后面都被叫停,相信依旧有其他的方式出来,比如五年期年付息4.0%不倒扣---想想这个产品好像是行得通的。所以结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