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青藏高原南部山脉名称)_百度百科

高黎贡山

青藏高原南部山脉名称
展开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中西侧山地。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全境和保山市西部,怒江西岸,为怒江与伊洛瓦底江分水岭。山地北连青藏高原,南接中印半岛,长440千米 [12],宽15~40千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山的主体部分南北走向。支脉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北部,转为南西—北东向。山脉中段为中缅界山。景颇语高黎贡为高日贡,即高黎家支的山,高黎家族为景颇族分支,山因此得名。傈僳语为曲过,意为独龙雪山,独龙族语为独龙腊卡(山)。 [2]
高黎贡山隆起的山地,北与东北部平均高度在3020米以上,西与西南部下降到1500米左右。组成岩石为片麻岩和花岗岩,夹有少量沉积岩碎屑岩。属亚热高原季风型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山体顶保存有以常绿阔叶为主的森林植被,生物资源丰富。建有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梯田等。 [2]
中文名
高黎贡山
外文名
Gaoligong Mountain
别    名
高岗山独龙腊卡(山)
所属山系
横断山脉
地理位置
青藏高原南部
走    向
南西—北东向
长    度
440 km
宽    度
15 至 40 km
海    拔
4000 m

位置境域

播报
编辑
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中西侧山地。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全境和保山市西部,怒江西岸,为怒江与伊洛瓦底江分水岭。山地北连青藏高原,南接中印半岛,长440千米,宽15~40千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山的主体部分南北走向。支脉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北部,转为南西—北东向。山脉中段为中缅界山。 [2]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地质

高黎贡山山脉主体多为混合岩、片麻岩组成,下部有大面积的岩浆岩出露,因地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碰撞及板块俯冲的缝合线地带,现今地壳活动仍较剧烈,新构造运动地质遗迹较多,地貌过程复杂,地质灾害频发。

地貌

高黎贡山整个山地大体以腾冲市东北部与泸水市交接处为界,分为三段:①北段较高,平均海拔3500~4000米,主峰嘎娃嘎普峰海拔5128米。在贡山县境,山体高大,顶峰常年积雪,发育有现代冰川,峰顶雪线以下分布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②中段分布在福贡县、泸水市及腾冲市北部,平均海拔3000米,最高峰丫偏山海拔4161米。山体南北走向,狭长高耸陡峭,大部分为中缅界山,顶峰山脊一带也被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覆盖,山下则为滚滚南下的怒江。怒江峡谷的主体部分,大部分出现在中段。③南段在保山市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分两支,东支呈南北走向,经腾冲市隆阳区及龙陵县和芒市辖至国境,山峰高度逐渐降低,平均海拔2500~3000米,最高峰大脑子峰海拔3780米。西支由腾冲北部经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等中北部按南西—北东向入缅甸境内。山地海拔一般在2500米以上。主峰琅玡山最高海拔3741米。这两支山体走向,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山体的西坡与南坡分别被龙江、大盈江瑞丽江等河流分割成3条近似平行排列的山地,成为另一种山谷相间的爪状格局。 [2]

植被

高黎贡山植被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垂直分布规律,由下至上形成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草丛、草甸等 8个山地垂直植被类型,山地雨林、河谷稀树灌木草丛、暖性针叶林、暖性竹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温凉性针叶林、山顶苔藓矮林、寒温性针叶林、寒温性竹林、寒温性灌丛、寒温性草甸等15个植被亚型,在海拔3600米以上则为岩石裸露地。在保护区植被群落中,森林群落占据了主体位置,森林覆盖率达93.01%,居中国自然保护区前列。 [1]

主要山峰

播报
编辑
  • 嘎娃嘎普峰
因独龙语而得名,意为“高大的雪山”,极高山。高黎贡山最高峰。位于贡山县丙中洛乡的西部,东经98°29′,北纬28°01′。海拔5128米,为燕山期花岗岩组成的褶皱断块山。异常陡峭的山势终年积雪、现代冰川、冰蚀湖群(以初干初湖最大)、立体景观是其典型特征。雪线以上5条现代低纬度海洋悬冰川,壮美异常。雪线以下原始森林密布,高山湖泊较多。土壤与植被的垂直变化显著。居住在此山东面的怒族和西南面的独龙族,均把此山视为自己始祖的发祥地而膜拜,藏族同胞则把嘎娃嘎普峰列为八大神山之首“更念其布”来崇拜。 [6]
嘎娃嘎普峰
  • 担当力卡山
高黎贡山西支。云南省最西部的滇缅界山。山体北起中缅交界的南代旺山口,南至库致拉拉山南部的接壤河河源,纵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北部边境,为中缅界山。介于东经98°09′~98°16′,北纬27°40′~28°13′。南北走向,境内长80千米,其中下段在缅甸境内。宽10~20千米,面积约1500平方千米。独龙语中担为松树,当为坪子,力卡为山,担当力卡意为松坪山。山地由古老的片麻岩混合岩等组成,属构造断块山,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冰川地貌及古冰川遗迹较普遍。近期地壳抬升强烈,独龙江及其众多支流的深切,形成高峰深谷相间的地貌形态。主要山峰多在3500米以上,主峰南代旺腊卡在山体的北段,海拔4964米,中北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峰有孔旺腊卡(海拔4560米)、迪布腊卡(海拔4332米)、白马腊卡(海拔4500米)、过穹腊卡(海拔4331米)、色朗腊卡(海拔4202米)、卡锅王腊卡(海拔4560米)等,这些高峰相对高度在2000~3000米。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山下温暖潮湿,山上寒冷多雨雪。山区是云南多雨中心,最大年降雨量超过4000毫米。土壤及植被带状分布也很明显,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地灌丛等都保存良好。 [3]
担当力卡山
  • 龙陵大雪山
山段名。因坐落于龙陵县,山体高大、冬季积雪得名。断块侵蚀山地。位于高黎贡山尾端,东经98°51′~99°01′,北纬24°27′~24°45′。北西走向,山势险峻。长30千米,最宽16千米,面积260平方千米。山体形如帚状,西北收敛,向东北和东南散开。主峰大雪山位于龙陵县镇安境内,海拔3001米。山地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等岩石组成。气候多雨潮湿,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矮林等植被。金属矿床丰富,盛产黄蜡石黄龙玉)。 [4]
  • 春花塘梁子
山段名。明朝时曾在北麓设置过干崖宣抚司,故又称干崖梁子。构造侵蚀中山山地。位于高黎贡山西支中段,德宏州的梁河、盈江、陇川三县交界地带,东经97°49′~98°15′,北纬24°29′~24°45′。长70千米,最宽15千米,面积约100平方千米,山脊线平均海拔2000米。同名主峰海拔2618米。主要由片岩、片麻岩、碎屑岩等组成。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阔叶杂木林,以栎树树、木荷木莲、楠木、桦木、杞木、椿木为主。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蜂猴白眉长臂猿,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云豹猕猴蟒蛇等。 [5]
  • 尖高山
因山势高耸陡峭得名。中缅界山。高黎贡山西南支的高峰。位于腾冲市西北部,东经98°09′~98°11′,北纬25°30′~25°37′。呈东北—西南走向。地势北高南低。长18千米,最宽10千米。北连海拔3547米的五台山,为五台山南延的分支。山体平均海拔在2500米以上,同名主峰海拔3302米,系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的构造侵蚀山地。主要岩石为花岗岩、白云岩、玄武岩、砂页岩、砂岩、石灰岩等。矿产资源蕴藏丰富,有锡、铜、铍、钨、铅、锌等金属矿和大理石、水晶石、煤、汉白玉、闪锌石等非金属矿藏。尖高山山体高大,气温垂直变化显著,山麓地带的热量带为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带,植被为针阔混交林、松林,山顶部分为温带型气候,分布有云杉、冷杉林及箭竹等植被,除箭竹外,各类杜鹃广泛分布。 [10]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生物资源

高黎贡山记载有高等植物256科1196属4897种及变种,其中蕨类植物46 科110属593种及变种,种子植物有210科1086属4303种和变种,其中杜鹃花科兰科竹亚科是高黎贡山种类丰富、独具特色的植物类群,杜鹃花科植物已知有187种,兰科植物有433种,竹类46种。高黎贡山植物的第一个特点是特有种和保护种较多,仅种子植物就有434个特有种,国家和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0种。第二个特点是药用植物和野生食用植物丰富,已知有药用价值的植物1218种,包括传统药用植物、民间民族药用植物、抗癌药用植物、避孕药用植物、保健药用植物等。第三个特点是野生食用植物种类丰富,当地各民族传统采集利用的食用植物约300(含菌类)种,它们被用于代替蔬菜、水果、粮食及食用油等。
高黎贡山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高黎贡山地区有脊椎动物699种,其中有兽类154 种、鸟类419种、两栖动物21种、爬行类动物56种、鱼类49种。在无脊椎动物中仅就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作了少量的研究,共记录有昆虫1690种。高黎贡山地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81种,如熊猴豚尾猴菲氏叶猴、蜂猴、白眉长臂猿、马来熊、云豹、金钱豹孟加拉虎羚牛林麝黑鹳金雕白尾梢虹雉黑颈长尾雉小熊猫虎纹蛙红瘰疣螈格彩臂金龟三尾褐凤蝶等。 [1]
2024年,有摄影爱好者在云南高黎贡山泸水段拍摄到一群菲氏叶猴在河边觅食的影像。猴群中除了青灰色的成年菲氏叶猴外,还有六只金黄色的猴宝宝。 [16]
菲氏叶猴菲氏叶猴菲氏叶猴
菲氏叶猴

旅游资源

瑞丽江—大盈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地名来源

景颇语高黎贡为高日贡,即高黎家支的山,高黎家族为景颇族分支,山因此得名。傈僳语为曲过,意为独龙雪山,独龙族语为独龙腊卡(山)。 [2]在古代文献中有记为高丽共山、高黎贡山、高良公山。 [15]

历史事件

主词条:片马事件
  • 片马事件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1月,侵缅英军入侵片马附近的茨竹、派赖等寨。宣统二年(1910)年12月,占领片马,至1927年,又先后占领古浪岗房。我边防军民在土把总左孝臣、千总杨体荣率领下奋起反抗,打击入侵英军,土把总左孝臣在抗英斗争中牺牲。片马管事勒墨杜扒率领景颇、傈僳、独龙、怒、汉、白等各族人民会同泸水土司,与英军进行了多次搏斗,给侵略军以沉重打击。经过各族人民的抗英斗争,英国于1926年被迫承认片马是中国的领土,但英军拒不撤兵,仍然强占片马。 [11]

民族文化

高黎贡山地域内分布有汉、傣、傈僳、景颇、怒、独龙、阿昌、回、白、苗、佤、彝、藏、德昂14种世居民族,约170万人,其分布格局为“大杂居,小聚居”,其中人口数量相对较多的有汉族、傣族、傈僳族、景颇族、怒族、独龙族、阿昌族等。 [14]
经过文物考古专家的实地考察证明,高黎贡山地区是人类的起源地和上古人类活动地之一。“羊邑古猿化石”的出土, 证实了高黎贡山地区是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塘子沟文化”遗址表现了新旧石器时代转变期的鲜明特点;“龙陵大花石文化”标志着高黎贡山地区新石器时代绘画、石刻历史的开始。
考古史料佐证,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西北的氐羌、东南的百越等原始族群进入到了高黎贡山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北方匈奴人的南下侵扰,甘肃、青海高原的氐羌民族再一次南迁,一部分进入了高黎贡山。濮人和越人是我国古代南方的两个族群。从云南新石器考古的文化遗存来看,前2000年,云南的河谷、湖坝地区就有越人先民居住。战国至西汉时期,岭南地区的越人在中央王朝开发江南的军事压力下,又继续进入云南。他们中的一部分从澜沧江地区进入了怒江及高黎贡山地区。远在旧石器末期,滇西腹地就有濮人早期先民居住。在氐羌南下,百越西进和秦汉王朝致力开发边疆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包括少数汉族在内的诸多民族群体,纷纷向西南边疆汇聚。他们与当地土著民族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多民族分布的现状。 [14]

保护研究

播报
编辑
  •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1958年规划为自然保护区,后因种种原因未落实。1962年开始把中下部划为村社集体林,把中上部森林划为国有林,并设置林管所等机构进行保护管理。1980年开始踏查规划设计拟建自然保护区,1981年云南省森林资源勘察四大队进行调查规划设计,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1984年相继组建成立了保山、腾冲、泸水三个管理所及林区公安派出所。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林业部批准实施第一期总体规划,保山市、怒江州分别成立了保山管理局和怒江管理局,分别指导和协调辖区内的管理所及其它业务工作,1995年保山管理局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云南省林科院在美国麦克阿瑟基金和云南省科委的资助下,在保山市芒宽乡百花岭实施了“高黎贡山森林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并指导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保护协会--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1996年在林业部、省林业厅的 支持下,争取实施了由荷兰政府资助的中荷合作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这些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对保护区的社区发展工作、机构能力建设人员素质培训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与周边的34个村庄建立了森林共管委员会,探索社区参与和共管的新机制。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003年7月作为“三江并流”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6年4月,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全国示范建设保护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定了260名护林员管理责任区,设立72个哨卡120条长约1000公里的野外巡护线路,持续开展武装巡护、“三项清理行动”、无火清明、“守护神”等10余项专项行动,确保了保护区资源安全。同时,设立18块植被样地、14块野生植物监测样地,11条鸟兽监测样带、1个两栖爬行类监测点。运用地理信息、视频监控、红外相机、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建立监测标准规范体系和数据库,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了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和狭域特有物种的拯救、保护、恢复工程,开展珍稀特有植物近地保护,实施乡土树种保育回归种植。已有长蕊木兰、光叶珙桐、保山茜、金铁锁、云南黄连等52种珍稀濒危、特有植物得到近地保护。保护区还与中国林科院、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大理大学、中山大学等联合组成具有较高研究能力的灵长类动物研究队伍,针对高黎贡山保护区内的9种灵长类实施保护。 [8]
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并相继成立了贡山福贡管理所,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并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总体规划和提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立法建议。 [13]
  • 云南省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云南省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面积77.48万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4.48%,是我国唯一属于伊洛瓦底江水系流域的保护区,也是是我国距印度洋孟加拉湾最近的、受西南季风影响最大、我国大陆水热条件最优越的区域。 [7]
  • 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心腹地。由古城山、小黑山、大雪山、一碗水和江中山五个相对独立的子片区组成。 [9]

生态旅游

播报
编辑
为充分展示高黎贡山“自然博物馆”,“物种基因库”,“民族文化园”的优美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魅力,提高各级政府及公众对保护区自然环境和保护高黎贡山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保山管理局依据总体规划,开展了“百花岭生态旅游区”的规划与建设工作,“百花岭生态旅游区”规划面积94平方公里,其中属保护区实验区46.31平方公里,包括周边社区的两个乡镇6个行政村约60多个村庄。自1994年以来共接待来自美、日、英、法、荷兰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和省、市、县区、乡镇各级政府领导及游客上万人次。对扩大高黎贡山知名度,宣传自然保护区起到了良好作用,1999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被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等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先进集体”。2000年被云南省作协协会列为“文学创作基地”。